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高一生物必修二期中考

试复习资料

https://www.doczj.com/doc/b014445383.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生物2:遗传与进化》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遗传实验(一)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例如:狗的卷毛和直毛,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看书)

2、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都是小写)杂交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如D和d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AABB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aabb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例如:Aa、AaBB、AaBb、AABb等

配子: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例如:AB 、 Ab是配子,但Aa或Bb就不是配子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五、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

杂合子(Aa ):(1/2)n

纯合子(AA+aa):1-(1/2)n(注:AA=aa)

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

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或Tt Tt

2、指导医学实践:

例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答案:Aa、Aa 1/4

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

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答案:DD或Dd 100%或1/2

第二节孟德尔遗传实验(二)

一、孟德尔两对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看书P10)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看书)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都是小写)杂交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场所:睾丸)

复制变形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间期减数第一减数第二

次分裂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精细胞。(两种)★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必修2 P17)

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

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

着丝点不分裂分裂

染色体2n n,减半n 2n n,不减半

DNA 4n 2n,减半2n n,减半

染色行为染色体联会,分离染色单体分开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场所:卵巢)

复制

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间期减数第一减数第二

次分裂次分裂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形成部位睾丸卵巢

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

...............

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染色体、DNA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2N)

六. 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1)只有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

(2)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七.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期减Ⅱ后期减Ⅰ后期

答案: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期减Ⅰ中期有丝中期

第二、三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正常:X B X B X B Y 携带者:X B X b患病: X b X b X b Y

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可用遗传图谱分析)

A、首先确定显隐性

B、其次确定基因位于性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上: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有病为常显(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

伴X隐:色盲、血友病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并)指

无中生有—隐有中生无—显

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6章基因工程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核酸包括DNA和RNA,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必修2 P43)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4、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有“转化因子(DNA)”,促进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还没具体证明哪一种是遗传物质,

二、1944年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看书)(必修2 P44)

2、实验结论: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

是遗传物质,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

质。

三、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

2、实验过程(看书):吸附→注入(DNA)→合成→组装→释放

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四、1956年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证明:在只有R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五、小结:

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

核酸DNA和RNA DNA RNA

遗传物质DNA DNA 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凡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第二节 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一、DNA的结构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A、T、C、G)

3、DNA的结构:主要特点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特性:

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

..)

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A = T;G = C。且A +T+G + C=100%

双链DNA分子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在整个DNA为1

例如.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B )A.0.4和0.6 B.2.5和1.0 C.0.4和0.4 D.0.6和1.0

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所占比例在两条互补链中相等。在整个DNA也相等

例如.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a,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 A )A.a 和 a B.1/a 和 1 C.1 和 a D.1-1/a和a

二、DNA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

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

4、过程:(看书)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

5、特点: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

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9、意义: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复制出DNA数 =2n(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 =2

含亲代(标记)DNA数占子代DNA总数为2/2n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NA特有的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T)

RNA特有的化学成分是:核糖和尿嘧啶(U)

一、RNA的结构: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A、U、C、G)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是DNA的片段,但并不是每段DNA都是基因。

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糖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看书P63)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P66)

(3)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复制转录翻译

场所细胞核(主要)细胞核(主要)核糖体

模板DNA两条链DNA一条链mRNA

原料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20种氨基酸

产物2个DNA mRNA 多肽或蛋白质

意义传递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表达遗传信息

遗传信息位于DNA上,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反密码子存在于tRNA上

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几种密码子,但一种密码子只能确定一种氨基酸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tRNA 来转运,但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DNA(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1、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五、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体24条(22条常染色体+X+Y)染色体上的全部基因的遗传作图、物理作图、和全部碱基的序列测定。

意义: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

表示):

(1)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2)Ⅰ3的基因型是,Ⅱ5的基因型是。

(3)若Ⅱ9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4)9号的基因型为,是纯合子的概率为,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2.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 (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它们之间的比为3∶3∶1∶1。“个体X”的基因型为( )

A、BbCc

B、Bbcc

C、bbCc

D、bbcc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数等于着丝点数

染色单体:交叉有两条,不交叉有0条

DNA:交叉有两个,不交叉有一个

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各时期都有,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0对)

子细胞的推导:

1.有丝分裂的子细胞都是体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3.初级卵母细胞的子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极体的子细胞也是极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