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我国教育与科技创新现状的几点思考-6页文档资料

关于我国教育与科技创新现状的几点思考-6页文档资料

关于我国教育与科技创新现状的几点思考

1 关于教育的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地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中国有句俗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早期的英国高校以及现代的牛津、剑桥等国际名校,他们采用的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是“原始森林模式”,即创造开放的、多元化的学术环境,鼓励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在此环境下,既可以培养出参天大树,也可以培育出新的物种,从而实现重大科学发现。但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大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人工育林模式”,人为干预的力度过大,虽然我们也能收获栋梁之材,但我们可能会失去培养和发现新物种的诸多机会。实际上,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观

是一致的。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们当前的教育主要是放在了“智”的方面,是以考试为中心,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直到研究生。教育仅仅围绕受教育者个人一己的利益进行。文本考试一统天下,“德”、“体”、“美”无从体现,忽视培养受教育者解决欲望冲突的能力,通过逐级考试筛选出来的“优等生”也没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最根本的一点,在培养“社会人”这一方面我们存在重大缺失。胡锦涛主席曾号召全国人民提倡“八荣八耻”,实际上,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受过初等教育的人所应遵循的,这也恰恰说明我们初等教育的

过失。

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和制定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我们的教育目标。针对不同的阶段,人才的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比方说,在小学及学前班,我们应着重对孩子进行“德”和生活技能方面的培养,为使他们成为“社会人”奠定基础;在中学阶段,我们应着重对学生进行“智”和人生观方面的培养,为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理想的人”奠定基础;在高等教育阶段,我们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将有不同的收获,培养出适用社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合格人才。

2 关于职业教育问题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刚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们的加工、制造业还处于一个有待进一步发展的水平。要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飞跃,我们需要大量的高水平技术人才和熟练技工。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陈旧技术产业被淘汰和新的技术产业的出现,也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例如,在英国,现代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在英国政府和社会教育机构的大力推动下,英国职业教育一改其落后面

貌,形成了被国际职业教育界推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已经成为帮助英国开拓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英国政府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了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还从教育体制和就业制度入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首先,打通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与大学各级学位教育之间的联系,把职业教育摆到与学科教育、各级学位教育完全平等的地位,从根本上改变社会鄙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其次,在就业制度上突出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

但是,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包括:政府和企业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视度不足,特别是有些企业过度重视眼前利益,缺乏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的体系不完备,对进入职业教育人员的引导、教育规划和就业流程及待遇等相关政策不规范,对进入该教育体系的人员吸引力度欠缺。因此,在职业教育方面,我们可借鉴英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即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包括: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高效实用的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系、遍布全国的职业教育中心和先进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等。相信一个健全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将为我国的经济腾飞、实现“中国梦”插上强劲的翅膀。

3 关于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例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英国仍是一个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的社会,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学校之间、弱势群体以及学生个体学业成绩等几个层面。特别是在18世纪以前,英国长期存在着贵贱分明的双轨制,贵族和富有家庭的子女享有专门的家庭教育,或是被送入文法学校,然后进入如剑桥、牛津等一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