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第3节-生态环境保护-含解析-D

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学案-第3节-生态环境保护-含解析-D

第三节生态环境保护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课标解读

1.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措施及其作用。

2.从濒危生物的灭绝入手,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由我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的目的导入新课——生态环境保护。

●教学流程设计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

1.识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具体措施,能够

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

施及其作用。

2.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3.识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区别就地保护和

迁地保护的异同。

能具体说明某一生态环境

问题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1.发展生态农业

(1)理论指导:生态学。

(2)生产过程:强调合理利用土地和其他各种自然资源。

(3)目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和优质。

(4)要求: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措施: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1)原因:矿产资源开发、铁路及公路建设等造成严重的植被破坏。

(2)要求

?

?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的环境管理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

工程措施

1.退耕还林工程将会对给地区带来哪些生态效益?

【提示】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改善局部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降水,减小风速等。

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后代宝贵的财富。

2.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人口不断增长,对生物资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是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最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通过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的一种方式,主要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遗传资源种质库等措施,以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2.生物物种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2)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材料阅读下图。

我国土地退化严重

1.图中信息说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简述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

【提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导致植被破坏。

2.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

【提示】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3.开发和建设活动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之一。写出两个导致这些问题的开发和建设活动类型。

【提示】矿产资源开采、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修建等。

4.为尽量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设计和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尽量减少耕地损失,注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与生态敏感区的保护,采取生态恢复、生态治理等技术措施,改善高速公路的生态环境。

1.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其联系如下图:

2.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主要分布区域自然背景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东北、西南、华南

林区

中温带、亚热带

边远山区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

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

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半干旱、干旱草

原区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

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

海滨

湿润低平原、湖

泊、海洋边缘地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

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

林区、草原、近海

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

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

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

半湿润、湿润丘

陵地区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

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

半干旱内陆或

春旱严重地区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

严禁砍伐

2018年3月27日夜间沙尘入境,开始影响我国西北和内蒙古东部及东北大部地区,3月28日凌晨,京津冀北部城市陆续受到沙尘过境影响。下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 地与b、c 两地相比,a 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双选)()

A. 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

B. 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

C. 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

D. 硬化地面抵抗风蚀

(4)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适合的参与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第(1)题,根据沙尘天气产生的条件,并结合a地的区域特征分析即可。第(2)题,沙尘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从对农作物、土壤等角度加以阐述。第(3)题,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可以从生物措施等方面考虑。第(4)题,针对沙尘暴这一环境问题,江苏省中学生的参与方式可以是宣传教育、经济支持等。

【解析】第(1)题,沙尘强弱可以从地表植被、风力、沙源等方面分析。根据图例a为强沙尘暴地区,a地位于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所在地,该地区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所以比b、c两地沙尘强。第(2)题,沙尘天气能够毁坏农田设施,毁坏农作物,破坏地表植被,使土壤肥力下降,引起土地的荒漠化。第(3)题,根据图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减轻沙尘危害可以从削弱风力和增加地表植被方面考虑,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大面积的灌溉,所以本题选择A、C两项。第(4)题,根据图示:江苏省受沙尘暴影响较小,但作为中学生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也应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参与方式主要是宣传和募捐等。

【答案】(1)气候干燥,地表植被稀少;风力强;沙源多

(2)毁坏农作物;土地沙化;肥力下降;影响植物生长

(3)AC

(4)关注生态问题、参与防风治沙宣传活动、开展募捐活动等(任答一点)

[图表展示]

教材第54页图3-12小流域综合治理(宁夏)

[解图精要]

1.由图中植被可分析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是加强植树造林。方针是“保塬、护坡、固沟”。

2.由图中农田分布可知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水土保持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3.由图中分析可知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三者的结合。

教材第54页活动(上)

【答案】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发小水电,既有利于农村生活用能问题的解决,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当然,若小水电建设不当,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引发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问题。

1.下列对我国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叙述中,正确的

是()

A.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

B.荒漠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及新疆等地

C.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湿地

D.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黄土高原和东南丘陵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森林破坏,但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故A项错;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等地的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由于草原退化而导致的土地荒漠化,但荒漠化的分布不只在这四个省区,它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半干旱、干旱地区,故B项错;保护湿地的主要防治措施是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和退田还湖,故C项错;排除前三项,只有D项正确。

【答案】 D

2.对濒危野生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办法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动、植物园

C.建立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

D.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解析】野生动植物的原生地最适合其繁衍和进化,因此,对濒危动植物最有效的保护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 A

3.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图示地区甲、乙河流域“水多、水少、水脏、水浑”四大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水多、水少”指旱涝灾害频繁,“水脏、水浑”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据统计,图中A省中已有水土流失面积2.64万平方千米,占该省总面积的19%,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据不完全统计,A省现有坡耕地61万公顷,其中坡度在25°以上的耕地有12万公顷。

(1)试说明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生活贫困。从生态建设角度看,应采取哪些措施遏制水土流失的加剧?

(3)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提高经济效益,带动地区脱贫致富?

【答案】(1)地形:丘陵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降水:山地对暖湿气流有抬升作用,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大。植被:自然植被遭到破坏(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等),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

(2)退耕还林,制止陡坡开荒;在缓坡处修建梯田等(或将坡度在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对25°以下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或生物保护措施)。

(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林、牧、渔等多种经营。山区应按照农作物的生态适应性,发展立体农业。

4.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

(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

(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解析】本题组以芦苇为载体,考查芦苇的生态功能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主要分析芦苇对白洋淀水质净化、水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主要结合上一题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从管护和收割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化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