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ORD版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

DB 3702/ FW KJ 003—2017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

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青岛市科技局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4.1 目的性原则 (2)

4.2 科学性原则 (2)

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3)

5 评价方法 (3)

5.1 评价指标 (3)

5.2 工作分解结构 (3)

5.3 技术成熟度评价 (3)

5.4 技术创新度评价 (3)

5.5 技术先进度评价 (3)

5.6 效益分析 (3)

5.7 项目团队评价 (3)

6 评价程序 (3)

6.1 总则 (4)

6.2 确定评价时间 (4)

6.3 确定评价目的 (4)

6.4 确定评价步骤 (4)

6.5 确定科技评估师 (4)

6.6 确定咨询专家 (4)

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 (4)

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5)

6.9 编制评价报告 (5)

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9)

附录E(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1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1)

附录G(规范性附录)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 (12)

附录H(规范性附录)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表 (13)

参考文献 (14)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H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技术标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凌云、姜荣先、吴新、徐文汇、阮航、伍晓强、于晶晶、肖克峰。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GB/T 22900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 standard assess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ST

根据相关评价标准、规定、方法和专家的咨询意见,由科技评估师依据科技成果评价原始材料通过建立工作分解结构细分化地对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相关指标进行等级评定,并得出标准化评价结果的评价方法。

咨询专家 expert consultant;EC

在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过程中,由评价机构聘请的,熟悉被评成果研究领域的、对成果评价过程进行专业咨询的专家。

行业服务机构 public service provider; PSP

为科技成果评价工作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主要工作包括:承担全市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开展科技成果评价机构资质认定、考核、监督、管理工作以及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培训、科技评估师资质认定、考核管理,并对全市科技成果评价报告进行备案管理等。

科技成果评价机构 institu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 assessment;ISTAA

经行业服务机构资质认定,具有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业务能力,能够独立接受委托,并提供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的服务机构。

科技评估师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raiser;STA

在评价过程中负责根据评价标准及相应的评价要求,指导被评价方提供符合标准规定并符合研发基本规律的相关材料,并根据被评价方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对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等级划分,借助专家的咨询,并最终完成标准化评价报告的人员。

工作分解结构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WBS

一种面向可交付成果的项目元素分组,这个分组组织并定义了全部的项目工作范围。每下降一级都表示一个更加详细的项目工作的定义。

工作分解单元 work breakdown element; WBE

在工作分解结构中能够独立表达、独立测量、独立评价的基本单元。

技术成熟度 ?technology maturity level;TML

在以技术服务于生产作为技术成熟标志的前提下,科技成果在被评价时所处的发展阶段。

注:技术成熟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13级。技术成熟度等级表参见附录A。

技术创新度 technology novelty level;TNL

注:一项技术创新的程度。技术创新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4级。科技成果的创新度等级表参见附录B。

技术先进度 technology effect level;TEL

一项技术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或效果所处的水平。

注:技术先进度用规定的等级表示,共分为7级。应用研究类技术的先进度等级表参见附录C。

4 基本原则

4.1 目的性原则

评价的目的应明确。

4.2 科学性原则

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a)特征性:应符合科技成果的基本特征和科研的基本规律;

b)准确一致性:指标体系内部各指标之间应协调统一,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结构应合

理;

c)完备性: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被评价对象。

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应适应于:

a)评价的方式;

b)评价活动对时间、成本的限制;

c)被评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接受能力;

d)评价结果使用方对评价体系的理解程度和判断能力。

5 评价方法

5.1 评价指标

包括但不局限于技术成熟度、技术创新度、技术先进度、经济效益和项目团队等指标,每一项评价指标都应规定具体的评判标准和评价方法。

5.2 工作分解结构

对被评价成果进行技术分解,建立工作分解结构,并确定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交付物类型。

5.3 技术成熟度评价

以GB/T 22900《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为基本依据,根据相关证明材料,确定每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成熟度等级和科技成果整体的成熟度等级。技术成熟度评价参见附录D。

5.4 技术创新度评价

由第三方机构对被评价的科技成果的创新点进行检索分析,根据查找的地域范围和应用领域的不同,从而判断该科技成果的创新度等级。技术创新度评价参见附录E。

5.5 技术先进度评价

确定被评价成果所在领域的核心指标,并将被评成果的核心指标与该应用领域中其他类似技术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根据被评成果证明材料和对照物证明材料的水平确定技术先进度等级。技术先进度评价参见附录F。

5.6 效益分析

分析被评成果的前期投入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社会效益情况。根据评价目的的不同,该部分所评价的核心内容也应有所区别。

5.7 项目团队评价

评价项目研发团队应对成果第一完成人和项目团队的整体情况做出相关评价。

6 评价程序

6.1 总则

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实行“政府、行业、评价机构、科技评估师”四位一体评价体系,具体分工如下:

a)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作为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出台方案;

b)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作为行业服务机构,承担全市科技成果行业服务、开展

科技成果评价服务体系建设和行业规范工作;

c)科技成果评价机构根据相关行业规范提供专业化评价、社会化服务,受托开展评

价并对评价过程及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d)科技评估师持证上岗,按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从事科技成果评价,并对出具的科

技成果评价报告终身负责。

6.2 确定评价时间

确定一个评价时间点。所有评价的结论都应建立在被评价对象在评价时间之前的完成情况。

6.3 确定评价目的

确定一个评价目的。评价目的包括且不局限于:

a)成果管理;

b)科研管理;

c)技术交易。

6.4 确定评价步骤

确定评价实施步骤,具体评价步骤参见青岛市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服务流程附录G。

6.5 确定科技评估师

确定一名科技评估师作为评价过程的负责人。科技评估师负责:

a)根据评价标准、规定和方法,指导被评价方提供符合标准规定并符合科研基本规

律的评价原始材料;

b)根据被评价方所提供的材料,借助专家的咨询,对技术的相关指标进行级别的判

断;

c)完成标准化评价报告。

6.6 确定咨询专家

确定至少一名咨询专家。咨询专家负责:

a)对科技成果评价的全过程进行专业方面的指导和审核;

b)完成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详见附录H《标准化评价专家意见表》。

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

6.7.1 科技成果被评价方提供成果原始材料。成果原始材料应全面反映被评成果的相关信息,包含:

a)成果的基本情况;

b)国内外研究现状;

c)研究经过;

d)技术创新点;

e)技术先进性;

f)技术发展阶段;

g)经济和社会效益;

h)项目团队的情况等。

6.7.2 评价原始材料中的关键数据和核心成果都应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所有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展示,其撰写和引用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7714,并在文后每条证明材料信息后面提供证明材料关键页。

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应借助工作分解结构对评价原始材料进行技术分解,并对每个工作分解单元进行相应指标的描述或对比。

6.9 编制评价报告

由科技评估师根据评价原始材料和各指标的评价方法,在咨询专家的意见下编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含且不局限于以下几部分:

a)综合评价结论。该部分总结了被评成果的主要研究内容,综合展示后面各项指标

的评价级别,并由此给出综合评价结论。

b)科技成果概述。详细介绍被评成果的研究内容、所取得的相关业绩等。

c)技术成熟度评价。根据证明材料分析被评成果各个工作分解单元的成熟度,并确

定成果的整体成熟度。

d)技术创新度评价。总结被评成果各工作分解单元的创新点,并根据技术创新度评

价方法,确定成果的创新度。

e)技术先进度评价。利用技术先进度的评价方法确定各指标的先进度,并由多个指

标的先进度等级确定成果的整体先进度等级。

f)效益分析。分析被评成果的前期投入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社会效益等情况。

g)项目团队评价。列出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详细信息,并列出项目团队的基本信息。

h)专家咨询意见。列出咨询专家的基本信息和专家意见。

i)附件。附前面评价原始材料采集要求所涉材料。

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

评价报告应经行业管理机构审核和备案后方可生效。

附录 A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注:摘自巨建国等编着的《科技评估师职业培训教材》。

附录 D

附录E(规范性附录)

附录F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附录G

附录H(规范性附录)

附录I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附录J

附录K(规范性附录)附录L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附录M

附录N(规范性附录)附录O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附录P

附录Q(规范性附录)附录R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业主维权倡议书范文【最新版】

业主维权倡议书范文 伴随着喜悦的心情,大家本该搬进新家,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美好生活,但却因为违规交房、小区配套设施严重不到位等事关业主切身利益这一重大民生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业主们的正常生活,这种困扰还将不断持续扰乱各位的身心。 一、违规交房 一期项目已于2015年6月30日交房,但细心、严谨的业主们会发现西安御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整个交房验收存在不规范、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没有向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登记手续,《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规定,“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应当向建设部门进行备案,未备案的,备案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提出竣工验收申请。房地产开发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涉及公共安全的内容,组织工程质量监督、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进行验收”。

不论是一期还是本应该交房的二期,经了解得知,都未能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及手续,让人不仅联想开发商将国家法律,政府规定置于何地?开发商怎能如此轻易避开政府部门监管,而同时,相关政府部门又是如何履行监管职责?我们认为政府如不能切实尽到监管职能,将是严重失职,也将失信于人民群众,损害政府形象。 二、大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影响业主生活 小区一期交房已半年有余,至今自来水、天然气管道仍未铺设到位,开发商及西安立丰物业管理公司合同履约效果及服务水平就实难苟同了,目前物业公司向广大业主提供没有安全保障的井水, 小区周边遍布重污染企业,此种情况下若是收取水费,那么将是于法无据,于理不通,各位业主,使用放心、安全的市政供水本就是合同要求开发商承担的义务,但何时能通干净自来水、天然气?我们要求开发商限期给予解决的,对此,我们要求开发商承担房屋交付之日起直至自来水、天然气开通之前所有物业费用,此要求基于《住建部第385号文件---《住宅建筑规范》及《购房合同》约定提出,对于给业主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我们要求开发商对此承担违约责任,并给予赔偿。

成果,论文水平评价标准

成果、论文水平评价标准 罗平安1 北京市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Zip: 100084, Email: luopingan6362@https://www.doczj.com/doc/b06475568.html,)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果、论文水平评价标准的研究,归纳、整理出一般性评价标准,以成果、论文水平高低自上而下为序,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最高成果(概念类),第二类重要成果(模型类),第三类次要成果(实验与理论计算数据符合类),第四类一般成果(积累基本数据类)。每大类中有细分为四小档。 关键词:成果; 论文; 评价标准 一、导论 成果、论文水平的科学评价标准问题,一直是科学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评价标准的复杂性,至今没有一套可供操作参考的评价标准。因而,在社会和学术界造成了许多混乱。例如: 有人把一本九十年代末国内某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和一本八十年代初美国类似专业学术年会论文集作一番对比时,发现国内的大部分论文,搞实验的只有实验数据,做计算的只有计算结果;而从美方发表的文章来看,既有实验数据,又有利用理论模型计算的数据,并尽可能作对比。二种论文的水平差距显而易见。 在学术会议上,听某君大谈他的工作如何好,可仔细一听,发现他讲的参考价值几乎为零,仿佛遇到了从保密局出来的人……;也有些人大谈了半天数学模型,可仔细一问,基本上是国外同行的杰作,恨不得把自己作的那部分混入其中,让谁也不明白……。恰恰这些论文又被评为一等奖,其中某些甚至连参考文献都找不到。 当单位技术职称评定的时候,说不定会发现,某君靠几年制定了若干条规章制度,而被评上了高级技术职称。至于涉及到不同专业之间,成果、论文水平的评价问题,则更难让人觉得心服口服。 当申报某某级科技进步奖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应用元件搭一个电路系统,没有任何原理、机理上的突破,便可拿下一等奖、二等奖什么的,号称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既然每年我们都有那么多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何我们还与国外科技水平有那么大的差距? 1罗平安:63年6月,男,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核物理、半导体微电子技术、计算机软、硬件和单片机应用、数据处理、优化方法及抗电磁干扰等研究工作。代表性成果:罗平安,缪常,“反卷积定理”,《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V ol. 19, No. 6, 1999.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 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附件2: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目录: 1.依据(标准和规范) 2.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 3.设计、制作工序要求 1)设计要求; 2)制作工序要求; 4.材料进场检查 5.运输和堆放 6.安装要求 7.排气阀及相关配件 8.烟道烟帽 9.其他注意事项 10.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供货、安装工期及其他时间配合要求

1.依据 1.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以下所引用的标准出现废止情况,自动更新为最新标准,并更新相应条款):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住宅排气道(一)》(07J916—1) ?《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排风道图集(II型)》(统一编号:BK2001—02C)?《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防串烟防倒灌排风道》(广东省推荐标准GJT003)?《住宅共用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系统》(广东省推荐标准粤12J/T910) ?《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GA∕T798-2008 ?《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9530-2007 ?《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2009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19978-1999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2006 ?《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参数》(GB11228-89) 1.2.本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是针对厨房排烟道,不包括卫生间排烟道和商业排 烟道。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中航里城提出,由中航里城做最终决定,否则视为接受。 2.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

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

q 项目编号: 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申报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盖章) 主管部门 申报时间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编制 二OO三年十月

申报要求及填写说明 一、申报条件 (一)符合建设部推广应用重点实施技术领域和《建设部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公告》的要求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 (二)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新产品新技术鉴定或科技示范工程总结出的示范技术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推广应用成套新技术体系通过验收(以下统称“鉴定”),鉴定时间一般在一年以上; (三)技术先进、成熟、辐射能力强,适合在全国或较大范围内推广应用; (四)尚无国家发布的工程应用技术规程、工法、标准图等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的科技成果,必须具有较高的应用技术含量,具备申报单位编制实施的推广应用必要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国家已发布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的科技成果,鼓励申报单位编制高于国家发布标准要求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 (五)申报单位必须是成果持有单位且具备较强的技术服务能力; (六)没有成果或其权属的争议。 二、申报材料 (一)《建设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申报书》一式十份并提供电子文档; (二)“有关技术资料”一式四份,并按以下顺序装订成册: 1、目录 2、成果鉴定证书及有关鉴定资料; 3、成果新的研究(研制)进展报告; 4、推广应用必要的标准化应用技术文件。包括:申报单位编制实施或执行的国家发布的技术规范、规程、工法、标准图、操作手册、使用维护管理手册或其相关部分内容等; 5、国家认定的检测机构出具的近期质量检测报告; 6、近期的用户意见或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的证明; 7、已推广和拟推广应用的工程和单位名单; 8、获奖、专利、通过ISO认证的相关文件及生产许可等证明材料; 9、其它必要的技术资料、图片等; 10、申报单位与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上成果完成单位不一致时,申报单位现拥有该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版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 第一篇建筑设计 条文宣贯、专题报告、答疑 一、“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概况: 1、工程建设标准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背景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审批原则和实施要点 4、“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的特点和实施难点 5、“建筑设计篇”2013年版主要修改内容 二、主要条文宣贯: 1、第1章基本规定(《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6条强条) 2、第2章室内环境(采光、隔声、空气质量的三部标准的部分强条) 3、第3章各类建筑的专门设计(《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住宅设计规范》、《剧场建筑设计 规范》的部分强条) 4、第4章专项设计(《无障碍设计规范》、《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和《住宅设计规范》的 有关强条) 三、专题报告: 1、“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今后的发展方向 2、建筑设计规范与“强制性条文”的关系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与其他设计规范的关系 4、如何执行建筑设计强条中有关室内环境的量化指标 5、关于建筑日照计算与住宅室内环境质量控制 6、栏杆的防护高度与“可踏面”的有关问题 7、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建筑的设计 8、建筑设计如何选用“无障碍电梯”和“可容纳担架电梯” 四、典型问题答案: 1、建筑设计的“安全疏散”与建筑防火的“逃生”有何不同? 2、如何确定建筑的形式和建筑的层数? 3、如何计算走廊、通道净尺寸及窗地比指标?

4、如何处理建筑设备相关标准改版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强制性条文概况: 1、工程建设标准分类及其相互关系 按文件形式分为: 建设标准(《派出所建设标准》等,控制投资,较少对外) 技术规范、规程(《住宅设计规范》等,工程技术标准中的大部分) 产品标准(《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等,产品的选用、安装) 管理办法、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强度高、数量少) 按等级分为:国家标准GB 行业标准JG(协会标准CECS) 地方标准(北京DBJ) 企业标准QB (ISO国际标准和产业联盟标准需根据实际情况应用转化到各个等级中)按执行强度分为: 强制性标准(有一定比例的强制性条文) 推荐性标准 (编号带/T,推荐性不等于“宜”) 在建工行业还有:标准图集 通用图集 技术措施 实施导则 (作为“准”标准文件,各个等级都有。如“国标图”和“地方通用图”) (建筑设计的《设计手册》、《设计资料集》、《设计指南》不在标准体系中) 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实施背景 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第279号令,发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这是国务院对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做出的重大决定。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一次对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做出了严格的规定。 明确提出“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就是违法,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该条例的发布实施,为加强标准实施监督、保证工程质量,提供了法律依据。 但是,据当时的统计(截止1998年),我国批准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国家+行业+

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1、商品房的楼层空间高度标准国家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第六节层高和净高 第 2.6.1 条住宅层高不应高于 2.80m 。 第 2.6.2 条卧室、起居室的净高不应低于 2.40m ,其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3 条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时,其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低于 2.10m ,其余部分最低处高度不宜低于 1.5m。 第264条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 2.20m,卫生间、厕所、贮藏室的净高不应低于2m。 第 2.6.5 条卫生间、厕所内采用蹲式大便器时,其蹲位处地面距上部存水弯的净高不应 低于 1.90m。 以上谈到的层高的国家标准只是层高的最低标准,如果购房合同中买卖双方对层高另有约定(该约定必须高于国家标准,否则无效),则开发商交房时应当达到约定的标准 2、国家商品房交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11月30日住宅应满足下列条件,方可交付用户使用: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认合格;取得当地规划、消防、人防等有关部门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在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小区道路畅通,已具备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 弱势群体的权利:十种情况下可依法拒绝收房根据《住宅建筑规范》、《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司法解释)等相关法规,消费者遇到下列情况之一可不收楼: 1、不具备小区道路畅通,已接通水、电、燃气、暖气的条件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2 条 2、未取得《竣工验收备案表》的: 依据:《住宅建筑规范》第11.0.1-1 条 3、不提供《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的: 依据:《济南市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4、开发商无故比原合同约定延迟交楼,经购房人催告后超过三个月交房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五条 5、开发商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及合同中约定的配套环境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6、开发商经批准改变商品房规划设计未经买家认可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 7、不能提供有资质的测绘部门房屋面积实测数据的: 依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 8、合同没有约定,且房屋实际交付面积比原合同规定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不含3%)的,可拒绝收房,并解除购房合同: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四条 9、经符合资质的质量检测机构核验,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确实不合格的: 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二条 10、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的:依据:司法解释第十三条 3、《商品房买卖合同》逾期履行违约金标准 一般原则:按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为标准来计算违约金;合同没有约定的,按逾期履行的天数依逾期贷款利息标准来确定。 4、容积率、绿化率国家标准 一个良好的居住小区,高层住宅容积率应不超过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3,绿化率应不 低于30% 。

新版住宅建筑规范-新版.pdf

1 总则 1.0.1 为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条件,提高城市住宅功能质量,使住宅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经济等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市新建、扩建的住宅设计。 1.0.3 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 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 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 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 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1.0.4 住宅设计必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 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用关规定。 1.0.5 住宅设计应符合城市规划及居住区规划的要求,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创造 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空间。 1.0.6 住宅设计应推行标准化、多样化,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促进住宅 产业现代化。 1.0.7 住宅设计应在满足近期使用要求的同时,兼顾今后改造的可能。 1.0.8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除满足一般居住使用要求外,根据需要应满足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使用要求。 1.0.9 住宅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s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2.0.2 套型dwelling size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 2.0.3 居住空间habitable space 系指卧室、起居室(厅)的使用空间。 2.0.4 卧室bed room 供居住者睡眠、休息的空间。 2.0.5 起居室(厅)living room 供居住者会客、娱乐、团聚等活动的空间。 2.0.6 厨房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2.0.7 卫生间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2.0.8 使用面积usable area 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2.0.9 标准层typical floor 平面布置相同的住宅楼层。 2.0.10 层高storey height 上下两层楼面或楼面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2.0.11 室内净高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楼面或地面至上部楼板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

科技成果鉴定详细流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科技成果鉴定流程 为提高办事效率,现将科技成果鉴定流程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成果鉴定 (一)申请鉴定条件 1、申请人为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或个人; 2、申请鉴定项目要求项目已完成、不存在权属争议且技术资料齐全; 3、申请组织鉴定单位应是有权组织鉴定的机关或组织,如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二)申请鉴定必须具备的材料(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 1、科技成果鉴定申请表(一式一份,单位盖章) 2、科技成果鉴定函审表(函审鉴定至少一式五份,单位盖章。会议鉴定不需要此表) 3、鉴定大纲(视成果类型选择使用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或应用技术成果函审或会议鉴定大纲) 4、工作报告(包括:项目名称、任务来源、研究起止年限、完成单位及参加人员、任务要求及完成任务情况、工作过程、经费支出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改进意见等) 5、研究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成果鉴定用,包括:成果名称、摘要、立项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结论、技术关键与创新点等);技术报告(应用技术成果鉴定用,包括:技术方案论证、

技术特点、总体性能指标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较、技术成熟程度、对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意义、推广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等) 6、科技查新报告(成果达国际水平的需同时进行国内外查新,且查新后6个月内必须完成成果鉴定,否则需要重新查新) 7、检测报告 8、试验报告 9、效益分析报告 10、用户意见 11、产品标准 12、计划项目任务合同书(复印件) 13、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决算表(一式三份,主持人签字、单位财务负责人盖章、填报单位盖章) 14、发表的论文及论著或其它技术资料 15、推荐参加鉴定的专家名单(函审鉴定最少5位专家,会议鉴定最少7位专家。评审专家必须具备的条件:第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特殊情况可聘请不多于总数四分之一的副高级职称人员;第二,评审专家所从事的专业与被评审成果专业相符或相近;第三,与课题组人员单位相同或属于同一系统以及课题合作单位的专家不能作为评审专家)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 DB 3702/ FW KJ 003—2017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青岛市科技局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原则 (2) 4.1 目的性原则 (2) 4.2 科学性原则 (2) 4.3 现实的可能性原则 (3) 5 评价方法 (3) 5.1 评价指标 (3) 5.2 工作分解结构 (3) 5.3 技术成熟度评价 (3) 5.4 技术创新度评价 (3) 5.5 技术先进度评价 (3) 5.6 效益分析 (3) 5.7 项目团队评价 (3) 6 评价程序 (3) 6.1 总则 (4) 6.2 确定评价时间 (4) 6.3 确定评价目的 (4) 6.4 确定评价步骤 (4) 6.5 确定科技评估师 (4) 6.6 确定咨询专家 (4) 6.7 评价原始材料采集 (4) 6.8 工作分解结构分解 (5) 6.9 编制评价报告 (5) 6.10 行业审核和备案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技术成熟度等级表 (6) 附录B(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等级表 (7) 附录C(规范性附录)应用研究类技术先进度等级表 (8) 附录D(规范性附录)技术成熟度评价表 (9) 附录E(规范性附录)技术创新度评价表 (10) 附录F(规范性附录)技术先进度评价表 (11)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附件2: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目录: 1.依据(标准和规范) 2.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 3.设计、制作工序要求 1)设计要求; 2)制作工序要求; 4.材料进场检查 5.运输和堆放 6.安装要求 7.排气阀及相关配件 8.烟道烟帽 9.其他注意事项 10.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供货、安装工期及其他时间配 合要求

1.依据 1.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 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以下所引用的标准出现废止情况,自动更新为最新标准,并更新相应条款):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 ?《住宅排气道(一)》(07J916—1) ?《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排风道图集(II型)》(统一编号:BK2001—02C) ?《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防串烟防倒灌排风道》(广东省推荐标准GJT003) ?《住宅共用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系统》(广东省推荐标准粤12J/T910)

?《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GA∕T798-2008 ?《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9530-2007 ?《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2009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19978-1999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2006 ?《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参数》(GB11228-89)1.2.本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是针对厨房排烟道,不包括 卫生间排烟道和商业排烟道。若承包商对以下要求有任何疑义,应立即向中航里城提出,由中航里城做最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 范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 DB 3702/ FW KJ 003—2017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ndard assessment 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 青岛市科技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H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岛市科学技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科学技术局、青岛市技术市场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青岛市技术标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凌云、姜荣先、吴新、徐文汇、阮航、伍晓强、于晶晶、肖克峰。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14 文后参考文献着录规则 GB/T 22900 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 standard assess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AST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版

住宅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2010版 第一章设计总则 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 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住宅建筑规范) 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 等的不利影响。(住宅建筑规范) 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住 宅建筑规范) 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 可再生资源。(省住宅设计标准) 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住宅建筑规范) 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住宅建筑规范) 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住宅建筑规范)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住宅建筑规 范) 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住宅建筑规范) 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住宅建筑规范)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 居的基本要求。(住宅建筑规范) 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 间。(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 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住宅建筑规范) 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 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省住宅设计标准) 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

2012(最新)住宅建筑新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条文说明 1 总则 1.0.1~1.0.3 阐述制定本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和住宅建设的基本原则。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的建设、建成之后的使用和维护及既有住宅的使用和维护。本规范重点突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技术要求。条文规定统筹考虑了维护公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要求。 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建筑的强制性要求。当本规范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 本规范主要依据现行标准制定。本规范条文有些是现行标准的条文,有些是以现行标准条文为基础改写而成的,还有些是根据规范的系统性等需要新增的。本规范未对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提出全面的、具体的要求。在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 基本规定 3.1 住宅基本要求 3.1.1~3.1.12 提出了住宅在规划、选址、结构安全、火灾安全、使用安全、室内外环境、建筑节能、节水、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政策要求。 3.2 许可原则 3.2.1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第二十七条规定:设计文件中选用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应当注明其规格、型号、性能等技术指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本条据此对住宅建设采用的材料和设备提出了要求。 3.2.2 依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第二十九条和“三新”核准行政许可,当工程建设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必须按照《“采用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核准”行政许可实施细则》(建标[2005]124号)的规定进行核准。 3.2.3 当需要对住宅建筑拆改结构构件或加层改造时,应经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设计单位鉴定、校核后方可实施,以确保结构安全。 3.3 既有住宅

《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标准是根据2020年3月27日《东莞市标准化协会关于<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指南>等五项团体标准立项的公告》的要求进行编制的。本标准由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为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编码所和东莞市标准化协会。 二、编制背景、目的、意义 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标准,是指从科技成果(专利)的形成开始到制定基于该成果的标准的一系列活动。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标准,标准进而促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有效模式。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标准,既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又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专利)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科技成果(专利)快速转化为标准是实现科技研发与标准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 现阶段,为推动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技术标准的发展,我市发布了《东莞市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东府办[2018]51号),以鼓励企业开展或者参与科技成果(专利)转化的标准化工作。自该办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将科技成果或专利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标准,申请专项资金的企业也由2018年的几家增加到现

在的40多家,各服务机构也相继推出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技术标准的业务。但大多企业、服务机构对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标准不甚了解,大家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为保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企业科技成果(专利)转化的标准实际有效,有必要对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技术标准服务进行规范。 三、制定过程 团体标准《科技成果(专利)转化技术标准服务规范》的研制工作于2020年3月正式启动,确定了标准起草小组成员,组建了标准起草小组。 2020年4月上旬,起草小组组织召开了项目交流会议,在标准起草单位,各单位项目负责人、工作职责和标准编制计划达成共识,并宣布项目正式启动。标准起草小组成员广泛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经过调研和讨论,结合标准起草单位的实际操作经验,明确了标准的主要目标、内容结构。 2020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标准起草小组提出了标准框架,并根据标准框架结构进行资料收集。标准起草小组就标准的结构、内容进行多次沟通确认,并根据反馈意见修改得到标准初稿。 2020年5月中旬,标准起草小组召开了内部研讨会议,就标准的组成机构、标准引用情况、标准内容等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标准起草小组根据建议修改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精编版

《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1.0.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1.0.1~1.0.3 阐述制定本规范的目的、适用范围和住宅建设的基本原则。本规范适用于新建住宅的建设、建成之后的使用和维护及既有住宅的使用和维护。本规范重点突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技术要求。条文规定统筹考虑了维护公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要求。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 展开条文说明 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建筑的强制性要求。当本规范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

规的规定执行。1.0.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 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1.0.5 本规范主要依据现行标准制定。本规范条文有些是现 行标准的条文,有些是以现行标准条文为基础改写而成的,还有些是根据规范的系统性等需要新增的。本规范未对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提出全面的、具体的要求。在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尚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2 术语2.0.1 住宅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2.0.2 老年人住宅house for the aged 供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老年人住宅以套为单位,普通住宅楼栋中可设置若干套老年人住宅。 2.0.3 住宅单元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 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2.0.4 套dwelling space 由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2.0.5 无 障碍通路barrier-free passage 住宅外部的道路、绿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内的适合老年人、体弱者、残疾人、轮椅及童车等通行的交通设施。 2.0.6 绿地green space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规范

科技成果鉴定材料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工作的科学管理,进一步规范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报材料,保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工作质量,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科技成果鉴定申报材料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客观依据,要求科技成果完成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完整、详实、规范的技术资料(包括必要的原始资料)。 第三条本规范所指科技成果鉴定材料是指符合《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第六条、第十八条规定的被鉴定科技成果的全部技术资料与文件;符合《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第五条规定的被鉴定软科学研究成果的全部文件和资料。 第四条凡不符合本规范要求的科技成果鉴定材料将一律不予受理,不进入鉴定程序。 第二章科技成果鉴定所需基本材料 第五条申报科技成果鉴定须提供下列材料: (一)科技成果鉴定申请书 鉴定申请书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鉴定依据 (1)计划任务书或合同(批复、下达计划文件) (2)有关技术条件或产品标准 2、鉴定具备的条件 3、鉴定的目的 4、鉴定内容 (1)提交鉴定的技术文件,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图样的规范性,是否能够用于指导生产。 (2)评价试验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3)有关检测数据、质量性能是否达到有关技术标准。 (4)考核生产工艺是否合理、稳定,设备、工装检测手段是否具备生产条件,能否保证产品质量以及评价技术水平。 (5)评价技术关键及创新点、推广应用价值。 (6)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评价经济社会效益。 (7)考察试验、生产现场。 (二)计划任务书或者合同书 这是科技成果鉴定的依据性文件,具体包括: 1、计划任务书是指科技行政部门或者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年度科技项目计划,须提供计划任务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2、合同书是指受托研究或者合作研究所签订的研究开发合同书(或者合作协议),须提供合同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3、自行研究开发的(计划外)科技成果无需提供上述文件,但须提供开题报告或实施方案。 (三)研究工作总结报告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条文理解及设计常见问题的处理 强制性条文 0.1 05年版《高规》中的有黑体字的条文是05年修订时所修改过或增加的强制性条文。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中的有关《高规》的条文内容,只要仍存在于《高规》05年版中的,仍然是强制性条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分告》第361号文所列出的经修订后的强制性条文一样,必须严格执行。 0.3 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相关法律、法令内容: 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六条: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必须对其勘察、设计的质量负责。勘察、设计文件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技术规范以及合同的约定。…… 0.3.2 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编制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应当以下列规定为依据: (一)项目批准文件; (二)城市规划; (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四)国家规定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0.3.3 建设部令第81号《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从事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建设活动,必须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0.3.4 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的性质已属于建设工程的最严格的法规,违反强制性条文会导致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 总则 1.0.3.0 本条文主要阐述《高规》05年版的适用范围: 1.0.3.1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附图一) ?居住建筑以层为计算单位,并非以建筑高度为计算单位,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9层居住建筑并不算高层建筑。 ?《高规》条文解释中,对于住宅以层数计算,除考虑登高消防器材的有效使用,以及我国大多数的地方消防车供水能力之外,高层住宅的数量约占高层建筑的40%-50%,且住宅的每个单元间防火分区面积均不大,并有较好的防火分隔,火灾发生时蔓延受到一定限制,危害性较少,故作区别对待。 ?本条条文与第2.0.17条有矛盾,本条文中括号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一句的意思应是“包括首、二层设置符合第2.0.17条规定的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因此,《高规》P75页上部第4点的提法也同样不符合规范关于商业服务网点定义的修订精神,应予以删除。 ——关于住宅层数的计算: 一、《住宅建筑规范》第9.1.6条:住宅建筑的防火与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 注:1.当住宅和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应将住宅部分的层数与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三种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三种模式 ■科技成果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混合模式。三种技术标准形成模式各有长短。 技术标准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科技成果按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可转化为公共标准、联盟标准和私人标准三类,三种类型科技成果宜采用三种不同的技术标准转化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混合模式。 三类科技成果 对应三类技术标准 科技成果按社会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公益类、共性技术类和专有技术类三类。基础公益性成果属于共有资源和公共物品领域的科技成果,服务于全部公众或大部分公众利益。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主要是行业内形成的技术联盟,可有效提升联盟企业的竞争优势。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是独立法人(公司或个人)掌握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内部推广应用。 按照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等经济学属性的不同,技术标准可分为公共标准、联盟标准和私人标准。公共标准是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不具有排他性,且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标准,通常由具有行政权力的机构确定,包括质量标准、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卫生标准

等。联盟标准在联盟内部可以免费使用,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私人标准由企业制定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类标准供企业内部使用,具有完全的排他性、竞争性和收益性。私人标准是从标准的经济学属性对通常所说的企业标准的称谓。 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和公共标准都具有公共品属性,都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具有团体共享、利益相关者共享的属性,共性技术类科技成果多数应转化为联盟标准,而很少转化为基础公益类或私人标准。按竞争优势理论,结合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的特征和私人标准的盈利、竞争能力,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过程中,企业有能力独立完成的情况下,专有技术类科技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私人标准。 三类科技成果 转化技术标准的模式不同 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模式一般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市场化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混合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主要由国家行政机构组织制定,形成公共标准;混合模式主要由企业合作制定,形成联盟标准;市场化模式主要由市场作为技术标准的动力,形成私人标准。 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转化为公共标准时多采用政府主导模式,政府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动力机制上,更重要的是政府全面负责公共标准的制定、应用、推广、测试和认证。基础公益类科技成果转化为

(房地产管理)住宅建筑规范

住宅建筑规范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 1.0.3 住宅建设应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 1.0.4 本规范的规定为对住宅的基本要求。当与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抵触时,应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5 住宅的建设、使用和维护,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住宅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含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中的住宅部分),简称住宅。2.0.2 老年人住宅house for the aged 供以老年人为核心的家庭居住使用的专用住宅。老年人住宅以套为单位,普通住宅楼栋中可设置若干套老年人住宅。 2.0.3 住宅单元residential building unit 由多套住宅组成的建筑部分,该部分内的住户可通过共用楼梯和安全出口进行疏散。2.0.4 套dwelling space 由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基本住宅单位。 2.0.5 无障碍通路barrier-free passage 住宅外部的道路、绿地与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内的适合老年人、体弱者、残疾人、轮椅及童车等通行的交通设施。 2.0.6 绿地green space 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 2.0.7 公共绿地public green space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 2.0.8 绿地率greening rate 居住用地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2.0.9 入口平台entrance platform 在台阶或坡道与建筑人口之间的水平地面。 2.0.10 无障碍住房barrier-free residence 在住宅建筑中,设有乘轮椅者可进入和使用的住宅套房。 2.0.11 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 坡度、宽度及地面、扶手、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 2.0.12 地下室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 2.0.13 半地下室semi-basement 房间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3,且不超过1/2者。 2.0.14 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working life 设计规定的结构或结构构件不需进行大修即可按其预定目的使用的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