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大纲2014

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大纲2014

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大纲2014
燃料与燃烧课程教学大纲2014

重庆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燃料与燃烧》

、课程名称及代码

五、课程预备知识

1、先修课程:普通化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2、后修课程:燃气应用、冷热源工程。

六、课程教学目标(需明确各教学环节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贡献)

七、课程教学大纲(括号内为参考学时数)

6.燃气燃烧的火焰传播(6学时)

火焰传播理论基础,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2学时)

1.绪论 (1学时)

燃料燃烧学的基本内容、研究方向及主要课题,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2 .燃料特性概论

(3学时)

燃料特性概述,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及气体燃料的种类、化学组成、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使用性能;

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及气体燃料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 3 .燃料燃烧计算

(5学时)

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量计算,完全燃烧时的烟气量计算;

烟气的检测与分析计算;(1学时)[工!]

六、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教学要求(

表掌握;表理解)

燃料的燃烧温度计算,不完全燃烧时的烟气量及热损失量计算。 4 .燃烧反应动力学基础

(6学时)

燃烧化学反应速度;(1学时)[NJ ]

扩散火焰的稳定条件。(1学时)[] 9 .液体燃料的燃烧

(3学时)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1学时)

可燃气体的燃烧反应机理;

(2学时)

燃气的热力着火机理与着火过程,燃气的强制点火方法。 5 ?燃烧的气流混合过程

(3学时)

静止气体中的自由射流,平行气流;

横向气流中的射流运动,旋转射流; (1学时)[H ]

紊流扩散过程。 (1学时)[£ 6 .燃气燃烧的火焰传播

(6学时)

火焰传播理论基础,影响火焰传播速度的因素;

预混可燃气体火焰传播速度计算;

紊流火焰传播速度理论; 火焰传播的浓度极限。

7 ?气体燃料的燃烧(5学时)

气体燃料的扩散式燃烧;

气体燃料的部分预混式燃烧;

气体燃料的完全预混式燃烧;

(1学时)匚口

燃烧过程的强化与完善。 (1学时)

[J ]

8 .燃烧火焰的稳定特性(5学时)

预混气中火焰的稳定条件;

高速气流中火焰的稳定方法; (1 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液体燃料的雾化及雾化装置, 油滴燃烧和油雾燃烧机理, 燃料油的乳化燃烧技术。(2学时)

[ ]

10.固体燃料的燃烧

(3学时)

11?燃烧污染及其防治 (5学时)

燃料燃烧造成的大气污染,烟尘的生成机理及防治;

(1学时)

[]

硫的氧化物生成机理及防治; (1学时)

[口] 氮的氧化物生成机理及防治; (1学时)

12. 实验环节(3学时)

七、 课程教学环节(课程讲授/课堂讨论/课程大作业/期末考试等)

a. 授课环节:结合建环专业的实际专业范畴,系统讲授燃料燃烧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与 专业

实践相结合,注重与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与后续学习课程相联系。

b. 课程实验:与理论知识互为补充,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学生从实践中学会理 论知

识的应用和拓展。

c. 课堂讨论交流环节:训练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 良好

的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d. 课后答疑环节: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e. 考试环节:起至U 督促学生综合复习,接受检验。

八、 教学建议(以独立开设本门课程学时为例)

课内总学时 课内学时分配 课外学时分配

课程学时 48

课堂讲课

43

课后复习

自学父流

课外答疑

及其分配

课堂讨论

2

讨论准备

实验辅导

课前预习

固体燃料的燃烧方法,碳粒的燃烧理论;

碳粒的燃烬时间及影响因素,碳粒的着火与熄火。

低NQ 燃烧方法与低NO 燃烧装置

燃气燃烧火焰传播速度动力法实验;

(1学时)[R

燃气燃烧火焰传播速度静力法实验; (1学时)

燃烧产物成分测试与分析;

(1学时)

(2学时)

(1学时)

(2学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