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之欧阳学文创作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之欧阳学文创作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之欧阳学文创作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之欧阳学文创作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

欧阳学文

管井设计及出水量计算

稳定流完整井

吴成泽

121

水文地质参数索引

a :含水层厚度,单位米(m);

Dg:过滤管外径(m);

h :井中的水深,单位米(m);

H:无压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或厚度,单位主要针对潜水及承压水稳定流完整井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展开论述,并介绍了井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布置及计算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洗井及单井出水量校核。最后利用4个Excel文件概括理论及经验公式,可代入抽水试验值分别计算管井单井出水量。

米(m);

K:渗透系数,表示含水层的渗透性质,在达西公式中,水力坡度i=1时的渗透速度(表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

粘滞系数、含水层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单位米/

天(m/d);

L: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N: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数,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的50%计算;

qn:单位出水量(m3/(d.m));

Qg: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

Q:管井出水量,单位m3/d;

Q1、Q2:抽水井稳定流出水量,单位m3/d;

Qn:单井实测最大出水量,单位m3/d;

r1、r2:抽水井至观测孔距离,单位米(m);

r:管井或抽水井的半径,单位米(m);

R:影响半径,裘布衣公式中以抽水井为轴心的圆柱状含水层的半径(不以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改变),表示井的补给能力;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水位降深,单位米(m);

Sn:相应Qn时的最大水位降深,单位米(m);

T:导水系数,T=KM,单位m2/d;

Vg: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单位m/s,不得大于0.03m/s;Vj: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单位m/s;

目录

1 施工图设计前应掌握的资料4

2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5

2.1 影响半径的计算5

2.1.1潜水及承压水利用抽水试验算出的影响半径5

2.1.2资料不足时可采用经验公式5

2.1.3 当无资料时根据经验值估算5

2.2渗透系数的计算7

2.2.1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渗透系数7

2.2.2当无抽水试验资料时可根据下表估测7

3 管井的出水量计算8

3.1理论公式8

3.1.1适用于完整井潜水含水层8

3.1.1适用于完整井承压水含水层9

3.2经验公式9

4 井群布置及出水量计算10

5 洗井及出水量设计复核10

5.1 洗井10

5.2出水量设计及复核11

参考文献11

附件1 潜水稳定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水量12

附件2 潜水稳定流经验公式计算出水量12

附件3 承压水稳定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水量12

附件4 承压水稳定流经验公式计算出水量12

管井设计及出水量计算

管井是一种地下水供水水源的取水构筑物,管井有井室、井壁管、过滤器、沉淀管等组成。

管井适用于含水层厚度大于4m,底板埋藏深度大于8m 的地层。管井一般可开采潜水、承压水、裂隙水及岩溶水。一般出水量在500~600m3/d,最大可达2~3万m3/d,最小100 m3/d。管井井径一般在50~1000mm,常用200~600mm,井深一般8~1000m,常用在300m以内。本次主要讨论的是无压及承压含水层的稳定流完整井。

管井应布置在水质好不易受污染的富水地段,施工、运行和维护方便,尽量靠近主要用水地区且避开地震区、地质灾害区和矿产采空区。

正确选用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对提高出水量、改善水质及降低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当设计时应有确切的水文地质资料,取水量必须小于允许开采量,严禁盲目开采,开采后且不引起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及地面沉降。

1 施工图设计前应掌握的资料

当水源方案选用设计时,可利用计算的或相似地区的水文地质参数对管井单井理论出水量进行计算。

施工图设计前应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包括水量和水质,施工图应达到B级精度,设计前应校核水文地质条件及参数的准确性,在施工图设计时水文地质参数应采用野外实验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所取得的数据确定。

2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

2.1 影响半径的计算

2.1.1潜水及承压水利用抽水试验算出的影响半径

(1)当有一个观测孔时,潜水影响半径采用:

承压水影响半径采用:

(2)当有2个观测孔时,潜水影响半径采用:

承压水影响半径采用公式:

2.1.2资料不足时可采用经验公式

1)潜水库萨金公式:

2)承压水集哈尔特公式:

2.1.3 当无资料时根据经验值估算

1)根据颗粒直径确定影响半径

表2.1 颗粒直径估算影响半径

岩性

地层颗粒

R(m)粒径(mm)占重量(%)

粉砂0.05~0.170以下25~50

2)根据单位出水量和单位水位下降值确定影响半径;

表2.2 单位出水量估算影响半径R

表2.3 单位水位下降估算影响半径R

单位水位下降量=Sw/Q Sw(m) Q(L/(s.m))

2.2渗透系数的计算

2.2.1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计算渗透系数

(1)当只有1个观测孔计算承压水渗透系数时采用:计算潜水渗透系数时采用:

(2)当2个观测孔时计算承压水渗透系数时采用:计算潜水完整井渗透系数时采用:

2.2.2当无抽水试验资料时可根据下表估测

表2.4 根据颗粒粒径估算渗透系数

3 管井的出水量计算

理论公式可根据水文地质取得的参数进行计算,精度差,适用于水源选择、方案编制或初步设计阶段。经验公式是抽水试验基础上进行计算,能反映实际管井出水量。适用于施工图设计,确定井的型式、构造、井数和井群布置。

3.1理论公式

已知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影响半径等计算稳定流管井单井在不同水位下降的理论出水量。

3.1.1适用于完整井潜水含水层

处于层流的非裂隙水,S

处于层流的非裂隙水,井距河边水线L<0.5R,公式可采用:

3.1.1适用于完整井承压水含水层

当为完整井承压水时,且水头h大于含水层厚度a,

当为完整井承压水时,且水头h于含水层厚度a,

3.2经验公式

经验公式是实际各种复杂因素的体现。通常需要地质勘查提出抽水试验资料或利用近似地区的抽水试验资料。经验公式能够全面的概括井的各种复杂因素这是理论公式所不及的。但抽水试验井的结构应尽量接近设计井,否则应进行修正。

用经验公式时应确定井的出水量Q与水位下降S之间关系的曲线方程,据此可求出在设计水位降深时井的出水量,据Q—S曲线类型选择计算公式。在有2次以上抽水试验资料的基础上给出Q=f(S)的出水量与水位下降关系曲线。观察Q=f(S),有无直线关系。根据手册第二版第三册城镇给水表323,通过确定Q与S之间的关系——直线型、抛物线型、指数曲线型及对数曲线型根据适用条件选择对应的公式计算出水量

注:a、b、m、n——由抽水试验决定的参数。

若无直线关系,则根据抽水试验资料转化计算表格(表3.1),并按表中数据转化后的图形选择计算公式。

表3.1 抽水试验资料转化

为提高计算的精度,经验公式中的系数可采用均衡误差法、最小二乘法计算,但均需有3次以上的抽水试验资料。

4 井群布置及出水量计算

井群布置应根据取水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

若傍河取水,则则沿河布置一排或双排的直线井群;要避开有冲刷危险的河岸段,井离河岸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远离河流地区,一般是沿垂直地下水流向方向布置单排或多排的直线井群;若地下水丰富,也可成梅花形或扇形布置,当有古河床时,宜沿古河床布置;

大厚度含水层或多层含水层,且地下水补给充足时,可分段或分层布置取水井组;

岩浆岩类地区井群应根据其分布与裂隙发育程度布置且应布置在富水地段。

井间距通常可按井影响半径的2倍计算,在个别情况下井群占地有限制时,可按相互干扰使单井出水量减少20%~30%进行计算。

出水量的计算采用理论公式计算误差较大,有条件最好用生产试验资料进行校核。

5 洗井及出水量设计复核

5.1 洗井

下管填砾后必须及时洗井。其中含沙量抽水试验孔(包括勘探开采井),抽水开始后30min,含沙量达到:粗

砂层小于5万分之一;中、细砂层小于2万分之一(体积比),供水管井抽水稳定后,含砂量小于2百万分之一。

常用的洗井方法有活塞洗井、压缩空气洗井、水泵抽水或压水洗井、液态二氧化氮洗井、液态二氧化碳配合盐酸洗井及焦磷酸钠洗井。应根据汗水层特性、井孔结构、井管质量、井孔中水力特征及含泥砂情况,合理选择洗井方法。

适当选择几种方法联合洗井,可以提高洗井效果。

5.2出水量设计及复核

管井出水量应小于过滤管的进水能力。过滤管的进水能力应按下式确定:

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复核:

)≦Vj

当地下水具有腐蚀性和容易结垢时,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应按减少1/3~1/2后确定。

参考文献

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

3.《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

4.《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

5.《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

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城镇给水》第二版

附件1 潜水稳定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水量附件2 潜水稳定流经验公式计算出水量附件3 承压水稳定流理论公式计算出水量附件4 承压水稳定流经验公式计算出水量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乐享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经营教育 乐享 2012-12-1 水文地质参数索引 a :含水层厚度,单位米(m); D g :过滤管外径(m); h :井中的水深,单位米(m); H :无压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或厚度,单位米(m); K :渗透系数,表示含水层的渗透性质,在达西公式中,水力坡度i=1时的渗透速度(表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粘滞系数、含水层颗粒大 小、形状、排列);单位米/天(m/d); L :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 N :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数,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的50%计算;q n :单位出水量(m3/()); Q 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 Q :管井出水量,单位m3/d; Q1、Q2:抽水井稳定流出水量,单位m3/d; Q n :单井实测最大出水量,单位m3/d; 主要针对潜水及承压水稳定流完整井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展开论述,并介绍了井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布置及计算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洗井及单井出水量校核。最后利用4个Excel文件概括理论及经验公式,可代入抽水试验值分别计算管井单井出水量。

r1、r2:抽水井至观测孔距离,单位米(m); r :管井或抽水井的半径,单位米(m); R :影响半径,裘布衣公式中以抽水井为轴心的圆柱状含水层的半径(不以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改变),表示井的补给能力;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n:相应Q n时的最大水位降深,单位米(m); T :导水系数,T=KM,单位m2/d; V g: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单位m/s,不得大于s; V j: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单位m/s; 目录

矿井涌水量观测方法

矿井涌水量观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容积法:水桶法指的是,将涌出的水导入一定容积的量水桶(圆形或方形),用秒表测流满该量水桶所需的时间,然后按下式计算涌水量: Q= V/t 式中Q——涌水量,m3/h(m3/min) V——量水桶的体积,m3 t——水流满量水桶的时间,h(min) 2、水位标定法水位标定法指的是利用水泵将水窝(或水仓)中的水位降低,然后停泵,测量回升到原来位置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按下式计算涌水量: Q=FH/t 式中Q——涌水量,m3/h(m3/min) F——水窝(或水仓)的断面积,m2 H——水位回升的高度,m t——水流满凉水桶的时间,h(min) 3、水泵能力法水位能力法指的是维持水位不变时增加水泵的排水能力,按下式计算涌水量: Q=KNW+SH/t 式中Q——涌水量,m3/h(m3/min) K——水泵的排水系数,%(当新水泵排清水时K=1,旧水泵排清水时K=0.8,排混水时K=0.9,旧水泵排混水时K=0.7,双台旧水泵排水时K=0.6)

N——增加的水泵台数,台W——水泵的铭牌排水量,m3/h (m3/min) S——水仓(或水窝)水平截面积,m2 H——水位上升的高度,m T——水位上升所需的时间,h(min)当H=0时,即水位不上升,则Q=KNW 4、浮标法浮标法指的是利用木屑或纸屑作为浮标,测量水沟中水的流速,根据水沟断面计算涌水量。按下式计算涌水量: Q=K(F1+F2)/t*L 式中Q——涌水量,m3/h(m3/min) F1——断面1的面积,m2 F2——断面2的面积,m2 t——从断面1到断面2的水流时间,h(min) L——从断面1到断面2的水流距离,m K——断面系数,与水沟粗糙度、风流方向和大小有关:在一般情况下,水沟水深大于1.0吗,当水沟粗糙时,K=0.75—0.85;在水沟水沟平滑时,K=0.80—0.90。 此计算方法可用于巷道排水沟中水的测量;当涌水较大,淹没巷道水沟时,也可用来测量巷道流水中水量。 5、堰测法堰测法指的是在井下排水沟中设置测水堰板,使水流通过一定形状的堰口水流高度,然后计算涌水量。堰测法采用的测水堰板通常有三角堰、梯形堰和矩形堰3种,(a) 三角堰(b)梯形堰(c)矩形堰堰测法计算涌水量公式分别如下:

管井降水计算方案

一、场地岩土工程情况 第①层杂填土,以粉土为主,混少量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呈稍湿、松散状态。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 第②层粉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均粒结构,天然状态下呈稍湿,稍密状态。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 第③层粗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石,颗粒级配较好,混少量砾,局部分布有粉质粘士薄夹层。天然状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在~之间,渗透系数为K=×10-2cm/s。 层细砂,黄褐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天然状第③ 1 态下呈稍湿~饱和,中密状态。该层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存在于第3层粗砂层中,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渗透系数为K=×10-3cm/s。 第④层粉砂,黄绿色,颗粒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质,均粒结构,局部分布有粉土、粉质粘土薄夹层。天然状态下呈饱和,中密状态。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之间,渗透系数为K=×10-3cm/s。 第⑤层粉质粘土,灰黑色,含云母,有光泽,略带腥臭味,含有机质,有机质含量为~%,无摇振反应,切口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天然状态下呈可塑~软塑状态。该层中分布有粉砂、细砂及粉土薄夹层,局部含有薄层钙质胶结层。该层厚度在~之间,层底标高在~之间,渗透系数为K=×10-6cm/s。 地下水埋藏于自然地表下~,标高在~之间,属潜水。由于临近场地正在进行降水施工,水位受其影响,现场水位偏低,根据该区域的水文地质资料,该地下水年幅度变化在~米之间。 二、降水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地质条件主要为粉土、砂土。现场基坑深度为,根据该场地附近地区的已有降水经验,拟采用管井井点降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即在基坑周围及坑内布设一定数量的管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11月整理 管井设计及出水量计算 稳定流完整井 / 吴成泽 2012-12-1 — 主要针对潜水及承压水稳定流完整井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展开论述,并介绍了井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布置及计算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洗井及单井出水量校核。最后利用4个Excel文件概括理论及经验公式,可代入抽水试验值分别计算管井单井出水量。

水文地质参数索引 a :含水层厚度,单位米(m); D g :过滤管外径(m); h :井中的水深,单位米(m); H :无压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或厚度,单位米(m);K :渗透系数,表示含水层的渗透性质,在达西公式中,水力坡度i=1时的渗透速度(表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粘滞系数、含水 层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单位米/天(m/d); L :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 & N :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数,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的50%计算; q n :单位出水量(m3/()); Q 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 Q :管井出水量,单位m3/d; Q1、Q2:抽水井稳定流出水量,单位m3/d; Q n :单井实测最大出水量,单位m3/d; r1、r2:抽水井至观测孔距离,单位米(m); r :管井或抽水井的半径,单位米(m); ' R :影响半径,裘布衣公式中以抽水井为轴心的圆柱状含水层的半径(不以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改变),表示井的补给能力;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n:相应Q n时的最大水位降深,单位米(m); T :导水系数,T=KM,单位m2/d; V g: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单位m/s,不得大于s; V j: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单位m/s; %

井点降水涌水量计算

按照初定方案,本工程除埋深较深段使用拖拉管施工外,剩余大部分需使用井点降水大开挖施工。按照设计及规范初步设计沟槽底宽 1.5m,沟槽深按照最大挖深设计取4m,开挖沟槽边坡按照1:1,基坑横剖面图如附图。经地质勘探,天然地面属耕植土,其下为粉质粘土( <=-4m),淤泥质粉质粘土(<=- 7.14m)、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底部为泥岩,基本都属于透水层。地下水位标高为- 0.5m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 井点布设根据工程地质及施工状况,轻型井点采用沟槽两侧单排布设,为是总 管接 近地下水位,井点管布设于已挖好的路床底。总管距沟槽开挖线边缘1m,总管长度L=50X 2=100(m) 水位降低值 S=4 (m) 采用一级轻型井点,井点管的埋设深度(总管平台面至井点管下口,不包括滤管) H 2>=H1 +h+IL= 4.0+ 0.5+ 0.1 x 5.75= 5.1(m) 采用6m长的井点管,直径50mm,滤管长1m。井点管外露地面

0.2m,埋入土中 5 . 8 m (不包括滤管)大于 5.2m,符合埋深要求。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井点系统计算。 2).基坑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非完整井环形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式1—23)进行计算Q= 先求出H、K、R、x0 值。 H: 有效带深度H= 1.85(S,+L) s'=-6 0.2- 1.0= 4.8m 求得H: H= 1.85(s,+L)= 1.85( 4.8+ 1.0)= 10.73(m) 由于HO

10.73(m) K: 渗透系数,经实测K= 0.4m/d R: 抽水影响半径R=(m) xO:基坑假想半径,x0 = (m) 将以上数值代入公式得基坑涌水量Q:Q=( m3/d )

矿井涌水量的计算与评述 钱学溥

矿井涌水量的计算与评述 钱学溥 (国土资源部,北京 100812) 摘要:文章讨论了矿井涌水量的勘查、计算、精度级别、允许误差和有效数字。文章推荐了反求影响半径、作图法求解矿井涌水量的方法。 关键词:矿井涌水量;勘查;计算;精度级别;允许误差;有效数字 根据1998年国务院“三定方案”的规定,地下水由水利部门统一管理。水利部2005年发布了技术文件SL/Z 322-2005《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该技术文件6.7款规定,地下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热水、天然矿泉水和矿坑排水。6.1.2款规定,计算的地下水资源量要认定它的精度级别。我们认为,认定计算的矿井涌水量的级别和允许误差,不仅是水利部门要求编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需要,而且有利于设计部门的使用。在发生经济纠纷的情况下,也有利于报告提交单位和报告评审机构为自己进行客观的申辩。下面,围绕这一问题,对矿井涌水量的勘查、计算、精度级别、允许误差和有效数字等方面,作一些论述和讨论。 1 矿井涌水量与水文地质勘查 矿井涌水量比较大,要求计算的矿井涌水量精度就比较高,也就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工作。表1,可以作为部署水文地质工作的参考。 表 1 矿井涌水量与水文地质勘查 Table 1 Mine inflow and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注:○1多年生产的矿山是指:开采水平不变、开采面积基本不变的多年生产的矿山,如即将闭坑或是即将破产的矿山,即是这种多年生产的矿山。○2多孔抽水试验,是指带观测孔的一个抽水主孔的抽水试验,持续抽水几天。○3群孔抽水试验是指带观测孔的多个抽水主孔的抽水试验,其抽水总量,一般要达到计算矿井涌水量的1/3~3/4,持续抽水几十天。○4利用地下水动力学计算公式,计算矿井涌水量,就属于解析法的范畴。大井法、集水廊道法就是常用的解析法。○5数理统计包括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回归、系统理论分析、频率计算等(参考钱学溥,娘子关泉水流量几种回归分析的比较,《工程勘察》1983第4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可以把水位抽降、巷道开拓面积、矿产产量、降水量等作为自变量,把矿井涌水量作为因变量。○6数值法也就是计算机模拟,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模拟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计算矿井涌水量的一种方法。○7常用的大井法、集水廊道法等解析法计算矿井涌水量,只考虑了含水层的导水性,没有考虑地下水的补给量。因此,只有进行了解析法和水均衡的计算,用地下水的补给量验证解析法计算的结果,计算的矿井涌水量的精度才能达到C 级。 2 稳定流、非稳定流公式应用的主要条件 2.1一般报告采用的解析解大井法、集水廊道法,是基于稳定流理论推导的地下水动力学计算公式。它要求地下水有比较充分的补给条件,要求在该水平开采的几年到几十年内,矿井排水计算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边界上的水头高度,永远稳定在计算采用的高度上。 2.2基于非稳定流理论推导的地下水动力学计算公式,恰恰相反,它的使用条件是地下水没有补给,含水层分布无限,地下水影响半径不断向外扩大。 2.3由于采用大井法、集水廊道法,一般都没有考虑地下水补给量的问题,因此,计算的结果可能有较大的误差,它的精度一般只有D级。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一、水文地质资料 二、计算依据及参考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2H-S)*S/(lgR-lgr0)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取综合渗透系数10m/d H为含水层厚度(m):主要为细砂层以上取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根据施工经验取15m r 0为基坑范围的引用半径(m):r =(r1+r2r+r3+r4+…+rn)1/n 降水干扰井 群分别至基坑中心点的距离;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D为基坑开挖深度(m):取 d 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取 w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取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672m3。 2、降水井深度确定: 降水井深度按下式: H W =H1+ H2 + H3 + H4 + H5 + H6 H W—降水井深度(m); H1—基坑深度(m);(取) H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取) H3—iy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y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基坑等效半径;(计算得,取) H1—降水期间水位变幅(m);(取) H2—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 H W—沉砂管工作长度(m);(取) 根据上式计算得:降水井深度为 3、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 = (l′d)/a*24 降水井数量计算: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d为过滤器外径(mm):取400m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过滤器进水部分有效长度取); a为与含水层渗透系数有关的经验系数(根据渗透系数5—15m/d,含水层厚度≤20m,取100)

矿井(坑)涌水量计算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矿井(坑)涌水量计算 A.1 比拟法 比拟法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传统方法。它是当新矿井与生产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相类 似时,用生产矿井的资料来预测新矿井(坑)涌水量的方法,虽属一种近似的预测方法,但 往往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特别是对于那些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者中等的矿井。比拟法包括 富水系数法、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相关关系分析法等。 A.1.1 富水系数法 P K Q p ?= .................................... (D.1) 式中: Q ——新矿井(坑)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 3/a ); p K ——富(含)水系数,单位为立方米每吨(m 3/t ); P ——新矿井设计年产量,单位为吨每年(t/a )。 1 1p Q K p = ...................................... (D.2) 式中: p K ——富(含)水系数,单位为立方米每吨(m 3/t ); 1Q ——生产矿井(坑)年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 3/a ); 1p ——生产矿井年产煤量,单位为吨每年(t/a ) A.1.2 矿井单位涌水量比拟法 当矿井(坑)涌水量增长幅度与开采面积、水位降低呈直线比例的情况下: 1 110S F Q q = ..................................... (D.3) 式中: 0q ——生产矿井(坑)单位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平方米(m 3/tm 2); 1Q ——生产矿井(坑)总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 3/a ); 1F ——生产矿井开采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 2); 1S ——生产矿井水位降低,单位为米(m )。 S F q Q ??=0 .................................. (D.4) 式中: Q ——新矿井(坑)预计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年(m 3/a ); 0q ——生产矿井(坑)单位涌水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吨平方米(m 3/tm 2);

井下涌水量观测、分析记录资料

2月份XXXXX煤矿井下涌水量观测、分析记录 一检查时间:2012年2月28日 二参加人员: 宋晓文、刘训、崔德全、邰振旺、高明文 三检查、观测情况: 1、N402上、下顺槽: 巷道局部滴水,各钻孔无水,其它变化不大。两条巷道涌水量1m3/h左右。 2、N402综采工作面: 综采工作面推进700米左右,前90米工作面无积水,后70米工作面有出水,工作面上隅角无水,总的涌水量2m3/h 左右。 3、N403掘进停工区有积水,并在此地对相邻N402采面采空区进行打钻放水.此地总涌水量4m3/h左右。(排水量20m3/h的水泵每日工作5小时左右) 4、其它水量:主井、三条大巷等巷道局部积水保持在1m3/h 以内,涌水量稳定。 四分析与评估: 矿井涌水量在8m3/h左右,与上月相比相差不大。矿井涌水量明显小于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正值冬季,地表砂土层、基岩含水层无大量补给条件,所以涌水量较小。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1、虽矿井涌水量小于正常涌水量,任然要注重工作面排水工作,准备好充足的备用水泵。 2、坚持采空区地表的检查工作,坚决不落下。 XXXXXXXXXX煤矿 2012年2月28日

3月份XXXXX煤矿井下涌水量观测、分析记录 一检查时间:2012年3月31日 二参加人员: 宋晓文、刘训、崔德全、邰振旺、高明文 三检查、观测情况: 1、N402上、下顺槽: 巷道局部滴水,各钻孔无水,其它变化不大。两条巷道涌水量1m3/h左右。 2、N402综采工作面: 综采工作面推进700米左右,前90米工作面无积水,后70米工作面有出水,工作面采空区涌水量2.5m3/h左右。 3、N403掘进停工区有积水,并在此地对相邻N402采面采空区进行打钻放水.此地总涌水量4m3/h左右。(排水量20m3/h的水泵每日工作5小时左右) 4、其它水量:主井、三条大巷等巷道局部积水保持在1m3/h 以内,涌水量稳定。 四分析与评估: 矿井涌水量在8m3/h左右,与以往相比变化不大。矿井涌水量小于矿井正常涌水量10m3/h。现正冬季无雨,地表砂土层、基岩含水层无大量补给条件,所以涌水量基本正常。

矿井涌水量的计算

三、地下水动力学法 地下水动力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地下水运动的线性渗透定律,即达西定律。根据这个原理和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可选择不同的公式计算矿井井简的浦水量。 (一)垂直井筒涌水量的计算 1.潜水完整井涌水量计算 所谓潜水完整井是指开凿在潜水含水层中,井打穿含水层到隔水层底板的井筒 22 1.366lg lg H h Q K R r -=- 因为 h=H-S 所以 (2)1.366lg lg H S S Q K R r -=- 在井筒掘凿时,井筒中式不允许积水的,因此h=0,或者说S=H,这时, 2 1.366lg lg H Q K R r =- 式中 Q ——井筒涌水量(m3/d )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 H ——含水层厚度 h ——井中出水地段高度 S ——水位降低值 R ——影响半径 r ——井筒半径 2.承压水完整井涌水量计算 承压水完整井是指开凿在承压含水层中,并全部揭露含水层的井筒 ()2.73lg lg M H h Q K R r -=-或 2.73lg lg MS Q K R r =- 3.完整潜水承压井涌水量计算 当井筒穿过承压含水层水位下降很大,降到隔水顶板以下时,井筒附近变为无压水,这种情况称为潜水承压井 22(2)1.366lg lg HM M h Q K R r --=- 上述公式同样适用于钻孔涌水量计算 如果抽水试验是在井筒检查孔中进行,用钻孔涌水量可按下式换算成井筒涌水量 112122 lg lg lg lg R r Q Q R r -=- (二)水平尽道涌水量的预剐方法 计算水平巷道涌水量时,同样可将巷道看成为水平集水于程。因此,可利用地卞水向水平集水工程运动的公式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 d )S d /ln(1+R/r o )=π5(2×ln(1+=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 为基坑等效半径(m); S d 为基坑水位降深(m); S d =(D-d w )+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 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 0=120πr s 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q q 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 s 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 >l y 0=[k×(lgR -lg(nr n-1r w )/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 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 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 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 0=R+r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 1=H-(H2-q/(πk)×Σln(R/(2r sin((2j-1)π/2n)))) S 1 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q=πk(2H-S w ) S w /(ln(R/r w )+Σ(ln(R/(2r sin(jπ/n))))) 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 S w = H 1 +s-d w +r o ×i =+根据计算得S 1 = >= S d =,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 要求!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乐享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经营教育 乐享 2012-12-1 水文地质参数索引 a :含水层厚度,单位米(m); D g :过滤管外径(m); h :井中的水深,单位米(m); H :无压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或厚度,单位米(m); K :渗透系数,表示含水层的渗透性质,在达西公式中,水力坡度i=1时的渗透速度(表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粘滞系数、含水层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单位米/天(m/d); L :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 N :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数,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的50%计算; q n :单位出水量(m3/(d.m)); Q 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 Q :管井出水量,单位m3/d; Q 1、Q 2 :抽水井稳定流出水量,单位m3/d; Q n :单井实测最大出水量,单位m3/d; 主要针对潜水及承压水稳定流完整井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展开论述,并介绍了井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布置及计算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洗井及单井出水量校核。最后利用4个Excel文件概括理论及经验公式,可代入抽水试验值分别计算管井单井出水量。

r 1、r 2 :抽水井至观测孔距离,单位米(m); r :管井或抽水井的半径,单位米(m); R :影响半径,裘布衣公式中以抽水井为轴心的圆柱状含水层的半径(不以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改变),表示井的补给能力;单位米(m); S 1、S 2 :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1‘、S 2 ’‘: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n :相应Q n 时的最大水位降深,单位米(m); T :导水系数,T=KM,单位m2/d; V g :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单位m/s,不得大于0.03m/s; V j :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单位m/s; 目录

降水井计算

降水井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7.00m (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 = (4)基坑涌水量()()3 002'1.366298.81lg H S S m Q k d R r -==??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2、井点管的数量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H 1=6.00m (基坑深度) 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矿井涌水量计算

庆华集团(煤化)韦二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涌水量计算 2010年09月10日

庆华集团(煤化)韦二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涌水量计算 一、矿井概况 1、交通位置 (1)位置 井田位于韦州矿区中南部,宁夏中部大罗山东麓。行政区划属吴忠市同心县韦州镇管辖。 井田范围:北以韦二井田北井南部边界为界、西南以设计中的F7号断层为界、东以各煤层露头为界、西北以井田边界及+400m水平为界。走向长约4.0km,倾斜宽7.8km,面积20.4km2。 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6°27′07″至106°31′15″、北纬37°10′58″至37°17′00″之间。 (2)交通 井田内目前客运和货运主要依靠公路运输。S203(惠平公路)从韦州镇穿过,在惠安堡镇与G211公路及S302(盐兴公路)相接,经S302公路可东去盐池并与GZ35(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相接、西去中卫可与G109公路及银川~武汉高速公路相接;经G211公路可北去吴忠、灵武及银川,往南可抵盟城、下马关及予旺镇。韦州镇至吴忠101km,至同心县城85km。 新规划的中太铁路(225km)将从井田北部穿过,经过惠安堡镇,矿区铁路可与该铁路接轨;规划中的中(宁)~盐(池)高速公路将从本区北部通过,并经过惠安堡镇,中间为矿区留有出入口,交通十分便利。 1、企业性质 可采煤层 主要开采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其次为一4煤层。

4、煤层标高 二1煤层埋深270m~337m,煤层开采深度底板标高为-140m~0m。一4煤层埋深260m~400m,煤层开采深度底板标高为-160m~-30m。 5、技改简况 全矿井采用四立井开拓,主井深297.67m, 井筒直径2.6m,装备JK2/30x提升绞车;副井深322m,井筒直径4.0m,装备JK-2.0×1.8提升绞车,风井井深300.1m,井筒直径2.6m,排水井井深332m,井筒直径2.6m。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风井装备两台FBCDZ-N016/2×75型主扇抽出通风,其他三个井筒进风,已形成通风系统。 排水:井底安设6台水泵,其中:主井底2台,型号为D46-50×8,副井底D85-45×8水泵3台,D46-50×8水泵1台。 地面有三趟6KV供电电源,分别引自孙岭变电站14板、17板和22板,另外矿井配备发电机组4台,其中:主井400KW 两台,副井300KW一台,风井350KW一台。 井下6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是:副井井下变电所、水仓、首采工作面风、机巷、下山水仓2个头。年产15万吨技改工作正加紧进行。 二、矿井水文地质 矿区主要含水层分为:寒武系上统崮山组,石炭系上统

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

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 [导读]本文详细介绍了竖井涌水量计算的经验公式法。 若在竖井位置及其附近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降深的稳定流抽水试验资料,可用本方法计算竖井涌水量。 一、计算步骤 (一)根据抽水试验资料,作涌水量(Q)与降深(S)的关系吗线,即Q=f(s)曲线; (二)根据抽水试验资料,用图解法、差分法或曲度法判断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并找出相应的涌水量方程式; (三)根据相应的方程式计算与设计竖井水位降深相同时的钻孔涌水量Qi; (四)根据钻孔涌水量Qi换算成为竖井涌水量。 二、计算方法 (一)绘制Q=f(s)曲线 根据钻孔抽水试验资料,绘制Q=f(s)曲线。 (二)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的判断 1、图解法 根据已绘出的Q= f(s)曲线如为非直线型应进行单位水位降深、双对数或单对数变换。根据Q= f(s)或经过变换后的直线图形形式即可判定涌水量曲线方程类型。 若Q= f(s),在Q,s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直线型,见表1-2中图(1),即Q=qs; 若S0= f(Q)在S0,Q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抛物线型,见表1-2中图(2)及图(3);即S=aQ+bQ2,亦即S0=a+bQ; 若lgQ=f(lgS)在lgQ,lgS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指数型,见表1-2中图(4)及图(5),即Q= ,亦即;

若Q=f(lgS)在Q,lgS直角座标中是直线关系,则涌水量曲线方程为对数型,见表1-2中图(6)及图(7),即Q=a+blgS。 2、差分法 一般凡属直线方程或直线化的抛物线方程S0=a+bQ 、指数方程、对数方程Q=a+blgS的一阶差分虽为常数,但不相等。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曲线拟台差的大小来判断接近那种涌水量方程。选取拟合误差最小的曲线相对应的涌水量方程式,作为竖井涌水量计算的方程式。 表1 Q=r(s)曲线方程式及其适用条件(一)

管井降水计算书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 d)S d/ln(1+R/r o)=π5(2×ln(1+=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 d为基坑水位降深(m); S d=(D-d w)+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0=120πr s 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q0 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 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0>l y0=[k×(lgR0-lg(nr0n-1r w)/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0=R+r0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q=πk(2H-S w) S w /(ln(R/r w)+Σ(ln(R/(2r0 sin(jπ/n))))) 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 S w= H1+s-d w +r o×i =+根据计算得S1= >= S d=,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设计研究院 管井设计及出水量计算 稳定流完整井 吴成泽 2012-12-1 主要针对潜水及承压水稳定流完整井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展开论述,并介绍了井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布置及计算遵循的原则,最后介绍了洗井及单井出水量校核。最后利用4个Excel文件概括理论及经验公式,可代入抽水试验值分别计算管井单井出水量。

水文地质参数索引 a :含水层厚度,单位米(m); D g :过滤管外径(m); h :井中的水深,单位米(m); H :无压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或厚度,单位米(m);K :渗透系数,表示含水层的渗透性质,在达西公式中,水力坡度i=1时的渗透速度(表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粘滞系数、含水 层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单位米/天(m/d); L :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 N :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数,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的50%计算; q n :单位出水量(m3/(d.m)); Q 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 Q :管井出水量,单位m3/d; Q1、Q2:抽水井稳定流出水量,单位m3/d; Q n :单井实测最大出水量,单位m3/d; r1、r2:抽水井至观测孔距离,单位米(m); r :管井或抽水井的半径,单位米(m); R :影响半径,裘布衣公式中以抽水井为轴心的圆柱状含水层的半径(不以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改变),表示井的补给能力;单位米(m); S1、S2:观测孔水位降深,单位米(m); S1‘、S2’‘:观测孔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n:相应Q n时的最大水位降深,单位米(m); T :导水系数,T=KM,单位m2/d; V g: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单位m/s,不得大于0.03m/s; V j:允许井壁进水流速,单位m/s;

管井设计涌水量计算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XX设计研究院 管井设计及出水量计算 稳定流完整井 X成泽 2012-12-1 主要针对潜水及承压水稳定流完整井的理论及经验公式展开论述,并介绍了井群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布置及计算遵循的原

则,最后介绍了洗井及单井出水量校核。最后利用4个Excel文件概括理论及经验公式,可代入抽水试验值分别计算管井单井出水量。 水文地质参数索引 a :含水层厚度,单位米(m); D g :过滤管外径(m); h :井中的水深,单位米(m); H :无压含水层厚度或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高度或厚度,单位米(m);K :渗透系数,表示含水层的渗透性质,在达西公式中,水力坡度i=1时的渗透速度(表示地下水的运动状态、粘滞系数、含水 层颗粒大小、形状、排列);单位米/天(m/d); L :过滤管有效进水长度(m),宜按过滤管长度的85%计算; N :过滤管进水面层有效孔隙数,宜按过滤管面层孔隙率的50%计算; q n :单位出水量(m3/(d.m)); Q g :过滤管的进水能力(m3/s); Q :管井出水量,单位m3/d; Q1、Q2:抽水井稳定流出水量,单位m3/d; Q n :单井实测最大出水量,单位m3/d; r1、r2:抽水井至观测孔距离,单位米(m); r :管井或抽水井的半径,单位米(m); R :影响半径,裘布衣公式中以抽水井为轴心的圆柱状含水层的半径(不以井的出水量、水位下降值的大小改变),表示井的补给能力;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1‘、S2’‘:观测孔内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水位降深,单位米(m); S n:相应Q n时的最大水位降深,单位米(m); T :导水系数,T=KM,单位m2/d; V g:允许过滤管进水流速,单位m/s,不得大于0.03m/s;

涌水量计算

第三节、隧道洞室涌水量预测 一、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为取得计算洞室涌水量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钻孔提(抽)水试验,利用提水试验和抽水试验结果,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及相关计算公式,大部分按潜水非完整井计算出提水的渗透系数K 抽水,另外根据提水后的恢复水位与时间的关系,即s~t 关系计算出恢复的渗透系数K 恢复 ,并参照当地岩性的渗透系数K , 将该三种方法求得的渗透系数K 值并结合钻探过程中冲洗液的消耗量,岩体的破碎性、岩性的矿物组成及充填胶结情况,给定一个建议的渗透系数K 值。求得水文地质参数, 其提水时K 值计算公式如下: K= 2 2) lg (lg 733.0h H r R Q --ω 其中:K ——渗透系数(m/d )。 Q ——出水量(m 3/d )。 R ——影响半径(此值根据《工程地质手册》第二版表9-3-12查得) r ω——钻孔半径(m )。 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 h ——抽水稳定时含水层的厚度(m )。 恢复水位计算渗透系数K 值公式如下: ()2 12 ln 25.3S S t r H r K ωω+= (完整井) 其中:K ——渗透系数(m/d )。 r ω——钻孔半径(m )。 H ——自然情况下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 )。 S 1——抽水稳定时的水位降深(m )。 S 2——地下水恢复时间t 后水位距离静止水位的深度(m )。 t ——水位从S 1恢复到S 2的时间(d )。 具体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见附表5:钻孔提(抽)水试验渗透系数(恢复水位)计算成果表。 二、洞室涌水量的估算方法 (一)、洞室涌水量的补给来源 为了更准确预测隧道洞室涌水量,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绘,并分析洞室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含水岩性的空间分布、富水性,结合钻孔对地下深处地质情况的揭露,参考物探测井成果,我们认为隧道洞室涌水量的补给来源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 .洞室影响范围内汇集的大气降水渗漏补给量; b .洞室附近地下水的补给量(包含隧道上行线、下行线间含水层的静储量及洞室两侧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 c .地表水流过洞室上方时的渗入补给量; d .地表水通过节理裂隙、断层破碎带给洞室的侧向补给量; e .断层破碎带导入洞室的地下水量。 (二)、洞室涌水量的估算方法 根据以上对洞室涌水量补给来源的分析,结合隧址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隧址区气候、大气降雨等特征,本次计算我们按隧道开挖正常涌水量及特大暴雨、地表水沿断层或溶洞导入洞室等极端特殊情况下极端涌水量两种情况考虑。 1、正常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的计算我们选择以下的计算方法: (1)大气降水入渗法:

矿井涌水量计算

郑煤集团(宝丰)盛源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涌水量计算 2008年06月09日

郑煤集团(宝丰)盛源煤业有限公司 矿井涌水量计算 一、矿井概况 1、地理位置 郑煤集团(宝丰)盛源煤业位于宝丰县大营镇宋坪村西南,东距宝丰县城约19Km,距韩庄至大营公路0.5Km。由公路通往该矿,交通十分便利。 2、企业性质 宝丰县盛源煤业公司是由宝丰县大营镇宋坪村办煤矿和大营镇双鱼山二矿于2005年资源整合而成,于2007年12月被郑煤集团整合,更名为郑煤集团(宝丰)盛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3、可采煤层 主要开采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其次为一4煤层。 4、煤层标高 二1煤层埋深270m~337m,煤层开采深度底板标高为-140m~0m。一4煤层埋深260m~400m,煤层开采深度底板标高为-160m~-30m。 5、技改简况 全矿井采用四立井开拓,主井深297.67m, 井筒直径

2.6m,装备JK2/30x提升绞车;副井深322m,井筒直径4.0m,装备JK-2.0×1.8提升绞车,风井井深300.1m,井筒直径2.6m,排水井井深332m,井筒直径2.6m。 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风井装备两台FBCDZ-N016/2×75型主扇抽出通风,其他三个井筒进风,已形成通风系统。 排水:井底安设6台水泵,其中:主井底2台,型号为D46-50×8,副井底D85-45×8水泵3台,D46-50×8水泵1台。 地面有三趟6KV供电电源,分别引自孙岭变电站14板、17板和22板,另外矿井配备发电机组4台,其中:主井400KW 两台,副井300KW一台,风井350KW一台。 井下6个掘进工作面,分别是:副井井下变电所、水仓、首采工作面风、机巷、下山水仓2个头。年产15万吨技改工作正加紧进行。 二、矿井水文地质 矿区主要含水层分为:寒武系上统崮山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和太原组,二又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第四系。 1、寒武系上统崮山组灰岩含水层 岩性为白云质灰岩,本组厚60~130m,野外观测结果裂隙、岩溶不甚发育,无泉水出露。 2、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含水层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一、水文地质资料 二、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 d)S d/ln(1+R/r o)=π5(2×8-2.6)2.6/ln(1+50.28/5.5)=236.229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 d为基坑水位降深(m); S d=(D-d w)+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236.229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0=120πr s 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0 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 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y0>l y0=[H2-0.732Q/k×(lgR0-lg(nr0n-1r w)/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0=R+r0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