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要点(名词解释)

1、整体研究:整体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

横交错的研究。

2、局部研究:局部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

剖面的研究。

3、专题比较:专题比较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就

这一类问题从比较是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4、总体比较:总体比较是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

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奠定了“比

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6、1816年,英国的欧文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

7、1820年,英国的怀尔德斯平在伦敦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

8、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这所学校以确保贫民和工人家庭子女的健

康、预防流行疾病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以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方法教育儿童。

9、《费舍法案》: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

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10、《哈多报告》:1933年,英国颁布了《哈多报告》,(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11、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计划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不能帮助4岁以下的儿童。

12、编织学校: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学前教师用以下课程训练儿童:编织、缝纫、阅读、唱歌、书法、背诵、算术、辨色,自然史、圣经等。

13、凯果尔:法国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她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4、母育学校: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

15、巴乌利美托儿所:德国巴乌利美托儿所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康。保育所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大力提倡户外活动。作为农忙季节的托儿所,教育在那里只是附带进行的,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培训。

16、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德国热心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新教派牧师,在她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

17、福禄倍尔幼儿园: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禄倍尔的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

18、青少年福利法:1924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基本奠定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儿童的教

育视为青少年福利事业,并规划青少年福利部门管辖。并提出“白天的幼儿之家”和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

19、教育结构计划:1970年,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在讨论《教育结构计划》时,也把学前儿童的教育纳入计划的构想之中。将整个教育系统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领域,并把幼儿园3—4岁儿童的教育纳入了教育体系中的初等教育部分;把5—6岁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从此,学前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初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20、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体统的幼儿园;幼儿园俱乐部或游戏所、儿童店;根据不同教育家的名字命名的幼教机构。

21、情景教育论:教学应围绕学生的生活来进行,培养其应付未来生活的能力。

22、美国最早的学前儿童的教育机构是在欧文的影响下出现的幼儿学校。1825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办的共产主义公社“新和协村”的教育机构中,设有幼儿学校。在他的影响下,美国许多州都建立了幼儿学校。

23、1855年,舒尔兹创立了美国最早的幼儿园,招收的都是德国移民的孩子,教学用语也是德语。她用福禄倍尔的教育方法指导孩子,对当时的美国学前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24\、1860年,美国妇女皮博尔在波士顿创办了美国的第一所英语幼儿园。在美国人看来,她才是美国幼儿园真正的奠基人。皮博尔帮助创立了美国的第一所幼儿园教师培训学校。

25、美国幼教机构的类型:幼儿园和保育学校。

26、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有:海伊斯科普认知取向课程模式、银行街模式、直接指导模式、发展适宜性课程、显性课程和零点计划课程。

27、1860年,在俄国出现了第一所幼儿园。

28、1869年,在彼得堡发行了俄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刊物《幼儿园》,这份杂志的发行对于促进学前教育成为俄国教育学中的一个独立分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俄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29、提出教育民族性原则,对俄国幼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家是乌申斯基。

30、《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1938年,苏联教育人民委员会制定了《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它是根据《幼儿园规程》编写的,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将幼儿园工作的任务、内容和方式等具体化了。

31、1876年,日本第一个学前教育机构—东京女子师范附属幼儿园正式开办。

32、日本一向有重视幼教师资培养的传统,幼儿园和保育所的教师均称为“保姆”。

1949年,文部省公布了《教谕许可法》和《教谕许可法施行令》,将幼儿园的保姆改称为“教谕”和“助教谕”,与小学教师是同级人员,并对“教谕”的任免作了具体规定。33、日本现行的教育行政制度是依据民主政治原则和地方自治原则建立的中央教育行政和地方教育行政。日本的学制是“六三三四制”的单轨学制,义务教育年限从6年延长到9年。

34、澳大利亚高丽夫人儿童中心:1938年,联邦政府第一次介入幼儿教育领域,并在此领域作出了第二项大的举动—成立了高丽夫人儿童中心。联邦健康部出资在每一个州的省会建立一个高丽夫人儿童中心,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高丽夫人对澳大利亚幼儿教育组织所作的巨大贡献。

35、新西兰《米德报告》:米德报告建议政府对各种学前教育机构,增加资金投入,建议政府关注家庭、社区和国家在学前教育中的相对作用。它在资金方面的建议对新西兰早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6、1975年,巴西教育部设立了下属部门学前教育协调局。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学前教育制定细致的国家规划。

37、1982年,韩国制定并颁布了《幼儿教育振兴法》。该法将“新村合作幼儿园”更名为“新村幼儿园”,并把“农忙时期幼儿园”和“幼儿之家”并入其中。

38、《朝鲜人民民主义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1976年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儿童保育教养法》:学前教育在费用上实行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使所有儿童从出生6个月开始到入学前在托儿所、幼儿园接受平等的免费教育。托儿所招收进幼儿园以前的孩子,幼儿园对4周岁至5周岁的儿童进行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39、1938年,南非新教育研究基金会,召开了一次大型的国际教育会议。大会的直接影响是1939年南非成立了南非学前教育联合会。

40、《蒙台梭利教育法》: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了“儿童之家”的经验,出版了《适用于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也译为《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阐述了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1、生理胚胎:人有和动物共同的由一细胞发育成胎儿过程的“生理胚胎期”。

42\、心理胚胎:从出生的“精神空白”到1岁左右形成和发展了许多心理感受点和器官的“心理胚胎期”。

43、“工作”:儿童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自发地选择和操作活动材料并经由专注于活动而有所发现和发展的活动。

44、“有准备的环境”1、必须是能够适合儿童发展的节奏和步调的环境;2、必须是儿童能够自由操作材料的环境;3、必须是对活动材料有所限制的环境;4、必须是有秩序的环境;

5、必须是与成人环境有关联的环境;

6、必须是能够保护孩子并让孩子有安全感的环境;

7、必须是对儿童有吸引力的美的环境。

45、“导师”是环境的提供者、自由的保障者、发展的协助者。

46、图式: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种结构或组织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以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种相同或类似的情景中去。

47、同化:同化是把外界现实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48、顺应:是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来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49、平衡:在主体对环境能动的适应过程中,同化与顺应这两种技能活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稳定状态,这种稳定状态就叫做“平衡”。

50、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51、物理经验:主要指儿童在主动与物体作实际的接触并对接触的事物加以操作、捉摸而获得的经验。

52、社会经验:是指从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即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观念的交流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经验,是儿童无法从和物体直接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与概念。

53、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即决定因素是平衡化或自我调节。平衡化是儿童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儿童自我调节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54、多元智力理论:是指智力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而且,这组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

55、《心智的结构》:在《心智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首次提出并着重论述了他所谓的多元理论的基本结构。

56、非普遍性理论:是指儿童和成人进行的许多活动是发展性的但不一定是普遍性的,也就是说非普遍性领域指的是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领域或发展的才能。

57、言语—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如:演说家、作家和政治领袖丘吉尔。

58、音乐—节奏能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如:音乐天才:莫扎特。

59、逻辑—数理能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间各种关系如类比、对比、因

果和逻辑等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数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思维的能力。如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

60、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毕加索。

61、身体—动觉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如:美国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

62、自知—自省能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如:哲学家柏拉图。

63、交往—交流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如:美国黑人领袖、社会活动家马丁-路德-金。

64、自然观察者智力:是指关于观察、分类、鉴别、乐于饲养、种植的能力,表现在对自然现象敏感和对探索大自然的热爱上。如进化论者达尔文。

65、方案教学:是一个教和学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展开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66、儿童的百种语言:儿童的百种语言意味着儿童用100种(多种)不同的方式或者100种(多种)不同的符号系统来表达他们的态度。儿童能够用文字来表示视觉,也能够用图象来表达声音,他们对各种媒介的运用,构成了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67、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989):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这个文献被誉为是“为儿童人权拟定种种保证的第一项国际法律文书”,该公约为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和福利订立了54项条款,要求所有的缔约国保证18岁以下儿童的合法权益。公约可概括为4项基本原则:儿童的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意见的原则,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68、早期儿童教育:被视为一个统一的领域,现已为国际所公认。它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

69、家园共育:家庭、学校和社区三位一体对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母育学校》一书中论述了家长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当今,家园共育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幼儿教育改革的大趋势。

2018年10月自考00401学前比较教育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0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从研究时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中心是(D) A.近代 B.古代 C.近现代 D.当代 2.下列论著中,不属于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是(C) A.《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B.《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研究》 C.《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 D.《各国教育的动力》 3.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研究方法是(A) A.调查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分析法 4.日本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幼儿园的法令是(A) A.《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B.《幼儿园令》 C.《保育大纲》 D.《保育所保育指南》 5.21世纪以来,日本注重学前教师职前培养,要求学前教师必须具备(B) A.高职以上学历 B.大专以上学历 C.本科以上学历 D.研究生以上学历 6.1919年,为了抚育战后的孤儿和私生子,英国儿童救济基金会在伦敦开办了(B) A.日间托儿所 B.游戏小组 C.保育学校 D.机会团体 7.英国学前教育课程的基本哲学是(A) A.游戏 B.自由 C.民主 D.独立 8.20世纪40年代,英国学前教育进入改革阶段,该时期颁布的文件为(C) A.《初等教育法》 B.《哈多报告》 C.《教育白皮书》 D.《费舍尔法案》 9.2000年,英国布莱尔政府首次在基础阶段设立统一的国家课程,针对的儿童为(A) A.3~5岁 B.3~6岁 C.4~6岁 D.5~7岁 10. 2007年,日本政府强调要从根本上改革整个幼儿教育系统,颁布了(A) A.《学校教育法》 B.《幼儿园令》 C.《学制令》 D.《儿童福利法》 11.为推行幼保一元化,日本综合了一些现有幼儿园和保育所,设立了(B) A.认定幼儿园 B.认定儿童园 C.混合型幼教中心 D.林间幼儿园 12.下列选项中,属于地方自主管理模式优点的是(A) A.能够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 B.能够克服各地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态 C.能够集中全国力量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D.能够普遍提升各地学前教育质量 13.英国政府于1989年拟定了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原则,主要体现于(B) A.《基础阶段学习计划》 B.《早年课程分类》 C.《教育指导》 D.《全国课程框架》 14.下列国家中,其学前教育机构管理部门职权属于单轨衔接模式的是(A)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韩国

文学理论必背名词解释

文艺学: 研究文学的科学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 以社会历史现实为研究对象,以哲学方法论为总指导,研究和阐明文学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的科学。 文学观念 对文学的看法,“什么是文学”,变化中的,因民族、时代、群体、人而不同。 文学 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文学四要素 世界、作家、作品和记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以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表演艺术 通过表演来展现艺术形象的艺术。 造形艺术 运用一定的材质在空间塑造立体或平面形象的艺术。 语言艺术 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象的艺术。 视界融合 同一对象,人们视界与历史已有视界交融。 文化

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显示的意义的总和。广义、狭义、符号学。 文学文化 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品质阅读 从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平仄到关注情景、人物和情节。 价值阅读 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物理境 事物纯然的客观存在。心理场 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审美 处于活跃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下,对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审美意识形态 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 一。 文学的认识性 以社会的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

文学认识总是以情感评价方式表现出来。 文学的假定性 文学的虚拟性。 文学的真实性 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经验 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 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 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 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 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 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 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学前比较教 育复习要点(名词解释) 绪论 1、朱利安: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了,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奠定了“比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2、区域研究:区域研究是指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对学前教育的制度和实践进行研究。 3、整体研究:整体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横交错的研究。

4、局部研究:局部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剖面的研究。 5、问题研究:问题研究是对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进行的比较研究。 6、专题比较:专题比较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就这一类问题从比较是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 势。 7、总体比较:总体比较是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英国 &费舍法案: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

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 9、哈多报告(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1933年,英国颁布了《哈多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 的文献。 10、《普洛登报告书》:60年代后期,在初、中等教育的压力有所减轻以后,政府发布了《普洛登报告书》。该报告非常重视幼小衔接的问题, 特别关注5岁以下儿童的教育,并对发展幼儿教育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 11、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幼儿凭证计划" 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法国 12、编织学校:仃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 廖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 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18.音变是指语音在语流中的变化,人们说话、朗读时,连续发出一连串的音节,被称之为“语流”。在语流中,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往往会互相影响,从而产生一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现象就叫做音变。 19.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20.轻声:在一定的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具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学前比较教育自考真题。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将比较教育的研究范围界定为“欧洲各国现在主要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比较”的教育家是 A.朱利安? B.萨德勒 C.库森?D.施奈德 2.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1933年发表了

A.《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的研究》? B.《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 C.《教育问题专题报告》? D.《比较教育》 3.“对日本幼儿园教学大纲的研究”属于 A.整体比较B.局部研究 C.专题比较 D.总体比较 4.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 A.幼儿学校?B.托儿所 C.保育学校D.游戏小组 5.在英国属于卫生保健部门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是 A.日托中心B.幼儿学校 C.儿童保育中心D.亲子小组 6.在英国,保育班的成人与儿童的比率是 A.1∶3?B.1∶5 C.1∶10? D.1∶13 7.1770年,法国奥柏林为了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创立了 A.编织学校B.母育学校 C.日间看护中心?D.幼儿班 8.法国母育学校的具体目标有三个方面,其中第二目标是 A.提供在学校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最佳机会 B.使儿童接受学校教育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汇总情况(2)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汇总(2) 叙述声音:体现叙述者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显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为成三大类: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抒情作品: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情感:人对与之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 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 艺术情感:对客观现实与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托尔斯泰传达论:借助“外在符号”“传达”“感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抒发情感;观,反映社会生活;群,沟通人与人;怨,批评时政。 抒情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循的原则。 古曲主义:拥护王权;理性绝对化,否定感情的意义;

运用民族规范语,恪守“三一律”;明显的保守性。 灵感:文思敏捷、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很顺利的创作心境。 抒情策略:创作时,在语法或修辞采用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效果。 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抒情母题:在某种抒情传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 抒情小品文: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 抒情的语法策略:从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抒情的修辞策略: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汇总 绪论 1、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广义的包括各种方言,狭义的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 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3、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 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4、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 5、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8、语系:依据共同历史来源划分出来的类别,同一语系的语言还可以依据亲疏关系划分出若干语族和语支; 语音 1、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就是语音。 2、音高: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颤动次数的多少。 3、音强: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决定于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 4、音长: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 5、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黄本) 6、音节: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7、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断,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8、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9、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0、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11、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 12、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13、边音: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童庆炳版 )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文艺学: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 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也叫文学学。 文艺学是文学实践的理论总结,又受到文艺实践的检验和修正, 并给以文学实践以指导。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 批评、文学史。 2、文学史:指以文学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 与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基本任务是或揭示各个历史时 期的经济状况、审美文化、政治文化、哲学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对文学发展、演变的作用和影响,或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发展 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或通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研究,特别 是“确立每一部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地位。” 3、文学理论:指对文学作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即关于对文学原理、 文学范畴与判断标准进行研究的一门人文学科,它以文学批评和 文学史为依据,但又高于文学批评和文学史。具体而言,它的研 究对象为完整的文学活动,包括作品、艺术家、作者和欣赏者四 个基本要素。其基础内容为文学创作论、文学文本——作品论、 文学接受论、文学观念论和文学发生发展论。 4、再现说:文学观的一种。它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 品”的对应关系,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 再现。它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的本源地位,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 赖关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忽视了 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的关系,忽视了作家在创作活动中的主观能 动性(个性) 5、实用说:一种出现很早、影响久远的文学观。“实用说”的文学观 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如中国古 代的“兴观群怨”说、“文以载道”说 、西方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等都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摆在首位,它同时也注意到 了文学的审美特点。 6、文以载道: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一种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 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它的意思是 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到达目的 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工具,它注重文学的教化功 能。 7、表现说:文学观的一种,表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

学前比较教育梳理.docx

学前比较教育》 这本书是由华师大出版,曹能秀老师编著的。这本书的框架结构与其他学前比较教育版本不同的是,并不是直接以国别来进行比较。而是提取了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 比如学前教育体制、学前课程、学前机构、教师发展等,以这些要素为线索,来看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 课程介绍:学前比较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同时是学前教育研究中一个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研究领域。在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热潮的背景下,对于国外先进教育理 论、经验尤为关注,关于学前教育领域比较的研究也成为热点。本书从学前教育体制、学前课程和学前教师教育三个重要问题为主,探讨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 大家可以浏览一下目录,重点章节是三、四、五章。 第一章绪论本章的重难点: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方法论基础、研究方法第一节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学前比较教育的定义、方法论原则和研究方法的理解 一、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概念源于“比较教育” 朱利安:最早提出“比较教育” ,被誉为“比较教育之父” 美国著名比较教育家康德尔认为:“比较教育的研究继续教育史的研究,把教育史延伸到现在,阐明教育和多种文化形式之间必然存在的密切联系” ;“比较法要求首先潘明决定教育制度无形的、难以捉摸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判明比校内力量和因素更为重要的校外力量和因素”;“比较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导致教育制度差别的那些力量和因素的差异性。本书定义: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各国、各区域、各民族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揭示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以促进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改进本国、本地区或本民族教育的一门教育科学。(倾向于王承绪和顾明远的定义)(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1995年,霍力岩首次提出了学前比较教育的概念:学前比较教育学是一比较 法为主要方法,研究当代各国学前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揭示影响和决定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以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一门教育科学。 研究目的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和民族的幼儿教育经验,以改进本国、本地区或本民族的幼儿教育。 研究对象当代世界各国、各区域、各民族的学前教育;影响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学前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此外,可以从研究时间、研究范围、研究领域和研究深度等方面对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做具体分析。 比如,按照研究时间来说,学前教育史就从时间上纵向考察学前教育的变化与发展。 研究方法学前比较研究本质上是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多样。 为什么要学前领域要做比较研究? 二、学前比较教育的意义 (一)学前比较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的意义 1. 增长见识,扩大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学前比较教育是一种研究,涉及很多领域。能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国家、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变化的趋势、揭示普遍的或特殊的规律。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总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 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 汉民族共同语。 5.文学语言: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 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方言: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次方言: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 言。 8.地点方言: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共同语: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6 能记: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7 所记: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2. 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3. 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4. 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5.,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 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6. 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7.塞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 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8.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9.07/05塞擦音: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 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10.鼻音: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

比较学前教育 (2)

第一张绪论 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一般是指连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地区不同发展阶段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影响比较教育:影响比较教育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在社会经济文化,尤其是在学前教育方面相互影响较大的国家、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的比较研究。 专题比较研究:专题比较研究是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过各国、各地区学前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 区域比较研究:区域比较研究是指地理区域、社会制度、民族传统、政治背景、经济状况、语言习惯等不同标准,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分成不同的国家群、区域群,然后再对它们之间的学前教育进行总体比较的研究。 朱利安:朱利安是法国教育家,比较教育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比较教育之父”。 简答题: 1.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 比较学前教育是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研究,以达到改进本国学前教育的目的。 2.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比较学前教育的目的是:借鉴国际学前教育经验,探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是:扩大学习者的眼界和视野,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帮助世界各国、各地区制定学前教育政策;促进国际学前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3.简述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类型。 1.横向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综合比较研究 2.平行比较研究和影响比较研究 3.专题比较研究和总体比较研究 4.定性比较研究和定量比较研究 5.宏观比较研究和微观比较研究 6.区域比较研究和问题比较研究 4.简述学前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 2.文献法 3.比较法 4.分析法 论述题: 1.结合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分析比较学前教育的意义。 2.查阅一篇有关比较学前教育的研究论文,分析其运作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美国学前教育 名词解释: 开端计划:“开端计划”是美国政府从1965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一项重要的学前教育计划,目的是对低收入家庭的儿童进行补偿教育,打破贫困循环,实现教育公平。 幼儿智力开发运动:幼儿智力开发运动是美国以科学教育改革为核心,旨在加强早起教育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的教育改革运动。《芝麻街》:《芝麻街》是美国幼儿智力开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智力开发而设计的一档具有教育性的电视节目,1969年10月,在美国电视台播出。 保育学校:保育学校主要招收2.5-5岁的儿童,一般以3-4岁儿童为主,目的是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活动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早期学习标准》:《早期学习标准》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从幼儿园到12年级(K-12)各科课程标准,它规定了从学前班到12年级的学生在每个阶段结束时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 0-5岁教育计划:0-5岁教育计划是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为使弱势儿童做好入学准备而提出的教育计划。该项计划将重点放在幼儿的早期保育和教育方面,强调为儿童进入机构接收教育做好准备工作。 光谱方案:光谱方案是由德纳和费尔德曼教授率领哈佛大学的零点方案工作组和塔伏茨大学的研究小组合作完成的,是一种课程和评估相结合的方案,目的是使每一个儿童的能力与长处在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与教育机会中得到发展。 高瞻课程:高瞻课程(High Scope)又称海伊斯科普课程,是由韦卡特和他的同事在1962年创建的课程。该课程模式在海伊斯科普佩里幼儿学校得到实施和运用,是美国密歇根州海伊斯科普佩里学校学前教育科研项目的一部分,是美国“开端计划”中第一批通过的帮助处境不利儿童摆脱贫困的早期教育方案。 直接教学模式:直接教学模式(Direct Instruction Model)是为5-8岁(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儿童设计的课程方案。是贝瑞特和恩格尔曼在1966年为帮助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学业上能够赶上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儿童所设计的教育方案。

文学理论 名词解释大全

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必须面对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随着科学的发展,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 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指文学活动不同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围绕作品这个中心,作者与世界、读者之间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话语伙伴关系。其中,分别够成了若干对主体间性关系,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现实他者、自我与超验他者以及自我与潜在他者。在文学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始终处于发展与变化之中。一方面是主体的对象化,另一方面是对象的主体化,正是在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互动过程中,才生动地显示出了文学所特有的社会的和审美的本质属性。文学本体论:英美新批评强调文学作品的本体地位提出这一观点,代表人物是兰塞姆,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和作者。 劳动说:文学原始发生的主要学说之一,把劳动作为文学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话语:话语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存在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利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学前比较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比较教育复习要点(名词解释) 1、整体研究:整体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学前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纵 横交错的研究。 2、局部研究:局部研究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的某个方面进行个别的,深入的, 剖面的研究。 3、专题比较:专题比较是把各个国家的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并列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就 这一类问题从比较是找出各国的不同特点和共同趋势。 4、总体比较:总体比较是对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全面的综合 比较研究,揭示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实践的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5、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了,出版了《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奠定了“比 较教育之父”的地位。 6、1816年,英国的欧文在新拉纳克创办幼儿学校。 7、1820年,英国的怀尔德斯平在偏离伦敦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 8、1913年,麦克米伦姐妹在英国创立保育学校,这所学校以确保贫民和工人家庭子女的健 康、预防流行疾病为宗旨,在此基础上以福禄倍尔和蒙台梭利的方法教育儿童。 9、费舍法案:1918年,英国国会通过《费舍法案》,正式将保育学校纳入国民教育制度中, 并把保育学校的设立和援助工作全部委托给地方教育当局,规定除伙食费和医疗费以外,对保育学校学生实行免费入学,并对13所政府承认的保育学校实行国库补助。10、哈多报告:1933年,英国颁布了《哈多报告》,(即关于幼儿学校以及保育学校的报告),这是推动英国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文献。 11、幼儿凭证计划:1995年,英国教育和就业大臣谢泼德公布了一项耗资为7、3亿英镑的幼儿凭证计划,规定发给家长1100英镑的凭证以支付幼儿教育的费用,使全国每个愿进学前教育机构的,年龄在4岁以上的儿童都能接受3个月的、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凭证计划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不能帮助4岁以下的儿童。 12、编织学校:1770年,法国新教派牧师奥柏林创立编织学校,照顾和教育4—7岁的学前儿童。学前教师用以下课程训练儿童:编织、缝纫、阅读、唱歌、书法、背诵、算术、辨色,自然史、圣经等。 13、凯果尔:法国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母育学校”的先驱,她具体领导了19世纪80年代法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改革,促使政府将日间看护中心改造为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14、母育学校:母育学校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对全体儿童进行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母育学校招收2—6岁的儿童,并根据年龄发展阶段编班。 15、巴乌利美托儿所:德国巴乌利美托儿所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健康。保育所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大力提倡户外活动。作为农忙季节的托儿所,教育在那里只是附带进行的,内容有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培训。 16、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德国热心于幼儿教育事业的新教派牧师,在她的影响下,德国出现了幼儿学校运动。 17、福禄倍尔幼儿园: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命名为“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禄倍尔的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童为对象。 18、青少年福利法:1924年,德国政府制定了《青少年福利法》,规定了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家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优先地位,基本奠定学前儿童教育的基调,即把学前儿童的教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归纳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六书”理论进行了阐述。“六书”指的是: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不同的造字方法。 3.假借: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这种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来表示另外意义的字叫假借字。 4.转注:部首相同,声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可以互相训释的字。 5.隶书:隶书是秦汉时期所用的字体,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古今文字的转折点。 6.部首: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部件,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7.部件:部件又称偏旁,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 8.浊声母:声带颤动而产生的声母。 9.零声母:有的声母不以辅音开头,元音前头那部分是零,习惯上叫零声母。 10.鼻化元音:发音时,软腭下降,口腔和鼻腔同时打开,元音就会带上鼻音色彩,这种元音叫做鼻化元音。 11.鼻韵母: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 12.四呼:四呼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简称“四呼”。 13.押韵:把两个以上的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 14.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15.调值:是声音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6.调类: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17.儿化:儿化指的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音节带上卷舌的音色的一种特殊的音变规律。 18.轻声: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句子。 19.离合词:某些合成词在使用中往往可以扩展,变成了词组。这种结合在一起时是词,扩展后是词组的合成词,叫离合词。 20.派生词: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合成的词,称为派生词。 21.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根语素合成的词,叫复合词。 22.真词缀:位置完全固定,意义基本虚化,读音大都弱化的词缀。 23.类词缀:类词缀指位置基本固定,意义正在类化、读音保持不变的词缀。类词缀是由词根向词缀转化的过渡形式。 24.区别词:不能直接做谓语的形容词是非谓形容词,又叫区别词。 25.偏义复词:凡是由一个表义语素和一个别义语素构成的联合型复合词,就是偏义复词。 26.文言词:文言词是现代汉语词取代了的古语词,它所表示的事物、现象或概念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但已为新产生的词所取代。 27.历史词:历史词是表示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而如今已经消亡了的事物的词。 28.方言词:方言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言词指各种方言里的词,狭义的方言词指从方言里吸收进普通话的词。 29.外来词:外来词是从外族的语言词汇中吸收进普通话词汇中的词,也叫借词。 30.新造词: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式构成的,采用新的形式,表

最新全国自学考试00401《学前比较教育》历年真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 00401)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的作者是 A.萨德勒 B.康德尔 C.汉斯 D.朱利安 2. 通过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是 A.文献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分析法 3。属于比较教育的因素分析时代的著名教育家是 A.库森 B. 康德尔 C.贝雷迪 D. 朱利安 4.奠定日本学前教育体制的基础,推进了日本学前教育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是 A.《法制令》 B.《幼儿园令》 C.《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D.《教育基本法》 5.日本旨在提高4-5岁幼儿的入园率,要求到1982年实现40岁幼儿全部入幼儿园或保育所的目标的是 A.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 第二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第四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6.下列不属于日本《幼儿园教育大纲》中规定的五大领域教育内容的是 A.健康 B.环境 C.语言 D.艺术 7.学前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中等师范学校、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英国 8.花了20年的时间致力于在英国普及幼儿学校的工作,对促进幼儿学校在英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是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文学观念:文学观念就是对文学的看法,是对“文学是什么”的回答。文学观念是发展变化的。 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客观说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文以载道: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经宋代理学家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如果车装饰得很漂亮,却不载物,那么车再美也是无用的。可见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 寓教于乐:古罗马时期的思想家贺拉斯提出。认为文学的摹仿要达到“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是一种既重视摹仿又重视读者得到快感和教益的文学观念。 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价值阅读: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当然这里所说的价值,首先是文化价值。 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情致:由黑格尔提出。情致是两个方面的互相渗透,一方面是个体的心情,是具体感性的,是会感动人的,另一方面是价值和理性,可以作为认识。但这两个方面完全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对那些情致特别微妙深邃的作品,它的情致往往是无法简单地用语言传达出来的。 虚静:中国古代文论概念。“虚静” 就是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就会展现在眼前。所以“虚静”可以理解为审美活动时的心理状态。 艺术真实性:简括地说,艺术真实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合情合理的性质。 体验:所谓体验是经验中见出意义、思想和诗意的部分。 “出入”说:王国维提出。作家的体验不但要能“入”,而且要能“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人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乎其内,故能写入。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入乎其内”就是“移情”式体验。“出乎其外”就是体验主体对体验的反刍。 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供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的实际语言形态,是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语言组织:文学语言组织是文学文本的最基本层次和直接现实,它是一种具有表现目的和表现性及个性。 语言层面:语言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两种形态。 节奏:节奏是文学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言在一定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型,高低和轻重型。 音律:音律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言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和韵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部和谐状况。 文法层面:文法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面之一,它是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面法则。文法通常有三类:词法、句法和篇法。 词法:词法,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构成法则。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401《学前比较教育》历年真题与答案

2016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比较教育试卷 ( 课程代码00401)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o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l 分。共3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最早提出比较教育术语的教育家是 A.萨德勒 B.康德尔 C.汉斯 D.朱利安 2. 通过运用因素分析、质量分析、数量统计等方法, 对比较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说明和概 括, 达到对所研究问题的实质性认识从而得出有价值的结论的方法是 A.分析法 B.文献法 C.比较法 D.调查法 3. 把各国、各地区同一类学前教育问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找出各国、各地区学前 教育特点和共同趋势的研究方法是 A.综合比较研究 B.专题比较研究 C.影响比较研究 D.问题比较研究 4. 标志着日本保育所制度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对促进日本保育所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 导作用的是 A.《法制令》 B. 《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C.《保育所保育指南》 D.《幼儿园令》 5. 日本提出了振兴幼儿教育的“七大政策支柱”的是 A.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B.第二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C.第三个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 D.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2006-2010) 6. 将“神学/ 懊悔教育/ 伦理学”纳入学前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的国家是 A.法国 B.日本 C.德国 D. 俄罗斯 7. 日本经“教员检定考试”合格的高中毕业生, 可以获得 A.一种资格证书 B.二种资格证书 C.专修资格证书 D.临时资格证书 8.1913 年, 英国的戴普福特建立了一所保育学校, 主要招收被排斥在幼儿学校以外的 5 岁以下的儿童, 这所保育学校的创立者是 A.福禄培尔 B. 欧文 C.麦克米伦姐妹 D.费舍尔 9. 英国19 世纪80 年代颁布并落实了义务教育的规定, 确定了儿童从 5 岁开始进行初等义务 教育的是 A.《费舍尔法案》 B.《初等教育法》 C.《哈多报告》 D. 《巴特勒法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