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读本名句

初中语文读本名句

初中语文读本名句
初中语文读本名句

苏教版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名句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2. 行百里者半九十

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 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尔,同迩)

12.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3.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 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4.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9.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苏教版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名句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2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2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7.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0.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苏教版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名句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3、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5、言必信,行必果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业精于勤,荒于嬉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1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5、山雨欲来风满楼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7、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苏教版语文读本八年级下册名句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8、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近水楼台先得月。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5、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前车覆,后车戒。

1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0、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2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24.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25.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27.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6.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29.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苏教版语文读本九年级上册名句

1.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机:大自然)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5.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6.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7.德不孤,必有邻

8.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4.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5.操千曲而知音,观千剑而识器

1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8、不以一眚(shěng过失)掩大德.

19.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20.虽贵不苟为,虽听不自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3.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5.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27.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28.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0.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苏教版语文读本九年级下册名句

1.义无反顾,计不旋踵

2.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4.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受人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

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冒天下之大不韪

9.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1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1.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2.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3.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1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15.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以食为天

1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1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19.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0.咬定青山不放松

2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2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3.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24.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25.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扑鼻香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苏教版初中《七彩语文》读本名句

苏教版语文《读本》古代名句 ★第一册★ 1.多行不义,必自毙。 2.行百里者半九十。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chǎn yú]我者,吾贼也。 5.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差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3.东隅[yú]已逝,桑榆非晚。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jù]夜驰,不如早行。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第二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4.蚍蜉[pífú]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9.靡[mǐ]不有初,鲜[xiǎn]克有终。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2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一、重要作家作品 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6,《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

高中语文课本里的著名情诗名句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3.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4.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5.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6.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7.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8.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9.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10. 凄凉别後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1.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12.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13.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14.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15.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最新初中语文课本古诗及赏析

初中语文课本古诗及赏析 导读 诗歌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初中考试的重点,大连市中考诗歌鉴赏一般取材于课外古诗词,学生得分率偏低。其实,所有考点都源自课内,认真分析课内古诗是提高诗歌鉴赏得分率的捷径,现在总结如下,希望家长同学能够举一反三。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⒈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⒉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2、《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一章是写诗人对伊人的深深怀念。第二章是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强烈追求又得不到的真挚情感。第三章是表达了对伊人的失望情感。可以把她看成爱情诗,也可以把她看成友情诗。 3、《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4、《饮酒》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⒈一诗中表现诗人恬静闲适的生活方式和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的句子;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形容超然物外的思想感情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最全汇总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苏教版语文读本后面名句《30条》7年级到9年级

苏教版语文读本后面名句《30条》7年级到9年级 这是七上的和八下的。 1. 多行不义,必自毙 2. 行百里者半九十 3. 江山代有才人出,个领风骚数百年 4.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8.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9.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10.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11. 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 12.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 13.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1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8.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 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 2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23.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4.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6.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8.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9.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4.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8.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9.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0.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11.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12. 近水楼台先得月。

2018年高中课本语文必背名篇名句

高中语文名篇名句必背语句 高中部分:(14篇): 1、《蜀道难》 1.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手法写蜀地历史悠久,与外界交通不便少有往来。 2.李白《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秦蜀之间重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李白《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5.李白《蜀道难》中“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对行人行走蜀道的细节动作加以摹写,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神绘色地刻画出来。 6.李白《蜀道难》中用杜鹃鸟的啼叫声反衬蜀道的空寂苍凉的句子是: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7.李白《蜀道难》中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气氛的句子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8.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景象。 2、《登高》杜甫 1.杜甫一生长年漂泊,老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对这样的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琵琶行》 1.《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中也有类似情景,侧面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琵琶行》善于运用各种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使得琵琶女的弹奏非常具体形象。如写大小弦合奏时就是这样描述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5.《琵琶行》中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乐声时而流畅时而冷涩的句子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6.《琵琶行》描写乐声时,不仅以声写声,还兼有以形写声。其中生动地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八下读本名句

. .' 八下读本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ku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车覆,后车戒。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余音绕梁欐(lì),三日不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八下读本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ku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车覆,后车戒。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余音绕梁欐(lì),三日不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最完整版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 中考文学常识复习 一、文体知识 文学体裁包括古代文体常识和现代文体常识两点。 古代文体:古代文体大致上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包括史传文。 韵文,即讲究押韵的文体,包括诗、词、赋、铭。散文,包括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骈文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下面择其重点予以说明。 1、古体诗、近体诗 唐朝人把唐朝时盛行的格律很严的律诗、绝句称为近体诗,把唐以前的格律不严、形式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现在一般把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而把其他的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诗经》、《乐府》也属于古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又有五言和七言之别。律诗共八句,分四联: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偶句押平声韵,中间两联的上下两句要讲究对仗。绝句共四句,其格律要求大体上与律诗相同,只是上下两句的对仗要求不是很严。 2、辞、赋、骈文 辞即楚辞,属诗歌。篇幅、句子较长,句式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多用“兮”字,以抒情为主,有浓厚的浪漫色彩,以屈原的《离骚》为其代表。 赋,源于战国后期,句子大体整齐押韵,间杂散文句式,着力铺陈事物,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代表人物为司马相如。 骈文,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词藻华丽,因大多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又称“四六文”,也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高中学过的《朱元思书》、《阿房宫赋》便是此种文体。

3、词、曲 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盛行于宋。是诗歌的发展,故称之为“诗余”。它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为长短句。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字至90字)、小令(58字以下)。 曲,盛行于元代,故称“元曲”,也是配乐的诗。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是清唱曲,杂剧是演出曲。散曲又可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类,其中小令由一支曲子组成,套曲也叫套数,由多支曲组成。杂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结构是四折(相当于四幕)加一个楔子(序幕),其构成有科(人物动作、舞台效果的说明)宾白(人物对话、独白等)、唱词,角色有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老年男子)、丑(丑角)等。曲有曲牌,规定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的固定格式。宫调表示曲调声音的高低。 4、史传文 属历史散文,包括编年体(如《左传》、《资治通鉴》)、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汉书》、“二十四史”)、断代体(如《汉书》、《后汉书》)、通史体(如《史记》、《资治通鉴》)。 5、论说文 古代的论说文是从诸子论学语录发展形成的,它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种:“论”议论事理;“说”申说事理。 6、杂记文 包括名胜游记、山水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四类。杂记文范围很广,在部分题目有“记”字。记载历史掌故,遗闻轶事、科学资料、文字考证等文章均包括在内。 7、应用文

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

初中语文必背文学常识大全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得就是韩愈与柳宗元,她们就是唐朝古文运动得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得伟大诗人,她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她就是儒家学派得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就是唐代伟大得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得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得“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就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就是汉朝得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就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就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就是她得书屋名,“志”就是记叙,“异"就是奇怪得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就是东晋得陶渊明(陶潜),她“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得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得诗歌总集就是《诗经》; 最早得爱国诗人就是屈原; 最早得田园诗人就是东晋得陶渊明; 最早得也就是最杰出得边塞诗人就是盛唐得高适与岑参;古代最杰出得豪放派词人就是北宋得苏轼; 古代最杰出得女词人就是南宋得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得爱国词人就是南宋得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得浪漫主义诗人就是唐代得李白; 古代最伟大得现实主义诗人就是唐代得杜甫; 古代写诗最多得爱国诗人就是南宋得陆游; 古代最著名得长篇神话小说就是明代吴承恩得《西游记》;古代最著名得长篇历史小说就是明初罗贯中得《三国演义》; 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得长篇小说就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得《水浒传》; 古代最伟大得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就是清代曹雪芹得《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得长篇讽刺小说就是清代吴敬梓得《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得文言短篇小说集就是清代蒲松龄得《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得语录体散文就是《论语》; 古代最早得记事详备得编年体史书就是《左传》; 古代最早得纪传体通史就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得铭文就是唐代刘禹锡得《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得文学家就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得长篇小说就是茅盾得《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得短篇小说集就是鲁迅得《呐喊》. 四、文化常识:

七年级语文读本名句选读

苏教版语文读本名句古代名句选读(一)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庯》 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陈汤传》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滕王阁序》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警志诗》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之上》 2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 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潜《移居》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28.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绝句》 2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罗贯中《平妖传》 苏教版语文读本名句古代名句选读(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陆象山集·语录》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儒效》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汉朝王符《潜夫论·明道》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十四年》 1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 12.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战国策·楚策四》 1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高中课本名言名句

高中课本名言名句 高中的语文课本上有很的名言是我们必背的,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给你带来的是高中课本名言名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高中课本名言名句(经典版)1)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3)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也。(韩愈《师说》) 4)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 以能问于不能,已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论语.秦伯) 7)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8) 狂夫之言,圣人察焉。(史记.淮阴侯刘传) 9)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大雅;板》) 10)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清.龚自珍《病情馆证》) 11) 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12)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武王伐纣平话) 13)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晋;李密《陈情表》) 14)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蓑公二十五年》) 15)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16)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17)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清.吴梅村《圆圆》) 18) 品德详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朱熹.《四书集注》对《论语.季氏》的注释) 19) 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毕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鲁迅《祝福》) 20) 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法.巴尔扎克《守财奴》) 高中课本名言名句(最新版)1) 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巴金《灯》) 2) 而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飞过迷蒙的烟水、苍茫的群山,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黄河浪《故乡的溶树》) 3) 但是生活却依然在阴霾的两岸之间奔流,光明依旧那么遥远。因此,必须加劲挥桨。(俄国.弗.科罗连科《灯光》) 4)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导读:【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积累】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名言名句大全

【精选】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名言名句大全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4.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说勤奋》 5.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鲁迅 7.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10.从善如流,疾恶如仇。——古代格言 11.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祁黄羊》 1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13.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谚语 14.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谚语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1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亲。——俗语

1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8.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古训 1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0.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2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2.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3.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25.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26.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27.昔促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三字经》 2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三字经》 29.竹篮打水——一场空 30.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3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32.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3.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4.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苏教版《语文读本》名句选读六册

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六册名句带出处 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古代名句选读(一) 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2.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 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代赵毅《论诗》) 4.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楚辞·卜居》) 7.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鹖冠子·天则》 9.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11.行远必自尔,登高必自卑《礼记·中庯》 12.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代·班固《汉书·陈汤传》) 1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李绅《悯农》)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9.拾穗虽利,不如躬耕;束炬夜驰,不如早行(施闰章)《警志诗》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治长》 2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2.羞恶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之上》 2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代·李白《蜀道难》) 2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代·杜甫《前出塞》) 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代·陶潜《移居》) 2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清明《清明》) 28.沾衣欲湿杏花语,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僧志南《绝句》) 2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罗贯中《平妖传》) 苏教版《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古代名句选读(二)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2.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宋代·陆九渊《陆象山集·语录》) 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儒效》) 4.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代·韩愈《调张籍》) 5.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7.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汉代·王符《潜夫论·明道》) 8.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句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名句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荀子《劝学》)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集序》) 2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潜《归去来兮辞》)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第二册重点句子背诵 2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2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奇的极光》) 29.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30.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八下读本名句

……………………………………………………………最新资料推荐………………………………………………… 1 八下读本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ku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车覆,后车戒。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余音绕梁欐(lì),三日不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八下读本名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 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成行。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ku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一日暴(pù)之,十日寒之。 近水楼台先得月。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车覆,后车戒。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余音绕梁欐(lì),三日不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