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

99

【作者简介】

唐鸣镝(1971-),女,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讲师。【收稿日期】2014-07-31【文章编号】1002-1329 (2015)02-0099-07

【中图分类号】TU984;F590.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1819/cpr20150216a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在全球化深刻影响地方价值观念、城市化强力改变城市特质与结构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不堪重负,而旅游作为城市遗产保护的动力则更多地体现为负面影响。面对如此情境,如何使两者协同发展,本文介绍了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通过“历史性城镇景观”具有广泛背景的思维视角、多维度的整体性方法,探讨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旅游协同发展的战略框架与重要的协同关注点,以此推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迈向更为积极和全面的阶段。【关键词】历史性城镇景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system and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s of cultural heritages, historic cities are of great value for tourism. In contemporary area when globalization has profound in ? uences on local values and urbanization has greatly changed urban structures, historic cities in China are under the dual pressures of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while tourism as an engine for city heritage conservation has more negative influences. Faced with such a situation, to achieve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 by the UNESCO in 2011. From the HUL perspective which has extensive backgrounds and a holistic approach, it explores issues concerning tourism in historic cities and proposes 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tourism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istoric cit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遗产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具有极大的旅游价值。历史文化名城自1982年正式公布起,走过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与同时发展的旅游相生相伴。如今面对新时期全球化、城市化的建设高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名城的旅游发展也出现了各种问题。

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 N E S C O 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简称《HUL建议》),正式提出了“历史性城镇景观”概念(Historic Urban Land- scape,简称“HUL”①),为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在内的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维视角和方法论。本文即在HUL“更广泛的背景”下,尝试用HUL的视角与方法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问题,以此探索应对城市挑战和把握发展机遇的协同路径。

1 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发展1.1 历史文化名城体系

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下简称“名城”)经历了1982年、1986年、1994年的先后三批,以及2001年以后的陆续增补,已达125个。进入21世纪后,历史名城体系更是从类别、结构、等级的维度逐步发展,形成了名城、名镇、名村的类别系列,名城(村镇)、历史街区、文保单位的结构系列,以及国家级、省级的等级系列,构成一整套纵横交叉覆盖的保护管理体系(表1)。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

唐鸣镝

——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

* “北京世界一流旅游城

市建设与管理”创新团队项目(IDHT20130521)资助。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

唐鸣镝

REFLECTION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HISTORIC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TANG Mingdi

C i t y &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2期 VOL.39 NO.2 FEB. 2015

100

表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现状

Tab.1 China’s historic city conservation system 维度

保护对象等级数量(处)

主要特点

类别

历史文化名城②

国家级125(2014.8)城、镇、村类别形态的范围覆盖。强调古城格局、历史风貌,要求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省级157(2012.8)历史文化名镇、村③

国家级528(2014.3)省级725(2012.8)结构

历史文化街区

国家级④认定中名城、街区、文物三级结构的内容覆盖。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登录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以及传统风貌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

各级各类⑤约3500(2012.8)文物与历史建筑

文保单位4295(国家级,2013.5)

登录不可移动文物

近77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2011.11)历史建筑

——

旅游发展阶段名城发展阶段

旅游业地位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特点

旅游事业时期1980-1990年

1982年、1986年(第一二批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型事业+外事工作以历史悠久、地位突出的古都型、省会、特殊名城为旅游代表,以接待和创汇为目的,海外市场为主,开展名胜古迹观光活动;强调

静态博物馆保护理念

旅游产业起步时期1999-2000年

1994年(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经济产业扩充了相对知名度不高的古城,包括了近现代城市遗产、特色小城镇,以观光为主,国内旅游开始起步,历史文化街区开始逐渐受到关注。强调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

旅游加速发展时期2000-2010年2000年以后(增补名单)国民经济重点产业城市化大举进发,假日经济凸显,旅游新业态突飞猛进,名城申报积极性高涨,以此树立城市品牌、形象。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名城保护体系的核心与矛盾焦点。强调全方位利用与复兴旅游大发展时期2010年-今2013年8个古城保护不力,通报批评,可能成为首批列入濒危名单的古城向拉动内需的支柱产业发展城市经济高速运转,“空前重视、空前破坏”现象突出,全国上下花费巨资进行古城再造,建设性破坏成片,历史文化名城名存实亡。遗产旅游化成为常态,通过商业化运作获取经济和政治利益

表2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脉络

Tab.2 Tourism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cities in China 业的转型变化深刻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风貌与遗产保护的状况。以旅游业总体发展作为线索,结合历史名城的阶段特点,可以看出名城旅游发展的基本脉络(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旅游的经济地位不断升级,发展到现阶段,名城旅游承载了古城复兴的发展重任,发展速度几近疯狂,现状令人堪忧。

1.3 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的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1996年开始城市化水平就以年均高于1.34%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加速发展阶段的速度[3]。高速发展的城市及其空间结构发生着重大调整和迅速变化,新的城市景观和格局正在酝酿出现。

在此背景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仅担负了遗产保护的重任,还承担了旅游主体活动的大部分功能,需要满足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结构调整的多重要求。

名城保护与旅游发展关系演变复杂,呈现出

从180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到近77万处的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从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名城,发展到125个国家名城、528个国家名镇村、3500个历史街区,数量的变化既反映了文物保护观念的改变,同时也表明城市遗产保护任务的艰巨。

值得注意的动态是,2012年“传统村落”⑥

评选标准的出台,在原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更多地关注了依托聚落建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2014年“中国历史文化街区”④的首次独立认定,进一步体现了历史街区的核心战略地位,这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历史活态单元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重视。上述动态体现出我国名城保护在真实性、完整性两大基本原则上不断的总结与探索。

1.2 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发展

与历史文化名城共同发展的是名城旅游的变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旅游业经历了5次重要的转型[1],从单一接待创汇的行政事业发展到全民休闲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旅游

注:根据相关资料归纳整理而成[1~2]。

注:体系内容与数据根据相关资料归纳整理而成。

101

双向不对称的态势,即历史文化名城促进了旅游发展,而旅游发展则破坏了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源[4]。事实上,历史名城的保护与旅游始终在制约与发展的相互博弈之中,特别是近几年,历史文化名城对旅游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失效,发展的压力使得旅游成为经济增长与区域竞争的主要驱动力,以此给历史文化名城带来的“建设性”破坏、“保护性”破坏,越来越明显(图1)。

2 HUL产生背景与现状梳理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城市在全球化和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都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和挑战,包括旅游在内的社会变革力量在为城市遗产保护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从2005年的《维也纳备忘录》开始,基于现阶段的发展特点,世界遗产组织对如何保护城市历史景观开展了一系列的辩论,最终于2011年UNESCO第36届大会通过了《关于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建议》(《HUL建议》),正式提出了“历史性城镇景观”(HUL)的概念。倡导在更广泛的背景下重新思考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强调动态、连续、活态、整体性的认识思想。HUL被认为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其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累积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地理环境”。同时也是一种在广泛的城市背景中识别、评估、保护和管理历史地区的景观方法。HUL方法旨在维持人类环境的质量,在承认其动态性质的同时提高城市空间的生产效用和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社会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该方法将城市遗产保护目标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其核心在于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今世后代的需要与历史遗产之间可持续的平衡关系[5]。

事实上,有关历史城镇的探讨一直没有间断,从1964年《威尼斯宪章》的古迹与环境,到1987年《华盛顿宪章》的历史城区,再到2011年《HUL建议》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历史城市越来越多地显示出与现代生活的紧密关系。2011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大会主题“遗产是发展的动力”,世界遗产中心WHC的“世界遗产与可持续旅游”,2014年ICOMOS的“作为人文价值的遗产和景观”,WHC的“遗产保护?旅游发展?社区繁荣”等一系列会议,更清晰地反映出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方向。HUL非常重视形成景观的重要经济、社会、文化驱动力,认为它们是延续和促进景观价值的真正动力。同时,也认识到遗产对发展的推动力和重要性。

《HUL建议》在国内也引起了强烈反响。

2012年,中国首家致力于历史性城镇景观保护和研究的组织成立并发表宣言[6]。学界以《中国园林》为主阵地,相继发表了多篇有关HUL背景趋势、概念方法的探讨[7~11]。硕博论文中,以清华大学的吕舟教授、同济大学的张松教授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从世界遗产、历史城市等角度对HUL的理论及应用进行了文献挖掘与思考[12~14]。业界以中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代表,在“拉萨八廓街”、“上海虹口地区”等历史街区的实践中进行了HUL应用尝试。政界中的杭州政府更是把HUL当作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积极保护”的城市发展思路[6]。

综上,HUL作为一种创新概念与方法在以往的经验积淀下,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城市发展环境中,在城市规划、风景园林领域进行着广泛的探索实践,而与HUL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旅游研究领域目前还未见涉足。

3 HUL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问题分析

在HUL“更广泛的背景”视角下,古城的物质形态、空间布局、相关联的自然特征和自然背景,以及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等方面的相互关系都承载着遗产价值,但这些价值在面对旅游等社会经济压力时却显示出异常的脆弱。

3.1 遗产层积性与古城再造运动

《HUL建议》指出城市遗产的特征是接连出现的文化和现有文化所创造的价值在历史上的层层积淀以及传统和经验的累积。这些累积体现了城市的多样性,也是古城活力与真实性的表现。与此相反的现实是,“拆旧”和“仿古”大戏在中国城市正加速上演,一边,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一边,55亿再造凤

凰,千亿重塑汴京,仿制古城遍地开花。这一切成

图1 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的关系模式

Fig.1 Relational model of historic cities and tourism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

唐鸣镝

C i t y &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2期 VOL.39 NO.2 FEB. 2015

102

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风景[15]。

城市遗产是过去记忆的空间积累,这种时空属性意味着遗产具有不可复制的地方性。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推倒重建的古城乱象映射的是城市管理者的商业思维逻辑。借助商业旅游地产的经济推力,炒作“当地的历史文化”,用一种臆造的“文化生态”破坏当地原有的文化生态[16]。这种颠覆性的重写,完全抹杀了层积增长的痕迹,有悖于生态文明理念,成为“陌生的山水,记不起的乡愁”。

3.2 核心价值与遗产“市场化”开发

《HUL建议》强调可持续的遗产管理必须以遗产价值为基础,以价值保护为依据、为导向[9]。同时,也支持社区在保留与其历史、集体记忆和环境有关的特征和价值同时,寻求发展和适应求变的努力。这种动态演进中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鼓励在核心价值正确评估与认定的基础上遗产的创新与发展。

今天,随着城市经济的转型,以遗产作为生产要素,遗产“市场化”开发已成趋势。同时,城市遗产旅游更催生了古城符号消费品,创造了城市历史肤浅的外表,消费的是商品化的产品。许许多多古城打着遗产保护的旗号,无视遗产的核心价值,追求最大化的商业利润。从北京前门地区的鲜鱼口历史街区拆迁原住民、拆旧建新后全部改为商业用途后的衰败;到今日因广东梅州江南新城的建设而大范围拆除的客家围龙屋引发的网络拯救声援;从聊城历史街区的“推倒重来”、到岳阳翰林街开发后的无人问津。这类案例数不胜数,遗产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其创新发展的依据是什么?古城街区到底是谁的遗产?

3.3 遗产地方性与国际化现实

《HUL建议》强调对场所精神的保护,关注特定文化背景下社区与物质遗产之间的联系。通过促进两者的交互,延续并加强场所精神,从而保持地方特色。只有在具有地方性的城市历史景观的环境体验,个体与群体才能建立身份认同,植根于当地。

全球化的旅游活动输送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巨大的消费市场吸引着世界性的运营资本,国际品牌、经营以及企业文化随之裹挟而来,强烈冲击着古城的本土文化和原住民的思维观念。为了迎合国际游客的喜好,各地的历史城区都充斥着相同的国际品牌、雷同的休闲方式与商业业态。走在越南的会安古镇街头,会恍如在北京什刹海烟袋斜街,亦或是周庄、乌镇某个南方古镇。国际化使得遗产独特的地方性锐减,使古城的文化旅游大打折扣。但对于城市经营者来说,国际化

的模式被认为是遗产资本成功运作的范例,被当作成功经验推广到各地进行复制,更加剧了遗产地方性缺失、同质化开发的蔓延趋势。

3.4 遗产关联性与旅游流影响

传统规划的重点落在分区,而今天则更强调相互关系、价值及管理的延伸性[11]。HUL引入了景观的视角,以景观方法取代传统建筑学方法,不再局限于对特定重要要素的保护,而是需要强调城市遗产作为一个系统的价值,以及个体或群体与特定城市空间、场所之间的独特联系或交互方式,特别是与社区群体之间在土地使用、传统活动、非物质关联的交互。

使用关联的整体方法论来看待旅游流对历史景观的影响很有启发。旅游流反映的是旅游者活动的空间状态,体现了城市旅游活动的空间属性和相互关系[17]。现阶段旅游者在历史古城的旅游活动,一般以景点观光为主,体现为大量且集中的活动特点。受市场营销、景点知名度的影响,旅游流受景点和城市形象的拉动作用最强。历史古城中最有名、价值最高的历史古迹会受到游客的广泛追捧,长期超出警戒线的旅游流会对古迹及其历史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典型案例“北京颐和园”,严峻的旅游现状对世界遗产保护产生了极大威胁,而其所在的三山五园历史区域,也由于城市的扩张,地区景观破碎、城市化严重,两者相互脱离、排斥的关系使颐和园成为孤岛、三山五园名存实亡,形成区内“美如画”、区外“脏乱差”的治理怪圈。

4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体系构建

旅游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毋庸置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一直广受关注。尤其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区域竞争的不断升级,旅游协同在区域合作、协作主体、驱动力研究、营销等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讨[18],在理论、方法与实践领域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19]。

20世纪末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将历史作为今天的开发资源,阿什沃斯和坦布里奇(Ashworth & Tunbridge)在1990提出“旅游历史城市”,以北美、欧洲城市为主要案例,引发了经济可行与历史城市中心可持续发展相互协调的探讨[20]。“旅游历史城市”既是一种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现象,也是目前研究讨论的热点。

在HUL看来,历史名城遗产不仅仅是建筑遗迹,更为重要的是在发展进程中,遗产作为维系城市价值中的重要支柱的作用。进一步说,在继承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历史名城旅游应该成为实现城市遗产理念创新的新路径。HUL

103

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可以指导整合建成环境保护政策与实践。在其“宽视角、动态、连续、关联”的视角下,结合UNESO推广实施的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关键步骤,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可以形成如下协同战略框架(图2)。

基于HUL提供的视角,可以重新审视一下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协同的关系:即在历史城市资源的全面调查、评估、参与协商基础上,给予城市遗产核心价值的评判,以此确定历史城市保护与开发定位及限定性的资源利用方式;在对城市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应对变化的脆弱性以及导致遗产变化的驱动力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上,给予遗产开发的风险预先评估,以此确定城市遗产敏感区及其风险预案;将城市遗产价值及其风险评估纳入更广泛的城市发展框架,以此为前提来指导历史区域综合开发的具体规划战略、政策保障等;在历史城市整体性管理框架的基础上,对得到确认的项目建立相应的伙伴关系,对遗产项目开发的财务资金来源、政策制度等提供保障与支持,对项目的过程进行严格的动态监测管理,对相关社区与组织建立稳定的协调合作机制,对非物质文化与实体遗产进行整合创新等;以此相互衔接构成历史名城保护与旅游创新动力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

上述框架显示出HUL作为方法论的整体协同和架构能力。在“广泛的背景”下,以核心价值保护为基础,以不仅是反应性的、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动态预见的态度,以城市整体发展框架的综合考虑为保障,用整体性思想来思考旅游协同创新理论。

5 几个需要关注的协同点5.1 动态性协同

HUL承认城市遗产的活态与动态演进,提倡城市遗产保护与发展相协调,旨在维持人类环境的质量,承认其动态性质的同时,提高城市空间的生产效用和可持续利用,以及促进社会和功能方面的多样性。

实践中,存在活态遗产的“泛遗产化”问题,即“既然是活态的,街区的居民出于改善生活的需要或是街区所在的城市出于促进发展的目的,可以对街区内建筑进行必要的改建或改造,由此造成的街区变化也是历史的一部分,都是具有真实性的”。“泛遗产化”会让保护工作无所适从,也会让所谓的旅游开发为所欲为。“活态”是指随着时间的变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会逐渐带来聚落的物质实体与空间环境的连续而有意义的变化[21]。动态演进与保护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变化必须基于遗产的主要价值载体,即具有特色的物质实体。特色物质实体与生产生活于其中的“人”之间的紧密的文化关联,比如生产方式、宗教行为、生活习惯等。

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更需要真实性的辨别,需要对“活态”的变化特征进行价值判断,需要探讨改变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可接受的改变?

5.2 创造性协同

HUL将文化多样性和创造力看作是促进人类

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资产。正如罗

图2 HUL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体系构架

Fig.2 Construction for a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historic cities from a HUL perspective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

唐鸣镝

C i t y & 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2015年 第39卷 第2期 VOL.39 NO.2 FEB. 2015

104

伯茨和赛克斯(Roberts & Sykes)指出:“城市远不止是建筑群或简单的生存之地,它们是社会与经济活动的摇篮,在这里,多样性的碰撞创造了新行动、新概念的新能量。城市必须经过再创造,使其更具吸引力。”[11]

古城城市遗产的开发需要创造性,这种创造性不是随意的移植嫁接、无中生有。而是基于地方核心价值的把握,将现代干预行动与历史背景下的遗产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重视非物质遗产的盘活保护,将非物质文化与物质遗存统一对等看待,从而产生古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这种原动力使遗产的传承不仅体现在物质空间上,更重要的是通过遗产来构建城市文化的认同,使更多的人来此享受并传承共同的城市精神。在这一点上,“欧洲文化之都”的欧洲古城保护建设模式值得借鉴,其遗产与文化创新协同将城市的物质遗产空间彻底激活。

5.3 价值观协同

HUL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支持社区在保留与其历史、集体记忆和环境有关的特征和价值同时,寻求发展和适应求变的努力。古城品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的计划,不是靠有实力的投资方大力建设就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所有相关的社会力量达成共识,通过协调合作,共同发展。

现阶段,古城原住民利益被严重挤压,尤其是作为景区的古城街区,原住民毫无发言权,古城保护与开发的成败完全取决于投资方与政府的良知和素养。在古城建设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一个构架将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强有力地联系在一起,构建协作机制。古城中每个群体、个体的价值都有所不同,需要相互尊重,尊重地方社区的传统与观念,同时也应尊重国内和国际社会的价值观,最终实现多样化的愿景。

6 结语

在全球化深刻影响着社区价值观念、城市化强力改变着城市地方特质与结构的历史阶段,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与保护的双重压力下不堪重负、岌岌可危。《HUL建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广泛背景的思维视角、一套多维度的整体性方法,促进城市遗产和旅游在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两大基石上协同发展,应对城市变化,将城市遗产保护目标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相结合,共同促进文化价值、生活方式以及社交关系的多样性。

HUL作为一种保存遗产和管理历史名城的创新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遗产旅游相关领域应

引起足够的重视。国际城市历史景观的经验、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而中国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也必将极大丰富其理论内涵与应用前景。

(感谢北京市清水木岩旅游咨询中心项目部总监赵磊女士的大力支持。)

注释(Notes)

①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UL),目前在中国没有公

认统一的译法。笔者从强调新概念、新方法的角度,尊重城市遗产保护的历史价值及更为广阔的适用范围,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WHITRAP)的译法,将“HUL”译为“历史性城镇景观”,以此表示其特殊的学术含义。

②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数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

整理;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缺少官方精确数据,本数据来源赵中枢(2012),再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2]。③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村数量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网站整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缺少官方精确数据。本数据来源赵中枢(2012),再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2]。

④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中国历史

文化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14]28号,2014.2

⑤ 历史文化街区目前从属于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

镇、名村中,无专门统计数据。本数据是根据“郝之颖,《城市保护规划理论与实践辨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业务交流会主题报告,2013.2”估算结果。

⑥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印发《传统村落评价

认定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建村[2012]125号,2012.8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魏小安.新时期中国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Wei Xiao’an. A Study on Chinese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New Period[M].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10.

2 赵中枢.再议历史文化街区保护[J].小城镇建设,

2012(11): 31-34.

Zhao Zhongshu. Rethinking the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Blocks[J].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2012(11):31-34.

3 房国坤,王咏,姚士谋. 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形态

及其动力机制研究[J]. 人文地理, 2009(2):40-43. Fang Guokun, Wang Yong, Yao Shimou. Study on Urban

Morphology and Its Dynamic Mechanism in the Period of Rapid Urbanization[J]. Human Geography, 2009(2):40-43.

4 张桦.宁镇扬历史文化名城与旅游发展关系探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S3): 98-102. Zhang Hua.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ingzhenyang Historic City and Tourism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12(S3):98-102.

5 Rec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the 36th

105

Session, Paris, Oct. 25 - Nov. 10, 2011, v.1: Resolutions[EB/OL]; https://www.doczj.com/doc/bf622312.html,/new/en/general-conference-37th/all-documents/, 2012.

6 王国平.中国历史城市景观保护发展报告(2013)[M].

杭州: 杭州出版社.2012.

Wang Guoping. Report of Chines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Conservation Development (2013)[M]. Hangzhou: Hangzhou Press, 2012.

7 怀特汉德. 城市形态区域化与城镇历史景观[J]. 宋

峰,邓洁,译. 中国园林, 2010(9): 53-58.

J W R Whitehand. Urban Morphological Regionalization

and Historical Urban Landscape[J]. Song Feng, Deng Jie, Translat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0(9):53-58.

8 景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城市历史景

观的建议》(稿)及其意义[J]. 中国园林, 2008(3): 77-81.

Jing Feng. UNESCO’s Efforts in Safeguarding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08(3):78-81.

9 韩锋. 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J ]. 中国园林,

2012(5): 5-9.

Han Feng.Cultural Landscape: Marching on the Way of

Exploration[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2(5): 5-9.

10 莫妮卡?卢思戈. 文化景观之热点议题[J]. 韩锋,

李辰,译. 中国园林, 2012(5): 10-15.

Mónica Luengo. Cultural Landscapes: “Trending

Topics”[J]. Han Feng, Li Chen, Translat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2(5): 10-15.

11 罗?范?奥尔斯. 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

化景观的联系[J]. 韩锋, 王溪,译. 中国园林, 2012(5): 16-18.

Oers Ron Van. The Concept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 and Its Relation to Cultural Landscape[J]. Han Feng, Wang Xi,Translat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2(5): 16-18.

12 龚晨曦. 粘聚和连续性:城市历史景观有形元素

及相关议题[D]. 北京:清华大学,2011.

Gong Chenxi. Cohesion and Continuity: Tangible Elements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and Related Issues[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11.

13 杨箐丛. 历史性城市景观保护规划与控制引导[D].上海:同济大

学,2008.

Yang Jingcong. Conservation Planning and Safeguarding of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The Revelation of Vienna Memorandum to the Historic Cities of China[D]. Shanghai: Tongji University, 2008.

14 孙燕, 世界遗产框架下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和保护方法[D]. 北

京:清华大学, 2013.

Sun Yan.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Concept and Conservation Approach in

the World Heritage Field[D].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2013.

15 彭利国,周琼媛. 三十古城上演重建风,“名城”称号骑虎难下

[N]. 南方周末,2012-11-15.

Peng Liguo, Zhou Qiongyuan. Reconstruction of Thirty Historic Cities, the

Title “Historic City” in a Dilemma[N]. Southern Weekend, 2012-11-15.

16 杨保军. 如何才能“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J]. 求是,

2014(11).

Yang Baojun. How to Achieve “Retaining Landscapes, Nostalgia for Old

Times”[J]. Qiushi Journal, 2014(11).

17 杨兴柱, 城市旅游流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J ]. 旅游论坛,

2013(5): 7-12.

Yang Xingzhu. Urban Tourism Flow: El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J].Tourism

Forum,2013(5):7-12.

18 侯兵,黄震方,陈肖静,等. 文化旅游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认知分

异——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 旅游学刊, 2013(2): 102-110.

Hou Bing,Huang Zhenfang, Chen Xiaojing, et al. Spatial Cognitive

Differentiation of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ultural Tourism: A Case Study of Nanjing Metropolitan Area[J]. Tourism Tribum, 2013(2): 102-110.

19 粟路军,奉亚卓.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及其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7(3): 278-280.

Su Lujun,Feng Yazhuo.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7(3): 278-280.

20 G J Ashworth, J E Tunbridge. The Tourist-Historic City[M]. Pergamon:

Amsterdam, 2000.

21 霍晓卫. 聚落遗产的“活态”与真实性[J]. 世界遗产, 2014(5). Huo Xiaowei. “Living” and Authenticity of Human Settlement

Heritage[J]. World Heritage, 2014(5).

(上接第98页)

Lan Yuyun. Causes of “Slum-like” Dwelling Places in China: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Community in the “Village in City”[J]. Jilin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47(5):147-153.

7 叶磊,马学广. 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优化策略研

究[J]. 特区经济,2010(4):16-19.

Ye Lei, Ma Xueguang.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Rebuilding the Villages Inside the City of Shenzhen[J]. Special Zone Economy,2010(4):16-19. 8 周诚.论土地增值及其政策取向[J].经济研究,

1994(11):50-57.

Zhou Cheng. On Land Value Increment and Policy Orientation[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1994(11):50-57.

9 张旺锋,张祥德,徐佳.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的公众

参与体系构建[J]. 城市发展研究,2009(4):112-116.

Zhang Wangfeng, Zhang Xiangde, Xu Jia. The Research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Process[J]. Urban Studies, 2009(4):112-116.

10 徐善登.城市规划公共性实现的困境[J].城市问题,2010(5):18-21.

Xu Shandeng.Dilemma of Implementation on Commonality in Urban

Planning[J]. Urban Problem,2010(5):18-21.

11 胡娟,方可,亢德芝,等. 城市规划视野下公共决策研究[J]. 城

市规划,2012(5):51-56.

Hu Juan, Fang Ke, Kang Dezhi, et al. A Review on Public Decision-making Research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Planning[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2(5):51-56.

12 蔡克光. 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及其在编制中的体现[J]. 城市

问题,2010(12):18-22,80.

Cai Keguang. The Public Policy Attribute of Urban Planning and Embody in

the Formulation Process[J]. Urban Problem,2010(12):18-22,80.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协同思考

唐鸣镝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 (试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三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 第四章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 第五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 第六章成果要求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适用本要求。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与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范围一致,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的范围一致。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单独编制。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规划与村庄规划同时编制。 凡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考虑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相衔接。 第四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同时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第五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历史环境,保护和延续传统格局和风貌,继承和弘扬民族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保护遗产本体及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护利用的可持续性的原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七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改善环

境、有效管理的指导思想。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应遵守本要求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采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资料。 第九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进行科学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二章编制基本要求 第十条保护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提出保护目标,明确保护内容,确定保护重点,划定保护和控制范围,制定保护与利用的规划措施。 第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内容,一般包括:(一)保护和延续古城、镇、村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及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二)历史文化街区和其他有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 (三)文物保护单位、已登记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四)历史建筑,包括优秀近现代建筑; (五)传统风貌建筑; (六)历史环境要素,包括反映历史风貌的古井、围墙、石阶、铺地、驳岸、古树名木等; (七)保护特色鲜明与空间相互依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十二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对自然与人文资源的价值、特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刘莉信息学院2010202455 [摘要]我国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开展的短短十几年里,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其迅速、健康和持续地发展,必将在林业及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论述了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并提出一个结论:从目前来看,建立森林资源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是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好方法。 [关键词]森林旅游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碳排放权市场交易机制 1 关于森林旅游资源 1.1 森林旅游资源的定义 森林旅游资源,系指以森林景观为主体,其他自然景观为依托,人文景观为陪衬的一定森林旅游环境中,具有游览价值和旅游功能,并能够吸引旅游者的自然与社会、有形与无形的一切因素。【1】简言之,森林旅游资源指存在于有林区,能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能被森林旅游者群体重复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存在和人文要素。【2】 1.2 森林旅游资源的类型 (1)自然保护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条定义的“自然保护区”为“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各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2年1月,中国共有37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森林公园 中国的森林公园分为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和市、县级森林公园等三级,其中国家森林公园是指森林景观特别优美,人文景物比较集中,观赏、科学、文化价值高,地理位置特殊,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旅游服务设施齐全,有较高的知名度,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由国家林业局作出准予设立的行政许可决定。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747处(包括国家级森林旅游区1处),总面积1706.31万公顷。【3】 (3)风景名胜区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风景名胜包括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长沙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分析 ------长沙市长沙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英贤辈出,革命历史丰富,城市风貌独特。1982年2月,国务院正式公布长沙市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区域性商贸、科技、文化、信息中心的进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和开发改造速度加快,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长沙人民继续继承长沙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张扬城市特色,处理好保护、利用、与开发的关系,使长沙市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得以延续与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都市。 一、长沙古城历史发展 长沙,夏代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 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 之后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 公元26年(建武二年),刘秀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29年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长沙在37年,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 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洛阳师范学院 期末作业(论文) 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年级: 2011级 学号:110544126 姓名: 孟凡飞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指导老师: 王静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目录 (2) 摘要 (3) 第1章引言 (3) 第2章北京的地理环境 (3) 2.1地理位置 (3) 2.2气候环境 (3) 3古近北京 (3) 3.1古代北京 (3) 3.2近代北京 (4) 4.北京的符号 (4) 4.1天安门 (4) 4.2故宫 (4) 4.3天坛 (5) 4.4长城 (5) 4.5圆明园 (5) 4.6四合院、胡同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6)

解读历史文化名城—北京 摘要:北京在西周时成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的燕国的都城。自中国金朝起成为古代中国首都——中都。自元代起,开始成为全中国的首都,称大都。由于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国的大汗,蒙古文称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居处”。元大都其城址位于今北京市市区,北至元大都城遗址,南至长安街,东西至二环路。明朝自成祖后开始对北京进行大规模扩建,明朝时期北京成为第一个汉族王朝的首都。清朝在延续明北京城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些修缮和扩建。至清末北京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当之无愧!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北京;都城;首都 1.引言 我国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造就了许多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古城,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属于中华民族的,也是属于世界人民的。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是历史的记录与再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资源。 2北京的地理环境 2.1地理位置 北京与天津相邻,并与天津一起被河北省环绕。西部是太行山山脉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2.2气候环境 北京的气候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2007年为例,全年平均气温14.0℃(北京市气象局)。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全年降水的80%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7、8月有大雨。 3古今北京 3.1古代北京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 汉高祖五年,本市被划入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因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技术方案 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 技术方案 国家林业局 二○一一年四月

前言2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2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2 (一)指导思想 3 (二)规划原则 3 三、规划期限和目标4 四、规划建设要紧内容与建设重点4 五、规划编制技术要求 5 (一)编制程序 5 (二)技术要求 6 六、规划资料要求6 附:1.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编写大纲2.省级森林旅行进展规划附表

森林旅行是指以森林旅行资源为主体,以森林、湿地、荒漠等多种类型的旅行资源为依靠,在特定的森林等自然生态地域为旅行者提供游玩观光、休闲度假、狩猎探险等产品与服务的特色旅行活动,是满足人们回来大自然愿望的一种专门旅行方式。本规划所指的森林旅行开展的范畴和主体包括: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管辖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及湿地类型自然爱护区、国有林业局(场)所属林区、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沙漠景观旅行区、森林(沙生、水生)植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养殖场、狩猎场和其他适宜开展森林旅行活动的区域。 截至2009年,全国已建成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湿地公园213处、自然爱护区2035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0个,还有大面积的沙漠景观旅行区、植物园、野生动物园和狩猎场等不同形式的森林旅行目的地,为森林旅行的进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和宽敞的进展空间,也为公众增强生态爱护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素养提供了宣教场所。为使森林旅行产业健康快速进展,促进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水平的提升,为全国森林旅行进展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规划,主动促进森林旅行资源爱护和合理利用,改善和解决森林旅行进展方向认识不清、区域进展不平稳、基础设施薄弱、投资渠道不畅等咨询题,整体上提升全国森林旅行形象和吸引力,进一步发挥森林旅行产业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国家林业局决定启动编制《全国森林旅行进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意义 通过编制《规划》,全面统筹和分析我国森林旅行资源本底情形,深入了解森林旅行产业进展现状,挖掘森林旅行资源进展潜力、靓化森林旅行资源特色,将具有开发价值的重要森林旅行景区(点)纳入《规划》,按照市场需求制定产业空间进展布局,规范行业治理体制,建立森林旅行资源爱护、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出有效的森林旅行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与资金渠道等保证措施,为森林旅行治理部门的产业进展决策提供依据。《规划》的编制将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满足人们期望与自然和谐

(整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一、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 劫难------ 四大人为破坏:宗教、流失、战争、“建设” 二、百年来的保护理念与历程 较早源起欧洲,18世纪中 保护与修复,18世纪末 理论化与科学化,19世纪中 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 1933年的《雅典宪章》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的概念 保护的宗旨 四、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1976年《内罗毕建议》 《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拓展了保护的内涵 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 1987年《华盛顿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 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 五、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发展状况 保护对象不断增加 保护内容涵盖更广 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 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 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定义 选定标准 七、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987年进入缔约国 到1997年底为止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一、建国前 1922年考古学研究所、考古学会 1926年考古发掘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国民政府的《古物保存法》 1932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条例》 二、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三、以各种通知、指示、暂行办法和指定机构为主体的早期管理 四、1961年《文物保护管理暂行条例》 五、1961年第一批180处“国宝” 六、1976年《刑法》中的规定 七、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八、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九、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 十、加强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十一、国际交流与接轨 十二、研究机构、决策机制 十三、法规与制度建设 十四、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十五、1996年屯溪会议---历史街区保护国际研讨会 十六、1997年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十七、1999年始专项资金援助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 一、中国名城的特点 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特色丰富 先规划后建造 类型多、差异大 文化职能 未曾衰落过的发展历程 二、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三、保护名城的思想的提出 四、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 五、历史文化名城核定的标准和程序 核定标准 审批程序 六、我国名城的基本情况 审批时间与批次、数量 单独审批的名城:凤凰、山海关 分布情况 七、我国名城的基本情况 审批时间与批次、数量 单独审批的名城:凤凰、山海关 分布情况 中外名城的基本类型 一、欧洲名城的基本类型 地区中心城市、历史性城镇、旅游性城市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 18005-1999)》中规定的评价体系及计分方法,森林风景资源采用打分、分级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评价由调查组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完成。 ?一、评价原则 ?1、以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详细调查为基础,按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级。 ?2 、通过定量评价,进行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综合性评定。 ?3、评价应能反映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善和环境特征,重点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资源的相对地位和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 ?二、评价内容 ?1、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30分) ?2、对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10分) ?3、对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评价(10分) ?三、评价方法 (一)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满分值为30分 (由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组合状况分+特色附加分构成) 森林风景资源类型:地文、水文、生物、人文、天象。 ?评价方法: ?第一步:计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 ?先通过对五类风景资源的评价因子(包括典型度、自然度、多样度、科学度、利用度、吸引度、地带度、珍稀度、组合度)评分值加权计算,获得风景资源基本质量分值(满分26.5分)。 ?每类资源各包括五项评价因子,按评价因子间的相互地位和重要性确定评分值,评分值之和为该资源类的权数。 ?风景资源评价因子: ?(1)典型度:指风景资源在景观、环境等方面的典型程度。 ?(2)自然度:指风景资源主体及所处生态环境的保全程度。 ?(3)多样度:指风景资源的类别、形态、特征等方面的多样化程度。 ?(4)科学度:指风景资源在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价值。 ?(5)利用度:指风景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难易程度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 ?(6)吸引度:指风景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程度。 ?(7)地带度:指生物资源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的典型特征程度。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与旅游发展 摘要: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延安市具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是中华民族圣地,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有独特的政治地位,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强化本地区历史文物保护,加强旅游资源开发,对进一步发挥文物价值,增加地区知名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避免过度发展旅游,而对文物造成破坏。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现状,然后论述了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了旅游资源开发与文物保护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8)08-0-01 现代旅游业诞生的一百多年中,人类社会巨大变化内涵的变化,由过去的度假、消费、疗养、休息等单纯性的游山玩水逐渐向着知识度假型方向发展,通过旅游活动,达到领略地域文明,增长见识,获取信息的目的。延安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对海内外游客具有永久的吸引力和魅力,而魅

力之所在就是历史文化,依托历史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已经成为现阶段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历史文化名城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文物保护与旅游产业有效结合起来,而是将两者对立,这样有意或无意的破坏文物旅游资源。因此,强化历史名城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对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具有双重作用。 一、延安市文物保护现状 十二五期间,延安市文物保护工作实现新突破。完成了《延安革命旧址群总体保护规划》编制既上报工作,国家文物局出具了审核意见;延安革命旧址群“十大”革命旧址保护提升项目全面铺开,其中西北局旧址、凤凰山旧址完成了整体保护,宝塔山、清凉山、杨家岭、桥儿沟完成了周边拆迁搬迁和环境整治工作;2013年延安遭受强降雨自然灾害后,争取国家和省文物局支持经费1.2亿元,23处受灾严重的国保单位得到有效保护;梁家河知青旧居、中国医科大学旧址、甘谷驿教堂等18处文物点也进行了全面的维修保护。目前,延安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8545处,其中有革命旧址445处。在这些文物点中,有国保单位20处(33个点),省保单位88处,县保单位255处;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9处;有博物馆、纪念馆39座,其中免费开放10座;馆库藏文物60219件(历史文物25000件、革命文物35219件),其中一级文物230件、二级文物2877件、三级文物12526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探析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探析-旅游管理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探析 孟昊 作者简介:孟昊(1991—)男,天津市静海县人,工作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职务:学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度,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出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以及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魅力,知名度高,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现如今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已成为旅游开发不可阻挡的潮流,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种文化的奠基,镌刻着城市发展的印记,蕴藏人类深厚的文化,是历史发展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文化名城被开发成旅游景点。然而,当今人类在对历史文化名城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行为,对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为此,在开发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保护历史,树立发展的理念,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开发的意义 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旅游开发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促进名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通过旅游开发可以带来名城文物古迹的重建和复原,使得城市文明得以重现和延续。第二,通过旅游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名城的重建与维护储备了足够的资金,有利于维持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通过旅游开发提高了名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营造了良

好的城市形象。最后,通过旅游开发可以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旅游开发将一些尘封已久,甚至快被人遗忘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古迹挖掘出来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名城旅游产品缺乏创新 近些年来,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不断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对行、住等硬件设施的建设,然而却忽视了旅游产品的开发创新。许多名城的旅游产品由于没有创新,多年来几乎毫无变化,形式上略显单调和陈旧,难以跟上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潮流。尤其是一些能够反映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比较匮乏,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大都雷同,毫无新意,不能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名城旅游形象的提升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名城旅游环境受到威胁 名城旅游开发后,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人数的增多定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况且目前部分游客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形成自觉地保护景区环境的观念。尤其是每年旅游旺季,名城人流量剧增,超过了旅游容量的极限,环境因此更加恶化,加之地方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落实不够到位,名城环境更加不容乐观。 (三)名城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 随着名城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城市建设管理部门的管理体制开始出现滞后,并表现出了日益突出的矛盾。关系处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各利益群体间相互碰撞的现象开始出现,特别是在名城保护、投资决策、资源了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上更加显现,同时还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的恶劣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赏析论文

曲阜市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 学院名称: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 助教:×××(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 时间:2015年1月20日

曲阜市历史要素保护规划方法的研究 (材料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摘要: 文化影响力逐步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中的“软实力”。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如果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与集中合理的展示,不仅能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助力。曲阜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被列为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孔府、孔庙、孔林”被评为5A级旅游景区,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综合原始文明、古城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类型文化遗产,在中国历史与文明进程中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的保护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 曲阜;三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正文: 一、前言: 曲阜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1982年,成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虽然比较小,但知名度和影响力却是世界级的。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古老朴素的城市风貌闻名海内外,受到国内外各界尤其是学术界的重视。笔者的家乡距离曲阜非常近,基于对曲阜的了解,对其城市保护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以及不足之处进行简单剖析,并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进行回顾与思考。 二、城市历史要素 2.1城市自然环境 2.1.1地形地貌 曲阜北、东、南三面环山,有凤凰山、九仙山、石门山、防山、尼山等百余座山头分布,中西部是泗河、沂河冲积平原,位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境内最高点是北部的凤凰山,海拔548.1米,最低点在西南部的程庄,海拔47米,城区中心海拔60.5米。 2.1.2自然气候 曲阜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温带季风影响显著,冬天干冷,夏天闷热,春秋季节短暂。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1 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定性评价 111 自然景观 11111 森林植被景观 牡丹峰森林公园位于欧亚大陆东缘,深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具有海洋性温带季风气候特征,形成了适于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森林覆盖率达9112%,森林植被属于小兴安岭)))老爷岭植物区内的小兴安岭张广才亚区,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其地带性植被为红松阔叶混交林"现已发现80科278属517种植物,仅野生药材就有49科153种"红松!云杉!冷杉挺拔粗壮;黄菠萝!胡桃楸!水曲柳等珍贵的阔叶树随处可见;更有兴安圆柏!杜松等从寒温带迁移到这里的稀客,其中树高达30m,胸围916m,树龄达500多年的/红松王0更是难得的珍贵资源"春季残雪消融,满山嫩绿;夏季草木茂盛,山花竞开,树木竞荣;秋季桦叶如枫,松树金黄;冬季白雪银山,青松点缀" 11112 山岳地形景观 牡丹峰森林公园地形属于中低山丘陵地带,向西北呈放射线状平缓下降,海拔高由1000m以上逐渐下降为260m,相对高差近800m,地形地貌甚为壮观秀丽,且由于受地质构造时期强烈作用以 及多次出现的各种类型的岩浆活动,山地的地貌轮廓多为玄武岩覆盖,沟壑纵横,岩峦林列"牡丹峰!老爷岭!佛手山!鹰峰顶!鸡爪峰!磨盘山!迎门山!奶头山等众山巍峨,群峰竞秀" 11113 水文景观 公园内水系属松花江水系,有正沟河,大!小烟筒沟河,石峰沟河等

4条河流,水流从山涧石缝奔流而下,时而消失在石海之腹,时而隐伏在林海之中,自然水景清新秀丽;公园内泉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泉眼41处,有开发价值的有6处,例如在牡丹峰制高点东侧,被古松苍柏掩映着的高山泉,泉水凛冽清澈,每昼夜流量可达90t,终年如注,永不断流" 11114 天象景观 公园的天象景观主要有云!雾!日出!雪等,由于受海拔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特点并不十分突出,但是季节的明显交替却使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11115 动物资源景观 园内山高谷深,地形复杂,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殖提供了极为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兽类54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豹,三级保护动物马鹿!獐子!黑熊!棕熊!猞猁!水獭!黄喉貂等7种,其他动物如狍子!野猪!狐狸等更为常见"同时,鸟类资源亦十分丰富,多为候鸟达190多种,其中珍稀鸟类有花尾榛鸡!鸳鸯!灰鹤等;昆虫有15目82科480多种" 112 人文景观 牡丹峰森林公园区内有着较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上古时期,满族人的祖先就在这一带劳动生息,至今仍保留有汉晋时期满族祖先肃慎人居住过的古城遗址两处;到了清朝时期,这里又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大清帝国建立后,清太祖努尔哈赤即降旨将该处封为/禁区0,定为/贡山0,划做清王朝的/北围场0,倍加保护;民国期间,

烟台历史文化名城

摘要:烟台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它拥有奇异的神仙文化、博大的海洋文化。在近现代都是海防重镇,海岸线很长导致了众多的港口,民族工商业,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如果要了解烟台城市特色的创造,就是要从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城市风貌、产业经济基础、社会生活方式、城市发展条件等方面寻找城市特色要素,以创造富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市形象。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烟台养马岛村落朝阳街 人们对烟台的第一印象,就是美丽的海滨景色。但是你只要深入的了解下去,你会体会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他就像一本厚厚的书。 烟台的地理位置 烟台全市海岸线长达909.3公里,市北、西北部濒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和缓,沟壑交错。低山区位于市区中部,主要有艾山,罗山,牙山,磁山,昆嵛山,等构成。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延伸部分。 烟台河网还算比较发达,小河流很多,主要河流南北分流入海。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王河;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五龙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辛安河。 烟台的名字来自于烟台山。明朝为防范倭寇在沿海的一带的不断骚扰建所城。在所城的北山设烽火台,亦称“狼烟墩台”,这个北山有了“烟台山”的大名,后来就成为“烟台”。 接下来,我主要对烟台的养马岛古村落和朝阳街区进行分析。 村落概况:养马岛在历史上称为莒岛,位于 烟台市牟平区北部,与城中心相距约5Km, 与大陆有跨海大桥相连,养马岛大桥我还走 过好几次。岛在东西方向长,南北方向窄, 这里分布着一类东西方向的低山丘陵,南侧 山峰比较陡峭,南侧丘陵地带比较缓和,有杨家庄、孙家疃等十个村落靠山临海,东西方向排开,形成山海之间的古村落群。 历史沿革:养马岛历史文化悠久,它的名字来源于秦始皇东勋到岛上养马的传说,历史上称养马岛为莒岛。 村落建设和格局:养马岛的村落建设很有特色,传统的宅院建设有几大特点:第一,村中居民主要建筑所用的石料石材主要是从胶东半岛的最东面的荣成市石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本章共六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本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激励机制; 总则在整个《条例》中起着统领的作用,集中反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是整个《条例》制度安排的中体现,因此,学习和掌握《条例》,首先应该理解和领会总则的各条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释义] 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宗旨的规定(一)关于《条例》的立法宗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1982年至今(注:2008年),全国共公布了10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量大面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由于对严重影响和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有的名镇、名村,从规划手法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等问题,简单生硬地建大广场、修宽马路,严重影响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有的地方不注重真实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拆真建假,大搞“仿古街”等假古董,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却被拆毁,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随意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质,或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