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绪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绪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绪论.ppt.Convertor
第一章++绪论.ppt.Convertor

课程及按排说明

课程性质、地位:该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课程。过程控制是自动控制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分支。专业课、考查课。

学时安排(1)测控、自动化,理论32;实验6;考试2;8学时/周(测控专业为主干课)

(2)自动化专科,理论28 ;考试2 ;6学时/周

考试时间:第24周

成绩评定:平时(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占50%,期末课程结束考试成绩占50%。课程基础:电子技术知识、自动控制原理知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仿真技术等。

教材处理:以教材为主,有适当调整(顺序、内容)。

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掌握工业过程控制方面有关知识,能在今后从事过程控制系统设计和生产时更好地处理和解决有关技术问题,能与控制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满足工艺要求的合理控制方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熟悉、掌握以下知识:

(1)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其分类;

(2)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串级控制系统,补偿控制系统,特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特点、应用场合;

(3)过程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常用建模方法;

(4)调节器,执行器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选用;

(5)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参数整定方法;

(6)串级控制,前馈,比值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原则;

(7)典型装置的自动控制方案。

参考资料

过程控制与SIMULINK应用王正林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过程控制工程孙洪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过程控制金以慧

清华大学工业出版社

过程控制系统李国勇

电子工业出版社

过程控制系统的MA TLAB仿真刘文定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 过程控制的概念、要求与任务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分类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1.4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1.5 过程控制的发展与趋势

本章小结

第1章绪论

本章要点

重点: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系统的概念、常用名词术语、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过渡过程的性能指标

难点:常见过程控制系统类别的名称、综合性能指标

生产过程:

是指物料经过若干加工步骤而成为产品的过程。

该过程中通常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等等,或者说生产过程表现为物流变化的过程。

物流变化的信息:

物流性质信息(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和操作条件信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等)。

1.1 过程控制的概念、要求与任务

生产过程的目标:

在可能获得的原料和能源条件下,以最经济的途径将原物料加工成预期的合格产品。为了达到该目标,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与控制。

过程控制:

对生产过程进行的控制,运用合适的控制策略,采用自动化仪表及系统来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或全部直接的工作,使生产过程在不同程度上自动进行,是自动控制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

运动控制:被控变量为位移、转速、加速度等参数。

过程控制系统:

被控量主要针对所谓六大参数,即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成分和物性等参数的控制问题而构成的自动控制系统。

覆盖许多工业部门,诸如石油、化工、冶金、炼焦、造纸、建材、轻工、纺织、陶瓷、食品及电力等等,因而,过程控制系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应用例子:转炉供氧量控制系统

图1-1 转炉供氧控制系统

转炉是炼钢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等要设备。熔融的铁水装入转炉后,通过氧枪供给一定的氧。其目的是使铁水中的碳氧化燃烧,以降低铁水中的含碳量。控制吹氧量和时间,可以获得不同品种的钢产品。由图1-1可见,从节流装置1采集到的氧气流量,送入流量变送器FT,再经过开方器2,其结果送到流量控制器FC,流量控制器FC根据氧气流量的测量值与其设定值的偏差,按照一定的控制算法输出控制信号,去控制调节阀3的开度,从而改变供氧量的大小,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被控变量:系统中被控制的物理量,被控变量是系统的输出变量。

设定值或给定值:被控变量所要求的理想值,是系统的输入变量。

稳态:系统没有受到外来干扰,设定值保持不变,被控变量也不随时间变化,系统处于稳定平衡的工况。

动态:受到外来干扰或改变了设定值,稳态遭到破坏,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输入输出变量都相继发生变化,尤其是被控变量也将偏离原稳态值而随时间变化。

如果系统稳定,被控变量将会重新达到新设定值或其附近,系统又恢复稳定。

工业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

是多方面的,最终可以归纳为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1)安全性

人和设备安全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求。(越限报警、事故报警、在线故障预测、容错控制)(2)稳定性

抑制干扰,保持生产过程稳定的能力。

(3)经济性

低成本、高效益。

过程控制的任务:

在充分了解、掌握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上述三项要求,应用理论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综合,以生产过程中物流变化信息量作为被控变量,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分类

1.2.1 过程控制系统组成

在生产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图1-2所示为几个简单控制系统的示例。

图1-2 简单控制系统的示例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被控过程(或称被控对象)、测量变送装置、执行器和控制器(或称调节器)等环节组成。

(1)被控过程

(2)测量变送装置

(3)执行器

(4)控制器

(5)报警、保护和连锁等其他部件

1.2.2 过程控制系统特点

1. 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

由于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故工业生产过程更强调实时性和整体性。

工业生产过程伴随着物理化学反应、生化反应、物质能量的转换与传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存在不确定性、时变性以及非线性等因素。

工业生产过程常常处于恶劣的生产环境中,同时常常要求苛刻的生产条件,如高温、高压、低温、真空、易燃、易爆或有毒等。

2. 过程控制系统的特点

(1) 被控过程的多样性

工业生产过程涉及到各种工业部门,其物料加工成的产品是多样的。同时,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如:石油化工过程、冶金工业中的冶炼过程、核工业中的动力核反应过程等等,这些过程的机理不同,甚至执行机构也不同。因此,过程控制系统中的被控对象(包括被控变量)是多样的,明显地区别于运动控制系统。

(2) 控制方案的多样性

由工业生产过程的特点以及被控过程的多样性决定了过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案必然是多样的。这种多样性包含系统硬件组成和控制算法以及软件设计。对于图1-1和图1-2所示的简单过程控制系统,早期的控制器采用的是模拟调节仪表,如果将控制器、执行器和检测元件与变送器统称为常规检测控制仪表,则一个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可以被认为是由被控过程和常规检测控制仪表两部分组成,这样的系统也称之为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过程越来越复杂,对过程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拟式过程检测控制仪表已经不能满足控制要求,因而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器组成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从控制方法的角度看,有单变量过程控制系统,也有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同时,控制算法多种多样,有PID控制、复杂控制,也有包括智能控制的先进控制方法等等。(3) 被控过程属慢过程,且多属参数控制

连续工业生产过程大惯性和大滞后的特点决定了被控过程为慢过程。被控过程是物流变化的过程,伴随物流变化的信息(物性、成分、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表征为被控过程状态的参数,也是过程控制系统的被控变量。

(4) 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主要形式

在多数工业生产过程中,被控参数的设定值为一个定值,定值控制的主要任务在于如何减小或消除外界干扰,使被控变量尽量保持接近或等于设定值,使生产稳定。

1.2.3 过程控制系统分类

①按被控参数分类:温度过程控制系统、压力过程控制系统、流量过程控制系统、液位或物位过程控制系统、物性过程控制系统和成分过程控制系统等;

②按被控变量数分类:单变量过程控制系统和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

③按设定值分类:定值过程控制系统、随动过程控制系统和程序过程控制系统;

④按参数性质分类:集中参数过程控制系统和分布参数过程控制系统;

⑤按控制算法分类:简单过程控制系统、复杂过程控制系统和先进或高级过程控制系统;

⑥按控制器形式分类: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和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

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燃烧油与空气比值控制系统

换热器温度前馈控制

锅炉气包水位的前馈—反馈控制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工业生产过程对控制的要求,可以概括为准确性、稳定性和快速性。另外,定值控制系统和随动(伺服)控制系统对控制的要求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定值控制系统在于恒定,即要求克服干扰,使系统的被控参数能稳、准、快地保持接近或等于设定值。而随动(伺服)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跟踪,即稳、准、快地跟踪设定值。根据过程控制的特点,主要讨论定值检测的性能指标。图1-3为一个过程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图1-3 过程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1.3.1 过渡过程的性能指标

1. 衰减比和衰减率

衰减比:衡量一个振荡过程的衰减程度的指标,等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两个相邻的同向波峰值之比。

衰减率:衡量振荡过程衰减程度的另一种指标,是指每经过一个周期以后,波动幅度衰减的百分数。

2. 最大动态偏差和超调量

最大动态偏差是指设定值阶跃响应中,过渡过程开始后第一个波峰超过其新稳态值的幅度,如图1-3。

最大动态偏差占被控变量稳态变化幅度的百分数称为超调量。对于二阶振荡过程而言,超调量与衰减率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即超调量可表示为

3. 残余偏差

残余偏差是指过渡过程结束后,被控变量新的稳态值与新设定值r之间的差值,它是控制系统稳态准确性的衡量指标。

4. 调节时间和振荡频率

调节时间是从过渡过程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理论上它需要无限长的时间,但一般认为当被控变量已进入其稳态值的5%范围内,就算过渡过程已经结束。因此,调节时间就是从扰动开始到被控变量进入新稳态值的5%范围内的这段时间,在图中以表示。调节时间是衡量控制系统快速性的一个指标。

1.3.2 综合性能指标

也称为误差积分指标。它是过渡过程中被调量偏离其新稳态值的误差沿时间轴的积分。无论是误差幅度大或是时间拖长都会使误差积分增大,因此它是一类综合指标,希望它愈小愈好。误差积分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l)误差积分(IE)

(2)绝对误差积分(IAE)

(3)平方误差积分(ISE)

(4)时间与绝对误差乘积积分(ITAE)

以上各式中,,见图1.3。

采用不同的积分公式意味着估计整个过渡过程优良程度时的侧重点不同。例如ISE着重于抑制过渡过程中的大误差,而ITAE则着重惩罚过渡过程拖得过长。人们可以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特别是结合经济效益的考虑加以选用。

误差积分指标有一个缺点,它们并不能都保证控制系统具有合适的衰减率,而后者则是人们首先关注的。特别是,一个等幅振荡过程是人们不能接受的,然而它的IE却等于零,显然极不合理。为此,通常的做法是首先规定衰减率的要求。在这个前提下,系统仍然可能有一些灵活的余地,这时再考虑使误差积分为最小。

1.4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后续章节会继续涉及、逐渐强化)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能否投入正常运行。因此要求过程控制专业人员必须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工艺对象的特性和生产操作的规律,只有正确运用过程控制理论,合理选用自动化技术工具,才能设计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符合生产要求的控制系统。

1.4.1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

过程控制的目标与任务是通过对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来完成的。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为工程设计的一个环节,其具体设计步骤为:

(1)根据工艺要求和控制目标确定系统变量;

(2)建立数学模型;

(3)确定控制方案;

(4)选择硬件设备;

(5)选择控制算法,进行控制器设计;

(6)软件编程。

系统设计完成后,先进行设备安装、调试与整定,再投入运行。

1.4.2 确定控制变量与控制方案

1.确定控制目标

过程控制的一般目标:即所设计出的系统需确保过程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为工艺生产服务的,因此它与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设计以及设备选型等有密切关系。现代工业生产过程的类型很多,生产装置日趋复杂化、大型化,这就需要更复杂更可靠的控制装置来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对于具体系统,过程控制设计人员必须熟悉生产工艺流程、操作条件、设备性能、产品质量指标等,并与工艺人员一起研究各操作单元的特点以及整个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特性,确定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关键参数。

(1) 被控变量

被控变量也是工业过程的输出变量,选择的基本原则为:

①选择对控制目标起重要影响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

②选择可直接控制目标质量的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

③在以上前提下,选择与控制变量之间的传递函数比较简单、动态和静态特性较好的

输出变量作为被控变量;

④有些系统存在控制目标不可测的情况,则可测量其他能够可靠测量,且与控制目标有一定关系的输出变量,作为辅助被控变量。(如电饭煲,饭熟了怎么测?控制温度、时间)(2)操作变量(操纵变量、与控制变量差一个执行器,本质一样,实际讨论的是执行机构的输出,如调节阀的开度,控制变量的实质是控制器的输出。)

操作变量为可由操作者或控制机构调节的变量,选择的基本原则为:

①选择对所选定的被控变量影响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操作变量;

②在以上前提下,选择变化范围较大的输入变量作为操作变量,以便易于控制;

③在①的基础上选择对被控变量作用效应较快的输入变量作为操作变量,使控制的动态响应较快;

④在复杂系统中,存在多个控制回路,即存在多个操作变量和多个被控变量。所选择的操作变量对相应的被控变量有直接影响,而对其他输出变量的影响应该尽可能的小,以便使不同控制回路之间的影响比较小。

2.确定控制方案

工业过程的控制目标以及输出变量和操作变量确定以后,控制方案就可以确定了。控制方案应该包括控制结构和控制规律。控制方案的选取是控制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们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中信息所经过的运算处理,也就决定了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组成,所以对控制质量起决定性的影响。

(1) 控制结构

在控制结构上,从系统方面来说,要考虑选取常规仪表控制系统,还是计算机控制系统;在系统回路上,是选取单回路简单控制系统,还是多回路复杂控制系统;在系统反馈方式上,是选取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还是复合控制系统。

(2)控制规律

在控制结构确定以后,需要首先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如简单PID控制、复杂控制或先进控制等算法,然后根据控制规律进行控制器设计。

1.4.3 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

根据过程控制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控制要求,可以选定系统硬件,包含控制器、测量仪表、传感器、执行器和报警、保护、连锁等部件。

过程控制系统硬件选择的原则是保证控制目标和控制方案的实施。

1.控制器(调节器)

简单的工业过程控制系统可以选择PID控制器作为控制器,对于比较复杂的系统需要用计算机控制。目前常用的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有单片机系统、工控机(或微型计算机)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或FCS(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等。

2.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的选型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检测部件的作用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它直接感受被测参数的变化,提取被测信息,转换成标准信号供显示和作为控制的依据。检测部件一般宜采用定型产品,设计过程控制系统时,根据控制方案选择测量仪表和传感器。其选型原则是:

(1) 可靠性原则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一定的条件下,能长期而稳定地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的最重要的选型原则。

(2) 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是指完成具体功能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根据工艺要求考虑实用性,既要保证功能的实现,又应考虑经济性,并非功能越强越好。

(3) 先进性原则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测量仪表和传感器的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而价格却越来越低。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

1.5 过程控制的发展与趋势

随着过程控制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和应用层次的深入,以及控制理论与技术的进步和自动化仪表技术的发展,过程控制技术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并日趋完善的过程。

1.5.1 过程控制装置的进展

从系统结构来看,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基地式控制阶段(初级阶段)

20世纪50年代,生产过程自动化主要是凭生产实践经验,局限于一般的控制元件及机电式控制仪器,采用比较笨重的基地式仪表(就地式液位控制器等),实现生产设备就地分散的局部自动控制。在设备与设备之间或同一设备中的不同控制系统之间,没有或很少有联系,其功能往往限于单回路控制。过程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几种热工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及液位)的定值控制,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稳定。目前,这类控制系统仍没有被淘汰,而且还有了新的发展,但所占的比重逐渐减少。

基地式仪表(压力控制器)

基地式仪表(温度控制器)

基地式仪表(压力控制器)

2.单元组合仪表自动化阶段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单元组合仪表组成的控制系统,单元组合仪表有电动和气动两大类。所谓单元组合,就是把自动控制系统仪表按功能分成若干单元,依据实际控制系统结构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组合。因此单元组合仪表使用方便、灵活。单元组合仪表之间用标准统一信号联系。气动仪表(QDZ系列)信号为0.02~0.1MPa气压信号。电动仪表信号为0~10mA 直流电流信号(DDZ-II系列)和4~20 mA直流电流信号(DDZ-III系列)。

单元组合仪表

流量传感器

流量控制器

执行器

3.计算机控制的初级阶段

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最初是采用单台计算机的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C)实现集中控制,代替常规的控制仪表。但由于集中控制的固有缺陷,未能普及与推广就被集散控制系统(DCS)所替代。DCS在硬件上将控制回路分散化,数据显示、实时监督等功能集中化,有利于安全平稳生产。

4.综合自动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二级优化控制,在DCS的基础上实现先进控制和优化控制。在硬件上采用上位机和DCS(或电动单元组合仪表)相结合,构成二级计算机优化控制。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DCS出现了开放式系统,实现多层次计算机网络构成的管控一体化系统(CIPS)。同时,以现场总线为标准,实现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现场仪表与控制系统之间进行全数字化、双向和多站通信的现场总线网络控制系统(FCS)。

(集散控制系统DCS)

(集散控制系统DCS)

当前自动控制系统发展的一些主要特点:

生产装置实施先进控制成为发展主流;过程优化受到普遍关注。传统的DCS正在走向国际

统一标准的开放式系统;综合自动化系统(CIPS)是发展方向。

综合自动化系统,就是包括生产计划和调度、操作优化。可以认为,综合自动化是当代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潮流。它以整体优化为目标,以计算机为主要技术工具,以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的自动化为主要内容,将各个自动化综合集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

1.5.2 过程控制策略的进展

几十年来,过程控制策略与算法出现了三种类型:简单控制、复杂控制和先进控制。通常将单回路PID控制称为简单控制,它一直是过程控制的主要手段。PID控制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主要用频域方法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综合。目前,PID控制仍然得到广泛应用。在许多DCS和PLC系统中,均设有PID控制算法软件,或PID控制模块。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过程控制界逐渐发展了串级控制、前馈控制、Smith预估控制、比值控制、均匀控制、选择性控制和多变量解耦控制等策略与算法,称之为复杂控制。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复杂过程工业的一些特殊控制要求。它们仍然以经典控制理论为基础,但是结构与应用上各有特色,而且目前仍在继续改进与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现代控制理论和人工智能发展的理论基础上,针对工业过程本身的非线性、时变性、耦合性和不确定性等特性,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推理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控制等,常统称为先进过程控制。近十年来,以专家系统、模糊逻辑、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为主要方法的基于知识的智能处理方法已经成为过程控制的一种重要技术。先进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那些采用常规控制效果差,甚至无法控制的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问题。实践证明,先进控制方法能取得更高的控制品质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章小结

过程控制主要是指连续过程工业的控制,其被控变量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或物位)、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工业生产对过程控制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最终可以归纳为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过程控制的任务是在充分了解、掌握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动静态特性的基础上,根据上述三项要求,以生产过程中物流变化信息量作为被控变量,选用适宜的控制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控制目标。

过程控制系统一般由控制器、执行机构、检测与变送仪表、被控过程(或对象)以及相关的报警、保护和连锁等其他部件组成。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解释题 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 三、选择题 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 3.03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

四、填充题 4.01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有()及其(),以及()。 4.02 形式逻辑的性质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与()。 第一章概念 一、思考题 1.01 什么是概念?概念的逻辑特征是什么? 1.02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外延?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1.03 什么是集合概念?什么是集合体? 1.04 什么是负概念?什么是论域? 1.05 什么是限制、概括?限制的极限.概括的极限各是什么? 1.06 什么是定义?真实定义的常用方法是什么?“定义过宽”(“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同语反复”、“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是违反什么规则引起的? 1.07 什么是划分?划分与整体分解有何区别?划分的规则是什么?违反这些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 二、概念解释题 2.01 概念 2.02 概念的内涵 2.03 概念的外延2.04 普遍概念 2.05 单独概念 2.06 集合概念与集合体 2.07 负概念 2.08 论域 2.09 真包含(属种)关系2.10 真包含于(种属)关系 2.1l 交叉关系 2.12 全异关系 2.13 全同关系 2.14 矛盾关系 2.15 反对关系2.16 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2.17 限制 2.18概括 2.19 定义 2.20 属加种差法定义 2.21定义过宽2.22 定义过窄 2.23 同语反复 2.24 循环定义

测量学试题及详细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 2、知识点: (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 (5)高程系统 (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一、名词解释: 1.简单: 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 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A点的高称记为H A。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表示。 绝对高程 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相对高程 H′: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假定水准面的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测量工作的基本步骤:技术设计、控制测量、碎部测量、检查和验 收测绘成果 二、填空题 1.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对高程;地面点到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大地水准面,假定水准面 2.通过海水面的称为大地水准面。平均,水准面 3.测量工作的基本要素是、和高程。距离,角度 4.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中央子午线为x轴,向为正,以赤

大学测量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何谓水准面?何谓大地水准面?它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何谓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何谓高差? 答: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 假定一个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某点的经度为118°45′ ,试计算它所在6°带及3°带的带号,以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答:N=INT(118°45′/6+1)=20 L=20*6-3=117° n=INT(118°45′/3+1)=40 l=40*3=120° 测量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逐渐传递而累计增大到不能容许的程度,要求测量工作遵循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答: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测角、量距、测高差。 第二章 水准测量 设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A 点高程是20.016m 。当后视读数为1.124m ,前视读数为1.428m ,问A 、B 两点高差是多少?B 点比A 点高还是低?B 点的高程是多少?并绘图说明。 答:m h AB 304.0428.1124.1-=-= m H B 712.19304.0016.20=-= B 点比A 点低 何谓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消除视差? 答: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它可消除哪几项误差? 答:水准测量时,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视准轴和水准管轴不平行引起的仪器误差对观测的影响,还可以消除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等外界环境对观测的影响。 7、调整表2-3中附合路线等外水准测量观测成果,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逻辑学第三版1-4章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请指出下列各段议论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1.电影《菊豆》中主人公的命运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 答:规律、规律性。 2.说“知识越多越反动”,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答:理论、观点(贬义)。 3.语法、修辞、逻辑都是工具性的课程。 答:普通逻辑(传统形式逻辑)。 4.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说,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容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 答:思维规律、规则。 5.从中学时期就训练好一种逻辑的头脑,以后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将受益无穷。 答:合乎思维规律、规则。 二、下列命题和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请用公式表示之。 1.所有鸟都是有羽毛的,驼鸟是鸟;所以,驼鸟是有羽毛的。 2.只有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 3.每一个公民都要遵纪守法。 4.凡科学理论都是有用的,逻辑学是科学理论;所以,逻辑学是有用的。 5.任何金属都是有光泽的。 6.只有生产力迅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增强。 答:1 与4 具有共同的推理形式:所有M 是P,所有S 是M;所以,所有S 是P。2 与6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只有p,才q。3 与5 具有共同的命题形式:所有S 是P。 第二章概念 一、指出下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语言 答:“语言”的内涵是指: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们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语言”的外延是指:世界上古往今来存在的各种有声语言,如汉语、日语、法语、英语、德语等。广义的“语言”还包括人工语言。 2.戏剧 答:“戏剧”的内涵是指: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结合体,是综合艺术。它的外延是指:在舞台上上演的各种形式的戏剧。按内容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表演方式分有话剧、歌剧、歌舞剧;按结构和容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中外形式的不同分有 戏曲、话剧、现代歌舞剧。 3.偶数 答:“偶数”的内涵是指:自然数中能被 2 整除的数。“偶数”的外延是指:2、4、6、8、 10、12……。 二、指出下面这些话中哪些是从内涵方面,哪些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黑体字所表达的概念)(为了简洁,内涵可用“下划线”标明,外延可用“着重号”标明)。 1.什么是信息?英文里“信息”和“情报”实际都是一个字叫“information”,就是知识。它是指人们通过实践获得的对于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不是物质的。我们谈信息,或者说知识,人类的精神财富,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代科学 壹

测量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 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绘、测设、地形图应用 3、水准面:静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闭曲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 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6、(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 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 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 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 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11、简答: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第二章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 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核心:测定高差目的:推算高程关键: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简答:水准仪使用的步骤:安置→粗平→瞄准→消除视差→精平→读数(4位数) 5、水准路线:(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 6、简答: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7、水准仪应满足: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3)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 8、课后第9题。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等距离处,测得高差h = ―0.350m,设仪器搬到前视点B附近时,后视读数a = 0.952m,前视读数b = 1.340m,试问水准管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如何校正? 答:①因为a-h=0.952-(-0.350)=1.302m≠b 所以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②b-1.302=1.340-1.302=0.038m 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 ③转动微倾螺旋,使中丝对准正确的前视读数,此时视准轴已处于水平位置,但水准气泡却偏离了中心,为了使水准轴也处于水平位置,即使水准轴与视准轴平行,可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即可。并反复进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第三章角度测量 1、水平角: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锁构成的角度,称为水平角。 2、竖直角:在同一竖面内,瞄准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3、DJ6 经纬仪: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最新版测量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名词解释:测量学、测定、测设、大地水准面、地球椭球面、绝对高程、相对高程、6°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参心坐标系、地心坐标系、正高、大地高。 (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水下及空间点位的科学。 (2)测定是指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数据处理,从而得到被测点的位置坐标,或根据测量得的数 据绘制地形图。 (3)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工程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通过测量在实地标定出来。 (4)大地水准面是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岛屿延伸而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5)地球椭球面是把拟合地球总形体的旋转椭球面。 (6)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7)相对高程是指选定一个任意的水准面作为高程基准面,地面点至此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8)6°带,即从格林尼治首子午线起每隔经差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 (9)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经投影所得的影响平面中,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是直线,且相互垂直,因此 以中央子午线投影为X轴,赤道投影为Y轴,两轴交点为坐标原点,即得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10)参心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的几何中心为基准的大地坐标系。 (11)地心坐标系是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以球心与地球质心重合的地球椭球面为 基准面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正高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13)大地高是指地面点沿法线至地球椭球面(或参考椭球面)的距离,称为该点的大地高。 2. 测量学主要包括哪两部分内容?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测量学主要包括测定和测设两部分内容;区别:测定是用测量仪器对被测点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得的数据绘 制地形图,而测设是指把设计图纸上设计好的坐标实地标定出来。 3. 简述Geomatics的来历及其含义。 来历: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将大学里的测量学专业、测量学机构好测量学杂志都纷纷改名为Geomatics。Geomatics是一个新造出来的英文名词,以前的英文词典中找不到此词,因此也没有与之对应 的汉译名词。1993年Geomatics才第一次出现在美国出版的Webster词典(第3版)中,其定义为:Geomatics 地球的数学,是所有现代地理科学的技术支撑。接着,199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Geomatics定义为:Geomatics是研究采集、量测、分析、存储、管理、显示和应用空间数据的现代空间信息科学技术。 含义:将“Geomatics”译为“地球空间信息学”反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其所下定义的完整内容, 反映了传统测绘科学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多媒体通讯等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的集成。其意义远 远超出了讨论一个名词译法的范围,而是标志着推动地球科学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从模拟走向数字、从 孤立静止走向整体动态乃至实时的信息化过程。 4. 测量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不同? 两者有三点不同:(1)测量直角坐标系是以过原点的南北线即子午线为纵坐标轴,定为X轴;过原点东西 线为横坐标轴,定为Y轴(数学直角坐标系横坐标轴为X轴,纵坐标轴为Y轴)。(2)测量直角坐标系是以 X轴正向为始边,顺时针方向转定方位角φ及I、II、III、IV象限(数学直角坐标系是以X轴正向为始边,

整理版-逻辑学课后习题答案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 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这个S是P )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非p,但q) 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或p,或q 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如果非p,那么,非q 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逻辑变项:S,P 2.p←q逻辑常项:←,。逻辑变项:p,q 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逻辑变项:S,P 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 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 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 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 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 a 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 .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

《测量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作业与习题

《测量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作业与习题 一、选择题 1.测量学的任务是()。 A.高程测量;B.角度测量;C.距离测量;D.测定和测设。 2.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是()。 A.竖直角、水平角和高差;B.水平距离、竖直角和高差; C.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D.水平角、水平距离和竖直角。 3.测量上所说的正形投影,要求投影后保持()。 A.角度不变;B.长度不变;C.角度和长度都不变。 4.传统的测量方法确定地面点位的三个基本观测量是( )。 ①水平角②坡度③水平距离④坐标值⑤方位角⑥高差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⑥;D.②④⑥。 5.目前中国建立的统一测量高程系和坐标系分别称为( )。水准原点在山东青岛, 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 A.渤海高程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B.1956 高程系、北京坐标系; C.1985 国家高程基准、1980 国家大地坐标系;D.黄海高程系、84WGS。 6.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成的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其面上任一点的铅垂线都与该面相垂直。与平均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称为()。某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 )。 A.大地水准面、相对高程;B.水准面、高差; C.旋转椭球面、标高;D.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 7.位于东经116°28′、北纬39°54′的某点所在6°带带号及中央予午线经度分别为( )。 A,20、120°;B.20、117°;C.19、111°;D.19、117°; 8.某点所在的6°带的高斯坐标值为xm = 366712.48m,ym = 21331229.75m,则该点位于( )。 A.21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B.36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东; C.21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D.36 带、在中央子午线以西。 9.从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规定可知( )。 A.象限与数学坐标象限编号顺序方向一致; B.X 轴为纵坐标轴,y 轴为横坐标轴; C.方位角由横坐标轴逆时针量测; D.东西方向为X 轴,南北方向为y 轴。 10.相对高程是由()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大地水准面;B.任意假定水准面;C.水平面;D.竖直面。 11.测量工作的实质是() A.确定地面点的高程测量;B.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C.确定地面点的位置;D.测定和测设。

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高井祥)(1)

第一章绪论 1 测量学在各类工程中有哪些作用? 答测量学在诸多工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地质勘探工程中的地质普查阶段,要为地质人员提供地形图和有关测量资料作为填图的依据;在地质勘探阶段,要进行勘探线、网、钻孔的标定和地质剖面测量。在采矿工程中,矿区开发的全过程都要进行测量,矿井建设阶段生产阶段,除进行井下控制测量和采区测量外,还要开展矿体几何和储量管理等。在建筑工程中,规划和勘测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求提供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施工阶段,将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于实地,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结束后还要进行竣工测量绘制各种竣工图。 2 测定和测设有何区别? 答通过测量确定地物和地貌在空间中的位置即为测定,而测设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上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位置、尺寸及其高程,算出待建的建、构筑物各特征点(或轴线交点)与控制点(或原有建、构筑物特征点)之间的距离、角度、高差等测设数据,然后以地面控制点为依据,将待建的建、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施工。 3 何谓大地水准面、绝对高程和假定高程? 答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在局部地区或某项工程建设中,当引测绝对高程有困难时,可以任意假定一个水准面为高程起算面。从某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该点的假定高程。 4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坐标系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 答在测量中规定南北方向为纵轴,记为x轴,x轴向北为正,向南为负;以东西方向为横轴,记为y轴,y轴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测量坐标系的Ⅰ、Ⅱ、Ⅲ、Ⅳ象限为顺时针方向编号。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规定是不同的,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定向,可以不改变数学公式而直接将其应用于测量计算中。 5 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先控制后碎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是测量工作应遵循的一个原则,保证全国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使地形图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速度;才能减少误差的累积,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另一个原则就是“步步有检核”。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测量工作的每项成果必须要有检核,检查无误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作,中间环节只要有一步出错,以后的工作就会徒劳无益,这样可保证测量成果合乎技术规范的要求。 6 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逻辑学复习提纲1 (1)

逻辑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思维可以分为__抽象思维_、_形象思维_、_灵感思维_三种形式。 2.逻辑科学早在两千年前,就在世界三个不同的地方发源了,这三个地方是:_古代中国_、_古希腊_、_古代印度_。 3.形式逻辑的基础是由_亚里士多德_奠定的,“逻辑”词最初由_西塞罗__开始使用,首先把传统逻辑学称为“形式逻辑”的人是_康德_。 4.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抽象思维的逻辑形式_、_逻辑规律__、_逻辑方法_。 5.在中国第一个将logic译为“逻辑”的人是:_严复_。 二、名词解释 1.思维:就是人们通过语言对客观事物概括而间接的反映。 2.逻辑学:是研究抽象思维的结构方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3.逻辑规律:是保证逻辑形式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最起码的思维法则。 三、问答题 什么是思维的逻辑形式?试举例说明。 答:逻辑形式是从具体思维内容抽象出来的各个部分的联接方式,即不同具体思维内容所具有的共同结构。例子:“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S是P)、“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如果p,那么q) 四、识别题 请指出下列公式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 1.SEP :E是常项,S、P是变项。 2.2.如果p,那么q :“如果,那么”是常项,p、q是变项。 3.((p←q)∧﹁p)→﹁q :←∧﹁→是常项,p、q是变项。 第二章概念 1、概念的定义:最基本的、能反映具有确定属性的对象的思维形式。 2、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3、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未写完) 内涵就是概念中对事物的类的属性的反映。事物由于属性的相同或相异而形成各种不同的类,具有某些相同属性的构成同一个类。 外延就是概念中对事物的类的分子的反映。每个类所包含的个别对象或者较小的类,在普通逻辑中,叫做类的分子。 4、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 ①集合概念是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非集合概念就是不以事物的群体为反映对象的概念。 ②集合概念的名词,有如下几种构词方式: 第一种,名量式(例:车辆、纸张); 第二种,复合式(例:湖泊、岛屿); 第三种,汇类式(例:酒类、花丛)。 ③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根本区别在于: 集合概念只能用来指称由许多个体有机构成的统一体,而不能用来指称构成这一统一体的个体。 非集合概念既可以用来指称一类的任何一个分子,也可以用来指称许多具有共同属性的分子所构成的类。 ④注意事项: (1)同一语词既可以代表集合概念,也可以代表非集合概念。 (2)集合概念只能以群体为单位计量,而不能以有关的个体为单位计量。 (3)集合概念可能是单独概念,也可能是普遍概念;而非集合概念可能是单独概念,也可能是普遍概念。 5、会识别概念之间的关系,能用欧拉图解表示 (1)全同关系(同一关系):外延完全相同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叫全同关系。

逻辑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是研究____思维的逻辑形式____思维的逻辑规律____及其___简单的逻辑方法______的科学。 2.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逻辑常项_____和__逻辑变项_____两部分组成,可以代入不同内容的部分是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3 在“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句话中,“逻辑”一词所表达的含 义是指(3) 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某种特殊的观点或方法③思维的规律和规律④逻辑学 4 思维的基本特征( 2). ①直接感受性②概括性③间接性④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时(3) ①思维内容②思维的基本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6. “p 并且q”与“p 或者q”,这是两个判断形式含有(2) 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②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题 1、概念是_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____的思维形式,他的两个逻辑特征是__内涵______ 和____外延____。 2、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来看,“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__从属_____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具 有__交叉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全异______关系;“上海”与“中国最大的城市”具有 ____并列____关系。 3、“共青团员”的属概念为__团员______ ,种概念为__女共青团员_______,矛盾概念为___非共青团员____ ,反对概念为 ___非共青团员_____,交叉概念为___大学生______ 。 4、在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___概念____ 和___概念____之间。存在着一种__反变_____关系。外延愈大,其内涵就 ___越少___ ;外延愈小,其内涵就__越多____ 。 5、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__概括____和__限制___的逻辑根据。 6、定义是__揭示概念内涵_____的逻辑方法。它是由__被定义项____ 、__定义项____和__定义联项_____ 组成。 7 如果一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那么它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于_____关系,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_____关系。 8、划分是__揭示概念外延_____的逻辑方法。它由___母项_____、___子项_______和__划分的依据______组成。 二、选择题 9、“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判断中的“人”这一概念是(2)

逻辑学基础教程期末考点笔记第一章 绪论

幻灯片1 逻辑学 Logic 政法系:刘惠珍 幻灯片2 第一章绪论 : 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幻灯片3 第一节逻辑、逻辑科学 一、逻辑一词的含义: 我们要研究历史发展的“逻辑”。(“事物的逻辑”、“革命的逻辑”) 规律,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把侵略说成是‘友谊’,这是地地道道的强盗“逻辑”。(“荒谬的逻辑”、“霸权主义者的逻辑”) 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或看问题的方法 概念要明确,判断要恰当,推理要合乎“逻辑”。(“逻辑性强”、“不合逻辑”) 思维的规律、规则 提高能力,首先要提高思维能力,因此,学习逻辑是十分必要的。(“逻辑知识”、“逻辑讲座”) 指逻辑学这门学科 幻灯片4 二、思维规律与逻辑科学 ●思维规律就是逻辑经验、思维经验,是人们日常思维的概括,也就是我们在学习逻辑 学之前所不自觉地学习的类似逻辑知识、所受的类似逻辑思维训练的内容。 幻灯片5 三、逻辑学发展的主要阶段 古代世界的三大逻辑传统: 中国古代的名辩之学 古印度的因明 古希腊的形式逻辑 幻灯片6 1、中国古代的“名辩”之学 ●先秦时期是中国逻辑发端、形成、系统化并空前昌盛的时期。 ●自两汉起,经魏晋、唐、宋、明,热烈研讨古代逻辑之风虽逐渐冷落下来,但仍有一些 学者坚持逻辑问题的研究。 ●明末清初,西方逻辑开始传入中国。 ●自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逻辑的发展表现为西方传统逻辑的普及和数理逻辑的传入与

理论探索。 幻灯片7 2、古印度的因明 例如: 宗:这山有火; 宗是由辩论一方提出来加以证明的命题; 因是用来说明宗的理由; 喻是例证,分为同喻例证和异喻例证两种,同喻所举的事例与论题具有同一性质,异喻所举事例与论题的性质相反; 合是喻例的运用; 结是对论题的重述,是被因、喻证实了的命题。 因:因为有烟; 喻:凡有烟者有火, 如灶; 合:这山如此(有烟); 结:因此,这山有火。 幻灯片8 3、古希腊的逻辑学及其发展 ●公元前4世纪时的亚里士多德被公认为逻辑学的创始人(词项逻辑) ●麦加拉——斯多噶学派研究了亚氏逻辑中欠缺的有关复合命题的问题,奠定了命题逻辑 的基础。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系统总结和研究了实验科学方法,奠定了归纳逻辑 的基础,被公认为归纳逻辑的创始人。 ●17世纪未,著名德国数学家、哲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用数学方法处理逻辑推理的宏伟 设想,被称为现代逻辑的首创者。 ●20世纪初,罗素与怀特海合著的《数学原理》,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了一个 完全的命题演算与谓词演算系统,标志着数理逻辑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达到了成熟阶段。 幻灯片9 四、逻辑学的分类 逻非形式逻辑 辑形式逻辑:传统形式逻辑:词项逻辑(亚里士多德) 命题逻辑(斯多噶学派) 归纳逻辑(培根) 现代形式逻辑:标准逻辑:两个演算:命题演算基础 (二值逻辑)谓词演算逻辑 四论:集合论逻 证明论辑 递归论基 模型论础 非标准逻辑:多值逻辑、模态逻辑、

逻辑学基础教程课后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基础教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逻辑学研究思维是暂时撇开(具体容),专门研究(形式)。 2.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逻辑常项)和(变项)。 3.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变)的部分,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判别逻辑形式的类型的唯一依据是(逻辑常项)。 4.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及其特点决定形式逻辑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是没有(民族、阶级)性的。 二、单项选择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B) A.思维的容B.逻辑常项 C.逻辑变项D.语言表达形式 2.“所有S是P”与“有的S不是P”,(B) A.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 C.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3.“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B)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C.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D.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三、指出下列各段文字中个“逻辑”一词的含义 1.“虽说马克思没有留下‘逻辑’(大写字母的),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答:前一个“逻辑”是指逻辑学,即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后一个“逻辑”是指某种理论观点。 2.写文章要讲逻辑。 答: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3.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 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4.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答:表示某种特殊的立场观点或论证方法 四、下列各组命题是否具有相同的命题形式?为什么? 1.“有些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有些唯物主义者是先验论者”。 答:具有。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有的S是P”。 2.“如果甲是三好学生,那么甲会按时到校”与“只有甲是三好学生,甲才会按时到校”。 答:不具有。前者的命题形式是“如果p那么q”,后者的是“只有p才q”。 3.“某罪犯或犯有走私罪,或犯有贪污罪”与“某罪犯既犯有走私罪,又犯有贪污罪”。 答:不具有。前者的命题形式是“p或者q”,后者的是“p并且q”。 4.“所有货币都是商品”与“没有共同犯罪不是故意犯罪”。 答:具有。它们的命题形式都是“所有S是P”。 五、试例示具有下列命题形式和推理形式的命题或推理 1.所有S都不是P。 2.要么r,要么s。 3.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 4.所有M都是P,S都是M,所以S都是P。 答:1.所有乌鸦都不是白的。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绪论 一、概念解释题 1 .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 .0 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 .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 .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 .0 3 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 .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 .05 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 .06 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 .07 “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 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 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2 .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 .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 .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 .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12 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 页) 三、选择题 3 .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3 .02 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 。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 3 .03 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逻辑学习题集绪论-第一章

————————————————————————————————作者: ————————————————————————————————日期:

绪论 一、概念解释题 1.01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1.02 思维的逻辑对象 二、指出下列语句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2.01 语法、逻辑、数学等是没有阶级性的。 2.02 把侵略说成友谊,这只能是帝国主义的强盗逻辑。 2.03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是中国革命合乎逻辑的发展。 2.04 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象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 2.05在某些人看来,减产比增产还要好,这真是奇怪的逻辑。 2.06任何人说话写文章都应符合逻辑。 2.07“我们但愿法国历史的无意识的逻辑将战胜所有的政党(指当时法国的资产阶级的政党——编者注)对逻辑的有意识的违反。” 2.08 学校要培养学生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 2.09 推理要合乎逻辑。 2.10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 2.1l 侵略、控制、颠复、掠夺别国“有理”。这就是霸权主义的逻辑。 2. 12跨过战争的艰难路程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到来了。这是战争的自然逻辑。”(《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横排本,第434页) 三、选择题 3.0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包括( )。 ①客观事物的规律②思维的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 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3.02在“只有更多地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创作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逻辑”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涵义是()。 ①逻辑学②普通逻辑③客观规律④思维的规则 3.03在“所有听众都深为他的演说中的逻辑所折服”这句话中,“逻辑”一词的含义是( )。 ①客观规律②思维的规律性③逻辑学④形式逻辑

逻辑学练习题09级绪论与概念l练习题答案

逻辑学练习题09级绪论与概念l 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 填空题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 、逻辑规律和简单的逻辑方法的科学。它具有工具 性和全人类 性。.思维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概括性,二是间接性,三是与语言有密切联系。 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 、命题 和推理。 .思维的逻辑形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两部分组成,其中逻辑常项是区别不同种类逻辑形..说“.......集合概念。从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的角度看,语句学”.“.“.;“..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作为定义,“宪法是国家的法律”的逻辑错误是定义过宽。 .作为划分,“法律分为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婚姻法。”的逻辑错误是划分不全。 二、单项选择题 .“思维形式“这一概念属于( ) .单独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单独概念、正概念、非集合概念 .普遍概念、正概念、集合概念.普遍概念、正概念、非集合概念 .若的部分外延与的全部外延相重合,则与的关系可能是( ) .真包含 .真包含于 .与交叉 .与全同 .概念“自杀”与“他杀”属于( )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交叉关系.属种关系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所有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所有概念都是通过语词来表达 .有的概念不通过语词来表达 .如果概念是与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不是,与的外延之和等于的外延,则与之间的关系是()。 .交叉关系 .反对关系 .矛盾关系 .真包含于关系 .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定义过宽 .定义过窄 .循环定义 .同语反复 .“ . . . . .“ .“ .“ .“ . .虚伪 .“ . .“ . .必然是交叉关系.可能是全异关系.可能是全同关系 .可能是真包含关系.可能是真包含于关系 .设为单独概念,为普遍概念,则与的外延不可能是() .全同关系.全异关系.交叉关系.真包含.真包含于 五、图解题,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组概念间的关系(略) ⑴.数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科学家 ⑵.文学作品.散文.诗歌.文学期刊 ⑶.逻辑学.逻辑形式.逻辑常项.逻辑变项 ⑷.学生.大学生.女共产党员.共产党员

逻辑学答案

逻辑学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是研究____思维的逻辑形式____思维的逻辑规律____及其___简单的逻辑方法______的科学。 2. 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逻辑常项_____和__逻辑变项_____两部分组成,可以代入不同内容的部分是逻辑变项。 二、选择题 3 在“语法、逻辑、修辞、音韵、体操等等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句话中,“逻辑”一词所表达的含 义是指(3) ①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某种特殊的观点或方法③思维的规律和规律④逻辑学 4 思维的基本特征( 2). ①直接感受性②概括性③间接性④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5.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时(3 )

①思维内容②思维的基本规律③思维的逻辑形式④简单的逻辑方法 6. “p 并且 q”与“p 或者 q”,这是两个判断形式含有(2) ①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②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③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④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第二章概念 一、填空题 1、概念是 _反映事物本质属性_______的思维形式,他的两个逻辑特征是 __内涵______ 和 ____外延____。 2、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来看,“文明”与“精神文明”具有__从属_____关系;“教师”与“劳动模范”具 有 __交叉_____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__全异______关系;“上海”与“中国最大的城市”具有 ____并列____关系。

3、“共青团员”的属概念为__团员______ ,种概念为 __女共青团员_______,矛盾概念为___非共青团员____ ,反对概念为 ___非共青团员_____,交叉概念为___大学生______ 。4、在具有属种关系概念的___概念____ 和 ___概念____之间。存在着一种__反变_____关系。外延愈大,其内涵就 ___越少___ ;外延愈小,其内涵就__越多____ 。 5、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__概括____和__限制___的逻辑根据。 6、定义是__揭示概念内涵_____的逻辑方法。它是由__被定义项____ 、__定义项____和__定义联项_____ 组成。 7 如果一个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那么它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 __真包含于_____关系,被定义项与定义项的外延之间是__真包含_____关系。 8、划分是__揭示概念外延_____的逻辑方法。它由___母项_____、___子项_______和__划分的依据______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