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一、案多人少的基本概况

(一)案件数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

2006年以来,我院收案总数直线上升,3年来案件平均增长率为13%,据统计,其中,尤以民一庭、民二庭与执行局案件增长迅猛。民庭(民一庭、民二庭)2008年收案数与2007年收案数相比增长24.38%,执行局2008年收案数与2007年收案数相比增长14.53%。人均结案数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全院人均结案数是168.94件,同比增加44.66件。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型、复杂、疑难案件增多,再加上人民群众对司法解决纠纷的期待越来越高,对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法官队伍出现断层并且日益老化

近年来,法院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基层法院的队伍建设得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基层法院队伍逐渐出现了“法官断层、年龄老化、人员缺编、人员流失、素质降低”的趋势,这进一步加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法院的发展。

(1)从法官队伍来看,呈逐年递减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法治的逐步推进,基层法院所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基层法院人员紧缺、人才断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基层法院法官人数总体上呈逐年递减趋势。2006年-2008年,我院有5名法官调离法院,年老法官退休18人,此三年无法官补充,我院具有法官资格的人数呈逐年净减趋势,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审判力量明显不足。

(2)从年龄结构来看,呈逐年老化趋势。近年来,基层法院普遍出现人才流失、人才难进、法官人才短缺等现象,法官年龄老化,存在老、中、青比例失调的现象,法官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以我院为例,在具有审判资格的人群中,法官年龄逐年增大,至 2008年底,35岁以下的法官人数骤减,仅2人,而30岁以下的法官没有一人的状况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支撑基层法院运转的中坚力量,是一群45-55岁的法官,法官老龄化的趋势令人担忧。

(3)从法官学历来看,经过专业法科训练的人数偏少。中国现有各级法院3548个,法官20多万人,法官与人口的比例已经高出日本、英国和美国。然而,法官素质总体上仍不够理想,仅就学历(仅统计全日制教育)而言,大学本科(含非法学本科)学历不到12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不到1万,大专以下学历的仍有四成。(引自徐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官》,2009年5月18日徐昕博客)就我院法官队伍的学历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仅有7人,占法官总数的9%;大学法学本科学历的有5人,占法官总数的6.4%;高中、中专学历的有65人,占法官总数的84.4%。就近五年来招聘的后备法官而言,毕业于“五院四系”的仅有5人,占招录总数的20.8%。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转变法官队伍规模扩张的观念,大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法官素质,打造精英化的法官队伍。

案多人少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官的精力牵扯过多,知识难以更新;片面追求高结案率、高调解率,案件的质量无法保证;大量的案件涌向法院,法院付出的司法成本日益沉重;长时间负荷工作,法官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除了生理的压力以外,精神方面的压力也使得法官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职业。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矛盾向法院集中,疑难复杂、新型案件和群体性案件不断增多,法官办案既要注重法律效果,又要追求社会效果,还要面临二审改判错案追究,加上法院受外界不正当干扰,法官办案难度压力大。

由此可见,当前基层法院面临着案件暴增和法官队伍断层的双重压力,这一问题若得不到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解决,将对基层法院的审判工作造成严重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和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二、案多人少的原因分析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造成法院案多人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因归结为法院外部的原因和内部的原因两个大的方面。

(一)外部原因

1、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虽然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但是各地的政治、经济发展仍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仍为得到根本改变,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社会各阶层差距拉大。

中国传统社会心理“不患寡而患不均”,由“不均”而导致心理失衡,由心理失衡而导致行为失控。个别地方因“仇官仇富心理”而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经给我们提出了深刻的启示和警示。

2、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带来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引发了社会纠纷的剧增。随着原有的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单位之间、行业之间、家庭之间、社区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利益差距与矛盾日益突出,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且纠纷的性质越来越复杂。同时,多元化利益带来的冲突加上因制度未有效确立而产生的混乱与无序,产生了许多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纠纷,如土地承包权纠纷、国有土地使用权纠纷、知识产权纠纷。

3、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新旧体制产生巨大摩擦,社会控制系统不够完善并明显脱节,原有的管理体系力不从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追求利益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由于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失范,社会诚信缺失,市场经济固有的各种弊病开始产生,受利益驱动,引发的各种纠纷层出不穷,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

4、基层政权对社会的控制力减弱,传统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功能减弱,诉讼外解决纠纷的体系还不够完善。

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往返于城乡,形成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随着社会的进步,“熟人社会”遭遇结构,价值观日益多元,基层政权的权威和控制力日益减弱,传统的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如家族调解、人民调解组织)功能弱化,大量的纠纷必将进入法院;另一方面,农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城市流动。与此同时这些农民又未被城市真正接纳,造成他们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权益一旦受损害,往往诉诸暴力或其他类型的自力救济,引发违法犯罪。

我国现行的纠纷解决方式除以法院判决和法院调解为主的诉讼解决方式外,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包括仲裁、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消费者纠纷解决机制、行政机关的纠纷处理机制、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医疗纠纷处理机制以及民间组织调解,还包括极富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它们共同组成当代中国的纠纷解决体系。但由于存在各自为政、适用法律依据不一、机构组成人员素质不高、规范和程序过于随意以及缺乏当事人信任等问题,总体看,现行的纠纷解决体系解纠效力不高,结构、布局不合理。有些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价值取向、机构设置、程序运作与现代ADR追求的效益、自治、自律、灵活等价值目标相去甚远;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之间发展不平衡,有的规范化、组织化程度较高,在实践中作用突出(如人民调解制度),有的则形同虚设;尤其是适应现代社会和技术发展的专业的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发展缓慢,消费者纠纷和医疗事故纠纷以及知识产权纠纷、保险索赔等解决机制要么运作不畅,要么付之阙如(引自沈恒斌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原理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

5、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群体形成,利益多元化的结果是价值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涌现,人民社会信仰丧失,伦理道德对人们行为的约束力减小,一些消极颓废思想也沉渣泛起,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思想不仅产生摩擦和矛盾,而且毒化人民的思想,造成家庭不和睦、社会不稳定。如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不断上升,离婚、抚养案件大量涌向法院。

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稳步推进,加之五次全民普法工作的加强,人们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

7、法律原因。(1)国家立法机关加大了立法步伐,对各类社会新型纠纷、涉弱势群体纠纷、集团性纠纷的处理程序作出新的规定,进一步加强诉权保护力度,更倾向于当事人充分利用法院解决纠纷。《道路交通安全法》、《物权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主要法律,都过多地把纠纷处理权向法院集中,这同样使得基层法院收案总数逐年上升。

(2)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将基层法院管辖案件的标的大大提高。我院的管辖标的即由原来的100万元调整为800万元。这一调整的结果使得我院受理民商事案件的数量急增。(3)诉讼收费的全面下调大开了基层司法的大门,引发了基层司法资源供需矛盾的再度爆发。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在建设和谐社会大背景下,我国于2007年4月1日全面下调诉讼费用。劳动争议案件几乎成为“免费的午餐”,占民事案件绝对多数的婚姻家庭案件、交通事故案件、一般人损案件也只是象征性地收费,结果保障人民群众接近司法,诉讼门槛骤然降低的同时,也形成了法院收案急增的态势。

8、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风暴和世界经济衰退的继续扩散和蔓延,对我国的经济形势、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受金融风暴的冲击,去年下半年和今年1-3月份,海门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工程建设合同纠纷案件、劳资纠纷案件数量呈暴增趋势。

(二)内部原因

1、基层法院对人才的吸引力小。近年来,基层法院法官的人身权利受侵害的事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法官职业成为高风险职业。据统计,2003年上半年,江苏省已发生80多起暴力抗法、伤害、威胁、要挟法官的事件。在中国,基层法院政治地位低,法官物质待遇差也是不争的事实。与同级公务员相比,基层法院法官的经济待遇没有任何优势(与

工商、税务、电信、电力等强势部门更是无法相比),与上级法院法官相比更是相差很大。受“阳光工资”影响,一些年轻法官辞职离开法院。在中国,法官被作为公务员管理,法院行政化,法官公务员化。基层法院的政治地位低下,绝大多数基层法院的行政级别是正科级(级别与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挂钩),与区县政府下属的委办局同级,由于领导职位数有限,大多数法官干到退休也只是科员级别(要解决副科待遇,不仅要有工作业绩,而且取决于与党政领导的关系),与中级法院相比,中级法院级别高,副科级以上的领导职位数比基层法院多,中级法院工作人员晋升机会多、时间快、级别高;而在同级党委、政府、人大获取相应待遇的机会很多,一般只要担任内设机构的正副职,就可解决副科甚至正科待遇,甚至同为政法机关的公安局的派出所所长一上任就是副科级。相对于上级法院的法官,基层法院法官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可利用的各种资源少(政治、经济、法律等资源)、维权成本更大、而维权成功率更小,加上缺少相应保障基层法院法官合法权益的机制,基层法院法官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媒体的报道也证实了这一点),许多人(包括基层法院法院和欲从事基层法院工作者)几乎视做基层法院法官为畏途,而基层法院法官人才流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不仅是中西部地区,而且在经济最为发达的广东、浙江等省也出现了“法官荒”。

2、法院人员编制增加缓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的日益提高,人民法院的各类案件成几何率增加,而长期以来法院机构编制缺少科学的规划,编制部门没有形成规范的编制增减机制,对法院内设机构缺少功能定位,没有根据法院辖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量、案件数量确定人员编制,要么多少年编制一直没有变化,要么对所有法院不加区别地统一划拨编制,缺乏人员编制定性定量分析和效能评估。而法院现有编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按照当时户籍人口确定的,20多年前,海门市的户籍人口不过?

万。近年来随着海门地方经济发展,外来人口激增,法院审理的案件40%以上涉及外来人口,但法院的编制却是“20年如一日”,没有一点变化。这就意味着现在一个法官办案是当时两个、甚至三个法官的总和,且案件的难度和复杂度大大增加,法官的身心当然疲惫。原来的定编方法早已不能适用当前审判工作形势的发展,亟待修改。

3、法院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一线办案法官人数偏少。以海门法院为例,2006-2008年间在非业务庭室工作的法官占全院法官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2%、26%、28.6%,法官向非业务庭室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而法院的领导基本上不办案,各庭的庭长少办案。目前,法院面临着案多人少的现象,业务部门的每个法官的每年办案数在150件以上,平均一个半工作日就要办理一个案件,业务部门的法官向非业务部门流失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4、法官提前离岗,人才浪费严重。目前有的地方法院搞“一刀切”,要求基层法院法官、特别是担任庭长、副庭长职务的50岁左右的法官提前退休、离岗或退居二线,不再参与实际工作,而这些人员尚没有达到国家公务员法规定的退休年龄。根据法官法的规定,法官任职的最低年龄是23岁,比一般公务员要晚5年。而50岁左右的法官审判经验和社会阅历十分丰富,是办案骨干,让他们提前退休不仅是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进一步加剧了基层法院人才短缺的困境。而在西方国家,大部分法官从律师中产生,很多律师直到40多岁才当上法官,而70多岁的在职法官在西方国家比比皆是。

三、“案多人少”困境的缓解之道

“案多人少”的矛盾是当前基层法院普遍面临的困境,既是长期以来各种体制、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积累起来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矛盾,必须高度重

视,进一步推动司法改革,革除积弊,不断创新法院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不断推动中国法治进程。针对基层法院的实际,我们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应对性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英文简称ADR),分流案件,减轻法院压力。

真正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疏通各种纠纷的解决渠道,分流案件,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关键。在目前司法资源不可能大量增加、社会矛盾纠纷不可能都通过法院解决的情况下,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司法改革,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发扬我国人民调解等化解矛盾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有关部门对纠纷的调处功能,强化行政复议、仲裁、人民调解、律师和解的功能及作用,同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英文简称ADR),即诉讼外的其他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程序或制度。

1、制定规则,完善各类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运行的程序规则。目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有的缺少规范,有的规则不够透明和公开,影响公正性。因此,应从规范、透明、公开、可操作性强等方面,对相关规则加以制定、修改和完善。

2、实行诉前调解。把调解工作延伸到当事人起诉时,在人民调解与诉讼调解之间构筑起一道的防线,使其成为民事诉讼调解的有益补充。通过诉前调解,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形成诉前调解与诉讼调解之间的良性联动,使调解的功能更加完备,不仅可以直接化解矛盾纠纷,而且能为诉讼调解打下坚实基础;更加方便纠纷的处理,充分体现了司法为民的理念;同时,缓解了人民法庭案件日益增多的审判压力;便于迅速、彻底地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息事宁人,案结事了。

3、设惩罚机制,拒绝庭前和解或受罚。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只有9名法官,法官人数比我国少得多,为什么没有人手不足的问题?是由于美国有惩罚性机制,没理的当事人如果不接受和解,要承担巨额的诉讼费用。因此,美国只有5%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95%的案件在庭外就和解了。(引自《广州2000名法官不够用美国高院9名法官不嫌少》,载广州日报,2007年03月15日)

4、搞好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与司法的衔接,增强各种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公信力。可以通过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依法对不违反法律规定的各类非诉讼调解协议的效力,通过确认的方式,来提高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公信度,从而节约当事人自己和整个社会矛盾纠纷的解决成本。

5、修改相关法律法规,适当增加一些强制性或者前置性诉讼外纠纷解决程序,比如某些专业性较强的纠纷。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高非诉讼程序利用的效力和效益;另一方面,因为仍赋予当事人最终寻求司法救济的机会,所以也并不影响当事人行使诉权。

(二)将法治宣传落到实处,引导公民正确行使诉权。

建设法治社会,必须提高公民的法治素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法律素质相对低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法律宣传教育。虽然我国进行了四个五年普法教育,但总体上来看,法治宣传流于形式,很难取得实效。第五个普法教育的关键是扎扎实实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力图取得实效。建议国家在中小学设置法律科,定位为必修课,以此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

在保障公民的诉权的同时,也要注意对滥诉进行限制,因为国家的司法资源总是有限的,国家用于司法方面的资源增多,用于社会其他方面的资源就会减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量少,应该建立全社会的诉讼成本调控制度,使全社会的诉讼成本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引导公民正确行使诉权,进行诉讼风险提示,设置滥诉惩戒制度,减少滥诉的发生。

(三)科学合理确定法院编制,实现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1、法院的编制不能仅仅按户籍人口来计算,还应当包括流动人口,科学合理确定法院编制,使编制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案件数量、人口数量相适应。建立动态的法院编制核定机制,根据各个地区不同情况,增减法院编制。

2、面对案多人少的矛盾,建议上级法院选调法院下放基层法院工作,帮助办理案件;同时,建议建立适合法官职业特点的法官离退休制度,改变法官未到退休年龄就提前离岗的做法或者对离退休法官进行回聘,以增加审判力量,缓解基层法院法官来源不足的矛盾。

3、改革人民陪审员制度,改变人民陪审员“陪而不审”的现状,发挥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工作的积极性,缓解法官的工作压力。

(四)提高法官待遇,增强法官职业的吸引力。

1、法官的收入应高于一般的公务员,这是世界的通例。理由有:法官是社会正义的守护神,法律职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智力化的职业,他们理应得到较高的报酬;成为一名法官付出的成本比普通公务员高;法官的数量低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员的数量,提高法官的收入不会给国家带来太大的财政负担(社会动荡的成本总比提高法官收入的成本高。案

件的数量总有限度,而且基层不办案的法官很多);为法官提供优厚的经济待遇有利于解决法官的后顾之忧,高薪虽然不一定养廉,高薪更容易养廉,高薪可以减少或杜绝法官“吃野食”。

2、提升基层法院级别(最好与同级政府级别相同)或者取消基层法院行政级别,以法官等级代替行政级别,以待遇留人,体现法官职业的优越感和尊荣感,以此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投身正义的事业。

3、逐步推行上级法官从基层法院遴选制度,避免基层法院法官在职业发展起点上的不公平。

4、落实基层法院经费保障,加大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对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力度,解决多年来一直困扰基层法院的经费保障不足问题,为法官减轻负担,为司法公正奠定物质基础。

(五)加大从社会公开选调法官的力度,充实法官队伍。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是经验。”法官的司法裁判以经验为基础,没有足够经验的人通常很难成为一个好法官。应借鉴英美法国家从律师中遴选法官的制度。同时,逐步推行法官逐级选任制度,尽快实现法院从法学院校、律师事务所、相关科研院所引进高端法律人才充实法官队伍。

(六)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减轻办案法官负担。

1、充实一线审判力量。正确处理审判部门和综合部门的关系,根据不同部门的案件数量,定期动态地调整各部门人力资源配置,通过合理配置审判资源,加强一线,充实一线,提高一线办案人员的比例;对收案较少的业务部门和综合部门有审判职权的人员实行部分案件交办制;鼓励法院领导参与办案、多办案。

2、推行法官助理制度,增加临时聘用人员数量。在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组成的审判模式中,法官助理没有法官的裁判权,也不应将其等同于书记员使用。“辅助性”应成为法官助理工作的主要标准。积极推行法官助理制度,任命一批法官助理,实现审判业务与审判事务相分离,逐步使法官从纷繁复杂的审判辅助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上级各部门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综合性事务性工作,以便让基层法院集中更多的精力做好审判执行工作;适当增加基层法院的事业编制,用于招聘法官助手和临时聘用制人员,提高工资待遇,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七)进一步提高法官综合素质,提高审判效率。

面对案件数量剧增,审判工作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类型案件,法官能力素质得不到进一步提升是显然难以适应的。案多人少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在韩国,2006年韩国每百人中发案数为3.7件,而中国仅为0.7件。截至2008年4月1日,韩国全国共有法官2352人,如果把2006年全国发生的1734855件诉讼案件平均到2352名法官身上,每名法官一年至少要处理案件737件(引自曹士兵,《案多人少的韩国法院》,载《人民司法.应用》2009年第一期)。韩国法官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实现了高结案率,呈现出收案多、法官人均处理案件多、结案多的“三多”特点。为什么呢?原因之一是韩国有一

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保证了案件审理的高效率。以此为借鉴,我们要进一步推行法官队伍专业化,打造一支精英化的法官队伍。

1、严格法官职业准入,把好法官“进出口”关。法院在通过公务员招录进人时,要选择已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法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或有一定司法实践经验的律师。对法院辅助人员的招录,应以具备法律理论功底同时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优先。对于不能适应法院工作要求的人员,应当通过适当程序辞退或调离,以畅通法院人员“进出口”渠道。

2、加强法官学习和培训,提高法官的司法能力,有效提高法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审判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3、加快青年法官的培养,让他们尽快从事审判业务,缓解法官断层的矛盾。

缓解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除法院自身努力外,也需要全社会在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给予理解和支持。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对待目前基层法院普遍存在的案多人少的矛盾,直面问题和不足,继续推进司法改革,建立健全各种体制机制,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一问题,缓解基层法院压力,减轻基层法官负担,使基层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使基层法官充分发挥才能,确保审判公正与效率,为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多做贡献。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法院案多人少问题调研报告

法院案多人少问题调研报告 xx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全州常住总人口118万人,国土面积有19124.5平方公里,山区总面积占总面积65.3%,有996公里的国家线分别与老挝、缅甸接壤,与泰国邻近,具有临南亚的区位口岸优势。与老、缅、泰、越、柬水路相连,是打开南门、面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和基地,也是云南对外开放的窗口。xx傣族自治州中级 __下辖景洪市 __、勐海县 __、勐腊县 __三个基层法院。近年来,xx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的 __也日趋密切复杂,各类纠纷频发,大量案件涌向法院。加之立案登记制的实施,立案条件的形式性审查降低了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的“门槛”,全州法院受案量逐年递增,“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 (一)案件逐年增多。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法律维权的意愿日益明显。 __作为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上化解不了的大量矛盾冲突以各种诉讼案件的形式涌入。一方面案件类型增多,尤其是新型、复杂案件增多。相比普通案件来说,处理一些案情较为复杂的案件时所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另一方面是程序工作量增大,案件的审理环节所花费的工作量激增。xx年1月1日至xx年6月30日全州法院受理案件27900件,同比改革前增加3288件,增长率为13.36%。

中院受理案件4831件,同比改革前案件数增加177件,增长率为13.36%。景洪市法院受理案件14170件,同比改革前增加1903件,增长率为15.13%。勐海县法院受理案件4911件,同比改革前增加553件,增长率为12.98%。勐腊县法院受理案件3988件,同比改革前增加565件,增长率为16.5%。 (二)一线审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随着案件的增多,办案法官的数量并未得到相应增加,“案多人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不但影响一线审判人员身心健康,还影响案件的质量和效果。一是一线审判人员数量过少,司改前我州两级法院共有法官145名,司改后遴选法官92名,现有员额法官86名,人案比例仅次于昆明辖区法院。在立案登记制实施后的3年间,立案条件的形式性审查降低了纠纷进入司法程序的“门槛”,全州受案量每年增长近万件,执行案件每年几乎成倍数增长态势。二是审判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基层法院受地域和晋升空间的限制,很难留住审判专业人才。 (一)编制不足。近年来,xx全州两级法院案件每年激增,部分基层法院每年以千为单位逐年增加,但全州法院政法编制已经多年不动,已不足以应对案件高发的态势;审判辅助人员特别是法官助理缺乏也使得相当一部分审判工作难以展开。

银行征信记录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银行征信记录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现代社会,信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一旦失去信用,将寸步难行。为了对失信者进行惩戒,央行牵头银行做了征信系统;而法院则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目前该名单已经被录入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因此银行可以直接在征信系统中查询到客户的被执行信息。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银行征信记录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银行黑名单是怎么回事?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去借款之后逾期了,或者是信用卡欠款未还款,当借款人再次到银行借款时,很多银行都不借钱了,这时候我们就说这个借款人上了银行黑名单。 但是坦白讲,银行黑名单并不存在,只是说明借款人在银行无法贷到款的状态,因为征信上面留下了污点,所以很难借到钱,但是如果不是征信特别差一般情况下你可能只上了一家银行的黑名单,可能还了一家银行又能够借到钱了。 失信执行人是怎么回事? “老赖”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一般来说,失信被执行人都会存在严重的征信不良记录,并且失信被执行人会存在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以及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还有涉及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另外对于违反限制高消费令的;被执行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最后是关于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而一般所谓的有征信不良记录的人,并不会存在太长时间不还款或者是存在其他的问题,所以,有征信不良记录人只要认真的保护好自己的征信问题,就比较容易让自己的征信记录恢复到良好的状态。 并且国家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措施很多,不能高消费,例如,不能做高铁、动车,不能坐飞机,不能住星级宾馆,子女不能住星级学校等,不能做上市公司高管等。失信被执行人

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案件管辖范围说明

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案件管辖范围说明 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所辖基层人民法院和万州区、涪陵区两个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以财产为内容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争议金额为200万元以下;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争议金额为100万元以下。市第二、三、四中级人民法院所辖其他基层人民法院受理诉讼标的在100万元以下的第一审以财产为内容的民事案件以及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 2、中级人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 (1)重大涉外案件; (2)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以财产为内容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争议金额为200万元(含本数)至3000万元以下的;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争议金额为100万元(含本数)至2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案件,争议金额为500万元以下。 市第二、三、四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以财产为内容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争议金额为100万元(含本数)至3000万元以下的;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争议金额为100万元(含本数)至2000万元以下;知识产权案件,争议金额为500万元以下。 3、 100万元以下;基层人民法院不得受理知识产权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受理以财产为内容的第一审民事案件,争议金额不得低于3000万元;涉外和涉港、澳、台案件诉讼争议金额不得低于2000万元。 4、涉外合同和侵权纷纷案件、信用证纠纷案件、申请撤销、承认与强制执行国际仲裁裁决的案件、审查有关涉外民民商事仲裁条款效力的案件、承认与强制执行外国法院民商事判决、裁定的案件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涉外民商事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在哪里登录?以下是PINCAI小编收集整理的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点击进入>>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网 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促进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执行案件信息,充分发挥执行案件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服务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高人民法院从2009年3月30日起向社会开通“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社会各界通过该平台可查询全国法院(不包括军事法院)2007年1月1日以后新收及此前未结的执行实施案件的被执行人信息。现就有关事项申明如下: 一、被执行人信息由执行法院录入和审核,若有关当事人对相关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信息异议处理的若干规定》向执行法院书面申请更正。 二、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查询人参考,如有争议,以执行法院有关法律文书为准。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造成不良后果的,人民法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查询人必须依法使用查询信息,不得用于非法目的

和不正当用途。非法使用本网站信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使用人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四、本网站信息查询免费,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利用本网站信息牟取非法利益。 五、本网站属于政府网站,未经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不得拷贝、复制或传播本网站信息。 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于10月24日面向社会开通,社会各界人士登陆最高人民法院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b018195583.html,),点击“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一栏,就可以查询到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录入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只需输入被执行人姓名或者名称,该失信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即刻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自2013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举是对失信被执行人施以信用惩戒,促使被执行人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促进执行工作的重要举措,是破解执行难的又一有益尝试。依照《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六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规定》实施后,各级人民法院依职权作出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决定,短短几

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

民事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监庭代理审判员陈都 再审程序,又称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照法律规定由法定机关提起,对案件进行再审的程序。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再审程序的发生包括:基于人民法院行使审判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基于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监督权而引起再审和当事人行使诉权申请再审而引起的再审。 民事案件的再审审理范围对法院和当事人都具有重大意义,如影响到法院的职责、审判效率;影响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但由于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的规定较为笼统,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各类再审案件的审理范围掌握的不尽一致。有些法院认为民事诉讼是当事人对自己私权利的处分,当事人主张什么,法院就审什么,故仅就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理由、请求进行审查,而有些法院则认为审理民事案件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如果仅就再审申请理由、请求进行审理很可能达不到化解矛盾、服判息诉的目的,故对再审案件采取全案审查的方式。针对再审案件的审理范

围,这两种思路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这种现状必然导致审判尺度的不一致,影响对当事人诉权的保护和法院审判威信的树立,因此,本文试对民事案件再审审理范围作一些分析,并对我国民事诉讼再审制度提出一些构想,以求在实践中能够统一标准,充分发挥该制度的价值。 一、人民法院自行行使审判监督权而引起的再审。 人民法院对已经审结的案件发现确有错误,依其审判监督职能,有权对案件提起再审,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法院自身监督的权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77条第1款的规定:“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从《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可以看出,法院依职权引起的再审,是法院内部的纠错程序,能够引发再审的主体为:最高人民法院、上级法院、本院审判委员会。在实践中,一般是原审程序有重大违法现象,或审判人员出现严重违法、违纪现象,才会以此种方式启动再审程序。故此类案件一般没有再审申请人,也没有再审申请的理由、请求,案件提起再审前就已经过本院审委会以上机关的慎重研究,一般情况

关于缓解法院“案多人少”压力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缓解法院“案多人少”压力的调研与思考近年来,以追求司法公正效率为目标的司法机关遭遇了诉讼激增 与法官相对较少的矛盾,通常被称为"案多人少"。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推进,社会利益主体的逐步多元化,各种利益纠纷的发生使得基层法院受理的案件逐年上涨,法院审判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地变更中。司法资源的有限性与当事人纠纷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愈演愈烈。在社会纠纷不可能呈逆向性下降而现行司法制度总体框架难以调整 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法院内部司法资源,通过部门、人员、经费等因素的优化组合来提高法院的司法效果、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以最经济的司法成本实现审判质效的最大化是 __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案多人少”压力现状考察 20xx年1-8月,我院共新收各类案件3908件,同比上升2.28%。xx年1-8月,全院共新收各类案件4665件,同比上升19.98%。众多案件涉及的关系日趋复杂,加大了法官处理每个案件的工作量。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案件审判标准不断提高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当前,"社会认同、群众满意"已日益成为案件审判的标准,法官不能再满足于事实 清楚、法律适用准确、程序合法。审判标准的提高势必要求法官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将影响办案的效率。

(2)人民群众新的司法需求增加了法官的工作量。近年来立法不断完善,大量法律、司法解释不断出台,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也越来越多样,法院受理的新类型案件也越来越多。实体法涉及的面更宽了,触角延伸至各个领域。为保障实体法适用的公平公正.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越来越严密、细致,大量法律、司法解释、工作规定和工作制度相继颁布施行。为了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法官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了办案的效率。 (3)涉诉信访压力加大必然增加法官的工作量。近年来,从院领导到部门负责人到承办法官的信访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接待、解释、协调各方做工作、层层汇报、接访等牵涉了大量的工作精力,进一步消耗了有限的审判资源。 法院每年新收案件、结案数均在增加,而人员增长则相对缓慢,无形中给法官带来很大压力,影响了法官的办案质量甚至导致其他方面工作的不顺畅,主要表现在: (1)影响干警的身体健康。长期超负荷工作,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和连年持续不断的精神压力,使得法官健康状况 __.亚健康状态日益严重,身体素质整体下降,疾病增多。近年来,法院干警中高血压、颈椎病、高血糖、各类结石病患者不在少数。

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系统使用手册模板

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系统使用手册

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系统项目 用户手册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一、总体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系统建设的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系统建设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实用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先进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安全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规范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5.可扩展性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6.可管理性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项目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组织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2.业务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系统建设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系统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系统的总体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系统业务要求的响应及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执行案件信息管理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高效的信息填报与迁移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3.案件执行情况分析, 决策和绩效考核提供支持错误!未

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规定

《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规定》云高发(2008)83 号 云南省各级人民法院 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的规定 云高法(2008)83号 为更好地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之规定,结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我省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标准作如下规定: 一、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1、诉讼标的金额在1亿元(含本数)人民币以上的民商事案件; 2、诉讼标的金额在50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以上的涉外和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3、诉讼标的金额在50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以上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民商事案件; 4、在全省范围有重大影响的民商事案件。 二、全省各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商事案件。 1、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金额不低于4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民商事案件,及诉讼标的金额不低于2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民商事案件; 2、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大理州、楚雄州、曲靖市、昭通市、玉溪市、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中级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金额不低于2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民商事案件,及诉讼标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民商事案件; 3、丽江市、迪庆州、怒江州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民商事案件,及诉讼标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含本数)人民币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不在本辖区的民商事案件; 4、昆明市、红河州、文山州、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怒江州、普洱市、临沧市、保山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标的金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涉外和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 5、各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在适用法律上有普遍意义的新类型民商事案件和在本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民商事案件;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困境与出路 一、案多人少的基本概况 (一)案件数量呈爆炸性增长趋势 2006年以来,我院收案总数直线上升,3年来案件平均增长率为13%,据统计,其中,尤以民一庭、民二庭与执行局案件增长迅猛。民庭(民一庭、民二庭)2008年收案数与2007年收案数相比增长24.38%,执行局2008年收案数与2007年收案数相比增长14.53%。人均结案数也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8年全院人均结案数是168.94件,同比增加44.66件。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型、复杂、疑难案件增多,再加上人民群众对司法解决纠纷的期待越来越高,对法官的要求越来越高,法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法官队伍出现断层并且日益老化 近年来,法院在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时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基层法院的队伍建设得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基层法院队伍逐渐出现了“法官断层、年龄老化、人员缺编、人员流失、素质降低”的趋势,这进一步加剧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影响和制约了基层法院的发展。 (1)从法官队伍来看,呈逐年递减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法治的逐步推进,基层法院所承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基层法院人员紧缺、人才断层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基层法院法官人数总体上呈逐年递减趋势。2006年-2008年,我院有5名法官调离法院,年老法官退休18人,此三年无法官补充,我院具有法官资格的人数呈逐年净减趋势,人才断层问题日益突出,审判力量明显不足。

(2)从年龄结构来看,呈逐年老化趋势。近年来,基层法院普遍出现人才流失、人才难进、法官人才短缺等现象,法官年龄老化,存在老、中、青比例失调的现象,法官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出现了明显的“断层”现象。以我院为例,在具有审判资格的人群中,法官年龄逐年增大,至 2008年底,35岁以下的法官人数骤减,仅2人,而30岁以下的法官没有一人的状况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支撑基层法院运转的中坚力量,是一群45-55岁的法官,法官老龄化的趋势令人担忧。 (3)从法官学历来看,经过专业法科训练的人数偏少。中国现有各级法院3548个,法官20多万人,法官与人口的比例已经高出日本、英国和美国。然而,法官素质总体上仍不够理想,仅就学历(仅统计全日制教育)而言,大学本科(含非法学本科)学历不到12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不到1万,大专以下学历的仍有四成。(引自徐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官》,2009年5月18日徐昕博客)就我院法官队伍的学历来看,大学本科学历的仅有7人,占法官总数的9%;大学法学本科学历的有5人,占法官总数的6.4%;高中、中专学历的有65人,占法官总数的84.4%。就近五年来招聘的后备法官而言,毕业于“五院四系”的仅有5人,占招录总数的20.8%。高素质的法官队伍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础,也是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转变法官队伍规模扩张的观念,大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提高法官素质,打造精英化的法官队伍。 案多人少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严重问题,主要表现在:法官的精力牵扯过多,知识难以更新;片面追求高结案率、高调解率,案件的质量无法保证;大量的案件涌向法院,法院付出的司法成本日益沉重;长时间负荷工作,法官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典型案例

【法规标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起有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典型案例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法院【发文字号】 【批准部门】【批准日期】 【发布日期】2013.11.06 【实施日期】2013.1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 【法规类别】执行【唯一标志】212484 【全文】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五起有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典型案例 (2013年11月6日) 案例1 张某与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 (一)基本案情 张某与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河南省辉县市人民法院判令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偿还张某94万余元及利息。 后本案指定新乡市牧野区人民法院执行。执行法院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后,当事人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但被执行人于2013年1月30日偿还20万元后,便以各种理由拖延履行。执行法院多次劝说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继续履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于2013年5月20日偿还5000元,此后未再继续履行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施行后,执行法院于2013年10月9日作出决定书,将河南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统一对外公布。被执行人迫于舆论压力,为避免对其商业信誉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遂于2013年10月15日向申请执行人偿还了8万元现金和一辆汽车。鉴于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确有较大困难,被执行人主动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每月偿还5万元,直至全部清偿。 (二)典型意义 面向全社会统一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通过公开曝光的方式将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公之于众,减损了失信被执行人的名誉,迫使其为了恢复名誉而积极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达到了促进执行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案被执行人为恢复其商业信誉,主动向申请执行人履行了部分义务,虽然一次性履行全部义务存在困难,但其通过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等方式,积极承担了责任和义务。 案例2 郭红某与郭淑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执行案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案件受理范围

中级人民法院一审案件受理范围 一、一审案件受理范围 1、民事诉讼 (1)国内案件: 第一类:双方当事人的住所地都在东莞市或都不在东莞市,且争议标的额为人民币5000万---3亿。 第二类:有一方当事人的住所地不在东莞市,且争议标的额为人民币4000万---2亿。 (2)标的额:人民币4000万---2亿。 : 标的额:人民币600万---2亿。(3)、争议标的金额依前款规定虽属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中级法院认为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民商事案件; (4)、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期货纠纷案件。 (5)、用人单位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中级法院提出。 注:所有婚姻、继承、家庭、物业服务、人身损害赔偿、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群体性纠纷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公司解散、清算案件由公司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 2、行政案件 (1)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

(2)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包括:a、被告为正处级以上行政机关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b、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集团诉讼案件;c、重大涉外或者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地区、台湾地区的案件;d、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3、刑事案件(一审由市检察院向本院提起公诉) (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4)、中级人民法院在必要时可以审判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二、二审、再审案件受理范围 当事人等对东莞市第一、二、三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等对本院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裁定的民事案件,认为有错误的,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民事诉讼案多人少现状及对策

民事诉讼案多人少现状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8-01-25T17:19:01.770Z 来源:《知识-力量》2017年11月上作者:刘绍钧[导读] 诉诸法院的纠纷越来越多而法官数量在一定期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每一位法官需要处理的纠纷量就会增多。如何缓解这一现状就显得特别重要,要缓解这一问题,应该完善案外调解制度。刘绍钧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610207)摘要:如果某种法律关系被破坏了,当事人可以选择多种解决方式,但是为了保护或者说巩固自己的处理结果,选择诉诸法院无疑会觉得是一种经济而公正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诉诸法院的纠纷越来越多而法官数量在一定期间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当于每一位法官需要处理的纠纷量就会增多。如何缓解这一现状就显得特别重要,要缓解这一问题,应该完善案外调解制度。关键词:案多人少;案外调解;队伍完善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一系列社会关系的变化。社会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而法律关系无疑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友好情谊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才对啊!为什么经济越来越发展社会物质水平越来越好反而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纠纷越来越多?随着纠纷的增加,法官的工作量也必然增加,怎样缓解这一案多人少现状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2、案多人少问题的原因分析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民事纠纷的大量增加,这一现状本来就是一大问题,在这一问题没有有效遏制的情况下,大量的民事纠纷涌入法院。作为审判机关的法院必须用审判职能或者其公平公正的象征来解决纠纷。而法院的法官不是一下子就能产生,而且培养一名法官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个随便刚考进法院的毕业生就可以胜任这一工作。这就相当于一个小池塘容积一定,而汇入池塘的水源不断增多,如果池塘不扩大面积来容留这些水必然的后果是水会漫出。 2.1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大量产生 我国社会经济的变态成长速度导致了民商纠纷大量产生。改革开放30几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配合经济体制转变的其他措施并不是很默契。也即,相关的民商事主体还完全没有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由此将会产生诸多纠纷。也有很多的民事主体在交往中,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或多或少纠纷。还有纯粹的科技发展也会必然带来一系列民事问题,这种民事纠纷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或者说是不可杜绝的。 人们思想观念层面的变化导致民事纠纷增多。以离婚案件数量增多为例在此浅谈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导致纠纷的增多。在以前的社会中婚姻关系相对稳定,有一种观念是觉得离婚的发生会让别人笑话,这可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了在熟人社会的那种感觉,始终觉得离婚是一件不光彩的事件。于是双方都不会去抢,这样拖下去就不会把这种纠纷诉诸法院,让法院来解决。但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涌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打破了原来那种观念默契。让离婚不想对外说变为想通过判决离婚来向外界宣布自己已经离婚,这种观念的产生使得越来越多的离婚纠纷诉诸法院。 2.2法官数量偏少 这里用分子分母来说明法官数量与案件数量的关系。法官数量在一定期间是不会大幅度增加的,而民事案件却有可能在一定期间大幅度增加,分母越来越大而分子却相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结果就会不断变大。案多人少在这种状态下就表现得很明显,加上法官员额制的出现使得本来可以办案的法官就更少了。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法官员额制不好。另外,必须要面对的是法院外部人员进入内部从事审判工作需要一个过程与机制。而培养一名可以独立办案的法官又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让一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就成为法官。法官数量相对案件较少,还有一原因是法院内部办案法官本来就少因为工资待遇或者工作压力而离开法院从事其他工作。 法官职能配置不合理。作为一名法官如果每天都在办案,那么案多人少的现状将会有一些改变。可是我们知道作为一名法官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阅卷了解证据审判,在工作时间中有一部分时间还可能在开会或者处理其他非审判工作。这也导致法官时间分配不合理从而使得工作量显得更多,所以法官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也是导致案多人少的一原因。 3、缓解案多人少现状的对策建议 案多人少这一问题用水流与容量一定的小池塘来比喻。案件像流水一样不断流进法院,法院像池塘一样来处理水流。水流不断的涌进小池塘,小池塘排水量如果小于进水量,那么小池塘总有那么一天会面临水溢出来。要解决水溢出来的措施有这么几点:1.控制降雨量,使得进水量与池塘排水量保持一个稳定比例。这种宏观的处理方式虽然不容易实现,但却是相对于其他处理方式较好的。2.在进水渠道中间开几个口子让水流到其他地方,这样到达池塘的水量就会较少。这好像截留一样,让案件在还没有到达法院的时候就可以减少量。3.在流进池塘的水虽然过多,但是也可以在池塘里多开几个口子让排水量大于进水量。培养更多的法官来处理案件,但是这样现阶段还是要面临案多人少的现状。具体缓解案多人少现状的对策建议有以下几点: 3.1完善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强化案外调解制度。民事纠纷数量不断增加,使得相对较少的法需要处理更多的案件。我们可以完善调解制度来分担一些民事纠纷的解决,如同在进水渠里开几条小水渠,让这几条小水渠来分担案件。而案外调解无疑会是首要选择的,对一些争议不大,标的额很小、权利义务明确的案件我们可以让一些调解组织来调解或者在法院门口周边设立一个调解室来分担这些案件。当事人选择法院还是这个调解室来处理案件肯定首先会选择法院,但是我们这个调解室假如有一些比如时间效率的功效,那么当事人的选择可能会发生一些转变。 发挥行业组织的调解作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其过程必然充满利益与纠纷,二者相伴相生、缺一不可。如何协调好纠纷与利益的关系是各方当事人都想要的结果,诉诸法院可以处理这样的纠纷,但不是唯一。不同行业或者同行业之间、同一个地区可以尝试行业间自行处理业务纠纷,处理后的结果可以进行公证以保障处理结果。 3.2完善法官队伍

全国法院执行网

全国法院执行网 篇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信息异议处理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信息异议处理的若干规定 法〔2009〕129 号 为确保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查获信息的真实准确, 保障执行案件有关当事人的信息异议权利,规范人民法院信息异议处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是最高人民法院集中全国法院录入的执行案件信 息数据后,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站统一向社会提供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的网络平台。 第二条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提供的社会查询案件范围和信息内容,由最高人 民法院确定。 第三条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的信息数据由执行法院通过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 息管理系统录入。 信息数据的准确性由执行案件承办人员负责。 信息数据必须与案卷记载一致。 第四条当事人对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提供的信息内容有异议的,应及时向执 行法院书面提出,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信息异议包括没有录入有关信息的异议、信息内容不准确的异议、信息发布不及时的异 议。 第五条执行法院应在接到书面异议后 3 日内予以审查核对,异议成立的,应当在 2 日内 对相关信息予以补录或更正。 执行法院必须在接到书面异议后 7 日内将处理结果答复异议人。 第六条执行法院对信息异议逾期未作处理,或对处理结果不服的,异议人可以向上一级 人民法院书面请求复核,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第七条复核法院应在接到复核申请后 2 日内将复核申请函转执行法院,执行法院必须在 2 日内书面报告复核情况。执行法院不同意复核申请的,复核报告需附相关案卷材料。必要时, 复核法院可调卷复核。 复核请求成立的,复核法院应责成执行法院在 2 日内对相关信息予以补录或更正。 复核法院必须在接到复核申请后 7 日内将处理结果答复复核申请人。 第八条本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负责解释。各高级人民法院应结合本辖区工作实际制定实 施细则,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九条本规定自 2009 年 3 月 30 日起施行。 篇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查询、冻结被执行人存款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网络查询、冻结被执行人存款的规定 (2013 年 8 月 26 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 1587 次会议通过) 为规范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过程中通过网络查询、 冻结被执行人存款及其他财产的行为, 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工作实际, 1 / 6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范围 文章来源:中顾网 (一)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 民事案件包括:婚姻家庭、继承、房屋、宅基地使用权及其他不动产、相邻关系、损害赔偿、债务、知识产权、人身权、选民资格、宣告失踪、宣告死亡、认定行为能力、认定财产无主和其他民事纠纷案件。 经济纠纷案件包括:经济合同纠纷、经济损害赔偿纠纷、经济权属纠纷和交通动输经济纠纷和其他经济纠纷案件。 (二)刑事案件 1、受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各类刑事案件。 2、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下列刑事自诉案件: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a、侮辱、诽谤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b、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规定的); c、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条第一款规定的); d、侵占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的)。 (2)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a、故意伤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b、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规定的); c、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规定的); d、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的); e、遗弃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规定的); f、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g、侵犯知识产权案(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七节规定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h、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上列八项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对于其中证据不足、可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对被告人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 3、减刑、假释案件。 (三)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 1、对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 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自由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 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除上述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诉讼: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3、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 4、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为。 (四)赔偿案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他工作人员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 2、赔偿请求人对行政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决定不予赔偿,或者对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三)、(四)、(五)项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非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并造成损失,赔偿义务机关拒不确认致害行为违法,赔偿请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广东广强律师事务所邓忠开 一直以来,“执行难”是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之一。常常有人抱怨:“赢了官司输了钱”,意思是官司打赢了,花了诉讼费、律师费,就拿到几页判决书,充满了当事人对诉讼的无奈和失落。这也是困扰人民法院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司法尊严和权威。最高人民法院本着建立执行长效机制的思路,避免被执行人恶意逃债,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2010年7月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2013年10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施行,对完善、落实司法执行制度,促使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此前《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条、第一百零一条均对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或者妨害执行行为的法律后果作了规制。 一、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规定》的制定目的,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主要是针对那些有清偿能力却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包括被执行人拒不申报财产或者申报不实、拒不配合法院查找财产等消极履行的行为、规避执行的行为或者抗拒执行的行为,法院有权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 二、信用惩戒是什么意思? 《规定》第一条规定:“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那信用惩戒是什么意思呢? 2014年1月16日,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工商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8部门共同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称,凡在最高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以及被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将受到信用惩戒。 被惩戒对象将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惩戒的对象包括两类人: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所有的失信被执行人和被法院发出限制高消费令的其他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时,即为被执行人本人;失信被执行人为单位时,还包括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 惩戒内容是最高法院统一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与查询平台”上对失信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与相关部门一道限制失信被执行人高消费,并采取其他信用惩戒措施。 惩戒的具体范围。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二是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三是失信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由最高人民法院向签约各方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相关部门收到名单后,

关于不同情况下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投标的处理方式

关于不同情况下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参与投标的处理方式 在我国,很多工程项目或者政府采购都是需要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施工方或者供应商的,而在招标的时候,对投标人的资格是有要求的,有些人或者企业是不能投标的,那么在投标前以及投标后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该如何处理呢? 开标前投标人被拉“黑”不具有投标资格应被“拒” 开标前投标人被拉“黑”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是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有明确规定,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投标人不具有投标资格;第二种是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均没有明确的规定。在这两种情形下,被拉“黑”投标人都应被“拒”。 对于第一种情形,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有明确规定,投标人明知自己不符合资格要求,却仍然隐瞒情况参与投标,违背了《政府采购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理应被“拒”。

对于第二种情形,虽然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没有明确规定,被“信用中国”拉“黑”者仍应被“拒”,理由很简单,我国对投标人参与投标的资格条件有两种要求,投标人都必须满足,且缺一不可,第一种要求是国家规定,第二种要求是招标文件的规定。这意味着招标公告、招标文件没有规定资格条件,但国家有规定的,投标人不能以招标文件没有规定为由不予以遵守。 因此,招标文件虽没有明确规定,但国家有规定的被纳入“信用中国”失信“黑名单”的投标人不具有投标资格,投标人仍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被“信用中国”拉“黑”投标人仍然应当被“拒”。 同时,作为招标人也应当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通知》的规定,在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均应载明被纳入“信用中国”失信“黑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民事案件汇总(上)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民事案件汇总(上)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一般性规定 1.原告主体不适格,即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原告起诉时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九条:“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3.对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后,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百二十四条第(四)项:“(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一条:“对本院没有管辖权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坚持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本院没有管辖权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4.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人民法院不应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注: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一条规定,下列二类行政协议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人民法院不应再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1)政府特许经营协议; (2)土地、房屋等征收征用补偿协议; 另,2015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b018195583.html,/zixun-xiangqing-15843.html),其中“萍乡市亚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萍乡市国土资源局行政协议案”,将以往法院一直作为民事案件受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纳入行政诉讼的范围,该案例最高人民法院作为2015年度十大经济行政典型案例予以颁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最高人民法院在新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施行后的倾向性观点。 5.重复起诉不予受理(一事不再理)——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构成重复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五)项:“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七条:“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构成重复起诉:(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