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分析软件

可靠性分析软件

可靠性分析软件
可靠性分析软件

可靠性分析软件

一、应实现主要功能

实现装置或系统的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马尔可夫分析、危险及可操作性分析、设计方案风险评价、概率风险评价。

二、主要要求

(1)软件应为Isograph正版软件,由生产商或授权代理商提供;

(2)各组件可独立运行于Windows 2000/XP/2003平台及其网络环境上,中文界面;

(3)组件满足相应的标准,包含完整的基础数据。

三、ISOGRAPH软件的组件及其主要指标

四.其他要求

(1)包含完整、系统的软件使用和二次开发的培训;

(2)包含至少二年以上软件版本的免费升级及技术支持;

(3)供货地点:北京。

可靠性与优化设计

可靠性与优化设计 【摘要】 改革开放为我国的机械工程制造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三多年的努力,机械工程制造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果,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在机械工程制造业当中,对其进行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机械工程中的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 1、前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不仅对多功能产品有强烈的需求,也需要多功能产品可以实现其应具备的功能。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是以产品功能的可靠性使用为目的而应运而生的产物,从产生开始到现在,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广泛地使用[1]。在进行机械工程的产品设计时,将可靠性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其中,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将产品的可靠性使用作为优先考虑的设计准则;在满足时间、费用及性能的基础上,让设计出的机械工程产品符合可靠性的要求。可靠性的设计问题在涉及传统的设计技术的同时,也与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环境工程及质量控制工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靠性设计是多学科与多技术相互交叉融合的一种新兴技术。

2、机械工程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现状分析 由于我国的特殊历史原因,机械工程制造业与西方发达国家机械制造业相比,显得相对落后,尤其是在可靠性设计的研究方面更是显得滞后。直到二世纪八年代,我国在机械工程的可靠性研究才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效,在某些个别的行业还成立了专门从事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的组织与团体,并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的技术人才,制定出了整套可靠性优化设计的规范标准[2]。从总体上来看,过去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比较偏重于理论,但在生产实践中,对于理论的应用则是比较少,就这一点而言,与制造业相对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3、可靠性优化设计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机械工程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在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周期的各环节都起着重要作用。这些环节主要有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及售后维修等。以下就机械工程产品的设计、制造及使用三个环节展开讨论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 机械工程产品设计环节可靠性优化设计 机械工程产品的设计主要包括装配整体设计与零件组装设计。对机械产品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时,可以将其当作一个整体,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方法为:先大致了解机械的完整系统,并分析组成整体的零部件具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据此推断出整体具有多大程度的可靠性;这种方法即为预测整体设

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评估方法及建议

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评估方法及建议 一、背景介绍 随着产品技术的发展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软件在产品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对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保证软件可靠性,需要对软件进行可靠性测试和评估工作,从而尽早发现并改进软件中影响产品质量的缺陷,有效提高软件可靠性。为保障软件安全性,需要对软件进行安全性分析与验证工作。 目前,随着GJB Z 161-2012 军用软件可靠性评估指南、GJB 900A-2012 装备安全性工作通用要求、GJB 102A-2012军用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ARP4761与民用机载系统安全性评估流程及DO-178B/C机载系统合格审定过程中的软件考虑等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空军航定〔2012〕4号《航空军用软件定型测评进入条件评估准则》中明确提出关键软件在进入定型测评前必须具备《软件失效风险分析报告》;空军装型〔2010〕131号《空军重点型号软件工程化要求》中也明确提出在软件研制阶段中,必须要开展软件安全性分析与验证工作等规定。美国在70年代研制F/A-18飞机期间首次引入软件安全性技术。在研制F-22和F-35飞机时,则明确要求按照MIL-STD-882和DO-178B开展机载软件安全性工作。在民机领域,波音和空客均严格按照ARP-4761及DO-178B/C标准开展了软件安全性分析与验证,并作为适航审定的核心要素。在高铁、核工业、汽车、医疗等领域,同样要求按照IEC 61508、EN50128、IEC60880、IEC 61513、ISO 14971等标准,对构建高安全性软件做出严格规定。 从上述可以看出,当前世界各国对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评估、安全性分析验

机械零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题目:机械零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课程名称: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机械零件 自从出现机械,就有了相应的机械零件。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机械零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有限元法、断裂力学、弹性流体动压润滑、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学等理论,已逐渐用于机械零件的研究和设计。更好地实现多种学科的综合,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探求新的原理和结构,更多地采用动态设计和精确设计,更有效地利用电子计算机,进一步发展设计理论和方法,是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向。 机械零件是指直接加工而不经过装配的机器组成单元。机械零件是机械产品或系统的基础,机械产品由若干零件和部件组成。按照零件的应用范围,可将零件分为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二类。通用的机械零件包括齿轮、弹簧、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 机械零件设计就是确定零件的材料、结构和尺寸参数,使零件满足有关设计和性能方面的要求。机械零件除一般要满足强度、刚度、寿命、稳定性、公差等级等方面的设计性能要求,还要满足材料成本、加工费用等方面的经济性要求。 机械零件优化设计概述 进行机械零件的设计,一般需要确定零件的计算载荷、计算准则及零件尺寸参数。零件计算载荷和计算准则的确定,应当依据机械产品的总体设计方案对零件的工作要求进行载荷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零件的力学模型,考虑影响载荷的各项因素和必要的安全系数,确定零件的计算载荷;对零件工作过程可能出现的失效形式进行分析,确定零件设计或校核计算准则。零件材料和参数的确定,应当依据零件的工作性质和要求,选准适合于零件工作状况的材料;分析零件的应力或变形,根据有关计算准则,计算确定零件的主要尺寸参数,并进行参数的标准化。 所谓机械零件优化设计是将零件设计问题描述为数学优化模型,采用优化方法求解一组零件设计参数。机械零件设计中包含了许多优化问题,例如零件设计方案的优选问题、零件尺寸参数优化问题、零件设计性能优化问题等。国内机械设计领域技术人员针对齿轮、弹簧、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离合器等零件优化设计问题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解决了齿轮传动比优化分配、各种齿轮参数优化、各种齿轮减速器优化设计、各种齿轮传动的可靠性优化、齿轮传动和减速

几种常见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综述及应用对比(精)

几种常见软件可靠性测试方法综述及应用对比 上海交通大学陈晓芳 [摘要]软件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满足软件可靠性要求、评价软件可靠性水平及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可靠性要求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研究了软件可靠性测试的基本概念,分析、对比了几种软件可靠性测试主要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测试软件测试方法 引言 软件可靠性工程是指为了满足软件的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一系列设计、分析、测试等工作。其中确定软件可靠性要求是软件可靠性工程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软件可靠性测试是在软件生存周期的系统测试阶段提高软件可靠性水平的有效途径。各种测试方法、测试技术都能发现导致软件失效的软件中残存的缺陷,排除这些缺陷后,一般来讲一定会实现软件可靠性的增长,但是排除这些缺陷对可靠性的提高的作用却是不一样的。其中,软件可靠性测试能最有效地发现对可靠性影响大的缺陷,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水平。 软件可靠性测试也是评估软件可靠性水平,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软件可靠性要求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一、软件可靠性测试概念 “测试”一般是指“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但是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对于不同的人员,测试的意义、目的及其采用的方法是有差别的。在软件开发的测试阶段,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开发人员通过运行程序来发现程序中存在的缺陷、错误。而在产品交付、验收阶段,测试主要用来验证软件产品是否达到用户的要求。或者说,对于开发人员,测试是发现缺陷的一种途径、手段,而对于用户,测试则是验收产品的一种手段。

二、软件测试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有以下几个主要概念: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灰盒测试。 白盒测试(W h ite-box testing或glass-box testing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黑盒测试(B lack-box testing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通常测试人员在进行测试时不仅使用肯定出正确结果的输入数据,而且还会使用有挑战性的输入数据以及可能结果会出错的输入数据以便了解软件怎样处理各种类型的数据。 灰盒测试(Gray-box testing就像黑盒测试一样是通过用户界面测试,但是测试人员已经有所了解该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甚至于还读过部分源代码,因此测试人员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某种确定的条件或功能的测试。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如果你知道产品内部的设计和透过用户界面对产品有深入了解,你就能够更有效和深入地从用户界面来测试它的各项性能。 1、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白盒测试是一种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盒子指的是被测试的软件,白盒指的是盒子是可视的,你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 白盒的测试用例需要做到: (1保证一个模块中的所有独立路径至少被使用一次; (2对所有逻辑值均需测试true和false;

浅谈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应用(一)

浅谈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应用(一) 摘要:本文就武器装备软件开发的现状和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及其研究的内容,对软件可靠性工程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应用进行了重点说明,并提供了成功应用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典型案例,指出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必要性。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武器系统中。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随着功能的增强,因而系统的可靠性也越来越与软件直接相关。例如AFTI/F-16飞机首航因软件问题推迟一年,事先设计的先进程序无法使用;海湾战争中F/A–18飞机飞行控制系统计算机500次故障中,软件故障次数超过硬件。软件可靠性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仅就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1、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基本概念及发展 1.1什么是软件可靠性工程 软件可靠性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对基于软件产品的可靠性进行预测、建模、估计、度量及管理,软件可靠性工程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1.2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历程 软件可靠性问题获得重视是二十世纪60年代末期,那时软件危机被广泛讨论,软件不可靠是造成软件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1972年正式提出Jelinski—Moranda模型,标志着软件可靠性系统研究的开始。在70年代.软件可靠性的理论研究获得很大发展,一方面提出了数十种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是软件容错的研究。在80年代,软件可靠性从研究阶段逐渐迈向工程化。进入90年代后,软件可靠性逐渐成为软件开发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工程领域逐渐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分支。 1.3软件可靠性工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软件可靠性工程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弄清软件为什么会出现故障或失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减少导致软件故障或失效的隐患,且一旦出现软件故障或失效,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清除。但是软件是开发出来的,满足可靠性要求的软件也是开发出来的,因此,软件可靠性工程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开发可靠的软件。而有了软件,又该如何检验其是否满足可靠性要求?这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又一个问题。 2、软件可靠性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1项目开发计划及需求分析阶段 在项目开发计划阶段需根据产品具体要求作出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明确项目的目的、条件、运行环境、软件产品要求、人员分工和职责及进度,并估计产品的可靠性。需求分析阶段要根据项目开发计划阶段确定软件开发的主要任务、次要任务和其它任务,并设计软件程序的基本流程、软件结构、模块的定义和输入输出数据、接口和数据结构等同时应对项目开发计划阶段作出的可靠性预计进一步细化形成可靠性需求,建立具体的可靠性指标。这个阶段的可靠性工作一般应如下安排: ⑴确定功能概图 所谓功能概图就是产品的各种功能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的概率。为确立功能概图必须定义产品的功能,功能定义不但包括要完成的任务,还包括影响处理的环境因素。 ⑵对失效进行定义和分类 这里应从用户的角度来定义产品失效,将软件和硬件失效及操作程序上的失效区分开,并将其按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⑶确定用户的可靠性要求 在这个阶段应由系统设计师、软件设计师、可靠性师、测试人员及用户方代表可靠性评估小组共同根据用户提出的系统可靠性来确定软件的可靠性。

《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可靠性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642020 课程英文名称:Reliability Engineering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安全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结构和功能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致使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从与时间无关的性能参数发展到与时间有关的可靠性指标,即要求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具有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人们愈来愈认识到可靠性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机电产品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推行可靠性技术迫在眉睫。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下内容: (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等知识; (2)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体会和掌握可靠性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3)可靠性管理的基本知识,为可靠性工程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了解可靠性概念等基本知识。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等基本原理,熟悉计算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可靠度等基本方法。 3.基本技能: 可靠性试验的类型、试验方案设计等基本技能。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并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原理性教学方法。 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层次:技术性教学方法。 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走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无。 (五)对习题课的要求 对习题课的要求(2学时):掌握可靠性基本概念、可维修系统与不可维修系统等基本知识。 (六)课程考核方式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 优化设计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实现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机械工程制造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果,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机械工程行业里面,对其可靠性进行优化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中,深入探讨了工程机械可靠性优化设计中的问题,以便参考。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人们不仅对多功能产品的强烈需求,还希望多功能产品的各项能力非常突出。以提高产品的功能可靠性为目的,促使了产品产品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应运而生,从其概念的产生到如今,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在开展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时,需要把可靠性理论和技术融合起来,并依据具体的要求,可以优先考虑产品的可靠性;在延误开发时间,增加成本和性能的前提下,使工程机械产品的设计尽量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由于可靠性设计是一个跨多学科,多技术的新兴技术,所以可靠性的设计涉及诸多问题。 1.机械工程设计的可靠性常用方法 1.1.鲁棒设计方法

这种设计方法主要是降低产品的敏感性。使产品的性能不会因为制造期间在变异或是使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得不稳定,并且让产品在额定的使用期限内,不会因为产品的结构发生变化,参数变动,系统老化等问题而影响到工作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基于统计分析为基础由日本的机械设计师田口玄一提出的,它根据产品的可用性对用户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来判断设计的可靠,这是它的基本原理,其中的损失通常是可靠的用户流失的可用性正比于产品的功能和目标,简单而言就是损失越多说明偏差越大,从侧面反映出产品的质量不过关,减小偏差则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办法,大多是通过严格控制材料和生产工艺,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错误的目的。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同样十分明显,经费相对昂贵以及技术太过复杂,难以完成。经过人们不断的摸索和实验,提高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已成为此方法的主要途径,此方法的途径也非常的多,它是将很多的办法融合起来。良好的机械强度会比较高增强产品的可靠性。 1.2.降额设计 这个方法是当产品工作时其零件所受的应力都在其额定范围之内,为了达到降低应力的目的可以使零部件的所承受的应力降低或是提高零部件的质量。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机械故障率非常低的产品其机械零件都是在低于其设定的工作压力之下进行工作的,而可靠性也随之升高。为了找到最好的降额办法,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反复的实验。这是就

基于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

基于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的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系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服务部分,提高了工作效率与质量,并给生活带来便利。但设计人员对可靠性的设计更加强倾向于安全性的设计,可靠性设计不足,导致信息系统问题长期出现,对此,设计人员需认识到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必要性,明确设计方式与内容。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基于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优化设计方法,旨在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信息系统;可靠性;问题;优化设计 前言 当前可靠性优化设计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主流技术。我认为,应该注重加强信息系统可靠性管理、应用和创新,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管理,必须重视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出现的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的优化设计方案,对信息系统可靠性进行的深入探讨,对我国的信息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有助于促进我国信息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 1 基于信息系统可靠性的概述 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指在系统的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完成指定功能的概率和能力,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是网络系统安全最基本的要求之一,网络安全性不可靠,事故会不断地发生甚至会导致重要文件流失,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国内外的有关学者将信息系统可靠性的测度归纳为四大类:信息系统的连通性、生存性、抗破坏性和软、硬件部件在多模式下工作的有效性。目前很多信息系统使用者和创建者对网络可靠性的研究基本上偏重于硬件可靠性方面,信息系统可靠性可以采取网络模板概率图:G(V,E)来表示,V表示信息系统各交流的用户节点终端,E表示交流节点间通信链路的集合点,G表示简单图是为了使问题更加简单。信息系统模型的概率可以使人了解信息系统可靠性优化设计,不在偏于信息系统硬件管理,也同加强信息系统软件可行性管理,信息系统如果正常工作,网络中的基础结点及部件必须为各个用户终端提供可靠的链路。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在相关领域研究中非常广泛,有许多故障和事故,则与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和环境可靠性有关,研制较高可靠性元器件设备,采取合理的防御措施仍是最基本的可靠性对策,信息系统的连接性一般用信息系统可靠度来衡量[1]。 2 基于此信息系统可靠性的设计原则 (1)合理节约资源的原则。在现实工作中,没有绝对的安全和可靠,我们在进行网络的可靠性设计时不能为了提高可靠性标准而无限制的投入各种资源,这样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而是应该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优化设计方法而尽可能地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什么是软件可靠性

关于软件可靠性 什么的软件可靠性? 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特定环境下软件无错运行的概率。 软件可靠性的内容 软件可靠性包含了以下三个要素: 1.规定的时间 软件可靠性只是体现在其运行阶段,所以将“运行时间”作为“规定的时间”的度量。“运行时间”包括软件系统运行后工作与挂起(开启但空闲)的累计时间。由于软件运行的环境与程序路径选取的随机性,软件的失效为随机事件,所以运行时间属于随机变量。 2.规定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指软件的运行环境。它涉及软件系统运行时所需的各种支持要素,如支持硬件、操作系统、其它支持软件、输入数据格式和范围以及操作规程等。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软件的可靠性是不同的。具体地说,规定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描述软件系统运行时计算机的配置情况以及对输入数据的要求,并假定其它一切因素都是理想的。有了明确规定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有效判断软件失效的责任在用户方还是研制方。 3.规定的功能 软件可靠性还与规定的任务和功能有关。由于要完成的任务不同,软件的运行剖面会有所区别,则调用的子模块就不同(即程序路径选择不同),其可靠性也就可能不同。所以要准确度量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首先明确它的任务和功能。 软件可靠性的测试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有:

(1)通过在有使用代表性的环境中执行软件,以证实软件需求是否正确实现。 (2) 为进行软件可靠性估计采集准确的数据。估计软件可靠性一般可分为四个步骤,即数据采集、模型选择、模型拟合以及软件可靠性评估。可以认为,数据采集是整个软件可靠性估计工作的基础,数据的准确与否关系到软件可靠性评估的准确度。 (3)通过软件可靠性测试找出所有对软件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错误。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特点 软件可靠性测试不同于硬件可靠性测试,这主要是因为二者失效的原因不同。硬件失效一般是由于元器件的老化引起的,因此硬件可靠性测试强调随机选取多个相同的产品,统计它们的正常运行时间。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越长, 则硬件就越可靠。软件失效是由设计缺陷造成的,软件的输入决定是否会遇到软件内部存在的故障。因此,使用同样一组输入反复测试软件并记录其失效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在软件没有改动的情况下,这种数据只是首次记录的不断重复,不能用来估计软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测试强调按实际使用的概率分布随机选择输入,并强调测试需求的覆盖面。软件可靠性测试也不同于一般的软件功能测试。相比之下,软件可靠性测试更强调测试输入与典型使用环境输入统计特性的一致,强调对功能、输入、数据域及其相关概率的先期识别。测试实例的采样策略也不同,软件可靠性测试必须按照使用的概率分布随机地选择测试实例,这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可靠性估计,也有利于找出对软件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故障。 此外,软件可靠性测试过程中还要求比较准确地记录软件的运行时间,它的输入覆盖一般也要大于普通软件功能测试的要求。 对一些特殊的软件,如容错软件、实时嵌入式软件等,进行软件可靠性测试时需要有多种测试环境。这是因为在使用环境下常常很难在软件中植入错误,以进行针对性的测试。 软件可靠性测试的效果 软件可靠性测试是软件可靠性保证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步。经过软件可靠性测试的软件并不能保证该软件中残存的错误数最小,但可以保证该软件的可靠性达到较高的要求。从工程的角度来看,一个软件的可靠性高不仅意味着该软件的失效率低,而且意味着一旦该软件失效,由此所造成的危害也小。一个大型的工程软件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至少理论上还不能证 明一个大型的工程软件能没有错误。因此,保证软件可靠性的关键不是确保软件没有错误,而是要确保软件的关键部分没有错误。更确切地说,是要确保软件中没有对可靠性影响较大的错误。这正是软件可靠性测试的目的之一。软件可靠性测试的侧重点不同于一般的软件功能测试,其测试实例设计的出发点是寻找对可靠性影响较大的故障。因此,要达到同样的可靠性要求,可靠性测试比一般的功能测试更

可靠性工程B卷-试题及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考试题签 可靠性工程(B ) 1. 一种设备的寿命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假如其平均寿命为3700小时,试求其连续工作300小时的可靠度 和要达到R *=0.9的可靠寿命是多少? 2. 如果要求系统的可靠度为99%,设每个单元的可靠度为60%.需要多少单元并联工作才能满足要求? 3.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4.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5. 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010=λ小时 ①并联系统. ②串联系统. ③ 理想开关条件下的储备系统:1=SW λ,储备部件失效率/.*010==λλ小时.

6. 一个系统由五个单元组成,其可靠性逻辑框图如图所示.求该系统可靠度和画出故障树. 7. 某型号电视机有1000个焊点,工作1000小时后,检查100台电视机发现2点脱焊,试问焊点的失效率多少? 解:100台电视机的总焊点有 1001000105 ?= 一个焊点相当一个产品,若取 ?t =1000 小时,按定义: 8. 一个机械电子系统包括一部雷达,一台计算机,一个辅助设备,其MTBF 分别为83小时,167小时和500小时,求系 统的MTBF 及5小时的可靠性? 9. 比较二个相同部件组成的系统在任务时间24小时的可靠性,已知部件的/.010=λ小时 ①并联系统. ②串联系统. A C D B E 0.90.90.9 0.90.9

设备软件可靠性测试

设备软件可靠性测试 设备为达到连续可运行目标,除了在硬件设计中考虑器件可连续无故障运行外,很重要的方面是软件在各种条件下可经受考验,持续工作。这需要在实现基本功能前提下,在软件中设计一系列容错性逻辑去保证。 为全面评估软件容错性和故障恢复能力,测试需要制造或模拟一系列条件,包括内部硬件故障条件、外部恶意攻击条件、偶发过载条件、软件资源耗尽条件、周边环境故障条件以及长时间正常负荷持续运行模拟。为了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组织针对性测试,这些测试行为又被明确定义并归类。 测试分类 1、协议健壮性测试 协议健壮性测试是为了找出特定协议的具体实现代码的弱点。是一种以破坏性手段去尝试运行软件的行为,通过用户接口的异常输入,使用异常协议消息交互引导软件进入未定义或未保护的状态。 对软件系统而言,合法输入组合以外的输入往往超出正常输入的组合,软件运行中总会遇到一些预期之外的输入。因此,软件需要有严格的合法性检查才能避免进入未知状态。协议健壮行测试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找出软件保护不周的问题。 在软件测试的早期阶段进行的参数边界值测试就属于健壮性测试的一部分。比如一个用户接口接受1-100的整数输入,那么1和100就是合法边界,大于100和小于1的输入都是非法输入。其他非整数型的输入也属于非法值,包括故意破坏检查输入条件的代码的一些组合(如超长输入值,空输入,格式化字符等)。软件面对的接口除了最终用户可见的部分之外,还有大量的软件组件之间的不可见部分,以及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接口。 除了单一输入的简单合法性判断,软件在组合输入和特定状态下可接受输入的定义更为复杂。为确认软件在各种条件下的运行正常,测试需要尝试尽可能多的组合。复杂的通信协议除了定义有逻辑化结构的报文格式,还有一系列的内部状态,要测试人员完全手工方式遍历这些状态,并且构造所有可能的异常组合输入条件是无法想象的,因此需要专用的测试工具和仪器专门检测软件对各种协议变异报文的处理。目前,商用化的测试工具已经很多,比如IxDefend协议健壮性测试套件和MuDynamics的fuzzing测试套件是比较强大的。为了达成在特定状态下注入错误,测试套件需要先完成一些合法的交互过程,使被测目标达到预设状态,然后再注入异常。复杂的协议需要事先配置很多参数去达成这种交互,而变异输入的变化和组合数量非常庞大,一个复杂协议经常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测试用例,尽管有自动化测试工具,这种测试运行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对参数的调整是测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系统测试的角度,观测协议健壮性的测试结果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是从系统外部观察整机是否存在异常,正在被测试的协议功能有没有停止响应,正常用户请求是否得到及时处理,设备的性能有没有下降。最容易被观测到现象是系统死锁或重启,系统性能变化或主要功能异常也能被及时发现。而一些细微的功能异常或资源耗费,很容易被测试人员忽视,在这里,测试工具也无能为力。 以IxDefend测试TLS-Server举例。 完成测试仪器与被测试设备的物理连接,并且将端口配置IP地址,开启TLS-Server服务。 通过测试仪器的GUI控制界面装入TLS Server测试套件,。 配置TLS Server测试所需要的参数,包括被测试设备IP、TLS服务端口、超时时间等,。 点击开始按钮启动测试运行。

软件可靠性的评价准则

软件可靠性的评价准则 迄今为止,尚无一个软件可靠性模型对软件的不同特性和不同使用环境都有效。已公开发表的100余种软件可靠性模型,表达形式不同,适应性各异,与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有较大差异。而且,新模型还在不断发表。因此,在进行软件可靠性预计、分析、分配、评价和设计之前,对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评价及选择与软件项目相符或相近的模型非常重要。通过建立有效的评价准则,在考虑它们与各种软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拟评价的可靠性模型就有效性、适应性和模型能力等进行评价,判定它们的价值,比较它们的优劣,然后选择有效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另一方面,在可接受的模型之间无法做出明确的选择时,可根据模型的使用环境等,在模型评价准则的基础上,进行模型择优。当然,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不仅依赖于模型的应用,还依赖于理论的支持和丰富的、高质量可靠性数据的支持。软件可靠性模型的评价最早始于1984年Iannino、Musa、Okumoto和Littlewood所提出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结合后人的工作,形成了基本的软件可靠性评价准则集。它们是软件可靠性模型比较、选择和应用的基础。 准则一:模型预测有效 软件可靠性模型最重要的评价指标是模型预测的有效性。它根据软件现在和过去的故障 行为,用模型预测软件将来的故障行为和可靠性水平。它主要通过能有效描述软件故障随机过程特性的故障数方式对模型进行描述与评价。基于软件故障时间特性的随机过程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而且这两种方法相互重叠。 要确定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的有效性,首先要比较模型预测质量。这种比较通常通过相 对误差法、偏值、U图法、Y图法、趋势法等方法进行。故障数度量是一种在工程上被广泛应 用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合所做出的中位线图形来评价模型预测的有效性。如果一个模型产生的曲线最接近于0,则该模型是最优的。而且,这种有效性测定方法有效地克服了规范化图形评价与具体软件项目之间的联系,保证了它的独立性。 用给定可靠性数据对软件可靠性模型进行比较时,必须考察拟合模型与观察数据的一致 性和符合性。当然,根据拟合模型进行采样,是否可以获得足够的观察数据非常重要。拟合优度检验是一种系统地表达并证明观察数据和拟合模型之间全局符合性的方法,使用最广泛的是x2检验。 1.准确性 软件可靠性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可用前序似然函数来测定。设观察到的失效数据对应于软 件相继失效之间的时间序列t1,t2,..,ti-1,并用这些数据来预测软件在未来可能的Ti,即希 望得到Ti的真实概率密度函数Fi(t)的最优估计值。假设以t1,t2,...,ti-1为基础预测Ti的 分布Fi(t)的概率密度函数 @@42D11000.GIF;表达式1@@ 对Ti+1,Ti+2,...,Ti+n的这种向前一步预测,即进行了n+1次预测之后的前序似然函数为 @@42D11001.GIF;表达式2@@ 由于这种度量常常接近于0,所以常用其自然对数进行比较。假定比较的两个软件可靠性 模型分别为A和B,则对它们进行n次预测之后的前序似然比为 @@42D11002.GIF;表达式3@@

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 韩帅

机械工程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研究韩帅 发表时间:2019-09-11T11:56:54.8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韩帅 [导读] 摘要: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在可靠性优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仍旧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比如严重缺少优秀的设计人才,企业领导人的重视力度不够等。 身份证号码:13070519891203XXXX 摘要: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在可靠性优化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过仍旧有一些不足之处存在,比如严重缺少优秀的设计人才,企业领导人的重视力度不够等。它们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优化设计工作的开展,作者在这个前提之下,论述了提升该设计力度的几个要点等。其目的在于更好的促进我们国家的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工作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进步,社会稳定。 关键词: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此时机械工程开始发挥出它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在经济体系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人们对于相关的设计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过,和西方国家比对来看,我们国家在机械工程制造领域的发展相对要落后一些,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之中,未真正的落到实处。除此之外,我们国家的高等院校和企业都未真正的意识到可靠性研究的重要性,直接导致了人才缺失的局面。还有一些企业甚至错误的认为该研究有无都可,认为其不会对企业的总体发展产生影响,很显然这是非常不正确的,这种思想的存在严重的影响到设计工作的开展,当然也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此处讲到的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具体来讲,指的是产品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其宣称的功效。这一要素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在开展可靠性的优化设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遵守有关原则,确保时间以及费用和性能等要素都满足的前提之下开展,确保产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靠性。其不但关系到传统技术革新,同时还和环境之类的要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1 开展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原因简述 第一,社会发展所需。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经济以及科技等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此时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类型的产品,广大群众对于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而且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人们对于品质和性能的要求要远远的超过对其外在形象的要求。所以,作为相关企业,要想获取稳定发展就要积极开展可靠性设计工作,这即我们开展该项设计工作的主要原因所在。第二,科技发展的需要。自从进入到新世纪之后,科技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产品的发展也是一个典型。从一方面来看,其更新使得产品的功能更多,不过从另外的层面上来看,这也表示着产品的制造人要耗费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在确保产品的性能方面,即产品可靠性方面。所以,可靠性的优化设计就诞生了。 2 当前时期我们国家的可靠性设计能力简述 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之后,我们国家的机械生产行业获取了显著的发展,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方面也获取了很多成就。不过相比对于西方国家来看,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不是很早,速度较慢,所以设计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到位。为了缩小差距,很多企业开始关注可靠性设计工作,对此不少企业纷纷成立了对应的研究机构,积极引入相关人才开展研究工作。不过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的研究工作仍旧处在发展的初期,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少能够付诸实践,对于提升可靠性方面没能够发挥出实质作用。 3 设计工作中的不合理要素 第一,缺少专业人才。众所周知,机械项目的可靠性设计工作非常繁琐,而且系统性明显,因此设计工作必须由高水平的设计工作者来完成,但是实际情况是此类人才非常紧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人才匮乏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开展的不到位。目前许多的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将重点放到大众型的人才方面。没有做好高技术能力的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有关机械设计的人才更是匮乏。虽说个别高校开设了对应的课程,但是仅仅停留在浅表。所以,无法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的人才,严重制约了机械制造行业发展,从大的层面上来看制约了国家经济的进步。第二,领导人的重视力度不够。目前很多的企业领导人未真正意识到该项工作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此设计工作本身非常繁琐,而且系统性很强,它关乎到产品品质的提升,关乎到单位效益的增加。当今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取稳定的发展,就要高度关注可靠性设计工作。相反的如果忽略了设计工作的话,就会导致产品的品质变差,导致企业不具备竞争能力,最终只能被市场所淘汰。 4 完善设计工作需要关注的要点简述 4.1 积极关注机械工程的设计环节 对于一个产品来讲,它的整个制造以及使用阶段的所有的环节都不能够脱离可靠性优化设计而单独存在。总的来看,这些环节中以产品的设计以及生产和使用环节的难度最高。对于产品的设计工作来讲,其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组件的设计以及整体的设计。接下来具体阐述。第一,在开展整体装配设计工作的时候,规定工作者要严谨细致的分析系统中的所有的零件,确保其可靠性分析到位,以此来判定该系统的总体稳定性。有关的工作者在进行整体设计可靠性预测的时候,务必要使相关预测结果要达到设计的要求。当然,可以利用再分配法、等分配法以及比例分配法等来使整体装备中每一个零部件都能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进而保证该机械工程的整体满足可靠性的要求。第二,在开展组装零件的设计工作的时候,要认真选择使用的零件,确保其符合国家条例规定,而且要选择那种在实践中大量运用的零件。此处要注意的是,不一样的零件的设计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结合零件特性开展可靠性测试,假如零件未通过测试的话就要多次修改,一直到其通过测试才可以停止。 4.2 要加强机械工程制造工艺可靠性优化设计 机械工程的高质量是离不开机械工程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因而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机械工程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优化设计。在进行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所用的加工设备达到相关的加工标准,其次要选择适当的加工工艺及其流程。机械工程在制造这一环节中往往涉及很多工艺,所以该系统是比较复杂的。在进行机械工程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相关的因素,比如加工设备的选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技工材料等。只有做好了机械工程制造工艺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才能真正有利于确保整个机械工程的可靠性。 4.3 积极开展机械工程的使用与维修过程中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机械工程可靠性优化设计离不开维修过程中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有关的工作者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采取逻辑分析措施来明确维修

系统可靠性大作业

《系统可靠性》课程结业考核报告题目:《装载机差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机械工程131 姓名:肖磊 学号:3130109128 教师:唐冶老师 成绩: 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016/12/02

装载机差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摘要运用可靠性设计理论和最优化设计技术,提出了装载机差速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方法。建立了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优化实例和结果分析。 关键词差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0引言 差速器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平稳、性能可靠等优点,在装载机上获得了广泛的 行星齿轮轴3 及中 行星齿轮2、 应用。图1为装载机差速器简图,它由半轴齿轮1、 央传动从动锥齿轮4组成。差速器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装载机的成本、寿命与效 强度益。其常规设计和普通优化设计都是以安全系数为基础,且将设计中的应力、 等变量视为确定型变量,这一方面不符合实际运行情况,经大量试验统计证明它们是符合某种统计规律的变量;另一方面安全系数大小的选取也有不确定性,受设计人员经验的影响。为了弥补上述缺陷,考虑影响差速器齿轮传动的种种因素的不确定性,将变量处理成随机变量,运用可靠性设计理论最优化设计技术,对差速器齿轮传动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不失为一种新的选择。 1.半轴齿轮 2.行星齿轮 3.行星齿轮轴 4.中央传动从动锥齿轮 图1 装载机差速器简图 1.差速器齿轮齿根弯曲强度的可靠度计算 由于差速器齿轮的啮合次数比传动系其它齿轮少得多,很少因齿面点蚀而破

坏,因此无需进行齿面接触强度可靠度计算,而只需计算齿根弯曲强度的可靠度。 锥齿轮齿根弯曲强度条件为 ζF=F t KY Fa Y(1) 式中Ft———作用在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上的圆周力 Ft=2 T1/2C3 dm1 T1———差速器设计转矩 dm1———半轴齿轮平均分度圆直径,且 dm1 = d1(1 - 0. 5ΦR) =mz1(1 - 0. 5ΦR) m———锥齿轮端面模数 ΦR———齿宽系数,ΦR= b/R R=m z1(u +1)1/2/2 K———载荷系数,K= KAKVKFαKFβ,其中,KA为使用系数,KV为动载系数,KFα为齿间载荷分配系数,取KFα= 1,KFβ为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YFα———载荷作用在齿顶时锥齿轮的齿形系数 YSα———载荷作用在齿顶时锥齿轮应力校正系数 ζFP———许用弯风应力 ζFP= KFNζF Lim/SF (2) 这里,ζF Lim为锥齿轮齿根弯曲疲劳极限值,SF为齿根弯曲疲劳计算用安全系数,KFN为弯曲疲劳计算时的寿命系数。 从理论上讲,式(1)、式(2)中的各参数,除齿数比u和行星轮个数 C可预先确定之外,其余均为随机变量,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实际上由于锥齿轮的几何参数误差相对来说一般均很小,故可视为确定量。有些参数的分布情况尚难以考虑,也暂定为确定量[2]。这样随机变量ζF和ζFP的均值、标准差可用可靠性设计理论中的变异系数法[2]求得,其值分别为 ζ = KAKVKFβFtYFαYSα(3) F=bm(1 - 0. 5ΦR) SζF=ζFCζF(4) ζFP= KFNζF Lim/SF(5)

如何开展软件可靠性工程

如何开展软件可靠性工程 随着科学高速发展,武器装备系统和自动化指挥系统等军用系统对软件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要求高可靠性的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公司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等方面工作,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逐代更新,燃油控制系统由以往的机械液压控制结构改成了控制精度更高的数字控制系统,而数字控制系统的核心就是软件控制,软件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因此,军用设备软件可靠性就成为确保军事系统质量的瓶颈和关键。软件可靠性是软件质量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属性,软件可靠性设计技术是确保和提高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软件可靠性工程是以保证和提高软件可靠性为目标,采取系统化的技术,通过工程化方法加以实施并对其过程进行工程化管理的过程技术。软件可靠性工程是软件工程研究与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可靠性工程发展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软件业界和可靠性工程界关注的焦点,研究的热点,实践的重点。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软件工程发展为契机,软件可靠性工程得以产生和广泛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大量可靠性模型相继推出并不断改进;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得以开发并逐步应用于工程实践;可靠性分析、评估技术体系与标准得以建立并在一些重点工程项目中得到应用;可靠性工程管理技术开发倍受推崇,以过程、组织、

管理模式改进为重点的管理方法得以产生。尽管如此,软件可靠性正日益严重地制约着软件更广泛的应用,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武器系统等大型复杂系统软件越来越证明是一个薄弱环节,即使是通过测试的软件也常常受到错误的困扰。与此同时,一个前所未有日益增长的需求是:软件应具有检定合格的可靠性,即使是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应用软件也无不对其可靠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况且,不能保证软件的可靠性水平哪怕是在一段时间的将来是足够的。 软件可靠性模型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界倍受关注、研究最早、成果最丰富、目前仍然最活跃的领域,模型验证与应用依然是软件可靠性工程的热点。软件可靠性建模是针对具体的软件特征,根据可靠性数据以统计方法给出软件可靠性的估计值或预测值,是一个在不同结构元素中不断分解其依赖关系的迭代过程,旨在评估软件所提供的服务以及软件过程之间的依赖关系,是从本质上理解软件可靠性行为的基础。 软件可靠性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开发技术、测试技术、验证方法、设计语言、运行环境、开发人员素质等相关因素的函数。一个优秀的软件可靠性模型,应尽可能反映这些因素。但包含所有这些因素的模型可能是一个高阶多维方程,不便于工程应用。因此,可靠性建模时应作适当假设,简化模型。模型假设必须准确、合理、具有有效的数据支持和逻辑一致性。但大多数模型假设所固有的目的性制约了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范围。此外,假设质量尤其是那些未经验证或粗略的假设对模型的精确性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拟合优度检验的模型假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