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6例临床分析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6例临床分析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6例临床分析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6例临床分析

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7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黄体酮治疗孕妇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明确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肌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段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早期先兆流产来说,口服黄体酮胶囊与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但从患者顺从性来说,口服黄体酮胶囊更值得推广。

标签:黄体酮;先兆流产;黄体功能不全

自然流产在临床上发病率很高,可达15%~20%,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有统计,全世界每天会有15万例患者发生停经不足20周的自然流产,如果包括整个早孕期间的流产则数量会更多,约有75%的育龄期女性发生过流产[1]。除外遗传基因、免疫因素、全身性疾病、生殖器官发育有异常以及创伤等方面的影响,由于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流产占自然流产总数的25%~60%[2]。发生先兆流产有很多因素,如孕妇生殖道异常、子宫内膜功能异常及内分泌异常等[3]。最常见的为孕酮分泌不足或黄体功能不全[4]。若出现阴道流血增多伴下腹部阵发性疼痛加重则必然流产[5]。笔者选取2013年8月-2014年9月本院妇科病房收治的76例因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患者,临床行口服黄体酮胶囊与肌注黄体酮注射液保胎治疗,现将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妇科病房2013年8月-2014年9月明确诊断为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76例患者行超声、血HCG 检查均符合因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6-7]。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9例,年龄20~38岁,平均26.8岁,孕周5~12周,平均11.6周,孕次1~4次,平均1.4次。对照组37例,年龄21~39岁,平均27.6岁,孕周6~11周,平均1

2.3周,孕次1~3次,平均1.5次。两组患者均排除严重的心、肺、肝、肾、血液、内分泌、慢性代谢性及精神等疾病影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前向每位患者详细介绍肌注黄体酮注射液和口服黄体酮胶囊两种保胎方法,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根据患者意愿,治疗组给予口服黄体酮胶囊(商品名:益玛欣,每粒50 mg)100 mg/次,3次/d,用药1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注,20 mg/次,1次/d,用药1周为一疗程。两组患者除上述药物治疗外,还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在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相应的检查。

1.3 治疗效果评定标准疗效评定参照《妇产科学》,保胎成功为阴道流血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