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面施工方案》word版

《路面施工方案》word版

《路面施工方案》word版
《路面施工方案》word版

路面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本项目合同文件及施工设计图;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4、本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二、工程概况

本项目线路总长度为1.1m,路面宽度为24.5m,厚度为82cm。其结构型式为:垫层(20cm)、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32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cm)、沥青封层(1cm)、沥青混凝土面层(4+5cm)。

主要工程数量为:面层21084m2,沥青封层21084 m2,基层21887.2 m2,底基层23292.8 m2,垫层13232.7 m2。

三、施工方案

(一)、垫层

1、垫层施工之前,路基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标准。

2、在铺筑垫层前,按照监理工程师要求铺筑试验段,以确定最佳机械组合及松铺系数,以指导正式施工。在施工前,将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

3、垫层材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摊铺、平地机整平、人工整形、重型压路机碾压密实。在摊铺及碾压过程中必须保持在最佳含水量左右,以保证在全宽范围内达到重型击实最大密度的96%以上。

4、一个路段碾压完成后,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方法做压实度试验,对于没有达到要求的路段重新进行碾压、整形,直至达到要求。

5、凡压路机达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夯进行夯实。对于机夯施工区域,采用薄层上料,专人负责,层层把关,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6、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在已完成的垫层上每一作业段或不大于2000m2随机取样6次,按《公路

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规定进行压实度试验,并按规定检验其它项目。

(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底基层

1、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车运输。

1)、在正式拌和水泥稳定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集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试设备。

2)、拌和的混合料要均匀、无离析现象,集料、水泥、水的用量偏差不超过技术规范要求。

3)、运输混合料的车辆,要均匀地在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速度要缓,控制在30Km/h以内,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4)、运输车辆必须配备覆盖蓬布,以防雨淋或水份蒸发,保持装载高度以防混合料离折。拌和好的混合物料应尽快摊铺。

2、摊铺和整型

水泥稳定碎石的摊铺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

1)、摊铺时以试验路段确定的松铺厚度按规定的施工工艺摊铺。

2)、摊铺混合料的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0、5%-1%,以补尝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分损失。

3)、摊铺机后面应配备专人消除粗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集中处,应及时铲除,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3、碾压

水泥稳定碎石采用26t振动压路机碾压。先静压1-2遍,再振动碾压。

1)、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型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碾压,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碾压后的表面平整无轮迹或隆起,且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2)、碾压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的表面始终保持湿润,如表面水分蒸发过快,要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3)、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宜为2-3小时,但最迟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

4)、在摊铺碾压过程中配备专人用3米直尺随后即时检查初步压实的表面是否满足平整度要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横缝处理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中间不得随意中断。摊铺机因故中断摊铺超过2小时或当天工作段结束时要设置横缝,摊铺机要驶离摊铺的混合料末端。

1)、人工将混合料的末端切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要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

2)、方木的另一侧用碎石回填约3米长,其高度要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顶面清扫干净。

3)、摊铺时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4)、施工中利用3m直尺检查接缝处平整度,将不合格部分垂直切去,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5、纵缝处理

路面基层摊铺时,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垂直相接,严禁斜接,并按下述方法处理。

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用方木或钢模板做支撑,其高度要与稳定土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支撑物。

6、养生及交通管制

碾压完成后立即采用洒水车进行保湿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土工布进行养生。

养生期内,除允许洒水车通行外,封闭交通。不能封闭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将车速限制在30Km/h以下,禁止重型车辆通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养生期结束后尽快洒布透层沥青。

7、气候条件

施工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拌和站和运输车辆要配备防雨蓬布,勿使水泥混合料受雨淋。在雨季施工时,集中力量分段铺筑,在雨前碾压坚实并随时疏通边沟,保证排水良好。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好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

(三)沥青封层的施工

沥青封层设计1cm,主要是防止路基底部水渗透到路面顶,起隔水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应刷3次以上。

(四)沥青混凝土面层

(1)施工方法

①、沥青砼厂拌

沥青砼厂拌时,粗、细集料要分类堆放和供料,取自不同料源的集料要分开堆放。沥青按工地施工配合比分别计量后,送入拌和机里,所有过度加热即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沥青混合料必须废弃。沥青的加热温度、矿料加热温度、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运到施工现场温度:下面层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要求;上面层要符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还要根据沥青粘温曲线和气温条件进行温度调控,以保证混合料拌和、摊铺及碾压质量。经拌和后的混合料必须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团现象。一般每锅拌和时间不少于4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S。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要立即摊铺,否则放在带保温设备的成品料储存仓,储存时间不超过72小时。

②、混合料运输:

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质量,沥青混合料运输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13t以上),车厢紧密无破损漏洞、清洁光滑金属底板,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粘结,每次装料前,车厢底板、侧板都要涂隔离剂。涂刷后自卸汽车支斗30秒左右,以清除车斗内残留积液。运输车辆在结束运输时,必须将车厢中的余料完全清除干净。每个运料车都有一个足够大的帆布蓬遮盖沥青混合料,以保温、防雨、防止混合料表面硬结和避免污染环境,并设专人检查车后厢密封情况。运料车数量较正常施工用的数量适当增加,以防止出现摊铺机待料的情况。为确保摊铺作业的连续性,每天按日产量计算后调配车辆,摊铺时摊铺机前要有运料车等候卸料,开始摊铺时等候卸料的车不宜少于5辆。已经离析或结团成块或在运料车辆卸料时滞留于车上的混合料,以及低于规定铺筑温度或被雨水淋湿的混合料都必须废弃。运至铺筑现场的混合料,必须在当天或当班完成压实。

③、沥青砼摊铺

在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基层上,先将路缘石铺设完毕后,方可铺筑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摊铺前,先对下承层进行整修、清扫。沿摊铺幅两侧边缘进行测量放样,用地锚倒链固定钢索,设置自动找平高程基准线,并设专人控制,下面层采用双面挂线,上面层采用平衡梁。熨平板固定预热10分钟,使其温度不低于62℃,并在熨平板下面拉线检测,保证熨平板的平整度。混合料正常温度为135℃-145℃,由质检员测温后,将合格的沥青混合料卸入摊铺机料斗,按2m/min 速度进行摊铺,当摊铺5-10m后,用细线绳横向检查摊铺拱度,横坡调整无误时,可继续摊铺。在摊铺过程中要保证摊铺必须均匀、缓慢、连续不断的进行,中间不得有停机待料现象,摊铺机料斗内任何时候都要保持1/2以上的混合料。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要得到有效的振动和压实,不允许有离析、撕扯、孔眼较大和横向垄埂等现象,摊铺机后设专人跟机,对局部摊铺缺陷进行人工修整。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要以均匀的速度行驶,并随时检查其摊铺的宽度、厚度、平整度、路拱及温度,对不合格之处要及时进行调整;对外形不规则、路面厚度不同、空间受到限制以及人工构造物接头等摊铺机无法工作的地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可以采用人工铺筑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的摊铺温度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F40-2004)要求;上面层的摊铺温度要符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随沥青的标号及气温的不同通过试验确定。

④、碾压:

混合料摊铺后要立即进行压实作业,压实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

碾压机械的配备,根据一座拌和机日产量及摊铺速度并结合试验所取得的碾压数据进行组合、配备,碾压时合理掌握碾压温度,如碾压时混合料温度偏高易发生堆料、起拱、终压难以成型,若碾压时温度偏低又使得密度和表面平整度不易保证。因此,一定要掌握最佳碾压温度。碾压时,先以14T光轮压路机初压3遍左右,初压温度控制在150℃以上,碾压速度为1.5-2KM/h,再用双钢轮和轮胎压路机交叉进行,碾压速度为2-3KM/h一般不少于4-6遍。压路机复压数遍,以14T 压路机终压至无明显轮迹为止,终压温度不低于90℃,采用双钢轮和胶轮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为2

.5-3.5KM/h。碾压作业时,尽量避免因起动、换向、倒转时机身不平稳对路面造成的不良结果。行驶要顺直平行于边缘,相邻轮迹的重叠至少30cm,并做到摊铺完毕,碾压也相应完成。压路机不得停在温度高于50℃的已压实的混合料上。在沿者缘石或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其他地方,采用振动夯或小型压实机具进行充分压实;已经完成碾压的路面,不得修补表皮。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或未冷却的路段上转向、制动或停留。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他杂质在压路机操作或停放期间落在路面上。

SMA上面层不得使用胶轮压路机碾压,其压实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符合《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⑤、气候条件: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要避免在雨天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必须暂停施工。当施工气温低于10℃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否则,要停止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⑥、接缝处理:

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连续作业,减少接缝数量,横向接缝施工时,接缝处采用挡板使端部整齐,上下层横向接缝均错位1米以上。铺筑接缝时可在已压实部分上面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预热软化,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接,用三米直尺对接缝处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继续向前摊铺。

⑦、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为使桥面铺装与下面的混凝土构件紧密结合,要对桥面下面的混凝土进行高压水冲洗。进行桥面铺装时,应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和尺寸预留好伸缩缝的工作槽,待路面完成后进行安装,并特别注意与伸缩缝的安装相配合。路面下面层、上面层施工时同时进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注:表内压实度可选用其中的1个或2个标准评定,选用两个标准时,已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带*号者指SMA路面,其他为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四、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1.垫层顺序

下承层报验→测量放样→清扫下承层→自卸车上料→摊铺→推土机推平→检测高程→压路机静压→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终压→检测高程→检测密实度→监理工程师认可。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顺序

下承层报验→清扫下承层→测量放样设置标高钢丝绳→平地机就位→自卸车卸料→摊铺→清除粗集料窝、粗集料带→压路机碾压→检测高程→检测密实度→监理工程师认可→覆盖洒水养生。

3.透层、粘层施工顺序

下承层报验→清扫下承层→撒布沥青→钢轮压路机碾压→养护。

4.沥青面层施工顺序

下承层报验→测量放样→浇洒沥青层→摊铺机摊铺→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成型→胶轮压路机碾压、成型→检测压实度、弯沉值、平整度几何尺寸及碾压方式遍数记录→按《规范》频率及项目检测所有数据→分项工程结束并交验。

五、施工组织管理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在规定的工期内按质、按时、安全的完成任务,建立如下的施工管理机构:

(一)、项目部施工组织管理体系图:

施工管理体系图

(二)、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数量、施工特点、工期要求及机具设备配置情况,在施工过程中拟投入劳动力30人,管理人员10人,其中技术工人20人。施工过程中,对劳动力的安排实行动态管理,随时增补。

六、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准备2012年8月10日~2012年9月10日,共30天;

(2)、垫层,2012年8月15日~2012年8月19日,共6天;

(3)、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及基层,2012年8月20日~2012年8月21日,共2天;

(4)、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2012年8月26日~2012年8月27日,共2天;

(5)、沥青封层,2012年9月1日~2012年9月2日,共2天。

(6)、沥青混凝土面层,2012年9月4日~2012年9月10日,共7天。

路面施工进度计划

七、确保工期的措施和方案

(一)工期保证方案

为确保工期要求,按期优质完成施工任务,拟采取以下工期方案:

1.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管理和施工人员,配备先进的拌和、摊铺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