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本土文化

西安本土文化

西安本土文化
西安本土文化

西安本土文化

一,陕西人文地理常识

1、陕西省位于中国中部,处于东经105 度29 分至110 度15 分、北纬31 度42 分至39 度35 分之间,是我国的内陆省之一,60%的面积属于黄河流域。全省东西宽约150——500 公里,南北长约870 公里,与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川、湖北、河南等七个省区毗邻,成为连接西北、西南的天然枢纽。

2、三秦:项羽以其军事优势逼使刘邦退居陕南汉中为“汉王”,然后三分秦故地关中赏赐部下大将。项羽将秦降将章邯封为“雍王”,领地为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封董翳为“翟王”,领地为陕西关中北部地区,合称“三秦”。

3、关中八大怪:一怪面条像裤带;二怪锅盔像锅盖;三怪油泼辣子一道菜;四怪凳子不坐蹲起来;五怪帕帕头上戴;六怪房子半边盖;七怪碗盆分不开;八怪秦腔吼起来。

4、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汉江、嘉陵江等。

5、陕西总面积20.58 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3753.09 万人(2012 年),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4%以上,境内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苗族、土家族、羌族等。

6、陕西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

7、陕西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陕北榆林的红碱淖。

8、陕西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大约在80~120 万年前,关中地区的蓝田猿人和陕南汉中龙岗寺人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开始制造和使用一些原始的工具,采集果实和狩猎鸟兽。

9、陕西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曾以古长安为起点,从两汉时期时,就以长安为中心,同南亚、西亚、欧洲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10、陕西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较多和时代较长的省份之一。

11、西安是世界四大文明古都(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

12、西安周围有120 多座帝王陵墓围绕,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为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古城墙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

13、西安市包括西汉、唐在内的总共13 个王朝都曾在此建都。

14、西安市的面积为9983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1066 平方公里,有9 个管辖区,分别是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高陵区、临潼区和长安区。

15、西安市管辖的县有3个,分别是蓝田县、周至县、户县(

(鄠邑区)。

16、八水绕长安: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沣河、涝河,北有渭河、泾河。

17、世界八大奇迹指的是埃及的金字塔、亚历山大港灯塔、爱琴海太阳神像、奥林匹亚宙斯神像、阿尔特米斯月神庙、摩索拉斯陵墓、巴比伦空中花园和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

18、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

二,西安名人

古代:

西安的十三朝: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政治家:轩辕黄帝、神农炎帝(出生于宝鸡)、大禹、周文王、周武王、秦穆公、秦孝公、秦始皇、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等。

军事家:姜太公、王翦、白起、卫青、霍去病、李广、马援、李靖、郭子仪、杨门虎将、韩世忠

思想家:周文王、周公、董仲舒、王徵、范仲淹、张载、李颙

外交家:张骞、苏武、班超、张仪

文学家: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王昌龄、柳宗元、韦应物

历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班彪、班昭

画家、书法家:阎立本、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周昉

佛学家、翻译学家:玄奘、鉴真、悟空僧人

还有:仓颉、后稷、杜康、孙思邈、王重阳、钟馗、刘海

近代与现代:

政治家:连战(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符浩(原外交部部长)、贾治邦(国家林业局局长)

军事家:杨虎城、刘志丹、孙蔚如、仵德厚、张灵甫、关麟征、张耀明、孔从洲

社会活动家:高又明、柏惠民、宋向辰

现代作家: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韩雪红、萧云儒、周明、叶广芩、高建群、京夫、李若冰、赵熙、莫伸、商子雍、红柯、雷抒雁、吴宓、屈涛、刘成章、孙见喜

现代画家:徐祥勇、赵望云、何海霞、石鲁、康师尧、方济众、刘文西、王西京、黄山云

商界人物:张朝阳(中国最大的媒体搜狐网CEO)、张维迎(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冯军(北京华旗数码爱国者MP3)董事长

作曲家:赵季平、刘炽

导演:张艺谋、顾长卫、黄建新、王全安、李杨、冯小宁、侯咏、张子恩、刘惠宁、吴天明

影视明星:文章、尤勇、闫妮、景甜、白冰(陈东)、吴旸洁、张延、苗圃、张铁林、周杰、张嘉译(张小童)、凌潇肃、戴春荣、郭达、李琦、石国庆、郭涛、陆树铭、刘晓虎、孙菲菲、胡蝶、高亚麟、赵峥、王茜华、张铎、董维嘉(刘小雅)

其他:任醴(革命烈士)、李维俊(革命烈士)、李洹(留法爱国青年)、曾光(07 中华小姐冠军)、熊宁(被誉为“西安最美女孩”,一名爱心公益志愿者,在青海进行公益活动的途中因车祸不幸去世)。

三,陕西西安文化常识

1、“中国”二字最早出自陕西

“中国”一词是周人的发明,最早见于西周青铜器“何尊”内底部的铭文,这件1963年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的青铜重器,告诉了我们“中国”二字的来历。何尊上的“中国”,指的是周都城的中心区域,这也是“中国”一词的最初之意。

2、唐代诗人王维竟劝人在咸阳酒驾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这个当年无尽伤感的送别之地,就在现在的陕西咸阳。

3、北京奥运五福娃灵感来自半坡!

福娃的创意灵感源于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盆,最初是长着“人面鱼纹”脸的“五行娃娃”!几经修改之后,“五行娃娃”最终定稿成为五“福娃”。

4、陕北人说的“婆姨”竟然是外语

陕北人将已婚女子成为“婆姨”。“婆姨”一词源于佛教。佛教盛时,人人信佛,家家女居士,很多人的老婆都能称是“优婆夷”,后来略为“婆夷”。随着“婆夷”这个对女人的称呼的宗教意义越来越淡,书写时便多了个女字偏旁,称了“婆姨”。

5、起底小寨——村姑现在潮潮哒

小寨这个名称,是因为明代在这里曾有过一个叫“小寨”的村子而得来的。小寨距大雁塔很近,又处于西安中轴线上,交通便利,多条地铁线路穿过。小寨周边,名胜古迹、大学众多,被誉为西安最具青春活力的商圈。它是与北京王府井商圈、南京新街口商圈等全国15个城市的21个著名商圈齐名的全国重点示范商圈。

6、永宁门为啥老不开

中国民间,百姓都认为南方是火神的所在地,为避火灾,炉灶一般不开向南面。南门永宁之意,就是向火

神祷告,勿起火灾,永保安宁。为以示诚心,永不开正南门。

7、我国最早的国道在陕西!

米仓道始创于秦朝末年,兴于汉代。由此道可以直下阆中和巴中地区。这条路也是我国最早的国道,距今已有3500年。

8、太阳食品产量3000吨

西安太阳食品生产的太阳锅巴,是最早的锅巴零食。1990年太阳锅巴产量占据中国零食产量半壁江山,月产量达3000吨。

9、《走西口》到底走到哪儿

走西口去的是内蒙。西口说白了就是晋商、陕商出关与内蒙外蒙贸易的地方。后来就是指在长城以北的内外蒙古从事农业、商品交易。

10、四个西安名男人一人被“挤下”福布斯榜

福布斯“2014中国名人榜”发布,陕籍演员张嘉译、文章、郭涛纷纷在榜,而张艺谋却不在榜单之列。

11、好猫烟的牌子竟然这么来的

好猫名称的来历,源于一位伟人的名言“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12、世界上最早的推拉门在陕西

推拉门早在2200年前就被秦人发明并使用,它的原型就出现在秦陵兵马俑二号铜车上。

13、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大都市是西安

七世纪唐朝的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城市,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15、听秦腔才高大上

曹禺曾称赞秦腔《三滴血》简直可以同莎士比亚的剧作媲美。《三滴血》是陕西已故著名剧作家范紫东先生的一部优秀剧作,始创演于1912年。

16、“先后”啥意思

“先后”除了指“先和后,早与晚;前后相继,陆续地,接连地”之外,还指妯娌,兄弟的妻子之间关系的称谓。

17、陕北人头上的毛巾三道道蓝纯属巧合

最初的包毛巾两头本身就有三道道蓝,不需解释,没有矫情,这才是咱粗犷豪气的陕北人!

18、“未央”啥意思

未央一词出自《诗经》:“夜如何其夜未央”。“未央”意指没有尽头,连续不断。

19、大熊猫的故乡在陕西

大熊猫当然也有故乡,位于秦岭南麓的陕西佛坪,就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陕西汉中佛坪大熊猫野外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设有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专家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20、貂蝉是陕北人

貂蝉这位活跃在一千八百年前的宅男女神,就是陕西米脂人!另据,《绥德县志》记载:“才貌双全的吕布是绥德人”。

21、大地原点在陕西

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它并非中国大陆的几何中心,而是国家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陕西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距我国边界正北为880公里,距东北2500公里,距正东1000公里,距正南1750公里,距西南2250公里,距正西2930公里,距西北2500公里,正处在祖国大陆的中部,由此,就有了中国的大地原点。

22、老陕最懂爱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众所周知,我大陕西是《诗经》的发祥地,《诗经》的大部分诗歌在以丰、镐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产生和最初编集。经专家考证,今天渭南市合阳县的洽川,就是《周南》早先的诗歌采集之地。

23、黄帝穿过高筒靴

看到黄帝光着脚板奔走各地,有一名叫做素雀的女粉丝就心疼了。她把黄帝在河滩上留下的脚印挖下来,刻到了石板上,然后按尺寸做成了一双软木作底、麻布作帮的高筒靴子。黄帝试穿后,觉得很满意,人类第一双高筒靴子就此诞生。

24、黄土高坡上有湿地!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千河谷地中游,以河流湿地特征为主,集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沼泽湿地特征于一体,是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湿地。宝鸡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38个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25、李广射虎的故事发生在陕西绥德

民间相传,汉代名将李广射虎的地点就在陕西绥德县城东的虎儿焉。

26、西安城墙竟然还有这俩门

1927年初,在冯玉祥将军倡议下,在西安东城墙中段新开辟了一座城门,以纪念国民革命领袖孙中山先生而命名为中山门。1927年5月1日,冯玉祥将军率军东征,就从中山门出城,中山门并列两个门洞,冯将军分别为它们取名"东征门"和"凯旋门"。

27、“桥梓口”意思是“父子口”?

桥、梓为南山高、矮两种树木,桥树高大,梓树低矮。桥亦名“乔”,“乔者,父道也;梓者,子道也。”桥梓,又作“乔梓”。用来比喻父子关系。儒家认为父权不可侵犯,似乔;儿子应卑躬屈节,似梓。故后世称父子为“乔梓”(即桥梓)。

28、秦代老百姓为啥被叫做“黔首”?

黔字从黑从今。“黑”指“黑色头巾”,“今”意为“当面的”。“黑”与“今‘联合起来表示”戴黑色头巾出门见人“,即以黑色头巾作为出门的行头。黔首是秦代对百姓的称谓。《说文解字·黑部》:“黔,黎也。从黑今声。秦谓民为黔首,谓黑色也。”秦诏令称百姓为“黔首”,是由于秦为水德,水德尚黑。

29、陕北唢呐原产地竟然不是陕北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唢呐这个名称,是古代波斯语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30、资深文青柳青在陕西哪里写的《创业史》?

柳青为了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1952年,他把全家从北京迁到陕西省长安县的皇甫村,时任长安县委副书记。也就是在那里,他经历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各个阶段,并且在他以后创作的长篇小说《创史业》见证了那时代。

31、陕西冷娃吃煎茶石子馍上磨过牙

石子馍是民间的一种古老的汉族风味小吃,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如今、以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传遍陕西关中地区。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就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32、都知道鼓楼南面写着“文武盛地”,那北面写的啥?

北匾“声闻于天”,匾长8米,宽3.6米,为蓝底金字木匾。

33、人面鱼纹彩陶盆印着几条鱼?

两条。这件陶盆上画有人面,人面两侧各有一条小鱼附于人的耳部。

34、陕北民歌里的山丹丹花究竟是啥花?

山丹丹花,学名斑百合,别名红百合,幼时和杂草毫无区别,一旦绽放,周围的一切都成了它的背景。

35、古诗“空山新雨后”指的是哪座山?

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空山”指的是终南山。

36、小南门大名叫个啥?

朱雀门旁边的小南门,又名勿幕门,就是民国时期为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而修。37、孙悟空舍利竟然在陕西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原型是陕西泾阳人,俗名叫车奉朝。悟空禅师的舍利在陕西泾阳嵯峨山。

38、陕西宁强有“矮马”

矮马指成年体高在106厘米以下的马,宁强矮马,我国主要的矮马品种之一。由于是长期闭锁繁育形成的,保持了较为纯净的原始的基因库,科研价值极高。

39、“止园”是啥意思

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西侧的止园,建于1935年,原名叫“紫园”。1936年接受国民党政府参议李元鼎先生建议,取“止戈为武”首字,将“紫园”改为“止园”。

40、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是哪条路

朱雀门是皇城南城墙的正门,明德门是整个长安城南城墙的正门,而两者之间是长安城的中轴线——朱雀大街。

四,十五个西安之最

西安现代最高的塔:电视塔

西安最高建筑:绿地中心

西安最古老剧院:易俗社剧场

西安最早的师范学校:西安师范学校

西安第一座立交桥:星火路立交桥

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大雁塔北广场

西安最古老的清真寺:西大寺

世界最大的佛塔地宫:法门寺地宫

西安最大的湿地公园: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中国最大的火车站:西安北客站

西安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赛格国际购物中心

西安最大森林公园:黑河森林公园

西安最大的主题公园:大明宫遗址公园

西安最大的公共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西安最有名的花鸟鱼虫市场:西仓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称自己儿令郎、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 1子为(犬子)。 2、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3、古人所称的“手谈”指的是哪种物品?答(围棋)。 4、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稀之年”是指 (七十)岁。 5、古代刑罚名目繁多,其中将脚砍掉的刑罚叫(刖),割去膝盖骨的刑罚叫(膑)。 6、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主要是(察举制),选拔后的官职名主要有(孝廉)和(秀才)。科举制开始于(隋)代,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先设立的,第一甲前三名俗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 7、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8、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 《汉书》。 9、根据成语写出相关的历史人物 韦编三绝(孔子) 破釜沉舟(项羽) 才高八斗(曹植) 春风得意(孟郊) )曹操望梅止渴(.

左思)洛阳纸贵( )一字千金(吕不韦)谢安东山再起(正义合刻在一起,有人把儒家十三部经典著作及比较好的注、、疏、10十三经注疏》。名为《11、根据古代诗人的雅号写出相应的诗人姓名: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仙(李白) 诗囚(孟郊)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 诗魔(白居易)诗王(陆游) 12、古典名曲《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 13、(西安碑林)是我国最大的碑刻艺术博物馆。 14、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中国的《金刚经》。 15、琼瑶小说中很多书名实际上来自古典诗词,比如:《在水一方》出自《诗经》中的爱情名篇《蒹葭》, 《庭院深深》出自(欧阳修)的词《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几度夕阳红》出自(杨慎)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6、中国古代传说中酒的发明者是(杜康)。 17、东汉和帝时,蔡伦总结民间造纸经验,造出了轻便而又经济适用的纸,人们称这种纸为(蔡侯纸)。 18、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 )的画论。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是东晋画家(19.20、古人有名亦有字,名与字往往在意义上有一定的联系,比如周瑜,字(公瑾);岳飞,字(鹏举)。 21、中国古代四大灵兽是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西安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两课实践调查》 题目:西安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成绩 评阅人 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

西安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研究 摘要:文化的力量,体现了一个民族和地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堪称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有着非常深刻文化内涵。西安作为西部最重要的城市和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对西安的堀起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通过研究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意识、结构、规模等问题,提出了培育全民文化产业意识,提升文化产业总量,着力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品牌,进一步从文化具体情况出发,在己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阻碍发展的原因并进行探讨,最后提出西安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西安;产业结构 1.选题背景及意义 文化产业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途、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成为许多国家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研究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意义在于:①有利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化产业问题一直是国际国内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理论工作者己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呈现出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尽管国内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大多采用抽样调查取得相关数据和资料,所抽取的样本代表性有所不足。②有利于提供比较系统地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的方法和思路。本文的研究从区域具体情况出发,在己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阻碍发展的原因并进行探讨,最后提出西安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现实意义在于:①促进西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与和谐社会建设。文化产业包含多形态、多门类、多层次的文化生产和服务体系,是第三产业的主力军。作为“新经济”的骨干产业,文化产业不但与高新科技紧密相连,而且可以容纳大量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同时文化产业是环保产业,不会破坏自然资源和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由此,文化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增长点。②增强西安文化竞争力。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之际,文化产业的发展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提高区域综合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③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文化产业,更好的满足了继物质需求满足后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是知识、教育、审美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大量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产品的生产,可以引导人民群众思想上、精神上不断进步。 2.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依托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人才优势、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西安的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成为了西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以当前的城市文化观来审阅西安的文化产业,又不得不遗憾地说西安的文化产业和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没有相得益彰,同发达城市的文化产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1 文化产业发展意识不强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

关于赴西安等地学习考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情况报告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 (2011年4月) 地委、行署: 为了全力打造山南雅砻文化大观源,全面落实张庆黎书记等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的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借鉴内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根据2010年12月29日自治区关于雅砻文化大观源专题会议精神,经地委、行署批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和山南地区行署办公室、雅砻文化大观源办公室、文化局、旅游局、乃东县和雅砻文化产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组成的雅砻文化大观源赴内地学习考察组一行8人,于3月19日至4月1日赴陕西、云南、海南、江苏四省,对西安大唐芙蓉园、丽江市玉龙雪山和丽江古城、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和独克宗古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和槟榔谷、江苏灵山梵宫等文化旅游景区进行了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地委、行署高度重视,所到地(市)大力支持,特别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给予了有力协助,确保了学习考察活动顺利、圆满完成。学习考察前,其美仁增书记、赵宪忠专员十分重视,对此次学习考察提出了明确要求;行署副专员云丹召集考察组人员对此次学习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目的和任务、具体事项和考察要求进行了部署、强调。学习

考察中,考察组人员带着目的、带着任务、带着重托,本着对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高度负责的态度,每到一处,都仔细看、虚心听、详细问、认真记,并召开考察小结会和总结会,找差距、讲感受、谈体会、想思路。一路行来,考察组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感受颇深、触动很大,为打造雅砻文化大观源学习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此次学习考察,考察组对所到之地谋划文化旅游产业的理念和举措深受启迪,对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气魄、手笔和力度无不赞叹,深感内地文化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十分明显。2010年,大唐芙蓉园所在的曲江新区游客量达2500多万人次、综合收入20多亿元,其中大唐芙蓉园进园游客达200多万人次、创收2亿元左右;丽江市接待游客910万人次、综合收入112.5亿元,其中玉龙雪山游客量达235万人次、创收2.1亿元;迪庆藏族自治州接待游客603万人次、综合收入61.57亿元,其中普达措国家公园游客量达68万人次、创收1.25亿元;三亚市接待游客883万人次、综合收入139.64亿元,其中南山文化旅游区游客量达313万人次、创收4.2亿元;无锡市滨湖区接待游客1010万人次、综合收入100.6亿元,其中灵山梵宫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创收5亿余元。“十一五”期间,这些地方无论是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都保持了年均10%以上的增速,文化旅游业对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步伐、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论西安古城的旅游资源开发摘要:通过对西安古城的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阐明了西安古城在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对西安古城的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西安古城、文化遗产、旅游、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式保护、原生态资源 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古老城镇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尤其是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古镇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镇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矛盾问题待解决。 而西安古城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西安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悬殊位居全国各城市之冠。巍峨峻峭、群峰竞秀的秦岭山地与坦荡舒展、平畴沃野的渭河平原界限分明,构成西安市的地貌主体。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振兴西安经济已成为西安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西安古城成为我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一、西安古城的旅游资源 (一)、历史文化遗产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罗马、开罗、雅典)之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著名的世界历史名城。西安周围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围绕。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

西安市曲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考察报告范文

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考察报告 一、曲江新区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曲江新区是以文化和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发展新区。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实施“文化立区、旅游兴区、产业强区”战略,立足于曲江文化产业核心集聚区,坚持集团化建设和企业集聚并行的发展模式,突出盛唐文化特色,着眼国际化视野,通过大项目带动、大集团引领、大产业聚集,规划开发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公园、大唐不夜城、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等30多个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项目,组建了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曲江文化旅游集团、曲江会展集团、曲江影视集团、曲江演出集团、大明宫投资集团六大文化产业集团,形成了“曲江文化”、“曲江旅游”、“曲江影视”、“曲江演艺”等系列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2007年,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预计今年实现文化产业产值50亿元,被各界誉为文化创新和城市发展的曲江模式。近年来,曲江模式加快向外辐射发展,形成了曲江文化景区、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法门寺文化景区、西安城墙景区、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楼观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等六大文化板块竞相发展的跨越式发展格局,总辐射面积达150平方公里,奠定了整个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加快了西安市“文化高地、引领西部、示范全国”的文化产业战略步伐。 二、曲江模式的成功经验

通过实地学习考察,我们认为,曲江模式中最值得我市借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基础。曲江新区生存的大环境是古都西安,而西安的大部分文化遗址也都分布在曲江新区,大唐芙蓉园遗址、大雁塔、曲江池遗址、唐大慈恩寺遗址等相对分散但又相隔不远,曲江新区管委会以盛唐文化为主题,面向国际招标,高端策划创意,超前规划设计,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和产业开发两种形式,把这些分散的、有关联的文化遗产“纵横联通”,形成了一个唐文化气息浓郁的大曲江文化景区。曲江新区管委会运用城市经营理念,牵头开发与各景区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场馆、商业设施、基础设施,通过城市价值兑现反哺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使曲江迅速成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来曲江新区旅游参观考察的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进而带动了影视业、演艺业、会展业、衍生产品运营和房地产业。此外,曲江新区还着力用文化创意激活文化遗产,将民营的“大唐芙蓉园”打造成为“全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典型代表,2009年,入园人数首次超过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极大地增强了曲江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竞争力、话语权及领导力。 第二,坚持民生优先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根本出发点。为解决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的拆迁难问题,曲江新区坚持民生至上,优先保障拆迁户利益。大明宫遗址保护工程共投入120亿元,其中仅拆迁安置费就达90亿元,按照每人补偿15万元和置换面积30平方米的标

城市旅游文化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院(系):经济贸易系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刘楠楠 学号: 0707010327 完成日期:2011年3月25日

试析城市旅游文化的营销策略——以西安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 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一种成功的旅游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对这种文化的培育和树立,还需要有成功的 营销策略。因此,在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对城市旅游文化如何开展文化 营销显得迫切而紧要。本文通过针对西安旅游文化营销的路径分析,提出相应的 营销实施具体策略。分析旅游产业在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找出西安市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出来、产品结构等问题, 研究投资导向 问题和市场营销问题, 必须实现上述几个方面的多元创新, 才能在真正意义上 推动西安旅游文化产业的高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西安营销策略 【正文】 一、目前国外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城市旅游研究方面, Stansfield (1964)首次阐述了旅游研究中不可忽视城市旅游研究至今,西方学者纷纷从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城市规划与建设等角度对城市旅游进行了探讨,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细致,基本上已形成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但国外旅游研究的高度分散与独立活动,在旅游文化研究方面,文化概念的抽象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旅游文化概念的广泛性。国内外学者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目前仍没有形成普遍认同的定义解释。笼统地说,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在国内,旅游文化概念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旅游界的足够重视,对课题的研究也已经作了许多工作。但从总体上说,静态的片面研究颇多,系统、动态的全面研究较少。在旅游文化概念的语言表述、构成要素、文化特点等问题上,专家学者们也难以达成共识,所以,旅游文化课题的理论体系还有待在继续探讨和深入研究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对旅游文化现象表征之一的城市旅游文化的专

从西安地铁文化谈客运企业文化建设方向-精选文档

从西安地铁文化谈客运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2011年 9月 16日,西安地铁二号线西安北客站至会展中心 段正式开通试运营。 这是西北地区首条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 给 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西安市民正式步入“地铁时 代”。当人们为之振奋的同时, 发现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出行 工具的西安地铁在文化建设上很好地与西安独特的文化魅力 接轨”,使地铁车站处处透露出西安传统文化符号和现代元素 的和谐共生。 西安地铁文化特色 1. 车站装修主题穿越“古典”与“时尚”文化 进入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地铁车站, 恍惚间会有一种穿越之 最北边的车站——北客站凸显汉风遗韵, 主题就被定为“古都凝 眸——汉风遗韵梦未央”; 行政中心站则突出“政通人和 往开来拓新篇”的主题,车站装修突出“通”与“和”。 2. 车站文化墙涵盖城市区域文化特色 车站内的文化墙也颇具特色: 永宁门车站站厅层中央, 一面 长 14 米、高 2.65 米,金碧辉煌的《迎宾图》气势恢宏;钟楼站 的《大秦腔》向中外游客展示古都西安文化的深厚底蕴;体育场 站的《盛世》 以古代体育运动“马球”和“蹴鞠”为主要元素反 映太平盛世的景况。这些文化墙的设计表现了各区域的文化特 感,从古典到时尚各区域文化特色尽显其中 。例如:地铁二号线

色,从不同角度体现人文西安、科技西安、生态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等主题。 3.车站服务设施体现人文特色 西安地铁各车站设有导向标识、进站、出站一目了然,站名 标识设计则根据全线各站的地标性建筑物衍变而来,比如钟楼站的标识就是简化的钟楼形象,易辨、易识、易读。西安地铁2 号线17 个站点中,有13 个设有垂直电梯,没有设计垂直电梯的车站,配备了先进的残疾人楼梯升降机。此外,车站内自动扶梯、自动售检票机、人工服务台、乘客资讯系统、广播系统、线路运行图、自助银行,卫生间及车站、隧道区域内手机网络全线覆盖,便捷的服务设施增加了西安地铁的人文气息。 客运企业文化建设方向 从西安地铁文化建设中,我们看到了演绎现代时尚与历史传承的融合共振的运输企业,也看到了真诚、周到、专业的工作服务,提升乘客幸福感、自豪感。但目前大多数客运企业文化在发展当中,还是把主要关注点一直放在深层文化和中层文化中,即观念层文化和制度层文化的建设中,很少放在表层文化即物质层文化当中。更有企业认为把口号喊漂亮些,多出台几个员工行为规范,就能满足乘(旅)客的需求。其实不然,在21 世纪的今天,企业不仅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制度化建设,更要深化地域服务的理念,加大表层文化建设,通过感觉器官就能直接体察到的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真正与乘(旅)

西安文化产业高质量 发展研究

西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它不仅对一国经济政治有所影响,还对国民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新的时代背景与国际环境中,我国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停滞的发展态势。如何在新时代助推文化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文化产业在转型升级时要注意走出去,以独特的中国魅力打造国际市场。本文以西安为例浅析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探索了高质量发展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三种有效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 一、西安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独特内涵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在于释放经济发展的活力、激发经济发展的创新力、增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在新时代,高质量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往那样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犷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要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之路,走效率变革之路,走动力变革之路,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就西安文化产业而言,文化产业既具有一般产业的经济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而其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的内涵。

(一)高质量的产业管理体系 文化产业管理体系的高质量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它既包括宏观的管理制度的构建,也包括具体的政策治理两个层面。西安在文化产业管理的制度构建层面,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体制壁垒逐步打破,并围绕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性、融合性、跨界性等特点,优化跨区域、跨部门、跨利益格局的产业推进体制,不断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红利,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最终形成了合理有效的产业宏观调控、微观治理手段,产业政策趋于市场化和全局性,政策治理效能极大提高。 (二)高质量的产业创新体系 西安牢牢抓住了抓住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契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备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使文化企业成为产业创新的主体,优化产业创新平台,整合创新资源,形成文化产业创新合力。特别是加大文化产业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创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重大成果,构造产业技术优势。可以预见,文化创意将成为推动西安文化产业内生动力、增强外部渗透、提振相关产业附加值的重要力量。 (三)双重高质量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同样具有产业和事业的双重属性,既可以成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又能够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

西安及周边旅游景点文化背景

目录 西安1-2 法门寺3-7 乾陵7-11 汉阳陵11-12 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有着“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誉。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四个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发现,将中国城市历史推进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同时确定了西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城市。 西安特产:羊肉泡馍、葫芦鸡、大红枣、牛羊肉泡馍、粉汤羊血、葫芦头、米皮、腊汁肉夹馍、面皮、凉皮、郭家烤鸭、羊杂碎、石子馍…… 饮食文化 西安特色面 (1)biángbiang面 关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馍,恐怕就是“油泼辣子[比昂][比昂]面”。关于“bi ángbiang面”的得名,有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一点飞上天,黄河两道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进走,左一扭右一扭,东一长(zhang)西一长,中间加个马大(dai)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多少年来就一直听老人言传下来。因为这个字笔画繁多,所有字典都找不到,书面上极少见到,都是一边念顺口溜一边写才能写出这个字。很有趣的吧。北方人大都觉得这种面食很好吃。 (2)西安饺子宴 西安市著名小吃宴席,是在发掘研究唐代和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饺子宴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出的饺子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形,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 (3)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已有2000余年历史,秦镇本地传说在秦始皇时期已经开始有凉皮,为皇朝供物。乃为全国各种凉皮之祖。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平铺在多层竹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透香,在西安深受欢

西安地铁情况的调查报告

西安市地铁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4/3/7

序言 城市的未来,我们的动力;西安地铁,与您同行每一天;一站一世界,一程尽繁华;西安地铁,为您呈现穿越千年的盛世风华。地铁所至,爱心相随。穿越历史,感受未来。 如今的高科技时代,地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拓展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一首简单的小诗文所说:入地百尺行如龙,疾听声来直横纵!万千速客上下忙,倾刻数分已西东!地铁是如此的方便快捷。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我国重要的文化古都。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使得至今西安城市在很大程度上还具有古代中国独特的里坊制所塑造出来的规整的方格式城市空间。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交通也越来越拥挤,正是西安地铁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西安城市的交通问题。西安地铁给人们带来的是快捷,便利,有序的交通和良好的乘车环境,是人们更多的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享受。地铁那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解决时间集中,客流量特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理想方式,他就像本留在城市地下的动脉,昼夜不息地为城市注入生机与活力,给人类文明注入新的活力。随着1863年伦敦地铁率先建成二进入新的拐点,如今,全球100多个城市拥有地铁,总长超过5500公里。地铁拉开城市轨道交通的序幕,地铁成为一个城市实力的象征。地铁带给现代都市的变化涉及各个领域,观念更新、文化多元、生活丰富、经济繁荣……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乘坐地铁出行,图的是方便快捷,是生活概念与生活方式的延伸。实实在在,地铁成为了城市的一种心态。但是,作为新型的交通工具,我们要全面的看待他。 【关键词】:西安地铁交通工具

西安旅游的历史文化

西安历史文化 历史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中国历史上的四个伟大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又称为“西京”、“西都”、“凤城”、“斗城”,简称“镐”(与“皓”同义同音,寓意“光明之都”)。从古到今曾用名:酆京、镐京、酆镐、长安、常安、京兆、大兴、永兴、奉元,西京,以“长安”最为常见和著名。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中华文明史及东方文明史上最负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极少数可令外国人心怀景仰而来顶礼膜拜的伟大中国城市。 西安建城史已有3100 多年,建都时间超过1200年,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方罗马,东方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 传说 西安一名的由来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

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 课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 指导教师:陈颖 学生:蒋升桓 学号:07089003 作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设计研究 二0一一年六月七日

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 ——以西安为例摘要:本文对城市更新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城市规划、更新、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目的是唤起我们城市管理人员和公民对城市遗产保护的观念和意识,不要只为了经济利益而将我们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破坏殆尽了。关键词:城市更新遗产保护城市化全球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预计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或者超过60%,城市不断的增多,大城市不断地扩张,在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必然会出现一些城市更新的盲目性和决策的局限性,再加上设计的落后,各地争相模仿,出现了“千城一面”、“大拆大建”的现象,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城市正在渐渐地消失它的历史和地方特色,成为雷姆库哈斯所描述的“无性格城市”,历史的城市中心正在逐渐失去它的功能,出现城市中心区衰败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对城市进行更新,既然要更新,就必须对具有文化价值的建筑、景观等进行保护...... 西安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这个曾经的国际化大都市,在一场大病后要重新建立“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计划,但是如今世界的背景已经不同以前了,西安面临着国际文化的冲击;如何积极应对、合理取舍成为规划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这个重要阶段,我们更应该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以寻求富有中国国情的城市更新与保护路径。 一、城市更新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生产总这呈现加速运动的趋势,城市建设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北京、西安等古城的老城区也成片的被更新,不论是老城还是新城,塔吊林立,城市的面貌也是日新月异。 我们在为这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感叹的同时,一些有志之士也在为这种快速的更新现象所带来的城市问题而感到惋惜和痛心。我们的政府,尤其是我们的国民应该马上从“欣喜”中苏醒过来了,我们已经给城市留下了永久的伤痕,否则,若干年后,我们将对以前我们所做的事情而感到惭愧。 1.1 大拆大建 《北京宪章》指出:20世纪:“大发展”和“大破坏”,21世纪:“大转折”...... 20世纪已经过去,西安的老城已经被更新的面目全非,对老城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推倒重建,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最不科学、最粗野的城市更新方式,造成一些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设施、古木、风貌等随之灰飞烟灭,永远的消失了。幸运的是西安还留下了明城 墙,钟楼等对经济利益干预不大的历史遗产;在21世纪,全球化和多 样化的矛盾将继续存在,并且更加尖锐,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城市建 设理念和原则,来面对新世纪对我们的挑战。 1.2 各类保护建筑遭到破坏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大全 作者:8288于2013-11-22 18:19 发表于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网络文摘|通用分类:文史杂谈|已有2评论 普通老百姓交的朋友谓“布衣之交” 有钱人与没钱人交朋友谓“车笠之交” 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称“患难之交” 吃喝玩乐结交的朋友称“酒肉之交” 年岁差别大,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称“忘年之交” 幼年相交的朋友,称“竹马之交”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婚姻周年】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

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西安旅游感悟

朋友,如果可以,你应该多出去看看 —西安旅游感悟 这次去西安,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旅游。想不到,这第一次出去,还是带别人出去玩。西安的旅游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比较多,除了这些景点,城市环境,城市交通什么的,确实很一般。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去西安看看。 三号一早到西安,我们放下行李就直奔世园会了,世园会买个票很复杂,进了里面也是满纠结的,稍微值得一看的景点就排了老长的队,其他的什么展馆,说白了也就是一个个的商场,没什么特色,转了一天,特别累,活应了一句话:花钱买罪受。 四号去的是兵马俑,秦始皇帝陵,华清池。兵马俑不愧为世界级景点,确实满震憾的,一个个的俑,栩栩如生,在刚出土竟然还是彩色的,因为无法保存,现在都变成赤土色了,不过那一个个俑的站立场面,也足够让人吃惊了,秦老爷子啊,脑筋都专研这个去了。帝陵基本上没怎么开发,现在也没技术开发,就挖了几个土坑,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可能会由于技术的成熟会慢慢的开发出来,也可能不会。但我觉得,不开发给人留下无尽的想象,那才有意思。华清池就是一个温泉池,唐玄宗冬天的行宫,杨贵妃的澡池子,建筑还是挺华丽的。 五号去的大雁塔,大雁塔老远就可以望的到,这天的天气很好,我们玩的挺开心的,拍了蛮多搞笑的照片,中间去了一趟大慈恩寺,普及一下佛教常识,我竟然还买了一个开光的守护佛,呵呵。看了一下唐僧,十七年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佛教事业上,普度众生,着实让人佩服啊。中午看了一下音乐喷泉,很是壮观,听说这个喷泉广场石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下午去了钟鼓楼,钟鼓楼也没什么东西,一个大钟,几个大鼓,幸运的是去的俩个楼都赶上了表演,挺精彩的。 六号上午去了回民街,人山人海啊,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确实是因为特产太多,坐火车回来也不好带,只稍微买了一点,让同学们尝尝。下午将买了的东西放回旅馆,我们就乘车去了华山。一下车,我们四伙人就临时组成一个队,一个香港哥,三个在重庆读书的美女,一个成都小伙。大家都聊的很投缘,人都很好。我很欣赏香港哥,辞掉工作,世界旅游,希望以后我也能像他一样。我们是十点半开始爬的山。在此之前,我们一起吃了一顿饭,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分享旅游经历。开始爬山,路还挺好走的,走着走着,路就越来越陡了,最后只能允许通过一个人。有很多人爬山,从来没见多这么多一起晚上爬山,虽然路很惊险,但是晚上大家什么也看不见,也不感觉到什么害怕,相反都感觉挺刺激的。最后,大家都爬得不行了,腿酸的不行,几个人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还是终于爬上了东峰顶。 到达东峰顶,大家都是为了看日出,人山人海,身高没什么优势,只能通过缝里看见太阳一点一点的出来,第一次这样看日出,确实满激动的。就跟导游说的,激动的心情可以有,激动的行为不能有,呵呵。看完日出,我们就准备下山了,只把南峰逛了一下,腿实在不行了,酸的不得了,就没去西峰。晚上只顾爬山去了,看不见景点,白天下山,就一个劲的拍照,白天的华山确实挺奇险,挺壮观的。三个女生和香港哥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坐缆车下山了,本来Doug也想做缆车下去,嫌车钱太多了,也跟着我们走下去了。下山路是智取华山道,坑爹啊,无数的楼梯啊,转了无数的圈圈啊,我的腿一直在发抖啊。香港哥他们很早就下山了,在车站等我们,我很想跟他们会合,下山走的很快,几乎是没休息,可是天不如人意,让他们等太久了,就让他们先走了。 汪桂珠很搞笑,老是在那里搞怪,人蛮好的;香港哥挺好玩的,满有思想,我很欣赏他;刘冰泽说话很慢,拖满长的音,看上去挺文雅的,我挺喜欢她的;罗未,怎么说呢,精灵小女生的感觉,满好玩的;夏伟鑫是闷骚哥,没什么说话,人挺实诚的,我喜欢跟他相处,这个哥挺彪悍的,三号爬了嵩山,五号一天逛完了我们在西安去的所有景点,玩到半夜两点,最后跟我们一起爬华山,爬完华山,还说感觉挺不错,只是身体有些软,一个字:牛逼!挺

西安几大著名旅游景点介绍(英文)

西安几大著名旅游景点介绍(英文) 大雁塔Great Wild Goose Pagoda 小雁塔Small Wild Goose Pagoda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Museum of Emperor Qinshihuang’s Tomb Figures of Soldiers and Horses 秦始皇陵The Tomb of Emperor Qinshihuang 鼓楼 The Drum Tower 钟楼The Bell Tower 西安城墙The Xi’an Circumvallation 华清池The Huaqing Pond 法门寺The Famen Temple 黄河壶口瀑布The Huanghe Hukou Waterfall 大唐芙蓉园Lotus palace of Tang Dynasty Xi'an: Big Wild Goose Pagoda (Dayanta)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Dayan Ta),is a Buddhistpagoda built in 652 A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and originally had five stories.The original construction of rammed earth with a stone exterior facade eventually collapsed five decades later but was rebuilt by Empress Wu Zetian in 704AD who added five more stories. A massive earthquake in 1556 heavily damaged the pagoda and reduced it by three stories to its current height of seven stories One of the pagoda's many functions was to hold sutras and figurines of the Buddha that were brought to China from Indiaby Xuanzang, a famous Chinese Buddhist monk, scholar, traveler, and translator.Xuanzang is a prominent Buddhist figure mostly known for his seventeen year overland trip to India and back, which is recorded in detail in his autobiography and a biography, and which provided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epic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积淀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积极汲取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使其融入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中来。 二.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度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 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我们不可能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细致的辨别,我们可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直接从现存的文化中吸取我们认为有益的东西,并不考虑一种文化是属于传统文化,还是属于现代西方文化。因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当尽量的简明,这种态度应当使我们能够尽量少接触那些传统文化的糟粕,从而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开放现代的文化背景。这种态度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由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混杂,而我们缺乏辨别的能力,因而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慎重和警惕,进而形成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任何来自传统的东西,我们首先就应当意识到传统文化往往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它有好的东西,但是筛选不是我们的责任,那是学者的责任,我们只是消费者,我们只买确定安全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接受传统文化。 这种对传统文化先入为主的否定态度并不表示我们把传统中所有的东西都丢掉,我们的当代文化中可能依然有很多和传统中一样的东西,但是它可能不来自传统,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新创的,也可以是从传统文化中筛选或者演变的。如果它来自传统,我们不应该强调继承,而是强调筛选和演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形成一种崇尚传统的心理,而是形成一种反对传统的,不断革新的意识。 总之,我们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一是要肯定,肯定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肯定它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绝不是我们的包袱。二是要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敢于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无情地加以揭露批判。在此基础上,吸收

西安文化产业现状与问题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 时代的到来,文化越来越物化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城市文化是一 定地域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 精神支柱,是城市发展的最大资源和资本,是城市建设的精髓和灵魂。西安作为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数目众多 的文物古迹汇集于此。在“一带一路”的现实背景下,在追赶超越的 路途中,如何保存和利用独特的地域文化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如何通 过城市文化建设带动和指导整个城市建设,将西安打造成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成为当前西安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西安具有突出的文化资源优势,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其蕴含丰富,涉及面非常广泛,而3100年的城市发展历史和1152年的建都史也给西安留下了国内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大量重要、珍贵的具有绝对优势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作为陕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安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全省起着指导和示范作用,西安地处我国北方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和文化明珠,便捷的地上、空中交通,发达的通讯设施建设,使西安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和通讯枢纽;西安又是一座知识密集和技术发展型城市,高校和科研实力以及文化人才资源与北京、上海构成鼎足之势,而成为一座人才城、科技城、文化城,西安在“一带一路”中以其桥头堡的地位对西北地区在经济和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我们还应清醒看到西安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

题: 一是城市文化产业组织滞后。目前,西安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小,实力弱,企业市场主体意识淡漠,竞争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具有强势品牌或知名品牌文化产品的企业较少,经营项目结构不够合理,城市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 二是西安产业科技含量低,西安文化产品创新能力总体上比较弱,涌现出的知名品牌少,最主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产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目满足人们文化消费新要求的质量也会降低,难以启动和引导家城市文化消费的新领域。 三是西安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上创新少,未能与时俱进,且缺乏长远规划,在交通、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都未能走在国内前列,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城市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如何结合城市文化资源和地域优势,量身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国际化外衣”, 力争在“一带一路”的交流中展现出西安特有的魅力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