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上)

第一章绪论

本章主要内容:

幼儿心理学、纵向研究、横向研究、观察法等概念的定义

心理现象的种类及其相互联系

人的心理的本质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研究幼儿心理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每一门学科都以客观存在的一定领域内的事物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作为自己研究对

象的特定领域内去发现这一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从而以这些规律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那么,幼儿心理学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

概括起来说,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它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分支。

为正确理解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弄清什么是心理,心理的实质是什么等问题。

一、人的心理现象

提起心理(又称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人们往往觉得很神秘,认为它是不可捉摸的。其实,人的心理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例如,当我们来到一所幼儿园参观学习,幼儿园内的景物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看到孩子们可爱的小脸,听到孩子们银铃般的歌声,我们会回忆起自己往昔的童年生活,想象着幼儿教育事业未来的美好前景,内心充满着喜悦。听完别人的经验介绍,我们进而又会思考如何学习、应用它,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将来的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才能。这里所说的注意、看、听、回忆、想象、喜悦、思考、决心、才能等,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它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

个方面。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心理表现的主要方面。由于心理过程的性质和形态不同,研究中又把它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可简称为知、情、意。

1.认识过程

认识过程是指人通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反映时的心理活动过程。现代心理学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分析,认为认识过程就是人脑接收、储存、加工和提取信息的过程。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现象。

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眼睛看到的形状和颜色,耳朵听到的各种声音,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滋味,皮肤触摸到的物体的温度、软硬以及内脏感受到的饥渴和身体的平衡状态等信息,都是通过感觉获得的。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但客观存在的事物却具有多种属性,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是多种属性的综合体,我们在识别它们的时候需要多种感官进行综合的活动,还需要过去经验的参与,这种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综合反映的心理过程,叫做知觉。感觉与知觉有密切联系,所以人们把它们称为感知。

人们不仅能感知当前的事物,在一定的情境下还能在头脑中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大脑这种保留经验的功能就是记忆。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十分重要,它还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中间环节。

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核心,它能使人通过表面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我们对事物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和事物运动规律的把握都要通过思维。思维是人们所特有的高级认识过程,是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之一。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事物的形象经过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学习和各种创造活动都离不开它。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内部心理活动过程,所以叫认识过程。

伴随认识过程还存在着一种叫做注意的心理现象。它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认识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共有的特性。没有它的参与,任何一种心理过程都难以顺利地进行。

2.情绪情感过程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并不是冷漠无情、无动于衷的,在认识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绪情感。情绪情感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它是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时候基于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而在人的内心所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它在人的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意志过程

人们不仅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这也是人与动物区别之所在。这种区别通过心理活动中的意志过程表现出来。意志是人类自觉地确立目的、制定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重要心理因素。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融合在一起、共同进行的。一方面,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激起强烈情的感和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强烈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又对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积极的情感和意志能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入;消极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则起阻碍作用。同样,情感和意志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我们学习和研究幼儿心理学的过程中,在思想上要把心理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看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别叙述只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已。

(二)个性心理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条件不同,因此,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人的特征。这样就形成了各人不同的个性(或称个性心理)。个性主要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每个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不完全相同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例如,有的人过目不忘,有的人思维敏捷,有的人善于运算,有的人长于辞令,这是人们在能力上的差异。又如,有的人行动迅速、热情奔放、喜形于色;有的人沉默娴静、举止迟缓、情绪含蓄,这是气质方面的区别。再如,有的人谦虚谨慎、勤劳勇敢、乐于助人;又有的人目空一切、懒惰奢侈、损人利己,这是性格上的不同。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人们之间在需要、动机方面有所不同,在信念、兴趣方面也有差异。例如,有的人爱好音乐,有的人爱好美术,这是人们在兴趣方面的差异。同样是勤奋学习,有的人是出于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学好本领,有的人则仅仅为了得到好分数,这是动机的不同。有的人要求有高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有的人则要求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内容,这是人们在需要方面的差异。一个人坚信某一种观点毫不动摇,另一个人坚信另一种观点毫不动摇,这是信念的不同。在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上,人与人之间也有不同,这是人们表现在世界观方面的差异。

总之,人们心理现象是丰富多彩的、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是同一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既没有不带个性特征的心理过程,也没有不表现在心理过程之中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已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又调节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二、人的心理本质

人的心理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人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

关于心理本质这个问题,在人类历史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

进行了长期激烈的斗争。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后,人们对心理的本质才有了科学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现在从以下三个方面

来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这是人们长期探索的结果。古时候,人们曾经把心脏看作是心理的机能,认为心理是心脏的功能。古人的这方面认识可以从我国的一些与心理活动有关的成语和汉字的组成中得到说明。比如下面一些与心理活动有关的成语“胸有成竹”“心中有数”“计上心来”和汉字词“恨”“情感”“怕”“恐惧”“思”“意志”等等,都与“心”有关。古人把心脏当作心理的器官,这种认识是不符合事实的。现代科学以无可置辩的事实证明:心理活动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里,医生在给一个病人做手术时,用电刺激大脑皮层右侧称为额叶的那个区域,一个意外的现象发生了:病人说,我听到了,管弦乐队的音乐声;重新刺激时,病人又说,听到了同样的声音,病人甚至随着旁人听不到的音乐节奏亨唱起来。当刺激另一个病人大脑的另一区域时,病人说,看到一个人牵着一条小狗,沿着他乡下屋旁的小路走去。可见,大脑具有象录音带、录像带一样的功能,过去的经历在刺激大脑皮层的有关部位后又重新呈现出来。

科学家们还发现,大脑皮层前额叶受到损伤的病人智力虽然接近正常,但会出现一系列复杂的精神症状,如病人对原来孜孜追求的事业变得漠不关心,容易分心,对系统思考问题这样的心理活动感到困难;短时记忆力也很差,把事物的时间前后颠倒;病人还表现出没有礼貌、轻浮,甚至在严肃的场合还说些轻率的话,情绪变得喜怒无常。这说明大脑前额叶这一区域与人的个性和情绪有密切关系。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证明,儿童的心理是儿童大脑活动的产物,儿童大脑的发育成熟水平,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新生儿,大脑的发育极不完善,神经细胞体积小、结构比较简单,树突短而分支少,轴突神经纤维大部分没有髓鞘化,皮层兴奋和抑制的机能都很弱,大部分时间处于睡眠状态,“不识不知”,醒的时间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不断完善。6岁左右的幼儿脑重量已基本与成人的接近,神经纤维的髓鞘化过程已基本完成,兴奋和抑制功能不断增强,因而心理水平明显提高了。他们爱说话,喜欢与人交往,爱听故事,喜欢游戏,知识经验不断丰富,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已经能够按照成人的要求进行观

察,并能够记住和遵守幼儿园活动的规则。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受脑和神经系统发展水平的制约。

以上事实都证明了人的心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器官,没有人脑就没有人的心理;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如果受到损伤,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心理功能就会表现失常甚至缺失。

(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我们说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头脑本身可以脱离外界环境的作用而单独产生心理。脑只是反映世界的物质器官,是反映者,它反映什么呢?还必须有被反映者,必须有被反映的对象和内容。这个被子反映的对象,就是反映者主体所接触的客体——客观现实。如果没有客观现实的影响,人脑是不可能产生种种心理活动的。现实世界上有了海洋、山脉,我们头脑中才有海洋、山脉的映像。如果世界上没有红旗,我们脑中就不可能有红旗的映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世界上有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我们的头脑中才有了它们的映像,才会有购买他们的愿望。同样,罗贯中笔下三国时代打仗所使用的兵器,只能是大刀、长矛,而不可能是飞机、导弹;曹雪芹描述林黛玉、贾宝玉的衣着,只能是绫罗绸缎,而不可能是西装革履。由此可见,人的心理并不是人脑所固有的,而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因此,我们又可以说,客观现实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我们所说的客观现实,包括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天然自然和人类改造过的自然。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山脉河川,动如飞禽走兽、静如沙漠森林,都属天然自然;村舍厂房、田地花园、庄稼牲畜、舟楫车辆,均属于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社会环境则指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如生产劳动、学习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等,其中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如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部发现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他们被送入孤儿院后,分别取名为卡玛拉和阿玛拉。初时,他们有嘴不说话,有手不能劳动,有脑不会思维,昼伏夜出,用四肢爬行,吞食生肉,不吃素食,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只会嚎叫,与野兽没有多大的区别。人们对卡玛拉费了很大的力气训练她,但收效甚微:两年才学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学习语言很困难,四年内学会6个词,只能听懂别人几句简单的话,七年时间才学会45个词并免强地学会说几句话;她活到约16岁时死去了,在最后3年中才学会晚上睡觉。这例子说明,如果人自幼即离开人类的社会生活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尽管他们有正常的人脑,仍然不能形成人的正常心理。人脑不能自动产生人的心理,它的“原料”来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心理具有社会制约性。

由于人的心理具有社会制约性,所以人的心理又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在阶级社会里,

人的心理还具有阶级性。

(三)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

前面讲过,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象

照镜子、拍照片那样机械、被动,而是积极能动的。这是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主要区别之所在。

如何来理解人的心理的能动性呢?人们对当前客观世界的反映,并不是简单、直接地决定于当前被反映的客观对象,个人过去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当前的心理状态等,都在反映事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因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不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比如,欣赏同一首乐曲,缺少音乐素养的人与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人,其感受是大不一样的;同是对一棵浓荫蔽日的大树,植物学家和艺术大师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个人的知识经验参与到反映活动过程中的缘故。又比如同学们同样听一节课,有的全神贯注,觉得颇有收获;有的因受某事干扰,人在心不在,不知老师讲了些什么。这是心理状态对反映活动的影响。所以我们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人的心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还表现在人在实践中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现实、改造现实。列宁说过:“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就是说,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和事物的内在本质及其规律,还能改造事物。人的心理能动性,集中地表现在人能根据事物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改造客观世界。如我们掌握了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发展农业的规律,为了农业丰收,就要对缺水地区开渠作堰,引水上山。

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实践中能日益深入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真正成为世界的主人。

第二节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幼儿心理学是幼师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幼儿教育科学,必须掌握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幼教工作者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1.掌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幼儿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助于把日常工作实践中的所积累的经验系统化,达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有助于正确组织幼儿园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选择适当的教育教学途径、方式和方法,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幼

儿的发展。

2.为幼儿教育学和各门教学法等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3.初步了解和掌握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和技术,为将来进一步了解幼儿,研究幼儿,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作准备。

4.促进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的形成和巩固。

5.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培养和增强对幼儿的兴趣和感情,巩固为幼儿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

二、研究幼儿心理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幼儿心理必须遵循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研究幼儿心理的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排除一切主观偏见,这是研究幼儿心理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研究幼儿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幼儿生活的客观条件,在幼儿的活动中进行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在研究幼儿心理时,特别要防止按主试的体验和标准去解释幼儿的心理活动;防止主试的偏好影响对幼儿心理活动的客观研究;也要防止由于主试的预期而产生的对材料的收集和结果分析的影响。

(3)要全面。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在研究幼儿心理时,一定要有“全面”的观点,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防止以偏概全。

2.发展性原则

客观事物总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幼儿的心理也是一直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因此,研究幼儿的心理,必须有发展的眼光。研究分析幼儿的心理活动,不仅要注意已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还要注意那些新出现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

3.教育性原则

研究幼儿心理必须贯彻教育性原则,这是幼儿心理研究人员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幼儿心理的研究必须考虑对幼儿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教育,有利于促进幼儿正确知识经验的掌握和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而决不能损害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凡是不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选题、材料内容或者不恰当的研究方法,如可能引起幼儿恐惧的刺

激,容易导致幼儿疲劳、持续时间过长的实验等都不能采用。

(二)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

研究幼儿心理一般采用以下两种基本方式:

1.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即在一年、数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对一个或者几个幼儿

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长期的研究的研究方式。它也叫做追踪研究。纵向研究应用于某一个体时,就是个案追踪研究。在纵向研究中,考查的时间长短可由研究目的而定;各项考查之间的时间间隔取决于研究目的和被试的年龄。一般地说,被试年龄越小变化越迅速,间隔时间就越短。新生儿考查的时间间隔以日计,婴儿以周计,以后则以月计、以年计。例如,要研究4-6岁幼儿的言语发展规律,可以找一个或数个4岁的幼儿,跟踪研究到6岁,从中得出他们言语发展的规律性资料。又如,对某一超常幼儿智力发展的情况的研究,也可以应用这种研究方式。

纵向研究的优点是:能够系统地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量变质变的规律,这对于把握幼儿心理发展规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这种研究方式也有它的缺点,那就是:它所需的时间较长,耗费人力物力较大;在研究过程中主试和被试难以保持长期稳定;对被试反复测试,可能影响其发展和情绪,从而影响某些数据的确切性等。

2.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个或几个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研究的研究方式。

在横向研究中,各组被试的年龄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条件。例如,研究4-6岁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注意特点,可以分别找若干名4岁、5岁、6岁的幼儿,分三个年龄组进行测查,经比较找出不同年龄阶段幼儿注意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横向研究的优点是: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对大量的被试进行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出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从中分析出其心理发展的规律,较节约人力物力,也容易避免外来因素的影响。但是这种研究方式也同样有它的缺点,那就是:由于所研究的不是同一被试,所以并不能反映个体在自然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多少带有人为拼凑的痕迹,不够系统,比较难以得出对幼儿发展过程全面的、具体的认识。目前,对幼儿心理的研究,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

不过,在研究中,可以把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以此弥补单独使用一

种方式时的不足。

(三)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

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有多种,各种方法彼此重叠、交叉,在研究时,往往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幼儿心理活动的基本方法。幼儿的心理活动带有明显的外显性,通过对

他们外部言行的观察,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许多儿童心理研究都是利用观察法,如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顺序》等。皮亚杰喜欢在家庭、学校或者游戏场所等儿童自然活动的情况下观察儿童,他认为,自然状态的观察更有利于

取得客观的结果。

日记法或者传记法是将观察所得到的材料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它是观察法的一种变式。

观察法的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幼儿的言行,可以获得比较真实的材料。其缺点是:研究者只能被动地等待幼儿心理活动自然发生后进行观察,不能主动地进行有选择、有控制的研究。观察所得的结果一般只能说明“是什么”、“怎么样”,而难以解释“为什么”。

对幼儿进行观察要注意:

(1)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中心和范围,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有目的是指观察者在观察前对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通过观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必须心中有数;有计划是指观察者在观察前要拟好观察提纲,规定要收集什么样的材料,规定整个观察过程的进程;有中心和范围是指在观察中观察对象的环境和条件、注意全面情况的基础上,又有观察的重点,在观察中要分清主次,区分对象和背景。把握住重点才能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否则,分不清主次则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观察课堂提问时,既不要忽视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幼儿的全部活动,又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深入地观察与课堂提问有直接关系的事件上。

(2)观察绝对不能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

观察者必须注意预防可能干扰被观察者正常状态的因素,最好不让被观察者觉察到他正在被观察。至少应该把可能影响被观察者注意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以防止做假行为的发生。如观察者应在上课前进入教室,服装不要特殊等等。在当代,由于技术的发展,已经不需要有观察者在现场的观察,而是采用最理想的“单向透视屏”,观察者在屏外能清晰地观察屏内全部活动,而被观察者却看不见观察者。另外,借助于其它仪器如事先在观察地点暗藏摄像机、暗藏录音机等等,都可以在不影响被观察者的情况下实行“偷拍”“偷录”。这样,所收集到的材料往往是真实的、可信的。

(3)观察要客观、不要带任何主观偏见

观察中观察者不应带有任何主观偏见和成见,做到在观察中尽量排除任何主观因素掺入其中。不要先入为主,用事先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做好的结论去观察分析研究的对象;对观察到的现象,不遗漏,不挑选,全部如实记录,避免以偏概全。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主观的知识和客观事实混淆不清,研究才具有真正的科学价值。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必要时可利用一定的仪器,如录音机、照相机等记录研究对象活动的整个过程,以便于在观察后反复推敲研究;为了避免主观偏见,研究者也可以分组进行观察,即对同一研究现象,不同的研究

者(或小组)分别同时地对被观察者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事后互相核对、比较、研究。不过,使用分组观察法,在观察之前,必须统一“评判幼儿心理行为指标的尺

度”,以减少各人观察记录的主观性,从而使大家的记录更易趋于一致。

(4)观察的次数要多,避免材料的偶然性

幼儿心理活动不稳定,行为表现常常带有偶然性。因此,观察要多次反复进行,在评定幼儿行为时要防止主观性。

(5)观察记录要准确、详细

研究者不仅要记录幼儿行为本身,而且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和环境条件。为了使记录准确迅速,可以辅以小录音机、摄像机,但要注意不要引起幼儿的紧张与好奇心,也可以利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进行记录。

2.谈话法

谈话法是通过和幼儿交谈来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谈话法是一种个别测定的方法,主试向幼儿提出事先准备好的问题,要求幼儿回答,从中收集资料,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与幼儿进行交谈时要注意:

(1)选择好对象,把握谈话的方向。研究者选择谈话对象,包括对象的数量、年龄、性别、民族、文化背景等都要从具体的研究课题出发。在谈话时,研究者要把握谈话的方向,使谈话自始至终都能围绕研究目的进行。

(2)主试事前要熟悉幼儿,并与其建立亲密的关系。谈话时态度要和蔼,使谈话能在愉快、信任的气氛中进行,使幼儿乐于回答研究者所提出的问题。

(3)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体明确,使幼儿能理解和回答。问题数量不宜太多,以免使幼儿疲劳和厌烦。幼儿在回答时,研究者要按照原话和原来的语气记录,答话和观察记录都要及时,而不应在事后凭记忆补记。在谈话时可利用录音或摄像机,这样有利于资料的整理和核对。

3.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处理或文字总结。通常使用的问卷有两种:一种是由幼儿被试直接回答的问卷;一种是通过幼儿父母或教师等对幼儿收集资料的问卷。

问卷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是一种较为经济的研究方法;同时,用无记名形式问卷可以获得面谈法或开调查会不容易获得的某种有价值的资料。但问卷法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编制问卷并非易事,题目的信度、效度要通过考验;其次,发出的问卷常常无法全部回收,如收回太少,就会影响所取得的材料的代表性。再次,即使较好的问卷,被试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能

如实地回答或者答非所问,哪真哪伪很难区分或核实,因而根据问卷所得的结论常常不能作为最后的定论。

(1)问卷的结构

问卷通常是由问卷说明(引言)、注释和问卷本文组成。

①“问卷说明”也称引言,应当包括调查目的、意义、主要内容、调查组织者、选择原则、调查结果的使用者、保密措施等。问卷说明一般印在问卷的封面或者封二上。

②“注释”一般指对填写问卷的具体要求,有时也包括对条款及措辞的进一步诠释。如:“请您选出一个您认为最佳的答案”,“请尽可能多地进行选择”。注释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A.对选择答案所使用符号的规定;

B.对计算机代号表格的解释

C.对回答者署名与否的说明;

D.对返还问卷的形式(面交、邮寄还是其它方式)、时间等的说明。

③问卷本文部分,一般包括指导语、对象的自然状态、问卷题三个方面。

A.指导语是问卷说明的操作化语言,要通俗、亲切、简捷、流畅,使调查对象较快地进入状态。

B.对象的自然状况是指诸如姓名、年龄、单位、班级、学号、通讯地址等有关对象的自然情况。在调查中,还可视需要增减有关项目。如增设对象的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情况、对象生活、学习环境条件等情况。

C.问卷题是问卷的主体,问卷题目涉及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如何,是调查成败的关键。问题涉及主要有两种类型: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提出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如:“你认为幼儿园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请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看法写出答案来。封闭式问题是由研究人员提供对该问题的若干个答案,由调查对象在这些答案中进行选择。

封闭式问卷是问卷设计中较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提供比较整齐划一的答案,便于应用计算机加工处理信息资料。但其缺点是容易遗漏研究人员事先划定的答案之外的信息资料。同时,由于事先划出答案,有可能造成“被迫”回答的可能性。开放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封闭式问题的缺点,答案遗漏较少,“强迫”性回答的可能性小,但也因而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同时,由于开放式问题答案复杂多样,使答案之间的可比性下降,给资料整理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此外,运用开放式问题要求应答者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卷题的设计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排序题”。

(2)编拟问卷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心理发展的问卷试题量不宜过多,或过少,必须紧紧围绕研究的主题。

②试题内容要生动活泼,使被试既愿意积极配合,认真回答;又不明白研究者的意图,因而无法猜测、敷衍。

③问卷的内容形式应以封闭式的为主,开放式的为辅。要求被试回答的内容应尽可能地简单,可能时应采用“是”、“否”,或者是画符号。

④大面积的问卷调查,必须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即先作小规模的尝试性的调查,发现问题及时修改,然后再进行正式的发卷调查。

⑤问卷的文字表达必须清晰明了。在通常情况下,问卷设计者对要进一步研究的某个课题考虑得很多,也比较清楚。但对被调查者来说,可能对该问题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知道。

⑥分发问卷必须附一信或在卷首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及对回答者的具体要求。收到问卷后应回复一封致谢信。分发的时间应是答者便于回答的时间。

4.测验法

测验法是通过心理测验来研究个体心理发展的方法。一般是用一套标准化了的题目,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发展的某个方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与常模相比,从而确定被试心理发展水平或者特点。

测验法已比较简便,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体上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状况。但由于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当前所用的心理测验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使用测验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不仅要掌握一般的心理测验技术,还要掌握幼儿心理的特点和幼儿工作的技巧。在测验时要取得幼儿的合作,使他们在自愿中能表现出真实的水平。

(2)幼儿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差,因此,不能以一二次测验的结果作为判断某个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根据。一般来说,多次测验中成绩好的便能说明被测幼儿的发展水平较高,成绩差的则可能是发展水平较差或者是在测验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干扰。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进行考察,才能大体上确定某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3)基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他们进行的测验应是个别测验,而不宜用团体测验。

(4)测验要与教育相结合。测验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而且也是为了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加速他们心理的发展。

5.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造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一定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研究幼儿心理的实验大体上分为两种:

(1)实验室实验。这是在严密控制的实验条件下借助于一定的仪器来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能够严格控制条件,可通过特定的仪器设备探测一些不容易观察到的情况。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实验室是一种特殊的环境,会使其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常态,由此导致所得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来说,这对研究幼儿的低级心理活动较为有效,而对研究一些高级的心理活动就比较困难。

(2)自然实验。这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教育等正常活动中对实验条件作适当控制来进行的实验。在自然实验中,除了创设或者改变某个条件作为实验条件外,其它条件都与自然的状态相同或者相似。

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幼儿在实验过程中心理保持或者接近正常状态,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幼儿心理产生的条件,既与观察法接近,又是实验法,兼有两者的优点,所得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但自然实验法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的心理本质?

2.学习幼儿心理学对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有何意义?(可到幼儿园作适当的调查)

3.运用各种研究幼儿心理的方法应注意些什么?

本章主要内容: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等概念的定义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

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事物总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反映机能的心理也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发展是一种变化,但并非任何心理变化都可以称为心理发展,例如,由疲劳、疾病等引起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不能算是心理发展,因为这种变化是暂时的,而且是消极的。所以严格地说,心理发展主要是指人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过程。它是个体心理所发生的积极的、有次序的变化。概括地说,心理发展是反映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这个发展变化从出生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下述四个方面: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反映认识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以上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

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即心理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按照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按固定的顺序进行的。例如,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总是先学会一些咿咿呀呀的声音,再学会说一些简单的词,最后才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思想。就象鲁迅先生所说,即使是再伟大的诗人,他出生后的第一声呼喊也只能是啼哭,而不可能是一首诗。因此,我们要促进幼儿心理的顺利发展,一定要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顺序性,促进幼儿的心理有规律、有顺序地向前发展。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儿童从出生时软弱无能的个体,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经历了各个不同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实质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

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这些时期也就是一些不同的年龄阶段。年龄阶段的时间有长有短,各个阶段既是互相连续的,又是有区别的。在每一个阶段中既有上一个阶段的特征,又含有下一阶段的新质,但每一个阶段里都具有占主导地位的本质特征。从总的发展过程来说,这些阶段的先后次序和时距大体上是恒定的。

其次,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从一定年龄阶段中的许多个别儿童的心理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因此,它只能代表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趋势,而不能代表这一年龄阶段中每个儿童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例如,幼儿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性的,这是指最一般的本质特征。事实上,幼儿初期心理还带有很大的直觉性、行动性;幼儿晚期儿童思维出现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此外,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也有个体差异。因此,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只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思维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在承认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同时,还必须承认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特征。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儿童发展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大体上都是稳定的、共同的。但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的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对的。随着这种条件的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内或者程度内可以发生变化,但这些变化又是有限度的。

形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有相对稳定性;二是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次序性,在一般条件下,大多数儿童花费的时间是相差不大的;三是儿童的生理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程序,生理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在不同民族之间也有着共同的规律。

形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可变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发展是受社会和教育条件所制约,而社会教育条件又是不断变化的。国外的研究表明,当代儿童心理发展比30年前的儿童早熟两年;在智力发展方面,1972年的常模测定(S—B量表)比1960年普遍提高智龄6个月左右。

由此可见,过分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把它看成绝对、僵化的东西,似乎教育只能消极地适应“年龄特征”;或忽视、否定“年龄特征”,把它看成是极易改变的东西,似乎只要控制环境和教育条件就能随心所欲的支配儿童心理的发展,都是不科学的。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

对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许多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意见。我

们可以根据教育工作的经验及心理学研究中已揭示的某些质的特点,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

(1)乳儿期(0-1岁,其中0-1月又称为新生儿期);

(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

(4)学龄初期(6、7-11、12岁);(5)少年期(11、12-14、15岁);(6)

青年期(14、15-17、18岁)。

(四)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敏感期与关键期有着密切联系。关键期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实验胚胎学中,此后很快引起了生物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关注。本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习性学家劳伦茨(K.Z.Lorenz)发现,小雁、小鹅、小鸭等在出生后数小时就能跟随自己的母亲。但是,如果刚出生时就把它们与母亲分开,不久,这些小动物就再也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有关行为就再也不能形成。小动物的其它行为也有的类似情况。劳伦茨将这种现象叫做“印刻”(Imprinting),印刻发生的时期就叫做关键期。过去认为,印刻行为只能在关键期内形成。但是,近年来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关键期虽然非常重要,但是某些行为即使错过关键期,只要经过一定的再学习,仍然是可以形成的。因此,所谓关键期实际上是学习的最敏感、最容易的时期。确切地说,关键应该称成为敏感期。在儿童心理的发展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又叫关键期或者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者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这个时机,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生。学习不同方面的知识有不同的敏感期。例如,2-4岁是学习语音的敏感期;5-5.5岁是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3-5岁是学习钢琴的敏感期等等。从整个人生的心理发展来看,幼年是心理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的敏感期。日本教育家松原达哉指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一生当中身心发展最显著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抓紧教育和指导,掉以轻心,放任自流,孩子的一生就会毁掉了。”精神分析学家把儿童早期,特别是3-6岁看作是人格发展的敏感期。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M.Montessori)认为,在敏感期内,儿童对一定的事物表现出高度的积极性和兴趣,并且学得很快,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同时还认为,感觉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5岁;语言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后8个月至8岁;动作的敏感期是从出生到6岁左右等等。

儿童幼年具有巨大的潜力,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又都在幼年,因此,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心理发展,有利于早出人才。教师和父母都应充分利用儿童的敏感期的良好时机,积极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不是等待其自然发展。广泛重视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

成为近年来世界性的趋势。我们既要重视敏感期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但又不要仅仅局限于敏感期对儿童的影响。因为错过了敏感期的儿童,仍可以通过适当的教育使其心理获得良好的发展。

第二节制约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既有共同性的一面,又有差异性的一面。如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表现类似的年龄特点,但发展进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特征有差异等等。发展中的这些共性与差异性究竟是受哪些因素制约?受哪些条件影响?

下面谈谈制约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问题。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大致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幼儿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幼儿心理本身。主客观因素又总是处于相互作用之中。

一、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

心理是人脑对周围世界的反映。脑的发展是幼儿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周围世界是幼儿心理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幼儿心理的发展决不能离开这两个方面的客观条件。

(一)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1.遗传素质: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祖辈的一些生理特征可以传给后代。遗传素质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征,比如身体的结构、形态、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等,其中对心理发展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

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提供心理发展的最初前提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解剖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展的水平,具有任何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幼儿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幼儿有可能达到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步的、最基本的条件。

由于遗传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发展方面的障碍往往难以克服。黑猩猩即使有良好的人类生活条件和精心训练,其智力发展的极限也只能是人类幼儿的水平。这些事实从反面证明了正常的遗传素质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前提作用。

(2)奠定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研究证明,血缘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同卵双胞胎是由一个受精卵发展起来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研究表明,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比无血缘关系者高,而同卵双胞胎的相关则很高。又如有的研究指出: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相关。

表2-1 血缘关系与智商的相关

血缘关系与IQ相关(r中数)

无无关系儿童:分养 -.01

血合养 .23

关养父母与养子女 .20

旁堂、表兄姐妹 .16

堂、表叔侄、舅甥 .26

系姨侄、舅甥 .34

同胞:分养 .47

血合养 .55

异卵双胞胎:分养 .49

亲合养 .56

直祖父母与孙子女 .27

系父母与子女 .50

血父母(儿时)与子女 .56

*本资料引自李丹主编的《儿童发展心理学》

幼儿个体的遗传差异决定着心理活动所依据的物质基础的差异,从而影响到心理机能的发展。生来双目失明的孩子,难以发展绘画能力;生来聋哑的孩子,难以发展音乐才能;无脑儿不仅不能产生思维,甚至还难以生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调查22.8万儿童,其中有3-4‰是低能儿呆傻儿,其中竟有50%以上与遗传因素有关。这说明了遗传素质不仅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遗传素质对幼儿心理发展不同的方面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一般而言,特殊能力的发展受遗传素质的影响大些。比如音乐家、运动员、画家之所以能有突出的成就,不能否认遗传在其中的作用。他们充分利用和发挥了遗传素质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可以说,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幼儿,其最优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遗传素质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在环境的影响下,最初的可能性能够变为最初的现实,而这个现实又将成为其继续发展的前提和可能性。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生理成熟主要依赖于种系遗传的成长程序,有一定的规律。

生理成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的出现或者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如果在某种生理结构达到一定程度的成熟时,适时给予恰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地出现或发展。如果生理上尚未成熟,也就是没有足够的准备,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用双胞胎爬楼梯的实验,说明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他用一对46周的孪生女婴作实验对象,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代号为T),另一个为控制对象(代号为C)。实验开始前,T和C都没有见过楼梯。实验开始后,T每天训练10分钟,共进行6周。这期间既不让C做爬楼梯训练,也不让她看人家爬楼梯。训练结束时T能以20秒的时间爬上特制的第五层楼梯。而C则从出生后53周龄时开始爬楼梯,并不需要别人帮助,就能以45秒的时间爬上最高层。在受训练(每天也是10分钟)二周后,C能在10秒钟内爬完五层楼梯。实验表明,C在53周时接受二周的训练,其成绩优于T在46周时接受六周的训练。格塞尔认为,这一实验结果显示了生理成熟的作用;他还认为,对于儿童来说,“一个自我需求的时间是从器官时间出发的。”,儿童的成熟不仅影响技能的学习,而且也影响个性的形成。他还根据自己实验结果提出了“成熟前的训练是一种浪费”的著名观点。

应该充分肯定生理成熟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研究幼儿心理在各年龄阶段和各方面的发展时,一定要考虑其生理成熟的基础问题。

遗传对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这一点应该肯定,但遗传并不是影响幼儿心理的决定性因素,并且遗传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是会发生变化的。

(二)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幼儿周围的客观世界,就是幼儿所处的环境。环境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提供幼儿生存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如空气、阳光、水分、养料等。

社会环境指幼儿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幼儿所处的阶级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教育条件是幼儿的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目的性和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的具体引导幼儿发展的环境。所谓环境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指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作用。

1.社会环境和教育决定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

如果人的后代不生活在社会环境里,那么即使遗传为其提供发展成为正常人心理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不会变成现实,野兽哺育长大的儿童,虽然有人类遗传素质却不具备人类的

心理。比如前面我们提到过的狼孩,他们不会直立行走,不能学会说话,没有人类的动作和感情,就是典型例子。

我国辽宁省1983年发现过一名心理畸形的“猪孩”。他生父是位聪明的聋哑人,母亲中度智残,养父以养猪为业,由于不喜欢女孩子,整日把她放在院中与猪为伍。她吃猪奶、抢猪食,模仿猪的动作,时间久了形成许多类似猪的习性。但由于她也和养父母交往,也会吃饭、穿衣,进行简单交谈。被发现时她已经8岁多,智商仅为39,不会分辨性别、颜色、大小,没有数的概念,情绪不稳易怒,社会适应能力差,不知羞耻,不会与同伴玩耍。经检查不属于先天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而纯属于后天特殊环境造成的心理障碍。经过三年的教育训练,其智商提高到68,智力显著发展,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

走路和说话本来是一般正常人类的所能,但是对每一个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只为他们的行走和说话提供了可能性,离开了人类社会环境,这种可能性就不能变成现实性。正常儿童似乎是自然而然就学会走路和说话,其实儿童学会走路和说话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一项研究指出,在德黑兰的孤儿院里,58%的1岁以上的儿童不会独立坐,85%的儿童3岁多还不会走路,开始站立和扶着栏杆走的年龄平均为5岁10个月。后来,从中抽出10个婴儿进行实验,对他们增加保育员。这些婴儿开始站立和扶着走的平均年龄提前到3岁5个月。这是因为他们获得了站和走的环境条件,有了站和走的机会。

心理(包括幼儿的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现实主要指社会环境。没有“被反映”,就没有反映;没有社会环境,就没有人的心理。

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前面说过,生理成熟主要是按照遗传的程序进行的,但是环境对生理成熟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从受精卵形成时开始,人的身体发育就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胎教”就是说明胎内环境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而胎内环境本身就是受母亲的营养、情绪和各种行为的影响。儿童出生过程及其后的一些意外因素如产伤、疾病、事故等,也都有可能影响儿童最初的生理情况,继而影响后来的生长发育。

由此出现了不同于“遗传因素”的“先天因素”这个概念。“先天因素”是指儿童出生时带来的,但不是遗传的因素。它是在最初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已经打上了胎内环境络印的解剖生理因素。

出生后环境对儿童生理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人体生长的加速现象便是一例。人的身高和体重一代比一代增长,成熟期一代比一代提前。这种现象从上世纪以来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本世纪在许多其它国家也陆续出现。甚至有些国家在过去一百年中儿童身高平均每10年增长1厘米左右。我国解放后三十年平均每十年男性增长2.3厘米,女性增长2.1厘米。日本战后三十年男童平均增长7厘米。而美国近三十年只增长2.5厘米。这种现象与生活条件有密切联系。在我国和日本的上述年代,人们生活条件迅速改善,儿童生长加速也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试题答案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对教育有何启示? 心理发展阶段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个体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1)针对稳定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要有不同的要求和措施。要求不能过高或过低,措施不能成人化和模式化。 2)针对可变性:教育不应消极适应年龄特征,应积极创造条件,走在发展的前面,以促进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向更高层次发展。 2.分析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成果,会为哲学和心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提供实际的材料和丰富的例证。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的各项成果,将为相关学科提供各种有用的材料。 2.实践意义: 一方面,可以为初、高中教师提供根据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开展课内活动的理论依据,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知识为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培养高尚的师德,改进教学方法提供帮助。 3.根据青少年心理发展理论分析:“揠苗助长”的做法为什么是错误的? 青少年心理发展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稳定性表现: 1)一定年龄阶段的大多数儿童总是处于一定的发展水平上,表现基本相似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的水平同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心理的发展有一个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 2)发展阶段的进程顺序和发展速度是相对不变的,不能超越也不能颠倒。 可变性的表现: 发展阶段出现的年龄可因特殊的条件提前或延迟。(发展速度有变化)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不能“揠苗助长”,否则,欲速则不达。 4.试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分析,在品德教育中,为什么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且可以改变。他用模仿学习、抗拒诱惑等实验研究儿童品德的形成,指出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因素是环境、社会文化关系、客观条件、榜样与强化作用等,认为通过奖励儿童的适当行为,有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还认为通过榜样的影响可以抗拒外界的多种诱惑。 理论的启示: 这一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我们认识和训练道德行为提供有益的启示。在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 幼儿(幼儿园)

---------------------------------------------------------------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幼儿(幼儿园)幼儿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幼儿生理的发展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生理发育期。 海狸在出生几个小时就能够潜水、屏住呼吸游泳;田鼠和家鼠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只要几个星期;而人类需要生命的五分之一的时间去完成其成熟过程。 幼儿的生理发育主要是指身体各部分、各种器官、组织结构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长是指数量的增加,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量出来的变化,如身高、体重和各器官的增长。 发育是指质的变化,如各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不断分化、成熟等。 幼儿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了解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将使我们更加懂得该怎样对待幼儿,理解并尊重幼儿。 二、幼儿动作的发展正是由于人类动作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复杂性、控制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使得动作的发展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任务。 幼儿动作的发展成为个体发展的重要任务。 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其生活、游戏、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直接前提,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 动作的发展本身有着严密的内在规律,遵循一定的原则,存在一 1 / 6

定的常规,是一个复杂多变而又有规律可循的动态发展系统。 研究幼儿动作的发展过程,掌握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助于丰富人类对幼儿成长过程的了解和对人类自身发展的理解。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我们平时常说的侧耳倾听、聚精会神、目不移睛,实际上都是人在注意时的一种状态,即人在注意时的外在表现,心理学上说的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在其心理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 当人们处在观察、思考、想象等心理过程时,实际上都存在着一种大致相同的心理状态,存在着对某种事件和现象的心里倾向性。 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的集中,即注意的集中才能完成观察、思考、想象等心理过程,否则就不能完成任何活动,即使是最简单的活动。 因此、注意总是有一定对象的,并且是一种能动的、积极的状态。 四、幼儿感知与观察的发展如果你将一只苹果放在 7 个月大的婴儿面前,他一定会伸手去抓。 苹果的红色,在他的眼中引起视觉;苹果的香气刺激他的鼻子,引起他的嗅觉;抓到苹果后,苹果光滑的表层,苹果的温度引起他皮肤的触摸觉和温觉;苹果的重量引起他的本体觉;咬在嘴里的甜汁会引起他的味觉。 。 。 。 。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100多年以前,有个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去请教大科学家达尔文。她问:“请问先生,我的孩子应该何时开始教育?”达尔文问她:“你的孩子有多大了?”那位母亲得意地说:“他才两岁半呢!”这时达尔文惋惜地回答:“夫人,你已经迟了两年半了。”达尔文的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 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脑发育迅速。孩子的脑重量在出生时只有300多克,9个月时就可达到660克,2岁半至3岁时增长到900—1000克,6、7岁时为1200克,已经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从脑的生理机能看,孩子2、3岁时,大脑的各种反射机能已经得到发展;6、7岁时,大脑半球的神经传导通路几乎都已髓鞘化。这为孩子智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可促使他们智慧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如果以17岁为智力的成熟年龄(即智力发展的最高点,即100%),那么50%的智力发展完成于4岁之前,30%的智力发展完成于4~8岁之间,最后的20%则完成于8~17岁之间。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智力在4岁前就完成发展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则要在4~17岁这13年中完成。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出生后头4年智力发展最快,而后随年龄增长智力发展以不同的速度逐步减慢。 德国早期教育专家威特坚信:即使普通孩子,只要教育的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他认为,教育应与孩子“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即孩子一生下来就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威特的儿子卡尔.威特小时被周围人认为是白痴,威特自己也认为儿子不理想。但是,他对儿子进行了有计划的早期训练。几年以后,竟然出现了奇迹:卡尔威特八九岁就能自由运用德、法、意、拉丁、希腊等各种语言,通晓动植物学和化学、数学,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六岁获得哲学、法学博士学位,成为举世属目的天才。 早期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二章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答案

第二章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图式:一种认知结构或心理结构,支配儿童行动的心理模式,儿童通过这种认知结构感性地适应并组织他们周围的环境。 同化: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客体(外界事物)纳入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 顺应:个体在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不能同化新经验时,调整原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泛灵论:将人类的特征赋予无生命的物体,认为任何物体都有生命。 二、选择题 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 A.自我中心性B.客体永久性C.守恒性D.可验证性 2.( B ) 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D )。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意识 4.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 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5.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 C )。 A.皮亚杰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华生 6.自我意识的成分不包括( D )。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监控D.自我感觉 7.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C )。 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8.有能力、独立性强、自信、知足、爱探索、善于控制自己、喜欢交往、表现得最成熟,具有以上品质的儿童是在( C ) 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 A.放纵型B.专制型C.民主型D.自由型

9.根据控制、成熟的要求、儿童与父母的交往、父母的教养水平等四个指标,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为三种教养模式,以下哪个不是以上的教养模 式( B )。 三、简答题 1、个体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选择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中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特点,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的教学组织形式;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4、介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决定的发展危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20-40)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40-60)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老年期) 5、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 从理论上探讨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阐释了自我概念、同一性获得等基本概念,而且对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是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的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善,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2、个体心理发展包括认知能力的发展、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 3、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方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4、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2)环境和教育因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个体在积极活动过程中,社会和教育不断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新的要求引起新的需要,新需要与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是个体心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为什么说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答: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者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进程。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等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5、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①过渡性②动荡性③社会性④闭锁性和文饰性 6、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①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②关于关键期:关键期指的是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个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减弱或没有影响。 7、费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1)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是由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组成。·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以动态的形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性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生殖期(11或13~20岁) 8、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信任对不信任(0~1岁)·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1~3岁)·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3~6岁)·勤奋自取对自贬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18~2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25~60岁)·完善无憾对悲观绝望(60~死亡)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的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②前运算阶段(2~7岁)③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④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期) 10、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 ①文化历史发展理论;②高级心理机能是由工具与符号为中介的;③心理发展的活动说;④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心理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潜在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将最近发展区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有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定,后者则是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是与能力较强的合作伙伴合作时,儿童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中小学生注意、感知和记忆的发展与教育 1、注意的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2、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保持功能③调节和监督功能 3、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4、注意的种类:①无意注意②有意注意③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有必要时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5、感知的含义:感知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知觉的过程,是认知过程的开端。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6、知觉的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7、记忆的含义:记忆是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是心理过程在时间上的延续,其内容可以是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记忆使心理活动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 8、记忆的种类:①形象记忆②情景记忆③语词-逻辑记忆④情绪记忆 ⑤运动记忆 9、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 再认和回忆;遗忘 遗忘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 第三章中小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 1、思维的含义: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①问题情境②知觉特点③知识经验 3、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总发展趋势:从具体到抽象,从不完善到完善,从低级到高级。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 (1)抽象思维逻辑在逐步发展,但任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2)抽象思维逻辑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但是任然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 (3)思维的发展再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存在着不平衡性 (4)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质变 2思维的基本过程逐渐发展并日趋完善。3初步具备了逻辑思维的各种形式,辩证逻辑思维开始萌芽。4思维的品质不断发展表现出显著的个体性差异。 5、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并有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2)形式逻辑思维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日益增强。 (4)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6、想象的含义:想象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7、想象的种类: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情况,它是人在睡眠状态下的一种漫无目的、不由自主的奇异想象。 有意想象:是由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产生所具备的两个主要条件:①要正确理解语言及图样标志的意义。既然再造想象是有一定的语言和图样的标志所引起,因此,语言符号的使用应清晰准确,符合事物的真相。②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表象是再造想象的基本材料,已有表象数量越多,再造想象的内容越丰富;已有表象质量越高,再造想象的内容越正确。 创造想象的产生所具备的条件:①创造需要与动机②表象的积累与储备③积极的思维活动④灵感与艰苦的劳动 幻想,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情绪与情感的定义: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的刺激时,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①主观体验②生理唤醒③情绪产生时的外部反应 3、情绪情感的功能:①信号功能②感染功能③动机功能 4、情绪状态(理解就好)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 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侧色彩的、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5、情感的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理解)美感: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第五章中小学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与教育 1、个性的概念:个性是个性心理的简称,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个性特征:整体性、独特性、稳定性、社会制约性 3、个性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子系统。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活动的内在动力,它标志着个性活动的方向性和指向性,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各成分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个性倾向性较少受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在后天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 自我意识: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4、气质的概念:气质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带上个人的独特色彩,也即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5、气质的心理特征:感受性耐受性反映的敏捷性行为的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向性 6、性格: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具有相对稳定性;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性格是个性的核心。 7、性格的结构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 8、能力的概念:能力是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9、能力的种类 (1)按其适应的活动范围,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程度的大小不同,分为:模仿能力和创 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和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4)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0、智商=智力年龄(MA)/生理年龄X100% 11、自我意识的概念: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一种意识,它具有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学习的一般概念:广义的学习是指因经验而导致的个体行为或行为 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狭义的学习主要指的是人类的学习。 理解学习定义要把握的几点: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行为的变化是相对一致的变化; (3)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引起的。 2、学习分类 (1)依据学习结果分类(美国·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2)依据学习目标分类(美国·布鲁姆): ①知识,指能对具体事实、定义、原理等知识的简单回忆。 ②领会,指能解释所学的知识。 ③指在特殊和实际情况下应用概念和原理。 ④分析,指能区别和了解事物间的内部结构、内部联系。 ⑤综合,指把已有经验中的各部分或各要素组合成新的完整思想,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结构。 ⑥评价,指根据内在证据和外部标准对所学的材料能作出判断,确定所学知识的价值。 (3)依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类(美国·奥苏泊尔):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4)根据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六

第六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于个体的生存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情绪表达的掩饰性: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有时候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 3.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 4.友谊: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良好,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5.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6.情绪能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7.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每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8.情感素质:青少年情感素质, 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 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B.增多 C.不变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C)转变。 A.内在稳定性 B.外在文饰性C.内在掩饰性D.外在调节性 3.(A )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 A.考试焦虑B.自卑感C.抑郁D.厌学情绪 4.(D)是指青少年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A.社会能力B. EQ C.情绪调节能力D.情绪能力 5.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乐观等属于(B)。 A.审美情感B.生活情感C.道德情感D.人际情感 三、填空题 1.青少年的情绪表达由_外在冲动性__逐渐向内在掩饰性转变。 2.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增强,开始能够理解_亲密__和_忠诚_等词语的含义,友谊的质量发生变化。 3.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表现为自卑感、抑郁、_焦虑__和_孤独感_等方面。 4.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感知与表达的能力、对情绪理解与感悟的能力、_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__和_对情绪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_等方面。 5.青少年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_生活情感_和_人际情感_等方面。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 (1)认知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是连续的;但由于各种发展因素的相互作用,儿童心理发展又具有阶段性。 (2)各阶段都有它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由于各种因素,如环境、教育、文化以及主体的动机等的差异,阶段可以提前或推迟,但阶段的先后次序不变。 (3)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是有一定次序的,每个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但前后两个阶段间具有质的差异。 (4)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 (5)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 (6)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2、教育应该遵循的规律 教育的发展应当遵循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既要看到认知发展的阶段性,注重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要考虑认知发展的连续性,教育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注重所教内容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效果。 (二)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1、人格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的人格随着年龄的变化体现出一般规律。埃里克森将人格的 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 的解决过程就是人格发展的过程:婴儿期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儿童早期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学前期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 疚感;学龄期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青年期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 一感混乱;成年早期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获得繁殖感 而避免停滞感;成年晚期获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厌倦感。 2、教育应遵循的规律 埃里克森这个发展阶段论着重强调个体在身心发展上不仅具有纵 向性,也具有发展方向上的多维性。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 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多维性的, 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 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的。 因此,教育要注意根据个体人格发展阶段的特点,为个体解决心 理危机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个体的人格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五讲 练习题

第五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自我同一性 2.角色混乱 3.人格的掩饰性4.成人感 5.自卑感 6.自我评价7.自我体验8.价值观 9.积极人格 10.人格塑造 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即认定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是谁?我会怎么样?包括对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价值观、身高体重、相貌及其行为方式的认定。 自我同一性是通过了解自我特质,构建出一个能够面对发展任务、生活与前途的自我组织,是一个人终生发展任务。 角色混乱:就是不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有什么方向,是一种自我定位失衡的情况 人格的掩饰性:人格表现出来的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等性质,本身代表人格一种稳定的功能。 成人感:是指青少年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 渴望参与成人角色, 要求独立、得到尊重的体验和态度。当成人感出现时, 便产生一系列独立自立的表现:他们一反以往什么都依赖成人,事事都依附教师和家长的心态, 也不再是什么都可以公开了. 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和社会交往,还渴望得到家长的承认. 他们要求和成人建立一种朋友式的新型关系, 迫切要求老师和家长尊重和理解自己, 如果家长和老师还把他们当小孩对待,无视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他们就会产生抗拒的心理. 从初中起,他们开始疏远父母而更乐于和同龄人交往, 寻找志趣相投、谈得来的伙伴. 自卑感:是一种不能自助和软弱的复杂情感。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它是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之间相互关系的反映.包括自我尊重和受社会尊重两个方面。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 不仅要自己尊重自己, 而且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的才能和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 在群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享有一定的声誉, 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 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也不例外.青少年的自尊心的体验容易走向极端,当社会评价与个人的自尊需要一致、自尊需要得到肯定和满足时, 他们往往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如果产生矛盾, 他们的情绪就一落千丈,甚至出现不负责任的自暴自弃。教育者应维护青少年的自尊心,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尖锐地批评他们。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关系后,通过别人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价值观:指的是人对周围世界中人、事、物的看法,是个人据以评价和区分好坏的标准。它可以推动并指引个人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 积极人格:是任何事情成功的基本要素。这类灵性资产包括乐观、专注力、毅力、诚实、勇气、真诚、勤奋,以及许多其他的特质。 人格塑造:指青少年通过有意识地调整自我,积极塑造良好人格。人格塑造的关键在于努力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从培养习惯到人格改变,要求能够针对暴露出来的人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在个人最容易暴露人格弱点的地方,坚决克服对抗,用相反的习惯去克服战胜它。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单元测试答案

答案以官方为准,仅供参考。不是全对,后果自负。侵删 第一章 1.【单选题】学前期是指:()。 答案:3-6岁 2.【单选题】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1-3岁是:()。 答案:口语学期关键期 3.【多选题】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些规律性,这些规律性表现在:()。 答案: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方向性和 顺序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4.【多选题】定性观察法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描述性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研究结果的方法,包括:()。 答案: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5.【多选题】在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需要注意:()。 答案: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 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 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 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二章 1.【多选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胎儿的发育划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答案:胚胎期胎儿期胚芽期 2.【单选题】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大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的过程,当其生长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后就不再有变化。但现在研究发现,婴儿的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婴儿的大脑具有较强的()。

答案:可塑性 3.【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心理社会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定义为获得“基本信任”。而发展信任感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敏感、及时、一致的照顾 4.【多选题】母婴之间的依恋类型包括:()。 答案: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5.【多选题】安全型婴儿的母亲都有哪些表现:()。 答案:母亲的行为倾向于敏感性而非调谐错误、接受而非拒绝、合作而非控制,提供情绪上的可获得性而非疏离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 第三章 1先学前期是指:(D)。 A0-3岁

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习题.doc

1.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o A.反映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2.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 A.抑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3.少年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 12岁 B. 11、 12?14、 15岁 C. 14、 15?17、 18岁 D. 3?6、 7岁 4.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o A.单维思维 B.多维思维 C.思维的木可逆性 D.以命题形式进行 5.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辨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晚期 D.成年期 6.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o A.差异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7.在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中,()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 A.自我控制 B.自我评价 C.自我体验 D.自我认识 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o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9.青年初期是指年龄在()阶段的儿童。 A.6?11、 12岁 B. 11、 12?14、 15岁 C. 14、 15?17、 18岁 D. 3?6、 7岁 10.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1.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 B.概括思维 C.形象思维 D.逻辑思维 12.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4?5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信任感 B.自主感 C.主动性 D.勤奋感 13.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的发展()。 A.是稳定时期 B.是最佳时期 C.是较慢时期 D.己开始有 所下降 14.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是什么?①生物因素:遗传先天素质生理成熟②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③主观心理状态:主观因素活动因素④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为什么说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儿童的主观心理状态?因为儿童心理是开放的自组织结构,任何外部因素都通过该组织系统发挥作用。心理一经产生便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具有自己的组成要素,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任何环境因素,必须通过儿童已有的心理发展系统和心理状态才能发生作用。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主观心理状态更重要的作用是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状态作出解释和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向着预期的方向改变。 为什么说中小学生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的特征?中小学生心理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这种上升如爬楼梯一般,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不断升高,构成了有阶段的连续过程。以思维的发展为例,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正是思维发展的3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出现为后一阶段做好准备,后一阶段的出现又包含着前一阶段的特征。 如何认识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品德与个性发展的过渡性;学习与认知发展的过渡性;自我与社会性发展的过渡性。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征:心理整体发展的加速与不平衡过程(认知能力发展个性成熟情绪情感意志言行的特征;心理发展的矛盾过程(闭锁性与开放性独立性与依赖性求知欲强与市别力低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稳定性与 可塑性性意识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 盾。高中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特征: 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情绪体 验较初中阶段强烈,情绪内容广泛, 易形成各种心境,并具有一定的连续 性;意志和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

心理发展与教育 自测题四

第四章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社会认知: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的思考,它涉及的是像思考个人问题、思考社会关系以及思考社会体制这样的认知活动。 2.自我中心:皮亚杰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3-6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幼儿不能区别自己和别人的观点,不知道除了自己的观点,还存在着别人的观点,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事物,以为事物就是他看到的样子,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看法。 3.去自我中心:它使得婴儿不再把一切事情都归功于自己,学会把自己看成是由许多永久客体组成的世界中的一个客体,在情感方面,婴儿则从不能区分自我和外在环境,开始向着群体交往或情绪交流发展,从而通过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区分自我和别人,或是通过对事物的各种好奇心的驱使而区分自我和外界事物。 4.假想观众:这是青春期思维的自我中心的一种表现。无法区分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关心焦点的不同。想象中有一群人在看着自己的活动。 5.个人神话:是每个人都会经历过的青春期情结。青少年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别人不能理解我正经历的一切”,“那种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或“我能应付一切”这些观念反映出青少年认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无懈可击的、无所不能的。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意识,一种认为自己非常与众不同并且总是受到他人评价性关注的感觉。属于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是认知发展的一个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形成完整的自我。 6.观点采择:经常被形象地比喻为“从他人的眼中看世界”或者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塞尔曼把观点采择定义为个体“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以及发现这些不同的观点之间的关系的能力”。观点采择与自我中心是相对立的,它

智慧树知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单元测试答案

答案以官方为准,仅供参考。不是全对,后果自负。 侵删 第一章 1.【单选题】学前期是指:()。 答案:3-6岁 2.【单选题】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1-3岁 是:()。 答案:口语学期关键期 3.【多选题】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些规律性,这些规 律性表现在:()。 答案: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 序性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发展具有个别差异 4.【多选题】定性观察法指以质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描述性的语言形式来呈现研究结果的方法,包 括:()。 答案:实况详录法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5【.多选题】在运用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时需要注意: ()。 答案:对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 进行,以排除偶然性因素在实施观察的过程中.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的状态,减少观察者对被观察儿童的影响观察记录必须详细、准确、客观,既要记录行为本身,又要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必要时可借助表格、录音和录像等辅助手段观察者在观察前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观察计划、观察内容和记录方式等,并对观察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二章 1.【多选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将胎儿的发 育划分为以下哪些阶段()。 答案:胚胎期胎儿期胚芽期 2.【单选题】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婴儿大脑的生长是一个恒定的过程,当其生长达到某 一特定水平后就不再有变化。但现在研究发现,婴儿的大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后天环 境的影响和制约。换句话说,婴儿的 大脑具有较强的()。

答案:可塑性 3.【单选题】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心理社会发展第一阶段的任务定义为获得“基本 信任”。而发展信 任感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敏感、及时、一致的照顾 4.【多选题】母婴之间的依恋类型包括:()。答案:矛盾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安全型依恋混乱型依 恋 5.【多选题】安全型婴儿的母亲都有哪些表现: ()。 答案:母亲的行为倾向于敏感性而非调谐错误、接受而非拒绝、合作而非控制,提供情绪上的可获得性而非疏离在婴儿哭泣时能很快地抱起他们,并充满柔情和关怀地抱着他们 第三章 1先学前期是指:(D)。 A0-3岁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一)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第一,从时间跨度上讲,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于生命全过程 第二,从内容上讲,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第三,从性质上讲,心理发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变化 第四,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是天性和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二)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简答) 1.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 2.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 例如,在各种心理机能中,感知觉的发展最早,然后是运动技能、情绪、动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抽象思维的发展通常最迟 3.具有不平衡性 如婴儿期与青春期发展较快,成人期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4.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根据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几个以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这些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一)少年期:主要指初中阶段( 11、12-14、15岁) 这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矛盾。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开始出现了反省思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不过仍有不少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他们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在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也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成人感产生,独立意识强烈。并开始关心自己和别人的内心世界,同辈间的交往和认同增加,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能自己概括出一般伦理性原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自我控制力不是很强,经常出现前后自相矛盾的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