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三复习1-5

必修三复习1-5

历史必修三文化模块复习资料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二)、“百家争鸣”的概况

老子(春秋)

(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

(2)学说:

①哲学思想:

A、“道”是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1页(共24页)

B、辩证法思想:事物是矛盾对立的,并可互相转化;

②政治学说:“无为而治”

庄子(战国):“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

3、法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1)主要代表人物:

韩非子的思想主张:将“法”、“术”、“势”三者糅合为一,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提出“事异则备变”的改革观,主张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意义:为秦始皇采纳,推动了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全国统一;两汉以后,法家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主要变法

①李悝变法:推行“尽地力之教”;创立“平籴法”;按军功授田宅。李悝所著的《法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②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编户制、连坐制;以吏为师。

4、墨家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尚力、节用、节俭。这些主张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墨家的贡献主要表现在认识论(“三表法”)和逻辑学(类比、推理)方面。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取得显著进步的重要条件。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对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儒学的兴起

(一)焚书坑儒的批判

(1)原因:儒学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的统治。

(2)评价

积极方面: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权

消极方面: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

(二)儒学的兴起——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1、前提条件(西汉时期)

经济上:西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经济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

政治上:王国问题依然存在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文化上:西汉初年推行“黄老思想”(无为而治)不利于思想统一

主观上:汉武帝“举贤良对策”寻求新的治国之道,董仲舒改造儒学,以“天人三策”被汉武帝采纳

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概况

(1)新儒学理论来源:把道家、阴阳五行思想糅合到儒家之中,形成新儒学体系。

第2页(共24页)

(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①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

③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和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发挥“仁政”:轻徭薄赋;

④针对为人处事标准和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提出“三纲五常”。

思想特点:内法外儒

3、汉武帝的举措: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起用儒生参与国政

(2)兴办太学、立“博士”,传授“五经”、“学而优则仕”

(3)设立郡县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

4、历史影响

(1)标志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2)保证中央集权,儒生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提高官僚素质

(3)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形成,巩固儒家文化的地位

(三)科举制的文化影响(教材P13)

隋唐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深化探究: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学的政策有何不同?导致不同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对儒学的发展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两种政策又有何相同之处?

参考答案:

第3页(共24页)

汉代新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继承、发展先秦儒学的基础上,最终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

继承: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发展:经过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

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

了“大一统”思想,(博采众家之长)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

家的一些思想。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儒学哲学体系

(一)儒学的发展: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并立,开始融合……

2 隋朝时期,“三教归儒”即“三教合一”

3 唐朝时期,三教融合趋势中趋向“理学”,并重注《五经正义》推动儒学新发展。(二)宋明理学概况

1、理学的开创者:(北宋五子)

周敦颐:结合《周易》解释《太极图》,把人与天地万物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理论提供依据。

邵雍:重排《周易》六十四卦。

张载:①开创理学中的“气学”一派,是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②严格区分天、道、性、心,准确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程颐、程颢:(二程)

①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即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

2、理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朱熹,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

①理气论:(二程为主,兼收张载)“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比气更根本;气有能动性,

理离不开气;理生万物。

②修养论:严格区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强调“仁”;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

最大不同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

③社会政治理论:天理(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要设法“正君心”。主张“存天理,去人欲”。

3、陆王心学(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①陆九渊(南宋):心学的开创者,核心命题是“心即理也”(本心即天理)。主张通过“发

第4页(共24页)

明本心”以求理。

②王守仁(明代):(集大成者)灵明就是天理,就是本心,就是良知;学以至圣的关键是

“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

(三)宋明理学的评价

①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视主观意志力、崇尚气节强调社会责任感等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新的社会力量产生;

政治上:专制主义统治进一步强化,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文化上: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以及西学东渐的影响,反对传统思想出现。

(二)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第5页(共24页)

1、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资本主义萌芽后早期市民

的进步思想。

2 、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民主思想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 、局限性: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不占统治地位,无法撼动儒家思想

的主流地位。

探究一:明清之际君主批判与启蒙运动中的君主批判的不同?对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有何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和孙中山对君主专制的态度与明清之际的君主批判有何不同?

明清之际的君主批判主要侧重于对君主的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限制君权的设想,它在当时文化专制统治下没有成为主流思想,因此没有促进明清社会的转型;而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近代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启蒙思想家主要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集中力量批判了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对未来资本主义提出了很多构建,如君主立宪、三权分立、社会契约。他们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了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描绘了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宏伟蓝图,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对法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期康有为主张通过改革的方式用君主立宪来代替君主专制。20世纪初期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的方式摧毁君主专制,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其主要原因在于19世纪末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探究二.儒家思想取得正统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1)、儒学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第6页(共24页)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探究三.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1)、儒家思想的道德规范意识是现代社会公德意识培养的一个主要渠道;

(2)、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安定统一的社会状况和推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价值;

(3)、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对于当今政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4)、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

(5)、还有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民本、农本思想对于今天的"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中国的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是中国文化象征,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曾被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大加

赞扬和介绍。

专题二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

第7页(共24页)

(二)其他科技成就

1、天文学

①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

②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圆说早1000多年;地动仪早1700多年

③唐: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水运浑象仪。

④元:郭守敬:简仪早300年;《授时历》我国古代最精确的历法

2、数学:

①春秋:九九乘法表;度量衡;筹算

②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早500年

③东汉:《九章算术》④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早1000年

3、四大农书(农学):

①南北朝《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②元:王祯《农书》介绍工具改进

③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

4、医学:

①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②东汉:“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法;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

③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

深化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以及中国古代科技走向衰落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特点:①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②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③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和医学方面。

(2)领先世界的原因: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②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对科技的重视与支持。③中国古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对外交往的广泛,外国先进科技的传入等因素的推动。

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与不懈的探索精神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观因素。

(3)16世纪后走向衰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第8页(共24页)

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②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③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的肆虐,使中国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人才。

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走向衰落。

历史启示:

A、科技的发展受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B、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

C、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1、汉字的起源与书法的发展

(1)汉字的起源: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发展: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由繁到简。

(2)书法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

秦代:李斯――篆书家;

东晋:“二王”王羲之——“书圣”(擅长行书、草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丧乱贴》)、王献之;

唐代:楷书: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颜氏家庙碑》),柳公权(柳体,《玄秘塔碑》);

草书:唐代张旭(草圣),怀素;

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行书);

元代:赵孟頫;

明代:文征明、董其昌

2、绘画艺术

(1)分类

按题材分:分为人物画、山水画(国画精粹)、花鸟画。

按表现技法分:分为工笔画与写意画。

第9页(共24页)

(2)起源与发展

①起源:新石器时代

②发展: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③逐渐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唐代(人物画、山水画):吴道子(画圣)《送子天王图》;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王维以诗入画(《雪溪图》),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④宋代:文人画在北宋以后成为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文人画的特点是: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创作上强调个性,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修养。

宋代绘画艺术发展的原因:A、宋代统治者重文轻武,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兴起;B、宋代以后,伴随着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出现了许多描绘民间风情的作品(风俗画,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⑤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3、戏曲(剧)艺术

(1)中国戏曲的演变

a春秋出现优伶(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人)

b宋代产生杂剧(滑稽戏)、金代讲唱戏(诸宫调)

c 元杂剧——标志中国戏剧的成熟

表演形式: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为一炉

剧本结构:“末唱本”“净唱本”(独唱本)

角色:末、旦、净、丑、杂五种角色

代表作品: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

(2)明代传奇(戏曲)的兴盛

a 宋元时期温州一带“南戏”――明代发展为“传奇”

b 昆曲形成:明朝中期南戏发展各种腔调,昆山(今江苏)腔最大

魏良辅改造为新腔――“昆曲”

梁鱼辰利用昆腔创作《浣纱记》推动昆曲发展,并出现昆曲一统天下局面

c 明朝后期,传奇进入黄金时期

代表作品:汤显祖《牡丹亭》

(3)国粹艺术――清代京剧的崛起

a形成:①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

②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并融合昆曲、

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后来称为“京剧”。(多采用虚拟性动作)

第10页(共24页)

b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标志:京剧名艺人――“同光十三绝”

c走向世界:民国以来,成为中国“国粹”,进入世界戏剧之林。

d京剧特点:

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

乐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

角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

e地方戏名目繁多:秦腔、越剧、豫剧、川剧、粤剧、黄梅戏……

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1、春秋时期: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主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孔子整理编订,儒家经典)

《风》:是《诗经》的精粹,反映社会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

《雅》:是周王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贵族宴饮时的乐歌。

《颂》:是国王和诸侯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的乐歌,主要是对祖先和当权者功德的歌颂。

2、战国时期:楚辞(浪漫主义):屈原——《离骚》。

3、汉赋(半诗半文的综合体)

西汉: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班固《二都赋》、张衡《二京赋》。

4、唐诗

①“诗仙”李白(浪漫主义,诗风狂放炽烈,是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代表作:《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静夜思》等

②“诗圣”杜甫(现实主义,诗风忧国忧民。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诗作被称作“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七律《秋兴八首》、《登高》;五律《春望》、《月夜》5、宋词

北宋:婉约派:柳永:《雨霖铃》;

豪放派:苏轼(豪放词开创者):《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南宋:婉约派:李清照:《声声慢》;

豪放派:辛弃疾(豪放词集大成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6、元曲(包括散曲、杂剧)

散曲: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杂剧:①元曲四大家: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②王实甫:《西厢记》

7、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繁盛的主要原因:①工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壮大了市民阶层,形成了要求表现自己思想河生活的广大的读者群;②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强,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明:长篇: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许仲琳:《封神演义》;吴承恩:《西游记》(影响最为深远);

第11页(共24页)

短篇: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清:三大批判现实主义力作

——吴敬梓《儒林外史》;曹雪芹《红楼梦》;蒲松龄《聊斋志异》;

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

总结:

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决定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初唐和盛唐政治的清明与经济的繁盛反映在意识形态方面便是文化成果的灿烂;明清时期政治上的衰落和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此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也有反作用。比如诸子百家的思想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在观念上的反映,反过来它又为历史变革起了推动作用。

二、文化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

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三、文化发展的总结:

A、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

B、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C、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

D、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交往政策,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

E、统治者对外来宗教采取开明政策,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F、前代科技文化成就为后化科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G、总之,我国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是我国古

代科技文化领先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线索:

学习西方器物――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戊戌变法(维新变法)

革命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辛亥革命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

第12页(共24页)

一、顺乎世界之潮流(西学东渐)

(一)历史背景

客观原因: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政策,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同时进入;

主观原因:先进中国人为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向西方学习,促使了新思潮的萌发。(二)概况

1、地主阶级学习西方“器物”(抵抗派、洋务派)(开眼看世界)

(1)抵抗派:

①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各国律例》

魏源-《海国图志》介绍西方史地、科技、政治制度

②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

③特点:没有具体实践,但是具有启迪作用。

(2)洋务派

①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核心:以中国传统的三纲五常为立国之本,以西方的近

代科技来巩固根本;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达到强化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

③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巩固清政府统治)

④论战:顽固派vs洋务派

焦点内容:如何维护统治的方式(忠信礼义vs坚船利炮)

⑤实践:洋务运动(主要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企业;建立近代海军;兴办近代教育:

创办新式学堂,委派留学生)

⑥结果:1895年,甲午战争中失败而告结束。说明“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使中国走向富

强。

2 、资产阶级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维新变法、走向共和)

(1)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君主立宪”制度

代表:早期维新派、康梁维新派

①早期维新派:王韜、薛福成、郑观应

主张:最初持“中体西用”的思想,中法战争后主张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特点:尚未形成完整理论,未付诸实践

②成熟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出现背景:

第13页(共24页)

A、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B、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西学的进一步传播;

共同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倡西学,废八股;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变法图存,伸民权,设议院

谭嗣同:《仁学》批判君主专制和纲常礼教,倡导自由、平等;

严复:译著《天演论》,“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③顽固派与维新派论战:“体用”之争

焦点:要不要“变法”(“中体西用”vs“西体中用”);要不要兴民权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中国近代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

代表:章炳麟、邹容、孙中山

主张: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论战:改良派(保皇派)vs革命派

焦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实质:资产阶级不同派别就中国实行何种政体的论战,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辛亥革命(1911.10.10)

意义: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建立民国,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间接打击帝国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运动的深入发展?

1、社会因素:甲午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马关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民族危机。

2、经济政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使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第14页(共24页)

C、维新变法思想对近代社会的作用:

a、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

b、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文化;主张兴民权倡西学,促进人民觉醒,是近

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一)历史背景

经济:中国民资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政治: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加强专制统治。

业已启蒙的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文化: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袁世凯则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直接原因)

(二)新文化运动概况

1、标志:1915.9 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吴虞、刘半农

3、阵地:北大(蔡元培的“兼容并包、百家争鸣”)

4、旗帜:“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5、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思想解放+文学革命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儒家传统道德思想)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倡导文学形式-白话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倡导内容革命-反封内容

鲁迅成为文学革命的典范《狂人日记》(痛斥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6、影响:

①性质: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②进步性:思想解放;民众觉醒;文化转型

沉重打击了专制主义,动摇了传统礼教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15页(共24页)

③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陷入形而上学的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条件

1、十月革命影响,传来马克思主义;

2、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出现,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力;

3、新文化运动为各种思潮的传入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4、知识分子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爱国心。

(二)传播概况

1、初入中国(20世纪初)

梁启超、朱执信《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无政府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2、广泛传播(十月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先进宣传者——李大钊、陈独秀

李大钊:1918年《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展开论战:“问题与主义”之争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对社会改造问题,反对进行全盘解决和暴力革命)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实质: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较量(同时也预示着新文化阵营开始分裂)

陈独秀:1919.5《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

1920年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3、新思潮的竞起

第16页(共24页)

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意义

⑴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⑵为中共诞生奠定思想、干部和阶级基础;

⑶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准备,为中国人民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理论武器。

专题四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三位伟人,三大理论,三次巨变)

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一)历史背景:

1.政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政府统治日益腐败;各种挽救

民族危亡的改良方案相继失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二)三民主义形成过程:

1、萌芽:1894年兴中会成立,“驱、恢、创立合众政府”

2、形成:(1)1905.8“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了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2)1905.11,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

②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即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

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③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是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民生主义是孙中

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3、实践:指导辛亥革命,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⑴武昌起义胜利,两千年封建帝制结束:1911.10.10

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特点:具有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4、评价

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时期成为鼓励人民群众革命的理论旗帜,它指导民族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的反帝要求;没有彻底土地革命纲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不能发动农民参加革命,从而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不能改变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第17页(共24页)

(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产生:1924中国国民党一大,孙中山接受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2、内容:与旧三民主义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进步:

⑴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突出“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明确反帝

目标和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⑵民权主义:三民主义抽象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享;

⑶民生主义:旧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而新三民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改善工农的生活等。

3、评价

积极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反帝反封),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由于阶级的局限,本纲领仍然没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比较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明显的局限性)

★、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新旧三民主义的区别

⑴、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相比,突出了反帝反封建、争取真正的民主自由、改善

劳动人民生活等内容,是一个较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⑵、具体不同之处在于: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新三民主义明确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并提出要实现国内民族平等;民权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比

较空洞,强调资产阶级民主,新三民主义则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并且和反

帝结合起来;民生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没有彻底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新三民

主义则确定了“耕者有其田”的方针,新三民主义还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⑶、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集中体现在“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上。

没有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就失去了灵魂。这也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根本区别。

第18页(共24页)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历史背景:

阶级基础: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实践基础:毛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共同创立了中国共产党。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概况;

A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理论

B思想精髓:事实求实、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形成过程:如下

1 、萌芽:大革命时期(1924-1927.7)

(1)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分析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指出农民问题是革命中心问题。

(2)观点: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的观点

2 、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1927.8-1937.7)

(1)著作:《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____》

(2)思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3 、正式形成: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1)著作:《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2)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论述。

①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中国革命的步骤: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

概念』(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区分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④革命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⑤革命任务——反帝反封

⑥中国革命的动力:统一战线,【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在特殊条件下还联合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⑦新民主主义前途:社会主义

(3)中共七大:1945.4 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人民民主革命理论形成

著作: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

思想: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思想

意义:为人民政协制度和新中国成立奠定理论基础

5 、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理论:

(1)“社会主义改造”思想:1953中共定“一化三改”方针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19页(共24页)

★、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基础、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1、性质特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共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作用:

⑴毛泽东思想是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指导了民主革命赢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共和国。

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

⑶创造性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义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历史背景:

社会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思想基础: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实践基础:建国以来若干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经验

形成与发展过程:

1、初步形成----70年代末(1976-1978)

①1978年11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它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②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标志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2、发展----80年代

①1982年,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20页(共24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