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

智能变电站全寿命周期管理

目录

m^ (5)

m-rn職 (10)

1.1 研究背景 (10)

1.2 研究意义 (11)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

第二章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理论 (14)

2.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及特征 (14)

2.1.1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14)

2.1.2智能变电站的功能特征 (14)

2.2全寿命周期管理概念 (15)

2.3国内外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现状分析 (15)

2.3.1国外应用与研究现状 (15)

2.3.2国内应用与研究现状 (16)

2. 4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 (17)

2.5本章小结 (17)

第三章智能变电站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18)

3.1变电站电力设备管理现状 (18)

3.1.1前期管理 (18)

3. 1.2中期管理 (19)

3.1.3后期管理 (20)

3.2电力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20)

3.2.1规划环节缺乏整体考虑 (20)

3.2.2招标管理不够完善 (20)

3.2.3检修决策有待更新 (21)

3.2.4缺乏有效的辅助手段 (21)

3.3本章小结 (22)

第四章智能变电站主设备全寿命管理应用 (23)

4.1主设备全寿命管理的要点 (23)

4.1.1经济性 (23)

4.1.2设备的效能 (23)

4.1.3环保性 (23)

4.2基于全寿命周期的主设备成本管理 (24)

4.2.1设备寿命的定义 (24)

4.2.2设备维修与更新模式 (24)

4.2.3设备经济寿命 (24)

4.2.4采用设备折旧方法计算经济寿命 (25)

4.2.5经济寿命与维修决策 (26)

8

4.2.6影响设备寿命的因素 (26)

4.2.7提高设备寿命的措施 (26)

4.3工程运行维护 (27)

4.3.1人的可靠性 (27)

4.3.2设备的可靠性 (28)

4.3.3状态检修技术 (28)

4.4设备报废回收 (28)

4.4.1设备回收的概念 (28)

4.4.2电力设备回收的意义 (28)

4.4.3电气设备回收方式 (29)

4.5本章小结 (30)

第五章案例分析--上海中科院园区智能变电站项目 (31)

5.1项目背景 (31)

5.2建设阶段的成本预测 (31)

5.2.1成本预测的要求 (31)

5.2.2项目成本预测 (32)

5.3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33)

5.3.1成本计划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33)

5.3.2成本计划的依据 (35)

5.4主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具体措施 (35)

5.4.1建立全寿命周期资产管理委员会 (36)

5.4.2全员培训 (36)

5.4.3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 (36)

5.4.4绩效考评优化 (37)

5.4.4结合ERP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38)

5.5项目的成本管理环境优化与建议 (38)

5.5.1成本管理环境优化 (38)

5.5.2思考与建议 (39)

5.6算例分析 (41)

5.6.1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综合监控平台TIP3000 (41)

5. 6.2变压器 (42)

5.6.3箱式变电站 (44)

5.6.4 330kV三相自耦变压器 (45)

5.7本章小结 (46)

第六章全文总结 (47)

6.1研究工作 (47)

6.2未来展望 (48)

(4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251)

9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智能电网作为未来电网的发展方向,渗透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信息等各个环节。其中,智能变电站无疑是关键的环节。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规划,2011年 以后所有新建变电站全面按照智能变电站技术标准建设,并且重点对枢纽及中心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由于智能变电站本身无论是在具体的营运管理、安全性能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变电站管理,因此随着未来我国整体的电网布局的进一步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逐步转型,智能变电站的数 量会进一步的增加,具体而言会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9年到2010年的规划试点阶段;第 二阶段为2011年至2015年的全面建设阶段;第三阶段从2016年至2020年,主要是引领提升阶段。三阶段之后,总共增加近万座智能变电站,从而真正优化了我国现有的电网布局,提升了变电站的实际管理。

以上海首座正式投运的绿色智能变电站--泸定站为例。整个变电站经过14个月的智能化改造和外观优化设计,于2012年8月正式落成[1]。泸定站站位于上海普陀商务园核心位置,泸定站在主要电力设备中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其借助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优势,通过设备与电脑之 间的联系,实现了远程操作以及对运行数据的查看,真正实现了管理的有效性以及人力资本支出的减少,同时因为与电脑系统的相连接,也保证了操作的精确度以及管理的准确性和高效率。在提升变电站调度运行管理效率的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有色金属使用量。

智能变电站由数字化变电站演变而来,其本身在国外巳经经过了成熟的技术检验,并且近年 来逐步引入我国,借助于智能变电站的应用以及对于现有变电站的改善和相关人员对于部分技术的攻克,其真正能够应用于我国现有的实际电网架构需求,也满足了我国传统变电站的改造要求,从而真正将现代通信技术、电力技术相结合,提升了整体变电站的运营效率以及信息化建设。

智能变电站的建成投运,无论是对于整体的投资建设成本以及对于现有的能源消耗和实际的发电量的提升都有巨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特别是在如今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由于我国自 身的经济发展对于电力资源在内的各项资源的消耗不断上升,如何协调好资源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未来我国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借助于智能变电站的投入与使用,在保证设备可持续经营的过程下,有效的减少了人力资本、建设成本以及发电能耗的投入。并且,与传统的常规变电站而言,新型智能变电站应用了更加环保、高效的材料,因而有效降低了在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破坏。以青岛220千伏午山变电站为例,其在设计最初就考虑到了

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