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备写人:审核人:学习笔记

课题:化学反应的焓变(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焓变的概念,理解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2、理解焓变的表示方法。

3、掌握焓变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关系。

使用说明:仔细阅读课本P5-7内容,并参阅学习资料。

学习过程第一次批阅人:时间:

【自主预习】

一、引桥知识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用Q表示,如果Q>0,这表示什么含义,你怎么理解?如

果Q<0呢?

二、预习导引预习课本P2-4的内容重点勾出焓变的相关知识点。

三、预习自测

(二)化学反应的焓变

1.焓

(1)概念:用来描述物质所具有的的物理量。用符号H表示。

(2)意义:相同量的不同物质所具有的能量,其焓。

2.焓变

(1)含义:的总焓与的总焓之差。

(2)表达式及单位

ΔH=,单位是。

(3)与反应热的关系

条件下,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时,焓变与化学反应的

反应热相等,数学表达式为。

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吸热反应:△H>0,产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放热反应:△H<0,产物的焓反应物的焓。

3、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在热化学中,将一个化学反应的变化和反应的同时表示出

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点

学法指导:

① 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用“g ”,液体用“l ”,固体用“s ”,溶液用“aq ”。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标反应条件,也不用↑和↓。

② 注意反应热△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H 是在298K 、101325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③ △H 的单位J ?mol —1

或kJ ?mol —1

④ 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H 的的值与方程式中的物质前的系数成正比,若反应逆向进行,△H 的数值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⑥△H 的的值指的是反应物完成转化为产物所放出的热量。 【合作探究】

观察下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 2(g)+12O 2(g)=H 2O(g) △H (298K)=—241.8kJ ?mol

—1

② H 2(g)+1

2

O 2(g)=H 2O(l) △H (298K)=—285.8kJ ?mol —1

③ 2H 2

(g)+O 2

(g)=2H 2O(l) △H (298K)=—571.6kJ ?mol —1

为什么①中的△H 的值要比②中的△H 值大?③中的△H 的值为什么是②中的△H 值的2倍? 【拓展训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 2(g)与H 2(g)反应生成1mol NH 3g 放出46.1KJ 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1mol C 2H 5OH(L)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 (L )放出1366.8 KJ 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molC 2H 2(g)在O 2(g)中完全燃烧生成CO 2(g)和H 2O(L)放出2598.8KJ 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总结】

第二次批阅人: 时间:

教、学之思

高中化学选修5全书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 [学习目标定位]理解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现象的内涵,学会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能判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一、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现象 (1)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的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①概念: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②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 ③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2.常见的同分异构现象 (1)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三种,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3CH2CH2CH2CH3、 、;这三种同分异构体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碳链骨架不同。 (2)现有两种有机物CH3CH2CH2OH与它们共同的类别是醇,结构上的相同点是官能团同为—OH,结构上的不同点是官能团的位置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3)有下列两种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 ①有机物A的分子式是C3H6O2,类别是羧酸,官能团是 ②有机物B的分子式是C3H6O2,类别是酯,官能团是 ③A与B是(填“是”或“不是”)同分异构体。 同分异构体的类别 (1)碳链异构 由于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 如:CH3CH2CH2CH3与。 (2)位置异构 由于官能团在碳链中位置不同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CH===CH2与CH3—CH===CH—CH3。 (3)官能团异构 分子式相同,但具有不同的官能团而产生的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OH与CH3—O—CH3。

例 1下列属于官能团异构的是() A.CH3CH2CH2CH3和CH3CH(CH3)2 B.CH2===C(CH3)2和CH3CH===CHCH3 C.CH3CH2OH和CH3OCH3 D.CH3CH2CH2COOH 和CH3COOCH2CH2CH3 答案 C 解析A中两种分子不含官能团,为碳链异构;B中两种分子都含有C==C键,双键位置不同、碳链不同;C中两种分子,前者的官能团为羟基,后者的官能团为醚基,二者为官能团异构;D 中两种分子二者分子式不相同,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考点】同分异构现象 【题点】同分异构现象的概念及分类

第二章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2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一、教学设想和策略 在上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知道了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因而学生很容易了解电解质在溶液里所起的反应的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即可很自然地转入到对离子反应的讨论。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1】对现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CuSO 4溶液和BaCl 2 溶 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Ba2+和SO 4 2-反应,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通过“是不是溶液混合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呢?”过渡到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的探究。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2】的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总结出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知道了离子反应的本质,了解了离子互换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再来简单介绍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这样设计主要有两好处:一是学生很快的知道哪些离子可以反应(或参加反应),直接写出表达式,再配平,改进了传统的“写”、“拆”、“删”、“查”书写步骤过于机械化而造成的思维定势。二是进一步加深对离子反应的本质的理解,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不同之处。这样,很自然地又过渡到离子方程式比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更为广泛。 本课题内容是高中阶段化学课程中较重要也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之一,因此主要采用通过“实验—观察—问题—分析—讨论—结论”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设计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的实验,自己推断出离子反应的概念。 2. 通过分析实验事实,说出离子交换引起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 学会简单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交流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现象,养成探究的良好习 惯; 2. 从几组探究实验中,得到离子反应的条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3.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化学实验来研究化学知识的 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选修三第二章第1节共价键第二课时教案

键角 二、 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1. 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 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键角决定 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三、 等电子原理 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 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 师生活动 [创设问题情境] N 2与H 2在常温下很难反应,必须在高温下才能 发生反应,而F 2与H 2在冷暗处就能发生化学反应,为什么? [复习]b 键、n 键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过渡]今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共价键的三个参数。 [板书]二、键参数一键能、键长与键角 [问]电离能概念。 [讲]在第一章讨论过原子的电离能,我们知道,原子失去电子要吸 收能量。反过来, 原子吸引电子,要放出能量。因此,原子形成共 价键相互结合,放出能量,由此形成了键能的概念。键能是气态基 态原子形成I mol 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例如,形成 I mol H — H 键 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436. 0 kJ ,形成1 moIN 三N 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高中化学教学教案 课题:第二章第一节共价键(2) 授课班级 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1.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 与 2.能用键参数一一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技能 3.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w.w.w.zxxk.c.o.m 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识 结 构 与 板 书 设 计 教学步骤、内容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气体摩尔体积 [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决定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能叙述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内容。2.知道气体摩尔体积的含义,记住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3.能进行气体体积、物质的量、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可知: n (NH 3)=34.0 g 17 g·mol -1=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 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例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1 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1 D.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A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1;选项D正确。

人教版选修3 第1章第1节 原子结构(第2课时) 作业

第1节原子结构 第2课时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基础练 1.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 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 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 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 解析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小黑点的疏密表示出现概率密度的大小,密则概率密度大,疏则概率密度小,故A正确。 答案 A 2.下列离子中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的是( ) A.Cr3+ B.Cu+ C.Co3+ D.Fe3+ 解析Cr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3,d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故A错误;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d轨道处于全满状态,故B错误;Co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d轨道不是半充满状态,故C错误;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d轨道达半充满状态,故D正确。 答案 D 3.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电子的运动与行星的运动相似,围绕原子核在固定的轨道上高速旋转 B.能层数为3时,有3s、3p、3d、3f四个轨道

C.氢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故氢原子只有一个轨道 D.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解析A项,质量很小的电子在做高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跟普通物体不同,电子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B项,第三能层只有3s、3p、3d三个能级,而3s能级有1个轨道、3p 能级有3个轨道、3d能级有5个轨道,故第三能层有9个轨道;C项,氢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在1s轨道,但还存在其他空轨道;D项,电子的运动状态与能层、能级和自旋状态有关,在同一原子内部没有两个电子存在完全相同的运动状态。 答案 D 4.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 C.该过程将产生发射光谱 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 解析从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来看,2s一个电子跃迁到2p,能量升高,产生吸收光谱,A项正确,B、C、D项错误。 答案 A 5.下列对核外电子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B.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转变为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第2课时) 教案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教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总结能力 2、认识元素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从而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指导探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概括、综合,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也会以理论来指导后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自学、思考、对比、实验等方法培养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等探究式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律的涵义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教学过程】 [引]从上一节我们分析3-9、11-17号元素的得失电子能力强弱可知:当电子层相同时,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至8,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弱,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假如我们要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设,又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二) [讲]请大家结合课前预习知识回答,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依据。 [投影小结]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H2O 或H+置换出H的难易程度(反应的剧烈程度)反应越易,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3、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

4、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性逐渐减弱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对应金属的金属性就越弱 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 1、单质跟H2化合的难易程度,条件及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易跟H2化合,生成氢化物越稳定,说明非金属性就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说明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4、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以11-18号元素为例,来研究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情况,请先填写下表。 [投影]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下面我们通过一系列探究性实验来探究本节的研究主题 [投影]实验1 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 (1)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常温下,与H2O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并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 方程式:2Na+2H2O==2NaOH+H2↑ (2) 放少许镁带于试管中,加2mL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加热至沸,再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方程式:Mg+2H2O △ g(O H)2+H2↑ 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3) 铝与水反应现象: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遇水无明显现象,很难与水发生反应。 [问]上述现象说明了Na、Mg、Al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怎样? [板书]金属性:Na>Mg>Al [讲]请大家预测一下,Mg、Al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时,现象是否会相同呢?若不同,应有什么样的区别? Mg与盐酸反应要比Al剧烈 [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

第1章第1节第2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 一、选择题 1.(2015·云南省景洪市三中高一期中)分离沸点不同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 是() A.过滤B.蒸馏 C.萃取D.分液 【解析】蒸馏是分离沸点不同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答案】 B 【点评】本题为简单题,主要考察了蒸馏的概念。 2.(2015·云南省景洪市三中高一期中)有关化学实验的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 互接触的是()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颈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解析】过滤的操作中玻璃棒要与三层滤纸紧靠;漏斗下端与接液烧杯内壁紧靠;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接液烧杯内壁紧靠;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于试管的正上方滴加液体。 【答案】 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点,属简单题。 3.(2015·广州市高一期末)下列常见的物质分离和提纯操作中,可将花生油和水分离的 操作是() 【解析】花生油和水互不相溶,可用分液的方法将其分开,答案选B。 【答案】 B 4.(2015·西安市庆安中学高一期末)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至右。 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是() A.蒸馏、过滤、萃取、蒸发

B.蒸馏、蒸发、萃取、过滤 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 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 【解析】蒸馏烧瓶是用来做蒸馏实验的;普通漏斗是用来过滤的;分液漏斗是用来萃取或分液的;蒸发皿是用来做蒸发实验的。 【答案】 A 【点评】本题为简单题,主要考察了实验和仪器的配套使用。 5.(2015·徐州市高一期末)现有三种液态混合物:①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②汽油和水;③溴水。在实验室分离这三种混合物的正确方法依次为() A.蒸馏、分液、萃取 B.萃取、蒸馏、分液 C.分液、蒸馏、萃取 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乙酸和乙酸乙酯是互溶两种液体,利用沸点不同,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②汽油和水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采用分液的方法分离;③溴易溶于有机溶剂,采用萃 取的方法进行分离。A正确。 【答案】 A 6.(2015·吉林省延边二中高一期末)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除去自来水中的Cl-等杂质 C.用萃取的方法分离汽油和煤油 D.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解析】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四氯化碳与水不互溶,故可以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A正确;用蒸馏的方法可将水转变为蒸馏水,除去了Cl-等杂质,B 正确;汽油和煤油本身是有机溶剂,不能用萃取的方法将它们分离,C不正确;氯化铵加热 易分解为气体,氯化钠加热难分解,所以可以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D正确,选C。 【答案】 C 7.(2015·北京市昌平区高一期末)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完成的实验任务是() A.粗盐提纯 B.从海水中提取蒸馏水 C.用CCl4提取碘水中碘 D.分离酒精和水 【解析】题图所示装置用于分液,粗盐提纯必须要过滤和蒸发,不选;从海水中提取

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第2课时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知识点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对地表影响:其结果使地表趋于平坦。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风力作用 【思考】 一首《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试分析说明长江上、中、下游主要的外力作用和地貌。 提示:上游地区:侵蚀、搬运为主,多峡谷;中游地区:搬运、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下游地区:堆积作用为主,多冲积平原、三角洲。 材料一“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许多地貌往往鬼斧神工。侵蚀作用是大自然的雕塑师,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精心“雕刻”,使大自然变得更加千姿百态。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对地表的侵蚀作用不同,影响范围、强度及地貌的影响也不同。下面是三幅侵蚀地貌景观图。 (1)结合材料探究: ①上述三种地貌中,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列举常见的风蚀地貌。 ②流水侵蚀作用包括冲蚀和溶蚀两种形式,三幅图所示的地貌是流水冲蚀作用形成的是________;冲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是什么?由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分布地区主要在哪里? 提示:①图B常见的风蚀地貌还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②图A它对地貌的主要影响是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图C其主要分布地区是高

温多雨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 材料二陆地上的沉积作用可分为风、流水、冰川和海浪等沉积类型,类型不同,其形成的地貌形态和分布地区也不同。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风不断地把地表沙尘、碎屑等物质吹起后搬走,等风速降低后,这些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地貌;当河水的流速降低后,水中的泥沙便逐渐堆积下来,在不同河段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下面四幅图表示四种沉积地貌。 (2)结合材料探究: ①冰川沉积物和流水沉积物特点有何不同? ②A、B、C三图中表示风力沉积地貌的是________。在图中画出风向。 ③说明B、C两幅图所示的沉积地貌名称及分布地区。 提示:①冰川沉积物大小不分,杂乱堆积;流水沉积物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具有分选性。 ②图A沙丘背风坡陡,风向箭头自右向左画。 ③图B所示地貌为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图C所示地貌为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处。 1.风化作用是侵蚀作用的基础 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屑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这种普遍存在的外力作用为侵蚀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1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学习关于地球的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教学难点: 1、科学精神的培养。 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讲授新课: 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注意教给学生分清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 方法归纳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经历长期探索,多方考证的,同学们在平时要敢于假设、勇于探索,用实践认识真理。要勤思考,常体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现象,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板书设计 第一节认识地球 一、地球的形状 1、认识过程 2、真实形状 二、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第一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定 [学习目标定位] 1.正确认识中和热的概念。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初步学会测定化学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方法,会分析测定反应热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实验误差。 一中和反应中和热 1.中和反应的概念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实质是酸电离产生的H+与碱电离产生的OH-结合成H2O。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0.02mol·L-1盐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Cl+NaOH===NaCl+H2O。 (2)将0.01mol·L-1硫酸与0.02mol·L-1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H2SO4+2NaOH===Na2SO4+2H2O。 3.上述两反应,若从物质类别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中和反应;若从能量的变化分析,其反应类型是放热反应。 4.上述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两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相同(填“相同”或“不同”),判断的依据是参加两反应的H+、OH-的数目都相同。 关于中和热的理解 (1)中和热的概念是酸和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l)时的反应热。 (2)浓的强酸和强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溶解,溶解要放出热量;若是浓的弱酸和弱碱在发生中和反应的同时还要发生电离,电离要吸收热量,故放出的热量均不完全是中和热。 (3)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1molH+和1molOH-反应生成1molH2O(l),放出57.3kJ的热量,表示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一定是强酸跟强碱反应放出的热量 B.1mol酸与1mol碱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 C.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l)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D.测定中和热时可用稀硫酸和稀Ba(OH)2溶液 答案 C

第一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第2课时 气体摩尔体积 一、气体摩尔体积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物质体积大小的影响因素 (2)粒子数目相同物质的体积关系 2.图解气体摩尔体积 3.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的计算 (1)计算关系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n =V 22.4 mol ; ②气体的摩尔质量M =V m ·ρ=22.4ρ g·mol - 1; ③气体的分子数N =n ·N A =V 22.4·N A ; ④气体的质量m =n ·M =V 22.4 ·M g 。 (2)计算填空

34.0 g 氨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是________,所含的氨气分子数是________。 答案 2.0 mol 44.8 L 1.204×1024 解析 根据气体相关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标准状况)可知:n (NH 3)=34.0 g 17 g·mol -1 =2.0 mol 。V (NH 3)=n (NH 3)·V m =2.0 mol ×22.4 L·mol -1=44.8 L 。 N (NH 3)=n (NH 3)·N A =2.0 mol ×6.02×1023 mol -1=1.204×1024。 (1)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2)计算公式n =m M =N N A =V 22.4 (标准状况) 例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为22.4 L B .1 mol 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都为22.4 L C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约为22.4 L·mol - 1 D .标准状况下,22.4 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都是1 mol 答案 D 解析 A 中没有指明该物质所处温度、压强;B 中没有指明该物质的状态;C 中在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也可能是22.4 L·mol -1;选项D 正确。 例2 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 L CO 2所含的原子数为1.5N A B .常温常压下,48 g O 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所含分子数为N 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所含原子数为N A 答案 B 解析 常温、常压(非标准状况)下11.2 L CO 2的物质的量不是0.5 mol ,所含原子数不是1.5N A ;48 g O 3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氧原子数为3N A ;标准状况下H 2O 为液态,不能应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22.4 L H 2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所含氢原子数为2N A 。 思维启迪——使用“22.4 L·mol - 1”要“三看”

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证据推理:通过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浓度数据分析,认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并能分析推测其相关应用。2.模型认知:构建化学平衡常数相关计算的思维模型(三段式法),理清计算的思路,灵活解答各类问题。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状态时浓度数据分析 分析课本表2-1 457.6 ℃时反应体系H 2(g)+I 2(g)2HI(g)中各物质的浓度数据,我 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无论该反应从正向进行还是从逆向进行,平衡时,只要温度一定,c 2(HI ) c (H 2)·c (I 2)的值近似相等。 (2)无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如何改变,平衡时只要温度一定,c 2(HI ) c (H 2)·c (I 2)的值也近似相等。 2.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简称平衡常数),用符号K 表示。 3.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1)浓度商: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 A(g)+n B(g)p C(g)+q D(g),在任意时刻的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称为浓度商,常用Q 表示,即Q =c p (C )·c q (D ) c m (A )·c n (B ) 。 (2)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时,K =c p (C )·c q (D )c m (A )·c n (B ) 。 (3)Q 与K 关系:当反应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商等于平衡常数时,表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4.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也叫反应的限度)。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当K >105时,该反应就进行的基本完全了。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小。当K <10-5 时,该 反应很难发生。 5.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内因:不同的化学反应及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是决定化学平衡常数的主要因素。 (2)外因:在化学方程式一定的情况下,K 只受温度影响。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3

人教化学选修3第一章第二节课时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ⅦA族的元素最大 B.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单原子离子时的化合价数都和它的族序数相等 C.第ⅠA、ⅡA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大 D.在同一主族中,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 2.①Al和Si、②Mg和Ca、③P和S三组元素中,每组中第一电离能较大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 ) A.40 B.41 C.42 D.48 3.元素X的各级电离能数据如下: 则元素X的常见价态是( ) A.+1 B.+2 C.+3 D.+6 4.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不是绝对标准 B.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C.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无关 5.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的大的是() 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6.下列对价电子构型为2s22p5的元素描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最小B.原子序数为7 C.第一电离能最大D.电负性最大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中的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W3+、X+、Y2-、Z-都具

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X>W B .离子的还原性:Y 2->Z - C .氢化物的稳定性:H 2Y>HZ D .原子半径:X③>②>① B .原子半径:④>③>②>① C .电负性:④>③>②>① D .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9.根据下列五种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单位:kJ·mol -1),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元素的电负性最大的可能是Q 元素 B .R 和S 均可能与U 在同一主族 C .U 元素可能在周期表的s 区 D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 2np 1的可能是T 元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二节 第2课时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一、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如实验室用Zn和稀H2SO4(或稀HCl)反应制H2,常用粗锌,它产生H2的速率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H2SO4形成________,加快了反应,使产生H2的速率加快。 2.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原电池中,一般活动性强的金属为____极,活动性弱的金属为____极。例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硫酸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______。 3.设计原电池 已知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分析找出氧化剂、还原剂,一般________为负极材料(或在 负极上被______),________(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被还原。例如,利用Cu +2AgNO3===Cu(NO3)2+2Ag的氧化还原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负极(Cu):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 正极(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原反应) 4.化学电源 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将______能直接转化为____能,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燃料电池等,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至宇宙火箭、人造卫星、飞机、轮船,小至电脑、电话、电子手表、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池。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普通锌锰干电池 电池组成:____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带有__________作正极;电解质是______糊。 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 2.充电电池 充电电池是一种____________。充电放电可循环进行,至一定周期后终止。最早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是铅蓄电池,______是Pb,______是PbO2,电解质是________。 封闭式体积小的充电电池——镍镉电池,负极是________,正极是__________,电解质是__________。 另外还有锂离子电池等。 3.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发电装置。如氢氧燃料电池,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__,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 燃料电池与干电池的主要区别在于________不是储存在电池内部,而是用外加的设备提供______和________等,使反应连续进行。 电池反应:2H2+O2===2H2O (1)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第二章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案(第1课时)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4、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节课是湖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中的第一课时。 七年级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共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两部分。“认识地球”作为地理学习的基础被安排在第一节,而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又是第一节的前两个问题,是初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第一个问题,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探究地理过程的热情,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节教材内容又较为抽象,难于理解。教材安排上增加了一些活动和材料,以减轻难度。 【教学分析】 新课程倡导构建开发式的地理教学课堂,提倡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积极探究,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过程,正是一个由直观感受到观察猜想,再到实践探险和科学探测的过程。七年级学生年龄小,有好奇心,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设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规律,能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 转。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运用地理因素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的大致过程,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 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 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的特点——东多西少。 过程与方法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分析归纳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重点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难点 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一、导入新课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总数是13.40亿(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口),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那么我国人口分布均匀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国人口的分布。 二、讲授新课 教师:还记得学习世界人口分布时,是怎样计算人口密度的吗? 学生:人口密度等于总人口数除以总面积数。一个国家的人口密度等于该国的总人口数除以该国的总面积数。 算一算:请大家结合我国的人口数和面积数计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多少人/平方千米? 学生:我国陆地领土的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数为13.7亿(香港709.76万+澳门55.23万+台湾2316.2万),计算得出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平方千米。 教师: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143人/千米2,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7人/千米2)的3倍多,是世界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之一。 活动:观察教材第13页图1.13“中国人口的分布”,提出探究问题: (1)读图,对照图例中的人口密度数值,分析我国人口分布均匀吗?人口分布以哪条线为界? (2)找出两个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再找出两个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说明各地的人口密度各为多少人/平方千米。 (3)讨论分析:造成我国东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人口稠密地区和人口稀疏地区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订正反馈。学生展示各自的学习成果。 代表发言,全班评议。 学生1:对照图例发现,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人口分布界线为黑河—腾冲—线,该线东南部人口稠密,该线西北部人口稀疏。

第1章 第2节 第2课时

第一章第2节第2课时 1.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F1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D.F2有4种表现型和6种基因型 解析:孟德尔对F2中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 答案:D 2.以下关于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表现型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如高茎和矮茎 B.基因型不能通过眼睛观察,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 C.在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表现型和基因型的概念及关系。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可以观察和测量的,但不一定都能通过眼睛观察出来,A错误;基因型一般通过表现型来推知,不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B错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茎的基因型可能是DD或Dd,C错误;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 答案:D 3.下列不是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原因的一项是() A.选择豌豆作实验材料,自然状态下豌豆一般是纯种 B.豌豆的相对性状容易区分,且研究是从一对到多对进行的 C.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D.应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使细胞发生癌变 解析:孟德尔的遗传实验研究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①选择了正确的实验材料——豌豆;

第二章 第二节 课时2概论

课时2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学习目标] 1.掌握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相应的地表形态。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一、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 (1)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后果:风化侵蚀产物―――――→搬运、沉积 侵蚀—堆积地形。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1)流水作用 类型 表现 侵蚀地形 横断山地山高谷深、青藏高原水拍云崖、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多为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堆积地形 大河中下游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2)风力作用 类型 表现 侵蚀地形 风蚀柱、风蚀蘑菇 堆积地形 黄土高原的黄土、干旱地区的沙丘 二、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判断 1.外力作用的能量就是太阳辐射。( × )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 ) 思考 从地理的角度理解“坚如磐石”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不正确。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能使岩石破碎。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 ? ? ? ? 外力作用 ?? ? ?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作用 形成的地貌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 ? ??合理的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探究点一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材料一外力作用由一系列过程完成,其中最先开始的是风化作用,下面示意了风化作用的因素: 这些因素破坏岩石、实现“石烂”的过程。 材料二外力作用被称为“大自然的雕塑师”。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四种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波浪等因素对地表形态造成影响,形成各种外力地貌。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风蚀沟谷、风蚀蘑菇、风蚀柱、沙丘等。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冰斗、角峰等。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V”型谷、冲积平原、冲积扇等。波浪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有海蚀柱、海蚀崖等。下面是常见的侵蚀和堆积地貌景观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 一、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 一1~2 1 1―→2 二3~10 2 1―→8 三11~18 3 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H、 He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 二3~9 逐渐____ 三11~17 逐渐_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 3.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 (1)电子层数相同(即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 (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同主族)时,随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____。 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周期序数原子序数化合价(最高价、最低价) 的变化 一1~2 +1―→0 二3~10 最高正价:__________ 最低负价:__________ 三11~18 最高正价:__________ 最低负价:__________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________、最低负价呈现__________的周 期性变化 主族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________,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最高化合价的数值______;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____,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______。 第二周期的氧元素和氟元素只有负价没有正价。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