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考试(物理)

一、选择题

1.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2.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木块A、B保持静止.若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关于木块B的受力个数可能是()

A.3个或4个B.3个或5个C.4个或5个D.4个或6个

3.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

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

C.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

D.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4.如图是在购物商场里常见的电梯,左图为阶梯电梯,右图为斜面电梯,设两电梯中各站一个质量相同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两乘客受到电梯的

A .摩擦力的方向相同

B .支持力的大小相同

C .支持力的方向相同

D .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

5.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 表示无人机重力,F 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6.在某次检测国产某品牌汽车的刹车性能时,通过传感器发现踩下刹车后,汽车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2305x t t =-,则关于该次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4s 内的位移是40m B .汽车的加速度是﹣5m/s 2 C .汽车的初速度是20m/s

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是10m/s

7.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

A .

B .

C .

D .

8.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A .水

B .牛

C .桥

D .锄头

10.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 、2a 、3a 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 1、F 2、F 3,则F 1、F 2、F 3之比为

A .1∶1∶1

B .2∶3∶6

C .6∶3∶2

D .以上都不对

11.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 .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 ,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是5 m/s

1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相继经过两段距离均为9m 的路程,第一段用时3s ,第二段用时6 s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 A .

1

6

m/s 2 B .

1

3

m/s 2 C .

2

3

m/s 2 D .

4

3

m/s 2 13.如图,物体沿两个半径为的半圆弧由A 到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 . 4R ,2πR 向东

B .4R 向东,2πR 向东

C .4πR 向东,4R

D .4R 向东,2πR

14.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 ,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21.510s ,由此估算出位置A 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

A .1.6m

B .2.5m

C .3.2m

D .4.5m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心是物体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故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大于地面对人的弹力

D.拿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6.如油画所示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的情景,他设计并做了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关于这个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符合

...史实的是()

A.伽利略以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

B.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

C.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D.伽利略用实验而不是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 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17.如图所示,物体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5N的力F作用下,沿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A.等于零

B.小于5N

C.等于5N

D.大于5N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几何中心

B.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

C.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D.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不一定相互接触

19.2018年8月28日,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苏炳添以9.92 s夺得金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100m全程中,苏炳添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都比亚军选手的大

B.比赛过程中,苏炳添起跑时的加速度一定比亚军选手的大

C.苏炳添以9.92 s夺得金牌,9.92 s指的是时间

D.苏炳添的100 m成绩为9.92 s,说明他通过终点的瞬时速度约为10.08 m/s

20.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两位同学合作,用刻度尺可测得人的反应时间。如图甲所示,A握住尺的上端,B在尺的下部做握尺的准备(但不与尺接触),当看到A放开手时,B立即握住尺。若B做握尺准备时,手指位置如图乙所示,而握住尺时的位置如图丙所示,由此测得B同学的反应时间约为

A .20s

B .0.30s

C .0.10s

D .0.04s

二、多选题

2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3m 、m 的两个可看成质点的小球A 、B ,中间用一细线连接,小球A 由细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 点,小球B 由细线拴接于墙角的C 点,初始时刻,细线OA 与细线BC 垂直,细线OA 与竖直方向成37°角,若保持A 球位置不动,而将BC 线的C 端沿水平方向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移动前,细线OA 中的张力大小为3.2mg

B .移动过程中,细线OA 中的张力保持不变

C .移动过程中,细线BC 中的张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 .移动过程中,细线BC 中的张力逐渐增大

22.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起点和终点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上升过程所需的时间与下降过程所需的时间相同

B .物体上升的初速度与下降回到出发点的末速度相同

C .两次经过空中同一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 .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3.如图甲所示为倾斜的传送带,正以恒定的速度v 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传送带的倾角为

37,一物块以初速度0v 从传送带的底部冲上传送带并沿传送带向上运动,物块到传送带頂

端的速度恰好为零,其运动的v-t 图象如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2

10/g m s =,

370.6,370.8sin cos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传送带的速度为4m/s

B .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32m

C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D .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直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

24.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 、BC ,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 的长度是BC 的3倍.一颗子弹以初速度0v 从A 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 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

,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子弹到

B 点的速度为

4v B .子弹到B 点的速度为02v

C .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4t

D .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2

t

25.物体由A 点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1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某一最大速度m v 后,立即做加速度大小为2a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到B 点停下,经历总时问为t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最大速度()m 12v a a t =+ B .最大速度m 2v v =

C .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均等于v

D .12、a a 必须满足

12122a a v

a a t

=+ 三、实验题

26.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27.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_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N/m.

(3)分析图象,总结出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L用m为单位)28.(1)某同学要进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请在下面列出的部分实验器材中,选出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填在横线上(填编号):____________。

①秒表②刻度尺③低压直流电源④低压交流电源

(2)如图,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A=_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9.如图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实验,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3.0 cm的遮光条。滑块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15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 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Δt=2.50 s。则:

(1)滑块经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v1=____m/s;

(2)在下滑过程中,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____ m/s2。

30.为了测量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社码实验得得出了砝码得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

出.(g=10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______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选填“系统误差”或“偶然误差”)

四、解答题

31.一个滑块沿斜面静止匀加速滑下,依次通过斜面上的A、B、C三点,如图所示,已知AB=6m,BC=10m,滑块经过AB、BC两段位移的时间都是2s,求

(1)滑块在B点的瞬时速度?

(2)滑块运动的加速度?

(3) A到初始位置的距离?

32.如图所示,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

∠A=∠B=60°,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为多大?

33.近两年,台州交警将“礼让行人”作为管理重点,“斑马线前车让人”现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图所示.司机小明驾车以43 km/h(约为12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城市道路上沿直线行驶.看到斑马线有行人后立即以2 m/s2的加速度刹车,车停住时车头刚好碰到斑马线.等待行人10 s后(人已走过),又用了8 s时间匀加速至原来的速度.开始刹车时设为计时起点(即t=0),则:

(1)求车第3 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2)求车前10 s 内的位移大小

(3)求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原速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34.(10分)一物体正以6m/s 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现对物体施加与速度同向的大小恒为2m/s 2的加速度,求:

(1)当物体的速度增大到12m/s 时,经历的时间是多少? (2)施加加速度后10s 内物体的位移是多少?

35.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离地面125m 时打开降落伞,伞张开后运动员就以14.3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速度为5m/s ,问:

(1)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为多少?

(2)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到达地面?(g =10m/s 2)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0~1s 内2

11m/s a =,物体从静止开始正向匀加速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直线,1s 末速度111m/s v a t ==,在1s ~2 s 内,2

21m/s a =-,物体将仍沿正方向运动,但要减速,2s

末时速度2120v v a t =+=,2s ~3s 内重复0~1s 内运动情况,3s ~4s 内重复1s ~2s 内运动情况,综上正确的图象为C ,ABD 错误.

2.C

解析:C

试题分析:先对A 分析,B 对A 有向右的静摩擦力;再分析B 受力,B 可能受到斜面的静摩擦力,也可能不受斜面的静摩擦力,B 受力情况有两种可能.

解:B 至少受到重力、A 对B 的压力和静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四个力.斜面对物体B 可能有静摩擦力,也有可能没有静摩擦力; 故选C .

【点评】本题关键先对A 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 对A 有向左的静摩擦力,然后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到A 对B 有向右的静摩擦力;再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找力.

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BC .设水球的直径为d ,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 ,2d ,3d 和4d ,根据2

12

x at

知,所以时间之比

为1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

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1):1;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 错误;

A .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v =a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A 错误;

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 正确。

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对甲为阶梯电梯,进行受力分析,则为:重力与支持力,两者相平衡,不受摩擦力作用;而对于图乙为斜面电梯,受到重力、垂直于斜面的支持力与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知,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相平衡,因此它们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不同,只有电梯对人的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都等于重力; A .摩擦力的方向相同,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支持力的大小相同,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支持力的方向相同,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作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均相同,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

5.B

解析:B

【分析】 【详解】

由于无人机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运动即所受合外力为零 ,所以只有B 图受力可能为零,故B 正确.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与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2

012

x v t at =+,对比2305x t t =-可得:030m/s v =,210m/s a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A. 汽车速度变为零所需时间为:0

13s v t a

-=

=,则3s 末汽车已经停止,所以t =4s 时汽车位移为:20

145m 2v x a

-==,故A 错误;

BC. 由分析得:030m/s v =,210m/s a =-,故B 错误,C 错误; D. 汽车刹车2s 后的速度为:10210m/s v v at =+=,故D 正确。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速度应该沿着曲线的切线的方向,合力应该指向曲线弯曲的一侧,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点睛】

根据物体的运动轨迹来判断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的弯曲的内侧,这是解决曲线运动的时候经常用到的知识点.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物体各个部分均受重力,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风筝越升越高,而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却不变,故A 错误;

B 、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形状和重量分布情况有关,不一定在几何中心,故B 错误;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位置是变化的,故C正确;

D、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要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于地面”并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点睛】

在地球附近,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A. “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以水的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相对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 正确;

B. 以牛为参照物,牛与桥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桥是运动的,水与牛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B错误;

C. 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 以锄头为参照物,因为锄头随人在桥上走,锄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锄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匀速运动时受力平衡,根据拉力和摩擦力相等可得:

F=f

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可得:

f=μF N=μmg

同一个物体的重力相等,则三种情况下的摩擦力大小相等,则F相等,故F1、F2、F3之比为1:1:1,故A正确。

11.B

解析:B

【解析】

【详解】

A. 物体在第1s末速度是5m/s,则第1s平均速度不一定是5m/s,故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不一定是5m,故A错误;

,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故B. 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x vt

B正确。

C. 平均速度与时间间隔对应,不同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相同,故物体在某段时间内

的平均速度是5m/s ,并非该段时间内每一秒的位移是5m ,比如匀变速运动,故C 错误; D. 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题目没有说明物体的运动性质,故不能确定物体在经过中间时刻的速度大小,故D 错误;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段平均速度为:

119

m/s 3m/s 3

x v t =

== 第二段平均速度为:

229

m/s 1.5m/s 6

x v t =

== 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两个中间时刻的时间间隔为:

36

s 4.5s 2

t +=

= 加速度为:

221 1.531

m/s 4.53

v v a t --=

==-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A .1

6

m/s 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1

3

m/s 2,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 .2

3

m/s 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

4

3

m/s 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13.D

解析:D 【解析】 【详解】

路程是路径的长度,而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则从A 到C 的路程:2πR ;位移为4R ,方向向东;

A .4R ,2πR 向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4R 向东,2πR 向东,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4πR 向东,4R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4R 向东,2πR ,与结论相符,选项D 正确;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在曝光的时间内,物体下降了大约有两层砖的厚度,即12cm(0.12m),曝光时间为1.5×10?2s ,设经过A 点的速度为v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有:

212

h vt gt =+

代入数据解得:

v =8.0m/s

由22v gh =可得下降的高度大约为h ,则:

228.0m 3.2m 2210

v h g ===?

A. 1.6m .故A 项错误;

B. 2.5m .故B 项错误;

C. 3.2m .故C 项正确;

D. 4.5m .故D 项错误.

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故A 错误;

B.弹力是施力物体形变引起的;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桌面形变引起的,故B 错误;

C.人蹬地起跳时,人对地面的弹力与地面对人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C 错误;

D.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和木头对竹竿的弹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正确。

16.D

解析:D 【解析】

A 项: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检验速度与时间成正比的猜想是否真实,故A 正确;

B 项:伽利略让小球沿阻力很小的斜面滚下是为了“冲淡”重力的影响,故B 正确;

C 项: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

D 项:伽利略采用外推的方法得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小球仍然会保持匀加速运动,故D 错误.

点晴:要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明确伽利略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速度和时间成正比的猜想,从而证明小球沿斜面下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通过外推的方法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17.B

解析:B

【解析】试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在沿斜面方向,物体受到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滑

动摩擦力

和拉力F ,则

,故

,B 正确.

考点:考查了摩擦力的计算

【名师点睛】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得摩擦力大小.属于中档题,主要考查受力分析和共点力平衡的综合运用.

18.D

解析:D 【解析】

A 项: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A 错误;

B 项:运动员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是因为球的惯性,故B 错误;

C 项: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不一定为静摩擦力,也可以是滑动摩擦力,故C 错误;

D 项: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会有力的作用,例如磁铁对铁钉的吸引,故D 正确.

19.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 、瞬时速度是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在100m 全程中,苏炳添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不一定都比亚军选手的大,故A 错误;

B 、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比赛过程中,苏炳添起跑时的加速度不一定比亚军选手的大,故B 错误;

C 、苏炳添以9.92 s 夺得金牌,9.92 s 指的是时间,故C 正确;

D 、苏炳添的100 m 成绩为9.92 s ,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其平均速度为: 100m/s 10.08m/s 9.92

x v t =

== 故选项D 错误。

20.B

解析: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开始时的位置在20cm 处,握住尺时的位置在60cm 处,所以在反应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40cm=0.40m ,由运动学可得:

212

h gt =

解得:

220.40s 0.3s 10

h t g ?=

=≈ A. 20s 与分析不符,故A 错误; B. 0.30s 与分析相符,故B 正确; C. 0.10s 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 D. 0.04s 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

二、多选题 21.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

如图所示,将A 、B 视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在重力,AO 绳子拉力和BC 绳子拉力作用下三力平衡, A .由三角形

解析:A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中的整体法的理解和应用 【详解】

如图所示,将A 、B 视作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整体在重力,AO 绳子拉力和BC 绳子拉力作用下三力平衡,

A .由三角形法则知,三力首尾相连应构成一个封闭的三角形,如图

此时

sin 37 2.4BC T G mg =??=总 , cos37 3.2AO T G mg =??=总,

故A 正确;

BCD .根据题意,在移动过程中,绳OA 方向保持不变,而C 端逐渐向左移动,整个过程中系统始终保持平衡,利用三角法则,如图所示

可以得出在移动过程中,T BC 逐渐变大,而T AO 逐渐变小,即B 、C 错误,D 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D 。

22.ACD 【解析】 【详解】

A.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严格的对称性,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相等,故A 正确

B.物体上升的初速度与下降回到出发点的末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析:ACD 【解析】 【详解】

A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具有严格的对称性,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相等,故A 正确

B .物体上升的初速度与下降回到出发点的末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速度不同,故B 错误;

C .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和下降各阶段具有严格的对称性,物体在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 正确;

D .物体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正确. 故选ACD .

23.AB 【解析】

由图乙知,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在t=2s 时刻),由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图象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为4m/s .故A

解析:AB 【解析】

由图乙知,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后(在t=2s 时刻),由于重力

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于滑动摩擦力,物块继续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图象可知传送带的速度为4m/s .故A 正确.物块上升的位移大小等于v-t 图象所包围的面积大小,为

24442

23222

x m +?=

?+=,所以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为32m ,故B 正确.0-2s 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244

10/2

v a m s t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3737mgsin mgcos ma μ?+?=,解得0.5μ=,故C 错误.在0-2s 内物块的速度大于传送

带的速度,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反.2-4s 内,物块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与物块运动的方向相同.故D 错误.故选AB .

【点睛】刚开始时,物块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向上做减速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相等以后,物体所受摩擦力改为向上,继续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根据图象的“面积”求传送带底端到顶端的距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动摩擦因数.根据图象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判断摩擦力方向.

24.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又xAB=3xBC ,联立解得子弹到B 点的速度为;故A 错误,B 正确.

CD.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解析: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2202B AB v v ax -=,2

02B BC v ax -=,又x AB =3x BC ,联立解得子弹

到B 点的速度为

2

v ;故A 错误,B 正确. CD.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2112

BC x at =

,212AC x at =

,AC =4BC ,可知12t t =,则通过AB 的时间为:212

t

t t t =-=;故D 正确,C 错误.

25.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第一段加速的时间为t1,第二段做匀减速的时间为t2,则t1+t2=t

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所以这一段的平均速度=;=a1t1 做匀加速度运动

解析: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第一段加速的时间为t 1,第二段做匀减速的时间为t 2,则t 1+t 2=t 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初速度为0.末速度为m v ,所以这一段的平均速度1v =02

m

v +;m v =a 1t 1 做匀加速度运动的初速度为m v .末速度为0,所以这一段的平均速度2v =02

m

v +;0=m v –a 2t 2

还可以解得:t 1=212a t a a +,m v =1212

a a t

a a +所以A 错 全程的位移:x=

()122m v t t +;全程的平均速度V=12

x t t +=2m

v ;所以m v =2V ,所以B 对 1v =2v =V=

2

m

v ,所以C 对. 因为m v =

1212a a t a a +所以1212a a a a +=m v t =2v

t

所以D 对. 三、实验题

26.B D B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 A 、B 、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橡皮条两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长度要相同.故A 错误,B 正确;

C 、

D 、在白纸上标下第一次橡皮条和绳的结点的位置,第二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表明两次效果相同,即两个拉力和一个拉力等效,而弹簧称不必拉到相同刻度.故C 错误,D 正确.

(2)[2]A 、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故A 错误;

B 、测量力的实验要求尽量准确,为了减小实验中因摩擦造成的误差,操作中要求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故B 正确;

C 、用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拉力不能太太,也不能太小,故C 错误.

D 、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D 正确;

27.1000 ()10000.10N F L =- 【解析】 【分析】 【详解】

第一空.当所挂钩码的重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由题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10cm.

第二空.弹簧的劲度系数:

()2

400N/m 1000N/m 141010F F k x x -?-=

===?-?. 第三空.由胡克定律()()010000.10N F kx k L L L ==-=-. 28.①③ 0.263 0.505 【解析】 【详解】

(1)[1].在本实验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源,因此低压直流电源本实验中不需要;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故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为:①③.

(2)[2].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4×0.02s=0.1s ,打A 点的速度为:

2

5.2610m/s 0.263m/s 20.2

A O

B v T -?===

[3].物体的加速度为:

2

2222

2 5.26(12.54)10=()m/s 0.505m/s 202

BD OB a T ---??==. 29.2 0.04 【解析】 【详解】

(1)[1]根据题意,遮光板通过单个光电门的短暂时间里视滑块为匀速运动,则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2

11 3.010m /s 0.2m /s 0.15

d v t -?===?

(2)[2]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2

22 3.010m /s 0.3m /s 0.1

d v t -?===?

故滑块的加速度为

220.30.2m /s 0.04m /s 2.5

v a t ?-=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