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回顾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回顾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回顾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回顾

人格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回顾整理:刘畅

第一章人格释义

1、怎样理解人格界定中差异与分歧?

1、针对(心理和行为的)某一方面解释人格

概括性较低,但对采取某一取向解决某一问题的效力较强。

2、整合性解释

最具理论性,但就目前的学科水来看,难以作出理想的整合。

3、综合的或折中的解释

试图将更多更合理的现存观点汇集一起,取百家之长,在现有的学科水上提高概括性。这类定义最常见。

2、简析人格的心理学多维研究及其意义。

多维考察的意义

1、谁在关注人格研究?

2、为什么关注人格?

3、怎样关注人格?

多维考察,有利于人们理解人格的实质。

第二章人格理论

1、简述人格理论的标准。

人格理论的标准

1、基本原则

(1)描述性

清晰明了,对广泛行为作一致性解释,对重要行为作出恰当说明等。

(2)简约性

以经济的方式解释各种不同的现象。

(3)可验证性

合理的推论及实验验证。

2、具体标准(如奥尔波特的观点)

(1)解释人的内部机制(行为的心理机制)

如,项目鉴定中的不足。

(2)探讨行为的动力

(3)正确描述人格的变化

(4)测量的单位应该是综合的单元——特质

(5)必须涉及自我意识

2、简析人格理论的特殊性。

(一)人格理论更关注人的差异,而不是人的共同之处。

(二)人格理论更强调把人视为“整合”的个体,而不是各个部分的机能。

(三)人格理论关注的重点在于稳定的特质,而不在于当时行为的外部刺激与情境,它力图寻找个人内部稳定的机制。

3、简述人格理论的主要领域

(1)人性哲学

即人性观,是人们对人的本质的思考与态度。

(2)人格结构理论

1.人格特质结构

2.人格类型结构

3.罗斯的人格系统理论

(3)人格动力理论

(4)人格形成理论

(5)人格发展理论

(6)人格改变理论

(7)人格测量理论

4、简析人格理论各主要观点的关系。

1、六大流派及其观点

(1)精神分析学说

人的无意识心理对其行为方式的差异起着很大的作用。(2)特质理论

人人都处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3)生物学观点

人的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造成人格的个别差异的主要来源。(4)人本主义

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5)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

人格乃条件反射和心理预期的结果。

(6)认知理论

个体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导致心理行为的差异。

2、有所联系而折中困难

第三章弗洛伊德的人格观点

1、简析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观点。

(一)心理分区观点

1.意识

2.前意识

3.无意识

(二)人格结构观点

1.本我

2.自我

3.超我

2、述评弗洛伊德的人格适应观点。

(一)焦虑

1.基本含义

焦虑是自我在协调现实、本我与超我之间冲突时遭遇危险的信号,它促使个体警觉起来并作出相应的反应。

2.焦虑类型

(1)神经症性:本我威胁

(2)道德性,超我

(3)现实焦虑:现实

(二)适应

通过自我协调,个体可在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冲突中达到个体的稳定状

态。

(三)自我防御机制

1.基本含义:自我应对焦虑以求稳定状态的基本策略

2.主要形式

(1)压抑

(2)投射

(3)合理化

(4)升华

(5)补偿

(6)替代或移置

(7)否认

(8)反向

(9)倒退

3.正确理解自我防御机制

(1)自我防御机制的特点

其一,一切防御形式均在无意识水平上进行

其二,一切防御形式都是在伪装或歪曲事实,从而减轻个体的焦虑。(2)作用的两面性:积极:借此暂时解除痛苦和不安;消极:逃避现实

3、简析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产生的背景。

1、社会背景

(1)社会剧变中的精神困扰

(2)宗教禁锢下的本能压抑导致的紧张与冲突

2、思想背景

(1)哲学背景

享乐主义哲学(亚里斯多德、伊壁鸠鲁等)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叔本华、尼采(唯意志论、非理性的代表)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2)心理学背景

布伦塔诺的心理意向说、莱布尼兹的单子论、赫尔巴特的意识阈限思想与弗洛伊德的心理观、意识结构学说;费希纳的“冰山”假说与心理能量说等。

(3)自然科学背景

赫尔姆霍兹的能量守恒观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达尔文的进化论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等。

3、直接来源:心理病理学的研究与应用

神经病者和精神病者的妖魔附体说;

生理病因说:躯体病变,大脑器质障碍。

心理病因说:性心理因素,催眠术。

第四章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之相关研究

第五章荣格的人格观点

1、简析荣格的人格结构观点。

(一)人格结构模式

人的心灵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层面构成

1.外层意识

2.中层个体潜意识

3.深层集体潜意识

(二)人格结构中各成分

1.意识和自我

2.个体潜意识和情结

3.集体潜意识和原型

(三)人格结构中的相互作用

1.补偿作用

2.对抗作用

3.联合作用

2、怎样理解荣格观点中人格特质的对立统一性?

反相原则

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对立统一。

在荣格的体系中,每一种概念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对立概念。如内向与外向,思维对情感,女性特征对男性特征等。一个人男性特点越多,其女性特点就会相对减少。生活的目的就是在这些对立、冲突的事物中寻求一种平衡。

第六章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1、简析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主要内涵。

1、寻找友好、追求和谐是个体生命、生活的主旋律。

2、个体人生意义和未来理想对组织其人生至关重要。

3、构成个体精神的各部分是可以协调为一个有机整体的。

4、内心和谐、与人合作是个体生活的基本目标。

第七章经典精神分析各人格理论的比较

1、试论荣格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异同。

(一)弗洛伊德的影响

从观点本身看,有诸多的迹象表明,荣格并没有完全“背叛”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而是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修正和发展了精神分析。(二)两人人格理论的不同

1、对人的意识水平分析方面的差异

不同于弗洛伊德潜意识的笼统说法,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才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力量。另外,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里只有非理性的成分,而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概念是心理能量和智慧的根源,比较具有积极性。

2、对力比多实质理解上的差异

弗洛伊德认为,力比多即性欲本能;而荣格提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

3、对人格形成的解释上的差异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主要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荣格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及种族的历史和对生活的期望所形成的,即一个人的行为同时受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

2、试比较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异同。

(一)弗洛伊德的影响

1、自卑超越方式与不完全性发展的补偿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超越方式,本来弱势的一面反而成为心理上力求得

到补偿的源泉。这一看法,跟弗洛伊德宣称的人对不完全的性发展会采取补偿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2、男性反抗与阴茎嫉妒

两者有些类似。但是,阿德勒认为,不论男女,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的感觉,目的是为了摆脱自卑感。(二)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之间分歧

阿德勒弗洛伊德

1、强调意识心理强调无意识心理

2、未来目标是形成动机的重要来源未来目标无足轻重

3、社会动机是重要的生物动机是重要的

4、对人类生存表示乐观对人类生存表示悲观

5、梦是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梦是用于探究无意识心理内容的工具

6、人类至少能部分地由自己决定人格人格完全在于遗传与环境

7、轻视性的作用高度重视性的作用

8、治疗目的是促进形成一个治疗目的是发现个体被

具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压抑的早期记忆物

第八章霍妮的人格理论

1、简析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时代背景的针对性

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的时代,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性压抑问题特别突出。此时,弗洛伊德泛性论精神分析理论产生,即使不是一种简单迎合,至少也具有相当针对性。

2、两次大战及经济危机带来人类处境的巨大变化

(二)文化背景

19世纪末,社会学、人类学相继独立。此类学科认为,人主要是社会的产物,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其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一部分心理学者受此影响,纷纷对弗洛伊德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

社会学科的发展,逐渐冲淡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及本能的因素,而强调以社会文化因素作为人类精神生活基础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便应运而生。

2、简析霍妮的人格结构观点。

人格是动态完整的自我

自我有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

(1)现实自我

个体在此时此地所拥有和表现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总和。相当

于一般的自我概念。

(2)真实自我

指个体的潜能,是个体得以生长发展的主要内在力量,霍妮

也称其为可能的自我。

(3)理想自我

个体为了逃避内心冲突,寻求合理统一,而凭空在头脑中设

想的一种不合理的自我形象。理想自我是一种病态的自我,

是形成神经症和变态人格的主要原因,也称不可能的自我。

3、简析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类型的划分。

神经症的需要决定了神经症的人格

(1)亲近他人与顺从型人格

(2)反抗他人与攻击型人格

(3)逃避他人与退缩型人格

第九章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1、简析弗洛姆的人格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个人投影

家庭氛围、犹太教的影响、专业的医学背景的缺乏、精神分析的训练与活动

二、时代折光

1、两次大战

2、29—33经济危机

3、法西斯的得势

4、苏联“肃反”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

5、冷战和军备竞赛:两大阵营的对立

6、战后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与社会危机

三、文化积淀

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的影响:

个体人格及社会政治的作用。

2、简析弗洛姆关于精神疾病成因的观点。

(一)精神疾病的成因

1.父母的病态行为(如霍妮所说的基本罪恶)

2.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

“想做的”变成“不得不做的”;阶级制度;商业行为;重复劳动;城市

3.致病机制:

当人们天性中朝向自我实现和独立健康的动力受到这些因素的阻碍时,如果后者在冲突中占上风,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3、简评弗洛姆的人格观点。

一、理论贡献

(一)对心理学研究视野的极大拓宽

弗洛姆把心理现象放到广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研究,大大拓宽了精神分析及心理学研究的视野。

(二)对社会中大多数人精神危机和困扰的关注

(三)弗洛姆对释梦、自由和极权主义的理解有独到之处。

(四)弗洛姆对生理驱力的承认,要比阿德勒完全否认行为的内在决定性要来得合理。

二、理论缺陷

(一)乌托邦式的社会变革论

(二)定量分析和研究的缺乏,难以操作。

(三)理论观点与治疗实践之间缺乏良好的对应性,说教意味突出。

(四)弗洛姆没能提出一个全面完整的人格理论,他比较关注无法验证的推论,因此对现代心理学思想影响有限。

第十章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第十一章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

第十二章对新精神分析理论的总体评价

1、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一、强调自我的自主性及其整合与调节功能。

经典精神分析重视先天自我的作用,而新精神分析则强调后天自我的价值。

二、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经典精神分析坚持本能论和泛性论,这是其反社会因素的生物化学倾向的集中表现。而阿德勒、霍妮、沙利文则从“社会生活逻辑”、亲子关系及人际关系角度探讨人格的来源。

三、强调自尊心的培养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

经典精神分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潜意识里充满了不可告人的罪恶性欲,坚持先天生物决定论的悲观主义态度,认为人注定要成为自己性欲和本能的牺牲品,这是人生悲剧的根源。

新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发展富有弹性,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冲突和挫折,不断地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四、强调对对儿童早期经验的观察和研究。

经典精神分析十分重视患者运用自由联想法和对童年的回忆,而新精神分析则注意运用观察法与实验法直接对儿童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表现出精神分析与学院实验心理学日益互相接近的趋势。

2、简述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特色。

同上

第十三章新精神分析人格理论之相关研究

1、简析应对焦虑的积极策略与回避策略

1、积极策略

(1)含义:面对困境、威胁及可能引发的焦虑,当事人能够尽量多、尽可能快地去寻找解决办法,努力采取最有效的行动。

(2)积极认知策略

(3)积极行动策略

2、回避策略

含义:指当事人尽力将引发焦虑的情境排除在意识之外而“不去想它”、“没那么严重”等。

2、简析应对焦虑的问题中心策略与情绪中心策略。

1、划分标准

面对压力,个人努力应对的是问题本身还是对问题的情绪反应。

2、问题中心策略

直接关注问题,由此克服焦虑。

3、情绪中心策略

去减轻伴随问题所产生的情绪压力。

3、简析三种依恋类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1、安全型

(1)特点:关心、体谅、信赖,容易与人相处。

2、回避型

(1)特点:怀疑那些说喜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而受到伤害;因分离的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

3、焦虑——矛盾型

(1)特点: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至于吓跑潜在的伙伴。

第十四章特质流派的人格观点

1、简述人格的特质流派的主要特征。

(一)特质流派一般不关心特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表现,而是更注重考察处于特质分布曲线某一点上的个体怎样行为。

(二)特质学者不注重考察行为机制(即解释人们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表现),而是更关注描述人格和预测行为。

(三)注重对个体人格差异的比较分析。

(四)特质流派很少论及人格的变化。特质论描述人格,旨在提供人们改变人格的方向,重在学术研究而非实践治疗。

2、简述大五人格的基本观点。

(一)OCEAN——人格的海洋

(二)大五人格因素及特点

1、求新性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等。

2、尽责性

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等。

3、外向性

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等。

4、随和性

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等。

5、神经质性

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等。

2、简析心理行为的特质论与情境论之争。

(一)基本问题

1、特质测量能够有效地预测行为吗?

2、决定人们行为的究竟是情境还是人格特质?人们的所作所为是我们所处情境的关系还是因为我们就是这样一种人?

(二)两类观点

1、情境论

行为几乎全部是由情境决定的。

2、特质论

稳定的人格差异是决定行为的主要因素。

(三)一般解释

1、毫无疑问,行为是由人与情境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极端论已经被抛弃)。

2、特质测量不能完全地或者经常不能很好地预测行为(如,各种极端情境中人们行为的一致性),但是,有人认为这跟特质测量的单一

性(基于一个题目或一个测验所获得的行为分数在信度上低)有关。

3、行为的跨情境的一致性缺乏有力的证据,但有人认为这跟特质确定上有误有关,即所确定的可能是次级特质,而只有核心特质才能更好地预测行为。

4、研究发现,情境与行为的相关并不比特质与行为的相关更高。

5、争论激发人们去探索更好的更为精密的方法以测量个体差异。

第十五章特质理论的相关研究

1、简述高成就动机者的主要特点。

高成就动机者的主要特点

1、有节制的冒险。

2、对工作干劲十足。

3、喜欢对结果负责的工作。

2、简述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

1、富有竞争性,更能为成功而奋斗。

2、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

3、在对待挫折情境时,更容易产生攻击性和愤怒。

4、有对环境过分控制的愿望,即一种对不可控的和令人讨厌的事件的解决策略。

3、简析社交焦虑的主要特点、成因与应对。

(三)社交焦虑者的主要特征

1、在社交场合拘束、笨拙、痛苦,度日如年。

2、愿意交往却怯于交往。

3、担心交往失败,主动将各种反馈信息染上消极色彩。

(四)社交焦虑的原因

1、评价恐惧说

害怕评价,自我保护。

2、消极应对

3、治疗关键(应对)

(1)帮助他们建立信心:有能力以恰当的方式讲述任何事情,并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2)相信自己实际做的要比想的好。

(3)系统学习社交技巧。

第十六章人格的生物学观点的相关研究

1、简述心理发展与人格形成的生物学观点。

人格形成有着坚实的生物学基础,正是在此基础上,人们才会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特点或差异。这种特点或差异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解剖结构如身高、长相等方面,同样体现在其人格结构中,即个体的人格特点也是父母先代人格特点的重新组合。

2、简析艾森克的四种人格类型划分。

(1)外向——不稳定(神经质):积极、乐观、冲动、喜欢变化、爱激动、攻击性、暴躁、敏感等。

(2)外向——稳定(非神经质):好交际、喜欢外出、健谈、反应快、易相处、活跃、无忧无虑、领导能力等。

(3)内向——不稳定(神经质):安静、不好交际,沉默寡言、悲观、

严肃、刻板、焦虑、情绪多变等。

(4)内向——稳定(非神经质):被动、认真、喜欢思考,祥和、自控、可信、温和、平静等。

3、简析EAS气质模式(气质的三维度学说)。

EAS气质模式(气质的三维度学说)

(1)情绪性(emotionality)

指情绪反应的强度。

(2)活动性(activity)

指一个人能量释放的一般水平。

(3)交际性(sociability)

指一个人的人缘及与人相处的特点。

研究者认为,以上特点主要来源于遗传。

3、简评进化论人格心理学的观点。

基本观点

人类心理机制的形成同样遵循进化规律,即人类的心理品质、人格特点也是进化的结果。

对观点的质疑

1、“白板说”的不甘

教育塑造的作用将会大为削弱。

2、生物决定论的极端

(1)种族优劣论

(2)性别差异的生物决定论

人格心理学自考复习题整理

现代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2.范型: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3.人格结构:是研究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人活动倾向性等心理特点如何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的组织模式。 4.人格理论:是一套正规的符号系统,用来组织人格研究材料,解释和说明人格、人性、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条件以及阶段等理论问题,以反映人格心理现象的本质与规律,并提出可验证的理论假设和启发人格研究的新观点、新方法。 5.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6.生的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 7.里比多:即为广义的性,就是一切寻求快感的潜力,泛指心理活动的能量。 8.无意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 9.潜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0.意识:人格最表层部分,它由人能随意想到,清楚觉察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 11.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12.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 13.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 14.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15.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展停滞使某些早期的特征保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一过程称为倒退。16.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的一种方法。 17.自由联想法:就是让患者处于身心放松状态,鼓励其说出脑海里涌现的任何思想观点或感情经验。 18.梦的分析:佛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潜意识现象,是潜意识愿望经过伪装后的象征性的满足,实质就是被压抑的无意识欲望的一种变形的满足。19.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20.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21.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22.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创伤范式。 2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24.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的部分。 25.角色混乱:指个体不能正确地选择适应社会环境的角色。 26.显在焦虑:是对显在危险的反应,产生情景性神经症。 27.基本焦虑: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伏着的危险因素。 28.特质:是一种概括化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29.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那些原因。 30.根源特质:是隐藏在表面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31.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特质。 32.动力特质: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它是人格的动力性因素。 33.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4.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象。 35.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36.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37.自我效能感: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38.强化物:多拉德和米勒认为强化也就是内驱力的降低,任何能够导致内驱力降低的刺激就是强化物。 39.约拿情节:在我们的社会中,如果一个聪明的人说:“我是十分聪明的”。就会冒犯他人,引起对立、敌意、打击。于是,优秀的个体一般要学会像变色龙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就像圣经上的约拿一样,这种情节称之为约拿情节。 40.自我概念:代表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 41.移情:从另一个人的观点对他的问题进行理解,从那个人的内部参考模式出发。 42.高峰体验:人们会产生某些基本的认识与感受,如爱的体验、审美感知、创造等,这些认识与感受以及所有其他最高程度创造和成就的时刻,称之为高峰体验。 43.场依存—场独立性:主要依据视野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为场依存性;主要依据身体经验线索来做出判定的倾向称场独立性。 44.原型:是某类事物在个人心目中的典型形象。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练习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 1.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 A )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 A.人格结构.动力.发展 B人格评价 C. 人格变态 D.人格元素.组织.特质 2.本我的活动遵循( A ) 。 A.快乐原则 B.道德原则 C.现实原则 D.法律原则 3.“从小看大,三岁知老”反映了人格的( A ) 。 A.稳定性 B.生物性 C.个别性 D.整体性 4.对人格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贡献最大的心理学家是( A )。 A.奥尔波特 B. 卡特尔 C.艾森克 D. 艾里克森 5.奥尔波特表达他对人格发展动力的看法用的概念为( B ) A.自我统一性 B.机能自主 C.创造性自我 D.统我 6.弗洛伊德提到可以通过( A ),了解无意识过程。 A.梦的解析 B.谈话 C.量表 D.绘画 7. 受辅者是关于自己最好的专家的观点来源于( D )。 A.建构疗法 B. 认知疗法 C. 行为疗法 D. 个人中心疗法 8. 艾森克把( B)看做是神经质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A、外周神经系统 B.自主神经系统 C.激素 D.神经递质 9.能力特质在卡特尔的特质理论中属于( D ) A.一般特质 B. 共同特质 C.表面特质 D.根源特质 10. 艾森克的人格结构中包括内外倾.精神质和( A )三个人格维度。 A.神经质 B.宜人性 C.聪慧性 D.开放性 11.对自己暗恋的人,也觉得对方也喜欢自己,在防御机制上属于( C )。 A.压抑 B.合理化 C.投射 D.反向形成 12.人格成分中不包括(A )。

A.情绪过程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的出现( D )。 A.与刺激有关 B.与刺激无关 C.在反应之前 D.在反应之后 14.主题统觉测验是可以了解( B )动机测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都不是。 15. 强调观察.模仿学习作用的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B )。 A.华生 B.班杜拉 C.罗杰斯 D.斯金纳 16.爱与人交往,喜欢热闹的气质类型是( B )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7. 人格结构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自我和(A)。 A.需要动机及价值观 B. 情绪 C.外倾 D.内倾 18.人格中遗传占主导部分的是( A )。 A.气质 B. 自我 C. 性格 D. 能力 二、简答题 1.简述人格的概念机包含的主要成分。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什么是人格评鉴,涉及哪些变量? 指在具体的条件下以系统的方式来收集有关人格的资料。有系统的收集这个人或这些人的有关资料,涉及的变量很多。所要收集的资料最起码要涉及下列四种变量: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的性质和被试反应的性质。收集到资料之后,还要根据资料进行评分.分析和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一个人或许多人的人格特征作出评定。 3.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的结构性;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人格的独特性;人格的社会性 4.什么是人格心理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人格心理学是探究个体的人格结构.动力.发展及其适应等领域的表现和规律的科学,包括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人格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唯一从整体上探讨人的认知.需求.感情.意志和行为的复杂组织的一门学科,也是唯一系

人格心理学复习提纲

选择、填空、名词解释 ★威特金的心理分化表现为 1.自我与非我的分化 2.心理机能的分裂 3.神经生理分化 自我—非我的分裂可以通过两种技能即认知改组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测量来确定。 心理机能分裂的程度可以通过对冲动有组织的控制和特殊化的防卫这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人格建构的基本假设和推论 基本假设: “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被他对事件的预期所引导。” 11个推论 1.建构推论:一个人通过对事物的反复建构来预测未来事件。 2.个体推论:人们在建构事件时的方式各不相同。 3.组织推论:每个人在预测事件时都会自然形成一种包括结构顺序关系的建构体系。 4.两分推论:一个人的建构体系包含种种两分结构的构念。 5.选择推论:每个人在通过自己的建构体系对某事物作出预期时,他都会在两分结构 中做出选择。 6.范围推论:一个结构只能对有限范围的事件做出预测。 7.经验推论:一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建构与他个人的学习经验有关。 8.调整推论:个人构念系统的变化与调整要受到构念渗透度的制约。(是否可容纳新) 9.片断推论:个人构念系统中存在彼此分离、不一致的亚层次构念。 10.共同性推论:建构经验方式的共同性可以导致人们心理与行为的相似性。 11.社会性推论:个体在建构自己的构念时,会在社会交往中扮演了他人的角色,以便 更好地理解对方、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控制点理论由罗特提出 ★EAS气质模型划分了三个气质维度: 1.情绪性 2.活动性 3.交际性 ★班杜拉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动机过程。 ★阿尔波特认为有3种类型的特质: 1.根本特质——在顶层

人格心理学期末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定义: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 (1)发生在个体身上。 情境和人格共同决定行为 (2)稳定的行为方式 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或个人特点。 (3)内部过程: 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行为、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是个体的内部整体性 2、人格的特性: (1)独特性: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素质限定了发展的界限,环境只能在这个界限范围内发生作用,决定发展的结果。 不排除共同性,群体人格: (2)稳定性: 跨时间持续性;跨情境一致性; 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排除其发展和变化,人格改变不同于行为改变,是更为深层次的改变。(3)整体性: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但在个体身上他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密切联系的,综合成为一个有机体。 (4)社会性: 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剥夺 人格的社会性不排除人格的自然性,人格受个体生物特性的制约 (5)功能性 3、个性:个别差异,相对于共性而言,万事万物都具有 人格: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既有独特性又有整体性。 4、气质: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先天性 (2)无好坏之分 (3)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 (4)是一种依赖于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 (5)气质是先天禀赋(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社会环境对人格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性格: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格,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1)后天形成 (2)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3)可塑性

6、人格的流派 精神分析流派—人的无意识心理对行为方式的差异起很大作用 特质学派—人是处在各种各样人格特征的连续体的某个位置上 生物学流派—用遗传素质和生理过程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 行为流派—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条件反射和期望的结果 认知流派—用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解释行为的差异 人本主义流派—人的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因素 7、人格与文化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需要和成就,倾向于把自己看作独立的、独特的人; 集体主义: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如家庭、宗族或国家,喜欢合作,从群体成就中获得更大的满足; *不同文化中的不同经验影响着人格发展,而且人格是存在于文化背景之中的。 9、研究方法 (1)假设-检验法 理论:关于建构或事件之间关系的一般陈述。(简约性;有用性:能提出可检验的假设。假设:对来自理论的,有逻辑联系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合理预测。 事前预测&事后检验:假设应先于检验 重复研究:“文件柜”现象:研究者只在发现了显著效应的情况下才愿意报告其文章 (2)个案研究法 局限:1个案推他人:而且个案研究的被试大多是来进行心理治疗的,不同于常人; 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3.研究者主观判断不客观性。 优点:很多人格概念不容易用其他方法来检验(潜意识;个体生活丰富性) 1.罕见的个例; 2.与正常人没有差异; 3.说明治疗方法 4.证明一些可能性 10、信度:在多次测量中具有的一致性程度 重测信度:不同时间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内部一致性:一项测验中的所有项目所测的是否是相同的心理结构 11、效度:测验所测量出的东西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原本要测量的东西。 表面效度:看测验的项目是否测量了所要测量的东西 相容(聚合)效度:一项测验测得的分数与另一项具有相同建构的测验之间的相关程度。区别效度:一项测验的分数与另一项理论上没有关系的测量之间不相关的程度 行为效度:测验分数能够预测人的行为 12、人格的评价:(1)自陈量表 (2)投射测验: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大2009/6/24 【考试大:中国教育考试第一门户】模拟考场视频课程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荣格 B、阿德勒 C、卡特尔 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

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德勒 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 A、埃里克森 B、弗洛伊德 C、荣格 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 A、卡特尔 B、艾森克 C、奥尔波特 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15.通过感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来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操作过程称为(A)。 A、认知 B、认知风格 C、认知方式 D、认知类型 16.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A)。 A、认知风格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复习进程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 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概念解释 人格: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的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是心理学家用来界定自己从事研究的某一个范围,反映了心理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人格系统所作的描述。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和特质,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密切联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组织。 人格的稳定性:指人格特质跨时间的持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它并不排斥可变性。人格的变化体现在表现方式变化而深层内在的特质不变或深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心理和行为倾向上各不相同,即“个性”。不排除人格的共同性,如群体人格。 人格的社会性:指社会化把人类的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 投注:投注是指能量或力比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是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分为三种:自我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自己,如自恋者;幻想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虚无的幻想中,如做白日梦者;对象投注:把力比多倾注于某人、某物或某些团体活动上。 生活风格: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不同。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在儿童4、5岁时。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早期记忆、潜意识梦境。 机能自主: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的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即是说过去的动机和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基本焦虑:儿童所具有的,觉得自己是孤立、无能为力的生活在这个危机四伏、充满故意的世界上的一种感情。 能、外能:能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特质。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相似;外能是一种动力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里比多:Libido的译音。也称性本能。指一种性冲动的内在的潜力,它经常驱使人去追求实现,去寻求满足,获得快感。他的“性”是广义的。不是男女之间的性爱的性,而是包括一切感觉器官或肌肉、皮肤等由于抚摸而产生的快感都是性的满足。两种主要的性本能:都是异性爱的倾向,一是恋父情结,一是恋母情结。 特质:一种人格测量的单位。它是能够代表“生活综合”的测量单元。阿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一种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它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能产生行为和引发行为,并且同一种特质,对不同刺激以同样方式反应;同一刺激,由于特质不同,产生的反应不同,不同于习惯也不是态度;特性:相对概括和持久性、有焦点、活跃性。 自卑感:阿德勒术语。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支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内在的动力因素。早期主要指生理缺陷。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自卑感,产生补偿的需要,不断的补偿又不断地发现新的自卑,又向新的优越努力,如此持续不断,即是人格发展的基本过程。 个人构念:凯利术语。即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 现象场:罗杰斯术语,指个体觉察到的刺激。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

人格心理学复习材料

论述题: 1.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性格的类型论与特质论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从与自陈测验相比较的角度,谈谈投射测验的特点。 3.如何了解一个人的性格,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你现实生活中的一位亲人或朋友进行性格方面的描述。 4.试述评奥尔波特的性格特质理论。 5.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荣格的性格类型论进行述评。 6.述评测量性格的方法。 7.埃里克森自称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你如何理解。 8.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从某一个角度分析自己具有什么能力。 9.评述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0.述评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 11.简述弗洛伊德的性格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其理论进行评价。 12.试述成功智力理论。 13.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分歧有哪些。 14.什么是能力?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15.评述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16.加德纳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试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进行述评。 17.谈谈你对西方“Big Five”模型与“FFM”的理解。 18.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对此你怎样理解。 19.述评人格五因素模型。 20.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一个适当的智力理论应该考虑智力与内在世界、外在世界以及人的经验的关系。你对他提出的智力理论如何理解。 简答题: 1.人们对气质的含义主要有哪几种意见? 2.简要说明弗洛伊德理论中自我的功能。 3.简要说明罗杰斯提出的“机能健全的人”具有哪些特征。 4.简要说明能力和知识的关系。

2018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

2018年人格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1.人格的定义(P5) 人的稳定而独特的行为模式及其内在动力组织的统一体 2.人格的基本特性(P5) 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独特性 3.人格分析的三个层面(P7) 种属共有、群属共有、个属特有 4.人格研究的三种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P20-30) 个案法评价:优势 生态效度高 深入性强 独特性好 ;劣势 代表性弱 专业性强 主观性明显 相关法评价:优势 代表性强 效率高 提出假设主要方法 ;劣势 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很难消除社会称许性 牺牲独特性 实验法评价:优势 能够得出因果关系结论 较好实现对变量的控制 ;劣势 生态效度弱 成本高 专业性强 5.人格投射测验(P33-35) 概念:让人对模糊不清的刺激信息进行自由反应,以评估其人格的方法。 类型:罗夏墨迹、主题统觉、画画测验等。 优势:反应的真实性高;操作简单。 劣势:解释困难;主观性太强。 6.测评的评价:信度、效度(P38) 信度:测验的可靠性(稳定性) 效度:测验的准确性(目标性) 7.Allport的人格结构理论(P44-45) 统我-特质-态度-习惯-反射 反射是对外界刺激的本能随机反应;习惯是对具体刺激的特定反应;态度是诸多习惯引起的情感倾向;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当一个人具有某种特质时,他的思想和行为会具有经常朝某个方向反应的倾向;统我:是人格中趋于内在统一的所有方面,包括个体内部对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提升的所有方面,是客观存在的“我”的所有方面。 8.Catell对特质的区分: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P51) 表面特质: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个体相对外显的特质 彼此之间并没有相互的关系 根源特质:内在的、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 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 9.Catell的根源特质确定方法:因素分析(P53) 10.Eysenck的大三人格模型(P56) 外向性(extraversion)反映的是人的活动性指向和强度 神经质(neuroticism)反映了人情绪的稳定性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doc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 提出者是( 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 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 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最新版2016年秋福师人格心理学作业满分答案

人格心理学作业 1.(20.0分)试比较弗洛伊德与荣格的“潜意识”概念的异同。 答: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内涵是指潜意识是我们未觉知的想法、经验和感情。其内容包括:意识层次论、结构理论、驱力论、防御机制、心理发展理论。荣格关于集体潜意识的内涵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经验,是人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的倾向。表现为原始意向,也就是指当我们不能在意识表现时,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内容包括:一些重要的原始意向、心理类型学说、心理类型的测量等。 2.(20.0分)强化的安排方式(程式)有几种?如何合理应用这些强化方式?192-197 答:按间隔时间和频率特征分为两大类:一是连续强化,即每一次正确反应后都给予一次强化;二是间歇强化。间歇强化又可以两种安排方式,根据反应次数决定的比例强化和根据反应时间间隔决定的时间间隔强化。 比例强化中,可以按固定比例进行强化,比如,每10次正确反应给一次强化;也可以按变化的比例进行强化,比如每100次正确反应中随机安排10次强化,个体不是每10次正确反应都会有一次强化,而是平均每10次反应能够得到1次强化。

按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时,可以按固定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如每10分钟给一次强化;也可以是按变化的时间间隔进行强化,比如每60分钟内随机安排6次强化。 3.(20.0分)卡特尔用于因素分析的材料有哪些?选用这些材料的理由是什么? 答:因素分析的条件是需要大量有关个人人格的数据。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三种类型: 1)生活记录材料(L-data):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记录。其关键作用在于,由于被试没有直接提供信息,因此较少欺骗和吹捧的成份。 2)问卷材料(Q-data):来源于人格的问卷调查。易收集,常使用。但报告中有关个人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会影响到这类材料的精确性。 3)客观测试材料(OT-data):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主要考察被试进行行为测验时的反应。卡特尔认为这类材料比较客观,因为被试往往并不知道测试的真正目的 4.(20.0分)用罗特的行为预测理论分析差生课堂不良行为,并提出解决方案。 答:(1)人的行为取决于四个因素。即心理情境:即反应着的个体所体验到的环境。行为潜能:指的是任何一种特定的行为潜力。期待:它是一种主观心理状态,指的是个体由于在某一具体环境中做出了某种具体行为,而希望得到某种特殊的强化。强化值:是在每一种强化都有可能发生的条件下,个体对任一强化发生的偏爱程度。 (2)公式:BP = f (E & RV) (行为潜能等于预期和强化价值的函数)

心理学基础综合复习

16 级心理学基础综合复习 人格: 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构成一个人的人格。 : 研究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贮存,提取和应用的过程。 指个体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又时也叫自动的无 识记忆。 定势: 指问题解决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 有意后注意: 指事先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转移: 指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有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心境: 一种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都染上某种色彩的、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情绪智力: 识记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精神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解行为的能力。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道德感: 是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挫折承受力: 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能够摆脱困扰以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成就动机: 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内归因: 归因者认为自己可以左右环境,失败或成功都是由于内在原因造成的。 自我效能感: 指人对自己能否有效地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 自我实现: 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A 型性格: 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 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性格。(倔强,理智,谨慎,责任心强,情绪易波动) 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根源特质: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 认知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 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 情绪记忆: 指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内隐记忆: 创造性思维: 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人格心理学考试试题A

………………………………装………………………………订………………………………线……………………………… 第 1 页 共 5 页 商丘师范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教育系 教育学专业 本科(05班)《人格心理学》试卷(A ) 说明:本试卷共5页、六道大题,答卷一律在试卷规定处进行,答在其它处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试题,每小题均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的答 案代码填在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本题满分10分) 1.弗洛伊德的“自我”依据_______活动。 ( ) A.快乐原则 B.理想原则 C.现实原则 D.社会原则 2.人格流派不包括 _______ 。 ( ) A. 精神分析 B. 认知失调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3. 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_____。 ( ) A. 卡特尔 B. 埃森克 C. 奥尔波特 D. 马斯洛 4. 埃森克研究发现,_____特质与皮质唤醒几率有关。 ( ) A. 内外倾 B. 神经质 C. 宜人性 D. 精神质 5. 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_____。 ( ) A. 马斯洛 B. 班杜拉 C. 罗杰斯 D. 米勒 6. 下列属于阿德勒提出的概念是 _______。 ( ) A. 人格意象 B. 追求优越 C. 神经症需要 D. 社会人格 7. 在荣格的人格发展理论中,他最为关注的时期是______。 ( ) A. 童年时期 B. 青年时期 C. 中年时期 D. 老年时期 8. 依据埃里克森的人生发展理论,成年早期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 。 ( ) A. 繁殖对停滞 B.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C. 信任对不信任 D. 亲密对孤独 9. 个体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及特性称______。 ( ) A. 认知风格 B. 认知类型 C. 认知过程 D. 认知活动 10. 下列不属于新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 ) A. 弗洛姆 B. 斯金纳 C. 沙利文 D.霍尼 二、填空题(每空1分,本题满分20分)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人格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整理大全

二、填空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途径有:临床法、相关法、实验法。2.人格的特性有:整体性、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3.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人格结构、人格动力、人格发展、人格适应、人格评鉴。 4.四种基本的人格理论范型是:精神分析范型、特质论范型、学习论范型、现象学范型。 5.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即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 6.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为: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8.梦的工作包括:凝缩、替代、象征、润饰。 9.荣格的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主要有: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身。 10.荣格的人格发展阶段有:童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11.荣格认为人格的动力是:生命力。它按等值原理和熵原理活动。 12.阿德勒的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是:自卑情结、优越情结。13.霍妮提出的神经症的三大类型指:远离众人、接近众人、反对众人。 14.霍妮的理论被称为:神经症文化决定论。她认为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基本焦虑。 15.精神分析论者关于人格动力的基本概念不同,弗洛伊德是性本能、荣格是生命力、 阿德勒是自卑感、霍妮是基本焦虑。 16.行为矫正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代币制、厌恶刺激疗法、行为协约。 17.斯金纳按强化物的来源把它们分为:一级强化物、二级强化物。 18.艾森克的人格维度是指:内外向维度、神经质维度和精神质维度。20. 多拉德和米勒关于学习的四个要素:内驱力、线索、反应、奖赏。 21.多拉德和米勒将冲突分为四类: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 双重接近-回避冲突。 2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24.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25.罗杰斯认为机能完善的人的特点是:经验的开放、协调的自我、机体估价过程、 无条件的积极自我看待、与同事和睦相处。 2.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产生的情绪反应是( A 现实性焦虑) B 神经性焦虑 C 道德性焦虑 D 防御性焦虑 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卡特尔 6.荣格集体潜意识中的黑暗面是指( C 阴影)A 情结B 自卑 D 自性 7.顺利完成任务而必须具有的人格特征是( A 能力)B 气质 C 性格 D 智力 8.荣格个体潜意识的集中体现是( B 原型)A 幽默 C 移情D情结 9.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发表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标志着人格心理学诞生。 A 阿德勒 B 奥尔波特 C 罗杰斯 D 艾森克10.阿德勒认为()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机。A 生活风格 B 保持自卑 C 社会兴趣D追求优越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详细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1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独特和独特的心 理行为模式.气质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2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6否认.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退化作用(×)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即,富有情绪色彩的一连串的观念或思想。情结。情结: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心灵被某种心理问题强烈占据,使人无法思考任何其他事情,而个体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10.阿德勒(×).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11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奥尔波特(×)12 .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13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戴斯(×)17..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18 .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19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二.单项选择。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DA、性格B、气质C、人格、能力。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D、能力A、气质B、性格C、人格、气质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人格适应A、人格结构B、人格动力CD、人格发展。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人格动力A、人格结构B、人格发展C、人格适应D这种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6 )的提出者是(C。 A、荣格B、阿德勒C、埃里克森、弗洛依德D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现实性焦虑B、神经性焦虑C、道德性焦虑D、防御性焦虑A,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 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弗洛伊德、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D.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10 、埃里克森C、阿德勒DB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荣格.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11、阿德勒C、荣格D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马斯洛、奥尔波特、卡特尔AB、艾森克CDC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D、罗杰斯C、奥尔波特、艾森克AB、卡特尔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