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16日)

余宏汉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县环保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环保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0年环保工作,肯定成绩,查找不足,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做好新形势下的环境保护工作,推进郎溪更好更快发展。刚才,正飞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实事求是,对今年任务安排周密详实。我完全赞同,请各乡镇和有关部门按照这个报告所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切实抓好落实。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抢抓皖江示范区建设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引资屡创佳绩,落户企业持续增多,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各乡镇、各部门,特别是环保系统干部职工为此付出了艰辛劳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圆满完成了市下达400吨COD和40吨SO2减排任务。二是进一步提高了环评审批效率。严格执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去年受理的180个审批项目,全部在承诺时限内办结。三是重点解决了一批环境问题。累计依法关停环境违法企业和生产线11个,挂牌督办污染企业5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1起,受理并办结环境信访71件,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犯

罪行为,保护了人民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四是扎实开展了“百镇千村万户”生态示范工程。全面启动了生态乡镇创建工作,9个村获得市级生态村称号,2个村获得省级生态村称号,毕桥镇被命名为“安徽省环境生态乡镇”。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相比,环保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十二五”减排压力加大。一方面随着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工业企业不断增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性污染在短期内难以发生大的变化,污染物排放总量还将继续增加;另一方面,“十二五”在COD和二氧化硫减排比例不低于“十一五”基础上,还将增加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约束性指标,减排领域扩大到规模化畜禽养殖和机动车尾气排放,减排压力巨大。二是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少数地方、少数同志尚未完全摆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客观上存在重当前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重个体轻整体的认识和行为。如招商引资无视国家产业政策和县委、县政府“五不招”原则,擅自甚至无限制地降低项目准入标准;一些项目未批先建,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没有执行到位。三是对照生态县创建要求仍有一定距离。目前我县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少指标距生态县目标还有差距;农村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比较严重,污染防治滞后;少数落户在偏远乡村的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多为涉污企业,

极易造成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四是环保投入压力较大。我县环保投入相对不足,加之应急监测能力、现场执法处置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事关郎溪即期发展和长远发展。温家宝总理曾说:“如果再不重视保护环境,今后治理的成本会更高,付出的代价会更大,环境的恢复将会更难。”我们必须时刻绷紧环境保护这根弦,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总结和审视我们过去的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必须本着对郎溪负责、对人民负责、对未来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不动摇;必须统筹考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坚定不移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抓紧抓好。在思想认识和工作导向上,要算好三笔账:一要算好“经济账”。对于发展,如果只看到GDP,忽视资源的代价和环境成本,那就是一本不讲效益的经济账。在经济学上,环境污染不仅有一个巨大的治理成本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机会成本问题,因为环境容量有限,污染重的产业和项目多了,实际上就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挤占,结果就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二要算好“民生账”。发展经济的目的和意义在于为人民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不重民生的执政,就失去政府最起码的职责;侵害民生的发展,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现在讲改善民生,居民收入要上去,生活质量也要上去,如果连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新的空气、

吃上放心的食品这一基本要求都满足不了,关注民生就无从谈起,发展经济也失去了意义。三要算好“政治账”。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污染减排是硬性指标。抓好环保工作是我们讲大局、讲政治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讲政绩,不光是看GDP增长了多少,还要看资源环境保护得怎么样。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有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愿望,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理所当然,问题是造福一方,“福”的概念不仅仅是GDP,富一方百姓,“富”的概念也不仅仅是眼前收入的增长,它包含着一方土地的生态文明,一方百姓的永远幸福。

对于环保工作,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要“跻身全省和全国生态县行列”的总体目标。同时,市委、市政府也明确要求我县,2012年前建成省级生态县,2014年前完成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今年,我们要以开展全省生态县创建为统揽,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一、坚持污染减排不懈怠。污染减排控制指标是国家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也是硬性任务。我们只有圆满完成,才能节省出总量指标,保证新上大项目,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全力争取省市支持,千方百计做大我县“十二五”减排基数,减轻任务压力,为郎溪加快发展赢得更大空间。二要认真谋划并安排落实好污染减排项目,大力推行工程减排、结构

减排、管理减排和科技减排,突出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每一个减排项目发挥减排效益。县住建委要想方设法加快城区污水支管网建设进度,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进口浓度。三要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重点排污企业在线监控,严格排污费征收管理,禁止无证或违章排污,确保完成全县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四要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场等生态敏感区的执法检查,保护好群众的生活生产环境。要选择1-2个村庄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从源头控制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和新的污染源产生,坚决防止重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

二、坚持准入门槛不降低。随着郎溪承接产业转移高潮迭起,现在招商引资,其它的优惠条件都可以考虑,但环境准入门槛绝不能降低。要始终坚持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批,重污染的项目不批,坚决杜绝在新建项目上开“绿灯”、闯“红灯”,把好项目审批关。要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监管,建立“三同时”现场督查制度,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三同时”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一律限期整改;未经环保验收擅自投运的,一律限期验收;整改不力的,坚决依法严肃查处,做到“增产不增污、增产减污”。请“三区三园”从今天开始,严把关口,认真履职。对现有“五小”企业,一方面不再批准任何形式的改扩建项目;另一方面,要加大“关停并转”力度,促进县域经济调整产业结构,以新型工业化引领经济发展,从源头上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这里,强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