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测评1

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测评1

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测评1
高二历史必修三全册测评1

查看更多本课内容

内容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正确答案涂写到答题卡上。

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

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

D.仁政治国,人际关系要和谐

2.稷下学宫创立于齐桓公时,至战国末结束,前后达150多年,因建于临淄城南的稷门而得名。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A.齐鲁大地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发展的重要表现

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3.提倡大丈夫气节,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格和"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精神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4.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5."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罗盘针可以导航也可以看风水;火药可以开矿筑路也可以制造杀人的武器。"就此观点,甲乙同学展开争论,甲:"四大发明代表了辉煌的成就,但它们在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乙:"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效益与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对甲、乙同学的看法,你认为

A.甲正确,乙错误

B.甲错误,乙正确

C.甲、乙都正确

D.甲乙都错误

6."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种文学形式是

A.楚辞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7.《汉书?艺文志》:"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④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8.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为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色"表示

A.忠勇正义

B.奸诈狡猾

C.凶狠残暴

D.铁面无私

9."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各项中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B.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C.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清朝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

A.原始岩画B.汉代帛画C.中国文人画D.民间绘画

11.关于明清时期的小说,表述正确的有①明清小说有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②明朝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③明清小说的成就仅局限于长篇小说④明清小说有《西游记》《水浒传》《柳毅传》等名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明清时期,"士工商贾虽然同,各务营生不辞倦",社会经济和人的观念都在发生变化,反映在小说中,"三言二拍"中商人第一次成为被歌颂的对象。这一现象说明

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商品经济发展

C.八股取士

D.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13. 《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

B.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

C.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D.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

14.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名著《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

15.《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它表现人的情感,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16.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塔哥拉

17.马丁?路德和达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

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

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

18."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认识你自己

D.人人生而平等

19.伏尔泰的名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反映了启蒙思想家

A.主张限制王权

B.提倡君主立宪

C.倡导信仰自由

D.宣扬权利平等

20.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21."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22.下列图片所反映出的科学观点的创立者是

A.牛顿

B.哥白尼

C.达尔文

D.爱迪生

23. 关于《人间喜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作品

B.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C.是一部描绘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D.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4.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在日光灯下读书④网上聊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5.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①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②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特点

③是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④被当时广大人民群众普遍接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6.下列观点属于邓小平理论的是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②用"和平赎买"方式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④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毛泽东思想①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②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与发展③是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必然产物④是首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28.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

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

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A.资讯传播

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

D.艺术鉴赏

29.2004年10月14日,袁隆平和另一位西非专家受到联合国的表彰,两人分享了25万美元的奖金。袁隆平的突出贡献集中在

A.航天科技领域

B.水稻良种培育

C.信息网络研究

D."两弹一星"设计

30."双百"方针是指

A.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C.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文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高二历史试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题号313233总分得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共40分。得分评卷人3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儒家思想与法国大革命》

材料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统治的作用(不得照抄原文)。(4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2分)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分)得分评卷人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1)从医学、数学、天文学三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6分)

材料二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2)"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的标志是什么?(3分)其主要条件有哪些?(2分)材料三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3)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分)

材料四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结合材料三,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四中李约瑟的"问题"。(2分)得分评卷人

33.(12分)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10分,注意:所回答内容必须在表格范围内,突破表格的部分不计分。)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新文化运动

文艺复兴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针对如何建设新文化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另-种观点认为新文化"应以现代西方文明为基础"。你认为应该如何建设新文化? (2分)高二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B

2.B

3.A

4.C

5.C

6.C

7.A

8.A

9.B 10.C 11.A 12.B 13.A 14.A 15.D 16.C 17.D 18.A 19.D

20.A 21.B 22.C 23.C 24.B 25.B 26.B 27.B 28.C 29.B 30.A

二、非选择题:31题13分,32题15分,33题12分,共40分。

31.(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规范官僚集团的行为;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的生计。(4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满分)

(2)原因: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4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满分)

(3)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了韩国的现代化建设。(2分)(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3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满分)

32.⑴任意列举中国古代三个方面的成就各一项,注意:每一类中的一项成就2分,不只限于教材中的列举,三类共6分。

⑵标志:牛顿力学。(3分)

条件: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

⑶他改造儒家思想,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2分)

⑷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2分)

33.(1)

社会思潮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主要原因

洋务思潮

"中体西用"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维新思潮

利用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尊孔复古"逆流;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文艺复兴

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每空2分,共10分)

(2)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2分)

?当知网首页

?备课

?百科

?论坛

登录/注册

热门搜索:教案课件试卷公开课

当知网> 备课> 高中> 历史> 人教课标版> 试卷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试题

查看更多本课内容

内容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试题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王建华审核:方小菲

一、选择题:(共40小题,1-30小题每小题1分,3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我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君主,通过一些列的文治武功,成为雄才大略、开拓进取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位期间总有一些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意义的历史事件,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A.秦统一六国

B.康乾盛世

C.西晋统一

D.开元盛世

2. 秦始皇被不少史学家视为"千古一帝"。下列各项中,属于秦始皇开创的第一有

①第一次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实现国家统一②第一次进行全国文字统一工作③第一次统一全国的度、量、衡④第一次组织统一的科举考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3.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4.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完善科举制④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⑤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唐太宗曾向大臣表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唐太宗能形成这种可贵的认识,主要在于

A.得益于李斯的不断劝谏B.非常熟悉《资治通鉴》

C.对隋朝的灭亡感触深刻D.深受道家学派的影响

6.下面是最近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

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唐玄奘西行天竺

C.文成公主入藏

D.在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

7."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8.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这段话反映的基本思想是

A.以民为本,与民休息B.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C.以民为本,号召人民建功立业

D.以农为本,加强农业生产

9.亲政后的康熙帝采取果断措施,运筹帷幄,最终平定了

"三藩叛乱",其根本目的是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巩固清朝的统治

C.收回西南地区

D.以此取得朝廷内鳌拜势力的支持

10.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11.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12.儒家思想能够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

D.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13.据史书记载:公元前479年鲁哀公追封孔子为"尼父",公元492年北魏孝文帝遵奉孔子为"文圣尼父",贞观二年唐太宗遵奉孔子为"先圣",1307年元成宗封谥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以上史实不能说明

A.历代君主都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思想

B.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儒家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14."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学说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

15."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话可能出自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爱因斯坦

D.孔子

16.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

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如果你是美国公民,你投票赞成华盛顿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总统的理由是

A.他的名字与本国首都名字一致

B.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

C.他起草了《独立宣言》

D.他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18.下列不同时期美国国旗,其中美国独立战争初期使用的是

19. 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限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施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20.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拿破仑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强化君主制度,此后俄德意均保留君主制

B.重创俄国势力,使它向西扩张受到遏制

C.以武力及法典推广法国大革命的观念

D.刺激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条件

21."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结论"式的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22.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创建中国同盟会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23."他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他的身体虽然是柔弱的,但他的学说和精神感召力却比100艘英国军舰更有力量。"材料中的"他"应当是指

A.华盛顿B.孙中山C.甘地D.林则徐

24.甘地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评价不正确的是

A. 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的领袖

B. 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 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

D. 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25.右图中人物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曾被西方主要媒体评为"千

年风云人物";他离开我们已有一百多年,但其学说仍然在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他的主要贡献是

A.创建"正义者同盟" B.创办《新莱茵报》

C.创立马克思主义D.领导巴黎公社革命

26.90年前,列宁在斯莫尔尼宫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人类历史上的新纪元已经开始!因为就在这一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十月革命,建立了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C.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D.国际工人协会

27.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其根本原因是

A.它坚决地与修正主义作斗争

B.它坚决的捍卫马克思主义

C.它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它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

28.毛泽东的"枪杆子中出政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29.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长征

30.1983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客人时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司法独立,......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这一谈话体现了邓小平的

A."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B.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D.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以下每小题2分

31.在一次探究活动课上ABCD四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秦王嬴政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你认为那一个同学的表述最准确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使秦具备了完成统一的实力

B.秦王嬴政广泛搜罗人才,统一的战略得当

C.战国末期诸侯国数目的减少利于统一

D.广大人民渴望统一,秦王嬴政顺应了这一历史潮流

32.下列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积极友好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B. 接待外国使者的官方机构是鸿胪寺

C. 玄奘去天竺取佛经

D. 儒家典籍开始传入日本朝鲜

33.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34.某人画了一副《孔子编书图》,图中内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房间里面烧着木炭取暖②墙上挂着一柄铜剑③墙上挂着"兰亭序" ④墙上用楷书写着"仁者,爱人"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

3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萨拉托加大捷②通过《独立宣言》③华盛顿任总统④制定宪法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36.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37.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功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①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②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③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④达尔文的进化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8.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 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39.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下列三位中国领导人向美国表明的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立场是A.一个中国B.三个世界C.一国两制D.四项原则

40."时势造英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纵观人类历史,"英雄"要受制的客观"时势"因素主要有①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②生产力发展水平③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④阶级形势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41题10分,第42 题12分,43题15分,44题13分,共50分)

41.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⑴简述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3')

⑵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3')

⑶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方面,孔子的哪些主张对你有所启发?(4')

4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拿破仑是在历史上引起了许多争议的人物。请阅读下列五段对拿破仑的评论后再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并不否认他的天才和荣誉,但可悲的是如此卓越的天才和巨大的荣誉却仅仅造就了一个人的个人伟大,而不是奉献于造福世界。......他蹂躏法国和欧洲达14年,而没有给他们自由、道德或一种思想。他使世界战栗而未能使之焕然一新。......"

材料二"诚然,他的行动表现出来是暴虐的,但是他的暴虐......不及被他打倒的王爷贵族们所惯于表现出来的一半......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得多:它在原则上承认平等。"

材料三"波拿巴(拿破仑)与其他处于他的年龄和地位的人一样,以对道德的漠视和纯粹的自私(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更严重些)从事积极的活动。他被卷进去的社会危机使强烈的自私表现为无止境的野心。和他必须要与之竞争的人相比,他以大得多的不可比拟的天才与冒险精神,击败了反对他前进的任何东西。这样,他身上的野心较之其他人更为显著,仅仅因为他更为成功。"

材料四"有一回拿破仑过阿尔卑斯山,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许多士兵。"

材料五"(不要以为)如果没有拿破仑,就根本不会发生拿破仑个人力量和影响所凭借的那种社会运动。"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哪两段材料的评价不合适?这两段评论表现出在历史人物评论上常常容易出现的哪两种错误?(6分)

(2)历史的联系是多角度的。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称皇帝,但其性质却不是封建帝国。以评价拿破仑帝国的性质为例,说明评价人物必须联系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综合考虑。(6分)

43.(15分)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政治家,其中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卓越的领袖才能和超人的胆略智慧,创造出不同的业绩,分别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下面的不同评价是对这三位政治家的浓缩概括。

A.知人善用,开明开放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创立新制,缔造统一

请在下面表格中的人物后面写出与他们相符的代号,并说明相应的理由。

古代政治家评价序号

选择该序号的理由(1)(2)(3)

44.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请回答:

⑴指出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及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6分)(2)概括指出三位伟大人物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突出贡献?(7分)

下载地址

分享到

更多

相关文档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三校联考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徐云杭审核人:王朝胜一、选择题(共25题,...

?高二文科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二(文)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李海洋一.单项选择题(每...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卷

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卷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文科)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以下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首...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六校”联考试卷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六校"联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试卷说明:I.本卷共分选择题(75分)和综合解析题(75分)两部分,满分150分,...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专业班月考考试题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专业班月考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温馨提示:1、全卷共28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本次考...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 2007 - 2011 Dangzhi.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201594号-1

内容

高二历史上学期联考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密封装订线内,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的信息填涂准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原题目处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满分7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

①实行"仁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性本善" ④一切要顺应自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3.荀子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荀子这种思想的是

A."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4.大力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观点的理学家是

A.朱熹B.王夫之

C.王阳明D.程颐

5.《明夷待访录》中写道:"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6.河北邯郸博物馆藏的一方元代窑枕(见下图),中部开光内书写"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A.商业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B.人们以财产多寡作为衡量人身份高低的标准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流通

D.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7.下列关于苏格拉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属于智者学派B.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重视伦理道德D.主张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8.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民主政治

B.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涌现了众多哲学大师

9.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 彻底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B.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提倡科学、自由和民主D.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亚洲、拉美10.康德对启蒙运动进行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

A.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D.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11.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D.《汜胜之书》

12.楚辞的特点不包括

A.句式灵活B.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想象奇特D.易于表达情感

13.郭沫若称赞某唐朝诗人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位唐朝诗人应是

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白居易

14.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楷书③隶书④篆书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15.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的是

A.元杂剧B.昆曲

C.汉剧D.京剧

16.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①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②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

③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④早期进化论思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④

17.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

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它说明

①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②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漫画作者承认人是由古猿人演变而来的

④生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下列关于信息化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互联网是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的标志

B.信息化社会是知识经济兴起的产物

C.信息化社会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D.信息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管理和营销水平的提高

19.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一本著作中写道:"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

的是

A.蒸汽机B.电动机

C.发电机D.石油

20.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21.有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视剧,其中出现的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位革命党在街头宣传,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B.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C.茶馆饭店有人传阅《民报》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22.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既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也兼有社会主义的范畴

B.比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

C.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D.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24.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5.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提出了

A.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26."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党的先进性

2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严重禁锢着人们思想的错误理论主要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论B."两个凡是"论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D."抓革命,促生产"论

28.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29.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载人航天飞船试验成功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目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

B.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

D.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和科学

31.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放在首位是

A.工业B.农业

C.科技和教育D.金融业

32.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人们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理性的执着追求

C.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33.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是

A.毕加索的《格尔尼卡》B.凡高的《向日葵》

C.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米勒的《播种者》

3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流行音乐的主流是

A.爵士乐B.摇滚乐

C.民族乐D.蓝调乐

35.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二、非选择题:满分30分。本大题共3小题,均为必答题。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3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个事件有哪些重要内容?(5分)

(2)结合梁启超的观点,概括中国学习西方历程的特点。(2分)[材料二] 历史学家陈旭麓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3)材料中说的"那时候"属于材料一中梁启超所说的向西方学习的第几期?(1分)

(4)你是否赞同陈旭麓的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38.(8分)阅读材料:欧洲文艺复兴的兴起存在着三大内部因素,即经济振兴、怀疑精神和知识普及。

--据H.G.韦尔斯著《图解世界简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经济振兴"和"怀疑精神"分别指的是什么?(2分)

(2)古代中国文明对欧洲文艺复兴时的"知识普及"产生了什么作用?有何深远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3)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十七世纪,欧洲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2分)

高二历史上学期联考考试试题

查看更多本课内容

内容

高二历史上学期联考考试试题历史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的密封装订线内,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相应的信息填涂准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原题目处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满分7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的孟子主张

①实行"仁政"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性本善" ④一切要顺应自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3.荀子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荀子这种思想的是

A."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4.大力宣扬"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观点的理学家是

A.朱熹B.王夫之

C.王阳明D.程颐

5.《明夷待访录》中写道:"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6.河北邯郸博物馆藏的一方元代窑枕(见下图),中部开光内书写"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A.商业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B.人们以财产多寡作为衡量人身份高低的标准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流通

D.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7.下列关于苏格拉底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不属于智者学派B.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C.重视伦理道德D.主张把人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8.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

A.希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民主政治

B.希腊人最早研究自然哲学

C.希腊先哲最早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

D.希腊涌现了众多哲学大师

9.启蒙运动在反封建方面远远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

A. 彻底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B.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提出了设想

C.提倡科学、自由和民主D.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亚洲、拉美10.康德对启蒙运动进行了经典的总结。他认为,启蒙运动的核心就是

A.人应该自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自由和平等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D.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

11.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的是

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D.《汜胜之书》

12.楚辞的特点不包括

A.句式灵活B.具有现实主义风格

C.想象奇特D.易于表达情感

13.郭沫若称赞某唐朝诗人是"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位唐朝诗人应是

A.李白B.杜甫C.孟浩然D.白居易

14.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读下面图片,反映的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序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楷书③隶书④篆书

A.①④③②B.①④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②③④

15.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的是

A.元杂剧B.昆曲

C.汉剧D.京剧

16.为达尔文进化论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①文艺复兴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②启蒙思想的理性主义

③细胞和细胞学说的创立④早期进化论思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③④

17.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宗教人士的强烈反对。

右图是当时讽刺达尔文的漫画,它说明

①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②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

③漫画作者承认人是由古猿人演变而来的

④生物现存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下列关于信息化社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A.互联网是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的标志

B.信息化社会是知识经济兴起的产物

C.信息化社会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D.信息化促进了传统产业管理和营销水平的提高

19.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一本著作中写道:"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蒸汽机B.电动机

C.发电机D.石油

20.广东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发祥地,也是孙中山革命活动的主要基地。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了三民主义,它

A.表达了社会各阶层的政治经济要求

B.明确提出了民族、民主、反帝思想

C.是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D.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彻底的土地纲领

21.有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视剧,其中出现的镜头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一位革命党在街头宣传,大声疾呼民主共和

B.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纲领

C.茶馆饭店有人传阅《民报》

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

22.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既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也兼有社会主义的范畴

B.比旧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

C.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D.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3.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思想

24.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理论准备的是

A.《新民主主义论》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5.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提出了

A.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论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26."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党的先进性

2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严重禁锢着人们思想的错误理论主要是

A."以阶级斗争为纲"论B."两个凡是"论

C."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D."抓革命,促生产"论

28.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C.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29.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载人航天飞船试验成功

30.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目的是

A.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和科学

B.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继承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优良传统

D.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和科学

31.改革开放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放在首位是

A.工业B.农业

C.科技和教育D.金融业

32.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主要反映了人们

A.对人性解放的歌颂B.对理性的执着追求

C.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

33.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作是

A.毕加索的《格尔尼卡》B.凡高的《向日葵》

C.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米勒的《播种者》

34.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流行音乐的主流是

A.爵士乐B.摇滚乐

C.民族乐D.蓝调乐

35.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品《等待戈多》中只有一个场景和六个人物,戈多是"焦点人物"。人们望眼欲穿地盼着他到来,但他始终没有露面。他是什么人,要来干吗,人们为什么等他等等,都是一个谜。这样的剧情似乎荒诞不经,却含有很大的隐喻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现西方人的危机意识,揭示人类生存现状的荒诞

B.表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

C.表现了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和神秘的憧憬

D.反映了在绝望中等待渺茫希望的西方现代人的共同心理

二、非选择题:满分30分。本大题共3小题,均为必答题。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1)材料一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2分。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2分)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2分)

(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

(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分)37.(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把中国人通过向西方学习"然后知不足"的过程分为三期: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

内容

高二文科历史上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历史(理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2.明末清初思想家中属于唯物主义思想家的是()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教案

1.1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可以运用公式1+2+3+…+n=2)1 (+n n 直接计算第一步:取n=5; 第二步:计算 2)1 (+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慕尧书城出品,正品保障。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三-全册课文内容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Sometimes celebrations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Festivals of the dead 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For the Japanese festival Obon, people should go to clean graves and light incense in memory of their ancestors. They also light lamps and play music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will lead the ancestors back to earth. In Mexico, people celebrate the Day of the Dead in early November. On this important feast day, people eat food in the shape of skulls and cakes with “bones” on them. They offer food, flowers and gifts to the dead. The Western holiday Halloween also had its origin in old beliefs about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s of dead people. It is now a children’s festival, when they can dress up and go to their neighbours’homes to ask for sweets. If the neighbours do not give any sweets, the children might play a trick on them. 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 Festivals can also be held to honour famous people.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China honours the famous ancient poet, Qu Yuan. In the USA, Columbus Day is in memory of the arrival of Christopher Columbus in the New World. India has a national festival on October 2 to honour Mohandas Gandhi, the leader who helped gain India’s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 Harvest Festivals Harvest and Thanksgiving festivals can be very happy events. People are grateful because their food is gathered for the winter and the agricultural work is over. In European countries, people will usually decorate churches and town halls with flowers and fruit, and will get together to have meals. Some people might win awards for their farm produce, like the biggest watermelon or the most handsome rooster. China and Japan have mid-autumn festivals when people admire the moon and in China enjoy moon-cakes. Spring Festivals The most energetic and important festivals are the ones that look forward to the end of winter and to the coming of spring. At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people eat dumplings, fish and meat and may give children lucky money in red paper. There are dragon dances and carnivals, and families celebrate the Lunar New Year together. Som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very exciting carnivals, which take place forty days before Easter, usually in February. These carnivals might include parades, dancing in the streets day and night, loud music and colourful clothing of al kinds. Easter is an important religious and social festival for Christians around the world. It celebrates the return of Jesus from the dead and the coming of spring and new life. Japan’s Cherry Blossom Festival happens a little later. The country, covered with cherry tree flowers, looks as though it is covered with pink snow. People love to get together to eat, drink and have fun with each other. Festivals let us enjoy life, be proud of our customs and forget our work for a little while.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语句的句子是“,。,”,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14、从李白《蜀道难》一诗中“,,”的长叹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一声叹息。 《登高》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是:,。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3、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 是:,。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是:,。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 是:,。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 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琵琶行》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琵琶行》中“月”这一意象贯穿始终,对烘托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请写出诗中写到“月”的3个句子:,,。2.诗歌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并为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3.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是:,。4.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文中直接点出“我”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文中还运用环境描写来间接表明“我”内心异常苦闷的句子有 “,。,。 ?。,。? 。” 3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与作者自己的不幸身世互相同情和深厚情意的句子 是:,。 32、《琵琶行》中三次写琵琶女弹奏都用了侧面描写:第一次“”,侧面描写的句子是;第二次当“”结束弹奏后,诗人用“,”来进行侧面描写;最后一次“”,作者又用“。?”作侧面描写。 33、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两句,写那若断若续的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 《锦瑟》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 是:,。 2、《锦瑟》一诗的诗句“,”,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作者用此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3、《锦瑟》用典的四句 诗:,。,。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 是:,。 5、《锦瑟》表达“聆听锦瑟之繁弦,勾起对华年往事之追思,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的诗句是:“,。 6、《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 句,。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7、《锦》诗中“,只是当时已惘然”抒发“此情”的无尽怅惘,别说现在追忆,就是当时就已经无尽的怅然若失了。 《劝学》中理解性默写的名句训练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超全面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脑脊液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淋巴(淋巴循环)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5.消化道,呼吸道及肺泡腔与外界相通,属于人体的外环境;汗液,尿液,泪液,消化液能与外界直接接触,它们不属于内环境,也不是体液。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 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 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一般来,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 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b.说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 c.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2PO4/Na2HPO4 CO2+H2O H2CO3H+ + HCO3- d.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 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 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尿液流经肾 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 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 (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 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名学生,其中有名男生和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503020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116124118122,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 , ,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120118123123118123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103 B .185 C .31 D .4 1 3.如图,矩形中点位边的中点,若在矩形内部随机取一个点,ABCD E CD ABCD Q 则点取自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Q ABE A . B . C . D . 4131322 1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A. B. C. D.11231015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A . 12 B .13 C .23 D .14 7.将2005x =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2005 C .0 D .2005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三全册课文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三全册课文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of all kinds have been held everywhere since ancient times. Most ancient festivals would celebrate the end of cold weather, planting in spring and harvest in autumn. Sometimes celebrations would be held after hunters had caught animals. At that time people would starve if food was difficult to find,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inter months. Today’s festivals have many origins, some religious, some seasonal, and some for special people or events. Festivals of the dead Some festivals are held to honour the dead or to satisfy the ancestors, who might return either to help or to do harm. For the Japanese festival Obon, people should go to clean graves and light incense in memory of their ancestors. They also light lamps and play music because they think that will lead the ancestors back to earth. In Mexico, people celebrate the Day of the Dead in early November. On this important feast day, people eat food in the shape of skulls and cakes with “bones” on them. They offer food, flowers and gifts to the dead. The Western holiday Halloween also had its origin in old beliefs about the return of the spirits of dead people. It is now a children’s festival, when t hey can dress up and go to their neighbours’ homes to ask for sweets. If the neighbours do not give any sweets, the children might play a trick on them. Festivals to Honour People

高中语文必修三整册说明

高中语文必修三整册说明 在前两册的基础上,本册教科书继续贯彻“守正出新”的编写原则,构建立体化的语文学习系统,设立“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与前两册相比,本册教科书有如下特点: 一是强调审美教育。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通过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高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第一单元精选了四篇小说,分别是古今中外的典范作品,代表了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审美情趣。唐诗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成就,第二单元所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的诗歌,则又是有唐一代近五万首诗歌中的代表作品,千百年来为人们涵咏玩味,有如千年佳酿,至今令人沉醉。第三单元虽侧重引发学生的思考领悟,但古代论辩散文有着严谨的论证、精彩的比喻、雄峻的气势、腾纵的语势,千百年来传诵不衰,至今吟咏,仍能让我们回肠荡气。第四单元侧重科普作品。这类作品以严谨见长,但文中并不排斥审美的追求,《宇宙的边疆》所描绘的浩渺璀璨的宇宙,《凤蝶外传》中凤蝶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中作者的奇思妙想,在带给我们无尽遐想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科学世界的美丽多姿。 二是注重探究能力的培养。“梳理探究”板块的三个主要由学生自己探究的项目自不必说;“阅读与鉴赏”部分也特别强调从“过程与方法”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主要体现在“研讨与练习”中。比如《祝福》的第四题,要求学生拿电影剧本和原著作一些对比,这就是换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命运。《寡人之于国也》的第三题,引导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视古人的思想感情,吸收其中的精华,并辩证分析当代可持续性发展观念和孟子观念的不同。此类题目的设计,体现了编者引导学生从课文出发,沟通课内外,进行拓展探究的思想。 高中语文培训资料GAOZHONG YUWEN PEIXUN ZILIAO高中语文培训资料三是基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学习内容,变更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从课文内容来说,有些课文内容相对简单,结构相对清晰,体现了某类文章的一般特点。学习这些文章,可以满足大多数同学获得必要的语文素养的需要。比如第四单元的《动物游戏之谜》一文,结构清晰,大致是开头摆出现象,中间做出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最全)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一、细胞的生活的环境: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养料 O2养料 O2 外界环境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代谢废物、CO2淋巴代谢废物、CO2 内环境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 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 内环境稳态温度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 渗透压 ①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②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 ③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1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 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 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④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 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三、神经调节: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 细胞体 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位:神经元树突 突起神经纤维 神经元在静息时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功能:传递神经冲动 2、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 全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 静电场 第1课时 库仑定律、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例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1. 元电荷:电荷量c e 191060.1-?=的电荷,叫元电荷。说明:任意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 元电荷电荷量的整数倍。 2.使物体带电也叫起电。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有三种: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带电 ③感应起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考点2.库仑定律 1. 内容:在真空中静止的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他们的连线上。 2. 公式:叫静电力常量)式中,/100.9(2 292 21C m N k r Q Q k F ??== 3. 适用条件:真空、点电荷。 4. 点电荷:如果带电体间的距离比它们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体积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这样的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 考点3.电场强度 1.电场 ⑴ 定义:存在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⑵ 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⑶ 静电场: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 2.电场强度 ⑴ 定义:放入电场中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F 与它的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⑵ 定义式: q F E = E 与 F 、q 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⑶ 单位:N/C 或V/m 。 ⑷ 电场强度的三种表达方式的比较 定义式 决定式 关系式 表达式 q F E /= 2/r kQ E = d U E /= 适用 范围 任何电场 真空中的点电荷 匀强电场 说明 E 的大小和方向与检验电荷 的电荷量以及电性以及存在与否无关 Q :场源电荷的电荷量 r:研究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 d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 (5)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或与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 (6)叠加性:多个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为各个电荷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矢量叠加,电场强度的叠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4.电场线、匀强电场 1. 电场线:为了形象直观描述电场的强弱和方向,在电场中画出一系列的曲线,曲线上的各点的切线方向代表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曲线的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 2. 电场线的特点 ⑴ 电场线是为了直观形象的描述电场而假想的、实际是不存在的理想化模型。 ⑵ 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终于无穷远或负电荷,电场线是不闭合曲线。 ⑶ 任意两条电场线不相交。 ⑷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场强方向,它不表示电荷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 ⑸ 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从高等势面(线)垂直指向低等势面(线)。 3. 匀强电场 ⑴定义:场强方向处处相同,场强大小处处相等的区域称之为匀强电场。 ⑵特点:匀强电场中的电场线是等距的平行线。平行正对的两金属板带等量异种电荷后,在

数学必修三全册试卷及答案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60分) 1.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116, 124, 118, 122, 12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118, 123, 123, 118, 12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B ) A .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C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D . 该班级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2.掷两枚均匀的骰子,已知点数不同,则至少有一个是3点的概率为( C ) A . B . C . D . 3.如图,矩形ABCD 中点 E 位边CD 的中点,若在矩形ABCD 内部随机取一个点Q ,则点Q 取自ABE 内部的概率等于( D ) A .41 B .31 C . 32 D . 2 1 4.某杂志社对一个月内每天收到的稿件数量进行了统计,得到样本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该样本的中位数、众数分别是( D ) 103185314 1

A . 47,45 B . 45,47 C . 46,46 D . 46,45 5. 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B ) A.112 B. 310 C.15 D.110 6.高三毕业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站成一排照相留念,则甲丙相邻的概率为( A ) A . B . C . D . 7.将输入如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得结果( A ) A .2006 B . C .0 D . 8.98和63的最大公约数为( B )A.6 B.7 C.8 D.9 9.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k:5:3,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120的样本,已知A 种型号产品共抽取了24件,则C 种型号产品抽取的件数为( B ) 12132314 2005x =20052005 -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全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必修三知识点汇总 Module 1 Europe 重要短语: because of be covered by/with be known for/as/to make A out of B on the coast work on have…in common refer to have control over/of have a population of little by little on the other hand in one’s thirties compared with belong to increase to/by in terms of be faced with ever since 重要句型: 1. It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ities in the world. one of the +形容词最高级+ 可数名词复数最。。。。之一 2. Portugal is to the west of Spain. ①表示位置: A is/lies in/on/to/off the+方向+of B A is located/situated in/on/to/off the+方向+of B ②位置+距离: A is (about)+距离+(to the)+方向+of B in ,on和to表地理方位的区别 (1)表示A在B的范围内(即A是B的组成部分之一)时用in.如:our school is in the west of the town.我们学校在城西。 (2)强调A和B两地接壤时,用on.如: Korea is on the east of China.朝鲜与中国东部接壤。 (3) A在B的范围之外,两者之间没有所属关系时用to。如:Our school is to the west of the hospital.我们学校在医院的西面。 3. on the coast和off the coast on表示“位于河畔或铁路,公路及海岸等沿线上”;off表示“稍离陆地,在沿岸的海里”。如: 语法要求: 一: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由“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by) ”构成。被动语态发生时态变化时只变be的形式,过去分词不变。 现在时被动语态:am/ is/ are + 过去分词 过去时被动语态:was/ were + 过去分词 二:主谓一致:本单元主要强调第二个原则 语法一致原则。句子的主语是单数,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主语是复数,谓语动词用复数形式。 注意:(1) something, everybody, nobody , either, neither, each等不定代词作主语时,谓语需用单数。 (2) 当主语后面跟有with, together with, as well as, like 等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仍然要与这些词语前面的主语保持一致。 2. 意义一致原则。 一些集合名词,如:family, enemy, class, population, army等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教育精品资料 2020年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套教案(全册完整版)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名师教学视频全册播放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教案全集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能力方面: 1.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内环境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 五、课前准备: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 图 章引入让学生阅读章引言并体会内环境的重要性阅读思考引入新 课 〖板书〗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问题探讨 〔生答师提示〕1.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 红细胞、白细胞等;图2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2.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 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与外界环境相比, 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如温度基本恒定等。 〖填空式提问〗所有的生命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与 思考回答创造问 题情境, 引入新 课

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如此。 〖问〗单细胞生物是怎样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呢?多细胞生物呢?阅读思考回答 〔板书〕一、体细胞生在细胞外液 〖问〗什么是体液? 〖引导提示〗体液——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大 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1.体液的成分和组成呢?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阅读思考 回答 〔思考与讨论1〕 〖师提示〗 1.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 液和淋巴等。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 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血浆组织液淋巴 同它们都属于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内 环境,基本化学组成相同。 学生讨论 后回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 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4.下列有关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分布在淋巴和血液等处 B.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记忆T细胞和效应T细胞 C.大多数T细胞必须依靠某种B细胞的帮助才能增殖和分化 D.用药物阻断T细胞增殖分化,可明显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人教版A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新部编本 全册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一章算法初步 (1)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2)

1.1.1 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3)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共3课时) 1.1.1算法的概念(第1课时) 【课程标准】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法的概念与特点; 2.学会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体会算法思想; 3.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算法概念以及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难点】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教学过程】 一、序言

算法不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同时,算法有利于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在以前的学习中,虽然没有出现算法这个名词,但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已经渗透了大量的算法思想,如四则运算的过程、求解方程的步骤等等,完成这些工作都需要一系列程序化的步骤,这就是算法的思想. 二、实例分析 例1:写出你在家里烧开水过程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把水注入电锅; 第二步:打开电源把水烧开; 第三步:把烧开的水注入热水瓶. (以上算法是解决某一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例2: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解: 算法1 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第一步:计算1+2,得到3; 第二步: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第三步: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第四步: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可以运用公式1+2+3+…+n =2 ) 1(+n n 直接计算 第一步:取n =5; 第二步:计算 2 ) 1(+n n ; 第三步:输出运算结果. (说明算法不唯一) 例3:(课本第2页,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 (可推广到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说明算法的普遍性) 例4: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的大致步骤是: 第一步:根据题意,选择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第二步:根据条件列出关于a ,b ,r 或D ,E ,F 的方程组; 第三步:解出a ,b ,r 或D ,E ,F ,代入标准方程或一般方程. 三、算法的概念 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对算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解决某些问题时,需要设计出一系列可操作或可计算的步骤,通过实施这些步骤来解决问题,通常把这些 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的程序 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