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三、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在课外阅读《利维坦号战记Ⅰ——飞越阿尔卑斯》这部科幻小说时,对书中一幅主题为《The Great War 1914》

的插图(如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

其认识正确的是()

A.该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后逐渐扩大到非洲、美洲等地

B.其间的凡尔登战役中德军首次使用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

C.这场战争是西方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D.战后欧洲整体实力得到增强,加强对世界殖民体系的控制

2.《梦游者》是目前全欧洲都在讨论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术著作。书中“颠覆了以往对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和罪魁祸首的评价,甚至否定了1919年《凡尔赛条约》第231条给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定位”。本书作者认为()

A.德国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没有任何责任

B.战争的责任同英国和法国无关

C.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源

D.战争的责任不能归咎于某个国家,而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3.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中,在描绘列宁在1917年4月,坐着一列封闭的列车转道芬兰回到彼得格勒时,他这样写道:“这趟风驰电掣的封闭列车犹如一发炮弹,乘坐在里面的人物犹如威力强大的弹药,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茨威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列宁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列宁领导的革命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资本主义统治的秩序

C.列宁当选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对资产阶级是沉重的打击

D.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政府宣布退出一战,协约国集团分崩离析

4.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决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据此可知该会议()

A.具有帝国主义分赃的性质B.圆满解决了战胜国关切的问题

C.最终通过了公平公正的协议D.树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典范5.《新全球史》中写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欧洲的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下列最能说明“欧洲的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的是()

A.英、法、美控制了国际联盟B.《九国公约》协调美日争端

C.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

6.有学者认为,世界近现代史中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一战后大国们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不包括()

A.分区占领中国B.《凡尔赛条约》

C.成立国际联盟D.《九国公约》

7.“不久,哈默就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赁企业的美国人。他还劝说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尽管亨利·福特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敌,却对这笔生意颇为满意。”由此判断苏俄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苏联模式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8.下表为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生产总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导致1928年后苏联工业生产总值排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B.苏联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D.苏联积极对外扩张势力

9.“世界厌倦了流血,它在寻找解脱苦难的办法。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该方式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A.拒绝向殖民地政府纳税B.停止社会一切生产

C.担任殖民政府公职D.反对妇女参与政治

10.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

A.甘地主张以苏俄为师,在社会经济领域推行国家主义

B.甘地领导印度人民驱逐了殖民者,取得了民族独立

C.甘地长期担任印度国大党领袖,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

D.甘地的“仁爱思想”和“坚持真理”成为印度的财富

11.1932年,曾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奥斯汀·张伯伦爵士说道:“我察看了当今的世界……不得不承认……由于某种难以确切指出的东西,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他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的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苏联实力壮大的威胁

C.法西斯势力蔓延D.世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2.《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统采取的措施有()

①增加农业产量②兴办公共工程

③进行社会救济④扩大工业生产规模

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13.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案》《农

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

美国政府通过国会新的立法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这种现象()

A.违背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扩大了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

C.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

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14.《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人安妮·弗兰克遇难前藏身密室两年多的生活和情感的记载。《安妮日记》中记载,从1940年开始,犹太人被禁止“拥有自行车,乘坐公共汽车,去电影院……”直到实行种族灭绝政策,被禁止“活下去”。

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日本法西斯的暴行B.意大利法西斯的暴行

C.德国法西斯的暴行D.协约国的暴行

15.1933年与1922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贸易总额缩减2/3,面对这种经济状况,各国纷纷采取应对措施。下列内容与这种状况无关的是()

A.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B.苏联形成苏联模式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D.德日建立法西斯统治

16.“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A.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B.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C.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17.1944年6月7日,延安军民举行庆祝活动。徐特立向大家说:“世界从今天起将越来越光明了,过去由于苏联红军和人民自觉的英勇战斗,才扭转了战争的进程。在反法西斯的胜利斗争中,英美各国将与苏联团结一致,彻底消

灭法西斯祸害,并致力于世界的民主、自由、幸福的新建设。”延安军民庆祝的事件( ) A .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C .使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D .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

18.从下表的史实中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是( )

A. 都是帝国主义战争

B .都带来了巨大灾难且破坏了经济

C .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D .都对人口的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非选择题(19题20分,20题24分,21

题20分,共64分)

19.20世纪初期,人类社会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作出的选择,发人深省。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德、美、法实力比较表

材料二 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则成了和平缔造者。和平缔造者们日复一日地会面,提案,辩论,争吵,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拟定条约;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

1919年和平缔造者们对待欧洲以外世界的草率方式,所挑起的怨恨大

火,改变了20世纪的命运。

——加拿大历史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中英、德、美、法四国实力对比的反差

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反差带来的后果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谁。他们在巴

黎的六个月里“缔造和平”取得了怎样的成果?(6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巴黎和会取得的“和平成果”的看法。

(1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间发生的这次战争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以往的任何战争。殖民地支援帝国中心,而贸易伙伴则常常被迫站在协约国或中欧列强(最初的三国同盟)一边……战争在革命中结出果实,同时为未来播下了引起新的、更致命的冲突的种子。

——(美)罗伯特·E·勒纳、斯坦迪什·米查姆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1932年,斯大林可以宣布只用四年半的时间就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的这一成就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反响。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荣……而德国和美国对经济危机作出了更积极的回应。

——(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世界史》第四版材料三到1945年,德日两国无条件投降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夺去了

6200万人的生命……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

——(德)克劳斯·伯恩德尔等著《图说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的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在材料一中的“战争”期间爆发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革命”。(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概括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首先开始的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德国和美国对经济危机作出了更积极的回应”的举措。(8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次大战的特点并指出其影响。(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给本次探究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拟定3个主题词。(6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3—1925年俄国/苏俄/苏联的农业生产情况

(1)表格中1920年的生产情况与1913年相比有什么变化?1925年的生产情况与

1920年相比,发生变化的主要政策因素是什么?结合该政策的内容进行说明。

(6分)

材料二如图:20世纪30年代美国工程规划署印发的宣传“以

工代赈”救济方式的海报。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以工代赈”救济方式产生的

背景。(4分)

材料三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建议同志们认真加以考虑和研究。

——摘自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个“大政策”所蕴含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在“大

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哪些具体的实践。(8分)

(4)据材料一、二、三,归纳苏俄、美国、中国所采用的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2

分)

答案

一、1.C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没有扩大到美洲,排除A。凡尔登战役中德军

首次使用毒气弹,索姆河战役中首次出现坦克,排除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一场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C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实力,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掀起了反殖民统治的高潮,排除D。

2.D点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激烈争夺导致一战的爆发。既然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战争,那么就不应该把一战的责任完全推给战败的德国,《梦游者》的作者认为一战是欧洲各国合力上演的一场悲剧。

3.B点拨: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17年”“列宁”“这一炮摧毁了一个帝国,一个旧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在资本主义世界统治秩序上撕开了一个口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故B符合题意。

4.A点拨: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一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的场景。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该会议体现了主要战胜国各自的目的,具有帝国主义分赃的性质。

5.D点拨: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排除A。《九国公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故排除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是挑战欧洲的霸权地位,故排除C。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这个新的体系中,欧洲国家依然是最大的受益者,故选D。

6.A点拨:一战后的世界秩序指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在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与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瓜分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法、日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

7.B点拨:题干材料说明当时苏俄允许包括外国人在内的私人投资经营企业,

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A、C、D三项都不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存在。8.C点拨: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28年后”。1928—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机器制造业、石油、钢铁分别由世界第5、4、3、5位跃居世界第2、

2、2、3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

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9.A点拨:依据材料中的“我为印度独特的方式而骄傲,它会教会世人如何摆脱暴力引起的混乱”,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符合题意;B、C、D不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采取的措施。

10.D11.D

12.D点拨:根据“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失业问题严重,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采取的措施有兴办公共工程、进行社会救济。故选D。

13.B点拨: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通过制定法律对美国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前所未有的干预,这种现象说明联邦政府与总统的权力扩大。

14.C

15.B

16.D点拨:题干材料表明丘吉尔感觉到法西斯的威胁,呼吁受到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联合起来建立反法西斯联盟。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故D正确。

17.B点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故A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题干时间相符,故B项正确。墨索里尼政府垮台发生在1943年,故C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日本无条件投降发生在1945年,故D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信息。

18.B点拨:根据表格所示的信息“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是都带来了巨大灾难且破坏了经济。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二、19.(1)问题: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果:后起的

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2)“世界上最具权势的人”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代表(答出英、法、

美三国首脑亦可)。“缔造和平”的成果: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条约》)以及一系列针对战败国的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

(3)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维持了短暂的和平;《凡尔

赛条约》是一个赤裸裸地奴役掠夺战败国家的条约,也是宰割和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条约;凡尔赛体系则是几个帝国主义战胜国进行分赃、勾结和暂时妥协的结果;它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反而让列强因分赃不均开始了新的争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20.(1)协约国、中欧列强(最初的三国同盟)。(俄国)十月革命。

(2)在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反响。金融。

德国: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法西斯专政);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3)残酷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4)战争、革命、危机。

21.(1)变化:产值下降。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说明: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2)经济危机导致失业人数大增;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3)经济思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行

按劳分配。实践:经济特区的设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放14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的设立等。

(4)充分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