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

坊子区旧城改造规划(吉安小区、长宁小区)

目录

一、现状概况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四、规划布局

1、规划布局形态

2、住宅布局

3、公建布局

4、道路组织

5、环境设计

五、竖向综合及市政设施规划

六、小区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2

3

4

5、规划管理部门和坊子区政府的有关规定及意见

6、现状有关基础资料

三、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注重操作性和实施性的原则。规划中充分结合旧城改造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片实施,以减少实施的难度。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居民的行为心理和行为轨迹,在总体布局、道路组织、公共配套设施的安排等方面,一切以“人”为中心,尽量为居民创造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3、以“环境”为主,软硬件兼顾的原则。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既要搞好住宅建设,同时也要搞好环境建设。规划中特别强调了建筑造型、环境绿化、雕塑小品等一系列城市文化要素,力求创造一个现代化生态花园小区。

4、远近结合、留有余地的原则。对小区交通停车、环境配套以及单体内部结构等方面既考虑近期建设,又要为长远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5

5、坚持地方性、可识别性的原则,创造具有地方特性和识别性鲜明的小区形象,小区内部每个组团采用不同色彩和造型,以增强小区的可识别性。

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作为一个旧城改造小区,经济效益也是规划中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整体上保证科学合理,尽量降低成本、提高小区居住环境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小区的容积率,使三大效益较好地结合起来。

四、规划布局

(一)吉安小区

根据小区的用地现状和坊子区分区规划,考虑到三马路、吉安路、安丘路必须予以保留且满足相应的道路宽度,必须地将小区分成网状结构布局,同时考虑到规划的可操作性,将整个小区划分为八个部分,即一个中心绿地和七个居住组团。其中专门设一低层组团作为老年居住区。小区中心绿地位于七个住宅组团的中心,一方面方便居民的活动,另一方面,作为小区的公共客厅和空气清新的绿肺,对整个小区的环境极为有利。

住宅布局主要采用条式住宅,利用几栋住宅共同组合

6

成邻里群的形式,既符合当地居民的居住习惯,又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互相交流。在住宅的单体设计中,除老年居住区组团为3-4层以外,其余都是五层,并且底层为半地下室,顶层为坡屋顶形式,以提高整个小区的景观效果。住宅选型采用了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层次居民的需要。其中建筑面积为65M2左右的占60%,80M2左右的占30%,100M2以上的占10%。

小区设计时,物业管理的概念提前介入设计中,小区中设置统一的物业管理中心,对整个小区实行统一的管理。其中包括保安、传达、收发等功能。

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做到配套齐全、位置适中。小区的物业管理中心、活动中心、幼托结合中心绿地布置。小学基本保留了原有的三马路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为标准小学。在小区的东北部布置一小型农贸市场,主要服务于本小区。另外,把既能对内服务,又能对外服务的储蓄、邮电、医疗卫生等沿三马路进行布置。沿三马路两侧是整个小区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的地段,因此,主要布置了商业和办公设施。按照分区规划,在小区东南部设一消防站,为整个坊子区服务。

7

小区道路主要依据坊子区分区规划组织布局,并根据分级设置的原则,形成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和宅前小路三级道路系统,其中三马路、吉安路、安丘路作为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30M、25M,16M。小区级道路为15M,组团级道路为5—7M,宅前路为3M。为适应小汽车逐步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小区的交通组织力求符合人流车行的轨迹,尽量做到人车分流,以创造符合居住行为的动态交通环境。小汽车停车位,按每户25%个泊位计算,利用多种方式解决停车问题,以达到节省用地和方便出行,同时尽量减少机动车辆对居民的干扰,停车方式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利用中心绿地和组团绿地的地下空间,设置集中停车场所,小区根据需要分期实施,并且可与人防工程相互结合。

(2)路面局部拓宽,设凹入式停车湾。

(3)利用住宅的消极空间,设地面临时停车场。

自行车与摩托车停车依靠住宅之间的自行车棚和半地下室停车。

小区规划采用“整体环境设计”的手法,确定基本色

8

调为蓝天、白云、绿草坪、淡墙和红坡屋顶。利用中心绿地、组团绿地、行道树等共同构成小区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面”主要指小区的中心绿地,其中通过绿化、硬地、水面以及雕塑小品等形成整个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每个组团的中心部分分别设置适当规模的小片“点”状绿地,供组团中居民休憩、交通。同时,规划中还注重对院落中小环境的创造,在宅前屋后布置了大量的小品设施,如座凳、亭架及儿童游戏场,对于沿城市道路的住宅部分后退红线7米以上,可种植一些观赏性的树木或乔木,以减少道路上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二)长宁小区

规划中充分利用长宁小区的现状条件。由于在小区西北部现状为一农贸市场(板桥市场),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意见,将现状市场进行扩大,形成一大型综合性的区级农贸市场,用地面积为2.14ha。在道路组织上,把由长宁街通往板桥市场的道路予以保留,使其成为一条小区路,并一直向南延伸到城市主干道上,其中位于长宁街与七马路之间的部分规划为步行商业街。在七马路以南,小区路的西边,布置整个小区的中心绿地,住宅布局采用条式行

9

列形式,由于七马路以南,大部分为地下采空区,考虑到地面荷载的影响,住宅以四层为主。公共服务设施主要结合中心绿地和沿街布置。考虑到沿七马路现状为一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规划中予以保留,沿街主要布置商业用房,形成一条步行商业街。小区中道路按分级设置的原则,形成小区、组团和宅前三级路网系统。停车场除在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消极空间布置以外,还在市场北部设置一集中停车场,以满足市场停车的要求。人防工程可于中心绿地下的地下车库相互结合,平时地下车库用于停车,战时用于人防。

五、竖向及市政设施规划

1、竖向规划

根据现状地形图上高程及实测的高程点进行规划,旧城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力求达到挖填方平衡。道路路面坡度在3‰—20‰之间。

2、市政设施规划

市政配套设施有变电站3处,其中长宁小区一个,吉安小区两个;煤气调压站两小区各一个;集中供热站两小区各一个。两个小区管线综合规划有给水管、污水管、雨

10

水管、天然气管、电力线、供热、电讯电缆共计七种。两小区市政设施规划同城区各项专业规划相协调。

给水管从长宁街西部引入,主干管管径为φ200,经调查供水量能满足两小区供水需求。

排水体制采取雨污分流制,分片收集后排入在一马路规划的截污干管和雨水总管,然后由东西两个排水口排出。

天然气管管径为φ200,长宁小区从六马路西部引入,吉安小区由三马路西部引入,接入两小区的天然气调压站,调压后通过管道向居民供气。

电力电讯由长宁街引入两小区。电力线先接两小区变电站,进行变电后供小区居民使用。

供热由两小区集中供热站供给,近期供热采用燃煤方式。远期采用燃油方式。

11

吉安小区用地平衡表

编号项目

规模

(ha)

%

人均面积

(M2/人)

1 规划总用地21.49 100 36.24

其中:市级公建用地3.625 16.86 6.11 市级道路用地4.493 20.9 7.58 2 居住小区用地16.677 78.78 28.13

住宅用地8.376 39.14 14.13 公建用地4.135 19.24 6.97 道路用地1.906 8.87 3.22 公共绿地2.26 10.54 3.82 3 其他用地0.32 1.49 0.54

12

吉安小区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

1 居住户数户1694

2 居住总人数人5929

3

总建筑面积万M214.8872 A住宅建筑面积万M210.884 B配套公建面积万M20.5 C市级公建面积万M23.5032

4 多层建筑比例% 97

5 高(低)层建筑比例% 3

6 人口毛密度人/公顷454

7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万M2454

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万M2/公

1.3

9 住宅平均层数层4.2

13

10 容积率0.9

11 绿地率% 38

12 日照间距1.5~1.6

长宁小区用地平衡表

编号项目

规模

(ha)

%

人均面积

(M2/人)

1 规划总用地14.06 100 53.705

其中:市级公建用地 2.975 21.16 11.36 市级道路用地 1.58 11.24 5.9 2 居住小区用地10.256 72.94 39.17

14

住宅用地 3.726 26.5 14.23 公建用地 3.5 24.91 13.369 道路用地 1.83 13 6.99 公共绿地 1.2 8.53 4.59 3 其他用地 2.224 15.82 8.5

长宁小区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单位数量

1 居住户数户748

2 居住人数人2618

3 总建筑面积万M210.4779

15

A住宅建筑面积万M2 6.21

B配套公建面积万M2 1.0679

C市级公建面积万M2 3.2

4 多层建筑比例% 97.35

5 高(低)层建筑比例% 2.65

6 人口毛密度% 359

7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万M2/公顷0.605

8 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万M2/公顷 1.667

9 住宅平均层数层 4.54

10 容积率 1.02

11 日照间距 1.5~1.6

12 绿地率% 35.8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