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唐朝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 唐朝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  唐朝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  唐朝的法律制度

唐朝的法律制度

一、法律指导思想

(一)、唐初统治者的立法思想

唐初的统治者认真总结并吸收了暴政亡隋的历史教训,得出了封建政权生死存亡的关键在于人心向背的结论。在“先存百姓”的思想指导下,又提出了“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其基本要点就是减轻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缓和阶级矛盾,保证老百姓在丧乱之后得以休养生息,重建家园。为了贯彻“安人宁国”的治国方针,唐初的统治者除了在经济、政治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以外,还积极地修订法律,改革法律制度。

唐初统治集团立法的指导思想有以下几点:

1、奉行“德主刑辅”(德本刑用,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从法律思想史角度看,礼与法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的话题。早在西周初期,鉴于“率民事神”的殷商“神权”政治的覆亡,当时的统治集团就敏锐地感到“天命靡常”和“皇天无亲”,从而提出“以德配天”和“明德慎罚”的治国方略和法制指导思想。这种殖根于宗法社会的“德主刑辅”思想,成为后世儒家政治法律思想的基本源泉。例如,儒家思想的万世宗师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注:《论语·为政》。)及至汉代,大儒董仲舒更在“天人感应”与“阴阳”学说(神学目的论)的总体框架下阐述“德主刑辅”的道理,认为“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注:[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并且认为:天,亲阳疏阴,任德贱刑;所以竭力主张“刑者德之辅,阴者阳之助”(注:董仲舒:《春秋繁露·天辨》。)的法制指导思想。唐朝法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大抵不出这一范围。

《唐律疏议·名例》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1)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德礼为本,刑罚为用。(2)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刑罚虽然是辅助手段,可也是不能缺少的。治理国家必须兼有德礼和刑罚,缺一不可。

(3)核心是儒家思想中提倡的“宽仁治天下”

所谓德主刑辅者,实质上就是礼刑并用,相辅相成。

(1)、礼指导着法律的制定。“一准乎礼”后人对唐律的评价。

(2)、礼的基本原则直接入律。如不孝的内容。

(3)、定罪量刑于礼以为出入。汉以来的春秋决狱宣告结束。

(4)、礼法由互补发展为统一的体用关系。德礼为本,刑罚为用。

统观《唐律疏议》,礼完全溶化在律文之中,不仅礼之所许,律亦不禁,礼之所禁,律亦不容;而且“尊卑贵贱,等数不同,刑名轻重,粲然有别。”礼法结合在《唐律疏议》中已达到十分完备的程度,这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

2、在立法上采取约法省刑。(约法省刑,务在宽简)

所谓“宽”即宽平,要求做到减轻刑罚;所谓“简”即简约,要求做到立法简明。早在高祖李渊时,就以“务在宽简”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武德律》贯彻“务在宽简,取便于时”。及至太宗即位以后,又明确提出:“用法务在宽简”。宽与简,是唐初立法的一个重要思想。贞观修律贯彻宽简原则“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记。”李世民贞观元年下达“死者不可复生,用法务在宽简”。“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格式既多,官人不能尽记,更生奸诈,若欲出罪即引轻条,若欲入罪即引重条。”

3、立法注意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所谓保持法律的稳定性要求:在立法时应当审慎,不轻易的制定新的法令;法令一旦制定出来,就要坚决的执行,不能轻易的改变和废止。

如李世民“法令不可数变。数变则烦,官长不能尽记,又前后差违,吏得以为奸。”“诏令格式,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不可轻出诏令,必须审定,以为永式。”以隋为鉴,力求保持法律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4、严格守法与执法,一断以律

制定完备的法律是实行法治的前提条件,但只有完备的法律不等于一个国家统治的稳固;完备的法律只有得到正确的、不折不扣的适用和实施,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唐初统治集团认识到这一点,强调依法办事,严格执法。

君臣执法,不畏权贵,“一断以律”。执法官吏“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法律不避权贵,废黜不分亲疏。

李世民带头守法,君臣共同守法。官吏“一断以律”,依法断罪,出现“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人所犯,一一于法”。李世民从谏如流:“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得此三境,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任贤》)同时,他发布诏令,号召群臣以魏征为榜样,做到直言无隐。

5、执法要求审慎,追求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立法概况

(一)、唐律的修订过程

1、《武德律》

《武德律》共12篇500条,是唐朝的首部法典。唐朝建立后,于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命刘文静等在隋开皇令的基础上进行增删,制定五十三条新格。武德四年,又命裴寂等撰定律令,大致以《开皇律》为准。将五十三条新格入于新律,余无所改。

唐代统治者很重视法律,特别是前面几上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一即位就抓法律的制定修改。唐高祖起兵后,于大业十三年攻占隋都长安,他仿效汉高祖约法三章,来了个约12条。12条的内容为何,历史上没有记载。新旧唐书只提到一句话:"杀人、劫盗、背军叛逆者死",估计这是12条的主要内容。唐高祖受隋禅后,于武德元年五月,命刘文静与当朝通识之士,以隋开皇律令为基础制定法律。同年十一月制定出来53条格,颁行天下。颁格的时间,《新唐书·刑法志》作武德二年,但《旧唐人》、《唐会要》均作武德元年十一月,《通鉴》从后说。关于53条格的内容,《新唐书·刑法志》说:"唯吏受赇,犯盗、诈冒府库物,赦不原。"可见唐代统治者从一开始就对惩办贪赃枉法十分重视。

颁格之后,高祖接着任命一个以裴寂为首的工作班子,全面制定律令。此项工作到武德七年才完成,花了六年时间。新律史称"武德律",《唐六典》说它"其篇目一准开皇之旧,刑名之制又略同"。其改动,一是流刑三等皆加千里,居作皆为一年。隋流刑是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三等。唐把每等都加千里,成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隋流刑,犯人在流放地还要劳动,分别为二年、二年半、三年,唐一律改为一年,即三流同役一年。另一个变动是把新颁的格53条并入新律。这里有一个问题,隋律是五百条,武德律也是五百余,将53条并入而条文的数目不变,这是一什么缘故?幸好《唐六典》交代了一句:"又除苛细53条",一加一除,五百条的数目当然不变。把53条并格编入新律究竟何意?我想是为了减轻刑罚。开皇律的刑制很重,连隋炀帝都不满意,在大业修律时减轻了二百多条。现在唐以开皇律为蓝本修律,也不能不减轻开皇律的刑罚。几部史书都强调武德沿袭开皇。《唐会典》说:"其余无所改正",《新唐书》也说:"余无改焉",《旧唐书·刑法志》也说"余无所改"。旧制志还说:"于时诸事始定,边方尚梗,救时之弊,有所未暇",这就是说,当时天下未定,还顾不上进行根本性的改草。从史书的记载可知,武德律除作一些轻微修改外,基本上是照搬开皇律。

2、《贞观律》

唐律最大的一次修改是在贞观时期。唐太宗对法律非常重视。他认为刑罪仍然过重,下令加以修改。最初决定将绞刑50条改为断趾(断右趾),但肉刑废除已久,忽然恢复肉刑,难免遭到人们的反对,后来又把断趾改为加役流,即在流三告里的上面加一个加役三年的流刑。此外,还采取了一些别的轻刑措施,如限制缘坐。依照隋律,犯谋反大逆,兄弟尽管分居,也发缘坐俱死。可是同祖却中以免配流。当时发生了一个案子,尚州有个人叫房强,他的弟弟在岷山当军官,因谋反被诛,他也应缘坐死刑。唐太宗认为,兄弟分居后,荫不相及,而犯罪要连会俱死,比对祖孙的处罚还重,太不合理,于是改为兄弟也免死,与祖孙一样配役流。

贞观修律是一次对律令格式的全面大修改,到贞观十一年才告完成。最后结果是:定律500条,分为12卷;定令1590条(一说为1546条),分为30卷;又从武德贞观两朝发布的诏敕三告多件中定留700条,编成格18卷,又定式33篇,分为20卷。《旧唐书·刑法志》说新律比隋代旧律"减大辟者九十二条,减流入徒者七十一条"。《唐六典》也说:"正凡三百条,减开皇律大辟入流者九十三条,比古死刑,殆除其半。"《唐六典》与《旧唐书》的记载略有出入,一说93条,一说92条,一条之差。二、三字形相近,可能是传抄或刻写中的错误,这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记载的基本事实是相同的,即贞观修律朝着减轻刑罚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

这里有一个问题,即《唐六典》说的"比古死刑,殆除其半"如何理解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沈家本提出来的。他说唐律有斩刑89条,绞刑144条,加在一起有233条之多,而减死入流才93条,远远不到一半,感到"除半之语,殊不可解"。沈氏推测,所谓除半,是否把开皇定律时从北齐律减少的死弄81条也计算在内,因为93条加81条为174条,与233条的半数比较接近。我觉得沈家本之所以解释不通,是因为他没有从"比古死刑"去把握问题。比古之古,不是开皇,也不是北齐,而是三代。夏刑三千条,其中大辟二百,膑三百,宫五百,劓、墨各千。93条同夏代的死刑200条相比,岂不是差不多少了一半!当然,这只是一种解释,到底如何理解,仍有待研究。

唐太宗贞观元年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订新律,至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完成,仍为十二篇,五百条,称《贞观律》。《贞观律》仍以《开皇律》为基础,但对《武德律》作了较大修改,主要是: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以及类推,断罪失出失入、死刑三复奏,五复奏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贞观初,魏征等大臣以律令苛重为由,提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更为“断其右趾”。唐太宗认为,以断右趾作为减死之罪仍然过重,徒增犯人苦楚,没有同意。后交付臣下重议。其后,弘献、房玄龄等反复与“八座”集议,终于创设了流三千里,居作三年的加役流制度,取代了断右趾等残酷的肉刑,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替代死刑的比较适当的手段,其后成为封建后世固定不变的制度。

《贞观律》较之《武德律》出现的重大变化:

其一,创设加役流刑,作为减死之罚;

其二,废除“兄弟分居,连坐俱死”之法;

其三,明确了比附类推所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

“唐律以贞观所修为定本”——沈家本

3、《永徽律》及《律疏》

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又命长孙无忌等修订律、令、格、式。次年,完成《永徽律》十二篇五百零二条。永徽年间最大的贡献,就是对律文的本身作出详尽的注疏。《永徽律疏》又称《唐律疏议》,唐立法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封建制法律典型代表。永徽二年,唐高宗命长孙无忌等人以《贞观律》为蓝本制定。《永徽律》12篇500条。

鉴于审判中对法律条文理解不一及每年科举考试缺乏统一标准高宗又下令对《永徽律》逐条逐句的进行统一而详细的解释,阐明《永徽律》的精神实质,重要原则制度的源流演变和立法意图,并设问答,解决法律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这些内容称为“律疏”,附于律文之下。经皇帝批准于永徽四年颁行天下,律文与律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当时称《永徽律疏》,元后称《唐律疏议》。如何解释?

一是阐明法理。律疏以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法观念作为解释、阐明律意的依据,以此证明法律规定的正确与合理。比如引公羊传的“君亲无将,将而必诛”的说法,来论证法律重惩谋反罪的理由。

二是解释词意。律疏对专门术语作了统一解释,使律文含意清楚,便于准确理解和掌握,如“称日者以百刻”,“称年者以三百六十日”。

三是补充律意。比如唐律禁止老百姓私铸钱,但若是为了装饰或珍藏,拿金银铸钱又该如何处理呢?这点律文本身未作交代,律疏补充说:“私铸金银等钱,不通时用者不坐”这样就明确了。

《唐律疏议》

1、《唐律疏议》的主要结构

名例律(1-6,共六卷):“名者,五刑之罪名;例者,五刑之体例”

卫禁律(7-8,共两卷):“卫者,言警卫之法;禁者,以关禁为名”。即关于宫廷警卫和边防、关卡、城镇的保卫规定。“但敬上防非,于事尤重,故次名例之下,居诸篇之首”。职制律(9-11,共三卷):“言职事法制”。即关于官吏责任、机构设置、行政程序、公文递送等法律规定。“宫卫事了,设官为次,故在卫禁之下”。

户婚律(12-14,共三卷):户口、婚姻事宜。古代人地不分,所以还包括土地分配、税收、徭役。北齐称婚户律,在汉律户篇附加婚,隋朝改为户婚律。“既论职司事讫,即户口、婚姻,故次职制之下”。

厩库律(15,共一卷):“厩者,鸠聚也,马牛之所聚;库者,舍也,兵甲财帛之所藏”。主要涵盖官方的马牛饲养管理和官方仓库的保护。“户事既终,厩库为次,故在户婚之下”。擅兴律(16,共一卷):“大事在于军戎,设法须为重防”。前者指禁止擅自调兵遣将和兴兵备防;后者指禁止擅自行造工程、差遣丁夫。汉律为兴篇,曹魏加擅字。“厩库足讫,须备不虞,故此论兵次于厩库之下”

贼盗律(17-20,共四卷):政治犯罪和严重的人身伤害。盗窃等犯罪。“前禁擅发兵马,此须防止贼盗,故次擅兴之下”。

斗讼律(21-24,共四卷):“首论斗殴之科,此言告讼之事”。斗殴致伤及其起诉程序,还包括一些特定犯罪和特定身份人的起诉禁令。“贼盗之后,须防斗讼,故次于贼盗之下”诈伪律(25,共一卷):前者伪造,后者诈骗,前者为侵害国家、皇权的特殊主体的伪造犯罪,后者为身份欺骗和行为欺骗。“斗讼之后,须防诈伪,故次斗讼之下”。

杂律(26-27,共二卷):“拾遗补缺,错综成文,班杂不同”。主要包括市场管理、债权债务、犯奸失火等轻微的侵害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犯罪。

捕亡律(28,共一卷):“若有逃亡,恐其滋蔓,故须捕系,以置疏网”。涉及逮捕罪犯以及官私奴隶逃亡,甚至包括官员无故私逃的犯罪。

《唐律疏议》的立法成就

(1)、结构严谨,篇目、律条设置与排列比较合理;

(2)、唐律十二篇和各篇律条的排列具有内在的逻辑性;

(3)、将律文与疏议有机结合于一体,创造了一种新的法典编纂方法。

(4)、《唐律疏议》的立法成就,使注律成为一种可能、而且是必须的一项活动。

唐律12篇,500条,是古代中国在成文法典制定上的集大成作品。文字上的言简意赅,既反映了此时期中国在法律概念和条文之间逻辑组织能力的高水平,也体现出古代文言文作为一种法律语言自身的特性。

此外,律典从本质上还是属于刑法,官方及民间对法律排斥的心态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自两汉开始的儒家注律活动,恰好能够让律典披上一件儒家的外衣。

因此,两方面的因素,前者是技术性的,后者是价值观上的,都使注律成为一种可能、而且是必须的一项活动。

促成注律的直接原因来自于科举选官中的明法科考试以及官吏在理解律文上的混乱局面。从秦汉时期开始,为了便于准确和统一的适用法律,对法律条文的各种阐释活动就一直没有中断过。而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阐释法律的依据被限定在儒家的经典文献中,通过考证、分析、注解等方式,律学家们将其发展成为一项以注释律文、阐发律意为主要目标的学术活动,以此,将儒学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与法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唐律疏议,就是以疏议附于律条之后的方式,通过阐释、问答、举例等形式,按照儒家经典文献逐字、逐词、逐句的表明律文制定的合理性以及如何正确理解相关条文。疏议文字量很大,唐律疏议,疏议占了文字量的百分之八十。

《唐律疏议》的价值

(1)、保留了《永徽律》的全文;

(2)、在疏议中保存在了大量的唐令格式,并且涉及前代诸多法律,提供了法律发展脉络;

(3)、保存了一些判例;

(4)、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图景;

(5)、比较完整地反映了唐代时期的法学世界观与价值观。

(6)、唐律疏议是唐时期中国律学发展的集大成者。

4、《开元律》及《开元律疏》。开元二十二年,唐玄宗命李林甫等刊定《开元律》十二卷,《开元律疏》三十卷。

5、《大中刑律统类》。唐宣宗大中七年将刑律分类为门,附以有关的格、敕、令、式,编成《大中刑律统类》十二卷,也称《刑法统类》。《统类》在法典的编纂上是一种新的形式,对于五代和宋朝的立法技术有重大影响。

(二)、《唐六典》的编纂及其影响。

《唐六典》的编纂

1、《唐六典》是唐玄宗年间编撰的一部有关唐朝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法规大全。唐玄宗于开元十年命令大臣以当时的国家行政体制为基础,仿照西周《周官》一书依官职分类的体例编纂《唐六典》,至开元二十六年完成,十六年方始修成。

2、效仿《周礼》,定“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主要记载了唐朝国家机构的设置,官员的编制、品级及职责,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监督、奖惩、俸禄、退休等制度的规定,可以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行政法典。

3、以周礼六官为编纂体例,采取以官统典的体例,汇集了当时关于政制、官规的各类规定。同时还记述了各官署、职位的历史演变。

《唐六典》的编纂的意义

1、《唐六典》记载了唐前期的职官建置及职掌,占全书三分之一的注疏﹐或记职官沿革﹐或作细则说明﹐或附录有关诏敕文书,对于了解当时官制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2、唐玄宗时期最出色的立法成就,是完成了在行政组织方面的立法规范,《唐六典》的制定将“明君治吏不治民”的思想体现到制度规范的体系中。

3、《唐六典》集秦汉以来行政立法之大成,把凡具有行政性质的立法汇集在一起与律令格式相辅而行,这是封建立法史上的一个创举,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启了中国古代行政立法法典化的先河,从此以后,单纯行政性质的立法规范和制度开始从“律”和“礼制”中分离出来,编为“典”,使得封建刑律与行政法典成为基本并行的两大体系,为后世封建王朝所仿效。(《唐六典》共三十卷,大致按照封建行政官僚体制进行编排。《唐六典》以“以官统典”、“官领其属,事归其职”为其基本原则,实现了政制、官规同刑律与礼制的分离,开启了中国古代行政立法法典化的先河,使封建行政法最终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4、《唐六典》的编纂是继《永徽律疏》后唐代立法的又一重大成就,也是中国封建行政法制逐渐走向成熟完备的标志之一。

(二)、唐代的法律形式及其关系

(A)唐朝承用隋朝的法律形式―――律、令、格、式。

唐代的法律有四种形式:律、令、格、式。律、令秦汉早就有了。式,秦代也有了。云梦秦简的《封诊式》就是式。格,作为法律名称始于北魏。北魏制订有《麟趾格》。在唐代,这四种形式的区别何在? 《新唐书·刑法志》有一个解释;"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格者,百官有司之所常行之事也。式者,其所常守之法也。凡邦国之政,必从事于此三者,其有所违,及人之为恶而入于罪戾者,一断以律。"违反了令、格、式,要依律定罪。所以律是刑法,令是关于国家重大制度的规定,式是各种公文程式,都比较清楚。什么是格?格是从诏敕整理出采的,诏敕一般是对于具体的人或事作出的决定,内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彼此也不尽一致。到一定进修就要整理一下,把那些有永久性使用价值的规定挑出来,分门别类,加以编纂,这就是格。诏敕在唐代还不能算做法律。唐律中有一条:"诸制敕为罪,临时处分,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此。"又有一条;"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这表明唐代规定的正式法律是律、令、格、式,诏敕未经编格,还不算法律,法官办案不能引用。当然,这只是从法律上说,实际上诏敕的权威很大,引敕破律是经济发生的事。

1、律

律,是指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的封建成文法典。“正刑定罪”

律是封建国家的基本法典,其作用在于“正刑定罪”,关于定罪断刑的法规。实际上律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仅限于刑事方面的规定。从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和唐律的规定看来,律在四种法律形式中最为稳定,地位也最高,在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法律规范。即把一切危害封建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以相应刑罚手段予以制裁。

(1)把法律叫做律是从秦开始的。在秦以前,夏代的法律叫做"禹刑",商代的法律叫做"汤刑",周代的法律叫做"九刑"、"吕刑",春秋时期郑国和晋国的法典叫做"刑书",战国时期李悝制定的法典叫做《法经》。总之,没有叫做律的。商鞅受《法经》以相秦,改法为律,这才开始把法律称为律,而这个名称一直用到清末,长达两千多年。三代没有律的名称之说,是明代学者邱睿提出来的。沈家本对他的说法表示怀疑。沈氏举出两条反证;(a)管子书中谈到过"周律";(b)汉人有"皋陶造律"的说法。我觉得,沈氏的反证说跟力不强,"周律"的提法仅见于《管子》,从不见于他书,只能算是一条孤证。《管子》用了"周律"一词,能否证明周代就把自己的法律称做周律,还存在问题。我们知道,《管子》之书成于战国时人之手,此时律的名称巳得到广泛使用。称周律者,不过是用当时通用的名称来称呼从前的事物,犹之乎我们现在说"三代法制","秦汉法制",是以今天通用的法制一词来说三代秦汉,而三代秦汉并不使用法制一词。"皋陶造律"也有同样的问题。安知不是汉代人用当时通行的律来说过去的法律,而过去并不使用这个名词。根据以上分析,我觉得邱浚(浚)的说法沈氏驳不倒。法制史学界也有人对李悝撰《法经》,商鞅受之以相秦,改法为律的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此说晚出,到了唐代才有历史文献如《晋书》、《唐律疏议》、《唐六典》记载此事,而早期史籍均无记载。汉书《食货志》仅说李悝相魏文侯,尽地力之教,未说其撰《法经》。《史记·商君传》分说了商鞅变法,却未说他传《法经》于秦,改法为律。但我觉得,唐人载籍言之,必有所本,我们不能轻易怀疑。至于早期史籍没有记载,也不能据以判断不存在其事,因为史籍中缺少记载的事多着哩!例如,李斯与诸大臣上书歌颂秦始皇的功绩,有这么一句话:"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法令由一统"是指统一全国法令一事。这是多么重

大的措施,但是古代史书对此未作记载,难道因为没有记载就可以怀疑其事之存在?

(2)改法为律的意义何在?现在的教科书从"律,均布也",律似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强调它的必须遵守。

(3)秦汉的律不完全是刑法,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表明,很多律如仓律、田律、金布律等等,不包含刑法的内容,而是行政管理方面的规定。汉承秦制,汉代也有很多律不是刑法,如上计律、钱律等。另一方面,秦汉的刑法也不单单规定在律里头,令里就有刑法的规定,科、比中更多。由此可知,秦汉时律还不专指刑法。律与令的区别不在内容,而在于;律较正式、令则低一些,是律的补充。

到了魏晋,律开始变成专指刑法,令不再作为律的补充而成为另外一种法律形式。晋杜预《律注序》里说;"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这反映律令两词此时已有各自的含义,与秦汉不同了。此时,律已专指刑法。当然,魏晋也不是只用律来规定刑罚,律是最主要的刑法规范,但还有其他形式,如"故事"(相当于汉代的科、比)。唐代也是如此,《唐六典》曰;"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与杜预的解释同。

2、令

令,是指规定国家制度的行政管理法律。“令者,尊卑贵贱之等数,国家之制度也。

令是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规,几乎包括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的制度,所谓“尊贵卑贱之等数”,主要规定等级名份的令是经过系统整理公布的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规,其作用是“设范立制”,是律的重要补充,故“律无正文者,则行令”

3、格

格,是指本朝或前朝皇帝临时颁布的针对具体违法、违令行为进行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的制敕。

格这一法律形式,在东魏曾经出现,由于当时在麟趾殿讨论制定,称为《鳞趾格》,内容有十五篇之多,但没有存留至今,其确切性质尚难论定。北齐的格应该已具备了效力高于律典的特别法性质。

隋朝的《开皇格》,其性质应该即是单行法规。唐高祖李源时《武德新格》。

格是皇帝对国家机关分别颁行的、以及因人因事随时发布的敕,经过整理汇编的法规,故又称敕格。“格”以君主命令形式发布的单行法规及其汇编,具有特别法的性质。其中涉及国家各部门及百官办事规则的内容较多,即“百官所常行之事”,可以作为对犯罪者定罪量刑的依据。

根据《唐六典·刑部》“后魏以格代科”的说法,则格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渊源于汉魏时代的科;(注:关于“科”的流变的比较详尽的讨论,参见张建国:《“科”的变迁及其历史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其时著名的有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年)编定的《麟趾格》,(注:陈仲安先生认为:《麟趾格》作为正式颁布的法律文书至东魏才形成。参见陈仲安:《麟趾格制定经过考》,《文史》第21辑。)它是“正刑定罪”的刑事法典。及至隋朝,虽然律、令、格、式并行;但是,格的地位和作用远非唐朝可比。在唐朝,格已经成为学者所谓的“行政法规”。

4、式

式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是规定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是关于制度

实施在时、人数、物量等的细则。在唐朝也称为“永式”,是国家机关中长期适用的行政法

律规范。式在中国传统法制中为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是一种专门的法律形式.称为“式”。

唐人说“式以轨物程式”

云梦秦简中有《封诊式》.其中有《治狱》和《讯狱》,是对审理案件过程中具体注意事项

的规定。“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毋笞掠而得人情为上;苔掠为下,有恐为败”。意即

审理案件,能根据记录的口供进行追查,不用拷打查得犯人的交情是最好的;施行拷打不好;

恐吓犯人是失败

《封诊式》的其余内容各条是对案件进行调查、检验、审讯等程序中的注意事项和公文程式,

其中也包括了各类案例,可能是供官吏学习的。

《大统式》。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颁行世称为《大统式》。但从其条文数量和所谓

“新制”的提法来看,其性质应该属单行特别法的范畴。

唐的式“式以轨物程式”。唐代有《武德式》十四卷《贞观式》三十三卷《永徽式》十

四卷《开元式》。唐式以尚书省二十四曹和秘书、太常、司农、光禄、太仆、少府、监门、

宿卫、计帐等官署为其篇目名称。当时式与律(或敕)、令、格等其他几种法律形式并称,具

有重要的地位。

宋将式定义为“使彼效之之谓式”,实际上都是指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的具体现定。宋代式

这一法律形式基本消失。明清时代,在司法实践中,办事细则等许多内容包括在各种则例中,

不再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形式。

关于唐式的研究,目前的资料和研究都比较稀少,学者大致认为,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源

于战国时代;《秦简》录有“封诊式”,内容涉及侦查勘验、治狱断案的程式。秦汉、魏晋

时期没有见到任何史料记载,西魏于大统年间(544年)曾经制定《大统式》,内容和性

质如何,不太清楚;隋朝有式,内容无考;唐朝承而袭之,并且成为一种基本的国家法律规

范,学者视为“公文程式”方面的行政活动细则。(注:对于视唐式为“公文程式”的论断,

霍存福在《唐式性质论》中有所质疑。)

(B)律、令、格、式四者的关系

唐朝的律、令、格、式,作为唐朝的基本法律形式和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它们的内容和作

用是既有明确分工又相互协调配合。以律为主,以令格式为补充,凡违背令格式的行为及

其他犯罪行为,一律依律予以刑罚处罚。总之,令格式是对国家各项制度的正面规定,律是

对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的刑罚制裁。律、令、格、式的综合运用,就是唐朝全部法律的实施。律令格式

律是关于断罪量刑的基本法典,主要是规定罪与罚两方面内容的基本法。令的内容主要涉及国家行

政体制、尊卑贵贱等级制

度等方面,是关于国家各

方面制度的法规。

格是皇帝对国家机关分别颁行

的以及因人因事颁布的诏令,整

理汇编而成的法规;因其适用范

围的不同可分为两类,适用于各

曹司的留司格和适用于地方各

州县的散颁格。

式主要是关于中央机关内

部行政管理、行政程序以及

具体办事规则的法规,中央

国家机关的每一部门都有

相应的式作为行使职权、处

理政务的规章。

定罪量刑令、格、式主要是行政法律规范。凡违反这些规范的以及其他犯罪,都要依照律的规定来断罪量刑。

(三)唐律的基本内容

唐律的篇章结构及其渊源

唐律十二篇的排列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卷”是唐律编写上文字篇幅的划分单位,共为30卷,即《名例律》第1 —6卷,《卫禁律》7—8卷,《职制律》第9—11卷,《户婚律》第12 —14卷,《厩库律》第15卷,《擅兴律》第16卷,《贼盗律》第17—20 卷,《斗讼律》第21—24卷,《诈伪律》第25卷,《杂律》第26—27卷,《扑亡律》第28卷,《断狱律》第29—30卷。

“条”是各篇(律)的条目,具体规定唐律的原则、制度、罪名、刑罚适用,等等。

《唐律疏议》对条文没有按顺序编号,而是在每一条文之首,冠上一个“诸”字作为发语词。唐律的篇目,从名称到排列顺序都是很有研究的。战国时期魏文侯李悝制定《法经》六篇,这是我国封建法律有篇目的开始。从那时起,历经一千多年,封建法律由繁而简,几经增删损益,移易变革,才成为唐律这样的篇章结构。以篇目之数来说,《法经》是六篇,秦律“繁如秋荼”,汉从《九章律》的九篇起,至最后为六十篇。《曹魏律》为十八篇。晋《泰始律》和北魏的《北魏律》均为二十篇,又有所回升。至《北齐律》“校正古今”才定为十二篇。隋《开皇律》依《北齐律》仍为十二篇。唐高祖定《武德律》一准《开皇律》,也是十二篇,此后贞观、永徽修律都没有改变。

篇目之名和排列顺序也是千年沿革,屡经变化。《法经》设盗、贼、囚、捕、杂、具六篇。反映了李悝“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立法指导思想。这一立法思想一直为后来封建立法所重视。而从篇目内容的划分来看,讲各种犯罪加重减轻等一般原则的具法,虽未置之首而列于最末,但从整体看,已初步体现了类似现代刑法的总则与分则的分设结构,为封建法典创立了模式。汉代肖何制《九章律》,适应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在法经六篇之后加上户、兴、厩三篇,这样,具律就由最后移到了中间。其后,魏改汉律,认为具律这种“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乃把具律改为刑名,列于全律之首。这是我国封建刑法典体例上的又一进步。后来晋代虽然刑名析为刑名和法例两篇,但到《北齐律》制定时,又将刑名和法例合并为名例一篇,自此至隋唐皆沿用未改。

唐律十二篇内容,是封建法律经过漫长改革发展,陈陈相因历史而形成的。

名例之名乃“五刑之罪名”,例是“五刑之体例”。其内容涉及惩罚犯罪的刑罚名称与等级,以及刑罚适用的原则等。将《名例》列于律首,与下面十一篇分述各种犯罪的篇目相呼应,形成一个类似现代刑法总则、分则相结合的体例。如名例中关于“八议”、“同居相为稳”等特权原则和伦理原则的规定,更是唐律礼法结合精神的重要体现,对其它各篇都有很强的制约作用。

名例篇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刑罚的种类,除笞、杖、徒、流、死五刑之外,还有除名、免官、免所居官、官当、赎,等等;二是适用刑罚的通则,其中有许多项目与现代刑法基本上是相同的,如故意、过失、共同犯罪、主从、自首、累犯、类推比附,等等。有些项目则名异而实同,如“二罪俱发”,实为今之并合论罪。“老幼残疾”,实指今之刑事责任年龄。至于区分公罪与私罪、同居相隐等原则,则是现代刑法所没有的。三是法律名词的定义,特别是对一些关键性名词术语的解释,颇具科学性。如解释“谋”字,疏文说“称谋者,二人以上”,但又指出“谋状彰明,一人同二人之法”。唐律的“十恶”重罪比之北齐的“重罪十条”,所增最重要的就是“谋”字,“十恶”中的一、二、三罪都用“谋”,特别强调了对此等重罪的预谋的打击,所以“谋”的解释与律文的内容就呼应起来。

职制律是关于官吏的设置、选任、失职、渎职、贪赃枉法以及交通驿传等方面的法律。

户婚律是关于户籍、赋役、田宅、家庭、婚姻等方面的法律。保证国家赋役来源,维护封建家庭婚姻关系是本篇的重点。

厩库律是关于养护公私牲畜、库藏管理、官物出纳等方面的法律。旨在维护官有资财不受侵损。

擅兴律是关于军队征调、行军出征、军需供给和兴造工程等方面的法律。

贼盗律,本篇严刑镇压谋反谋大逆、谋叛等罪,打击各类盗罪,是唐律十分重要的内容。斗讼律,包括斗殴和诉讼两个方面,是关于惩治斗殴、杀伤、越诉、诬告、教唆词讼、投匿名书告人罪等的法律。

诈伪律是关于惩治欺诈和伪造的法律。

杂律,凡是不便列入其他“分则”篇的犯罪,统归本篇,在唐律中起拾遗补缺的作用,故范围甚广。

捕亡律,是关于追捕逃犯、逃丁、逃兵、逃奴婢的法律。

断狱律,是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方面的法律,对于刑讯、审理、复审、死囚复奏报决、疑罪处理以及监狱管理的具体办法等做了规定。

三、部门法建设

(一)、刑法

1、刑事法律原则

刑法的制定和实施必须有其指导思想,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来规定犯罪、刑罚等一系列刑法制度,这便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任何刑法都必不可少的内容,有的在刑法条文中明确规定,有的则作为精神核心贯穿在整部法典之中。唐律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而是体现在《名例律》及其他律条之中。唐律以“德主刑辅,礼法并用”为其指导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唐律条文中而形成了唐律的刑法原则,综合分析《名例律》和其他律条,我们认为唐律自始至终贯穿着四大刑法原则:等级特权原则、宗法原则、罪刑相当原则、和罪刑形式法定原则。

(1)十恶重惩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作为封建法律的典型,唐律首要保护的社会关系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和纲常伦理制度,因而在其《名例律》中首先提出了唐律打击的重点和其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在唐律所规定的“十恶”之中,十恶为:“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唐律将这十种严重危害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破坏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伦理纲常关系的犯罪单独列出,并确定重惩原则,鲜明地表明了唐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重点。

a谋反是第一大罪

谋反即谋危社稷。疏议引用公羊春秋的说法,称“君亲无将,将而必诛”。将就是指逆乱,危害君父的,一定要诛杀之。又按照左氏春秋的说法,称“天反时为灾,人反德为乱”。君主被视为居辰极之至尊,奉上天之宝命,同两仪之覆载,作兆庶之父母。为子为臣,惟忠惟孝。如果敢包藏祸凶,起逆心,规反天常,悖逆人理,这种行为就被称为“谋反”。

谋反罪的构成特点是:第一,只要有预谋就构成犯罪,不要求有对客体的实际侵害行为。即“但谋即罪”。只要有谋反的表现,即使是一个人,也构成预谋。第二,已行即罪,不必有害。第三,出言即罪。由此可见,刑律的根本用意是把谋反罪消灭于萌芽状态,它要求臣民对推翻现存统治,想也不要想,说也不能说。

b谋大逆,这是十恶中的第二大罪。是预谋毁坏皇帝宗庙、陵墓和宫阙;

为什么谋大逆被明确的指向为毁坏宗庙、山陵、宫阙的行为呢?疏议解释说:这个条文就是指有人获罪于天,不知纪极,潜思释憾,将图不逞,遂起祸心,谋毁宗庙、山陵、宫阙。宗,尊也;庙者,貌也。古人刻木为主,敬象尊容,置之宫室,以便随时祭享,所以称之为宗庙。山陵是指古代帝王因山而葬或者是帝王的墓葬盖的象山一样,所以是山陵。宫阙中的宫,古时指天上的紫微宫,人君居住在那里,阙是指宫门。

c谋叛是指图谋叛国;

即谋背国从伪。具体指谋背本朝,投靠蕃国或者欲翻城从伪或欲以地外奔。

d恶逆

恶逆是指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及兄姊,犯者皆斩,而且决不待时;

殴及谋杀祖父母、父母,杀伯叔父母、姑、兄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父母。这些人属于五服至亲,如此行为绝弃天理,所以称为恶逆。

需要注意的是,谋杀和杀在恶逆和不睦间的区别。谋而未杀属于不睦。

e不道

不道即杀一家非死罪三人,肢解人,造畜蛊毒、妖魅。

这些行为属于违背正道,所以称为不道。疏议对前半部分做了详尽的解释,杀一家非死罪三人的构成条件是:首先得是三个,少一个也不行;其次,得是一家,两家及两家以上不行;第三,杀的人得是良民,贱民不算;第四被杀的三个人中都没有犯应处死刑的罪行,即便有一个也不行。不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一般列入故杀。

f大不敬,

大不敬是指侵犯皇帝尊严及权威;

盗窃皇帝祭祀时的供品、皇帝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盗窃、伪造皇帝印信;诋毁皇帝、对抗皇命、破坏君臣礼仪;配制皇帝御药不合原方、煎制方法有错误、烹制御用饭菜不合规制、制作皇帝驾乘的舟船不牢固等。这些行为体现出犯罪人对皇帝没有肃敬的心态,所以是大不敬。

g不孝,

不孝子孙诅詈祖父母父母,

“诸詈祖父母父母者,绞。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供养有缺。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处绞;不孝罪的具体行为和处刑如下:

盗窃皇帝祭祀时的供品、皇帝使用过的物品以及盗窃、伪造皇帝印信;诋毁皇帝、对抗皇命、破坏君臣礼仪;配制皇帝御药不合原方、煎制方法有错误、烹制御用饭菜不合规制、制作皇帝驾乘的舟船不牢固等。这些行为体现出犯罪人对皇帝没有肃敬的心态,所以是大不敬。

h不睦,

不睦是指殴告夫及大功以上尊长、小功尊属,流刑;

睦就是亲,亲族相犯就是不睦,所以主指家庭内部人员间的侵害行为,以谋杀、卖、欧为主。

i不义,

不义是指非血缘亲属,以义相从者,背义乖仁,如妻闻夫丧匿不举哀,处流刑二干里;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虽非亲属,但以义相从,背义乖仁,是不义。主指属吏之间、师生之间、夫妻之间的特殊侵害行为。

j内乱,

内乱指“禽兽其行,朋淫于家,紊乱礼经”,如奸父祖妾者.处绞刑;

左氏春秋云: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易此则乱。如果有禽兽行、朋淫于家,紊乱礼经,就是内乱。

(2)等级特权原则

贵族官僚的法定特权VS 人民的有限权利,甚至无权利

等级森严是封建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宝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是推“三纲”之义于人们的社会纽带,封建统治者以此来固定社会上每一成员的法律地位,别贵贱,分尊卑,使大家安分守己,服从于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是赤裸裸的特权法,它公开确定不同等级的不同的法律地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在其法律中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原则。其表现在:一方面在法律上直接规定封建贵族所享有的法定特权;另一方面在法律上直接规定广大劳动人民有限的权利,甚至直接规定劳动人民无权利。

特权内容,本人拥有议权,亲疏尊卑享请权、减权、赎权、当权

(a)“八议”

八议源起于周代的“八辟”,即是关于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人的特殊处罚之法。《周礼·小司寇》中有:“以八辟丽邦法,附刑罚”的记载。“八议”作为一项法律原则,于魏朝正式入律,并历代相承,魏朝以前的封建贵族的司法特权和儒家关于八辟的法律思想至此正式被确定为正式的刑法原则和法律制度。隋朝《开皇律》中规定得更加完备,唐承隋制,《名例律》对八议的适用对象、主要内容和执行程序都作了明确而严密的规定。

八议的对象是以下八种人:

议亲。“亲”是指皇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有关亲属。即议亲的对象是皇亲国戚。第一、皇帝的袒免以上亲。第二、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缌麻以上亲。第三、皇后小功以上亲。议故。“故”是指皇帝的故旧。

议贤。“贤”是指有大德行者。

议能。“能”指有大才艺者。

议功。“功”是指有大功勋者。

议贵。“贵”指职事官三品以上,散官二品以上及爵之一品者。

议勤。“勤”指有大勤劳者。

议宾。“宾”指承先代之后为国宾者。

唐律规定八类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犯死罪时,司法机关不得直接审理,必须申报皇帝,说明他们本应处死的犯罪事实及应议的理由,请求交付大臣集“议”,议决之后,再申报皇帝,由皇帝考虑处理。“八议”者如犯流罪以下,通例减一等处理,不必“议”。犯十恶者,死罪不得请议,流罪以下也不得减罪。

(b)请

不是享有八议特权者本人,而是八议者之亲属以及官爵五品以上犯死罪者。是低于“议”一等的法定优遇办法。唐律规定三种人犯罪是可以享有“请”的特权:一是皇太子妃大功以上的亲属;二是应议者期以上亲属及孙;三是五品以上官爵。这些人犯死罪,司法机关应就其罪状及身份,报请皇帝裁决。

应“请”之人犯流罪,减一等处理;犯死罪则同样不按一般司法程序,而是上请皇帝裁决。可见“请”的法律特权是“议”的法律特权的延伸。

(c)减

适用“减”的对象主要有二类:一是六品、七品官员;二是上述得“请”者的直系亲属以及兄弟、姐妹和妻。这两类人犯流罪以下,照例各减一等处理,死罪则不能减免。

(d)赎。

赎权的适用范围有三:一是享有议、请、减特权的人;二是九品以上官吏;三是七品以上官吏的近亲。赎权的内容是指上述享有赎权之人犯流罪以下,可以用铜赎罪。赎权的规定,使得贵族官吏在刑法上的特权更为完备,凡是依法享有议、请、减的人及其家属,犯罪后经议、请、减的特权程序减免刑罚后,还可按赎律赎免余刑。

从上述的封建贵族所享有的特权看,“议”权是封建特权法中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特权,也是封建社会中贵族官吏在刑法上享有的最高特权,而其他的请、减、赎等种种特权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这一以“八议”为中心的特权原则贯彻于刑法规范的始终,渗透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之中。

(e)官当

官当是南北朝以来形成的一项重要的官吏特权制度,此制度到唐代发展得更加完备系统。在唐律中,官当是指以撤停官员的官职来抵销其徒、流刑的刑罚制度。它避免了官员因犯罪而被实处徒、流刑,反映了官员的法律特权。

官当的内容主要是以官职抵当徒刑,故又称“以官当徒”。适用于一般官吏,即以其官品的等级抵罪。一般公罪比私罪加当徒刑一年。五品以上官,一官可抵私罪徒刑二年,公罪三年。九品以上官,一官可抵私罪徒一年,公罪二年。因当去官者,一年后可降原官一等任用。

《名例律》(总17条)规定:“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即三等流刑均折合为徒四年来以官职抵当。

例外唐律中规定的普通百姓的法律地位

综观唐代法律的规定,把百姓分为两等,普通百姓称为“良人”。身份低于普通百姓的人称为“贱民”。而在贱民中又分为官贱和私贱二种。官贱隶属于官府,在诸司供役,分为官奴婢,官户、工户、乐户和太常音声人等档次;私贱则“身系于主”,分为私奴婢和部曲二种。就贱民来说,其身分还可分等级。其中地位最低的是官私奴婢,唐律规定他们“不同人例”,“律比畜产”。官贱中的官户、工乐户及私贱中的部曲,地位稍高,法律规定他们“不同资产。”而奴婢则处于最下层,被看作牛马一般,所谓“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奴婢既同资财,即该由主处分。”

唐律中,许多规定显示了封建贵族与普通百姓在法律地位上的巨大差别:

1)在法律上属于良贱相犯之性质的,则其刑罚处置是良人轻而贱民重。

《斗讼律》(总320条)规定,官户、部曲殴良人,比凡人加一等处刑,而奴婢殴良人,又比部曲殴良人再加重一等。良人殴伤别人的部曲,比凡人相殴,减一等,殴伤别人的奴婢的,又再减一等。如属于部曲与奴婢相殴的,照良人与部曲间有相犯比凡人各轻重一等的办法处罚。良人打死他人部曲的,处流三千里,打死他人奴婢的,徒三年。但是奴婢只要打良人折跌肢体或瞎一目,即处绞。

2)主奴相犯,奴要重处,主人减轻,甚至不罚。

斗讼律》(总323条)规定,部曲奴婢错失打伤主人或骂主人就要处流刑。《贼盗律》(总254条)规定,奴婢部曲谋杀主“谋而未行”或谋杀未成,不分首从,一律处斩。《杂律》(总414条)规定,部曲、奴婢奸主人或奸主人之期亲,一律处绞;强奸,一律斩。但是,《斗讼律》(总322条)规定,主人打死部曲,不论情节如何,都只处一年徒刑;故意杀死部曲的,也只加重一等,处徒一年半。部曲有过错,主人处罚至死的,“各勿论”

3)主奴相隐,主人无反、逆、叛罪,奴婢不得相告。

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主人犯反、逆、叛罪,“即是不臣”,才许奴婢相告。除此之外,不能控告主人,否则,要处“绞”刑

(3)宗法原则

唐律也从巩固封建统治出发,全面地确立、维护和推行封建宗法制度,从而使封建宗法原则不仅成为唐律而且也是中华法系的一大特征。唐律从头至尾贯彻着“依伦常而重其刑”的宗法原则。

(a)以服制区分亲族亲疏

唐朝在法律上依丧服礼的五服作为划分亲属的范围和等级的标准,确定了一幅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多层次的宗法等级图络。丧服礼规定的服制为斩衰(三年)、齐衰(三年、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大功(九月)、小功(五月)、缌麻(三月)五等。唐律中却规定父与母同,祖父母与父母同、曾祖父母与高祖父母同,因而唐律将所有的直系血亲都从齐衰中分出来称为“期”,只保留了旁系的“不杖期”。五服在唐代便变成了斩衰、期、大功、小功、缌麻五等。血缘关系越近,服丧越重,反之就越轻。五服中最重为“斩衰”,即守丧三年,并穿最粗的白麻布制的丧服,不缝下摆,这是子女为父母服的丧。其次为“期”,即守丧一年,穿稍粗的麻布制的丧服,缝下摆,是孙为祖父母、夫为妻服的丧。再次是“大功”,即穿粗熟布做的丧服,服丧九个月,这是为出嫁的姑姑、姐妹、堂兄弟等服的丧。再次是“小功”,即穿稍粗的熟布做的丧服,服丧五个月,这是为伯叔祖父母、堂叔祖父母、在室的祖姑、兄弟的妻子等服的丧。五服中最轻的是“缌麻”,即用稍细的熟布做丧服,丧服三个月,这是为曾伯叔祖父母、在室曾祖姑、出嫁的祖姑、堂姑、堂兄弟的妻子等服的丧。上述五服之外的同宗亲属,遇丧则服素服,脱露左臂,尺布缠头,称为“袒免”。

(b)以五服制刑惩罚亲属相犯

在唐律中,亲属相犯时如何定罪量刑,必须考察他与对方当事人的亲等关系来决定其应受的刑罚。五服制所代表的亲属系对量刑的影响表现为一种双向加减,即按亲属服制的亲疏而递增或递减。卑犯尊则加重处罚;相反,尊犯卑则减轻处罚。《斗讼律》(总327 条)规定:“若尊长殴卑幼折伤者,缌麻减凡人一等,小功、大功递减一等;死者,绞”。即殴杀从父弟妹及从父兄之子孙者,流三千里;若以刃及故杀者,绞。也就是说,如果以凡人相殴伤徒一年为基本幅度,那么殴打缌麻关系的卑幼折其一指则减一等,即杖一百,伤害小功的卑幼,杖九十,伤害大功的卑幼,杖八十。同样,凡人相殴致死者处绞刑,但殴死从父兄弟(大功),以及从父兄之子(小功)孙(缌麻)者则流三千里。若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外孙者,徒三年。

在夫妻关系中,夫妻相犯,夫轻妻重;妻妾相犯,妻轻妾重;媵妾相犯,媵轻妾重。按照封建服制,女儿出嫁后,服制也随着发生变化。原来对父母、祖父母的斩衰三年,降为齐衰一年,对夫及公婆则进为斩衰三年,而夫对妻只服齐衰一年。在家庭地位上,夫为贵,妻次之,媵又次之,妾则最低。妻子虽然在名义上地位与丈夫平列,但实际上是长幼关系。《斗讼律》(总326条)规定,妻殴夫,“徒一年”(比凡殴加重了七等);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夫殴妾,不致折杀,无罪;折杀以上,减妻二等,即比殴凡人减四等,丈夫若杀妾者,也减杀凡人二等。《斗讼律》(总326条)规定,如媵和妾犯夫者,比妻犯夫,各加重一等。所以,媵、妾对于妻,其地位,相当于妻子对丈夫。《斗讼律》(总325条)规定,“若妻殴伤杀妾,与夫殴伤杀妻同。”《斗讼律》(总326条)还规定,若妾犯妻者,也与妻犯夫同。如媵妾相犯,则媵轻妾重。唐代婚姻制度中,一般人可以有妾,五品以上的官还可以有媵,媵的地位低于妻而高于妾。《斗讼律》(总326 条)规定,媵犯妻者,比妾犯妻减一等;而妾犯媵者,则比凡人相犯加重一等。此外,在“十恶”的体系中,夫、妻、妾相犯时所受的处罚就更不平等。如妻杀夫,为“恶逆”,而夫谋杀及卖妻,只为“不睦”,夫杀妾连“不睦”都不成立,不在十恶之内;而妻、妾只要殴夫、告夫就构成“不睦”而入“十恶”之内。

亲属间相盗,也从疏至亲递减处罚。唐律规定非同居亲属相盗,无论亲疏均要处罚,但处罚时,则相亲处罚轻,相疏处罚重。《贼盗律》(总287条)规定“盗缌麻,小功亲财物者”,比盗凡减轻一等处罚;盗大功的,减二等;盗期亲的,减三等。

(c)同居有罪相为容隐

唐代同居有罪相为容隐的原则源起于《论语·子路》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之说。所谓“父为子隐”,乃父慈也;所谓“子为父隐”,乃子孝也。儒家这一理论至汉代上升为“亲亲得相首匿”的法律原则,该原则中的“亲亲”的范围包括“大父母”(即祖父母)、父母、己身三代。西汉所创“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礼法合流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后,这一制度一直作为刑法原则而沿用,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中国的法律。唐律承其前朝的法制,在《名例律》(总46条)规定了“同居相为隐”的原则,其在相隐的范围、相隐的内容和相隐的限制方面比汉以来至隋各朝的规定更系统、完备。

a)相隐的范围

唐代相隐的范围由汉朝的三代扩大为“同居”。疏文云:“谓同财共居,不限籍(户籍)之同异,虽无服(指“五服”以外)者,并是。”同居的范围据疏文应是大功以上亲。另外,外祖父母、外孙及孙之妇、夫之兄弟及兄弟妻,“服虽轻,论情重”,也在相隐的范围内。最后,部曲奴婢,也法定“为主隐”。

b)相隐原则的保证措施

为实施“同居相为隐”的原则,唐律规定,应相隐的人举告或对簿公堂,依亲等关系论罪。不遵守“同居相为隐”而告,告发人依规定处刑,被告者,即使确实有罪,也都以“自首”论处。

c)相隐的限制

唐律中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相容隐的,凡犯谋反、谋大逆、谋叛这些直接对抗于统治阶级的大罪的不得相隐。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1.隋唐的法律制度在历史中的作用和重点? 答:隋唐法律制度特别是唐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国古代法制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重点在于:唐律的制定、地位和影响;名例律中的五刑、八议、十恶等一些制度和区分公罪与私罪、自首、类推和化外人相犯等一些基本原则;中央的司法机构,刑讯和死刑复奏制度,出入人罪等一些规定。 2.隋唐立法概况? 答:隋朝的法律形式,由大臣苏威所定:律、令、格、式。隋律包括《开皇律》《大业律》《开皇律》——隋朝的第一部律,也是隋初重要的立法成果。是高颍等大臣参考魏晋以来立法,确定取适于时的指导思想,修定。 《大业律》——隋朝第二部律,也是隋炀帝的主要立法成果。是牛弘等大臣重定的律令。 区别:体例上:开皇律12篇,大业律18篇;内容上:用刑比开皇律更轻,其中从重减轻的律条有二百余条。实施上:大业律并未切实得到实施,只是在形式 上假借遵循礼乐之名。 3.开皇律体例与内容? 答:体例上:隋律共12篇,500条。篇名依次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和断狱。 内容上:一。关于刑罚制度:确定了死、流、徒、杖、笞五刑,而且还规定了刑等。 二.关于十恶制度: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和内乱。大赦时十恶仍不可赦免。 三.关于八议和官当制度:这两个是重要的司法特权制度。规定在八议之科,及官品等七以上犯罪,都可依照律文减一等量刑,还把官当作为定制,并 规范了其内容: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 一官当徒一年,当流者,三流同比徒三年。若犯公罪者,徒各加一年,当 流者各加一等。 4.唐初的法律指导思想? 答:一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1)礼是治国的主要手段(2)法是治国不可缺少的工具。(3) 治国必须礼法结合。 二.法律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的思想:(1)法律内容要统一;(2)法律内容要简约; (3)法律内容要稳定。如果肉容多变就会造成两个危害:一 个是会使百姓无所适从;另一个会使官吏难以掌握,以致在工 作上出差错,甚至使不法之吏借此行奸。 三.慎重行刑的思想:(1)严格依法办案:司法官应严格依法办案,防止滥刑,并把它作 为慎重用刑的一种表现; (2)慎重审理重案:对重刑者规定专门的程序加以审理,避免错案。 以礼法并用治国的思想为指导,唐律处处体现礼的精神,还用法维护礼,君权、父权和 夫权得到了切实的保护,所以后人评说唐律是一准乎礼。 5.唐的立法概况?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研究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研究 一、被侍者和充侍者 (一)侍老 侍老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老年人。给侍法律制度规定,年满八十的老年人被称为侍老。笃疾者与侍老一样享受给侍待遇。唐令中多有明文为证,"老谓八十以上,疾谓笃疾,并依令合侍"。"诸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一人;九千二人;百岁,五人"。唐令中没有限制享受侍老权利的社会等级要求,说明在唐代侍老的范围十分广泛,除了第一等级外,上至贵族与官吏,下至贱民,对于满足年龄条件的人依律官府都可拨侍下养其老。 1.官吏侍老 古代官吏达到高龄之时同样要面临养老问题,但官吏和庶民与贱民不同,其受官员致仕制度保障。官员致化制度即官员退休制度,是官员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向皇帝提出辞呈告老还乡的制度,是职官退休和养老制度的重要内容。致仕官吏的养老也是养老中的一个群体,是对给侍法律制度的补充。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关于官员致仕年龄的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事","七十致政",意思是官员到了七十岁要将职位还给国家,回家养老。到两汉时期致仕制度初步形成,"养老与致仕密切相关,官员致仕时举行养老礼,官员致仕后在乡参与乡饮酒礼,而礼最重要的参与者即为致仕之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致仕年齡和致仕经济待遇"半禄"都曾以诏令的形式确定下来。到唐代官员到屯十岁就会申请致仕,"年七十以应致仕,若齿为未衰,亦听厘务。凡请致化五品以上奏闻,六品下由尚书省录奏"。@官员致仕的年齡限制有一定的放宽,对于

年龄未满毛十但健康状态不好的官员,也允许其提前致仕。而年龄已满七十,身体很好的官员也能够延退休,绝续处理政事。唐代给致仕官员提供了很好的物质支持,以使其安享晚年。"诸事官年七十,五品以上致仕者各给半禄"。五品以下的致仕官员则只能享受四年的半禄待遇。后来唐玄宗在敕文中取消了四年的限制,使五品以下致仕官员的半禄待遇可终其余年",提高了低品级致仕官员的物质生活水平。 ...................... (二)侍丁 唐代给侍法律制度完备的最主要标志为亲待外侍之分。亲侍是与侍老有亲属关系的人。外侍与侍老无亲属关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1.亲侍 (1)亲属关系。亲侍指侍丁与侍老之间有亲属关系,包括直系血亲、期亲。侍了侍养祖父母、父母,是作为子孙应尽的职责。对于家族当中期亲的养老,其所犯罪行的具体情节可申请不同的处理办法。"死罪上请,唯听敕裁,流罪侍亲,准律合住"。犯非"十恶"的死罪者,家中有老疾无侍,且无期亲可充侍时,可以"具状上请",听后皇帝发落。犯有不属于"会赦犹流"的流罪之人,可以申请"权留养亲",以此来保证侍老得到给侍的法律权利。犯有徒刑的但仍要侍奉亲长的,在刑罚执行上也有一定的变通。 ......................... 二、侍老的权利与侍下的权义

一建法规习题第七章 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第七章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 A.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B.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C.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D.工程建设企业标准 [答疑编号50207207010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建设单位的实施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设计或者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参见教材P265。 2.关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规划审查机关应当对工程建设规划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B.监理工程师应当对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是否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C.安全监督机构应对施工、监理、验收等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D.安全监督机构应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执行安全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答疑编号50207207010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管理的理解,参见教材P267。注意上述选项描述的内容,只有A选项是正确的,其他选项均混淆了概念。规划审查机关:规划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勘察、设计阶段;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施工、验收等阶段。参见教材P267。 3.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列标准中不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是()。 A.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综合标准和重要的行业专用的质量标准 B.工程建设重要行业专用的术语、符号、代号、计量与单位、建筑模数 C.工程建设行业专用的制图方法标准 D.工程建设重要的行业专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答疑编号50207207010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只有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不需要重要二字。C缺重要二字,所以不是强制性标准。参见教材P262。 4.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者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的,将被处以()的罚款。 A.20万元 B.50万元 C.合同额5% D.合同额的2%-4% [答疑编号50207207010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记清几类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中的罚款的标准。参见教材P275。

唐朝监察制度

浅析唐朝监察制度及其对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内容摘要:在中国历史上,监察制度早已存在并在各个时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其中尤以唐朝监察制度的发展最为显著,其上承各个朝代监察制度的优点与长处,下对以后各个朝代的监察制度,甚至现代法治建设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介绍唐朝监察机构的组成、职能、作用以及其职权的行使等内容,以期能揭开唐朝监察制度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监察制度御史言谏制度 中国监察制度是随着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加强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到了唐朝,其在继承和发展秦汉以来监察制度的基础上,在专制集权制度显著发展的时候,其监察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我国监察制度中它是比较完备的,所起的作用也是积极有效的。 一、唐朝监察机构的组成、规模及职能 唐朝监察体系有两套制度组成:一是御史台,一是言谏制度,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一下: 1、御史台 御史台, 秦朝时叫御史府, 到东汉时被称为御台, 唐朝承袭了这一监察制度, 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唐朝的机构设中央设置独立的监察机关御史台, 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 统管全国监察工作。唐朝时在机构名称上也曾发生过几次变化, 唐高宗时, 龙朔二年( 660 年) , 改御史台为宪台; 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年) , 御史台分左右肃正台; 唐中宗神龙年间复为左右御史台; 睿宗延和元年废右台, 合二为一, 改称御史台1。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御史中丞二人为辅, 1 张晋藩:《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408页

“掌邦国刑宪点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1有权弹劾百官,参预大狱,审查礼仪。这在当时被看做是维护封建政治统治的重要机构,是皇帝的“耳目官”、“凤宪”,可以说是无所不纠,无所不察。他们还经常承诏为特别使者,出使外藩或检查灾情,这些也反映了监察机构是皇帝御用工具的特性。 唐朝在御史台中分设了台院、殿院、察院,统管三国两晋以来常因事设置职权不清的诸御史,从而使监察机构进一步扩大。 (1)台院,设有侍御史六人,主管弹劾及判断中央及京都官员的违法犯罪,其中一人为“知弹侍御史”,协助台官处理弹劾案件,还有“知推侍御史”二人掌管刑狱之事。由于侍御史职权极重,在御史中品位最高,所以受到了特殊重视,其由皇帝直接任命,或者有宰相、御史大夫商定有吏部选任。 (2)殿院,设监察御史九人,主管殿廷礼仪、国家财政及京城风纪的监察监督朝会、巡幸、郊祀活动的礼仪,以维护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3)察院,设监察御史十人及侍御史九人,主要执掌对地方州县、驿馆事务、军队及派员驻尚书省六部的监察,唐朝还建立了定期的巡视监察制度。此外,各道还设置执行特殊使命的具有地方常态监察性质的按察使。在御史台中,监察御史的职位最低,但是任务却是最繁重的,其权力也极大,可以不经过御史台长官,而直接向皇帝报告,是皇帝在地方上的耳目。但是御史的活动并不是不受拘束的,其权力利的行使要在皇帝的直接控制下进行。武则天统治时期,曾广置行使弹劾权的监察御史里行,其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御史的权力,来加强封建专制统治。 关于监察御史的职能,在唐朝初期,其仍按汉代的六条问事进行弹劾。武则天时期尚书侍郎韦方奉旨修订监察州县的四十八法,所谓“以四十八条察州”。2实行了十年之后,因其比较繁琐难于执行而被废止。唐玄宗时期,其将中宗时期的六条定制发展为了专门的法律,使得监察御史的权力行使有了法律依据,其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不均;三是,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 1 《唐六典》卷一二 2 张晋藩:《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409页

中国法制史考研题库 章节题库(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第九章 元代的法律制度)【圣才出品】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一、概念题 1.《开皇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6年研;中国政法2000年研) 答:《开皇律》是隋朝第一部法典。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以“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之由命苏威、牛弘等重修旧律。《开皇律》共12篇:一名例、二卫禁、三职制、四户婚、五厩库、六擅兴、七贼盗、八斗讼、九诈伪、十杂律、十一捕亡、十二断狱。封建刑律的十二篇体制最终确定下来,其后唐、宋、元、明、清相继承袭无大更改。《开皇律》确立了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废除了连坐、车裂、枭首、鞭刑等;续列“八议”、“十恶”,赎罪以铜代绢,有定数。《开皇律》是唐律的蓝本。 2.《贞观律》(中国政法2001年研) 答:《贞观律》是唐朝唐太宗时期一部重要的法典。唐太宗继位初就命房玄龄等修订旧律,自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春正月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正月,前后耗时十一年之久,终于修订了著名的《贞观律》,诏颁天下。 《贞观律》总共十二篇,五百条。经过全面修订的《贞观律》,较之以往,出现了某些重大的变化:①创设加役流刑,作为减死之罚。②改革“兄弟分居,连坐俱死”之法。③以大法的形式,明确了比附类推所应遵循的法律原则。 3.加役流(辽宁大学2003年研) 答:加役流是唐朝时期创造的一项死刑替代刑罚措施。贞观初,魏征等大臣以律令苛重为由,提议绞刑之属五十条,“免死罪”,更为“断其右趾”。唐太宗认为,以断右趾作为减

死之罚仍然过重,徒增犯人苦楚,没有同意。后交付臣下重议。其后,弘献、房玄龄等反复与“八座”集议,终于创设了流三千里、居作三年的加役流制度,取代了断右趾等残酷的肉刑,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了替代死刑的比较适当的手段。其后,又成为封建后世固定不变的制度。 4.《永徽律疏》(中南财大2002年研) 答:《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时期制定的一部法典,也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封建法典。永徽三年,高宗因律文没有注疏造成适用法律困难的情况,广召解律者进行疏议工作。长孙无忌、李勋等承旨领导此项工作。他们依照“网罗训诰,研核丘坟”的原则,并继承汉晋以来已有成果,历时一年,终于完成了《永徽律》的疏议工作。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经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天下,时称《永徽律疏》。《永徽律疏》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封建法典。其将律文与疏议有机地合为一体,提供了封建刑律的新形式,并为后世封建立法所继承。 5.《唐律疏议》(中南财大2005年研;中国政法1999、1995年研) 答:《唐律疏议》是我国唐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法典。唐玄宗开元时期(公元713—741年),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同样产生刊修《永徽律疏》的必要。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唐玄宗敕令吏部侍郎兼侍中宋璟等九人“删定律令格式”,次年三月宋璟等奏上律、令、式。继之,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至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中书令李林甫等承旨删辑了旧格、式、律、令、敕,其中刊定了“《律疏》三十卷”。经过开元年间的刊定,唐律及其疏议变得更加完善。其后,中经唐末、五代、两宋,直至元朝,最终定名为《唐律疏议》。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三)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发承包法律制度(三) (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3,分数:46.00) 1.某施工合同中约定设备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施工期间,建设单位要求施工企业购买某品牌设备,理由是该品牌设备的生产商与建设单位有长期合作关系,关于本案中施工企业的行为,正确的是______。 ? A.施工企业应同意建设单位自行采购 ? B.设计单位提出此要求,施工企业就必须接受 ? C.建设单位以书面形式提出要求,施工企业就必须接受 ? D.施工企业可以拒绝建设单位的要求 (分数:2.00) A. B. C. D. √ 解析:[解析] 《建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 2.根据《建筑法》,建筑工程分包企业应当接受______的质量管理。 ? A.咨询单位 ? B.总承包单位 ? C.监理单位 ? D.建设单位 (分数:2.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建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建筑工程总承包单位按照总承包合同的约定对建设单位负责;分包单位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3.某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经建设单位同意,总承包单位将部分工程的施工交由分包单位完成。就分包工程的施工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 A.应由分包单位与总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 B.应由总承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 C.应由分包单位对建设单位承担责任 ? D.由建设单位自行承担责任 (分数:2.00)

唐朝法律的特点

唐朝法律的特点、地位与影响 (一)唐律的特点 第一,礼法并用、高度融合。自西汉以来,统治者不断积累治国经验,在总结法家“法治”、“重刑”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吸收儒家怀柔策略,使法律制度不断儒家化。经过几百年的努力,至唐律“一准乎礼”,以儒家的礼为法律取舍的唯一标准,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高度统一和有机融合。正如唐太宗所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唐朝把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国家法律的统治力量紧密揉合在一起,法的强制力加固了礼的束缚作用,礼的约束力又强化了法的威慑力,由此构筑起严密的统治法网,有效地维护了唐朝的统治。 第二,科条简要,宽简适中。唐律继承魏晋以来法律条文力求简约的立法原则,自制定《贞观律》时起,“凡削繁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形成了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的立法特点,立法水平和技术都取得空前的成就。 第三,酌量古今、用刑持平。无论是同以前还是以后的历代王朝相比,唐律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都是最为宽平的。人谓唐律“得古今之平”,并非溢美之辞。不仅死刑执行方式比较文明,而且适用于死刑的条款也大为减少,笞杖徒流刑罚的适用也相对较轻。因此,唐朝堪称为中国古代法制文明的颠峰时代。 第四,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唐律虽然仅有502条,但它法律内容丰富,法律逻辑严密,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不仅基本能调整当时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而且许多原则、标准比较周密,可操作性强。如自首、化外人有犯、类推等原则的确立,公罪与私罪、故意与过失等概念的明确,各种量刑标准的规定等。总之,唐律以结构严谨、立法技术完善而被举世公认。 (二)唐律的地位与影响 承先启后:唐律是中国古代成文法典的杰出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它承袭秦汉以来的立法成果,吸取魏晋北朝的律学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成熟完备性。唐律以古代立法的典型代表和集大成者,为后世宋元明清各代立法提供了优秀的参照蓝本。 泽披邻邦: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不仅直接影响了本国,而且还超越国界,对东亚各国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大宝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南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至公元581年,辅政大臣杨坚篡夺了帝位,建立了隋王朝,定都于大兴(今陕西西安)。8年后,隋灭南朝陈,至此,在持续了360余年的分裂对峙局面之后,统一的封建王朝重新建立。虽然隋在历史上仅存在了37年,但以《开皇律》为代表的隋代法律,无论在篇章体例还是在基本内容上均颇多建树,成为唐律的直接蓝本,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重点问题: 1、隋代法制概况 2、《开皇律》及其历史地位 第一节隋代法制概况 一、隋代法制概述 (一)隋代的立法活动及其成果 1、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便诏令高颖等大臣总结魏晋以来的立法经验,修订刑律,制定“新律”。 2、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又命大臣苏威、牛弘等人以《北齐律》为蓝本,以“宽简”为原则,制定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于同年正式颁行。 3、《开皇律》共十二篇,500条,在中国法制史上以“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而著称。《开皇律》在体例和内容方面都有所改革和创新,成为制定唐律的蓝本。 4、隋炀帝即位后,诏令修订刑律,于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完成,称为《大业律》,于同年颁行全国。 5、《大业律》仍为十二篇,500条,与《开皇律》相比,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1)篇目稍有改动,由十二篇增至十八篇,将户婚、厩库、贼盗三篇一分为二,新增了关市、请赊、告劾三篇。 (2)刑罚有所减轻,删除了《名例》中的“十恶”之条;减轻了五刑之内的刑罚200余条;枷杖、决罚、讯囚之制也轻于旧律。 (二)隋代的司法状况及隋代法制的历史教训 1、隋文帝制定《开皇律》,促进了“开皇之治”。但后来,随着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宽简、完备的《开皇律》被弃置不用。 2、隋炀帝制定的《大业律》,虽有“轻典”之名,但可以说从一开始就没有实行。 3、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论述:“观于炀帝之先轻刑而后淫刑,与文帝如出一辙。文淫刑而身被弑,炀淫刑而国遂亡。盖法善而不循法,法亦虚器而已。” 二、《开皇律》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一)内容 1、篇章体例更加简要。 2、刑罚简明宽平,确立封建制五刑。 3、创设“十恶”制度。 4、继承并发展了维护贵族官僚特权的法律制度。 (二)历史地位 1、隋初制定的《开皇律》代表了隋代立法的最高成就,它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丰富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纂进一步系统、规范,为我国封建法律的定型化作出了极为宝贵的贡献。 2、由于《开皇律》中所规定的各项基本制度均被唐律直接继承,后来又为宋、明、清各朝所沿用,因此,隋《开皇律》在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级建造师《法律法规》习题及参考答案第7章

第七章建设工程质量法律制度 【考情分析】 本章介绍了建设工程生产过程中涉及到质量的相关规定,主要涉及到的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规章(如消防、环保等)。实务性强,内容繁多。 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分值较多,涉及到的内容广泛,容易和实务相结合。预计2014年分值为15分左右。 最近三年本章题型、题量及分值分布 题型2013年2012年 2011年6月份10月份 单选题2题2分6题6分4题4分5题5分 多选题2题4分2题4分1题2分3题6分 合计4题6分8题10分5题6分8题11分 【知识框架】 【2Z207010】工程建设标准 【★★★】 【知识点】工程建设标准 (13、12下、12上单选;13多选) 【例题·单选题】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分为()和推荐性标准。 A.一般性标准 B.特殊性标准 C.建议性标准 D.强制性标准 【答案】D 【解析】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参见教材P252。【例题·单选题】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 A.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B.工程建设行业标准

C.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D.工程建设企业标准

【答案】C 【解析】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建设工程质量。参见教材P256。 【例题·单选题】关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规划审查机关应当对工程建设规划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B.监理工程师应当对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是否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C.安全监督机构应对施工、监理、验收等阶段执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D.安全监督机构应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执行安全强制性标准的情况实施监督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257。 监督机构 【例题·多选题】下列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经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确定后,可作为强制性条文的有()。 A.直接涉及国家主权的条文 B.直接涉及人民安全的条文 C.直接涉及人体健康的条文 D.直接涉及环境保护的条文 E.直接涉及公共利益的条文 【答案】BCD 【解析】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指直接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卫生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参见教材P256。 【例题·单选题】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行业标准,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后,该项行业标准()。 A.即行废止 B.行业标准优先适用 C.国家标准优先适用 D.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用哪一个标准 【答案】A 【解析】行业标准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参见教材P253。 【例题·单选题】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430-2007,其中GB/T符号表示()。 A.强制性国家标准 B.推荐性国家标准 C.强制性行业标准

《建设法律制度及实例精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建设法律制度概论

《建设法律制度及实例精选》知识点总结第一 章建设法律制度概论 第一章 建设法律制度概论 第1节 建设法律制度概论 一、建设法律制度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建设法律制度 概念(建设法律制度是调整国家管理机关、法人、有关组织以及公民在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建设法律制度 特征:(1)经济性 (2)技术性(具有直接、具体、严密、系统特点) (3)行政性(以行政指令调整建设法律关系,方式有:①授权,授予国家建设管理机关权限和权力。 ②命令,即赋予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某种作为的义务。 ③禁止 ④许可

⑤免除,即对主体依法已履行的义务在特定情况下予以免除。⑥确认,即授权建设管理机关依法对争议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认定确认是否存在、有效。 ⑦计划 ⑧撤销,即授予建设行政管理机关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权利能力或法律资格予以撤销或消灭。) (4)综合性(涉及经济、金融、保险、工商、劳动、物资、环境、安全等领域。) 3、调整对象(范围):(1)建设管理关系,即国家机关正式授权的有关机构对建设业的组织、监督、协调等职能活动。 (2)建设协作关系,即从事建设活动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往来、协作关系(平等、自愿、公平的横向协作关系)。 (3)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 二、建设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原则(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 (2)法律统一原则(建设法律制度与宪法、其它体系法律不应冲突) (3)责权利相一致原则(主体必须在权利与义务或责任是统一的) 三、建设法律制度的作用与实施

唐朝法律制度

唐朝 唐初法治指导思想: 一、礼法结合,缺一不可。《唐律疏议,名例》:“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二、内容要统一、简约和稳定。 三、慎重行罚。 唐朝立法概况: 一、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典。 律以正刑定罪;令以设范立制;格以禁违正邪。 1、律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刑事法律,是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 2、令是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正面的积极指导的法规)。 3、格是皇帝发布的各种敕令的汇编(以禁止为主的单行法规) 留司格:留在尚书省下属24个司总使用的格;散颁格:颁发至全国各州、县使用的格。 4、式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 知识串联:格起源于东魏《麟趾格》,式起源于西魏《大统式》 5、典指《唐六典》,总结了以往组织法立法的经验,结合唐朝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规定了唐朝组织法的内容,并对以后的组织法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辨析:律令格式有明确的分工和明显区别。律偏重于消极惩治犯罪,令格式侧重于积极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违反了令格式要依律科刑。 唐律的制定: 《武德律》——唐高祖李渊——第一部 《贞观律》(唐律):长孙无忌、房玄龄对《武德律》修改。修改内容: 1、增设加役流,将其作为死刑的减刑,介于常流与死刑之间。 2、区分不同的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 3、完善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官当等主要制度。 至此唐律即定型,以后修改极少。 《永徽律》及《律疏》——唐高宗、长孙无忌,12篇500条 唐高宗编纂《永徽律疏》原因: (1)、科举考试的明法缺少统一标准,有必要对律文作个统一官方解释,以解决考试问题。(2)、由于对律的认识不同,各地在定罪量刑中出现畸轻畸重的情况,有必要对律文作统一解释,以解决司法问题。 《永徽律疏》共30卷,又称《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法典,也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刑法典。 4、《开元律》——唐玄宗,李林甫刊定。 唐律的结构: 第一篇:《明例律》(刑罚总则),6卷57条,主要规定唐律的指导思想和一般原则“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第二篇:(编排根据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在整个社会关系中的地位排列)《卫禁律》,规定侵犯皇宫警卫和国家关津要塞保卫等方面的犯罪。 《职制律》,规定违反官吏职务方面和有关行政公务方面的犯罪。 《户婚律》,规定妨碍或破坏户籍、土地、赋税管理和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圣才出品】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隋代法制概况 隋代的立法活动及其成果 隋代的司法状况及隋代法制的历史教训 唐初立法指导思想 唐代主要立法及法律形式 唐代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 唐代主要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唐律疏议》的体例结构 《唐律疏议》的主要内容 《名例律》的主要内容 五刑、十恶、八议 主要的刑法适用原则 《唐律疏议》其他各篇的主要内容 维护皇权、特权及等级秩序 唐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维护宗法伦理道德 维护小农经济 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以刑为主,诸法合体 唐律的特点 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依礼制律,礼法合一 立法技术空前完善 隋 唐 的法 律 制度

唐律的历史地位 司法机关 唐代的主要司法制度主要诉讼审判制度 监察制度 【重点难点归纳】 一、隋代法制概况 1.隋代的立法活动及其成果 (1)隋代立法概述 ①隋文帝以《北齐律》为蓝本,以“宽简”为原则,制定出了历史上著名的《开皇律》。《开皇律》共12篇,500条,在中国法制史上以“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而著称。《开皇律》在体例和内容方面都有所改革和创新,成为制定唐律的蓝本。 ②隋炀帝修订刑律,称为《大业律》。《大业律》仍为12篇,500条,与《开皇律》相比,内容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仅在于: a.篇目稍有改动,由l2篇增至18篇,将户婚、厩库、贼盗三篇一分为二,新增了关市、请赇、告劾三篇。 b.刑罚有所减轻,删除了《名例》中的“十恶”之目;减轻了五刑之内的刑罚二百余条;枷杖、决罚、讯囚之制也轻于旧律。 (2)《开皇律》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开皇律》的成就和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篇章体例更加简要 《开皇律》体例上仍为十二篇,第一篇仍为总则性质的“名例”,其他十一篇的篇名稍

《建设法律制度及实例精选》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建设法律制度概论#(精选.)

第一章建设法律制度概论 第一节建设法律制度概论 一、建设法律制度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建设法律制度概念(建设法律制度是调整国家管理机关、法人、有关组织以及公民在建设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建设法律制度特征:(1)经济性(2)技术性(具有直接、具体、严密、系统特点)(3)行政性(以行政指令调整建设法律关系,方式有:①授权,授予国家建设管理机关权限和权力。②命令,即赋予建设法律关系主体某种作为的义务。③禁止④许可⑤免除,即对主体依法已履行的义务在特定情况下予以免除。⑥确认,即授权建设管理机关依法对争议的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进行认定确认是否存在、有效。⑦计划⑧撤销,即授予建设行政管理机关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权利能力或法律资格予以撤销或消灭。)(4)综合性(涉及经济、金融、保险、工商、劳动、物资、环境、安全等领域。) 3、调整对象(范围):(1)建设管理关系,即国家机关正式授权的有关机构对建设业的组织、监督、协调等职能活动。(2)建设协作关系,即从事建设活动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往来、协作关系(平等、自愿、公平的横向协作关系)。(3)建设活动中的民事关系。 二、建设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 立法原则:(1)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原则(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经济体制)(2)法律统一原则(建设法律制度与宪法、其它体系法律不应冲突)(3)责权利相一致原则(主体必须在权利与义务或责任是统一的) 三、建设法律制度的作用与实施 1、建设法律制度的作用: 保护、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资和文化生活的需要。(1)规范指导建设行为(2)保护合法建设行为(3)处罚违法建设行为。 2、建设法律制度的实施: 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社会团队、公民实现建设法律规范的活动,包括建设法律制度的执法、司法和守法三个方面。(1)建设行政执法(检查监督、违法行为执行行政处罚)(2)建设行政司法(进行行政调解、行政复议和行政仲裁)和专门机关司法(指人民法院依照诉讼程序对建设活动中的争议与违法建设行为作出的审理判决行为)(3)建设法律制度的遵守。 第二节建设法律关系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 (581年——907年) o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封建法律制度也发展达到了空前完备的程度,步入了成熟阶段。 o隋朝在继承和借鉴前代法制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开皇律》,对以往的法律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并为唐律所继承,成为制订唐律的蓝本。 o唐朝统治者吸取隋朝法制的教训,确立了以“德主刑辅”为核心的立法指导思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就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疏议》而言,它的立法成就达到了中国古代立法的巅峰。 第一节隋朝的法律概况 一、隋朝的立法概况 (1)隋文帝: ——隋初立法,承袭以德为主,德刑并用的正统法律思想。 * 开皇元年:高炯等制新律 * 开皇三年:苏威等更定为《开皇律》 修律的指导思想:——“以轻代重”,“尽除苛惨”,“取适于时,故有损益”。(2)隋炀帝:《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立法成就 ——在中国法制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为唐代及后世法典的编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本。 ——在内容上和体例上都有创新。 (一)确定封建律典的体例 *《开皇律》以《北齐律》为蓝本 1、12篇篇名及顺序: 《名例》《卫禁》《职制》《户婚》 《厩库》《擅兴》《贼盗》《斗讼》 《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2、影响 ——封建刑律12篇的体例最终确定下来,并为后世封建立法所继承。 (二)确立封建五刑制 1、五刑20等

*死刑(2):斩、绞 *流刑(3):2千里、1.5千里、1千里 (并服徒刑:3年、2.5年、2年) *徒刑(5):3年、2.5年、2年、1.5年、1年 *杖刑(5):100、90、80、70、60下 *笞刑(5):50、40、30、20、10下 2、五刑定制的意义 ——标志封建刑制改革(汉文帝开始)的最终完成,封建制五刑正式确立,中国古代刑罚制度因此走向正规和较为人道。 ——后世各代王朝所确定的法定正刑基本上都没有超过《开皇律》所确立的五刑范畴。 (三)改重罪十条为“十恶” 1、十恶罪名: 谋反———反逆 谋大逆——大逆 谋叛———叛、降 恶逆———恶逆 不道———不道重罪十条 大不敬——不敬(北齐律) 不孝———不孝 不睦 不义———不义 内乱———内乱 2、惩罚原则: ——重罚 (十恶皆死罪,遇赦不赦) 3、意义: ——强化了封建法律的镇压职能,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治; ——成为中国古代封建法典重要组成部分,从唐到清不改。 (四)扩大贵族官僚法律特权 《开皇律》贯彻“礼有等差”的等级制原则,赋予贵族官僚以议、减、赎、当等司法特权,对后世产生了直接影响。 (如:开皇四年的杨素妄言案)

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

第七章隋唐法律制度 (公元581年—960年) 重点、难点: 一、《开皇律》的立法成就及其对唐律的影响; 二、唐律的篇章体例结构及《名例》篇的主要内容; 三、唐律的基本精神及历史地位; 四、《唐六典》的主要内容与立法成就; 五、唐朝司法机关体系与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 隋唐时期是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割据后的统一时代,也是中国古代国家和法律制度发展的繁荣鼎盛阶段。在总结历代立法经验和法制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唐朝完成了目前我国现存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古代成文法典唐律。它直接影响着后世和周边国家的封建立法,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朝确立的法制体系,包括法制思想、立法技术、法律内容、司法制度等各个方面,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法制建设的最高水平。 一、隋朝法制概况 (一)立法概况 1、隋初立法指导思想 隋文帝十分注意汲取北周法度无常,导致“上下愁离”,“内外离心”,政治腐败而亡国的教训,深感执政必须宽简刑罚,以常法治国,才能笼络人心,稳定社会。因此,他即位后,本着“帝王作法,沿革不同,取适于时,故有损益”的精神,对法律进行改革,尤其是摈弃了各种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杨坚曾言:“绞以致毙,斩则殊刑,除恶之体,于斯已极”。所以,“枭首轘身,义无所取”。鞭刑也是“残剥肤体,彻骨侵肌”。因此,他主张“枭轘及鞭,并令去也”,即废除各种酷刑。他还说:“以轻代重,化死为生”的条目甚多,“备于简束,宜班诸海内,为时轨范,杂格严科,并宜除削”。他以行“仁政”相标榜,删除“苛惨之法”,在《开皇律》中第一次从法律上废除了除绞、斩以外的各种残酷的死刑执行方法。 2、主要立法活动 隋朝的立法活动主要有两次。第一次是制定《开皇律》。由于北周法律“比于齐律,烦而不要”,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下令修律,“乃采魏、晋旧律,下至齐、梁,沿革重轻,取其折衷”。同年十月,“始行新律”。开皇三年,再行修订,史称《开皇律》。第二次是

第七章 隋唐的法律制度

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 (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第一节隋代法制概况 学习重点: 1、隋代的立法活动及其成果 2、隋代的司法状况 一、隋朝的法律指导思想 隋文帝承袭了以德为主,德刑并用的正统法律思想。把德治作为自己统治国家的基本方针。隋文帝强调宽法轻刑,改革法制,废除繁法苛刑。隋文帝注重法律的严格执行,加强司法审判,强调依法断案。开皇三年,在大理寺设律博士,尚书刑部设明法曹,作为解释法律,辅助司法审判的机构。 二、立法状况 隋朝立法的主要成就表现于《开皇律》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杨坚为巩固政权,针对后周刑政苛酷的状况,文帝命大臣苏威、牛弘等人以《北齐律》为蓝本,以“宽简”为原则,制定出著名的《开皇律》。《开皇律》以“刑网简要,疏而不失”而著称,在体例和内容方面都有所改革和创新,成为制定唐律的蓝本。《开皇律》的内容与历史地位: (1)篇章体例更加简要。《开皇律》在篇章体例上继承了《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的特色,共分为共12篇500条: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盗贼、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2)确立“十恶”罪名。《开皇律》将《北齐律》的“重罪十条”改为“十恶之条”,即: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3)刑罚简明宽平 “简明”的表现: 其一,减少了条数,删除了死罪81条,流罪154条,徒、杖等罪1000余条,全律剩下500条; 其二,死刑只留斩、绞二种,改变了北齐后期死刑仍存枭首、车裂等酷刑和孥戮相坐之法的状况。 “宽平”的表现在: 其一,进一步废除前代的酷刑改以死、流、徒、杖、笞为基本的刑罚手段,确立了封建五刑制度。 其二,在继承北朝刑罚体系的基础上,对流刑的距离、徒刑的年限及附加刑的数额均作了减轻的规定。 《开皇律》将徒、流作为正刑并划定等级,弥补了死刑重罪与杖笞轻刑之间之空挡。《开皇律》的五刑也从制度上取消了枭首、车裂等酷刑,死刑只有绞、斩为正刑,这也是刑法史上之进步。 隋初制定的《开皇律》代表了隋朝立法的最高成就,它承袭了前朝法制长期发展的经验,经过删繁就简,补充完善,使封建法典的编纂进一步系统、规范,为我国封建法律的定型化作

2019法硕考试分析之隋唐宋法律制度重难点解析

2019法硕考试分析| 法制史·隋唐宋法律制度重难点解析! (一) 立法概况(既往出题偏好:选择题) 《开皇律》:总结以往的立法成果,以《北齐律》为基础,调整了篇目内容,确定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体例。 《大业律》:大业律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根据《开皇律》修订颁布的法典。《大业律》较之《开皇律》降从轻典者二千余条,减轻大逆谋反等罪的连坐,删去“十恶’’中两条将其列入相应条款,又将《开皇律》中户婚、厩库、贼盗三篇分列为6篇,再增设3篇,共为18篇。 (二) 《开皇律》的主要成就(既往出题偏好:选择题、简答题) 1. 体例 ①十二篇体例。②五百条律文。 2. 内容 ①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 ②区分公罪与私罪。 ③改“重罪十条”为“十恶”罪。 ④完善“八议”、“官当”制度。 3. 历史影响

《开皇律》无论在篇章体例和基本内容上,较以前的封建法典均有显著改进,是对秦汉律以来的法律的总结,也为唐律奠定了基础。 唐朝法律制度 (一) 法制指导思想(既往出题偏好:选择题、简答题) 1.德本刑用。唐太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积极推行以教化为宗,刑罚为辅的政策。把“德礼”作为推行政治教化的根本,刑罚只是为保障推行“德礼”而设,二者相辅而行。 2.法令简约。所谓简约,就是条文简明,使人易知。 3.宽仁慎刑。所谓宽仁就是提倡用轻刑。所谓慎刑,就是对犯罪者处刑采取慎重的态度。 (二) 立法概况(既往出题偏好:选择题、简答题) 1.基本的法律形式: (1)律:唐朝的基本法典 (2)令:国家政权组织方面的制度与规定,涉及的范围广泛 (3)格: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带有有行政法律的性质,不同于前代的格的含义。皇帝的临时单行制敕汇编称为“永格”,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4)式: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规则,上下级之间的公文程式的汇编,称为“永式”,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中国法制史之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二)

中国法制史之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二) 封建制中期法律制度 第一节法制指导思想 一、唐朝法制指导思想 1、德本刑用 唐初统治者为稳固唐王朝的封建统治,认真总结了秦二世而亡的历史经验,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法制指导思想。即强调伦理道德为治国之本,刑罚镇压为辅助手段。因而形成了以礼为主要内容,以法为形式,融礼、法为一体,互相为用的思想。他有力地巩固了唐朝统治,对后代王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宽简、稳定、划一 二、宋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1、强化中央集权的基本国策,大力加强法律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和统治。 2、重典治盗贼 第二节立法活动 一、隋朝立法概况 (一)开皇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下令

制定《开皇律》,同年十月颁行,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再次修订) 1、篇章体例定型化。确定了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体例,体现了刑网简要,疏而不失的特点。 2、五刑法定化。把刑罚定为笞、杖、徒、流、死 3、区分公罪与私罪。 4、明确规定八议制度。 5、确立十恶罪“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判、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二、唐朝立法概况 法律形式。 1、律。唐朝基本法律。 2、令。国家政权组织方面的制度与规定,其涉及的范围较广。 3、格。是禁违止邪的官吏守则。带有行政法律的性质,不同于前代格的含义,唐朝时把皇帝单行制敕加以汇编称为永格,永格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4、式。封建国家各级行政组织活动的规则,以及上下级之间的公文程式的法律规定。在唐代经过汇编的式称为永式。永式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