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追溯性测试报告

可追溯性测试报告

可追溯性测试报告
可追溯性测试报告

XXXXX有限公司

2016年5月22日

产品可追溯性内测报告

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

阶段性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xxx系统 阶段性测试报告

Document Information Project Name: xxx系统 Document Version No: 1.0 Document Version Date: 2005-12-15 Prepared By: Preparation Date: 2005-12-18 Reviewed By: Review Date: Distribution List From Date Company / Role Email / Phone To Action* Due Date Company / Role Email / Phone * Action Types: Approve, Review, Inform, File, Action Required, Attend Meeting, Other (please specify) Version History Ver. No. Ver. Date Revised By Description Filename 1.0 2005-12-16黄锡波初稿

目录 1.测试概要 (5) 1.1. 概要 (5) 1.2. 测试方案设计摘要 (5) 1.3. 测试系统环境配置 (6) 1.4. 参考资料 (6) 2.测试内容、计划及完成状态 (6) 2.1. 测试内容、计划及完成状态 (6) 3.测试成果 (8) 3.1. 测试工作输出物 (8) 4.测试脚本及工具 (9) 4.1. 测试脚本 (9) 4.2. 测试工具 (11) 4.3. BB业务模拟测试工具 (13) 4.4. BB业务月终结算测试脚本 (14) 4.5. 白盒测试脚本 (14) 4.6. 其它测试工具 (15) 5.存在问题及建议 (16) 5.1. 待完成的测试工作 (16) 5.2. 已经完成的测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7) 5.2.1. 需高度重视的问题 (17) 5.2.2. 缺陷列表 (17) 5.3. 简单性能测试结果及建议 (20) 5.4. 其它问题及建议 (21) 6.专题:集成测试及建议 (21) 7.附件 (24) 7.1. (24)

奥氏体不锈钢304焊接性评定实验报告

奥氏体不锈钢304焊接性评定试验报告 奥氏体不锈钢304具有非常好的塑性和韧性,这决定了它具有良好的弯折、卷曲和冲压成型性,因而便于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容器或管道;奥氏体型不锈钢304的耐腐蚀性能特别优良,是它获得最为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也正是这样,在评价焊接质量时必然特别强调焊接接头的开裂倾向、焊接缺陷敏感性和耐晶间腐蚀等的能力。 本报告结合奥氏体不锈钢304的焊接特点,进行了手工钨极氩弧焊评定性试验,现就试验结果作一介绍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奥氏体不锈钢韧性、塑性好,焊接时不会发生淬火硬化,尽管其线膨胀系数比碳钢大得多,焊接过程中的弹塑性应力应变量很大,却极少出现冷裂纹;尽管有很强的加工硬化能力,由于焊接接头不存在淬火硬化区,所以,即使受焊接热影响而软化的区域,其抗拉强度仍然不低。304钢的热胀冷缩特别大所带来的焊接性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焊接热裂纹,这与奥氏体不锈钢的晶界特性和对某些微量杂质如硫、磷等敏感有关;二是焊接变形大。 1、焊接接头的热裂纹及其对策 1.1焊接接头产生热裂纹的原因 单相奥氏体组织的奥氏体型不锈钢焊接接头易发生焊接热裂纹,这种裂纹是在高温状态下形成的。常见的裂纹形式有弧坑裂纹、热影响区裂纹、焊缝横向和纵向裂纹。就裂纹的物理本质上讲,有凝固裂纹、液化裂纹和高温低塑性裂纹等多种。奥氏体型不锈钢易产生焊接接头热裂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焊缝金属凝固期间存在较大的拉应力,这是产生凝固裂纹的必要条件。由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的热导率小,线膨胀系数大,在焊接区降温(收缩)期焊接接头必然要承受较大的拉应力,这也促成各种类型热裂纹的产生。 2)方向性强的焊缝柱状晶组织的存在,有利于有害杂质的偏析及晶间液态夹层的形成。 3)奥氏体不锈钢的品种多,母材及焊缝的合金组成比较复杂。含镍量高的合金对硫和磷形成易熔共晶更为敏感,在某些钢中硅和铌等元素,也能形成有害的易熔晶间层。 1.2避免奥氏体型不锈钢焊接热裂纹的途径。 (1)冶金措施 1)焊缝金属中增添一定数量的铁素体组织,使焊缝成为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能很有效地防止焊缝热裂纹的产生。这是由于铁素体能够溶解较多的硫、磷等微量元素,使其在晶界上数量大大减少;同时由于奥氏体晶界上的低熔点杂质被铁素体分散和隔开,避免了低熔点杂质呈连续网状分布,从而阻碍热裂纹的扩展和延伸。常用以促成铁素体的元素有铬、钼、钒等。 2)控制焊缝金属中的铬镍比,对于304型不锈钢来说,当焊接材料的铬镍比小于1.61时,就易产生热裂纹;而铬镍比达到2.3~3.2时,就可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这一措施的 实质也是保证有一定量的铁素体的存在。 3)在焊缝金属中严格限制硼、硫、磷、硒等有害元素的含量,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对于不允许存在铁素体的纯奥氏体焊缝,可以加入适当的锰,少许的碳、氮,同时减少硅的含量。 (2)工艺措施 1)采用适当的焊接坡口或焊接方法,使母材金属在焊缝金属中所占的分量减少(即小的熔合比)。与此同时,在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中加入抗裂元素,且其有害杂质硫、磷的含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模板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一、试验样品描述 二、试验阶段 三、试验结论

四、试验项目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备注说明 注意:测试不通过或条件通过时需要备注说明现象或原因、所有工作状态机器需要连接信号线、功能测试涵盖遥控距离和按键功能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低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低温贮存) 机型名称Name料号/P/N(材料类填写供应商)试验样品/数量试验负责人实验测试结果■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验证产品低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降温速率为1℃/min,使试验箱温度达到-3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Test Condition

一对一辅导阶段总结及测试分析报告(样本)

学 生 情 况 阶 段 性 总 结 及 计 划 学生基本信息 姓名年级高三班主任 授课教师科目英语总结周期:月日至月日

学生情况阶段性总结 填写日期: 2015 年 1月 14 日 本阶段授课情况 本阶段授课内容 课题 课时 主要内容 本阶段完成情 况及效果 为性格等) 1. 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对词语的使用进行推敲,文章的构思和布局方面有所提高。 2. 掌握了相关的阅读技巧,阅读的正确率提高,解题的效率加快。 3.对问题的探究比较客观,有不懂会及时问,但对学习还不够彻底,有时会出现自我估计偏高的 现象,对自己在知识掌握的要求还不够严格。 4.较好地掌握了文法知识,并能较好地运用到写作和口语中。 本阶段考勤情况及班主任评语 考勤:__月__日至__月__日,本阶段所上课时__,剩余课时__,迟到___次 请假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 评语: 该生: 1.在英语学习上,学生的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知识内容,接受能力良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细节问题不够重视。 2. 该生学习态度端正,在辅导中听课态度认真,能够跟老师配合,在教师的指示下能够准确回答问题。 3. 已掌握一定的学习的方法,需要在薄弱方面加强,例如是写作方面。 4.学生的学习意识强,能够自主地学习,但不能按时相关的学习任务。 5.在做题方面比较熟练,基础问题不容易出错,学习能力和应试技巧方面还有待培养。

下阶段教学计划 计划内容课时 第一讲 Infinitives 1 (infinitive的结构, infinitive的时态体现, 文法功能) 2 第二讲 Infinitives 2 , drill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不带介词’to’的infinitive,含有infinitive的句阵,含有被动 语态的infinitive用法) 2 第三讲 Present participle (Present participle 的构成形式,时态,文法功能,特点,独立 结构) 2 第四讲 Past participle, drill for cloze (Present participle 的构成形式,动词的变化,文法功能,特点, 独立结构) 2 第五讲 Subject clause, drill for speaking (Predicative clause 的基本释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与object clause的比较) 2 第六讲 Predicative clause (Predicative clause 的基本释义,具体用法,注意事项) 2 第七讲 Gerund I, drill for writing ( gerund的基本释义,gerund的结构和形式,文法功能) 2 第八讲 Gerund II, drill for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gerund的时态与语态,逻辑主语,动名词与现在分词的异义) 2 第九讲Review 2 第十讲 Attribute clause, drill for writing (attribute Clause的结构,先行词,限定性关系从句,注意事项) 2 第十一讲 Adverbial Clause (Adverbial clause的释义,Adverbial clause种类及运用 When, while, as 辩析,adverbial clause与participle的互换) 2 第十二讲 Passive voice, drill for speaking (PV各时态的结构,A V与PV的之间的转换方法,转换过程应 注意事项,不用PV的情况分析,特殊形式的PV) 2 第十三讲 Subject-verb concord (语法一致原则,意义一致原则,就近原则,集体名词的主谓 一致) 2 第十四讲 Inversion, drill for cloze (Inversion分类,具体用法,注意事项,不用倒装的情况分析) 2 第十五讲 Pronoun, drill for writing (分类,主格与宾格的置换,并列人称代词的排序,双重所有格,不定代词的具体用法) 2 第十六讲 Adjective, adverb (比较级与最高级的用法,adjective的特殊用法) 2

基坑监测阶段性报告

基坑监测阶段性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基坑监测工程 阶段性报告 某某测绘有限公司 2012年3月03日 报告编写:某某某 工程负责:某某某 资料汇总:某某某 测绘单位:某某某测绘有限公司 阶段性报告 一、监测标准 1、本工程“技术设计书”;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4、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5、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7、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 8、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二、监测内容 根据基坑的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基坑的监测内容包括:1、基坑坡顶水平位移

2、基坑坡顶竖向位移 3、基坑深层水平位移及监测预警。 三、监测方法 (1)坡顶水平位移观测 坡顶水平位移基点观测采用极坐标法和前方交会法施测,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检查采用后方交会法检测。使用南方NTS-370全站仪进行监测,主要性能指标:1",3+2ppm 极坐标法是利用数学中的极坐标原理,以两个已知点为坐标轴,以其中一个点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测定观测点到极点的距离,测定观测点与极点连线和两个已知点连线的夹角的方法。 (2)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本次监测使用任丘市北方仪器厂生产的RQBF-698A智能型测斜仪,性能指标为±0.01mm/500mm。测斜管在测试前5天布设完毕,在3~5天内重复测量3次,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进行测试工作,测斜观测分正测和反测,测斜观测时每0.5m标记一定要卡在相同位置,每次读数一定要等候电压值稳定才能读数,确保读数准确性。 (3)坡顶竖向位移观测 竖向位移监测基坑竖向位移采用Trimble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其观测精度要求按国家二等水准规范执行。要求各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符合±0.5mm。 四、监测阶段性报告 自2011年10月03日,开始对基坑进行定期监测。 1、从10月3日至11月1日基坑开挖至-4.7米(历时30天),基坑水平位移最大量为H21:2.90mm,平均为2.06mm;竖向位移最大量为H21:-1.43mm,平均为- 0.89mm;深层水平位移最大量:孔号S03(东西方向)2.19mm(地下0.5m处)平均为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报告.docx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9-5-25 样品名称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样品编号2019-5-25 委托单位XXXX 实业有限公司型号/规格RC661-Z2委托单位 XXXXXX检测类别委托试验地址 样品来源 收样日期2019年4月15日 委托方送样 方式 2019 年4月15日~ 样品数量120检测日期 2019年5月15日 1.高低温工作试验10.外箱跌落试验18.标签酒精测试 2.高温高湿工作试验11.外箱振动试验19.盐雾测试 3.外箱温湿度交变储存试验 12.稳定性测试20.外箱抗压测试 4.外箱高温高湿储存试验13.铅笔硬度测试21.ESD 测试 检测项目 5.冷热冲击试验14.底噪测试22.电源通断测试 6.裸机跌落试验15.防水测试23.裸机振动试验 7.裸机微跌试验16.大头针缝隙安全测试 https://www.doczj.com/doc/b04601717.html,B 线摇摆测试 8.彩盒包装跌落试验17.标签橡皮测试25.125℃高温存放 9.快递盒包装跌落试验 样品说明委托方提供120 个样品用于本次试验,其中: 裸机 40台, PCBA 20 块,带包装 3 箱( 60台)。

参考标准: 检测依据 YD/T 1539-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检测结论样品按照要求完成了测试,测试结果见报告正文 备注--- 编制:审核:批准: 批准人职务: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1页共 9页

XXXX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2019-5-25 试验情况综述 序号项目 1高低温1 标准要求 温度45℃ 试验情况 工作 试验 2高温 高湿 工作 试验3外箱 温湿度 交变 储存 试验 持续时间 6 小时 2温度45℃~ -1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10 ℃ 持续时间 6 小时 4温度-10 ℃~ 45℃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15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温度40℃ 相对湿度90﹪ 持续时间96h 样品状态在线测试 1温度70℃ 湿度40﹪ 持续时间12 小时 2温度70℃~ -20 ℃ 降温时间 2 小时 3温度-20 ℃ 4持续时间12 小时 温度-20 ℃~ 湿度40 ﹪ 升温时间 1 小时 每循环时间27 小时 循环次数4 样品状态包装、不

测试报告示例讲解

苏宁信息体系 中台项目群订单中心项目 SIT测试阶段 测试报告 (示例文档)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文档记录 修订记录 批准者 此文档需要以下人员批准 分发 此文档分发给以下部门或单位相关人员:

目录 1.文档简介 (4) 1.1文档说明 (4) 1.2参考文档 (4) 2.测试概述 (5) 2.1测试范围 (5) 2.2测试过程概述 (5) 2.3测试软硬件环境 (6) 2.4测试数据 (6) 2.5测试工具 (6) 2.6测试方法 (7) 3.测试执行总结 (8) 3.1测试案例覆盖总结 (8) 3.2测试案例执行总结 (8) 3.3测试缺陷总结 (8) 3.3.1 缺陷的分布--按照严重程度划分 (8) 3.3.2 缺陷的分布--按照功能模块划分 (9) 3.3.3 缺陷的趋势—阻塞(Block)级别缺陷 (10) 3.3.4 缺陷的趋势—致命(Critical)级别缺陷 (11) 4.分析与总结 (12) 4.1结论和建议 (12) 4.2遗留的显著问题 (12) 4.3风险分析 (13)

1. 文档简介 1.1 文档说明 本文档是关于中台项目群订单中心项目SIT测试阶段的测试报告,目的是有效总结订单中心项目SIT测试阶段测试工作的实施情况,评估测试状态与结果, 使得需求负责人、开发负责人、版本负责人等相关人员能够对版本质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1.2 参考文档 本文档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如下文档:

2. 测试概述 2.1 测试范围 <包括被测试项目的业务范围,项目所涉及的外部系统等, 可以列举测试范围内的需求列表、模块列表,也可以列举测试特性列表, 并说明本阶段测试涉及的前提条件,包括受到哪些条件限制和相关情况说明等,> <注:一般情况下,本部分的内容与对应的测试计划当中相应部分的内容应该一致。可以从测试方案中获得. 如果不一致,应该在后续测试执行概述章节将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描述,并说明造成不一致的原因> 本次SIT测试包含以下的业务流程: 实体及实时延保订单交易及执行流程 礼品卡订单交易及执行流程 事后延保订单交易及执行流程 合约机订单交易及执行流程 货到付款流程 订单支付后退货流程 订单支付后取消流程 2.2 测试过程概述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魔方宝系统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2017年10月

1.测试环境 2.问题统计 (说明:该报告为阶段性测试的统计报告,该报表统计的bug数量为:本发布阶段内第一份申请单提交日期为起,直至填写报告这天为止的BUG数量,如果以前版本中有问题延期至本发布阶段来修正,那么该缺陷也需要统计进来;如果是功能测试报告则只统计当轮的即可,如果是功能+验证则需要统计本发布阶段的) 2.1按BUG状态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表3 按bug状态统计 3.测试综述 本轮测试持续将近_______周,到目前为止(如果是功能测试则是指本轮次,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是指本发布阶段)发现的BUG数据量____个,其中,重新开启:____个,未解决:____个,已解决:____个。(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还需说明本轮次新发现的bug情况,如:本轮测试新发现的问题有多少个?其中严重的有多少个?)从测试的角度给出该轮测试是否通过,是否需要做回归测试,或验证测试。 4.问题与建议

总结项目测试过程,以及和开发人员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建议等 5.其他 (如果对应的测试申请单中既有功能测试类型,又有验证测试类型,那么只出功能测试报告即可,同时该项必填,需要在此附上本发布阶段的遗留问题清单以及本发布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清单;遗留问题清单中如果不属本发布阶段测试范围的须在备注中说明) 5.1遗留问题列表(本发布阶段发现的,以及前发布阶段延期至本阶段来修正的缺陷) 表10 遗留问题列表 5.2重大bug列表(指本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清单) 5.3质量风险[可选] 主要是在本发布阶段针对开发经理要求不测试且最终确实未测试,但是测试人员从质量的角度认为需要测试的功能点做简要说明

检验测试报告(材料模板)

视频会议软终端项目SDV阶段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 : QR-RD-0056-00版本 : V3.1 保密等级:普通 发出部门: 测试部 发布日期:2012-4-20发送:测试部 抄送: 总页数: 9 附件: 主题词:测试报告模板 文件类别: 跨部门 部门内 编制人: 责任人 : 审核: 批准 : 文件变更纪录 文件分发清单

测试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4) 2.测试对象描述 (4) 3.测试范围 (4) 3.1测试范围 (4) 3.2测试环境 (4) 3.2.1硬件测试环境 (4) 3.2.2软件测试环境 (4) 4.测试结果 (5) 4.1测试时间 (5) 4.2测试用例状态表 (5) 4.3遗留缺陷列表 (5) 4.3.1 遗留TOP缺陷分析 (6) 4.4测试范围结论 (6) 4.4.1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2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6) 4.4.3热传测试结果分析 (6) 4.4.4软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5自动化测试结论 (6) 4.4.6系统测试结论 (6) 4.4.7光学测试结论 (6) 4.4.8结构测试结论 (7) 5.差异分析 (7) 6.风险问题与分析 (7) 7.测试结论 (7)

1.目的 说明此阶段实施验证测试目的,如产品在SDV阶段,则验证目的为:验证产品满足设计规格要求,基本功能、性能已完全实现. 2.测试对象描述 简要对被测试对象进行描述;包括测试对象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性能等; 3.测试范围 3.1 测试范围 分别对本阶段重点测试的内容罗列,(重点范围可以从开发要求的测试重点,测试分析确定的测试重点等纬度分别罗列出来) 1、 2、 3、 3.2 测试环境 针对将要实施测试的软件、硬件测试环境进行说明。包括对测试环境的总体图,软、硬件产品的物料配置表进行描述。 3.2.1硬件测试环境 3.2.2软件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及配置(包括硬件及软件等,配置需要细列): 测试参考资料

功能测试报告模板

文件编号:JDXGNCDBG-20160418 泸州交易系统 功能测试报告 西安必特思维软件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文档信息 版本记录

目录 目录 (3) 图目录 (4) 表目录 (4) 1 引言 (5) 1.1 测试概述 (5) 1.2 目的 (5) 1.3 参考资料 (5) 2 测试方法和范围 (5) 2.1 测试方法 (5) 2.2 测试范围 (6) 3 测试结果 (9) 3.1 缺陷的分布情况图表 (9) 3.1.1 房地产交易管理 (9) 3.1.2 系统管理 (10) 3.1.3 基础管理 (10) 3.1.4 系统工具 (10) 3.1.5 帮助 (10) 3.2 功能点测试结果 (10) 4 结论 (11) 4.1 测试总结 (11) 附件01. 缺陷等级的描述 (12)

图目录 图3.1-1房地产交易管理缺陷 (9) 表目录 表2.2-1测试范围 (6) 表附件01-1 (12)

1引言 1.1测试概述 a)产品名称/版本:泸州交易系统功能测试报告(V1.0)。 b)测试类型:功能测试。 c)测试标准:所有功能按流程可以正常操作。 d)测试方法:手工测试□√;自动测试□。 e)测试执行人员:胡碧波。 f)测试时间: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至2016年4月14日星期四。 g)测试平台:1. Win7+360浏览器8.1.1.200。 1.2目的 本测试报告是泸州交易系统(V1.0)功能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前台网站显示及操作是否合理,后台管理中心能否正常实现对前台的管理功能。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各级领导。 1.3参考资料 《泸州交易系统测试计划(V1.0)》 2测试方法和范围 2.1测试方法 主要是采取黑盒测试的方法,站在用户的角度,根据功能实际的操作流程,测试每个功能及功能按键。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初稿) 一、试验样品描述 项目描述备注产品型号 Sample type: 样品数量 Sample qty: 硬件版本 H/W version: 软件版本 S/W version: 测试申请人: Test applicant: 申请日期 Application date: 二、试验阶段 测试单位 测试阶段□样品■小批□中批□量产 三、试验结论 测试结论■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四、试验项目 Summary of Contents 测试项目测试结果备注 Group 1 高温贮存OK 低温贮存OK 恒温恒湿贮存OK 高低温度/电压交变测试 交变湿热OK Group 2冷热冲击测试OK 振动测试OK 跌落测试OK 防水测试 漏电起痕测试 灼热丝测试 雷击测试 噪音测试 ROHS测试 Group 3 按键寿命测试OK 插拔寿命测试OK 接口弯折测试OK 电线摇摆测试 盐雾测试 Group 4开/关机测试OK 耐高压试验OK ESD测试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 ,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序列号(S/N ) 外观 结构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可焊性常规试验规范

可焊性常规试验规范 1.0目的 为了确保上线使用的来料满足规定质量要求,杜绝不合格的来料上线使用; 2.0适用范围 可焊性试验的标准要求和试验方法。 3.0职责 3.1 IQC试验员职责 3.1.1 负责对属于可焊性试验的试验项目任务,按照试验规范及检验流程进行随机抽样并实 施试验,及时做好试验记录及标识,并保证其真实、准确; 3.1.2 负责按规定要求进行试验的物料返还以及适量保留不合格品; 3.1.3 负责按试验流程要求正确出具产品试验不合格记录; 3.2 IQC主管职责 3.2.1 负责对试验员所出具产品试验不合格报告和不合格品,按试收规范和更改要求进行审 核; 4.0业务程序 4.1 试验要求: ①、试验温度:235±5℃; ②、浸锡持续时间为:2.5±0.5S(片状引脚的散热片除外,浸锡持续时间为3.5±0.5S); ③、散热片浸焊完毕后,用60W电烙铁对其引脚烫3.5±0.5S,引脚焊锡层无脱落、发黑、 大面积针孔现象; ④、镀层为镍的五金件采用电路铁法进行试验,电烙铁焊接时间为2.5±0.5S; ⑤、引脚浸入深度为距离元器件根部1.5—2mm; ⑥、试验前,应及时将锡面表面氧化层小心刮除,注意避免锡渣流入锡炉内造成故障; ⑦、试验前,用温度计检查锡炉温度,符合要求即可试验;电烙铁可焊性试验功率为60W; 4.2 试验品种及抽样方案: 4.3 试验判断标准分类: A类不合格:镀层脱落、不润湿、粘焊性不连续、氧化、发黑、完全不上锡 B类不合格:弱润湿、多孔结构、引线上有污物或杂质、粘焊性不光滑、焊料涂层的气孔、

东莞德信诚精品培训课程(部分) 内审员系列培训课程查看详情 TS16949五大工具与QC/QA/QE品质管理类查看详情 JIT >>> https://www.doczj.com/doc/b04601717.html, qq:1425983954 4.4 转移规则:

可靠性测试产品高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指南

术语和定义 HALT(High Accelerated Life Test):高加速寿命试验,即试验中对试验对象施加的环境应力比试验对象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运输、存储及运行环境内,可能受到的环境应力大得多,以此来加速暴露试验样品的缺陷和薄弱环节,而后对暴露的缺陷和故障从设计、工艺和用料等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达到快速提升可靠性的目的。 运行限或操作限(Operation Limit):指产品某应力水平上失效(样品不工作或其工作指标超限),但当应力值略有降低或回复初始值时,试样又恢复正常工作,则样品能够恢复正常的最高应力水平值称为运行限。 破坏限(Destruct Limit):在某应力水平上升到某值时,样品失效,即使当应力回落到低于运行限时,试样仍然不能恢复正常工作,这时的应力水平值称为破坏限。 裕度(Margin):产品运行环境应力的设计限与运行限或破坏限的差值。产品的裕度越大,则其可靠性越高。 夹具(Fixture):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固定试样的器具。振动试验必须使用夹具,使振台振动能量有效地传递给试样。 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在某方向测量试样振动加速度大小的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振动项目中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视试验箱振动能量通过夹具有效传递给试样的效率。 振动功率谱密度(Vibrating Power Spectral Density):也称为加速谱密度,衡量振动在每个频率点的加速度大小,单位为(g2/Hz)。 Grms(Gs in a root mean square):振动中衡量振动强度大小的物理单位,与加速度单位相同,物理含义为对振动功率谱密度在频率上积分后的平方根。 热电偶(Thermocouple):利用“不同导体结合在一起产生与温度成比例的电压”这一物理规律制作的温度传感器。在HALT试验的热应力测试项目中,利用热电偶监视产品各点的温度分布。 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对试样的测试,用以判断试样能否在测试环境下完成规定的功能,性能是否下降。一般是通过测量试样的关键参数是否达到指标或利用诊断模式测试试样的内部性能。 摘要:本文围绕产品HALT试验,详细介绍HALT试验基本要求、总体过程及试验过程。 关键词:HALT试验、基本要求、试验过程 1、HALT试验基本要求 1.1对试验设备的要求 1.1.1对试验箱的要求 做HALT试验的设备必须能够提供振动应力和热应力,并满足下列指标: 振动应力:必须能够提供6个自由度的随机振动;振动能量带宽为2Hz~10000Hz;振台在无负载情况下至少能产生65Grms的振动输出。 热应力:目标是为产品创造快速温度变化的环境,要求至少45℃/min的温变率;温度许可范围至少为-90℃~+170℃。

功能测试报告

软件功能测试报告 1.概述 本文档详细说明了_______________系统功能测试报告。用户在开发_______________系统时 表1概述 2.测试环境 表2测试环境 3.问题统计 (说明:该报告为阶段性测试的统计报告,该报表统计的bug数量为:本发布阶段内第一份申请单提交日期为起,直至填写报告这天为止的BUG数量,如果以前版本中有问题延期至本发布阶段来修正,那么该缺陷也需要统计进来;如果是功能测试报告则只统计当轮的即可,如果是功能+验证则需要统计本发布阶段的) 3.1 按BUG状态统计(表格后面可以附上柱形图,以示更直观)

表3bug状态统计 4.测试综述 本轮测试持续将近_______周,到目前为止(如果是功能测试则是指本轮次,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是指本发布阶段)发现的BUG数据量____个,其中,重新开启:____个,未解决:____个,已解决:____个。(如果是功能+验证测试,则还需说明本轮次新发现的bug 情况,如:本轮测试新发现的问题有多少个?其中严重的有多少个?)从测试的角度给出该轮测试是否通过,是否需要做回归测试,或验证测试。 5.问题与建议 总结项目测试过程,以及和开发人员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验,也可以提出自己的一些改进建议等 6.其他 (如果对应的测试申请单中既有功能测试类型,又有验证测试类型,那么只出功能测试报告即可,同时该项必填,需要在此附上本发布阶段的遗留问题清单以及本发布阶段新发现的重大bug清单;遗留问题清单中如果不属本发布阶段测试范围的须在备注中说明) 6.1遗留问题列表(本发布阶段发现的,以及前发布阶段延期至本阶段来修正的缺陷) 表10 遗留问题列表

系统测试报告(详细模板)

xxxxxxxxxxxxxxx 系统测试报告 xxxxxxxxxxx公司 20xx年xx月

版本修订记录

xxxxxx测试报告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术语解释 (1) 1.4参考资料 (1) 2测试概要 (2) 2.1系统简介 (2) 2.2测试计划描述 (2) 2.3测试环境 (2) 3测试结果及分析 (3) 3.1测试执行情况 (3) 3.2功能测试报告 (3) 3.2.1系统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3) 3.2.2功能插件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3网站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4内容管理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2.5辅助工具模块测试报告单 (4) 3.3系统性能测试报告 (4) 3.4不间断运行测试报告 (5) 3.5易用性测试报告 (5) 3.6安全性测试报告 (6) 3.7可靠性测试报告 (6) 3.8可维护性测试报告 (7) 4测试结论与建议 (9) 4.1测试人员对需求的理解 (9) 4.2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过程 (9) 4.3测试结果分析 (9) 4.4建议 (9)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xxxxxxxxxx公司 1.3 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 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软件阶段性评审报告

软件阶段性评审报告内容如下表: 用户 管理人员(PM)? 软件开发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初步)需求规格 说明书 ?? (初步)项目开发 计划 用户需求调研的完备性(关键 需求点及潜在需求点)? 用户需求深度的(准确)界定 性;需求实现的周期性; 初步的项目开发计划(资源、周 期、模式)? 软件开发人员用户 管理人员 标准化人员特邀专家 质量管理人员软件需求说明书 数据要求及数据 字典 项目开发计划 软件需求说明书是否覆盖了用 户的所?有要求(用户需求调研 报告软件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和数据要求说 明书的明确性、完整性、一致 性、可测试性、可跟踪性(软件 需求说明书数据流图数据字 典) 项目开发计划的合理性(用户 方公司技术委员会项目组 等) 文档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包括公司的ISO QMS有关规

软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 标准化人员概要设计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否与软件需 求说明书的要求一致(概要设 计??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对比 “测试”)? 概要设计说明书是否正确、完 整、一致 系统的模块划分是否合理(逻 辑上、系统后期拓展上、用户应 用需求上)? 接口定义是否明确? 文档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软件开发人员? 管理人员 标准化人员详细设计说明书? 测试计划 数据库设计说明 书 详细设计说明书是否与概要设 计说明书的要求一致?(概要设 计与详细设计的“测试”) ?模块内部逻辑结构是否合理, 模块之间接口是否清晰?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否完全, 是否正确反映详细设计说明书 的要求

?测试是否全面、合理(测试计划)? 文档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软件专家组成人员(管理人员) 软件测评单位? 科研计划管理人员 开发组成员 业主单位代表软件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说明 软件测试说明对各测试用力进 行详细的定义和说明,审核测 试用例、环境、测试软件、测试 工具等准备工作是否全面、到 位。 在测试过程中,填写“软件测试 记录”。发现软件问题,则填写 “软件问题报告单”。测试记录 包括测试的时间、地点、操作 人、参加人、测试输入数据、期 望测试结果、实际测试结果及 测试规程 软件开发人员用户 管理人员? 标准化人员?承办方与交办成套文档开发的软件系统是否已达到软 件需求说明书规定的各项技术 指标 使用手册是否完整、正确? ?文档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

OSP成膜后的PCB板性能测试报告

YM-NT603成膜后的PCB板性能测试报告 一、耐高温测试及通孔焊接测试: 双面 PCB: 50片 板厚: 0.062〞 板孔数: 128个 6块双面裸铜板: 用于测膜厚 成膜:YM-NT603 加湿老化处理:35℃,95%R.H.96小时 回流焊设备: SAKA 运速: 20mm/min 风频: 32Hz 升温过程: 100℃→150℃→185℃→200℃→275℃ 过程时间: 3分50秒 YM-NT603成膜后的外观: 铜面光亮,成膜致密均匀,测得膜厚为0.26微米 过炉后的外观过一次10片: 铜面光亮,无任何变化, 测得膜厚为0.24微米过二次10片: 铜面稍变淡黄,测得膜厚为0.22微米 过三次10片: 铜面变成金黄色,测得膜厚为0.20微米 过四次10片: 铜面变成深褐色,测得膜厚为0.18微米 过五次10片: 铜面再次变光亮,测得膜厚为0.16微米 小结:OSP膜表面老化的颜色并不代表铜面已被氧化,通过测试每过一次回流炉,然后测得膜厚,膜厚的损耗约为0.02微米。也就是说过完5次回流炉后,膜的厚度仍然有0.1个微米以上.充份证明了YM-NT603具有可靠的耐高温性,以下可焊性测试方法参照 IPC-TM-650&2.4.14.1 波峰焊设备: SAKA 运速: 1.3m/min 助焊剂 : 免清洗型 焊料: 无铅 上助焊剂的压力: 0.25kg/cm2 设备的斜度: 5.5度 预热温度:120℃ 焊接温度:255℃ 焊接时间: 3~6秒 可焊性合格率: 100% 通孔焊接率: 合格 结论:YM-NT603成膜后的PCB板不但具有可靠的耐高温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通用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 2016年06月

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可靠性测试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xxxxxx软件项目的系统测试报告,目的在于对系统开发和实施后的的结果进行测试以及测试结果分析,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项目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预期参考人员包括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项目管理者、其他质量管理人员和需要阅读本报告的高层领导。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xxxxxxx系统 开发方: xxxxxxxxxx公司 1.3术语解释 系统测试:按照需求规格说明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的测试。 功能测试:测试软件各个功能模块是否正确,逻辑是否正确。 系统测试分析:对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报告,便于交流和保存。 1.4参考资料 1)GB/T 8566—2001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期过程》(原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2)GB/T 8567—1988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3)GB/T 11457—1995 《软件工程术语》 4)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5)GB/T 12505—19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2测试概要 2.1系统简介 xxxxxxxxxxxxxxxxxxxx 2.2测试计划描述 本测试报告按照xxxxx系统使用手册介绍系统的功能,测试系统的能力是否满足《xxxx 项目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测试分为功能测试和系统测试两部分。 功能测试覆盖各子系统中的功能模块,本测试针对在现有产品功能模块以及实施结果分别进行测试,测试整个系统是否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要求实现的功能,以及测试系统的易用性、用户界面的友好性。 系统测试包括系统的易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维护性进行测试,整个系统集成后提供服务的能力,还包括系统服务性能测试、疲劳测试(不间断运行)。 2.3测试环境

焊接相关标准汇总

标准号标准名称 焊接基础通用标准 GB/T3375--94 焊接术语 GB324--88 焊缝符号表示法 GB5185--85 金属焊接及钎焊方法在图样上的表示代号 GB12212--90 技术制图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 GB4656--84 技术制图金属结构件表示法 GB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 GB986--88 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 GB/T12467.1—1998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1部分:选择及使用指南 GB/Tl2468.2--1998 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2部分:完整质量要求GB/Tl2468.3--1998 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3部分:一般质量要求GB/Tl2468.4--1998 焊接质量保证金属材料的熔化焊第4部分:基本质量要求GB/T12469--90 焊接质量保证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 GBl0854--90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T16672—1996 焊缝----工作位置----倾角和转角的定义 焊接材料标准 焊条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 GB984--85 堆焊焊条 GB/T3670--1995 铜及铜合金焊条 GB3669--83 铝及铝合金焊条 GBl0044--88 铸铁焊条及焊丝 GB/T13814—92 镍及镍合金焊条 GB895--86 船用395焊条技术条件 JB/T6964—93 特细碳钢焊条 JB/T8423—96 电焊条焊接工艺性能评定方法 GB3429--82 碳素焊条钢盘条 JB/DQ7388--88 堆焊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DQ7389--88 铸铁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DQ7390--88 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焊条产品质量分等 JB/T3223--96 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焊丝 GB/T14957—94 熔化焊用钢丝 GB/T14958--94 气体保护焊用钢丝 GB/T8110--95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 GBl0045--88 碳钢药芯焊丝 GB9460--83 铜及铜合金焊丝 GBl0858--89 铝及铝合金焊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