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赖氨酸使用注意事项

聚赖氨酸使用注意事项

聚赖氨酸使用注意事项
聚赖氨酸使用注意事项

聚赖氨酸是目前天然防腐剂中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的微生物类食品防腐剂。即由25~30赖氨酸残基聚合而成,因具有强烈的抑菌能力,所以,现被主要用于食品的保鲜,那在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边一起来看看吧。

1.每100mL已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包被的玻片40-90张,超过90张片子将影响其黏合力。

2.用之前的玻片必须保持清洁。必要时用含1% HCl的70%乙醇溶液来清洗。

3.不要在用过的稀释液中加新的溶液。

4.释过的多聚赖氨酸溶液要放在2-8℃,至少在3个月内是稳定的。

5.用过的稀释液要过滤,若出现浑浊或长菌要丢弃。

综上就是在使用聚赖氨酸时需注意的事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如有不清楚的可咨询深圳安泰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销售集一体的添加剂公司,不仅产品质优价廉,性价比高,且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因此,现深受客户的好评。

多聚赖氨酸处理

配制0.01%的多聚赖氨酸: 首先买来sigma 公司的多聚赖氨酸,如是25mg,就需要250ml三蒸水,用移液管将少量三蒸水加到多聚赖氨酸的小塑料瓶中,然后将溶解的多聚赖氨酸加到200ml左右三蒸水中,(已置烧杯中)。最后加三蒸水达250ml,过滤除菌分装与小瓶中即可。保存于-20度,近期用的话可放于4度冰箱内保存。注意每一小瓶的量不要太满,若20ml的瓶子,只装15ml可,若太满,放于-2度有可能会将瓶子弄碎,因冻后体积增加。(我就有这个教训) 另外烧杯,小瓶、移液管都要灭菌处理的,泡酸高压什么的。我们用的是一种用注射器过滤的过滤器,一次性的。一个能最多有效过滤200ml。 铺板的操作:首先要在消毒实验室,包括超净台,紫外消度20-30分钟。消毒后30分钟进入实验室。事先准备100ml三蒸水,经高压灭菌处理。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 首先打开板子,用消毒好的试管将0.01%的多聚赖氨酸加入每一孔中,大概每孔3-4滴吧。将板子盖好放到培养箱中(37度 5%CO2)30分钟。 取出板子,用吸管将多聚赖氨酸吸出。换吸管,加入三蒸水,冲洗三次,即将每孔内加入三蒸水,没过底,多点也行。再将水吸出来。反复三次。注意换吸管,要无菌操作的。 最后将铺好的板子放于培养箱待用。 如果你做免疫组化,需要放小的玻片到孔内,就在加多聚赖氨酸之前用无菌的镊子将无菌的玻片夹到孔内即可。 我曾用过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瓶,但浓度是0.1mg/ml,我都是放一夜,第二天吸 掉晾干就用,当然要紫外消一下.我觉得时间长点没什么大碍。 我们这里的老师说,多聚赖氨酸不能用紫外线照射。

1.用赖氨酸包被培养板和培养瓶时,应该选用多聚左旋赖氨酸(分子量为15-30万) ; 2.感觉你“浓度为50ng/1ml”有些低,我一般最后多聚赖氨酸使用浓度达到20-30ug/ml; 3.包被时间一般为6-7h,或者过夜也可; 4.使用时应该先用灭菌水洗三次+PBS(起平衡盐作用)洗一次,洗液的量应该大于包被液的量; 5.“多聚赖氨酸可以在培养瓶中放多长时间,太长了会有影响吗?”,我包被时间最长的经历有过48h,最后只是多聚赖氨酸随着时间延长蒸发一些而量变少了,但是对细胞生长并无大碍,这是我曾经有过的经历,所以我会负责地告诉你; 6.“多聚赖氨酸能在4度冰箱里放多久?”,最好置于-20度保存,放置数月 乃至半年都可以。 我问过博士德公司,他们分装的多聚赖氨酸是用来作免疫组化的,没有做过细胞培养实验,他们不保证能否用在细胞培养中,建议你买其他公司的吧,有固体的,分子量为15-30万,我们实验室用浓度0.01%的来促进神经细胞贴壁。 我们用的多聚赖氨酸浓度为100ug/ml,一般包被3-4小时即可用.我们包被完后 一般放在培养箱里,临用时拿出来洗三次,吹干即可.如果不急着用,放在培养箱里较长时间也没关系,把瓶盖拧紧即可,我最长放了2星期也没有问题。 左旋和右旋的多聚赖氨酸都可以用于包被细胞培养器具,主要看你的细胞贴壁能力如何,左旋的更利于细胞贴壁.我们一般使用0.01%浓度的,包被过夜,第二天 用双蒸水洗两三次,超净台紫外照射,风干。可以直接买sigma的原装粉剂自己配。还有,配好的多聚赖氨酸在4度时间不能放置太久,大概就一两周吧。存放于-20度中的一般为0.1%的,而且不能反复冻融,只能融化一次。最好是配好后分装。

使用对pH敏感的聚(乙二醇)-聚-L-组氨酸的水凝胶控制二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释放

Biomaterials 33 (2012) 9239e9245 内容可在SciVerse ScienceDirect列表中查询 Biomaterials 期刊首页: w ww.elsevi https://www.doczj.com/doc/b015558253.html,/locate/biomaterial s 使用对pH敏感的聚(乙二醇)-聚-L-组氨酸的水凝胶控制 二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释放 Yi-Fang Zeng a,1, S.-Ja Tseng b,1, Ivan M. Kempson b, Shu-Fen Peng c, d, e, Wen-Teng Wu f, Je-Ruei Liu a, g, h, * a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 Taiwan b Institute of Physic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115, Taiwan c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 d Technology,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Taichung 404, Taiwan d Department of Medical Research, Children’s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ichung 404, Taiwan e Department o f Pediatrics, Children’s Hospital,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ichun g 404, Taiwan f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en g Kung University, Tainan 701, Taiwan g Department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 Taiwan h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Academia Sinica, Taipei 115, Taiwan 文章信息 文章信息: 2012年8月28日揽收 2012年9月11日通过 2012年9月29日上线 关键字: 聚(乙二醇)-聚-L-组 氨酸 二型重组腺 局部基因传递 pH值敏感 伤口处理 文章简介 以合成聚合物为载体装载病毒的方法,在病毒基因传递相关领域是一个很有 前景的方向。在特定的场合中通过水凝胶来传递基因表达是一种多用途的方式。 在这项研究中,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rAAV2-GFP)的腺相关病毒血清2型 装入聚(乙二醇)(PEG)水凝胶,通过掺入或者不掺入聚-L-组氨酸肽来进行论 证。生理范围中由聚组氨酸肽组成pH敏感的水凝胶,包含损坏的血管结构系统、 细胞吞噬系统。聚组氨酸肽用于控制膨胀、吸水率和后续发生的水凝胶降解程度 以及rAAV2-GFP的释放速率。所述PEG-组氨酸肽水凝胶的溶胀率与环境pH值的 增加呈反比。随着pH值从7.4下降到6.0,PEG-组氨酸肽水凝胶溶胀率和降解 率分别提高875%和135%。结果显示,在人体HT-1080纤维肉瘤细胞中的PEG- 组氨酸肽释放的rAVV2-GFP的释放和传递效率与PEG水凝胶相比显著提升。传递 速度可以通过水凝胶的组氨酸肽浓度进行控制,并且在局部发生炎症的范围里降 低了对pH值的敏感度。这涉及到目前最先进的伤口护理与再生医学的应用。 ? 2012 Elsevier Ltd. 保留所有权利. 1. 前言 非病毒载体由于免疫原性较低在基因传递领域中广泛应用, 它的能力可适应和提供大尺寸遗传物质,并且存在有关生物相 互作用的表面物理评估和化学性质改性的潜力[1e4]。然而,非 病毒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相对低的效率,相较于病毒载体,降低 了基因传递的效率。但重组腺相关病毒(腺相关病毒)作为备 选选择是用于递送遗传分子有力的转基因载体。腺相关病毒的 优点包括相对容易地产生高滴度、高效率转染分裂和非分裂细 胞的能力、大基因组传递的稳定性,低水平的病毒基因组整合 度以及广泛的病毒生物学特性的能力[5]。 * 作者通讯地址: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4F, No. 81, Chang-Xing St., Taipei 106, Taiwan. Tel.: +886 2 3366 6011; fax: +886 2 3366 6001. 电子邮编: jrliu@https://www.doczj.com/doc/b015558253.html,.tw (J.-R. Liu). 1 文章第一、二作者 (Y.F. Zeng and S.J. Tseng) 对本文有相同贡献. 在人类临床试验中,腺相关病毒携带特定基因材料进行基 因治疗已显示出可喜的成果[6,7]。然而,非特异性和更有疗效 的基因表达内容不足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递的基因远离的 目标位置可能会导致一种或者多种不良结果:如损失效率、基 因表达异位或会有很高的风险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 最近一些研究已经表明,随着生物材料基质与病毒载体的结 合,通过支架结构固定或封装到一个基质的表面可以提高基因 表达。[8e11]。报告证实使用复合再生医学工程与病毒基因治疗 技术结合,在治疗皮肤创伤及骨移植是有前景的方向。[12e14]. 此外,病毒载体与生物材料层层叠加可以达到调节病毒嗜性或 降低炎症和免疫反应的目的[15e17]。 0142-9612/$ e see front matter ? 2012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doczj.com/doc/b015558253.html,/10.1016/j.biomaterials.2012.09.018

最新各类赖氨酸实际有效含量

各类赖氨酸产品分子式如下: 赖氨酸分子式:C6H14N2O2 赖氨酸硫酸盐分子式:[C6H14N2O2]2·H2SO4 赖氨酸盐酸盐分子式:C6H14N2O2·HCL 既然有了分子式,那么很容易算出,赖氨酸分子量是146.1886, 赖氨酸硫酸盐分子量是390.4490,赖氨酸盐酸盐分子量是182.6495。 分子量算出来了,那么很明显,针对赖氨酸硫酸盐([C6H14N2O2]2·H2SO4),其赖氨酸百分含量就是Lys%=(146.1886*2)/390.4490*100%=74.88%;针对赖氨酸盐酸盐(C6H14N2O2·HCL),其赖氨酸百分含量就是Lys%=146.1886/182.6495*100%=80.38%。 接下来再举发帖的楼主这个例子,拿70%的赖氨酸盐酸盐产品说事吧,------70%赖氨酸盐酸盐,就是指你所买的赖氨酸产品,是赖氨酸盐酸盐形式的,其中赖氨酸盐酸盐的纯度是70%(其余30%基本上是载体),那么折合下来其赖氨酸的实际含量就是Lys%=1*70%*80.38%=56.03%。 其它的算法都类似,不管它纯度是65%、70%、98.5%,也不管它是赖氨酸盐酸盐还是赖氨酸硫酸盐,折合出的赖氨酸实际当量,归根结底最后都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换算,就不用一一列举了吧? 相关产品赖氨酸含量换算关系一览表 品名 赖氨酸盐酸盐赖氨酸硫酸盐 分子式C6H14N2O2·HCL [C6H14N2O2]2·H2SO4 纯品赖氨酸盐之赖氨酸含量80.04% 74.88% 65%纯度赖氨酸含量52.02% 48.67% 70%纯度赖氨酸含量56.03% 52.42% 98.5%纯度赖氨酸含量78.84% 73.76% 欣赏全国名师优秀课例心得体会 王健 这几天,我非常认真的观看了几位美术老师的优秀课例,通过学习名师的优秀课堂,让我受益匪浅。我被他们精彩的课堂设计、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互动所吸引;被她们自然大方的教态所感染。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优秀的教学经验,为我今后在课堂教学中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这些课堂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实在”,授课教师在讲课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的距离可谓是近之又近,没有花架子,他们

聚赖氨酸 许可证执行标准批文

关于批准ε-聚赖氨酸等4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等的公告(2014年第5 号) 50

附录 A 检验方法 A.1 安全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易溶于水,略带苦味。 A.4 ε-聚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A.4.1 试剂和材料 A.4.1.1 硫酸钠溶液:0.30 mol/L。称取42.6 g硫酸钠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用乙酸调pH为4.0。 A.4.1.2 ε-聚赖氨酸标准贮备溶液:10.0 mg/mL。称取1.0 g ε-聚赖氨酸标准样品,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A.4.1.3 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1.0 mg/mL。移取10.0 mL ε-聚赖氨酸标准贮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 A.4.2 仪器和设备 凝胶渗透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 A.4.3参考色谱条件 A.4.3.1凝胶柱:水相凝胶过滤色谱(7.8 mm ×300 mm)。 A.4.3.2检测温度:30 ℃。 A.4.3.3检测波长:210 nm。 A.4.3.4流速:0.5 mL/min。 A.4.3.5进样量:20 μL。 A.4.3 分析步骤 A.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0.00 mL、5.00 mL、10.00 mL、15.00 mL、20.00 mL、25.00 mL 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至25 mL容量瓶中并定容,溶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打开色谱仪,并调至工作状态,待基线平稳后,依次将上述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注入凝胶柱中,进样量为20 μL,记录峰面积,以标准溶液中ε-聚赖氨酸的质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4.3.2 试样测定 准确称取0.1 g试样,溶解定容至100 mL。配好的试样溶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量为20 μL,进行凝胶渗透色谱检测,记录峰面积,并根据标准曲线查得试样中ε-聚赖氨酸的质量。 A.4.4 结果计算

赖氨酸的品质判断.

赖氨酸的品质判断 1、理化特性 ▲.真赖氨酸为白色或淡褐色小颗粒或粉末。 ▲.真赖氨酸无味或微有异性酸味,假冒赖氨酸气味不正,有些带有芳香性。2、质量指标 表1.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质量标准(NY39-1987) 3、主要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感官检测法:纯品赖氨酸添加剂为白色或淡褐色小颗粒或粉末,无味 或微有特异气味,放入口中带有酸味,口无涩感;假赖氨酸气味不正,具有杂质样涩感,有些还有芳香气味。 ▲.简易检测法:市场流通中不断有伪劣赖氨酸出现,而且做假形式多种 多样,如用淀粉、石粉、石膏粉等冒充或在赖氨酸中掺入这类物质。所以,在没有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条件下,如何快速识别赖氨酸的真假很有必 要,现介绍几种快速识别赖氨酸真假的方法: ▲.溶解性检验:赖氨酸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乙醚。称取1g赖氨酸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毫升左右的蒸馏水,轻轻搅拌,真赖氨酸溶解完 全,溶液澄清无沉淀物。若溶解不完全,溶液浑浊或有沉淀残渣,则是假冒或掺假赖氨酸。将烧杯再放在电炉上加热,若溶液变稠成糊状,说明样品为以淀粉类物质冒充或掺有淀粉类物质的伪劣赖氨酸。

▲.灼烧法:取1g左右赖氨酸样品放入瓷质坩埚中,在电炉上灼烧,真赖氨酸灼烧时会散发出有类似燃烧羽毛时产生的难闻气味;而假赖氨酸一般不具有这种气味,或气味较淡。当灼烧至无烟后,再移入高温炉中,550℃灼烧2-3小时左右,真赖氨酸的灼烧残渣应在0.3%以下,肉眼几乎看不见残渣。若残渣较多,则为伪劣蛋氨酸,可按根据有关方法进一步鉴别是什么掺假物。 4、判定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定性鉴别L-赖氨酸盐酸盐:L-赖氨酸盐酸盐样品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而溶于氨水的白色沉淀。 ▲.(1:9)的硝酸溶液配制:1份体积的浓硝酸与9份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1:2)的氨水配制:1份体积的浓氨水加2份体积的蒸馏水。 ▲.鉴别方法:称取样品1g,溶于蒸馏水中,加入0.1M硝酸溶液即产生白色沉淀。取此沉淀加(1:9)的硝酸溶液,沉淀不溶解;另取此沉淀,加入过量(1:2)的氨水则溶解。 ▲.可以根据含氮量识别赖氨酸的真伪和估测赖氨酸的含量 赖氨酸分子结构中均含有氮,用饲料常规检验法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测出其中的含氮量,根据含氮量的多少或有无可判断赖氨酸的真假,估测赖氨酸的含量。 具体方法与粗蛋白的测定方法一样。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经消化、蒸馏、接收、盐酸滴定后得出标准盐酸消耗的量,然后按以下公式计算该赖氨酸的含氮量。 N(%)=100×(V-V0)C×0.014×V1/(W×V2)

聚赖氨酸盐酸盐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A.1 安全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 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 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 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A.3.1 试剂和材料 A.3.1.1 碱性硝酸铋溶液:碱性硝酸铋0.85 g 加乙酸10 mL 及水40 mL 溶解。A.3.1.2 碘化钾溶液:碘化钾8 g 加水20 mL 溶解。 A.3.1.3 Dragendorf 试液:碱性硝酸铋溶液5 mL、碘化钾溶液5 mL、乙酸20 mL 和水100 mL 混合而成。现用现配。 A.3.1.4 pH 6.8 的0.1 mol/L 磷酸缓冲溶液。 A.3.1.5 甲基橙试液:0.1 mmol/L。 A.3.1.6 正丁醇/水/冰乙酸溶液:(4:2:1)。 A.3.1.7 茚三酮的丙酮溶液:1→50。 A.3.2 分析方法 A.3.2.1 0.1%试样液1 mL 加Dragendorf 试液1 mL,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A.3.2.2 取试样0.1 g 溶于pH6.8 的0.1 mol/L 磷酸缓冲溶液100 mL 中,取试样溶 液1 mL,加甲基橙试液1 mL,应产生红褐色沉淀。 A.3.2.3 参照GB/T5009.124 方法将试样水解成单一氨基酸,制成含本品约1 mg/mL 的近中性水溶液,作为试样溶液;精密称取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适量,加水稀释成1 mg/mL 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另取试样适量,制成含试样约1 mg/mL 的水溶液,作为对照液;另取赖氨酸盐酸盐标准样品与精氨酸标准样品各适量,置于同一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成0.4 mg/mL 的溶液,作为系统适用性试验溶液。按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V B)试验,吸取上述四种溶液各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水/冰乙酸溶液为展开剂,展开液由原始线上升高于10 cm 处时,晾干,90 ℃干燥10 min,喷以茚三酮的丙酮溶液,90 ℃ 加热至斑点出现,立即检视。标准溶液应显示一个清晰斑点;系统适应性试验溶液应显示两个完全分离的斑点,且其中一个斑点与标准溶液斑点色泽相似,Rf 值相等;试样溶液所得斑点与标准溶液所示斑点,色泽相似,Rf 值相等。对照液应 在原点处显示一个清晰斑点,没有其它斑点出现。 A.4 ε-聚赖氨酸盐酸盐含量的测定 A.4.1 方法提要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含量。 A.4.2 试剂和材料

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聚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是指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食品质量下降或失去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它直接影响食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健康。全世界每年约有10%~20%的农副产品、水产品、果蔬会腐败变质,经济损失巨大。如何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关食品防腐剂的研究也日趋完善。 目前使用的防腐剂品种很多,美国有50多种,日本有43种,中国香港特区27种,主要为丙酸及盐类、山梨酸及钾盐、苯甲酸类、噻菌灵、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以及新型生物防腐剂聚赖氨酸、鱼精蛋白、乳酸、链球菌素等。我国允许使用的约18种,主要品种有:苯甲酸钠、山梨酸及其钾盐、丙酸钙等,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苯甲酸系列、山梨酸系列、丙酸盐等这些防腐剂均为化学合成的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迫切需要更安全的防腐剂。日本开始使用聚赖氨酸、Nisin等以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天然防腐剂替代传统的化学合成的防腐剂。 作为新型的天然防腐剂,ε-聚赖氨酸已于2003年10月被FDA批准为安全食品保鲜剂。迄今为止,ε-聚赖氨酸的微生物发酵在日本已实现工业化,年产千吨ε-聚赖氨酸的现代化工业装置已建成投产。但该技术在国内还处于实验室阶段,ε-聚赖氨酸生物防腐剂的开发和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如果能重点扶持这一技术,将会在未来几年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 1聚赖氨酸的性质 1977年日本学者S.Shima和H.Sakai在从微生物中筛选Dragendo~Positive(简写为DP)物质的过程中,发现一株放线菌No.346能产生大量而稳定的DP物质,通过对酸水解产物的分析及结构分析,证实该DP物质是一种含有25—30个赖氨酸残基的同型单体聚合物,称为ε-多聚赖氨酸(8一 PL)。研究证明由于ε-PL比α-PL有更强的抑菌活性,而且仅一多聚赖氨酸有一定毒性,目前在国际市场上ε-多聚赖氨酸作为食品防腐剂已经取代了α-多聚赖氨酸。其分子式如下: 1.1 ε-聚赖氨酸的理化性质 ε-聚赖氨酸为淡黄色粉末、吸湿性强,略有苦味,是赖氨酸的直链状聚合物。它不受pH值影响,对热稳定(120℃,20min),能抑制耐热菌,故加入后可热处理。但遇酸性多糖类、盐酸盐类、磷酸盐类、铜离子等可能因结合而使活性降低。与盐酸、柠檬酸、苹果酸、甘氨酸和高级脂肪甘油酯等合用又有增效作用。分子量在3600—4300之间的ε-聚赖氨酸其抑菌活性最好,当分子量低于1300时,ε-聚赖氨酸失去抑菌活性。由于聚赖氨酸是混合物,所以没有固定的熔点,250℃以上开始软化分解。£一聚赖氨酸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对其表征进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1680~1640cm -1和1580—1520cm-1有强吸收峰。 1.2 ε-聚赖氨酸的生物学性质 ε-聚赖氨酸是一种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这种生物防腐剂在80年代初由日本学者腾井正弘,平木纯首次应用于食品防腐。ε-聚赖氨酸能在人体内分解为赖氨酸,而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允许在食品中强化的氨基酸。因此8一聚赖氨酸是一种营养型抑菌剂,安全性高于其他化学防腐剂,其急性口服毒性为5g/kg。 ε-聚赖氨酸抑菌谱广,对于酵母属的尖锐假丝酵母菌、法红酵母菌、产膜毕氏酵母、玫瑰掷孢酵母;革兰氏阳性菌中的耐热脂肪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氏阴性菌中的产气节杆菌、大肠杆菌等引起食物中毒与腐败的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刘慧等研究也表明:ε-聚赖氨酸对革兰氏阳性的微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热链球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以及酵母菌的生长有明显抑制效果,聚赖氨酸与醋酸复合试剂对枯草芽胞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多聚赖氨酸包被方法

Poly-lysine-coated tissue culture surfaces 1. To coat coverslips: Prepare a stock solution by dissolving 25 mg/ml polylysine in 4.73 ml water (both poly-L-lysine and poly-D-lysine are used to coat tissue culture surfaces; check specific protocol for choice of isomer) and filter sterilize through a 0.22-μm filter. Store in 100-μl aliquots at -20°C. When ready to use, dilute one aliquot in 40 ml water to prepare 13 μg/ml working solution. Sterilize coverslips by autoclaving prior to coating. Dip coverslips in the working solution, then incubate 15 min to several hours in a humidified 37°C, 5% CO2 incubator. Allow surface to dry.

2. To coat culture dishes: 多聚赖氨酸包被培养皿/板 Prepare a stock solution by dissolving 100 mg poly-lysine in 100 ml water (both poly-L-lysine and poly-D-lysine are used to coat tissue culture surfaces; check specific protocol for choice of isomer) and filter sterilize through a 0.22-μm filter. 配制1mg/ml储存液 Store in 5-ml aliquots at -20°C. 分装保存在-20度 When ready to use, dilute 1 part stock solution with 9 parts water to prepare 100 μg/ml working solution. 使用前按1:10稀释成100μg/ml工作浓度。用5-10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0.22μm滤器过滤除菌,备用。 Fill tissue culture dishes or slide wells with the working solution and incubate 1 hr in a humidified 37°C, 5% CO2 incubator, then remove solution by vacuum aspiration and allow surface to dry. 加入培养皿或培养板中,使能完全覆盖皿底即可,37度培养箱放置1小时或置超净台内室温过夜。然后吸取液体,使表面晾干。 Store coated tissue culture ware up to 3 months at 4°C. 可以立即使用也可保存在4度3个月备用。 Use diluted solutions only once, but unused diluted aliquots can be stored up to 3 months at 4°C. 加入细胞前用1XPBS 洗三遍,然后加入细胞和培养液。

Q_JHSW 006-2019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L-赖氨酸

ICS65.120 B 46 Q/JHSW 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HSW 006—2019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L-赖氨酸 (报批稿) 2019-11-26发布2019-12-26实施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由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明、张明明。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混合型饲料添加剂 L-赖氨酸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合型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标准适用于以L-赖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载体加工而成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L-赖氨酸。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917.1 饲料粉碎粒度测定 两层筛筛分法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 10648 饲料标签 GB 12904 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4699.1 饲料 采样 GB/T 18823 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 GB 34466 饲料添加剂 L-赖氨酸盐酸盐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773号《饲料原料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2045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 3 要求 3.1 感官 本品为类白色至微黄色颗粒状物。 3.2 加工质量指标 3.2.1 水分 水分不大于10%。 3.2.2 粒度 95%通过孔径为850μm的试验筛。 3.3 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

ε-聚赖氨酸等4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附件1 ε-聚赖氨酸等4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一、ε-聚赖氨酸 英文名称:ε-polylysine 功能:防腐剂 (二)质量规格要求 1.生产工艺 由小白链霉菌( Streptomyces. Albulus)PD-1经过液体深层有氧发酵制得的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 2.技术要求 2.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附录 A 检验方法 A.1 安全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 601、GB/T 602、GB/T 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3 鉴别试验 易溶于水,略带苦味。 A.4 ε-聚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A.4.1 试剂和材料 A.4.1.1 硫酸钠溶液:0.30 mol/L。称取42.6 g硫酸钠溶解并定容至1000 mL,用乙酸调pH为4.0。 A.4.1.2 ε-聚赖氨酸标准贮备溶液:10.0 mg/mL。称取1.0 g ε-聚赖氨酸标准样品,溶解并定容至100 mL。 A.4.1.3 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1.0 mg/mL。移取10.0 mL ε-聚赖氨酸标准贮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 mL。 A.4.2 仪器和设备 凝胶渗透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 A.4.3参考色谱条件 A.4.3.1凝胶柱:水相凝胶过滤色谱(7.8 mm ×300 mm)。 A.4.3.2检测温度:30 ℃。 A.4.3.3检测波长:210 nm。 A.4.3.4流速:0.5 mL/min。 A.4.3.5进样量:20 μL。 A.4.3 分析步骤 A.4.3.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0.00 mL、5.00 mL、10.00 mL、15.00 mL、20.00 mL、25.00 mL 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至25 mL容量瓶中并定容,溶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打开色谱仪,并调至工作状态,待基线平稳后,依次将上述ε-聚赖氨酸标准溶液注 入凝胶柱中,进样量为20 μL,记录峰面积,以标准溶液中ε-聚赖氨酸的质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A.4.3.2 试样测定 准确称取0.1 g试样,溶解定容至100 mL。配好的试样溶液经0.22 μm微孔滤膜过滤,进样量为20 μL,进行凝胶渗透色谱检测,记录峰面积,并根据标准曲线查得试样中ε-聚赖氨酸的质量。 A.4.4 结果计算 ε-聚赖氨酸含量的质量分数w,按公式(A.1)计算:

赖氨酸

赖氨酸 1.基本技术知识: 赖氨酸,英文名:lysine,也称为L -赖氨酸盐酸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赖氨酸为碱性必需氨基酸。由于谷物食品中的赖氨酸含量甚低,且在加工过程中易被破坏而缺乏,故称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众所周知,赖氨酸是一种人类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学名二氨基己酸。按其光学活性可分为L型(左旋)、D型(右旋)和DL型(消旋)3种构型,其中只有L型赖氨酸才能为生物体所利用。通常所说的商品赖氨酸均指L型赖氨酸。饲料中添加赖氨酸,能增进动物食欲,促进生长。在动物的成长阶段添加赖氨酸可以降低原料成本。赖氨酸的工业化生产随市场细分及政策导向调整,目前饲料级赖氨酸产品有主要有3种形 (1)赖氨酸盐酸盐。由于其纯度高,颗粒均匀,抗潮性能优越,在全球市场已被广泛接受。但该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能源与水的成本费用相对较高,污染较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2)赖氨酸硫酸盐。近年来,赖氨酸硫酸盐的工业化生产得到快速的发展。此产品充分克服了赖氨酸盐酸盐能耗与水耗大的缺点,几乎没有“三废”污染,生产成本方面也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优势,但易

吸潮,产品稳定性较差,对生产技术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3)液态赖氨酸。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步,液态赖氨酸也步入规模化生产的进程。此产品具有更低的生产成本,但由于是液体商品,其运输难度及用户使用难度大而限制了该产品的大规模应用。 2.主要应用领域 2.1赖氨酸在医药上的应用 赖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合成人体激素、酶及抗体的原料,参与人体新陈代谢和各种生理活动,赖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在各种氨基酸输液配方中基本上都有。赖氨酸还可作为利尿药的辅助治疗剂,治疗因血中氯化物减少所致的铝中毒;可与酸(如水扬酸)作用生成盐,以减轻不良反应;与蛋氨酸合用能抑制重高血压病;同时赖氨酸也是优良的血栓预防剂。近年来研究发现,赖氨酸对营养不良、乙型肝炎、支气管炎病有一定疗效;赖氨酸与亚铁化合物一起治疗贫血,效果显著。据国外报道,将赖氨酸加入四环素中,可以消除四环素在治疗中的副作用。 2.2赖氨酸在食品上的应用 2.2.1食品营养强化剂 赖氨酸是人体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即人类食品中最为缺乏的一种氨基酸,它是合成大脑神经再生性细胞和其它核蛋白以及血红蛋白等重要蛋白质所需的氨基酸,当食物中赖氨酸含量不足时,就会限制其它氨基

氨基酸系列

氨基酸系列 L-a-Alanine L-丙氨酸Sigma A7627 L-a-Alanine L-丙氨酸Japan L-Arginene L-精氨酸Japan L-Arginene L-精氨酸国产 L-Arginene L-精氨酸国产 L-Arginine HCL L-精氨酸盐酸盐国产 L-Arginine HCL L-精氨酸盐酸盐Japan L-Asparagine L-天门冬酰胺国产 L-Asparagine L-天门冬酰胺Japan L-Aspartic acid L-天门冬氨酸国产 L-Aspartic acid L-天门冬氨酸Japan L-Aspartic acid L-天门冬氨酸Amresco 0192 L-Cysteine L-半胱氨酸国产 L-Cysteine L-半胱氨酸Sigma C7352 L-Cysteine HCl L-半胱氨酸盐酸盐国产 L-Cysteine HCl L-半胱氨酸盐酸盐Japan L-Cystine 胱氨酸国产 L-Cystine 胱氨酸国产 L-Cystine 胱氨酸Sigma C8755 L-Glutamic Sodium L-谷氨酸钠国产 L-Glutamic Sodium L-谷氨酸钠Japan L-Glutamic acid L-谷氨酸国产 L-Glutamic acid L-谷氨酸Japan L-Glutamine L-谷氨酰胺国产 L-Glutamine L-谷氨酰胺Japan L-Glutamine L-谷氨酰胺Sigma G3126 L-Glutamine L-谷氨酰胺Amresco 0374 Glycine L-甘氨酸国产 Glycine L-甘氨酸Japan Glycine L-甘氨酸Amresco 0167 L-Histidine L-组氨酸国产 L-Histidine L-组氨酸Japan L-Hydroxyproline L-羟脯氨酸国产 L-Hydroxyproline L-羟脯氨酸Sigma H6002 L-lsoleucineL-异亮氨酸国产 L-lsoleucineL-异亮氨酸Japan L-Leucine L-亮氨酸国产 L-Lysine L-赖氨酸国产 L-Lysine L-赖氨酸Japan L-Glutathione(Reduced L-谷胱甘肽还原型Japan L-Glutathione(Reduced L-谷胱甘肽还原型Amresco 0399 L-Glutathione(Oxidized L-谷胱甘肽氧化型Japan Glutathione ( Oxidized ) 谷胱甘肽(氧化型)Amresco 0524

聚赖氨酸

聚赖氨酸说明 宁波北仑雅旭化工有限公司优质生产商,聚赖氨酸的厂家电话,聚赖氨酸的CAS号,聚赖氨酸的详细说明,聚赖氨酸最新报价,聚赖氨酸的价格,聚赖氨酸的作用,聚赖氨酸厂家总代理,聚赖氨酸厂家最新报价,聚赖氨酸的添加量,聚赖氨酸的分子式、聚赖氨酸的分子量。英文:polylysineCAS:25104-18-1。 聚赖氨酸是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型食品抑菌剂,它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够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一些耐热性芽孢杆菌等,并且,安全性能高,可以用于多种食品的保鲜。聚赖氨酸在食品中多用于肉制品、高盐食品、快餐、色拉、蛋糕等食品的保鲜,而且保鲜效果较好,聚赖氨酸由于可以抑制酵母菌的增殖,并在中性和微酸性的PH值范围内,还能够很好地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使其越来越多地用来改善食品的保存期,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正在广泛进行。 性状:白色淡黄色粉末,吸湿性强,是赖氨酸的直接链状聚合物,能在人体内分解为赖氨酸,可以完全被人体消化吸收,不但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赖氨酸的来源。它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应用范围:聚赖氨酸已于2003年10月被FDA批准为安全食品保鲜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在食品应用中,聚赖氨酸多与其它物质配合使用,如酒精、有机酸、甘油酯等。可用于米饭、糕点、面点、酱类、饮料、酒类、肉制品、罐头等的防腐保鲜。 主要用于各种蛋制品。醋酸制剂:添加体积分数O.5%~5.0%的醋酸,主要用于米饭,色拉等食品;甘油制剂:添加量为体积分数O.01%~5%,主要用于含有动物性蛋白乳蛋白较多的食品;甘氨酸制剂: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01%一10%,和聚赖氨酸复合使用,协同抑菌效果更佳。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标准

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以及质量承诺。本标准适用于以葡萄糖、酵母抽提物为主要原料,由淀粉酶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diastatochromogenes)受控发酵后经分离提纯所制得的食品添加剂ε-聚赖氨酸盐酸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8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所有部分)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 9724 化学试剂pH值测定通则GB/T 20880 食用葡萄糖GB/T 23530—2009 酵母抽提物GB 29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定量包装商

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 3 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 C6H14N2O Cl [C6H12N2O?HCl]n C6H14N2O2Cl,n为23~33。 3.2 结构式 T/ZZB 1625—20202 3.3 相对分子质量 4133.8-5780.2 Da(按2016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研发 4.1.1 应具备菌种选育、发酵培养配方优化设计的能力。 4.1.2 应具备开展和优化发酵工艺、产品分离提纯工艺的能力。 4.2 原料 4.2.1 应选用符合GB/T 20880的食用葡萄糖作为发酵原料。 4.2.2 应选用符合GB/T 23530—2009中 5.2.1纯品型要求的酵母抽提物作为发酵原料。 4.3 工艺及装备 4.3.1 应具备过滤、过筛、金属探测等对异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4.3.2 发酵过程应具备自动化信息控制系统,对温度、pH、压力、转速等进行控制。 4.4 检验检测 4.4.1 应具备原料食用葡萄糖比旋度、水分的检测能力,并配备

用多聚赖氨酸作载体制备IVM人工抗原的研究

兽医科技 收稿日期:2008-12-21;修回日期:2008-10-31 基金项目: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基金项目(MY JJ05-3) 作者简介:魏小娟(1976-),女,助理研究员,硕士. 用多聚赖氨酸作载体制备I VM 人工抗原的研究 魏小娟,张继瑜,张 梅,李剑勇,周绪正,李金善,牛建荣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新兽药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50)中图分类号:S852.4+ 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034(2009)01-0065-02 关键词:伊维菌素;人工抗原;多聚-L-赖氨酸 摘 要:采用N -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伊维菌素(I V M )分别与多聚-L-赖氨酸(PLL)和卵清蛋白(OVA )连接制备人工免疫原5-O -(单)琥珀酰I V M -PLL 和包被原5-O -(单)琥珀酰I VM -OVA,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实人工抗原合成成功。 伊维菌素(Lver m ecti n ,I V M )是大环内酯类杀虫、杀螨剂,由于其具有杀菌活性强以及杀菌谱广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畜禽及水产养殖业,也是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虫剂。但此类药物在动物性产品中的残留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对人及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 随着人们对I VM 残留的毒性及环境风险的日益关注,迫切需要简单、快速、高效的I V M 残留检测方法,但目前常用的H PLC 法检测的灵敏度较低,无法满足农产品中I V M 及其有毒代谢物的残留分析要求。为此,笔者根据I V M 的结构特点,采用N -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将伊维菌素与载体蛋白偶联,成功地制备了伊维菌素完全抗原,为畜禽产品中伊维菌素残留的ELISA 检测奠定了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伊维菌素 白色粉末,有效成分含量>98%(其中B 1a 含量约为92%,B 1b 含量约为18%),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提供。1.1.2 主要试剂 牛血清白蛋白(BSA )、卵清蛋白(OVA )、多聚-L -赖氨酸(PLL)、乙基二甲氨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EDC ),Sig m a 公司产品;二甲基甲酰胺(DMF )、咪唑、琥珀酸酐、吡啶,北京化工厂生产;N -羟基琥珀酰亚胺(NH S)、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u M e 2S i-C l),天津化学试剂公司生产;硅胶GF254(200~400目),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羊抗兔I gG-HRP ,北京鼎国生物公司生产。1.1.3 主要仪器 透析膜(Sig m a)、Sartorious 电子天平、95-1型磁力恒温搅拌器、DDY -6B 型电泳 仪、凝胶成像系统及分析软件(Syngene 公司)。1.1.4 试验动物 新西兰成年白兔,体重1.7~2.0kg ,购自中牧集团兰州生物制药厂。1.2 试验方法1.2.1 半抗原5-O -(单)琥珀酰I V M 的合成 以C 5-OH 为反应位点,在无水吡啶的催化下进行反应。取0.1g I VM 加2.0m L 无水吡啶溶解,加入0.05g 琥珀酸酐,45e 、磁力搅拌下避光反应12h ,反应物在3.6%HC l 和乙酸乙酯间分配,收集酯层减压浓缩;用二氯甲烷复溶残留物,TLC 分离产物(GF 254,展开剂C H 2C 12B TH F B HAC (90B 9.5B 0.5),共有4个条带,Rf 分别为1.0,0.5,0.3,0.2;分别刮取4条带,以乙酸乙酯淋洗,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1.2.2 人工抗原的合成 免疫抗原5-O -(单)琥珀酰I V M -PLL 的合成(NH S 法):取12m g 半抗原5-O-(单)琥珀酰I V M,加0.4mL D M F 溶解,再依次加入2.7m g NH S 和4.7m g EDC -HC l 混合,20e 避光搅拌10h ,将上述反应液逐滴加至6mL 含20m g PLL 的硼酸盐缓冲液(0.2mm ol/L ,p H 值为9.4)-10%DM F ;溶液开始略显混浊,最后有少量沉淀出现,继续搅拌1h ,再转至4e 条件下搅拌12h,产物经PBS (0.01m o l/L ,p H 值为7.2)透析72h,Sephdex G -200纯化。 包被原5-O -(单)琥珀酰I V M -OVA 的合成(混合酸酐法):取10m g 5-O-(单)琥珀酰I V M,用1mL D M F 溶解,加入15L L 氯甲酸异丁酯,20e 搅拌45m i n ,制成A 液;称取30m g 的OVA 溶于10m L 0.2m ol/mL 硼酸盐缓冲液(pH 值为9.4)中制成B 液。将A 液逐滴加入B 液,边加边搅拌,之后在4e 搅拌反应12h ,然后将混合物装入事先处理并在0.01m o l/m L PBS(p H 值为7.4)中浸泡过夜的透析袋中,在4e 、0.01m o l/mL PBS(p H 值7.4)中透析3d ,每天换2次透析液。1.2.3 半抗原和人工抗原的结构鉴定 半抗原的结 65 5黑龙江畜牧兽医62009年第1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