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发展理论

1.发展: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2.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是两个半球的背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大概在12岁左右),顶叶前部的功能是接受各种不同的感觉信息,后部负责逻辑和空间知觉。

3.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4.额叶位于脑的前部,是大脑皮层最大的区域,它是最迟发育完善的,功能也是最齐全的。主要负责说话、写作、计算、音乐等认知加工,还具备分析、应用、评估的功能,它和学习关系最为密切。

5.心理发展的实质:

1)内发论观点: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心理发展的实质是这种自然因素按其内在的目的或方向而展现的。外部条件只能影响其内在的固有的节律,而不能改变节律。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弗洛伊德)

2)外铄论观点: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完全取决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外在环境,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环境影响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与形式。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的祖先种族,都可以把他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强盗。)

3)建构观点:皮亚杰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是在主客体及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不断建构心理结构,从而产生心理的量变和质变而实现的。(心理的发展起源于个体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社会文化历史观点:维果斯基个体心理的发展谁在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个体借助于语言符号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作用,致使其心理活动逐渐由外部想内部转化,心理机能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6.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同时受到来自个体遗传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7.心理发展的特点:

1)连续性和阶段性

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特定领域的发展会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但是作为发展阶段的标志性转变是量的不断积累,它们为儿童发展的阶段性飞跃做好了准备。

2)方向性和可塑性

心理发展遵循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能逆向发展。但是如果个体生活的重大方面发生改变时,发展的过程也会产生突变。

3)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

个体早期的发展更过还是受到可预测的种系发展蓝图的引导,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

4)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是指,人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特殊时期,如果在此时给予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的发展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5)历史和文化的背景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社会阶层和种族群体中,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8.毕生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晚期,其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可能存在发展的起点和终点。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是同一方面的不同成分和特性,其发展的进程与速率是不相同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年龄阶段的影响,主要指生物性上的成熟和与年龄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

历史阶段的影响,指与历史时期有关的生物和环境因素;

非规范事件的影响,指对某些特定个体发生作用的生物与环境因素。

9.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

他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间,都普遍经历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发展顺序,按照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的向前发展。(案例:袋鼠母女)

1)信任对怀疑(0~1岁)

2)自主对羞怯(1~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7)精力充沛感对颓废感(25~50岁)

8)完美感与沮丧感(50岁之后)

10.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认知发展

1.认知活动:一个人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掌握知识的学习活动都属于认知活动。

认知发展: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2.认知发展的模式

1)阶段性观点: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现出突发性的增长,而在另外一些点上的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认知的阶段性发展如同人爬楼梯,在楼梯的每一个台阶上人都处于不同的高度。

表现:①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一套性质完全不同的认知结构(或称之为心理组织模式),它影响着人们处理外部世界的方式;

②认知发展的方向对于每个人而言是相同的,认知能力总是向前发展而不会倒退,只是在各个

阶段展开的速度可能因人而异;

③后面的阶段虽然与前面的阶段不同,但均以前面的阶段为基础而建立。

2)连续性观点:认知技能的增加是按照连续性的模式平缓地、持续地增长的,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是逐渐获得并显现的。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3)当前的观点(并存):认知发展模式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一方面,儿童的认知发展呈现按年龄发展的趋势,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儿童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连续性的特点,形式运算阶段所具有的特征在具体运算阶段就已逐渐出现。

3.认知发展的过程(认知发展是否是一个整体,认知发展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生,还是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发生)

1)领域一般性:只存在一条认知发展路线,即认知发展几乎是同时在多个领域发生。

(例如,儿童对重力概念的理解能力和比较两个数字大小的能力,实际上是由儿童相同的基本认知技能的变化决定的,二者是同步发展的。)

2)领域特殊性:认知发展是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发生,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一些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例如,儿童对重力概念的理解能力和比较两个数字大小的能力是两种毫不相干的能力,可能分别由不同的机制支配而彼此独立发展。)

4.适应: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主要机制是心理结构的适应,适应是调整图式以对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

5.同化:根据已有图式来理解新事物或事件的过程,是对新的环境信息加以修改,使之更为适应已有的知识结构。

顺应:当已有的图式在探究世界的过程中不能奏效时,个体就会根据新信息或新经验对已有的图式进行修改或者重新构建,以使新的信息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

(区别: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改变;顺应是质的变化,同化和顺应是两种形式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过程。)

6.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能力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出现了新的能力和信息加工方式。 1)感知运动智力阶段(0~2岁)

此阶段,儿童往往是在活动中掌握了关于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规则,所以,皮亚杰认此时获得的是“实践智力”。同时,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

2)前运算思维阶段(2~7岁)

此阶段,儿童出现了表象思维,思维直觉性强,但很少使用推理和逻辑。思维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注意力表现出中心化倾向。

3)具体运算思维阶段(7~11岁)

此阶段,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事物进行推理,还不能用抽象的方式进行思考,与青少年相比,思维还缺乏系统性。但此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可逆性的进步给儿童带来了两个变化:一是理解了守恒法则,二是表现出去中心化的思维倾向。

4)形式运算思维阶段(11岁左右的青少年期~成人)

此阶段,个体的思维更加的抽象化,能离开具体事物,能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思考。

7.客体永恒性:儿童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捉迷藏)

8.思维的可逆性:儿童能在头脑中进行精确的位置转换。

9.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和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10.认知发展与学习环境——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1)特点: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关注的不是教师应该以什么方式最有效地传递信息,而是提供互动的、鼓励性的活动,满足学习者个人独特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在不同复杂程度的下学习并加深理解。教师将学习的主题和问题置于更宽广的背景下,来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如何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①优化感知环境

首先,创设引发直接感知的丰富的知觉情境。利用多种技术和手段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多种外部刺激迅速感知,从而优化信息获取过程,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其次,创设引发注意的新奇的知觉情境。利用问题、故事、游戏等方式设置新奇的知觉情境来引发注意,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②创设体验情境

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解决课程中的疑问、专题或案例来促进学生对抽象概念及理论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网络技术提供演示性、参与性的学习环境,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例:在基于案例的学习中,学生对案例进行研究、归纳、判断时,必须像实践者那样思考并处理复杂的问题。)

③创设探索情境

给学生提供假设性问题来创设探索情境,提供有趣的、相关的、有吸引力的问题,同时教师要保持足够的逻辑并向学生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例:让学生写“如果地球上人类灭绝了会是什么样”之类的探索性文章)

④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可尝试多种途径来创设,比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同时,还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提问和在课堂上讨论。

此外,还可以运用激励性评价创设成功情境,采取分层的评价标准,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鼓励。

(例:通过预习辅导型课件帮助学生了解课程教学将要涉及的内容;通过课堂教学辅助型课件进行个别化教学;利用课后反馈型课件网上测试等使学生自主地进一步学习。)

⑤创设合作情境

教师可以把全班同学划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让不同水平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从而共同提高。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第三章智能发展

1.1905年投入使用的比奈—西蒙量表,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

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量表)的第三个优势是开始使用离差智商的概念,离差智商是指个体测验分数与同年龄组总体得分相比较出来的差。

3.斯皮尔曼认为存在一般智力因素和特定智力因素。

4.卡特尔的晶态智力和液态智力:

液态智力是发现复杂关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晶态智力包括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液态智力发展到一定年龄就不再提,而晶态智力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5.智力发展的差异:

1)智力发展的个体差异:①智力水平;②智力结构;③智力发展过程

2)智力发展的团体差异:①性别差异(最明显);②不同职业、种族之间的差异

3)智力发展的速度差异:①智力以稳定速度向前发展;②智力发展速度不稳定。(智力发展较早,“早熟”;前期发展缓慢,后期高水平发展,“大器晚成”)

6.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独创性,思维区别于其他东西的显著性,在测量的结果上表现为产品与众不同的程度。

2)流畅性,思维的发散程度,在测量上表现为短时间内产生大量的产品(包括想法、观点和技术手段等)。

3)变通性,思维发散的类别,表现为在对待同样的问题上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4)精细性,思维过程中对已有的想法做进一步的完善,从而使思维的产品更具体化。

5)现实价值,创造性思维必须考虑其结果的现实价值,具有指向性和可行性。

(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属于发散性思维;精细性、现实价值属于聚合性思维。)

7.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三方面探讨培养途径):

1)培养创造性认知能力:

①培养创造力的知识基础。知识是提高创造力的基础,高水平的创造力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作为基础。

②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强调聚合性思维的同时,重视对发散思维的训练。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使用发散性思维,建立开放的教学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行独立思考。

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传达作为教师的权威性,不要过多的总结、评价或经常提出自己的观点。

其次,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之间的区别,并让学生学会在特定的情景中运用适宜的思维类型。

此外,还可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训练,比如头脑风暴。

2)培养创造性人格:

创造性人格影响着创造力的产生和发展。自由、民主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易于提高创造力水平,反之则阻碍发展,扼杀创造力。因而,学校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3)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

①创造性的训练环境,学校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具有空间性和挑

战性的思维活动环境。

②鼓励性的支持环境,教师应及时鼓励和奖赏学生的创造性行为。

③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对个体表现创造力具有或促进或阻碍的影响作用。传统性别角

色观念有利于男孩的创造性发展,却抑制了女孩的发展。消除传统性别角色观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促进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

④评价体系完整的教育环境,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既能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也能反映学生的创造能

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知识掌握的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学校不能过分重视学业成绩。

第四章社会性发展

1.社会性:广义上是指人在社会上生存过程中所形成的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它是和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特性相对而言的;狭义上是指由于个体参与社会生活、与人交往,在他固有的生物特性基础上形成的那些独特的心理特性。(情感、意志、情绪、人格、爱好、价值观)

2.情绪由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表现三部分构成。

3.青少年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稳定与冲动

青少年的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少,显得更加的稳定。但也有很强的冲动性,表现为一时兴起,年轻气盛。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会降低,情绪波动性减少,稳定性增强。 2)深刻与延续

随着学习、生活范围的扩大以及身心的巨变和自我意识的觉醒,青少年的情绪体验会越来越丰富和深刻。通常以心境状态出现,并表现出持久、微弱的心理状态。

3)掩饰与表露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开始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情绪感带有内隐的特点。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青少年也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情绪委婉的表露出来。由于青少年的情绪还不够周密成熟,他们的情绪显得十分外露,往往一吐为快。

4)自尊与自卑

青少年十分关注自我,自尊感非常强,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但是由于认知能力,社会能力尚不成熟,又会感到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感。

4.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飞跃的时期

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原因使青少年重新正视自己、了解自己。

2)青少年自我意识的特点:

①独立意识发展,产生“成人感”

独立意识增强,认为自己已经成人,希望摆脱成人的束缚,独立学习、生活,常通过模仿成人行为来证明自己。一旦独立意向受阻,会产生强烈不满和反抗行为。(硬抵抗、软抵抗和反抗的迁移)

②关注自己的身体形象

青春期外型特点的变化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焦点,会直接影响青少年对自我形象的认识。

③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品质

随着年龄增长,青少年逐渐将视野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个人心理品质,常体现在青少年间的谈心和写日记。

④自我意识出现新的分化

青春期的自我意识分化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青少年一方面在观察、评定现实的自我。另一方面也在积极追求理想中的自我。

⑤强烈的自尊需求

青少年独立意向的发展使其自尊变得敏感而强烈,希望被人尊重和认可。

⑥自我评价趋于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

自我评价从片面性向全面性发展,从评价身体特征和具体行为向个性品质方向转化,能独立评价自己,不盲从别人的评价。同时,自我控制的欲望也提高了许多。

5.霍尔用“暴风骤雨”来形容青春期。青春期在本质上是动荡的,充满了种种矛盾和冲突。在矛盾和冲突之中,个体的心灵可以在尽量大的范围内探索人类的经验,不断地达到新的成熟,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6.勒温用“边缘人”来形容跨立在童年期和成年期门槛之间的青少年。

7.斯普兰格用“第二次诞生”来形容青少年阶段的心理特点。

8.何林渥斯用“心理性断乳”来定义青少年期。

9.青春期的自我意识的辅导:

1)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己

教师要帮助学生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并给予学生全面、公正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社会比较。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其根本目的是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长处,善待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2)确立现实合理的理想自我

理想自我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目标。确立理想自我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以及社会所提供的可能性,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

3)培养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青少年自我控制欲望强烈,但自我控制水平偏低。教师要注重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4)克服自我意识障碍

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完美无缺,离开了自己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完美”期望受挫,增加适应的困难。他们对自己的所谓“不完美”之处过分看重,甚至把人人都会出现、遇到的问题看成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现,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与自信。

对于这样的青少年,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追求完美是健康发展的本能,但要表现得十全十美、不肯迁就现实中平凡或有缺点的自我是一种非理性的观念,要教会他们理性地分析思考问题,改变这样的观念。

(案例:失落的一角)

10.青少年的性心理辅导:

1)对青少年进行性心理辅导要选择合适的时机,青春期的性教育要走在青春期的前面。

2)青春期性心理辅导可以围绕三方面的内容展开。

①让青少年通过正确的渠道获得性健康知识;

②要传授给他们性心理知识,比如青春期心理发展特点,如何与异性交往等;

③进行性道德及婚姻家庭的有关教育。

3)进行青春期的性心理辅导要注意辅导的方式和方法。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学校方面,可以采用录像、书籍、讲座等方式;家庭方面,性教育要融入日常生活点滴,不要一味否定,应强调在性方面能做什么。

4)在进行心理辅导是要注意帮助他们消除性心理的困扰。如女性月经等。同时也要注意由此引发的“早恋”问题的处理。(案例:早恋问题的分析处理)

11.早恋问题的处理

1)早恋实质上是接近异性期的表现,是怀春心理的表现,是一种自然朦胧,稚嫩脆弱,盲目冲动的爱。 2)家长和老师要谨慎对待和处理,不要简单地“一棒子打死”。

对于青少年间正常的异性交往应该鼓励,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异性间的交往;对于超越了正常的异性交往而建立起来的朦胧的爱,应该用合适的手段引导他们将青春期的冲动转向更加积极的方向。

第五章人格发展

1.人格的基本特点:

1)人格的独特性和共同性

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不相同,比如遗传因素;而人与人之间心理和行为方面相同的部分就是共同性,比如同一民族,同一阶级。

2)人格的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格虽然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但是在一个现实的个体身上他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机械凑合或简单堆积,是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稳定性是指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跨时间的持续性,是指人格是稳定的行为特征;跨情境的一致性,是指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出某一种比较一致的特点。)

然而,人格并非一成不变。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因而具有可塑性。人格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4)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

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同时,人格又是在个体的遗传和生物性基础上形成的,人格受到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2.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与人格发展

个体的人格特质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对于对人的心理活动有制约作用。

2)环境因素与人格发展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两个方面。

①胎内环境,不仅影响胎儿的生理健康,也影响胎儿今后的人格发展,如孕妇的营养、情绪,药物,

烟酒等。此外,母亲的心理活动对胎儿发育有重大影响;

②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比如地中海沿岸的民族偏外向型。

社会环境包括四个方面。

①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出生次序和独生子女都影响着儿童人格的发展;

②学校教育,教师不同的管教方式(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对于儿童的人格发展影响明显;

③社会实践,各职业的要求对人格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职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

④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传媒等都对儿童人格发展产生影响。

3)自我意识与人格的发展

学生自我意识在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可主动选择学校的教育以及社会文化对其产生的影响;

②在经受学校教育影响的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教师,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环境;

③学生可以通过自定目标、自定计划、自我教育,通过自我调节、实践等手段来达到塑造自己人格

的目的。

3.自我意识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物质或生理的自我、精神或心理的自我、社会或文化的自我。

4.双生子研究法:用来研究人格形成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用的方法,由高尔顿首创。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图,最高是自我实现需要,基础是生理需要。(P228)

6.气质:个体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特征;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第六章学习理论

1.学习是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较为持久的变化。

2.判断:(P265)

1)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了某种稳定的变化。

2)学习是学习者适应环境的生命活动。

3.学习的分类:

4)依据学习结果(加涅)

①言语学习;

②智慧技能;

③认知策略;

④态度;

⑤动作技能

5)依据学习的意识水平

①内隐学习: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获得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某些行为的学

习。比如:儿童没进行专门的语法学,但是可以把话说得符合语法规则。

②外显学习:受意识支配、需要付出心理努力并按照规则作出反应的学习。比如:课本的学习。

4.学习的特点:

1)学生的学习具有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活动,所以学生的学习要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

2)学生的学习具有间接性

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技能,可以从学习现有的经验、理论开始,不必亲身参加某种实践活动,而是通过某些中间环节获得即可。

3)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风格性

学生的学习要能够有效进行,其过程必须是积极主动,且讲究方法。自主性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策略性是运用策略知识去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学习。风格性则是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5.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1)基本观点: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所有的行为都是习得的。

刺激-反应的联结是直接的,会根据环境的反馈结果而自动地得到加强或削弱。例如,孩子一哭闹就给糖果,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通过哭闹来获得糖果的坏习惯。

2)早期行为主义的学习观

①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联结是通过试误而建立的(无需任何中介)

(2)尝试错误的学习过程总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练习律。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由于练习次数的多寡而有别。(业精于勤,孰能生巧)

准备律。刺激-反应的联结,随个体的身心准备状态而异。(有准备会感到满意,没有就会烦恼)

效果律。刺激-反应的联结,因获得满意的效果而被强化,以后出现同样情境就容易引起反应。相反,如果反应带来痛苦结果,以后出现同样情境就不会做出该反应。(奖惩)

②华生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观

(1)人类的一切行为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反应,一切行为表现只是多种反应的组合,除少数是与生俱来

的反射外,全都是个体在适应环境是通过经典条件作用的学习过程所形成的。

(2)学习的巩固在于所学的反应的多次重复。

6.经典条件作用中所建立的刺激-反应联结可以用来解释很多学习现象:

1)教儿童初学单字所用的图形与字形联对法

2)在某些不具有伤害力的情境中,儿童却表现出恐惧或焦虑反应。

学校恐惧症和教室恐惧症的形成都是因为在校学习失败或惩罚不当引起恐惧后,进而对整个学校产生恐惧。

(经典条件作用对于教学的实践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学习任务与愉快的刺激相联系,使之建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情绪。比如,鼓励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发言,逐渐的学生会把发言的良好感觉同发言活动联系在一起。)

7.认知主义强调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8.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观

1)学习要尽可能地有意义。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

2)学习是否有意义,不在于学习方式是发现还是接受,而是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

①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②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心向”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新学习的内容与认知结构中已

有的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导致新旧知识的意义的同化,最后学生的旧知识得以改造,新知识获得新的意义。

9.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基本观点: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在自己经验背景的基础上构建起来。

2)①知识观

②学生观

③教师观

第七章学习动机

1.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关系。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强度增强,学习效率不断提高;当动机强度超过某一最佳水平时,随着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反而不断下降。

就一般而言,最佳动机水平为中等强度。但这种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与学习的复杂程度有关。

对于简单的学习,其最佳水平位较高的动机程度;对于复杂的学习,其最佳水平位较低的动机强度。

2.奥苏伯尔学习动机的分类:

1)认知内驱力,即一种要求获得知识、技能以及阐明和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儿童对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总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

2)自我提高内驱力,即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3)附属内驱力,即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和认可而努力学习的需要。

3.成就动机理论:由力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两部分组成,两者所占的相对强度不同,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避免失败者的动机成分中避免失败的成分多于力求成功的成分,旨在避免失败。因此倾向于选择容易的任务,以使自己免遭失败;或选择极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为自己找到借口,减少失败感。

而对于成功率只有50%的任务,则会采取回避的态度。

4.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可分为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

1)稳定性维度与期望有关

2)内外源、可控性维度与情感有关

内外源维度影响自豪与自尊的情感;可控性维度与内疚惭愧等情绪体验相联系。

*不同的归因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消极的归因方式将使学生最终陷入“习得性无助感”。

5.习得性无助感:个人在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动机缺失,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2)认知缺失,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消极心理,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 3)情绪缺失,缺乏积极的情绪体验,最初烦躁,后来冷淡,悲观,陷入抑郁状态。

6.教师在使用表扬、奖励等强化手段时的注意事项:

1)奖赏必须是针对学生不感兴趣,但需要完成的任务;2)奖赏要针对真正的进步与成就;

3)尽可能采用社会性而非物质性的奖赏; 4)奖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1.学习策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

2.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使用的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能及调控方式。它既有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也有外显的程序与步骤。

1)学习策略是一种学习谋略;

2)学习策略不等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

3)学习策略是有意识的心理过程;

4)学习策略是学会学习的标志。

3.迈克卡把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4.记忆策略:

1)感官并用策略:多种感觉通道参与识记具有更好的识记效果,使学习内容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联系,留下深刻印象。学习要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相结合。

2)复习策略:

①及时复习。艾宾斯浩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遗忘的内容先多后少。学习新的知识

后的很短的时间就应当组织复习。

②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策略。集中复习,即在一整段时间内,将所学材料反复学习,直到熟记;分散

复习,即分散在几段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分散学习优于集中学习。

③尝试记忆策略。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尝试回忆,回忆正确率最高。

④追加学习策略。追加学习,即学习次数或时间超过了对学习材料最低限度熟记所需的额度。追加学

习以学习度为150%时,效果最佳。

1.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

2.学习风格的特征:

1)独特性,学习风格受到特定的环境影响,因人而异。

2)稳定性,个体在长期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学习风格,一经形成就具有稳定性,且不易改变。

3)兼有活动和个性两种功能,个性对学习的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学习风格作用于学习过程。

3.从个体在认知加工中对客观环境提供线索的依赖程度看,个体的认知风格可以区分为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

4.认知问题的解决风格——沉思型与冲动型

1)冲动型学生在碰到问题时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根据问题的部分信息或未对问题作出透彻的分析就仓促做出决定,反应速度快,但容易出现错误。

2)沉思型学生则倾向于深思熟虑,用充足的时间考虑、审视问题,权衡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满足多种条件的最佳方案,因而错误较少。

5.根据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倾向,可以把个体的认知风格区分为聚合型和发散型。

第十章学习迁移

1.学习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学生获得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动作技能、学习策略

和方法等于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影响。

2.学习迁移的分类:

1)正迁移和负迁移(根据迁移产生的效果划分)

正迁移,又称为积极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或促进作用;

负迁移,又称为消极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消极影响或阻碍、干扰作用。

2)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产生的方向划分)

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续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是指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即后续学习引起先前学习中所形成的认知结构的变化;

逆向迁移有助于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完善,但在教学中,逆向迁移远不如顺向迁移充分。

3)纵向迁移和横向迁移(根据迁移产生的层次划分)

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是指不同抽象概念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又称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3.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

4.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

1)学习材料之间相同的因素

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共同点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共同因素越多,越容易发生学习迁移。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水平越高,越容易向具体情境迁移,效果也越好。 3)学习定势

定势也称心向,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活动对象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学习的迁移。

4)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由人们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

它的清晰度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新知识学习的效果。要产生迁移,原有的认知结构必须被有效地激活、提取。

5.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应明确而具体,让学生能够确切把握其含义,使学生对于与学习目标有关的知识产生联想,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选择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材料,以及基本的典型的事实材料,同时,精选教材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果,从迁移的角度看其标准就是要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和网络化。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教学程序处理不好,教学效率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以及学习的迁移。

5)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方法中包含了许多重要信息,比如在什么条件下迁移,如何迁移所学内容等,教授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改善迁移能力,提高学习与教学的效率。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选择、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所有资料仅供大家参考,用黑体标出来的属于重点内容,请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结合书本,祝大家考个好成绩! 第二章学生心理 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观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P30) 皮亚杰对“图式”的定义是“一个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 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形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P31)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显著标志是儿童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操作。他们在做出判断时倾向于运用一种标准或维度,比如:长得多,密得多或高得多,还不能同时运用两个维度。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获得了思维的可逆性,去集中化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成熟的最大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又称命题运算阶段。 三、建构主义(必考) (一)、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皮亚杰提出了建构论,他认为新结构或新知识的形成实际上是一种建构的过程。个体的认知图式不能同化新的知识经验时,心理产生不平衡的状态。每经过一次由失衡到新的平衡,其认知结构就会产生一次新的改变。个体认知结构的改变使之能够吸收更多心的知识经验,促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 1、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 2、情景、协作、会话的意义结构; 3、建构主义模式/策略:a、支架式b、抛锚式c、随机进入 (二)建构主义的特点 1、比认知心理学更强调认知的主观方面,在认知上向客观主义相对立的一面发展。 2、强调情境的积极作用(抛锚式教学) 3、强调社会文化的互动和积极作用(维果斯基) 4、关注知识如何从一种动态的过程中生成的(皮亚杰的认知、同化、顺应) (三)建构性学习的核心特征 1、积极的学习 2、建构性的学习 3、累积性的学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教学教材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习题答案 习题 一、填空题 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 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 1.()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 黄翼 B 孙国华 C陆志伟 D陈鹤琴 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个案法 D 书面调查法 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A纵向研究 B追踪研究 C横向研究 D横断研究 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在1985年创刊。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C 《心理发展》 D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 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 B集中观察 C 重点观察 D分散观察 三、判断题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2.普莱尔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

自考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知识点 课程代码:00456 第1篇德育心理 第一章德育心理概述 第一节我国的传统德育心理思想 1.关于道德认识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非常强调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所其的作用,例如,孔子认为,有了认识才会有坚定的信念。 2.关于道德情感的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总是把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论述。如王守仁也明确指出:“今教童子”必须“调理其性情”。 3.关于道德行为的思想:在知行关系上,我国不少思想家强调行的重要,重视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的培养。如孔子、荀子等人的思想 4.关于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内求说与外铄说。这两种观点并非是绝对对立的,它们都肯定先天因素是品德赖以形成的前提,重视环境和教育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不过是着眼点不同罢了。 第二节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 1.现今品德心理研究的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的道德判断的研究。 2.德育心理研究的范围有哪些? (1)道德认识;(2)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4)道德价值取向 3.道德认识包括儿童和青少年掌握的一系列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以及从这些道德概念和道德观念中逐渐形成的观念体系(道德观)。 4.道德认识对一个人的道德观起着内部指导作用。 5.道德发展的引导机制是道德认识,而其核心因素则是道德判断能力。 第三节德育心理研究的任务 1.什么是品德发展? 2.什么是品德教育? 3.德育心理研究的具体任务有哪些?

第四节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 1.德育心理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2.最早由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应用的间接故事法和道德两难故事法主要是把道德矛盾投射在道德情境故事中,进而从中捕捉他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 第二章道德认识的发展 1.什么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2.什么是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第一节道德认识发展概述 1.道德认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人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经历两种过程:理性化过程、社会化过程(2)理性化过程,也就是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发展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过程。 (3)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作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4)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还必须以儿童的社会认知为前提,即儿童必须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2.道德认知发展学者把人的道德判断和推理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 第二节道德观念的发展 1.如何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的研究?(理解) (1)从单纯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准则 (2)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 (3)从服从到公平(或平等)再到公道(公正) (4)从抵罪性惩罚到报应性处罚 (5)理论的概括:从他律到自律 年长儿童的道德判断已从他律水平逐渐过渡到自律水平; 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 2. 皮亚杰揭示了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判断区分为他律和自律两种水平。 第三节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教育心理学 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二、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教学过程的三个侧面: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四、几种具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皮亚杰用图式来解释婴儿抓握、吸吮反射等这种认知结构。皮亚杰所说的适应技能包括同化和顺应 二、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三、顺应:同化性的结构受到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的改变。 四、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五、皮亚杰认为发展有四个因素: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六、维果斯基的发展理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最近发展区。 1.维果斯基把历史研究作为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 2.他首先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个是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直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3.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就是个体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4内化学说:内化是指外部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东西,把客体的东西转化为主体的东西5最近发展区: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叫做最近发展区。 6维果斯基发展理论的教学应用:教学支架的概念,交互式教学模式,同伴合作模式,通过学徒制进行社会指导 八、埃里克森的心里社会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 九、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信任对怀疑(18个月)、自主对羞愧(18个月到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对孤独(成年初期)、繁殖对停滞(成年中期)、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成年晚期)。 十、影响儿童社会化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家庭、同伴和教师。 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斯皮尔曼提出智利的二因素论即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 二、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三、流体智力:是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言语的心智能力。 四、晶体智力:是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能力。 五、斯滕伯格认为智力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变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七、谭顶良提出学习风格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 1、学习风格的生理因素:生理刺激:声音、光线、温度;时间节律;感觉通道: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大脑的单侧化。 2、学习风格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 认知风格指个体感知、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发展理论】 一、发展贯穿人的终身,指的是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系统的连续性和变化。 P3 二、与心理发展最密切的是脑与神经系统的成熟变化。 P5 三、顶叶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 P12 四、人类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以改进,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大致体现为: P15 1、反应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被动向随意、主动演变。 3、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五、美国心理学家霍尔以一句“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闻名于世。P16 六、行为主义学派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心理发展外铄论的典型代表,华生也有一句充满自信的经典论断:“P16”(知道华生的这句话代表外铄论观点即可) 七、心理发展的特点:P20 (每个点可以根据自己的话展开) ①、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②、方向性和可塑性 ③、常态发展和个别差异 ④、发展的关键期 八、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他根据快感区域的不同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和生殖期。P29 九、埃里克森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他在《儿童期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人生八个发展阶段。P31 十、高级心理机能包括语言符号系统。(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P37 十一、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进来,这就是同化,而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接受和解释它时,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P39 【第二章认知发展】 一、在对阶段性发展观点进行比喻时,常用例子“爬楼梯”。P48 二、领域的特殊性:持有领域的特殊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是以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领域发生的,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分别存在一些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它们之间是相互独立的。P51 三、威廉姆斯综合征是认知领域特殊性的例子。P52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P59 1、感知运动智力阶段的儿童还形成了客体永恒性概念,即能意识到被移出视野的物体仍然存在并试图找到它们。 2、具体运算思维阶段的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明显进步,但仍局限于对具体物体进行推理; 出现守恒的概念。 五、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 P62 1、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坚持的是认知发展的领域特殊性观点。 2、总体上信息加工观点认为存在基础发展个高级发展这样两种认知发展过程。

(完整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_分章练习题(有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单选题 1.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C )P58 A.环境 B.成熟 C.遗传 D.教育 2 .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知识的( D ) P72 A.积累 B.迁移 C.学习 D.领会 3.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为( D )P63 A.发展 B.发育 C.遗传 D.成熟 4.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P78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5. 常见的由基因异常而导致的遗传性疾病为( B )P60 A.唐氏综合症 B.苯丙酮尿症 C.特纳氏综合症 D.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6. 通过选育来观察生物产生(或消除)某个特性(或性状),以此来推断遗传的作用的方法,称为( D )P58 A.高尔顿法 B.基因突变法 C.消除法 D.孟德尔法 7. 知识的( A )是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 A.领会 B.灌输 C.传授 D.接受 8. 印刻现象可以作为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的证据?( A ) A.关键期 B.形式运算思维 C.表征 D.表象 9. 随着年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变化,称作( D ) A.学习 B.发展 C.遗传 D.成熟 10. 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基因在子代再表现的现象,称为( B )58 A.成熟 B.遗传 C.发育 D.发展 11. 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 C ) A.图式 B.平衡 C.印刻 D.发展 12. 以下称为先天愚型的是( A ) A.唐氏综合症 B.特纳氏综合症 C.克兰费尔特氏综合症 D.杭亭顿舞蹈症 13. 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的数目。这种方法称为( C )P62 A.孟德尔法 B.高尔顿法 C.家谱分析法 D.基因突变法 14. 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D )P68,71 A.遗传与环境 B.遗传 C.环境 D.教育 15. 提出“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的心理学家是( B )P69 A.高尔顿 B.霍尔 C.伍德沃斯 D.皮亚杰 16. 提出著名的成熟决定论的心理学家是( D )P64 A.华生 B.霍尔 C.埃里克森 D.格塞尔 17.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D )P74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考点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心理学与教育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载体)⑤教学环境(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 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新教师成长经历三个阶段:①关注生存阶段——重视师生、同事间的人际关系;②关注情境阶段——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③关注学生阶段——重视学生个别差异。 (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的作用 ①描述和解释:对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分析,找出因果,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以指导评价自己的教学 ②预测和控制:帮助教师正确分析学生行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问题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心理学诞生】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年出版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大纲》分为《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卷。由此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确立。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行为主义学习论>[1949新中国成立]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二章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基本特征:⑴连续性与阶段性{第二性征}⑵方向性与顺序性{从头到脚的动作发展}⑶不平衡性环境起最大作用的时期)⑷差异性{人与人性格能力不同}。 ☆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成熟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这一时期学生突出表现为强烈的独立倾向,?极力想争取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对自己往往高估,事事都想自己做主。针对这一特点,教师既要尊重他们的合理建议和要求,又要积极给予正面引导。 1.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基础——生理发展的特点 ①身体发育进入第二次“生长高峰”期;②神经系统趋于成熟;③第二性征的出现和性成熟的开始。 2.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识活动。①初中生认识活动的随意性已显著增长,可以长时间集中学习,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 ②抽象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但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初二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2)情绪情感。表现出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矛盾性特点。 (3)个性发展。①自我意识高涨;②反抗心理突出;[尊重、理解、平等、接纳、信任] (4)人际交往。①同伴关系在初中生活中日益重要。交友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缩小,更注重交友质量;与异性伙伴的关系要好于同性伙伴,与同性伙伴关系较为稳定。 ②初中生与成人的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与父母情感不如以前亲密,寻求独立;另一方面,不再盲目接受教师的观点,开始品评各位教师。初中生所喜欢的教师的特点主要是: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试必备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心里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他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教育心理学更注重解决教育实践领域内的各科具体的心理学问题。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学科的性质有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5》综上所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多面性。即它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但从总体来看,它更是偏重于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 3、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4、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称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同年,他又写了《家庭教育》一书,该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事前结合的典范。 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在国外的发展1)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学的研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心理学思想基础。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这儿童心理学的诞生。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27年霍尔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一书,这本书是最早正是研究老年人心理学的著作。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目前,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是1903年的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另一种观点以1877年俄罗斯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探索心理学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里规律提高其素质。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伦理性原则 8、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1》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2》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心里活动进行评价。3》聚合式交叉设计。 9、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饭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试法10、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的表现,然后根据观察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11、观察法的种类:长期观察法和定期观察法;全面观察法和重点观察法。12、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13、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14、华生的心理学发展理论:1》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2》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3》华生论人格发展4》华生的儿童教育观15、弗洛伊德论心里发展的动力弗洛医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其人格发展的动力,是由原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1》原我受欢乐原则支配,即寻求最大快乐和最小痛苦。原我的核心就是本能。2》自我3》超我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良知,一是自我理想。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和自我是人格控制系统。但他们控制的成都不一样。超我有是非标准,自我则是控制原我的盲目冲动。以保护机体免受损伤。16、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17、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被世人公认是他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梦的解析》。该书竖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18、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1》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2》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3》主动与内疚阶段(3-6),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4》勤奋与自卑阶段(6-12),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5>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7》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8》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19、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展认识论的创始人。20、皮亚杰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经过4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2》前运动阶段(2-7):第一,自我中心主义。第二,直观形象性。第三,不可逆性。第四,知觉的集中性。3》具体运动阶段(7-12):第一,守恒性;第二,去自我中心主义;第三,进行群集运算;第四,具体逻辑推理。4》形成运算阶段(12岁以后)20、维果斯基是钱苏联心里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21、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斯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从”最近发展区“的角度。2》从”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角度。3》从”学习的最佳期限“的角度。22、遗传:遗传是指亲代的某种特性通过子代在表现的现象。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23、家谱分析法,就是选出一个具有某一特征的对象作为指标个案,然后从这个指标个案出发,调查其家族史中出现相似特征的对象数目。高斯顿提出“天才是遗传的”观点,这就是著名的遗传决定论。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高斯顿是第一人。24、成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身心的成长变化。25、环境:广义的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仅指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山川、河流,而且也指胎儿生活的环境。社会生活环境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条件。社会生产方式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也不同。因此,会导致不同的社会成长的人在心理发展上的不同。狭义的环境主要指教育,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26、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决定性)27、遗传只提供了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而社会环境和教育则规定心理发展的现实性。28、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在个体心理发展上,教育与心理发展是辨证统一的。第一,教育能促进或延缓个体心理发展的进程。第二,教育是引起个体领会和掌握知识经验的关键。教育必须适合个体心理发展内在需要的变化。29、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因。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30、心理发展动力的实质:第一,个体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第二,需要在个体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中代表着新的一面,它是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第三,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就是个体原有的、完整的心理结构是过去反映的结果。31、心理发展的特征: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个体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3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敏感期)。所谓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心理发展特别迅速。 33、关键期这一概念,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来自于动物习性学家所提出的“印刻”。印刻现象最初由斯波丁于1872年提出。 34、奥地利动物习性学家洛伦兹提出印刻与学习有四点不同:第一,印刻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强化。学习则是如此。第二,印刻是不可逆的。而学习则不会这样。第三,印刻可能形成得非常快,有时只要一次尝试就形成了。而大多数学习则需要多次尝试。第四,印刻只会在发展早期的“关键期”内发生,而大多数学习可以在任何时期内发生。35、差异可分为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群体差异指的是以热的某种属性相区别的群体之间的差异,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民族差异等。个体差异指的是个体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不同于他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又称为个别差异。36、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智力因素的差异和人格因素的差异。37、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划分人格类型。心理活动的力量如果趋于外部事物,则形成外倾性人格;若倾向于主观内心世界,则形成内倾性人格。37、超常儿童通常主要指智能明显超过同龄儿童一般发展水平的儿童,特指在很早就表现出音乐、书法、绘画等方面杰出的特殊才能的儿童。38、美国特曼用斯丹福-比纳量表、特曼集体测验等方法,得出:在天才儿童中,成就最大者在谨慎、自信、不屈不挠、有进取心、有最后完成任务的坚持性、不自卑及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品质上,显著优于成就最小者。39、超长儿童的元认知特点:元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包括远认识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个成分。40、人们都将致力测验作为鉴别智能超常儿童的主要工具,把高智商(IQ在130-140以上)作为鉴别超常儿童的重要指标。41、遗传和环境对智能超常都是重要的:遗传素质是形成超常儿童的基础;良好的早期教育是超常成长的关键。非智力因素是超常儿童成长的催化剂。42、智力落后儿童:智商(IQ)值在70或70以下的。茅于燕把智力落后的病情划分为轻、中、重三中类型。43、智力落后的预防:1、劝阻近亲结婚。2、避免高龄妊娠。3、加强任期保健和产前检查。4、搞好儿童保健和提高抚养质量。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1、激发学习积极性。2、因材施教。3、加强直观性教育。4、循序渐进。5、多练习。44、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能力的一种变化。(学习是凭借经验在主体身上产生的,按照教育目标要求的比较持久的能力或倾向的变化。)45、美国以卢姆为首的一个委员会于1956年、1964年和1972年先后公布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46、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吧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习题与答案

精心整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简答题 1.为什么将普莱尔作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 A在时间上,《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版,1884年又再版,是儿童心理学着作 B C. D. 2. A. C. D.艾里克森提出了人一生心理发展的观点。 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A.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a.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发展心理学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B.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 C.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E.伦理性原则 5. A. B. C. D. E. 6. A. B. 的一生分为八个阶段,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定的心理社会任务需要解决。 7.心理社会性发展的八阶段理论: A.第一阶段:学习信任阶段(出生—1岁),主要矛盾是信任对不信任。 B.第二阶段: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1—3岁),主要矛盾是自主性对羞怯、怀疑。 C.第三阶段:主动与内疚阶段(3—6岁),主要矛盾是主动性对内疚感。

D.第四阶段:勤奋与自卑阶段(6—12岁),主要矛盾是勤奋感对自卑感。 E.第五阶段: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12—20岁),主要矛盾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F.第六阶段:亲密与孤独阶段(20—40岁)。主要矛盾是亲密感对孤独感。 G.第七阶段:繁殖与停滞阶段(40—60岁),主要矛盾是繁殖感对停滞感。 H.第八阶段: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60岁以后),主要矛盾是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8. A.7岁)C. 9. 10.心理发展的原因: 第一,是起源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 第二,从个体发展来看,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词、符号,使其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机能。 第三,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精)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P1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①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②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③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P14.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P17.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①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描述性研究方法:a.观察法,b.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c.个案法;②实验性研究方法: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特殊形式教育实验。P25.华生的心理发展环境决定论:①否定遗传的价值,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②行为主义对心理发展的解释(思维的发展、情绪的出现、人格的发展。 P30.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①本我(属于无意识层面,原始的、本能的、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最强有力的部分,②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成分,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与现实世界反复作用的过程中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③超我(从自我分化出来的部分,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反映着儿童生长的社会所具有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父母权威和职责的内化。 P34.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联系与区别:①联系:精神分析学说,②区别:弗重视性冲动的作用,埃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弗认为人是生物冲动的奴隶,埃将孩子看做是自发地去适应环境的积极的探索者强调自我的作用。

774-《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doc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2年5月 一、考试形式 1、期末考试采取当堂闭卷笔试。闭卷考试时限为90分钟。 2、期末考试卷面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中的70%。 二、命题单位 考试由中央电大出题 三、试题类型及结构 本课程考试题型共有五种: 1 2 3 共24分) 4、案例分析题,(1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不要空着,如果没有准备到,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列出几点进 行分析,共30分) 四、答题要求 1、多选题中答对但不全的给1分,所以拿不准的不要选,只选最有把握的。 2、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如果没有准备到,按自己的理解列出几点。注 意答题时要点要单独成行, 3、案例分析要首先找准理论依据,答题时理论依据要单独成行,联系案例内容进行分析。 4、论述题不能只答要点,一般一个要点只有一分,必须在每个要点后面展开论述。答题 时每个要点要单独成行,要点后面直接进行分析,不能仅罗列要点,然后只对某一要点展开详细分析,这样得分也会很少。如果没有准备到,可以按自己的理解列出几点进行分析。 五、复习依据 1、文字教材 2、形成性考核册 3、期末复习指导手册 4、中央电大的考核说明 并课程为中央电大命题。中央电大要求,同学们复习时以形成性考核册、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为主,以中央电大的要求为准。下列复习提纲为上海电大教师根据形成性考核册、期末复习指导手册、以往考题(已标出)整理而成,仅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尤其多次考过的题目,大家要引起关注,参见阴影部分,其他也要理解,如划线部分,考过1次的,大致了解如何作答。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C) A学生的学习心理 B人的心理活动规律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D人与动物的心理现象 2、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BCD) A心理咨询 B教师心理 C教学心理 D学习心理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考过——选择题)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1、识记概念:社会性(考过1次)、自我意识(考过2次)、人格(考过1次)、思 维(考过1次)、认知方式(考过1次) 2、掌握心理发展的遗传决定论(考过—简答2次)、环境决定论(考过—简答1次) 3、了解学优生与学差生人格差异(如动机、主体性与适应,考过—简答2次) 6、选择题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B)的观点 A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 B美国心理学家霍尔 C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D德国心理学家斯腾 ●一个学生面对问题时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生属于( D ) A场依存型 B抽象型 C沉思型 D场独立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当儿童的思维具有符号性和逻辑性特征,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并达到了思维的守恒,他的思维处于(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第三章学习心理 1.识记概念:学习(考过2次)、有意义学习(考过1次)、观察学习(考过1次)、类属学习(考过1次)、发现学习(考过1次)、总括学习(考过1次)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考过2次——论述) 3、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考过1次——论述)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考过2次——论述) 7、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考过2次——论述) 8、学生学习的特点(考过2次——简答)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获得 1.识记概念:陈述性知识(考过1次)、概念学习(考过3次)、原理(考过1次)、概念同化(考过2次)、知识表征(考过1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 逾矩。”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 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 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等观点。第四,在 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 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等观点。第五,在 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等观点。(2)近现代:1924年廖 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 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 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 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 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 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 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 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 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 据。(二)可为医疗、文艺及社会 工作等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二、 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 素质:第一探索不同年龄学生学 习的心理规律。第二探索学生学 习各门课程的心理规律。三、探 索教育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方法 1.识记:客观性原则:在研究的 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 地反应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 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变化的 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 涉及的问题。教育性原则: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 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 发展。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于 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 教育实践。1、研究的课题应是我 国当前学生教育、卫生保健和心 理健康等领域中所提出的重大问 题。2、在研究设计和进行过程中, 既要紧密联系当前学生的实际, 又要有理论指导。伦理性原则: 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 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 则。横断研究设计:在同一评价 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 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 观察获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 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 化的依据。纵向研究设计:对同 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里的某种 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 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 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的发展变 化依据。聚合式交叉设计:将横 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 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观 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2.当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桑代克在1903年著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出版。 3.教育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1)相关研究:在两个或多个变量上测试每个被试的数值,然后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式来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例如,用它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考察教师期望与学生动机之间的关系。 (2)因果研究:主要用于探讨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最常用的是实验法。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第二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理论的三条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且给以活动就会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给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题海战术):指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即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频次越多,则联结得越强,反之,则越弱。后来桑代克又发现,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得以增强。 (3)效果律:即如果一个动作跟随以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则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也就是说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决定着他未来的行为。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强化:凡是能增强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强化物。 A.正强化:通过呈现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B.负强化:通过消除或中止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惩罚:凡是能够减弱行为或者减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叫做惩罚。 A.I型惩罚: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B.II型惩罚:通过消除愉快刺激来降低反应频率。 关系:对不同人而言,强化的效果不同,同一种反应,甲认为是一种惩罚,乙可能认为是一种强化,因此在选择强化物时,应遵循“祖母的法则”,即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有效强化物。 另外,强化还可分为: A.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如水、食物、安全等。 B.二级强化:指任何一个中性刺激与一级强化反复结合后,自身获得强化效力,可分为社会强化(拥抱、微笑)、信物(钱、奖品)、活动(游戏、听音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