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智学校实训班烘焙课教案《制作蔓越莓饼干》

培智学校实训班烘焙课教案《制作蔓越莓饼干》

培智学校实训班烘焙课教案《制作蔓越莓饼干》
培智学校实训班烘焙课教案《制作蔓越莓饼干》

xxxx启智学校2015学年(一)烘焙学科教案

培智班康复课教案.

培智班康复课教案《手指谣》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培智康复课,本课主要分为两块:学习基本手型和手指操。通过把手指动作运用到儿歌当中,成为一个完整的内容,使学生的小肌肉群得到了锻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基本的手指指型,能跟随老师正确做动作。 2、能正确的朗读儿歌,并能完成手指操的动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手指灵活性及模仿能力。 情感目标:锻炼学生的首脑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学生要多运动、多锻炼。 个训目标: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做出动作。 2、能认真上课,不打扰他人上课。 教学重点: 手指指型、手指操的动作。 教学难点:手指操的完整及连贯性。 教学方法:直观法、演示法、练习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 手指指型 三、新授: 导入:(伸出两只手)这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他们能做很多事,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让自己的两只手动起来。 1、出示课件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 分指合指切指拳头扇指钩指弯指

提问:我们学习过了分指、合指,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几种手指指型。 教师分别示范切指、拳头、切指、扇指、钩指、弯指的指型动作,并讲解要领,让学生模仿动作。在熟练之后教师喊口令做手指指型动作组合,教师指导。 2、学习儿歌并做手指操?——《五个好兄弟》 五个好兄弟 两个大拇指(两手成拳相对,拳心面向身体,拇指伸直), 比比一样高(拳心相对,拇指并在一起), 相互点点头(两手拳相对,拳心向身体,拇指向前弯屈), 接着弯弯腰(拳心相对,拇指向前弯屈) 两个小拇指(两手小指伸直) 一样都灵巧(两手小指弯屈运动) 相互拉拉勾变成好朋友(两手小指反复互勾) 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弹动食指、中指、无名指) 样样事情离不了(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弯屈运动) 五个兄弟在一起(分指、合指) 团结起来力无比(拳头) 教师带领学生熟读儿歌之后,教师完示范动作讲解要点,分节教授并指导。 四、巩固练习: 游戏《手指操》。 五、小结: 教育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予表扬,其他同学鼓励。

感统训练教案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简案 (一) [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 [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 [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 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 [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 [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 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二) [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 [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 [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 [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 [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 (一)前庭平衡 *重度异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陀螺游戏 5分钟 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 *轻中度异常 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 2、吊缆游戏10分钟 3、大陀螺游戏5分钟 4、踩踏石游戏10分钟 5、大陀螺游戏 5-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游戏 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 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 *重度失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 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 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 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 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 5、慢拍球游戏 (三)触觉防御 *重度失常 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感觉统合训练 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视、听、触等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这是儿童个体学习的生理基础和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如果这方面有缺损和不足都会导致行为发展和学习上的困难。 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依据 1. 美国艾尔丝博士( Dr.JeanAryes )提出的感觉统合理念( Sensorylnte —gration )因此矫治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上的不足,通过前庭觉、平衡感、触觉防御和本体感四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训练,是一种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2. 我们认为感觉统合是全方位的,应该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觉的统合。除动态的大肌肉运动外,还应增加相对静态的视、听训练,以及视、听、说、动之间的统合训练。 3. 触觉在感觉统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和一个人的情绪有关,但情绪不仅是生理触摸的问题,也是心理调节问题,使儿童处在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4. 多年研究表明,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儿童感觉统合是能力是认知能力发展的根基。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把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感统训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5. 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成立不久,引进日本 PRS 筛查量表,并对江苏省 5000 多名 5 — 12 岁儿童中进行感统失调率的样本调查,建立了江苏评定常模标准量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全国使用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定,为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依据。 6. 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 独生子女、小家庭制,都市化的形成,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逐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南京失调概率为 36.6% ,北京为 48% ,上海为 52.7% 。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小学、幼儿园参加感统训练的达 98% 以上,他们在群体预防上有一定作用。几年来,课题组举办过全国性学习班十多期,在幼儿园发展实验单位七十余家,遍及江苏、广东、山东、云南、北京、上海等十个省市,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 (一)肢体动感训练课程有三大课程:

培智感统教案(全)

一年级感统教案(108课时) 第一学期(54课时) 一、常规课 训练项目:常规课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地点:教室和校园 训练目标: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 训练过程: 1、在教室和学生互相介绍认识,熟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对学生做点名答到训练,让学生记住“董老师上感统课。” 2、对学生的坐姿站姿提出要求,对课堂纪律提出要求,使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 3、为学生固定队形,并做报数训练。 4、带学生参观感统教室和校园操场,熟悉教学楼一楼厕所的位置,并使学生知道感统课有专门的教室以及教室所在的具体位置。 5、给学生教热身操。 6、留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放松休整。 二、认识感统课 训练项目:认识感统课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地点:感统教室 训练目标:带学生走进感统教室,给学生讲解感统器材的名字和训练方法,并对在感统教室上课提出要求。 训练过程: 1、巩固常规,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董老师上感统课”等。 2、给学生放感统课视频,是学生大致了解上课情形。展示感统器材照片,给学生讲解器材名字和使用方法。 3、带学生去感统教室,为学生指定坐的位置和顺序,给学生讲解教室的感统器材,并对感统教室安全、纪律、卫生做出要求,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爱护教室卫生和器械,认真训练。 4、给学生教热身操。 5、留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放松休整。 三、评估课 训练项目:评估课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地点:感统教室 训练目标:为学生讲解本学期训练项目,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对学生的活动能力有大体的了解,方便以后在训练中对学生分层,制定不同的目标。 训练过程: 1、巩固常规,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董老师上感统课”等。 2、带学生做热身操。 3、为学生指定坐的位置和顺序,要求学生按顺序坐好。 4、指定器材:平衡触觉板、滚筒、爬行毛毛虫,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察记录。要求

感统训练教案313岁儿童适用)(2020年10月整理).pdf

感统训练培训教材(适合3-13岁儿童) 一、基本内容 1、什么是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rttinhyotC.S(1960)Lashley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Ayres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1972年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一般人的概念感觉是指视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但实际上人类生存需要的是了基本而且最重要的感觉却是触觉、前庭觉及运动觉。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前庭平衡觉是利用内耳的三对半规管及耳石(碳酸钙结晶体)来探测地心引力并控制头部在活动中的方们,及保持身体的平衡。运动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觉。人类的各种感觉学习贯穿了人的一生,简单地讲,这是一种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都不能发展。感觉统合学习的最关键期是7岁以前,因为在这期间,人类的大脑发展特别快。 2、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 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1970年,美国的心理学家爱瑞斯首先发现了在3~13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出现上述症候群,并不是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功能发育不协调,需要进行心理训练来加以矫正。经过科学家的大量临床心理研究发现,相当数量的儿童出现的上述问题是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因为人体各部分器官都是通过与外界接触,向大脑传递感觉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有效组合,指挥人完成各项活动。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它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 3、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合3-13岁的孩子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心理专家测查和诊断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课程,通过一些特殊研制的器具,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一般经过1-3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孩子的学习成绩、逻辑推理能力、记忆能力、运动协调能力、人际关系、饮食和睡眠、情绪等方面都会有令人满意的提高和改善,其中,儿童的智力水平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美国、欧洲各国、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从70年代兴起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现已发展成每个小学校都设有感觉统合训练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几年,国内也已引进、开发了这一训练理论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临床实践表明,参加训练的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85%的受训儿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结合药物治疗的话显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适用解决3-13岁有学习困难或行为问题的儿童。 4、儿童感觉统合项目越多越好吗?

培智学生动作康复教案

培智学生动作康复教案 课题花样走 使用教 材 自编教材 课时安 排 八课时个案目标在学科中的整合 第一层次学生:邹汶利、陈思琪、第二层次学生:余清 雨、曹坤汉、胡正阳 第三层次学生:杨怀 洋、刘言 个训学生 视情况而定 知识熟悉感统课的流程,能 够学习学习各个关节 活动 熟悉感统课的流程,能 够学习学习各个关节 活动 熟悉感统课的流程, 能够学习学习各个关 节活动 熟悉感统课 的流程,能够 学习各个关 节活动 技能1、在睁眼状态下完成 肢体各关节的多种活 动方式,在老师言语引 导下感受各关节的活 动方式。 2、指认身体部位。能 模仿老师的动作、并按 老师言语指令,指认自 己的身体部位。 1、分别在睁眼和闭目 两种状态下完成肢体 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 式,在老师言语引导下 感受各关节的活动方 式。 2、指认身体部位。按 老师言语指令,指认自 己的身体部位。 1、分别在睁眼和闭目 两种状态下完成肢体 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 式,在老师言语引导 下感受各关节的活动 方式。 2、指认身体部位。按 老师言语指令,在闭 目情况下指认自己的 身体部位。 1、分别在睁 眼和闭目两 种状态下完 成肢体各关 节的多种活 动方式,在老 师言语引导 下感受各关 节的活动方 式。 2、指认身体 部位。按老师 言语指令,闭 目指认自己 的身体部位。 情感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学生喜欢感觉统合课程,培养学生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困难,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专注力 教学重点完成肢体各关节的多种活动方 式,指认身体部位 教学难 点 在闭眼睛状态下完成各项活动 使用教 具 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环节:排队列学生站一列纵队

感统课程教案

第一讲感觉统合理论基本概述 一、感统起源 1970年欧美、日本先进国家,问题儿童日趋严重,经数百位专家共同研究,终于1972年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爱尔丝博士提出感觉统合失调学说,认为是都市生活中小家庭结构造成婴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主要原因。感觉统合失调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完成其方法体系。通过儿童感兴趣的各种游戏式运动(即感觉统合能力训练)来控制和协调其感觉,引发适当的反应,使之在感觉经验的积累中改善感觉处理和组合机能,提高其学习成绩。爱瑞斯认为,儿童的学习障碍主要源于他们的感觉统合功能失调问题,即儿童因神经系统功能协调不良,无法对从视觉、听觉、触觉、肌肉传来的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从地心引力及动作感觉等接收到的信息作适当的解释和利用,感觉输入发生困难,无法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并伴随其他行为问题。具体训练方法包括爬行,悠荡,旋转和其他特殊的技能训练和活动。可改善儿童脑体协调性、视听等感觉的反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对生活的态度。感觉统合训练在美国、日本等地已成为儿童(特别是幼儿)教育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中国也开始被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感觉统合概述 人类感觉学习发展的过程主要有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感觉通路;第二阶段:发展感觉动作;第三阶段:认识身体形象;第四阶段:形成知觉运动;第五阶段:发展认知学习。这些过程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大肌肉的健全成长,所以平衡感的好坏,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特别是前庭讯息及平衡感协调而成的前庭平衡能力,会直接干扰运动协调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健全发展。人类学习最重要的并非知识,知识只是工具,如何吸收、消化、使用知识才是适应生活的能力。学习能力是身体感官、神经组织及大脑间的互动,身体的视、听、嗅、味、触及平衡感官,透过中枢神经分支及末端神经组织,将讯息传入大脑各功能区,称为感觉学习。大脑将这些讯息整合,作出反应再透过神经组织,指挥身体感官的动作,称为运动学习。感觉学习和运动学习的不断互动便形成了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一种状态,13岁之前基本形成之后改变十分困难。 三、何为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

培智感统校本教材

实用标准文档感统课实用教学手册 一、感觉统合 )的理论首先是美国加利福尼感觉统合(integrationsensory 1977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Jean 年系统地提出来。(包括视、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将他们整合起来,形这一过程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称之为感觉统合。前庭平衡功能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行为表现有:触觉过分敏感、失常、视觉感不良、听觉感不良、动作协调不良、本体感失调等等。 二、课程理念 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感统课是康复训练课程的其中一门,为满足不同学生感觉统合训练需求而设置,注重功能改善与潜能开发,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功能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一)立足现实,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感觉统合训练是建立在现实原则的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和 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心理发展需求,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制订并实施个别化训练方案,增进学生的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二)遵循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关注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 依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目标,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原则,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感统训练,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为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三)重视过程,快乐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注每一位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过程和进步,以鼓励和赞赏为不断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与协调,让学生通过快乐的训练体验,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 能运用各感知器官感知事物,增强感知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对环境的改变能做出适当的反映;掌握粗大、精细动作的部分技能,提提高自我控制高动作的正确性和灵活性;组织与整合各种感知信息,与整体协调能力,增强注意力;将所学技能融入日常生活,增加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不断提升自信心。(二)领域目标1、感知训练领域记忆事物。运用视觉追踪目标、1.1能集中视线,辨别不同事物、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辨别不同的事物。1.2能注意聆听,运用听觉来辨别不同的声音、能运用触觉分辨物体的外形、1.3识别不同的触觉感受,质地等。1.4识别不同的味道,能分辨食物的特征。1.5识别不同的气味,能凭嗅觉分辨物体。1.6识别自己身体的部分,学会分辨身体上

感统训练教案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 (一) [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 [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 [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 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 [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 [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 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二) [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 [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 [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 [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 [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 (一)前庭平衡 *重度异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陀螺游戏5分钟 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 *轻中度异常 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 2、吊缆游戏10分钟 3、大陀螺游戏5分钟 4、踩踏石游戏10分钟 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游戏 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 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 (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 *重度失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 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 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 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 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 5、慢拍球游戏 (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 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轻中度异常 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按摩球游戏10分钟 2、抓痒游戏5分钟 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 4、多做户外活动 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 (四)发育期运用障碍 *重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跳袋10分钟 3、跳床10分钟 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

培智感统校本教材

感统课实用教学手册 一、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的理论首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Jean 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1977年系统地提出来。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将他们整合起来,形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一过程称之为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行为表现有:触觉过分敏感、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视觉感不良、听觉感不良、动作协调不良、本体感失调等等。 二、课程理念 感统课是康复训练课程的其中一门,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满足不同学生感觉统合训练需求而设置,注重功能改善与潜能开发,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功能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一)立足现实,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感觉统合训练是建立在现实原则的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个别化训练方案,增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其生活质量。

(二)遵循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关注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 依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目标,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原则,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感统训练,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为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三)重视过程,快乐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注每一位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过程和进步,以鼓励和赞赏为主,让学生通过快乐的训练体验,不断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与协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能运用各感知器官感知事物,增强感知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对环境的改变能做出适当的反映;掌握粗大、精细动作的部分技能,提高动作的正确性和灵活性;组织与整合各种感知信息,提高自我控制与整体协调能力,增强注意力;将所学技能融入日常生活,增加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不断提升自信心。 (二)领域目标 1、感知训练领域 1.1能集中视线,运用视觉追踪目标、辨别不同事物、记忆事物。 1.2能注意聆听,运用听觉来辨别不同的声音、辨别不同的事物。 1.3识别不同的触觉感受,能运用触觉分辨物体的外形、质地等。 1.4识别不同的味道,能分辨食物的特征。

2-3岁幼儿感统精彩活动教案设计

4月 跳抓被单 一、目标 1、训练向上跳的动作。 二、准备 1、被单1条。 2、做好预备活动。 三、玩法 1、教师示双脚并拢用力向上跳。幼儿原地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两名教师拉起被单举过幼儿头顶,让幼儿站在被单下面向上跳抓被单。教师同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根据幼儿情况,适时满满增加挑战难度,抬高被单。 拾捡积木 一、目标 1、观察积木颜色、形状的不同,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 二、准备 1、积木若干,软垫 三、玩法

1、可创设一个情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将积木散在软垫上。 3、教师口述或出示图片,让幼儿根据要求拾捡对应的积木。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 4、活动结束,幼儿和老师一起将所有的积木捡回放好。 攀爬云梯 一、目标 1、训练爬的技能,增强动作协调性。 二、准备 1、云梯,音乐 三、玩法 1、教师示爬的动作,要求手膝着地,幼儿排成一队,有序跟着教师爬行。 2、分成2~3组,进行比赛。(播放音乐) 3、总结。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白兔跳 一、目标 1、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的动作,初步掌握双脚跳的基本要领。 2、发展跳跃能力。 二、准备 1、检查地面整洁无障碍物。 2、带领幼儿做好预备活动。 三、玩法 1、创设简单的故事情境,教师和幼儿要像小白兔一样跳。 2、教师示白兔跳跃动作: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背后或竖在头上做兔耳朵,双脚弯曲45度,身体前倾。依靠前脚掌起跳。 3、带领幼儿练习,个别指导动作不规的幼儿。 4、分组,一名教师带领幼儿在创设的情境下练习白兔跳。另一名教师维持秩序。 5月 侧推大龙球 一、目标

1、练习侧走,增强动作协调性和平衡感。 二、准备 1、大龙球,平衡木 三、玩法 1、1名教师依次指导幼儿侧走在平衡木上,联系两次。 2、大龙球放在幼儿面前,鼓励幼儿侧身一边推球,一边走至平衡木尽头。 倒退行走 一、目标 1、提高身体协调能力 二、准备 1、地面贴有直线,无障碍物的教室 三、玩法 1、开始时要求幼儿随意的在地板上倒着走。 2、幼儿熟悉初步的要求后,教师依次扶持沿直线倒着走。 3、带领幼儿独立地沿直线倒走。

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案.doc

课 培智学校二年级生活语文课主讲 型惠琳琳程人 一:教材介绍与分析 《清明端午中秋》是一篇上海市卢湾辅读学校的生活语文课 文,该文主要介绍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重要的中国传 统节日以及对应节日的传统习俗。通过学习该生活语文课文,可 用使学生了解到节日的传统习俗活动,感受到传统节日的美好。 二:学生基本情况及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八名,类型包括轻中度,重度智力障碍,自闭 症,脑瘫。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授课内容的特点将学生分为两 类: A 类学生 : 肖 xx 赵 xx 张 xx 李 xx 年龄在 8—10 岁之间,属于轻 中度智力落后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通过老师的讲课初步掌握各个节日及对应的节日活动。 B 类学生:孙xx 胡 xx 曹 xx 匡 xx 年龄在 8— 10 岁之间包括重度智障,唐氏综合征,自闭症认知能力较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需要老师的反复提示才能完成较为简单的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A 类学生:知道并能口头表述三个节 日的名称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两种传统习俗; B 类学生:知道 三个节日以及每个节日对应的至少一种传统习俗。 2、过程与方法: A 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下能够完成 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并配对; B 类学生:在老师的指令 和提示下能够部分完成将传统节日习俗对应的图片分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对 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育康复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三个传统节日的节日习俗活动 (2)教学难点:能够按照节日的不同进行匹配不同的节日传统 习俗。 五:教具准备

培智生活语文第二册教案

培智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第1课一二三 一、复习导入:1、出示字卡“一”,“二”学生认读。 二、新授 1、认识汉字:“三” (1)、出示小朋友图片,一个一个出示,边出示边让学生数。 (2)、出示3个小朋友,问: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了? (3)对了,现在有三个小朋友了。出示字卡“三”,这就是三。 生尝试读,矫正——跟读——开火车读——举手认读 (4)无提示认读词语:三 抽读——集体读(每次3遍)——找词语(P4第二题,听老师读找出词语)2 3 1 2 3 4 4 (1 (2 (3 (4 习。 (5 (一)复习导入: 播放图片(楼梯的各种类型、各种场所的楼梯) 1、“楼梯楼梯”分别集体读3遍 2、找字卡:听老师读拿出相应的字卡 (二)新授

1、认识笔画: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尝试认一认 矫正教读 个别认读 集体、分组赛读 画一画:在桌子上画一画笔画的形状 2、听一听,找一找 ( (3) 、笔画回顾:撇点ㄑ竖折折钩横折钩 ,书写笔画 3、一分钟安全提示:上下楼梯靠右慢行,教室内玩耍要小心桌椅,不在楼道上奔跑 1、 2、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句“谁在下楼。” 3、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走,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笔画 出示PPT“一”、“丨” 带领C组学生朗读笔画名称 2.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卡片“楼梯” 带领 二、 1 2 3 4 5 1 2 3.教师示范朗读“小朋友在上楼” 4.向每一位学生提问“小朋友在干什么?” 5.教师:请同学们在生字卡片中找到上,贴到“上楼梯”图片的下面6.出示班级中不同小朋友上楼的照片,提问“某某在干什么?”

特殊教育课件 康复训练教案

康复训练课教案 标签:感统课程,感统课程教案,教案 导读:一、大笼球目标: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强化前庭体系机能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调适重力感的信息,促进固有感觉和本体感的发展。过程:一、走线、问好、指令操、律动二、游戏:踩脚踏车妈妈和宝宝脚对脚,踩脚踏车,你说快,我就快,快``` 你说慢,我就慢,... 一、大笼球 目标:丰富孩子的前庭感觉,强化前庭体系机能及身体肌肉的张力,调适重力感的信息,促进固有感觉和本体感的发展。 过程:一、走线、问好、指令操、律动 二、游戏:踩脚踏车 妈妈和宝宝脚对脚,踩脚踏车,你说快,我就快,快``` 你说慢,我就慢,慢``` 三、1.主题:大笼球 趴在球上,A俯卧大笼球 B俯趴大笼球 C仰卧大笼球 D依靠大笼球 E坐上大笼球 2.游戏俯卧大笼球抓东西 让孩子俯卧在大笼球上,保持身体平衡,将目标物,放置于孩子前面,孩子向前滚动时用手可以够得到的位置. 3.体操游戏----划船(妈妈和老师一起比赛) 二、阳光隧道 目标: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过程:一、走线、问好、指令操、律动 二、复习上周课程:A推大笼球(准备大笼球、小旗子) B肢体翻滚(左右翻滚与连续翻滚) 三、主题:1.介绍阳光隧道(准备毛绒玩具若干,放入隧道中) 2.搬运游戏:穿呼啦圈,穿越阳光隧道(向前爬,倒着爬) 3.体操游戏:划船 4.摸黑向前(将圆筒立起来,宝宝向前行) 5.肢体液筒 四、总结、结束语 三、蹦蹦床 目标:让孩子站在蹦蹦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时,膝盖弯曲,脚后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正划不足。 过程:一、走线、问好、律动、操节 二、复习:向前和后爬—搬动书本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目教案资料

特教感觉统合训练项 目

彬县特殊教育学校感觉统合训练 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所谓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视、听、触等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这是儿童个体学习的生理基础和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如果这方面有缺损和不足都会导致行为发展和学习上的困难。 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依据 1. 美国艾尔丝博士( Dr.JeanAryes )提出的感觉统合理念( Sensorylnte — gration )因此矫治儿童学习行为和学习能力上的不足,通过前庭觉、平衡感、触觉防御和本体感四个方面对儿童进行训练,是一种事前提出预防和改善的方法。 2. 我们认为感觉统合是全方位的,应该包括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觉的统合。除动态的大肌肉运动外,还应增加相对静态的视、听训练,以及视、听、说、动之间的统合训练。 3. 触觉在感觉统合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和一个人的情绪有关,但情绪不仅是生理触摸的问题,也是心理调节问题,使儿童处在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4. 多年研究表明,人类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以感知觉为基础的,儿童感觉统合是能力是认知能力发展的根基。感觉统合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学习能力,所以我们把发展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我们感统训练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5. 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成立不久,引进日本 PRS 筛查量表,并对江苏省 5000 多名 5 — 12 岁儿童中进行感统失调率的样本调查,建立了江苏评定常模标准量表,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适合全国使用的儿童感觉统合评定量表,对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定,为感觉统合训练提供依据。 6. 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 , 独生子女、小家庭制,都市化的形成,感觉统合失调儿童逐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南京失调概率为 36.6% ,北京为 48% ,上海为 52.7% 。在一些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小学、幼儿园参加感统训练的达 98% 以上,他们在群体预防上有一定作用。几年来,课题组举办过全国性学习班十多期,在幼儿园发展实验单位七十余家,遍及江苏、广东、山东、云南、北京、上海等十个省市,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 (一)肢体动感训练课程有三大课程:

培智感统校本教材

感统课实用教学手册 、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 )的理论首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 A.Jean 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1977年系统地提出来。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将他们整合起来,形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一过程称之为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失调的常见行为表现有:触觉过分敏感、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视觉感不良、听觉感不良、动作协调不良、本体感失调等等。 、课程理念 感统课是康复训练课程的其中一门,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满足不同学生感觉统合训练需求而设置,注重功能改善与潜能开发,具有基础性、发展性、功能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一)立足现实,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感觉统合训练是建立在现实原则的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和 心理发展需求,针对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制订并实施个别化训练方案,增进学生的生活、学习与社会适应能力, 提升其生活质量。

(二)遵循儿童发展基本规律,关注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 依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定目标,遵循“小步子多循环”原则, 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感统训练,实现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为学生适应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三)重视过程,快乐为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关注每一位智力障碍儿童的训练过程和进步,以鼓励和赞赏为 主,让学生通过快乐的训练体验,不断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与协调,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程目标 (一)总目 标 能运用各感知器官感知事物,增强感知的敏锐性和准确性,对 环境的改变能做出适当的反映;掌握粗大、精细动作的部分技能,提 高动作的正确性和灵活性;组织与整合各种感知信息,提高自我控制 与整体协调能力,增强注意力;将所学技能融入日常生活,增加与外 界环境的互动,不断提升自信心。 (二)领域目 标 1、感知训练领域 1. 能集中视线,运用视觉追踪目标、辨别不同事物、记忆事物。 1 1.2能注意聆听,运用听觉来辨别不同的声音、辨别不同的事物。 1.3识别不同的触觉感受,能运用触觉分辨物体的外形、质地等。 1.4 识别不同的味道,能分辨食物的特征。

培智学校烹饪课——《葱香千层饼》教案.doc

启智学校2015 学年(一)烹饪学科教案 授课教师授课班 级 实训班授课时间2017.3.13 课题葱香千层饼使用 教材 自编 课时 安排 两节课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五名智障学生,其中三人烹饪技能较佳,动手能力较好,能独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另两人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全程讲解和辅助。 1、观察成品菜,学做葱香千层饼 目标2、在制作葱香千层饼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知道做菜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重点学做葱香千层饼 教学难点学做葱香千层饼 使用教具面粉,油,水,葱,盐,鸡蛋 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问揭题 出示图片(葱香千层饼)询问学生:同学们, 图片导入激发学这是什么啊?学生品尝 生的兴趣,调动生:葱香千层饼 学生的积极性。师:你喜欢吃吗? 生:喜欢 师:那你知道他怎么做吗? 生:不知道 师:很简单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做 葱香千层饼吧! 二、制作过程: 1. 取面粉150 克。 分步演示,更详 2. 加入一个鸡蛋。 细,更清晰。 3. 再加入适量水,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醒 10 分钟左右。 4. 小葱切碎。 5. 将面团擀成约2mm 厚的大面饼。 6. 撒上油、盐、小葱。 7. 卷起面饼。 8. 将卷好的面饼分为三份,并卷起来。 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 9. 再将卷好的面团擀成约2mm 的面饼。 10. 锅里加油。待油稍热后放入面饼,烙至两 面金黄。 三、学生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的劳动观 学生动手制作葱香千层饼,教师从旁帮助。学生制作葱香千层饼 念、动手能力,让 学生体会到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四、品尝劳动成果 学生自己品尝劳动成果。学生品尝劳动成果,享受劳动的喜悦 心情。 板书设计葱香千层饼作业回家做葱香千层饼给家长吃 效果分析学生参与程度目标完成程度整体状况一般一般一般

培智学校教学计划

培智学校教学计划 培智学校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篇) 培智学校教学计划1 一、实习学校: 实习学生:班级:培智一班 学生人数:14人男:10女:4 二、班级情况 班级共有学生14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4人,男女人数失衡。其中有五名学生走读,九人住读。其中有两名唐氏综合症学生,两名自闭症学生,其他均为智力障碍学生。因为班上学生类型差异较大,且学生有来自城镇和周边各个村镇,家庭环境差异也较大。所以,在个性、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大部分学生都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和特别的关注。班级中有三名学生家长陪读,家长能积极支持老师工作。但部分学生家长为农民或老人,能支持老师工作,但不重视家庭教育,希望能与教师配合。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听从老师指令,少部分不能听从指令的,可由助教老师协助。 三、工作项目及要求 (一)行为规范教育: 1、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关心集体,自觉维护学校的环境卫生。 2、进校离校注意排队整齐、安静,主动与校门口的老师、同学打招呼。

3、作业认真、自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4、不打不闹,上下楼梯靠右走。 5、上课听讲认真,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6、在教学大楼里安静,不喧哗。 (二)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1、听课习惯,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延长注意时间 2、作业习惯和作业上交习惯,每天给予一部分学生自己做作业的时间,并让学生按时交作业。 (三)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的培养: 1、整理书桌,每天早上和晚上都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整理书桌。 2、清洁教室卫生,每天早上上课前都让学生一起做清洁。 3、学做家务,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住在学校,每周定期组织内务。 (四)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 1、独立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能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 2、能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 第一:学习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能自觉遵守班级常规, 第二:重视主题班会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用活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增强班级凝聚力,要开展好主题班会。 第四: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班级卫生实行责任到位制,每天小结进行奖惩。个人卫生实行监督。

培智感统教案(全)

培智感统教案(全)

一年级感统教案(108课时) 第一学期(54课时) 一、常规课 训练项目:常规课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地点:教室和校园 训练目标: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和学校生活。 训练过程: 1、在教室和学生互相介绍认识,熟记每个学生的名字,对学生做点名答到训练,让学生记住“董老师上感统课。” 2、对学生的坐姿站姿提出要求,对课堂纪律提出要求,使学生尽快适应课堂教学。 3、为学生固定队形,并做报数训练。 4、带学生参观感统教室和校园操场,熟悉教学楼一楼厕所的位置,并使学生知道感统课有专门的教室以及教室所在的具体位置。 5、给学生教热身操。 6、留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放松休整。 二、认识感统课 训练项目:认识感统课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地点:感统教室 训练目标:带学生走进感统教室,给学生讲解感统器材的名字和训练方法,并对在感统教室上课提出要求。 训练过程: 1、巩固常规,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董老师上感统课”等。 2、给学生放感统课视频,是学生大致了解上课情形。展示感统器材照片,给学生讲解器材名字和使用方法。 3、带学生去感统教室,为学生指定坐的位置和顺序,给学生讲解教室的感统器材,并对感统教室安全、纪律、卫生做出要求,教育学生要注意安全,遵守纪律,爱护教室卫生和器械,认真训练。 4、给学生教热身操。 5、留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放松休整。 三、评估课 训练项目:评估课 课时安排:3课时 训练地点:感统教室

训练目标:为学生讲解本学期训练项目,让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对学生的活动能力有大体的了解,方便以后在训练中对学生分层,制定不同的目标。 训练过程: 1、巩固常规,师生问好,点名答到,“董老师上感统课”等。 2、带学生做热身操。 3、为学生指定坐的位置和顺序,要求学生按顺序坐好。 4、指定器材:平衡触觉板、滚筒、爬行毛毛虫,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观察记录。要求学生要注意活动安全,遵守纪律,爱护教室卫生和器械。 5、留足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放松休整。 四、平衡触觉板 训练项目:平衡触觉板 课时安排:6课时 训练地点:感统教室 训练目标:平衡触觉板是带有触觉点的触觉板组成的各种变化的步道,主要适用于触觉身体协调不良的孩子。

感统训练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 (一) [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 [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 体感不足 [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 [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 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 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 [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 [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 (二) [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 [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 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 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 [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 [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 (一)前庭平衡 *重度异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陀螺游戏5分钟 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 *轻中度异常 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 2、吊缆游戏10分钟 3、大陀螺游戏5分钟 4、踩踏石游戏10分钟 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游戏

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 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 (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 *重度失常 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 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 *轻中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 3、3、万象组合----跳、爬、钻、 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 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 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 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 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 5、慢拍球游戏 (三)触觉防御 *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轻中度异常 1、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吊缆游戏15分钟 3、大龙球游戏10分钟 *家庭训练计划 1、按摩球游戏10分钟 2、抓痒游戏5分钟 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 4、多做户外活动 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 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 (四)发育期运用障碍 *重度失常 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 2、跳袋10分钟 3、跳床10分钟 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