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从全球整合型企业到“未来的企业”,CEO们渐

渐达成了共识:应该尽可能从各地获取最佳的

能力、知识和资产,整合起来运用到任何有需

求的地方。这种整合优配的理念,也同样能使

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受益。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2008年10月作

者:柴文静

随着资源和市场的全球化,如何能够从全

球各地获取的最佳的能力、知识和资产,并将

其应用到世界上有此需求的地方,成为最受

CEO们关注的议题。

这就要求企业关注价值主张的转变,打破原有的企业边界和组织内部的职能孤岛,设计出更开放的、模块化的业务组件,构建出能够赢得未来的企业模式。而整合的起点,就始于供应链。

“未来的企业”

相比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以旁观者的视角,从事实和现象中去分析全球化的影响,IBM的CEO及董事会主席彭明盛则是以变革参与者的角色深入地描述了他所理解和正在经历的全球化,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将要或正在发生的组织变革。

在两年前,彭明盛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中发表名为《全球整合型企业》(Global Integrated Enterprise,简称GIE)的文章,文中他解释了近30年来全球经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全球运营公司所产生的影响。

彭明盛特别提到了两个因素:

其一,是经济中的民族主义和国界限制在逐渐减弱,因此,投资和贸易的壁垒渐渐减少,自由的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改变了公司对于全球化范围的认知。

其二,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提高了全球沟通的质量和公司运营的效率,也大大减少了相应的成本。最重要的是,技术变革是将公司运营的基本活动标准化,从而将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的互动更容易地联系起来,让交流变得更为方便。

基于全球统一的IT基础架构上共享技术和标准的结合,改变了公司对全球化的可能性的认识。

正是出于对全球化所允许的范围和实现的可能性的全新认识,一些领先公司加速了自身全球化进程:将原有的只是简单地进行销售、制造或者少部分的研发职能,放在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业务设计的变革,成为全球整合型公司。这是一种开放、模块化的企业模式,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能够整合到网状经济的结构之中,以实现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的灵活性和整合资源优势。

简单来说,全球整合型企业就是一个为了追求一个全新的目标而改革自己的战略、管理和运营的公司,而这个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和价值传递。这意味着,公司要将焦点从产品转向制造——从选择制造什么产品,到选择如何制造这些产品;从选择为客户提供什么样服务,到选择如何提供这些服务。

在全球整合的背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认为正是如下三个驱动因素(也是实现工具)促使企业进行整合:

1.经济力量。即公司要持续寻求进入新市场获得业务收入增长,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盈利能力。

2.专业能力。即公司放眼于国际市场,寻求人才、理念和创新,并增强提供全球解决方案与服务的能力。

3.开放性。日益开放的业务标准、业务模式与系统使业务组件化成为可能,而组件的专业化可以带来最佳的工作分配和进一步的整合。

而在2008年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经济学家》情报社共同开展的以“未来的企业”为主题的“全球CEO调查”中,CEO们表达了对“全球整合”趋势的共识。他们认为,未来的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整合,以便能充分利用全球经济的优势,其业务的战略目标是获取全球各地最佳的能力、知识和资产,并将它们应用于全球有相关需求的任何地方。

而这种整合优配的理念,周伟的建议是,不仅仅是适用于那些成熟的进行跨国经营的公司。对于没有全球化或者尚在为全球化努力中、甚至仍在广泛的区域或全国范围开展运营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它们反思自己在全球价值上的现有角色和将来可能的位置,甚至可以将这些“整合”的战略和工具先运用到国内运营中来,从打破国内区域分公司诸侯林立的现状开始,首先成为“国内的整合型公司”,通过整合变革所获得的优势和能力,也能够更有效率地服务于全球客户,同样受益于全球整合。

始于供应链的整合

对于任何一个认识到全球整合已经迫在眉睫的公司来说,它们都是从成为一个全球供应链的整合者开始的。现在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被单纯看成是两个公司的竞争,而更多地被看成是两个公司的供应链之间的较量。

供应链管理的雏形最初出现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飞利浦公司为了打破制造、营销、渠道、销售和财务等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藩篱,就设立了一个相应的部门,以减少存货并同时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由于是基于更好地管理存货而提出的理念,最早的时候,它被称为“整合存货管理”(Integrated Inventory Management),后来,为了更好地表达出企业希望通过对供应链条的管理,让它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组分离的部门。所以,就将其改名为“全面供应链管理”(To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有趣的是,当时被称为“全面供应链管理”的范围非常狭窄,主要是打通公司内部的流通链条,让制造、销售、财务、营销这些部门都能够将运营的重点,确保最终产品的运动和可利用性上。

最初,供应链管理就是为了解决公司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冲突,而造成的存货和能力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而今天,供应链管理是为了管理公司业务单元或部门之间以及公司之间的内在冲突,而引起的能力配置不合理的风险。

尽管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在不断地拓展,但是,其核心理念始终是打破任何阻碍产品(现在还延伸到了服务)“流通”的壁垒(从过去组织内部的职能孤岛到企业边界所形成的藩篱),建立协调一致的“供应链条”。现在,随着业务复杂性的递增,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包含战略采购并让供应商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来的流程。所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需要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信息系统和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网络。

首先,在IT层面上,企业的供应链中需要一套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非常详尽的数据,描述每个销售机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体现当前交易的进展正处于销售流程中的什么阶段,以及什么时候销售人员希望完成交易。系统提供的这些数据,能够帮助企业更准确地预测来减低存货风险,同时还能确保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

但在技术之外,企业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建立一种共识,彼此都明白为了更好地服务最终用户——“我们是一个团队”。比起那些OEM厂商和供应商努力与系统“博弈”的情况,能够为供应商提供较为准确的预测数据,也是一个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优势。

现在,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已经变得越来越高,正如利丰公司董事长冯国经所说:“消费者对质量的定义将不再仅限于产品的实体——它将延展到产品是如何生产的,包括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生产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这就要求,企业不但要在企业内部了解产品的流向,更要对从产品的源头(最初的原材料)到最终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各个阶段的情况都能够了如指掌。

在对供应链的整合中,许多企业往往都害怕走出第一步,因为那需要对供应链进行彻底的重构。企业常常会列举出一大堆理由来说明不需要改变,但对于那些生产的是多种不同的产品,而且公司的成长越来越需要获得多方的资源支持时,他们就开始感受到供应链的整合甚至是全球整合的重要和必要。

整合供应链的价值

在过去几年中,许多大型公司都设置了专门负责供应链管理的高管职位,或是提高了原有职位的级别。例如,朗讯、亨氏以及雪佛龙公司都在COO、CFO和CIO之外,任命了首席采购官(chief procurement office,即CPO)。还有一些公司将这样的职位设定了更广泛的职责范围,例如杜邦负责这个业务的高管,头衔就是“副总裁-全球采购、物流及首席采购官”,而IBM则是任命了一个负责整合供应链“高级副总裁”,它们对这个职位的描述是在IBM内部,主要是“端对端的供应链运营,具体包括采购、系统制造、物流以及客户履行流程”。考虑到管理一个全球的供应链体系的成本和复杂性,这样的任命并不令人惊奇。据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的调查,全球用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IT投入每年高达约200亿美元。

而作为向全球整合性企业转型的第一步,IBM首先进行的变革之一就是供应链。由于IBM现在还生产服务器以及大型主机,在全球还有多个制造基地,因此供应链中包括了全球

制造和部件采购、完全外包的全球物流、客户履行、订单处理、账务系统以及存货管理和发货追踪的所有活动。对一个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运营,有着繁多的生产线和数十个独立业务单元的公司来说,它所进行的整合的复杂性和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公司的想象。

IBM曾经有300多个采购中心,而每一个都是各自为政,由不同的采购负责人领导,全被视为必要的成本中心。而今天,IBM整合的供应链,是一个核心的战略业务单元,触及公司运营的各个层面,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成为公司价值创造、创新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IBM的供应链转型最早始于1993年,到2003年时,IBM将全球供应链运营作为一个单独的业务单元,是其供应链整合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

似乎是一夜之间,这个部门就要负责统筹安排当时IBM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万名雇员的高达450亿美元的花销了。2004年时,通过供应链的整合,IBM就创造了过去30年中最低的存货水平,而存货周转率也大有提高。

进行供应链整合,首先要认清的就是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来完成,所以IBM很早就开始尝试将物流外包,这个举措已经为公司累计节约了数十亿美元的成本。由于IBM自己不再拥有那些存储硬件的仓库,或者运输物品的卡车,这也让公司的运营具有更大的弹性,以很好地在市场波动时做出及时反应。

合理的配置资源和能力是供应链整合的第二个要素。2006年时,IBM将全球采购中心移到了深圳,对此,周伟的解释是,采购中心贴近供应商,是最合理的安排。但同时,为适应全球化模式而设计的供应链通常需要有符合本土化要求的设计和进行本土化相关的调查研究,以适应重要客户、核心区域的要求。但是,在全新的IBM供应链中,却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本土化产品”。例如,爱尔兰都柏林工厂生产的IBM产品销往全世界。同样分布在世界不同地区的客户服务中心,它们的触角也不局限于特定的区域或品牌。IBM亚太生产副总裁简凡希解释说:“顾客由哪个中心为其服务是由其所在的地区、语言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现在通过IBM在全球各地建立IT服务执行中心协同合作,已经能够为全球客户提供7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在供应链整合中,一个突出的好处就是打破边界后,减少重复劳动。过去,服务供应链的各个团队都只是忙于自己手头的事情,无论是主机制造团队还是负责存储业务的团队。事实上,高端的存储器和大型主机具有很多类似的特性,却从未共享过资源,因为负责各自产品线的团队没有进行过这样的沟通和互动。而现在,这些团队能够聚在一起向彼此学习。

所以,这些团队的成员可以开发出一个共用的框架来规划一些可以重复使用的解决方案,以替代过去那种一次性的方案。

伴随着整个供应链具有了更高的可靠性和连贯性,销售团队能从像订购、制定时间表、或者开账单等一些耗时麻烦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从而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销售成绩。通过将许多为客户履行服务合同的活动放在供应链中,为销售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援支持,让他们成为公司创造生产力的重要来源。

在供应链整合中,要确保供应链真正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组件,就要确保它能够发挥协同不同职能的作用。因此,IBM通过管理和组织变革,设计新的衡量体系,以捕捉到跨职能部门的关键量化数据,对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关系进行定性分析。要确保不同的职能部门没有被他们自己内部的指标所迷惑,这就意味着要把股东和客户价值放在首位,把焦点放在端对端的流程上,而不是尽可能地优化自己在供应链中的那一部分。当然,这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个人的指标,而是增加一些与整个供应链共同目标相关的新指标,现在IBM从几个方面来综合地衡量供应链的绩效:客户满意度、成本消减、产生的现金流以及股东价值。

更重要的是,IBM的文化已经开始习惯于从全球整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对IBM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其实是来自全公司范围内的多元文化影响,如何破除这些文化上的隔离,对于IBM这样巨型的公司来说,非常不容易。

整合供应链最有创新意义的副产品,就是将供应链的原则运用到IBM管理中的其他方面。运用供应链中追踪和分配存货的方法来合理地在公司里追踪和分配人力资源和专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方法是通过将IBM公司里的专家和顾问看成是IBM的人才和技术的存货,根据具体客户的需求和可用性来进行安排和调度。例如,某客户需要一个懂法语和俄语的Linux专家,同时还要具有在零售业供应链方面的经验,在三个月后到莫斯科处理相关的业务,那么,负责此项目的员工就可以像查询存货一样,在IBM的顾问和专家的系统数据库中寻找合适的专家。

供应链整合策略及全球市场单一化

全球市場單一化與供應鏈整合策略 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UNCTAD)指出,「公司內貿易」占了全球貿易的三五%到四○%。此外,商業的國際化可從全球的境外投資成長明顯看出:從一九八五年的六○○億美元成長到一九九五年的三、一五○億美元。短短十年之內,成長超過五倍。 經濟發展的廣度與深度,加速了貿易國際化的腳步。企業為了得以在專業領域內保持領先地位,通常以買入或合併其他企業的方式來壯大市場地位,並成為全球市場決定性的角色。 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將資金投資在生產成本低廉的地區。他們僅需要一個少數人的小組進行產品研發,即可行銷全世界。行銷成功的關鍵,在於一個全球架構上的行銷策略,即是所謂的「全球思考,本土行動」。這時,供應鏈的整合則是一切的前提。 跨國公司扮演經濟發展要角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經濟以倍數成長。目前的全球貿易額約為五○年代的十六倍,然而產量卻只有五?五倍的成長。全球的出口金額占國民生產毛額(GDP)的比例從八○年代的七%增加到九○年代的一五%。同期的國際貿易成長比全球產量成長快兩倍。然而,於經濟聯盟內(北美自由貿易協會歐盟,東南亞國協與南美貿易區)的貿易成長較大。 跨國公司對於經濟發展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估計,「公司內貿易」占了全球貿易的三五%,到四○%之譜。而在美國與歐洲、美國與日本的雙邊貿易中,這個比數更提高到四三%及七○%。商業的國際化從全球的境外投資成長清楚印證:從一九八五年的六○○億美元成長到一九九五年的三、一五○億美元。 幾個學術報告與現象可以再次對全球化佐證: 1.德國Darmstadt科技大學針對二五家跨國企業做的調查中指出,這些跨國企業擁有超過五○○家工廠, 分布於三八個國家。其中三六%的企業以有全球作業系統,另外二八%的企業則已有健全的生產網路。 亞洲是他們最有興趣的地區。利用亞洲貨幣貶值併購亞洲公司是典型的策略。 2.蘇格蘭製造商貿易協會一九九六年的配銷市調指出,以成長最速的電子業火例,三三%的電子材料來自 美國,金額達一七○億美元,三○%來自遠東,一五%來自歐陸,一三%出自蘇格蘭,八%則是來自英國。至於成品的銷售,價值約二六○億美元的成品直銷西歐(五三%),一九%銷英國,一二%遠至遠東地區,七%到美國,三%到東歐。 3.許多企業在東歐成立生產或配銷中心。超過五分之二的三○○家歐洲企業中已在一九九六年時成立東歐 據點。其他三分之一亦將於近年內完成東歐據點的設立。 全球競爭促使企業專業化 全球競爭促使企業專業化、創新、開拓新市場並自全球各地搜尋新資源,這些乃是為了因應善變的消費者。產品種類增加,產品生命週期縮短,是當今典型的現象。 1.跨國企業的優點:「全球思考,本土行動」(think global, act local)如前述,跨國企業是全球資金、產品及服務流向的主力。所謂的Multinational company與Transnational company的區別在於,前者仍將重心留在一國,並在多國擁有營運據點;屬於後者的跨國企業則已視全球為單一市場,這裡所提及的跨國企業乃指這一類。

供应链战略分析框架

供应链战略分析框架 第一节供应链概述 一.什么是供应链? 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供应链不仅包括制造商和零件/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本身。在一个组织内部,供应链涵盖实现客户需求的所有职能,包括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等等。供应链是动态的,其中包含了信息,产品和资金在供应链各组织之间的流动,供应链的每个组织环节执行不同的流程,与供应链的其它组织相互作用。 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供应链的价值是指最终产品销售给客户带来的收入与供应链满足客户需求所支付的总成本之差,供应链营利(supply chain profitability)是指整个供应链各组织所共享的总利润。在大多数商业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价值与供应链营利紧密相关,供应链营利越高,供应链也就越成功。供应链的成功是根据供应链营利来定义的,而不是根据单个组织的利润来评测 (侧重单个组织的营利通常导致整个供应链营利减少)任何供应链都只有唯一一个收入来源:顾客。顾客是供应链中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点,所有其它的现金流动只不过是发生在供应链中

的资金交换 (假定供应链各组织都是独立的实体),这种现金交换增加供应链的成本。事实上,供应链中所有信息、物料和资金的流动都会产生成本。因此,对这些流动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组织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得最大供应链营利。 二.供应链决策层次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制定与信息、物料和资金流动相关的各种决策,这些决策,根据其频度和影响的时间跨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供应链战略(或设计) 在这个阶段,公司决定如何构造供应链,决定供应链的配置,以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组织)执行什么样的流程。这些决策通常也称为战略供应链决策。公司的战略决策包括生产和仓储设施的位置和能力,在各个地点制造或存放的产品,根据不同交货行程采用的运输模式,以及将要使用的信息系统的类型。公司必须保证供应链配置支持其在这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2. 供应链计划 在供应链配置确定之后,公司需要有相应的供应链计划,也即要制定一整套控制短期运作的运营政策,这一阶段的决策必须满足既定战略供应链配置的约束。计划从预测来年(或时间跨度为三个月到一

供应商管理的目标及战略

目标: 1获得符合企业质量和数量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2以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或服务 3确保供应商提供最优的服务和及时送货 4发展和维持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5开发潜在的供应商。 战略: 1设计一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的合理供应结构 2采用一种能使采购总成本最低的采购方法 3与供应商建立一种能促使供应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供应商的评估和选择 1建立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小组 2确定全部的供应商名单 3列出评估指标并确定权重 4逐项评估每个供应商的履行能力 5综合评分并确定供应商 方法: 三、供应商选择的评估要素 1技术水平,供应商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否达到要求 ,供应商是否拥有技术队伍有能力去制造或供应所需的产品吗。供应商有产品开发和改进项目的能力吗。供应商能帮助改进产品吗。 2产品质量,供应商的产品必须能够持续稳定达到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供应商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质量控制体系,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除了子啊工厂内做质量检验外,还要考虑从实际使用效果,即检查在实际环境中使用的质量状况, 3供应能力=生产能力,企业需要核准供应商是否具有相当生产规模与发展潜力,这就意味着供应商的制造设备必须能够在数量上达到一定的规模,能够保证供应所需要要的数量的产品。 4价格,供应商应该能够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是最低的价格,这个价格是考虑了要供应商满足所需要的时间,所需的数量,质量,服务后确定的,供应商还应该有能力向购买方提供改进产品成本的方案。 5地理位置==紧缺时及时性,供应商的位置对库存量的管理有相当大的影响、,如果物品单价较高,需求量又大,距离近的供应商有利于管理,购买方总是期望供应商距离自己近一些,或至少要求供应商在当地建立库存,地理位置近送货时间就短。意味着紧急缺货时,可以快速送到。 6可靠性==信誉问题,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该选择一些有较高声誉的,经营稳定的以及财务

联想公司供应链与采购物流战略管理模式

联想公司供应链与采购物流战略管理模式 联想作为一个主要做IT的公司,我想首先介绍一下联想在IT行业采购供应链的管理。第一点,我想大家可能很清晰的了解到在IT行业主要价格的波动其实是风险非常大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比较难以准确的预测,另外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就需要快速的调整,这样才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避免库存带来的风险,我想这是第一个特点,就是价格波动的程度是非常大的。 另外在IT行业第二个特点,部件更新换代非常快也非常频繁,按照联想的统计,基本上每两天就有一个机型发生大的或者是小的改动,另外产品的降价速度也非常快,那么就必须要准确的预测市场的需求,才能满足客户的订单,又不能有很多的库存。 另外一点是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也日益化强烈,又要保证标准化,又要很好的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 另外很多物料的价格很多是来自于上一个供应商,上一个供应商利益驱动的情况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很多供应商是寡头垄断或者是少数寡头的特点,所以供应商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实际上也是非常大的,我想这是在IT行业在供应链以及在采购环节的一些主要的特点。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联想在供应链和采购方面的一些基本状况。 首先,在供应链和采购方面,联想是采取一体化的运作体系,联想集团是把采购、生产、分销以及物流整合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在整个联想集团负责生产的管控包括生产制造一些系统的管理,从战略层、执行层在整个集团有一个统一的策略、统一的协调。 另外一点,从联想的供应链来看,我们有三百多家的供应商。另外,要管理整个国内的客户渠道有五千多家。另外,在联想内部,我们也分布有北京、上海和惠阳三个工厂,另外目前生产的主要产品除了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之外,还有MP3等等其它的数码产品,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供应链体系。 这是联想供应链的一个全程图,联想的物料应该也是主要分为国际性采购的物料和国内采购的物料,这些国际性的物料,基本上都是通过香港,然后分别转到国内的惠阳、上海和北京,在国内的物料会直接发到我们的各个工厂,然后由各个工厂制作成成品,然后发到代理商和最终的用户。这是联想的供应链双链的模型,通过接收链和交互链很好的协同,来达到更好的相应供应的变化,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联想这几年也是基本上在做一个供应模式的转变,以前也是一个基本的库存驱动模式满足客户需求,那么这种库存驱动也不能很好的满足客户需求,那么现在主要是根据客户需求来确定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从而来调整从采购、生产到销售。 联想在运作模式上,目前还并不是一个完全按订单生产的企业,这也是与我们面对的客户群有关。联想目前主要的客户60-70%来自于个人和中小型企业。所以,联想的运作模式也是采取一种安全库存结合按订单生产的方式,我们会有1-2天成品的安全库存,更多的是会根据用户的订单来快速的相应客户和市场的需求。 在这样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之下,我们主要是解决这样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怎么样保证准确的预测;第二点,怎么样保证在预测出现偏差的时候,能够快速调整;第三方面,怎么样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怎么样满足客户定制的需求;第四方面,怎么样很好的完成供应商在采购方面的协同。这四个问题可能也是很多企

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供应链指的是由仓库、配送中心、制造商、供应商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同一企业可能构成这个网络的不同组成节点,但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不同的企业构成这个网络中的不同节点。企业对供应链进行管理能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公司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 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专辑主要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主要有海尔、汽车、戴尔、华为、家乐福、小洋人、IBM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了供应链管理的案例分析、管理模式、分析报告等资料,为企业制定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提供参考。 戴尔公司是由迈克尔?戴尔于1984年创立的,经过20年的努力,该公司已经从最初1000美元起家发展成为在全球拥有雇员46000名、年营业额达410多亿美元的全球性大企业。2002年,戴尔公司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的占有率为15.2%,已经成为该行业世界第二大公司。与其他计算机厂商不同,戴尔公司并不生产任何计算机配件,只从事个性化的整机组装。然而它却战胜了IBM、康柏、惠普等众多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戴尔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戴尔公司所创造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直销模式。其含义是:公司直接通过网站和电话接受客户订单,然后按

单生产,并以最快速度直接将产品寄送到客户手中。按单装配、产品直销、低成本、高效率,这就是戴尔独创的“戴尔模式”的精要。 戴尔公司概况及发展历程 戴尔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Austin),主要负责美国、加拿大和拉丁美洲地区业务,此外还在以下地点设有地区总部:英格兰Bracknell,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业务;新加坡,负责亚太区业务,包括日本、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生产计算机系统的地点主要分布如下: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田纳西州Nashville、巴西Eldorado do Sul(美洲)、爱尔兰Limerick (欧洲、中东和非洲)、马来西亚槟城(亚太区及日本)以及中国厦门(中国)。 戴尔公司提供的主要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戴尔PowerEdgeTM 网络服务器、戴尔PowerVaultTM 及Dell | EMC、戴尔服务、戴尔OptiPlexTM 台式计算机、戴尔LatitudeTM 笔记本电脑、戴尔PrecisionTM 工作站、戴尔InspironTM 笔记本电脑、戴尔DimensionTM 台式计算机、戴尔PowerConnectTM 网

供应链体系设计策略(doc 5)

供应链体系设计策略(doc 5)

供应链体系的设计策略 设计和运行一个有效的供应链对于每一个制造企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可以获 得提高用户服务水平、达到成本和服务之间的有效平衡、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柔 性、渗透入新的市场、通过降低库存提高工作效率等好处。但是供应链也可能因为 设计不当而导致浪费和失败。 费舍尔(Fisher)认为供应链的设计要以产品为中心。供应链的设计首先要明白用 户对企业产品的需求是什么?产品寿命周期、需求预测、产品多样性、提前期和服 务的市场标准等都是影响供应链设计的重要问题。必须设计出与产品特性一致的供 应链,也就是所谓的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Product-BasedSupply Chain Design,PBSCD)。 一、产品类型 不同的产品类型对供应链设计有不同的要求,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的革新性产 品(Innovative Products)的供应链设计就不同于低边际利润、有稳定需求的功能 性产品(Functional Products)。两种不同类型产品的比较见表4-1。 表4-1 两种不同类型产品的比较(在需求上) 需求特征功能性产品革新性产品 产品寿命周期/年>2 1~3 边际贡献(%) 5~20 20~60 产品多样性低(每一目录10到20个)高(每一目录上千)预测的平均边际错误率(%) 10 40~100 平均缺货率(%) 1~2 10~40 季末降价率(%) 0 10~25 按订单生产的提前期6个月~1年1天~2周 由表4-1中可以看出,功能性产品一般用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变化很少,具有 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和较长的寿命周期,但它们的边际利润较低。为了避免低边 际利润,许多企业在式样或技术上革新以寻求消费者的购买,从而获得高的边际利 润,这种革新性产品的需求一般不可预测,寿命周期也较短。正因为这两种产品的 不同,才需要有不同类型的供应链去满足不同的管理需要。 二、基于产品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当知道产品和供应链的特性后,就可以设计出与产品需求一致的供应链。设计策略 如图4-9所示: 功能性产品革新性产品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宁波理工学院 《供应链管理》 选修课程期末大作业 题 目: 华为的供应链管理分析 组员姓名及学号:

任课老师:葛洪磊 完成时间:2014.5.25 目录 1.供应链及其管理的概念 (5) 2公司背景 (6) 2.1发展历程 (6) 2.2宜家的机构组织 (7) 2.3各管理层之间的关系 (8) 3华为案例分析 (8) 3.1内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8) 3.2.外部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9) 3.3华为公司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果 (10)

4. 华为国际市场分销状况 (11) 5.华为前阶段在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 (15) 6.同类型企业的供应管理 (16) 6.1.中兴通讯介绍 (16) 6.2.中兴全球供应链机遇与挑战研讨 (17) 6.3.供应链全周期管理 (20) 7.华为的ISC供应链管理体系 (22) 7.1华为供应链的调整 (22) 7.2华为供应链变革存在的挑战 (23) 引言 目前,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竞争已由产品竞争逐渐转移到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协同管理以其优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出众表现,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虽然我国的跨国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发展刚刚起步,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些优秀

跨国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帮助企业改善了供应链绩效、控制了隐形的运营费用,使拓展后的供应链风险系数降低到最小,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应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运行模式。 20 世纪90 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国内市场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的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使得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整个世界作为资源配置的大舞台,生产资本向全球流动以及由它所带动的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在跨国经营中面临着新的挑战。跨国经营的企业为了通过国际性运营得到最大收益,就要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资源,把合适的国家变成它的产品生产线,结果是导致竞争的全球化。如果跨国公司要想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通过战略调整,提高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的能力。供应链协同管理(Supply-Chain 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跨国公司来讲,实施有效的跨国供应链管理(Glob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GSCM)对于赢得这场全球化竞争至关重要。

战略供应商管理.doc

战略供应商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了稳定战略供应商队伍,建立长期互惠供求关系,特制定本规定。 2.本办法适用于本公司战略合作供应商。 二、管理原则和体制 1.公司物资采供中心主管供应商,生产制造、财务、研发等部门予以协助。 2.对选定的战略供应商,公司与之簦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具体规定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双赢互惠条件。 3.公司定期对战略供应商进行评价,不合格的解除战略合作协议。 4.公司每年评定优秀供应商公司优先在战略供应商选取。 三、战略供应商的筛选 公司制定如下筛选与评定战略供应商级别的指标体系。 1.质量水平。包括:(1)物料来件的优良品率;(2)质量保证体系;(3) 样品质量;(4)对质量问题的处理。 2.交货能力。包括:(1)交货的及时性;(2)扩大供货的弹性;(3)样 品的及时性;(4)增、减订货的批应能力。 3.价格水平。包括:(1)优惠程度;(2)消化涨价的能力;(3)成本下 降空间。 4.技术能力。包括:(1)工艺技术的先进性;(2)后续研发能力;(3) 产品设计能力;(4)技术问题的反应能力。 5.后援服务。包括:(1)零星订货保证;(2)配套售后服务能力。 6.人力资源。包括:(1)经营团队;(2)员工素质。

7.现有合作状况。包括:(1)合同履约率;(2)年均供货额外负担和所占 比例;(3)合作年限;(4)合作融洽关系。 筛选程序: 1.对每类物料,由品类经理调研后,各提出5~10家候选供应商名单; 2.由采购中心供方管理处调查供应商,对各候选战略供应商作考评,并计算 出总分排序后决定取舍。 3.物资采供中心战略采购处根据供方管理处考评结果,依据供应商人力资源、技 术能力等因素决定取舍。 4.报中心领导和公司分管采购副总经理审批。 四、核准为战略供应商的,签定战略供应商合作协议。 五、每年对战略供应商予以重新评估,不合要求的解除战略合作协议。 六、附则 本办法由采供部门解释、执行,经总经理批准颁行。

《对中国采购与供应链战略的认识与分析》(doc36页)

对中国采购与供应链战略的认识与分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研究员丁俊发 一、从调查得出的五个基本判断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04 年2 月对100 家大中型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进行了采购与供应链现状的调查,回收95 份,有效问卷88 份。通过调查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第一,供应链管理开始受到重视,但供应链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在加强企业管理方面,我们列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订单管理、运输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生产

运作等18 个方面,问到哪种管理最重要时,供应链管理名列第一,占 48% ;信息技术列第二,占39% ;采购管理列第三,占38%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企业对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开始重视。但对供应链管理如何建立,建立什么摸式的供应链,本企业处于供应链的哪部分,以及当前抓的重点是什么,大部分企业相当模糊。一些企业把供应链只当成是一种从上游到下游的物流移动,是一种连接,并没有当成一种战略关系与增值过程,并没有认识到是从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到最终用户的网联结构,而认为是一种临时的短联结构。 第二,开始重视与供应商、分销商的关系,但还没有进到战略伙伴关 系。 90.9% 的企业把供应商视为本企业商业运作的有机组成 部分,89% 的企业设立了专业人员管理供应商关系。对如何选择供应商,98.9% 考虑报价、产品质量、价格、交货准时、信用等综合指标,但价格因素仍是最主要因素,占12.5% 79.5% 的企业认为客户关系最为重要,是企业的衣食父母,重视客户服务理念。但许多供应商只停留在卖买关系上,并未进入生产领域与销售领域,上下游企业追求的是自己的赢利,而不是共赢。经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供应链的整合战略 随着资源和市场的全球化,如何能够从全球各地获取的最佳的能力、知识和资产,并将其应用到世界上有此需求的地方,成为最受CEO们关注的议题。 这就要求企业关注价值主张的转变,打破原有的企业边界和组织内部的职能孤岛,设计出更开放的、模块化的业务组件,构建出能够赢得未来的企业模式。而整合的起点,就始于供应链。 “未来的企业” 相比畅销书《世界是平的》的作者弗里德曼以旁观者的视角,从事实和现象中去分析全球化的影响,IBM的CEO及董事会主席彭明盛则是以变革参与者的角色深入地描述了他所理解和正在经历的全球化,以及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将要或正在发生的组织变革。 在两年前,彭明盛在《外交季刊》(Foreign Affairs)中发表名为《全球整合型企业》(Global Integrated Enterprise,简称GIE)的文章,文中他解释了近30年来全球经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全球运营公司所产生的影响。 彭明盛特别提到了两个因素: 其一,是经济中的民族主义和国界限制在逐渐减弱,因此,投资和贸易的壁垒渐渐减少,自由的贸易和资本的流动改变了公司对于全球化范围的认知。 其二,是从上个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信息技术提高了全球沟通的质量和公司运营的效率,也大大减少了相应的成本。最重要的是,技术变革是将公司运营的基本活动标准化,从而将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的互动更容易地联系起来,让交流变得更为方便。基于全球统一的IT基础架构上共享技术和标准的结合,改变了公司对全球化的可能性的认识。

正是出于对全球化所允许的范围和实现的可能性的全新认识,一些领先公司加速了自身全球化进程:将原有的只是简单地进行销售、制造或者少部分的研发职能,放在不同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业务设计的变革,成为全球整合型公司。这是一种开放、模块化的企业模式,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能够整合到网状经济的结构之中,以实现应对全球化经济竞争的灵活性和整合资源优势。 简单来说,全球整合型企业就是一个为了追求一个全新的目标而改革自己的战略、管理和运营的公司,而这个目标,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资源和价值传递。这意味着,公司要将焦点从产品转向制造——从选择制造什么产品,到选择如何制造这些产品;从选择为客户提供什么样服务,到选择如何提供这些服务。 在全球整合的背后,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认为正是如下三个驱动因素(也是实现工具)促使企业进行整合: 1.经济力量。即公司要持续寻求进入新市场获得业务收入增长,通过降低成本改善盈利能力。 2.专业能力。即公司放眼于国际市场,寻求人才、理念和创新,并增强提供全球解决方案与服务的能力。 3.开放性。日益开放的业务标准、业务模式与系统使业务组件化成为可能,而组件的专业化可以带来最佳的工作分配和进一步的整合。 而在2008年由IBM商业价值研究院与《经济学家》情报社共同开展的以“未来的企业”为主题的“全球CEO调查”中, CEO们表达了对“全球整合”趋势的共识。他们认为,未来的企业应该不断地进行整合,以便能充分利用全球经济的优势,其业务的战略目标是获取全球各地最佳的能力、知识和资产,并将它们应用于全球有相关需求的任何地方。

供应链管理采购流程与战略

供应链管理采购流程与战略 培训对象:制造业、分销业、物流业、国际贸易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从事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物料管理、物流管理、客户服务、分销运营等相关从业人员。 详询扣扣玖叁零陆壹柒肆捌壹 课程背景: 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商业环境中,有远见的企业早已将采购提升到企业战略高度; 详解采购引领企业获取产品服务的相关流程,及流程中建立各个层面的沟通与协作,以促使企业内外流程的协同与高效; 不同的采购战略必定会导致不同的供应链规划,企业供应链规划有相当大部分实际上是围绕采购条件来实现; 国际采购与本地化战略﹑电子采购战略﹑无库存采购战略等等,都会影响到供应链的布局。企业的自制与外购战略﹑集中与分散采购战略等同样会直接左右供应链的效能。 课程特点: 革新的科学理念:学习内容与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全球最新供应链管理理念同步; 改善SCM视角:来自台湾、美国、大陆的强大师资阵容、结合讲师自身的成功经验,融合美欧港台等国家先进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清晰的供应链管理思路和改善视角; 以世界先进企业实践案例为标杆,提供具体供应链管理实践技巧和方法; 课程内容: 采购环境分析 采购流程管理 1.采购流程管理与运营准则 2.采购计划与预算控制 3.采购流程优化的技术与方法 4.案例解析:全球热交换公司、圣安医院等 采购与供应组织管理 1.采购组织架构设置、角色定位 2.采购人员管理 供应链资源管理与采购战略 1.公司战略与供应链资源配置 2.采购管理与企业竞争定位 3.采购定位分析 4购买与分包决策 供应链环境下的供应商管理 1.供应链环境下的双赢伙伴关系 2.供应商的分类与选择 3.供应商的评价与考核 4.供应商开发和认证管理 5.供应商早期参与新产品研发 6.采购质量管理和供应商质量控制 7.供应商交期分析 采购绩效评估

一汽大众供应链管理分析

; 上海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一汽大众供应链管理分析 课程名称:解读供应链管理 课程号:2400J004 ( 学生姓名:韩雨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日期:【摘要】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世界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变热白热化阶段,竞争方

式也已经由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通过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使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其中汽车行业因其组织结构复杂、同时兼具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三大特征而成为最具代表的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成为一汽-大众在未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使企业迅速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成本控制;供应商管理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和德国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于 1991年成立,1996 年正式投产,1997 年8 月通过国家验收,1998 年 4 月通过德国莱茵技术监督顾问有限公司和中国汽车认证委员会质量体系认证中心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并于 2002 年 12 月获得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项目总投资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亿元人民币,其中一汽轿车占有 60%的股份,大众公司占 30%,奥迪占 10%。一汽大众公司位于长春市东南部,占地面积 116 万平方米。一汽大众公司含 2 个生产厂、12 个部、3 个直属科,员工 7000 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我国轿车工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新时代。2001 年、2002 年连续两年被美国著名杂志《财富》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外资企业”,2002 年,公司获得“中国机械工业核心竞争力 100 强”之首的荣誉称号。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与时剧增,企业为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选择把非核心业务外包(Outsourcing)给其他最佳的专业企业,从而,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由多个企业共同参与。上一业务流程为下一流程提供物料或服务,由此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链条上参与不同业务流程的各企业,构成了链条上的节点。由多个节点构成的企业业务流程网络,就是企业的供应链。 一般认为供应链的概念是先从制造业发展出来的,早期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传递到用户的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它忽略了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供应链也被定义为:“有一条或者一条以上的从源头到顾客形成的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流直接相连而成的集合,该集合通常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企业组织构成。”一般的认为供应链有三个主要的流程构成:源头与采购、发出订单与计划、预测与规划。到了后工业时代,供应商成了竞争成败的关键。以美国汽车工业为例,零部件的采购成本占整个制造和销售成本的45%。 可以看出,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零售)等,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它要求各成员企业必须达成共同客户至上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成员企业合作关系所带来的整体竞争优势,相互信赖,共同服务于客户。 % 供应链展现了相互关联的部门之间,各业务环节之间的链型结构,涵盖了从产品(或服务)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包装到交付给最终用户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发生着四种基本“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它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或零售商、分销商等),节

供应链管理:从战术到战略

供应链管理:从战术到战略 如果你在供应链运作上不具有竞争优势,就干脆不要竞争。——杰克·韦尔奇 供应链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发展正在不断超越传统的运营层次优化和物流成本节省,企业开始通过领先的供应链管理获取竞争优势和创造股东价值。 供应链管理:从战术到战略 随着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供应链管理在企业内的角色和地位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20世纪7O年代,供应链管理还被称作“分销”集中于企业内部的仓储和运输的整合优化。当时两位数的利率水平促使企业对降低库存和占用资本特别关注,但变革还都局限于企业内部。从1980年代起,供应链管理的中心转移到整个供应链中流程和成本结构的再造,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Herbert W. Davis & Co.的数字表明,从1982年到1990年间,北美的供应链成本,包括成品运输、仓储、订单处理、客户服务、行政管理和存货成本等,降低了将近三分之一。 20世纪90年代起,供应链管理的中心开始从降低成本转向提高客户服务水平,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和保持较高价格,这意味着销售收入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提高。随着管理中心的转移,20世纪90年代北美供应链成本水平基本没有大的改变;与此对应,业务增长这一过去只是被视为企业内产品开发、销售和营销部门的责任,如今却也成为供应链经理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期,战略供应链管理的浪潮开始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能够支持和驱动企业的战略,而非仅仅是企业运营策略的一部分。企业能够通过领先的供应链管理来获得竞争优势并显著地创造股东价值。战略供应链管理区别于传统理念的关键是从成本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从最终用户开始分析供应链各环节的可能组合的收益和风险,进行企业的未来战略定位和设计。 通过战略供应链管理创造股东价值 沃尔玛、可口可乐和戴尔三家公司的成功充分说明了战略供应链管理的价值,这三家公司股东价值的增长遥遥领先于其竞争对手。1988年到1996年,沃尔玛的股东价值增长超过行业平均250%,可口可乐超过近500%,而戴尔则是3000%(根据Stern Stewart EVA 1000数据库)。 沃尔玛在美国以供应链为中心确立了其非凡的增长和财务上的成功。其商场扩展的流程通常是首先在目标地区建立一个分销中心,然后建立一系列由该分销中心每日进行补货的商

07《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李文发)

《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 主讲:李文发 一、【培训对象】采购员,采购主管,采购经理及供应链管理人员,企业流程管理,流程再造人士,工程师,暂未从事采购行业但寻求从事采购行业的人员等。 二、【培训时间】2天/12小时 三、【课程背景】 当代企业面临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客户需求个性化强、技术更新加快、采购成本高、部分供应商垄断、开发供应商难度加大等严峻形势,迫切需要用战略思维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采购体系,更新采购观念和创新采购模式。如果进行采购战略定位、如何认识采购及供应链的本质、如何进行采购成本分析,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如何建立供应商标准等工作变得更加重要。拥有并保持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供应市场,具有成本领先优势,对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具有关键战略意义的。随着市场竞争的趋激烈,面对日益严峻的成本压力和残酷的市场挑战,外购或寻找合适供应商提供原来由自己制造的产品或服务,已成为众多企业规避风险、提升核心能力的必然选择,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的管理,已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每年在供应链环节成本可节约6-8%。传统的采购管理模式正面临巨大冲击,采购部门已不仅仅“买东西”,寻找和培养适合公司战略需要的供应商已成为采购部门的重要职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要求降低供应环节的风险,提高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持续的降低成本,如何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已成为采购部门关注的焦点。 四、【课程目标】 ●了解目前环境下供应链体系的发展态势及新型采购方法 ●如何组建采购部门及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 ●正确分析供应商报价的方法 ●洞察成本日益升高之内幕,掌握多种降低采购成本的工具和方法 ●掌握供应商开发的方法、技巧,改善供应商质量的管理方法 ●掌握供应产品的质量和交期控制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供应商正常供应和非正常供应的能力以增加生产柔性 ●控制库存的策略及采购计划的制定 ●技术变更和质量变更的应急措施 ●洞悉供应链之横向和纵向关系协调处理的关系,改善内部采购和外部供应商关系 五、【课程大纲】 第01部分:战略采购的本质及采购流程优化 一、战略采购的本质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 1、提供降低企业采购成本的五个要素和工具 2、提问:什么时候采购性价比高,成本低 3、演练——战略性采购的五大要求,如何实现?

战略供应链管理的五个策略

计算机世界/2006年/2月/27日/第B20版 应用构建 供应链是企业的一项极具价值的资产,管理得恰当,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那些具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如戴尔、沃尔玛等,正在利用供应链资产提升它们的竞争优势。 战略供应链管理的五个策略 郭宇峰整理 如果公司仅在发生库存激增、客户抱怨服务太差或者供应商交货延期,或者标杆分析的结果显示自己的供应链绩效落后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等关于供应链的问题时才意识到需要进行变革,就会非常被动。发生这种被动局面的原因就是没有将供应链看成一种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极具价值的资产。而竞争对手极有可能将供应链作为一种战略性武器关键时给你迎头一击。 戴尔、亚马逊、壳牌化工和空中客车等公司正在利用供应链资产重写各自行业的竞争规则,迫使后来者亦步亦趋。沃尔玛和戴尔都将供应链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竞争武器,他们不断寻求实现增值和提高绩效的新方法,通过不断提升其供应链价值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他们知道今天的竞争优势就是明天其他公司进入的壁垒。 迈克尔?戴尔是公认的计算机领域的先锋人物。他通过导入供应链创新——直销模式和按单定制,一手将戴尔塑造成计算机行业旗舰。迈克尔.戴尔实际上是一个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梦想家,个人计算机仅仅是他导入竞争型供应链的一种载体: 直销、按单定制和直接发货。山姆?沃尔顿同样如此,沃尔玛与宝洁传奇般的伙伴关系使沃尔玛得以实现自动补货,这正是与关键供应商紧密集成的结果。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沃尔玛将从分销商购买商品的模式转变为直接从生产商购买产品的模式。这些举措加上其他的供应链措施结合起来确保沃尔玛可以履行“天天低价”的承诺,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 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战略供应链管理是近几年才逐步为人们熟知的一个词汇,其目的在于创建一种独特的供应链架构来推动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供应链的绩效,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策略,分别是运营策略、外包策略、渠道策略、客服策略、资产网络等。目前,大多数公司很少正式地描述这些策略,而是经常作为与销售、采购或生产有关的策略的一部分来对这些要素进行决策。然而,公司应该将供应链视为一个由这些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整体,最重要的,应视之为一种战略资产。 运营策略 如何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决策取决于企业采用什么样运营策略。是选择库存生产、按单生产还是按单装配,或是上述方式的组合?是选择将生产外包或者追求低成本的离岸生产,还是选择在生产工厂外完成最终的装配而更贴近客户?这些都是关键的决策,因为这将影响并构成整个供应链和投资结构。运营策略决定了供应链的人员构成、工厂运作和仓库情况以及订货处理——就像设计各种工作流程和信息系统一样。 库存生产(Make to Stock)是适用于销量巨大的各种标准化产品的最佳策略。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可以不断降低成本,而高库存也意味着可以很快满足客户需求。 按单生产(Make to Order)更适合于定制化产品或需求较少的产品。采用这种策略的公司只有在拿到客户订单之后才会进行产品生产,这样可以在提供更广泛产品选择的同时保持低库存。 按单装配(Configure to Order)是一种混合策略。在这种策略下,从总体层面看,先完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收到订单之后再进行最后的装配。当最终产品有多种变化、并想保持低成

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内容

供应链战略管理的内容 打造成功的全球供应链,首先是要有正确的供应链战略。 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讲,有两种策略,跟随策略和敢于与众不同。 基于入世后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中国企业唯有在全球供应链中采取主动策略,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竞争能力。 欲制订一套有效的供应链战略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一个挑战。当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原来在中国运作有效的供应链策略很可能不适用,潜在的供应链问题、管理重点均有所不同,无法简单照搬。 也许这不是坏消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的图画。”当那些“成熟的”竞争对手沿着他们固有的惯性进行运作时,我们可以制订出众的供应链战略并有效执行。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供应链战略需要回答的关键问题、如何保证供应链战略和竞争战略的匹配以及战略视角及广度的选择。 保持供应链战略目标与企业总体绩效目标相一致 这一点似乎天经地义。但遗憾的是,我们观察到一些中国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在“走出去”的热情中迷失了本来的方向。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很简单:以最优化的成本满足客户需要。如图一所示,我们需要把全球范围内的供应能力和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需求相匹配。 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绩效有直接的作用。如图二所示,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产销量、库存和费用。产销量的增加、库存的降低、费用的削减会直接改善利润、投资回报、现金流量等企业总体绩效指标。 全球供应链战略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供应链战略也是公司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产品开发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并列为三大职能战略,支撑竞争战略。 一套完整的供应链战略应该包括库存策略、运输策略、设施策略和信息策略。如图三所示。 具体地,你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1.库存

构建供应链分析的战略框架

【构建供应链分析的战略框架】 供应链概述 什么是供应链? 供应链涵盖了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之间有关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形成和交付的一切业务活动。供应链不仅包括制造商和零件/原材料供应商,也包括批发/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本身。在一个组织内部,供应链涵盖实现客户需求的所有职能,包括新产品开发,采购,生产,分销,财务和客户服务等等。供应链是动态的,其中包含了信息,产品和资金在供应链各组织之间的流动,供应链的每个组织环节执行不同的流程,与供应链的其它组织相互作用。 供应链的目的是要使整个供应链产生的价值最大。供应链的价值是指最终产品销售给客户带来的收入与供应链满足客户需求所支付的总成本之差,供应链营利(supply chain profitability)是指整个供应链各组织所共享的总利润。在大多数商业供应链中,供应链的价值与供应链营利紧密相关,供应链营利越高,供应链也就越成功。供应链的成功是根据供应链营利来定义的,而不是根据单个组织的利润来评测(侧重单个组织的营利通常导致整个供应链营利减少)。 任何供应链都只有唯一一个收入来源:顾客。顾客是供应链中唯一真正的现金流入点,所有其它的现金流动只不过是发生在供应链中的资金交换(假定供应链各组织都是独立的实体),这种现金交换增加供应链的成本。事实上,供应链中所有信息、物料和资金的流动都会产生成本。因此,对这些流动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供应链各组织之间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得最大供应链营利。 供应链决策层次 成功的供应链管理需要制定与信息、物料和资金流动相关的各种决策,这些决策,根据其频度和影响的时间跨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供应链策略(或设计) 在这个阶段,公司决定如何构造供应链,决定供应链的配置,以及供应链的每个环节(组织)执行什么样的流程。这些决策通常也称为战略供应链决策。公司的战略决策包括生产和仓储设施的位置和能力,在各个地点制造或存放的产品,根据不同交货行程采用的运输模式,以及将要使用的信息系统的类型。公司必须保证供应链配置支持其在这一阶段的战略目标。 2. 供应链计划 在供应链配置确定之后,公司需要有相应的供应链计划,也即要制定一整套控制短期运作的运营政策,这一阶段的决策必须满足既定战略供应链配置的约束。计划从预测来年(或时间跨度为三个月到一年)的市场需求开始,包括决定哪个地点供应那些市场,计划库存多少,是否外协制造,补货和库存政策,备货点设定(以防缺货),以及促销时间和规模等有关政策。 3. 供应链运作

浅析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战略

浅析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显著增加,企业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来应对市场竞争中的挑战,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市场形势下最为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式。本文结合企业供应链的自身特点,分析当前企业供应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所谓企业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企业产品设计、原料采购、销售和服务等内容相统一,组成动态的企业同盟。这样,企业发展方式的改变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战略研究,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予以解决,加以完善。 一、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对企业进行系统性和战略性的管理。系统性管理主要是对不同企业之间或者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的物资进行流动性管理。战略性管理是指企业要从长远的战略角度来组织管理企业的生产活动。企业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内部的财务、人事、服务等活动进行统一运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供应链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为企业的生存、转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供应链战略的基本特征 2.1 企业供应链战略是一种互补性企业联盟战略 供应链战略,其本质上是一种企业联盟,该联盟包括原材料供应

商、生产商、批发商等,这些企业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联系高度紧密。在整个企业联盟中,各个企业相互协调,是实现产品质量、产品效益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最大保障,可以促进产品获取最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企业联盟中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并不仅仅局限于资本流动和相互参股等形式,而是具有共同的价值利益驱动。各个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构建强大的企业供应链。 2.2 企业供应链战略是一种企业核心能力强化战略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当企业的自身能力和自由资源不足以支撑企业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时,企业有必要寻求借助其他优秀企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加强巩固供应链上的薄弱环节,以完成企业发展战略。供应链管理优势,就在于能够选择协调匹配的企业来优化企业供应链联盟。优秀的合作企业能够使其他处于供应链下端的企业避开市场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拉动企业的发展。 2.3 良好的供应链网络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承受力 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不同的高涨和低落时期,而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供应链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供应链网络能够带给企业强大的竞争承受力,在低谷时期寻求发展的机遇,强化自身生存的能力。所以,一个优秀的供应链网络能够加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2.4 供应链战略是实施关系营销的重要方面和关键环节 关系营销是企业与客户之间通过高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所构造出的一种合作模式。这种合作关系作为企业之间的联系纽带,直接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