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接受交底单位:

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pdf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市政施管—10 工程名称 承包单位分包单位/ 交底单位交底日期 交底范围测量放线交底人 交底内容: 1、主控制网的复测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对原测设的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等平面控制网点,采用 全站仪进行同等精度,边角同测的方案实施复核。对水准基点桩,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国家 三等水准测量要求复核,复核成果不符合或不足时,应进行复测,复核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经检查批 准后,方可进行加密控制网点的建立。 2、加密控制网点的建立 根据施工需要,确保施工放样精度,按国家三等网和三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 网点的加密。分阶段建立施工控制网和施工高等级测量基线,设测量标志桩且进行保护,为了达到精确 控制测量的目的,消除仪器对中的随机误差影响,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控制点建立固定的观测墩,观测棚, 设立全站仪强制对中装置。 3、导线复测和控制点的加密 根据业主或设计院提供的资料,对主要控制桩进行导线复测工作。复测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角度 闭合差(″)±16n1/2 (n为测点数),坐标相对闭合差±1/10000 因原有导线的密度不能完全满足施工需要,因此,需在沿现场场地布设加密点,形成附合导线,为 保证测量精度和减少工作量,应避免设支线点。加密导线点的设置尽量做到便于现场施工放样测量,其 位置宜选在视野开阔,仪器架设方便的地方。在管线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两点必须通视,相邻边长尽 量近。 对增设的测量控制网标桩做到牢固可靠,并采取围护措施,设置易识别的标志,加以保护。 对已建立、健全的平面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核,使其准确无误地为工程的建设提供指导性的服务。 参加单位(部门、班组)参加人员 会 签 栏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一、施工程序 交桩→复核→建筑定位→控制主轴线测定→高程引进及传递→施工测量→沉降观测 二、控制原则 1、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工作程序 2、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面各工序的施工 4、严格做好测量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保证仪器的精度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测量精度 5、桩位放样时定出的桩位之间必须进行校核,轴线的延长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 6、测量时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条件下,太阳光太强时需要给仪器遮打太阳伞,减少旁折光的影响。雨天易造成各部位的施工用线失效,雨后测量人员要及时核对控制线的准确和有效,避免质量事故。冬期施工时气温过低可使墨线冻凝无法附着在基体上,可适量掺入乙醇防止冻凝 7、各项资料做到及时,真实,符合资料管理要求

8、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三、图纸校核 1、总平面图的校核:校核施工图上的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是否合理,建筑物外部尺寸是否交圈 2、建筑施工图的校核: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节点大样图等的轴线尺寸 3、结构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物,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高程是否对应 四、测量起始依据校核 1、桩点坐标的校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成果表,到现场找到各坐标,检查点是否有被破坏,符合达到要求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利用4点坐标进行导线网布控 2、水准点校核:用附和测法对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中的水准点进行校核。允许闭合差必须符合施工测量规范(DBJ 01-21-95)第3.2.5条中的规定(小于等于±10nmm(n 为测站数))。桩点及水准点必须在自检互检无误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 采用附和测法,前、后视等长的原则,用水准仪往返两次引测到施工现场±0.000(m)标高线。并且每隔一定时间要进行联测,以作相互检校。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作误差分析,

二次结构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二次结构测量放线技术交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测量器具准备 1.1.1红外线扫平仪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平仪一台。 1.1.2钢卷尺(30m)1把、塔尺(5m)、盒尺(5m)、墨斗 1.2技术准备 1.2.1组织劳务放线人员、技术人员等有关施工人员对图纸及变更洽商进行交底,劳务技术员、放线员熟悉并校合已发到的施工图纸及图纸变更洽商。图纸熟悉后进行现场交底,主要交底施工现场一次结构控制线与建筑物轴线及开间墙体的的几何关系。劳务技术员和放线员要核对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控制线与填充墙的几何关系,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有疑问报栋号长答疑解决。 1.2.2 对照建筑图和结构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轴线、尺寸、高层是否对应等。 1.2.3 充分熟读测量依据和有关的设计交底及设计变更,并进行相应的测量计算,并画出各楼层放线图。 1.2.4 对所用的测量仪器进行签订和校核,且必须有鉴订合格证,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钢尺在正式使用前,应及时送到国家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要根据环境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尺长改正和温差改正。注意仪器的使用应在租定有效期内。 1.2.5 测量前塔尺应进行校核,用校核好的钢卷尺对塔尺进行校核,把塔尺全部拉出,用钢尺从刻度0点对塔尺进行全长度量。再次从接头处上下各100mm进行度量,误差不超过1mm者为合格。 1.2.6 盒尺在使用前,应和计量检测合格的钢尺进行校核,误差1mm为合格,校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1.2.7 对施工配合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1.2.8高程竖向传递: 地下室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结合30m钢卷尺往下传递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校核合格后,方可抄平放线。 作为层竖向标高传递点。在施工时,用钢尺沿垂直方向,至少三处从楼角向上传递高程,并划出整数水平线,作为施工面上进行施工测量的依据。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

幕墙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编号03-07-C2-001 表C2-1 工程名称交底时间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石材幕墙 交底摘要测量放线 交底内容: 一、测量放线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2、检查测量仪器检验合格证,校核技术状况是否正常; 3、拟定测量放线方法和步骤; 4、总包方提供书面基准点和基本控制线; 5、对放线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不准违章作业,必须进行安全防护; 6、工具准备: a、经纬仪一台 b、水准仪一台 c、激光垂准仪一台 d、50米、30米钢卷尺各一把 e、5米、3米钢卷尺各3把 f、红蓝铅笔、角尺、1.5米钢丝线、50*5角钢、扫帚、冲击钻、膨胀螺栓、红油漆等 二、测量放线施工的内容; 1、基线、轴线的复核; 2、水平标高的布置; 3、放内、外控制线; 4、弹分格线; 5、钢丝的布置; 6、结构预埋件的布置检查; 三、质量标准; 1、根据《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2、根据《城市测量规范》GB50026-93; 四、施工测量的依据; 1、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 2、工程建筑图、结构图; 3、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制点布置图。 五、测量放线施工; 1、复核总包方提供的基准点及工程标高线和控制轴线(首层和屋面必须复核),确认无误后往下进行,如发现存在错误,(指超出正常范围的误差),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工程内的50标高线不准确; 2)、控制轴线偏差;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编号03-07-C2-002 表C2-1 工程名称交底时间 施工单位分项工程名称玻璃幕墙,石材幕墙交底摘要测量放线 交底内容: 3)、歪斜或偏移; 4)、结构层高与图纸不符。此时,应报告监理、总包和甲方,并通知设计,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2、钢丝线的设立; 用仪器定出钢丝固定点的位置,钢丝采用直径1.5mm,钢丝固定支架采用50*50*5角钢制作,角钢一段钻有直径1.6~1.8mm孔眼,所有孔眼自上而下用仪器十字线定位,而另一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楼板边缘,钢丝穿过孔眼,用螺栓绷紧。 3、幕墙分隔线及龙骨线的确定; 转角垂线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分格尺寸在两转角点之间进行分格,上下连线,形成整体控制网,同时也可以根据图纸面线距离龙骨线的尺寸往里反出龙骨线,作为安装龙骨的依据。 六、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1、标高 a、±0.000至1米线≤1mm; b、层与层之间1米线≤1mm; c、总标高±0.000至楼顶层<±1mm; 2、控制线 a、墙完成面控制线≤±2mm; b、线到外控线≤±1mm; c、部分通过圆心与现场垂直内点与外点≤±1mm; d、结构封闭线≤±2mm; 3、投点 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1mm; 七、需要注意的事项; 1、施工过程中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 2、各种仪器的检测是否合格; 3、各种量具的检测是否合格; 4、对控制基准点的反复确认与检查; 5、对测量放线后的复查情况和核实; 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保存一份。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了方便高程测量,在施工现场布置2个高程控制点,从OQ2675点出发进行高程闭合测量,测量误差应满足±60√n测量规范误差要求。 6、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便于今后使用。 7、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 8、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作必要的检测。 三、弹线要求及约定 1、平面测量控制线:放线要求弹出外墙边线、轴线1000mm控制线; 2、标高控制线:标高控制线在钢筋绑扎完毕,支设墙体模板前,应该在上一层的钢筋主筋上用大红油漆标出建筑1000mm标高控制线,便于钢筋梁绑扎标高控制和顶板模板支设检查;本工程墙体和顶板支模分开,在墙体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弹出建筑1m标高控制线; 3、测量标识:所有平面坐标控制网均采用Φ25长2020mm的钢筋打入土中,并用500×500mm C15混凝土在钢筋头上部500mm厚(钢筋头底于混凝土2020,且要露出混凝土面)来固定坐标点,防止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被破坏。上部均刻出十字交叉线,以便查找定位。楼座内测量控制点则采用大红油漆标成三角形作为标高控制点标识,三角形上平部分为标注的标高控制线。楼座内的平面控制点则在首层设置-8×20202020板(具体做法见下图),并在其上划出十字交叉线,交叉点作为控制点。 四、控制点保护措施 1、控制点的做法及保护措施:所有平面坐标控制网均采用Φ25长2020mm的钢筋打入土中,并用500×500mm C15混凝土在钢筋头上部500mm厚(钢筋头底于混凝土2020,且要露出混凝土面)来固定坐标点,防止坐标和高程控制点被破坏。

测量与放线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工程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出,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校正,否则不得使用。 二、质量要求 1、标高要求:标高测量偏差不得超过±10mm。 2、各施工部位放线、标高抄测精度要求均必须满足相关验收质量标准。 三、工艺流程 四、施工工艺 1、为保证整个建筑物定位的正确,首先对甲方提供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校核。从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引测高程控制点以控制各栋号楼±0.000 标高点,高程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 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应根据建筑物及场地特点,测设“井”字型方格进行楼大角控制及轴线控制。控制桩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桩用木桩,桩顶用小铁钉做桩点,四周用混凝土做成桩墩(桩墩顶部要比木桩顶高20mm,在木桩顶铁钉四周做成直径50mm的凹槽),桩位应进行编号并有防雨措施。 对钉桩(红线桩)进行复测,(包括水准点)确定建筑物位置。监理单位现场复测验收

确定轴线控制网桩位,基础放线各楼层放线确定建筑物位置。监理单位逐层验线,测量竣工报告监理单位验收。定位桩距结构外墙皮线6m,做楼大角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轴线形成控制方格网。 基坑开挖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进行槽底抄平。在护坡底测设一条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零米以上采用激光铅直仪按内控法进行竖向轴线传递。高程的控制由现场内引测的水准点进行标高传递。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饰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的控制点和线及时弹在墙和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 2、建筑物定位 定位原则:根据甲方委托测绘院提供角桩点,向外做出角桩引桩,定出场区平面控制网,再由平面控制网定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控制桩。 定位方法:用经纬仪根据盘左盘右取中的原则,及钢尺量距的方法(量距误差小于1/10000;测角误差小于±20″)定出角桩引桩,具体方法为在定位桩点上安置经纬仪,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倒转望远镜,定出该轴线的延长线,用钢尺配合在量出距外墙皮7.000m 的地方钉上桩位作为建筑物的角桩引桩。引桩确定后应按规范妥善保护。 3、±0.000mm 以下施工测量 ①基坑开挖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进行槽底抄平。在坡底测设一条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 ②基础放线:工程定位、定高后,根据主要轴线控制桩放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及挖槽线,根据施组开挖放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开挖时,应注意对控制桩的保护。在基础开挖接近设计深度时,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点精确超测至槽底土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根据所测的轴线特别注意校核图纸尺寸不能算错与轴线的关系。当垫层混凝土施工完后,用上述相同的方法,投测主轴线,同时严格检查主轴线之间的尺寸根据投测的主轴线在垫层上放出保护墙的控制线。 ③底板放线:防水及其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线精确投测至保护层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合格后再放出其他的细部轴线作为底板钢筋绑扎的依据。 ④地下墙体及顶板放线:底板施工完毕后在底板上精确投测出主轴线的位置,并严格检查主轴线的投测尺寸,主轴线放线完毕后,根据主轴线的位置放出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细部尺寸线、柱子尺寸线以及距墙皮50cm 墙体模板控制线,地下墙体施工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1m 标高线和顶板支模300mm 控制线来控制顶板支模。 ⑤正负零以下标高控制以现场引测的高程控制网的标高为依据,用塔尺或钢尺配合水准

房建工程测量技术交底样本

测量技术安全交底记录 一、准备工作 1.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岀,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否则后果自负。 1.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 2.2为保证整个建筑物定位的正确,首先对甲方提供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校核。从中方提供的水准点引3个高程控制点以控制各栋号楼±0.000标高点,高程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 根据建筑物及场地特点,测设”井”字型方格进行楼大角控制及轴线控制。控制桩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桩用铁预埋件做成,桩点处打。1.5孔嵌入铜电线芯,桩位应进行编号并有防雨 措施。

位置放出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细部尺寸线、柱子尺寸线以及距墙皮50cm墙体模板控制线,地下墙体施匸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lm标高线和顶板支模300mm控制线来控制顶板支模。 2.4.5正负零以下标高控制以现场引测的高程控制网的标高为依据,用塔尺或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工作,并在槽边四周设置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以此来控制开挖深度和垫层及防水保护层厚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槽底抄平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机械挖土,标高抄至距槽底30cm处,第二次进行人工清槽,将标高抄至设计标高,必须严格控制标高,不能超挖。 2. 5结构施工测量 2.5.1首层定位放线:利用楼周边轴线控制桩,架设经纬仪向首层地面施测轴线, 配合钢尺确定轴线尺寸,误差在孕育范圉内,中间轴线整尺分出。依轴线放出墙柱边缘、电梯井、楼梯间边线及控制线。利用钢尺沿结构外墙向上竖直测量,从每一流水段向上引测,以便于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需要。 2.5.2窗口门口的测量 窗口模板的位置控制: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将窗口的位置在顶板上弹出,调整窗口边的暗柱位置。保证浇筑完顶板混凝土以后,窗口两侧的暗柱钢筋不位移,影响窗口模板的支设,同时外墙每层墙体浇筑完成后,测量人员在外墙上将窗口两侧的边线山下之上全部弹出,同时将窗口模板的标高线弹在墙体钢筋上,依据标高线和窗口的控制线支设窗口模板,同时将窗口模板与墙体模板固定在一起,确保不位移。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门口模板的位置控制与窗口模板相同,在顶板模板支设完成以后,即将门口模板的边线弹出,调整门口两侧的暗柱位移钢筋,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弹出门口位置线,再次调整暗柱钢筋,保证暗柱钢筋位置准确,同时保证门口模板的位置准确。 2. 5.3预留洞的测量控制 顶板预留洞的控制:顶板模板支设完成后,采用下述的天定法将顶板的轴线引测到顶板模板上,木工依据预留洞与各轴线的相对位置将洞口模板固定在顶板上。墙体预留洞控制:墙体预留洞的位置、标高、尺寸要求必须精确,根据预留洞的位置与轴线的相对关系,架设经纬仪将预留洞的位置投测墙体钢筋上,依据测量结果支设预留洞模板。 2.5.4楼层大角的控制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JJ-005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工序名称施工测量放线 交底提要:1、测量仪器的选用;2、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工程定位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基础放线、楼层放线、精度要求、注意事项、沉降观测。 交底内容: 一、测量仪器的选用 水平测距采用苏州J2光学经纬仪及长城牌50米钢尺,5米钢卷尺,高程测量采用DS3水准仪,50米及5米长城牌钢尺。角度测量采用苏州J2光学经纬仪。 二、工程定位测量放线 (1).工程定位测量 ○1.在平安路北边线(路崖石)取一点O1,在O1上支设经纬仪,将O1O2旋转900,得垂直线O1O3。 ○2.在直线O1O3上量取4.26米,得点O4,在O4上支设经纬仪,从O1O3直线旋转900,得到垂直线○L轴线,○L轴线和**公司住宅楼相交于点O5。 ○3.从点O 5向东量取9.15米得到点O6,在O6点支设经纬仪,从○L轴线旋转900,得到○1轴线。 ○4.根据设计轴线尺寸,依次测放出各轴线。 ○5.在现场设置四条控制轴线,纵向○A○L轴两条,横向○1○15○29轴三条。轴线控制桩采用50×50×500的木桩砸入土中,外露50mm,端部钉2cm钢钉作为控制点,用500×500的砼墩护住,砼上平面与木桩上端相平。 (2).高程测量控制 项目(专业技术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负责人)

JJ-005 本工程中心线○15轴线和平安路中心线相交点为O,从O点向上量取0.95米,即为本工程的±标高点,用水准仪将O点标高引测至施工现场。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四个标准水准点(标高±0.000m), ○1.地下部分高程控制: 根据设置的标准水点,用水准仪和大钢尺垂直向下传递,并在基坑四周抄测-5.0m的高程控制桩,控制桩为30×30×700的木桩,砸入土壁部分650cm,在-5.0m位置钉钢钉。 ○2.主体工程高程控制 a.对场地高程点进行全面校核,确保高程准确无误。 b.根据现场高程点,在首层外墙设置三个标高引测点,以便进行楼层标高传递,将所需的标高抄测到其他的柱上,此后在砼柱上弹出楼层+0.500米的标高平线,施工时就以柱上的墨线为准定出各构件的标高。引测使用钢尺及水准仪,每层的标高线均从底层的标高线直接用大钢尺往上传递。 c.标高引测至楼层后需进行3点校核,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同一层的标高必须闭合起来,每次在抄平时不得乱引,必须从规定的平线上出发。以3点标高的平均值作为该层的标高控制线。 d.标高标设位置及范围: 墙体平线为抄测在墙体上的平线(+0.200米平线)。墙体平线有两次抄测,一次在抹灰之前在所有墙体上抄测+0.200米平线,以控制上层梁、板标高,另一次在抹灰之后抄测以控制地面标高。 i.拆除墙体、柱模板,将楼层+0.200米平线弹在每道墙、每棵柱上。 ii.支设顶板后,将楼层+0.200米平线标设在墙体、柱立筋或暗柱的钢筋上。 iii.顶板混凝土施工后校核钢筋上的+0.200米平线。 e.精度要求: i.施工层3个标高控制点闭合差应≤3㎜。 ii.每层层高允许误差±3mm。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装修工程

技术交底 编号 表C2-1 工程名称中国职工之家A座样板间交底日期2013年9月30日 施工单位中国新兴分项工程名称测量放线 交底提要测量放线注意事项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一)作业条件 l、二次结构施工完成,墙面及地面清理干净。 2、土建结构验收完成。 (二)材料准备 墨汁 (三)施工机具 红外线水平仪、墨斗、钢卷尺、铅笔、扫把、毛笔、塑料小桶、木制品人字梯、刮刀等。 二、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符合《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J/T01-27-2003)的规定。 1、水平标高线和完成面线偏差不大于1mm。 三、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熟悉图纸找准放线部位→清理→弹控制线→弹完成面线、标高线→测定 位下排水口、开关面板点位位置→弹好点位中心线→用毛笔标记三角符号,并标明线型种类和名称→验收。 四、施工工艺 1、熟悉图纸:放线之前要熟悉图纸对没个房间的布局及造型做到心中有数; 2、清理:需要弹线的位置要用扫把清理干净; 3、弹控制线:以走廊的中线为准向房间内引控制线,并在墙面和顶面上以双红三角表示; 4、弹完成面线,标高线:每个房间内弹好1m线,弹好完成面线,吊顶标高线要提高3mm 用来刮腻子做乳胶漆; 5、点位放样:根据图纸中的水电点位,放点位的中心线; 6、所有线边放边标记,控制线用双三角标记,完成面线用单三角标记; 7、放线完成后报总包验收、 审核人交底人接收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技术交底 编号 表C2-1 工程名称中国职工之家A座样板间交底日期2013年9月30日 施工单位中国新兴分项工程名称测量放线 交底提要测量放线注意事项 五、成品保护 1、放线完成后要在放完的标高线及完成面线,每个房间做提示,以防土建专业抹灰拉毛时将线覆盖。 2、不要在完成的墙面上乱涂乱画,以免混淆。 六、安全措施 l、现场临时水电设专人管理,不得有长流水、长明灯。 2、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制定严格的成品 保护措施。 3、使用人字梯攀高作业时只准一人使用,禁止两人同时作业。 4、脚手架高于2m时工人要佩戴安全带 审核人交底人接收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交底单位与接受交底单位各存一份。

地铁装饰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轨道交通通 用表-052 工程名称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装饰装修 5201标 施工合同编号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中铁二局集团装饰装修 工程有限公司 分部工程名称分项工程名称测量放线 交底部位交底时间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站前施工单位移交施工场地完成。 2)站前施工单位完成测量基准点移交。 (2)器械准备 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红外线水平仪、50m钢卷尺、7.5m钢卷尺、塔尺、墨斗、记号笔、红油漆、手电筒。 2.操作流程及要点 2.1标高控制线测量 2.1.1水平控制线测量放线流程图 获取基准标高点→测量站台控制标高→测量站厅控制标高→弹出标高控制线。 2.1.2水平控制线测量放线施工要点 2.1.2.1 获取基准标高点: 本工程施工测量,必须以站前土建单位提供的绝对标高为基准,基准标高点由站前土建施工单位提供,在取得基准标高点后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2.1.2.2测量站台控制标高: (1)因站台存在0.2%的放坡,站台整体装修完成面绝对标高并不相同,根据施工图和基准标高点计算出站台各纵轴线位置装修完成面绝对标高; (2)将水准仪架设于站台板上并调平,水准仪架设点距基准标高点必须在水准仪有效测量范围内,将塔尺垂直立于基准标高点上,通过水准仪瞄准读数,再将塔尺垂直立于待测点,待测点必须靠墙或靠柱面以便标记,转动水准仪瞄准塔尺读数,得出:现塔尺底端标高=基准标高+前视读数-后视读数;计算出装修完成面与现塔尺底端标高差,再由塔尺底部向上量取装修完成面与现塔尺底端标高差值加1m即得出装修完成面+1m控制线,用墨斗弹线并做好标记。 2.1.2.3测量站厅控制标高: 站厅层控制标高可以通过楼梯洞口由基准标高点引测至站厅层,测量方法与站台层控制标高测量方法一致。 2.1.2.4弹出标高控制线: 用墨斗线在墙、柱面弹出各点控制标高线并统一做好标记。 2.2轴线测量放线 2.2.1轴线测量放线流程图 获取基准点数据→站厅和站台纵、横轴线测量→二次砌筑测量

二次结构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施工准备: 1.1测量器具准备 1.1.1红外线扫平仪一台、经纬仪一台、水平仪一台。 1.1.2钢卷尺(30m)1把、塔尺(5m)、盒尺(5m)、墨斗 1.2技术准备 1.2.1组织劳务放线人员、技术人员等有关施工人员对图纸及变更洽商进行交底,劳务技术员、放线员熟悉并校合已发到的施工图纸及图纸变更洽商。图纸熟悉后进行现场交底,主要交底施工现场一次结构控制线与建筑物轴线及开间墙体的的几何关系。劳务技术员和放线员要核对建筑物各轴线的间距,控制线与填充墙的几何关系,平、立、剖面及节点大样图的轴线尺寸、层高、结构尺寸;如有疑问报栋号长答疑解决。 1.2.2 对照建筑图和结构图,核对两者相关部位轴线、尺寸、高层是否对应等。 1.2.3 充分熟读测量依据和有关的设计交底及设计变更,并进行相应的测量计算,并画出各楼层放线图。 1.2.4 对所用的测量仪器进行签订和校核,且必须有鉴订合格证,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钢尺在正式使用前,应及时送到国家计量检测部门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保护,要根据环境的影响进行必要的尺长改正和温差改正。注意仪器的使用应在租定有效期内。 1.2.5 测量前塔尺应进行校核,用校核好的钢卷尺对塔尺进行校核,把塔尺全部拉出,用钢尺从刻度0点对塔尺进行全长度量。再次从接头处上下各100mm进行度量,误差不超过1mm者为合格。1.2.6 盒尺在使用前,应和计量检测合格的钢尺进行校核,误差1mm为合格,校核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1.2.7 对施工配合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施工质量。 1.2.8高程竖向传递: 地下室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结合30m钢卷尺往下传递临时水准点的高程,校核合格后,方可抄平放线。 作为层竖向标高传递点。在施工时,用钢尺沿垂直方向,至少三处从楼角向上传递高程,并划出整数水平线,作为施工面上进行施工测量的依据。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检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误差在±2mm之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个高程传递点以作校核,在墙体、柱上弹1米控制线作为顶板施工时的标高依据。抄测时两水平点间距不应大于4mm,墨斗线直径小于1mm,在

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前,应收集有关测量资料,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明确施工要求,制定定位测量方案。 2.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文件,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及时提出,进行核对修正,不得擅自处理。 3.测量器具准备 (1)TDJ2E光学经纬仪一台。 (2)DZS3-1自动安平水平仪二台。 (3)DZJ3激光垂准仪一台。 (4)50m钢卷尺二把,5m钢尺四把,7.5m钢尺二把。 (5)水平尺,塔尺,2kg,0.5kg线坠等器具。 (6)以上器具必须已经授权计量单位检定,精确度合格,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二、工艺流程 1.定位控制网的测定:工程测量成果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定位轴线桩投测→闭合校测钉桩点→测定轴线控制网→引桩和后视点。 2.定桩的程序:经校核建筑物控制网准确无误→初定位挖坑→定位(木桩上作点)→混凝土浇筑,砌墙→精确定位(木桩上钉米钉子)。 3.高程控制网的测定:水准测量成果表-附合校测-正负0.000m标高线-“▼”红漆标识-引测。 三、建筑物定位 (1)定位原则:根据甲方委托测绘院提供角桩点,向外做出角桩引桩,定出场区平面控制网,再由平面控制网定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控制桩。 (2)定位方法:用经纬仪根据盘左盘右取中的原则,及钢尺量距的方法(量距误差小于1/10000;测角误差小于±20″)定出角桩引桩,具体方法为在定位桩点上安置经纬仪,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倒转望远镜,定出该轴线的延长线,用钢尺配合在量出距外墙皮7.000m 的地方钉上桩位作为建筑物的角桩引桩,引桩确定后应按规范妥善保护。 (3)建筑物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控制点应选在通视良好、土质坚实、利于长期保存、便于施工放样的地方。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工程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技术交底记录 鲁JJ-005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交底部位工序名称施工测量放线 交底提要:1、测量仪器的选用;2、工程定位测量放线:工程定位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基础放线、楼层放线、精度要求、注意事项、沉降观测。 交底内容: 一、测量仪器的选用 水平测距采用苏州J2光学经纬仪及长城牌50米钢尺,5米钢卷尺,高程测量采用DS3水准仪,50米及5米长城牌钢尺。角度测量采用苏州J2光学经纬仪。 二、工程定位测量放线 (1).工程定位测量 ○1.在平安路北边线(路崖石)取一点O1,在O1上支设经纬仪,将O1O2旋转900,得垂直线O1O3。 ○2.在直线O1O3上量取4.26米,得点O4,在O4上支设经纬仪,从O1O3直线旋转900,得到垂直线○L轴线,○L轴线和**公司住宅楼相交于点O5。 ○3.从点O5向东量取9.15米得到点O6,在O6点支设经纬仪,从○L轴线旋转900,得到○1轴线。 ○4.根据设计轴线尺寸,依次测放出各轴线。 ○5.在现场设置四条控制轴线,纵向○A○L轴两条,横向○1○15○29轴三条。轴线控制桩采用50×50×500的木桩砸入土中,外露50mm,端部钉2cm钢钉作为控制点,用500×500的砼墩护住,砼上平面与木桩上端相平。 (2).高程测量控制 项目(专业技 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术负责人)

第 1 页,共 4 页技术交底记录 鲁JJ-005

第 2 页,共 4 页技术交底记录

鲁JJ-005

施工放线技术交底

施工放线技术交底是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进行核对修正。 一、准备工作 1、测量放线前要认真阅读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及施工要求;对图纸的设计尺寸及标高,要认真核对;检查总尺寸和分尺寸是否一致,总平面图和大样图尺寸是否一致,不符之处要及时向设计单位提出,进行核对修正。 测量放线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测设详图,计算测设数据。 2、测量放线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必须是经检验过的合格品,每次测量前应先检验校正,否则不得使用。 二、建筑测量放线 1、建筑主轴线的测设 (1)主轴线的布设形式:根据建筑物的布置情况和施工现场实际条件,主轴线可布置成三点直线形、三点直角形、四点丁字形、五点十字形。 (2)根据建筑红线测设主轴线:根据城市规划部门批复的总平面图所给定的建筑红线进行定位放线。定位放线时依据建筑物主轴线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3)根据已有建筑物测设主轴线,根据拟建的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道路中心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4)根据建筑物方格网测设主轴线,在施工现场有建筑物方格网时,可根据建筑物各角点的坐标,进行建筑物主轴线的测设。 2、建筑物定位放线 (1)基础放线:根据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点先将建筑物外墙轴线的交点用木桩定于地上,并在桩顶上钉上小钉作为标志(或用粗钢筋上划十字),再将所有房间轴线测出,然后检查建筑物轴线距离,其误差不得超过轴线长度的1/2000,最后根据轴线,用石灰在地面上撒出基槽开挖过线。 (2)控制桩的设置:由于龙门板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施工机具或运输车辆碰坏,因此可采用控制桩的方法作为开挖后各阶段施工中确定轴线的依据。控制桩在轴线延长线上钉设,距基槽外边线2-4m。也可用经纬仪将轴线延长,投射到附近建筑物上,用红色油漆作出标记,以代替控制桩。 3、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放线 1、基坑抄平:为了控制基坑开挖深度,当基坑快挖至退台和设计标高时,应用水准仪在坑壁上每隔3-4米测设一些小水平桩,作为基坑开挖深度的测量依据。 2、砌体皮数杆的设置:立皮数标杆时,可先在立杆处钉一木桩,用水准仪在木桩上抄一水平线,然后将皮数杆标高线对准木桩上的水平线,并用钉子将木桩和皮数杆钉牢在一起,作为控制砌筑标高的依据。 4、高层施工测量放线 1、轴线投测: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轴线正确,可以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采取外控法或内控法把轴线投测到各层楼板边缘或柱面上。 2、高程传递:下层向上层传递标高一般采用钢尺直接丈量和吊钢尺法的传递方法,然后利用水平仪在各楼面进行复核抄平,最后在柱面或墙面上弹出+50控制线。 三、建筑物沉降观测 1、水准点设置:为了便于观测,水准点距建筑物不宜超过100米。为了防止冰冻影响,水准点的埋设深度,至少应在冰冻线以下0.5米。

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安全技术交底(新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安全技术交底 (新版)

施工现场测量放线安全技术交底(新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1、放线测量工作人员必需接受安全施工教育,要熟悉有关工种的安全知识,测量放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进人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安全帽,边坡作业要系安全绳。 3、现场作业攀登高坎、高坡时,应设安全梯或土坡道。高处临边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站位安全。 4、现场测量作业应选择安全路线,避开河流、湖泊、沼泽、悬崖等危险区域,保持安全。 5、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环境状况制订施工测量方案,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6、深基础开挖基槽,注意周围土方变化情况,防止塌方。如不能确保安全时先撤离待采取措施确保安全后,在继续作业。 7、作业时必须避让机械,躲开坑、槽、井,选择安全的路线和地点。 8、上下沟槽、基坑应走安全梯或马道。在槽、基坑底作业前必须

检查槽帮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再下槽、基坑作业。 9、高处作业必须走安全梯或马道,临边作业时必须采取防坠落的措施。 10、进人井、深基坑及构筑物内作业时,应在地面进出口处设专人监护。 11、测量作业时钢尺要通过机电设备时提前联系有关人员关闭电源,防止触电。 12、现场作业必须避离施工机械,需在施工机械附近作业时,施工机械应暂停运行。不得在机械运转范围内作业。 13、测量人员在使用工具时,如锤子、斧子等使用前要检查安装是否牢固,作业时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台。测量钉桩时,应疏导周围人员,扶桩人员应站位于锤击方向的侧面,不得正对人员抡锤,防止使用过程中飞出去砸伤人。 14、测量放线作业时,碰到障碍物需要移动时不要随意扔掷以免伤人。 15、山区作业时,应遵守护林防火规定,严禁烟火,并应采取防止有些动、植物伤人的措施。 16、在公共道路上作业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避让车辆,必要时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一)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一)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提要: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放线(正负0.000m 以下)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放线(正负0.000m以上)交底内容:1,;测量器具准备1.1;TDJ2E光学经纬仪一台。1.2;DZS3-1自动安平水平仪二台。1.3;DZJ3激光垂准仪一台。1.4;50m钢卷尺二把,5m钢尺四把,7.5m钢尺二把。1.5;水平尺,塔尺,2kg,0.5kg线坠等器具。以上器具必须已经授权计量单位检定,精确度合格,使用在有效期范围内。2;工艺流程;2.1定位控制网的测定:工程测量成果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定位轴线桩投测→闭合校测钉桩点→测定轴线控制网→引桩和后视点。2.1.1定桩的程序:经校核建筑物控制网准确无误→初定位挖坑→定位(木桩上作点)→混凝土浇筑,砌墙→精确定位(木桩上钉米钉子)。2.2高程控制网的测定:水准测量成果表-附合校测-正负0.000m标高线-“▼”红漆标识-引测。3:基础施工测量放线(±0.000)3.1:平面控制3.1.1基槽开挖:根据图纸和技术交底,用轴线控制网(13控-20控B控-/M控)将楼坐外墙边线和基坑开挖线测定出来,定钢筋头撒白灰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线签字,方能开挖。为了严格控制边坡位置,不造成超挖或少挖现象,挖槽过程中测量人员要跟班作业,并用塔尺吊线坠法控制坡度及标高及时用白灰标识,就随口集水坑边坡度要严格控制。3.1.2基础撂底:校核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后,将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网投测到垫层防水保护层上,用经纬仪对中于各控制交点,进行角度闭合(精

度±10″。。用墨汁弹出墙边线,集水坑线、洞口线。经自检互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红油漆标识,以便施工。3.2.高程控制以BM1=、BM2=为依据,利用附合测法校核水准点标高±0.000()。随着挖土深度的进行(按挖土方案做)。用悬吊钢尺法向基坑引测标高。槽底保证三个标高控制点,每区一个标高点,挖土深度严格按技术交底预留。为防止超挖、挠动地基布标高控制网清土,严格控制集水坑的标高。钢筋绑扎过程中抄测本层结构50线,浇注砼之前、后均需检查一遍,以免钢筋移动给标高点带来偏差。抄测时保证每个开间4个标高(大开间6个),柱子不少于2个标高。拉白线×形控制。钢筋上红油漆点要标识清楚、准确如▼。墙体模板拆模后,及时抄测建筑1m线,以此弹出板底的下口线。4.主体施工测量放线(±0.000以上)4.1.平面控制4.1.2首层底板放线:控制轴线经校核无误后,架经纬仪,等偏定平盘左盘右取中法,把控制点投测到板面上,进行闭合校核。测角中误差±10″,距离中误差1/10000(分段施工,分段闭和)。校核无误进行细部尺寸的放线。墙体边线、模板就位线、墙体500mm控制线、洞口位置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根据轴线控制网图和施工分区图作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作为竖向投测的基准点。每个大角保证两条轴线控制线。4.1.3测量工作与主体施工的关系:楼板砼浇注→砼强度达到1.2MPa后(控制线、墙体边线、模板就位线、墙体50控制线、洞口位置线等)→墙体钢筋绑扎→墙体模板→砼浇注、墙体拆模(本层建筑1m线,墨线弹于墙上,红油漆点标识▼)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建筑物基础施工测量放线(正负0.000m以下) 建筑物主体施工测量放线(正负0.000m以上) 交底内容: 1,;测量器具准备 1.1;TDJ2E光学经纬仪一台。 1.2;DZS3-1自动安平水平仪二台。 1.3;DZJ3激光垂准仪一台。 1.4;50m钢卷尺二把,5m钢尺四把,7.5m钢尺二把。 1.5;水平尺,塔尺,2kg,0.5kg线坠等器具。 以上器具必须已经授权计量单位检定,精确度合格,使用在有效期范围内。 2;工艺流程; 2.1定位控制网的测定:工程测量成果表→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定位轴线桩投测→闭合校测钉桩点→测定轴线控制网→引桩和后视点。 2.1.1定桩的程序:经校核建筑物控制网准确无误→初定位挖坑→定位(木桩上作点)→混凝土浇筑,砌墙→精确定位(木桩上钉米钉子)。 2.2高程控制网的测定:水准测量成果表-附合校测-正负0.000m标高线-“▼”红漆标识-引测。 3:基础施工测量放线(±0.000) 3.1:平面控制 3.1.1基槽开挖:根据图纸和技术交底,用轴线控制网(13控-20控B控-/M控)将楼坐外墙边线和基坑开挖线测定出来,定钢筋头撒白灰线。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线签字,方能开挖。为了严格控制边坡位置,不造成超挖或少挖现象,挖槽过程中测量人员要跟班作业,并用塔尺吊线坠法控制坡度及标高及时用白灰标识,就随口集水坑边坡度要严格控制。 3.1.2基础撂底:校核轴线控制桩和后视点后,将建筑物主轴线控制网投测到垫层防水保护层上,用经纬仪对中于各控制交点,进行角度闭合(精度±10″。。用墨汁弹出墙边线,集水坑线、洞口线。经自检互检合格,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后,用红油漆标识,以便施工。3.2.高程控制 以BM1= 、BM2= 为依据,利用附合测法校核水准点标高±0.000()。 随着挖土深度的进行(按挖土方案做)。用悬吊钢尺法向基坑引测标高。槽底保证三个标高控制点,每区一个标高点,挖土深度严格按技术交底预留。为防止超挖、挠动地基布标高控制网清土,严格控制集水坑的标高。 钢筋绑扎过程中抄测本层结构50 线,浇注砼之前、后均需检查一遍,以免钢筋移动给 标高点带来偏差。抄测时保证每个开间4 个标高(大开间6 个),柱子不少于2 个标高。拉白线×形控制。钢筋上红油漆点要标识清楚、准确如▼。墙体模板拆模后,及时抄测建筑1m 线,以此弹出板底的下口线。 4.主体施工测量放线(±0.000 以上) 4.1.平面控制 4.1.2 首层底板放线:控制轴线经校核无误后,架经纬仪,等偏定平盘左盘右取中法,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 、施工程序交桩T复核T建筑定位T控制主轴线测定T咼程引进及传递T施工测量T沉降观测 、控制原则1、在测量放线过程中。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高级后低级、先控制后细部工作程序2、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3、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原则,确认合格后,提请工程师进行验线,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面各工序的施工4、严格做好测量仪器及器具的检定、检修及维护的工作,保证仪器的精度从而在根本上控制测量精度5、桩位放样时定出的桩位之间必须进行校核,轴线的延长 点要准确,标志要明显,并要保护好6、测量时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条件下,太阳光太强时需要给仪器遮打太阳伞,减少旁折光的影响。雨天易造成各部位的施工用线失效,雨后测量人员要及时核对控制线的准确和有效,避免质量事故。冬期施工时气温过 页眉内容

低可使墨线冻凝无法附着在基体上,可适量掺入乙醇防止冻凝 7、各项资料做到及时,真实,符合资料管理要求 8、施工测量中,严格审核依据点的正确性,测量记录应原始、正确、完整、工整、计算依据正确、步步校核 三、图纸校核 1、总平面图的校核:校核施工图上的定位依据与定位条件是否合理,建筑物外部尺寸是否交圈 2、建筑施工图的校核:校核建筑物的平、立剖面节点大样图等的轴线尺寸 3、结构施工图的校核:对照建筑物,核对两者相关部位的轴线尺寸、高程是否对应 四、测量起始依据校核 1、桩点坐标的校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成果表,到现场找到各坐标,检查点是否有被破坏,符合达到要求后,由甲方、监理签字认可后方能使用。利用 4 点坐标进行导线网布 控 2、水准点校核:用附和测法对建设用地钉桩坐标成果通知单中的水准点进行校核。允许闭合差必须符合施工测量规范 (DBJ 01-21-95)第3.2.5 条中的规定 (小于等于± 10nmm( n 为测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