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个案周xx声母q(qj)矫正为例介绍 非听障儿童言语康复教育诊断及训练手册 使用(2)

以个案周xx声母q(qj)矫正为例介绍 非听障儿童言语康复教育诊断及训练手册 使用(2)

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个案

智力障碍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个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 姓名:李** 性别:男年龄:6岁 残疾类型:智障语言障碍类型: 语言发育迟缓 二:学生语言水平初评情况: 1、呼吸、构音器官正常。 2、字母发音方面:①单元音能正确发单元音a o e i u ü ②声母发音方面:t n q x zh ch sh z c s不能正确发音,能模仿发四声 3、仿说单音节词:能放说单音节 4、仿说双音节词:能仿说双音节之叠音。非叠音的双音节词不能仿说。 5、理解: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6、表达:能表达简单的需求 三、初评情况分析与训练策略 李**语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构音器官运动不灵活,而导致字母的发音部位方法不正确,造成语言表达不清晰。由于说词能力处在单音节阶段,所以其语言表达能力水平较低。 四、制定实施训练计划(长期目标及短期目标) 1、提高李**构音器官的灵活性。 ①、能完成构音器官运动操 口部活动:张口闭口、下颌运动 20次/项 ②、能完成构音器官运动操 唇部活动:撅、咧嘴 20次/项 ③、能完成构音器官运动操 舌部活动:伸舌、翘舌 20次/项 2、加强声母发音矫正训练。 ①、声母n 及其声韵组合:拿奶奶牛女孩男孩你好 ②、声母l 及其声韵组合:喇叭老师长颈鹿狼萝卜脸 ③、声母zh ch及其声韵组合:猪手指吃饭叉子炒菜早晨 3、加强双音节词的发音训练(非叠音),提高理解能力。 双音节训练词表: ① 阿姨鳄鱼 ② 蚂蚁玉米乌龟耳朵企鹅 ③ 你好再见开门喝水训练看书弹琴吃饭睡觉老师 ④ 眼睛眉毛耳朵鼻子嘴巴(五官名称) ⑤ 其他双音节词语(水果名称、动物名称、食物名称等),根据情况选训 4、加强三音节词的发音训练,提高表达能力。 三音节训练词表: ①abb 大姐姐布娃娃吃豆豆老奶奶 ②aab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第一章咨询工作 第一条康复机构应设立专人负责咨询及入园安置、离园等工作。 第二条咨询方式可根据机构情况采用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或到园咨询。工作人员对咨询内容应 及时记录并归档。 第三条咨询方式可根据机构情况采用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或到园咨询。 第四条对有问题暂未解答或处理的记录表应做出标记或单独放置,到能够解答时,及时回馈,再进 行归档。 第二章入园流程 第一条问询 与孩子见面,初步观察并向家长了解孩子情况。第二条评估 由评估人员进行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评估、听觉能力评估、语言能力评估及学习能力评估。(3岁以上采用希内学习能力评估,3岁以下采用格雷费斯儿童

精神发育检查)。由于多数未接受康复训练的聋儿,在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上尚未开发,可能对学习能力评估成绩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于聋儿的智力情况应谨慎得出结论。 第三条安置 在以上评估的基础上决定该儿童是否适宜进入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不适宜者(如发现严重脑瘫、智障、自闭症者)可建议到当地相应专业机构训练治疗或给予家庭康复指导。 第四条体检 通过评估者,需到当地区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入园体检(机构可指定附近合格医院)。凭体检证明方可入园。入园时,家长应将孩子的“计划免疫卡”交给机构保健医,以确保孩子不遗漏各项免疫要求。 亲子班家长因要入园与孩子共同训练,所以也需进行肝功、胸透等基本项目体检,凭体检合格证明入园。 第五条建档 1、入园安置人员应将入园儿童的以上各项评估 结果、听力图及登记表复印三份:一份留档;一份交班级教师;一份交该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责任教师。

《融合教育》测试题及答案(比较全)

总论部分测试题 01特殊需要学生 1、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2、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 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 3、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 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4、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 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5、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6、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7、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 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8、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 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9、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 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10、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 02融合教育 1、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 2、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 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概述课稿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概述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关于智力障碍儿童儿童的早期发现与诊断、干预的相关内容以及早期干预的支持依据。此外,本文还概述了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大纲,包括以父母为主和以家长--教师为主的两种形式,分别有有密尔瓦基大纲、波特奇计划、母子家庭大纲等。无论是哪种方式都强调了家庭的参与对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关键词:智力障碍、早期干预 1、前言 “智力障碍”是一个伸缩性的描述性概念,自其提出以来,人们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美国智力与发展协会(The America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简称AAIDD)2010年版《智力障碍定义、分类与支持体系》将智力障碍定义为: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两方面明显受限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障碍,适应行为表现为概念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技能,智力障碍出现在18岁之前[1]。一般而言,智力障碍儿童指的是智力功能明显落后于平均发展水平且伴有社会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一直以来,人们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很是重视,若能够及早的发现和鉴别智力障碍儿童并进行干预和教育对于促进儿童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中正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既是一种早期教育也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2、早期干预的依据 2.1生理学依据 脑科学研究表明脑功能的发展和儿童的早期经验有关,而大脑的发育决定着认知的发展。年幼儿童的脑部功能障碍虽然无法单独用药物予以改善,但大量的研究表明,脑细胞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表现出更多和更好的功能,这些训练越早进行,其效果越好。另外,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其生理、心理的发展容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的大脑非常具有可塑性,早期正常的诱发与刺激可以有效加强脑部功能的发展。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脑的可塑性不一样,在敏感期,大脑的可塑性较强,进行教育或干预的效果更佳[2]。 2.2关键期理论 关键期又被称为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或转变期,它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3]。心理学家将关键期的研究运用到儿童早期发展中,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研究发现,在儿童早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获得某种能力或学会某些行为的关键时刻。在这些时间段里,个体时刻处在一种积极的准备和接受状态。如果这时候能够得到适当的刺激和帮助,某种能力就会迅速地发展起来。 3、智力障碍儿童的早期发现与鉴定 早期干预的明确概念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提出的,在特殊教育中主要是指对学龄前有发展迟缓或有发展迟缓风险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教育与支持的过程[4],其可分为2个方面:一是早期发现与鉴别,二是早期教育与训练。现在 [1]转引自:沈立.智障学生个别化职业转衔服务模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3-5. [2] 王亚鹏,董奇.脑的可塑性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5(10):35-38. [3] 刘春玲,马红英.智力障碍儿童的发展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125.

幼儿园老师爱的故事——感受一个听障儿童的成长

幼儿园老师爱的故事——感受一个 听障儿童的成长 聆听爱的声音 ——感受一个听障儿童的成长 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幼儿园王欣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巴特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冰心老人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爱在老师细微地观察中,在老师细致地呵护中,在老师细心地引导中…… 幼儿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区别,就是她兼有母亲的角色。她要用母亲一样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宽容心去呵护每一个稚嫩的孩子。正是这份责任心,这份细心,让我发现了他的异样。他叫马光泽,是08年新学年,来到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他长得白白胖胖、虎头虎脑,特别讨人喜欢。可入园时间不长,我就发现不论与他说什么,他总是眨着大大的眼睛,皱着眉头,疑惑又茫然的问:“啊?什么呀?嗯?”他的异常反应,让我在脑子里打了一个又一个的问

号,作了一种又一种的猜疑。于是,我就更加关注他,从动作,到眼神,我甚至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侦探,不放过跟他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一节音乐课,让我几乎得出了结论:马光泽有听力障碍。那节课,我带领孩子们随着响亮清脆的音乐做动物模仿律动,我发现他节奏很准确,表情也很活泼快乐,与跟他交流时的那份茫然简直是判若两人。我想:钢琴的声音大,他能听清楚,所以才会有如此兴奋的表现,平时老师的语音语调要低于钢琴声,所以他听不清楚,才显得茫然无助。尽管这份猜疑让我深感吃惊,为对孩子负责,我还是怀着一份忐忑的心情立即与他妈妈取得联系。我把我的观察和担忧告诉她,并建议尽快到专业的儿童医院去做听力检查。医院检查的结果无情的肯定了我的猜疑:马广泽患的是右耳轻度耳聋,左耳重度耳聋,需要尽快佩戴助听器。医生埋怨家长为什么不早点给孩子治疗?幸亏现在治疗还来得及,三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家长内疚的说,若不是幼儿园的老师细心,我可能至今也不会发现。我跟家长一样,遗憾之中充满着庆幸,庆幸没有耽误孩子的治疗,否则孩子的未来将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江苏省融合教育资料汇总

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 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 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 4 ) 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 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1 ) 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 选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 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 1 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 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 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 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 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 4 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 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 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 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 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4 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

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医教结合”背景下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听障儿童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听力丧失,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及言语声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言语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言语交往活动的特殊儿童。国家对3-6岁的听障儿童实行抢救性康复措施,在此背景下,作为全新康复教育理念的医教结合应运而生。所谓医教结合即是将医疗康复手段与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尊重个体差异、个体需求基础上开展的一种全新的康复教育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我们的康复教育工作中去,对于促进听障儿童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听障儿童医教结合康复教育模式 残疾人康复事业关系到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是残疾人就学、就业、脱贫、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是残疾人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要提高康复水平,关键是残障儿童的康复。作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基础的残障儿童康复工作更是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医疗和教育原本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为什么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到我们的康复教育工作中去呢?在网络信息时代,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比比皆是,医教结合也顺应当前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改革的趋势诞生了,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引入先进的医学知识和康复手段,融入多种新的相关技术,打破传统的封闭单一式康复教学,多措并举促进听障儿

童健康全面发展。“满足一切听障孩子的特殊需要”体现了一种全新教育的理念。关爱尊重每个残障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能上学,而是能上好学。为每个残障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满足他们的康复发展需求,使之融入主流社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不仅仅具有一片爱心,不仅仅是从事“慈善事业”,而且必须具备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实用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学手段和专业康复训练技能,将特殊教育作为“科学事业”为之奋斗。如何对听障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干预,更好地开展医教结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地探索。 一、开展医教结合康复教学关键是培养专业化的特教老师。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医教结合的全新康复教育理念。每位特教老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康复,有机地把各种康复手段运用到教学中去,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工作。 2、丰富专业知识,学习相关的医学知识与专业技能。 老师们不仅要在我们组织的教学中,比较系统的了解每位听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病因和表现症状,还要学习相关的康复教育对策,不断充实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为听障儿童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3、改进教育方式,改变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老师们要积极探索在教学中采取各种辅助手段,比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结合着图文并茂的声光电等信息,既可以让学生在感官上获得信息量又可以弥补听障儿童在认知经验上的不足,使他们既得到了康复训练,又促进了康复发展,效果比较显著。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教学内容

弱智儿童的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估 一、康复训练 (一)康复训练基本原则 对智力残疾康复的教育与训练应该制定和实施以下基本原则: 1.可接受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内容应选择儿童容易接受、符合实际发展水平和特殊需要的。 2.实用性原则在选择和确定智残儿童教育康复和训练内容时,应切实考虑到儿童未来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教给儿童脱离生活的或远离生活的“死”知识。 3.趣味性原则对智残儿童的全部教育和训练应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尽可能在游戏中学习,在生活中训练。 4.循序渐进原则尽量将康复训练内容分成小步子,按照一定的顺序循环训练。 5.缺陷补偿原则在教育和训练中,有目的地对智残儿童的身心缺陷进行补偿和矫正,促进其尽快康复。 6.集体训练与个别训练相结合的原则在集体训练中,可根据儿童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分层分组进行。个别训练,要根据每个儿童的实际水平和具体需要对各部分内容适当增减,学习进度和要允许有一定幅度的调整。 (二)康复训练的内容与技巧

1.感知能力训练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的训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是指身体姿势或全身的动作而言,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从儿童的发展来看,有很明显的顺序性(弱智儿童也按这个顺序发展),并在一定的月龄范围出现(弱智儿童就不一定按同龄正常儿童同样的月龄范围出现),这是因为运动的发展与生理成熟有密切关系。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功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动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动作,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这些动作较小,也较精巧,精细动作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做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语言是思维的手段,‘是与人交往的工具’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小孩来说极为重要,弱智小孩绝大多数都有言语障碍,因此康复训练中,言语训练占极其重要的位置。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点、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主要是指认识事物的能力,弱智小孩这方面的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认知能力建立在概念上。而概念要用语言来表达,弱智小孩言语差,不能用语言表达概念,因而认知能力就

学前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二

学前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二) 三、加强阅读与交往能力培养 由于听力障碍,学前听障儿童通过听觉系统所得到的语言信息比正常孩子少得多,语言、认知、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等方面相对滞后。因此,听障儿童学前阅读,不仅是听障儿童从书面语中获得含义、发展思维、培养情感的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他们开始接触书面语的行为表现,更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尝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教师或家长演示阅读,如教师指认图片教学生发音阅读,帮助学生把具体形象的图画与抽象的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获得图画、手语(自然手语)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书面语;二是布置阅读的环境,如在教室的墙上、黑板上和宿舍里都张贴图文并茂、与教学有关的文字,放置页数为3—15页的少儿图书,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来阅读,培养阅读习惯。三是师生或亲子阅读活动,如每天利用十分钟时间,与学生一起比赛复述学过的故事,每天要求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3页书或两篇小短文,每月组织一次亲子故事比赛活动等。这些做法较好地培养了听障儿童的阅读习惯,初步学会了一些阅读的方法,对他们的表达和思维能力能起积极的作用。现我班学生不仅喜欢向老师借书看,还和同伴们互换图书阅读,班级中课外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 由于听障儿童语言发展迟缓,在社会交往中显得格外吃力,大多有胆怯、退缩心理。 交往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为让听障儿童真正融入主流社

会,在教学中我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做法是:第一,培养听障儿童交往的意识,如通过“打电话”、“请客”等角色游戏,进行对话训练;第二,培养听障儿童交往的技能,如教给学生礼貌用语,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离开学校说“老师再见”,借别人的书说“请借给我看看好吗等;第三,为听障儿童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如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每天下午组织学生与学校幼儿园的小朋友一起上课、一起游戏;第四,带学生走出户外进行现场与人交流教学等。这些训练活动,增强了听障学生交往的勇气,初步有了与人进行口语交流的习惯,有的喜欢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 四、有针对性进行言语矫治 人类的语言活动是通过发音器官来实现的。发音器官包括动力器官、振动器官和构音器官。动力器官包括肺和呼吸肌群,主要对发出气流的调节,关系到语言的运用和音量的大小。振动器官主要是声带,能够产生声音。构音器官包括共鸣器官和咬字器官,它在语音形成中产生共鸣作用和控制语言清晰度。大多听障儿童发音器官长时间得不到锻炼,发音舌头都开始僵化,连一个很简单的“b”都不会说,又因缺少听觉的反馈,不能及时地矫正自己的发音,发音说话中有许多缺陷。比如:发音不到位,音量小,缺少声调的变化,停顿不得当,有时发假音、冒高调等,因其语言的清晰度比较差,严重影响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质量。 教学中,我对听障儿童言语中存在的异常缺陷进行生理病理机制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档案

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档案——生活融合基线调查 由幼儿园融合辅助人员完成 完成时间:年月 说明:孩子入园以后两到四周完成。主要目的是记录孩子生活常规、自理能力方面的现状,及与普通孩子的差距,在这个调查的基础上,指导教师指导辅助人员做出“生活融合辅助计划”,作为实现孩子生活融合辅助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注意: 1、还有两个同步的调查为“活动融合基线调查”和“课程融合基线调查”,老师在填写的时候,要将孩子的问题按照不同的方面分别写入不同的调查表中,不能混在一起写。 2、本调查表尚在完善中,辅助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补充、修改。 1、是否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内容: (1)孩子知道早上要去幼儿园,晚上要回家吗?喜欢来幼儿园吗?下午孩子会期待妈妈来接吗?(说明:好写孩子的具体表现,不能只回答“知道”,或者“期待”,要回答你怎么判断孩子知道,孩子有什么具体表现等,越具体越好,以下所有问题的回答都如此) (2)孩子知道幼儿园的大致作息时间吗?比如知道幼儿园的一日生活顺序吗?知道入园以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时候该吃饭,什么时 候该睡觉,什么时候该上课吗? (3)孩子知道饮食起居、活动、学习的各种场所吗?知道不容许拿的东西不能拿,许容许去的地方不能去,不容许做的时候不能做吗? 2、是否能按照老师的集体指令满足生理需要

(1)孩子关注其他人在做什么吗?比如他能注意到小朋友们在吃饭、喝水吗?如果别人在做的事情自己没有做,孩子有疑义吗?想和大家一起做同样的事情吗? (2)如果要求孩子要和小朋友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不能有特殊,孩子能做到吗?比如他能和别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如厕、一起洗手吗? (3)孩子注意老师关于生活的集体指令吗?是否能听见老师的指令?需要对他单独重复吗?他是否理解指令的意义?是否能执行老师的指令? (4)孩子是否会跟随、模仿别人去做事情呢?是否需要特别提醒呢? 3 、对幼儿园的生活适应能力如何? (1)同龄小朋友会做的事情他都会做吗?哪些不能做?(生活自理方面) (2)他有学习自己做事情的愿望吗?哪些还需要辅助?孩子对辅助有依赖性吗? (3)孩子自己会做的事情有哪些?正在学习做的事情有哪些?马上将要取得突破的事情有哪些? 4 、你是怎么做的? (1)在幼儿园日常生活的每个过程中,作为一个特殊的孩子,您为他特别地做了什么? 生活上他哪些地方孩子需要您特别的帮助? (2)每次您给孩子帮助的时候,是孩子请求你时你才帮助他的,还是您经常主动去辅助他?辅助的原因是孩子不会,还是你认为他不会呢? (3)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你认为对孩子学习自理有哪些优势呢? 5、您以后会怎样做呢?

一例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一例智力障碍儿童语言训练的个案研究 苏州市吴中区殊教育学校李晓英 摘要:针对一例有中度智力障碍并有严重语言发育迟缓的九岁儿童,通过对该儿童的语言发育迟缓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生理评估,分析产生其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心理因素,笔者运用科学的言语治疗技术,通过在学校实行个别化语训方案,并与家长合作的方式在家庭中延伸其家庭康复训练,对语言发育迟缓实施康复训练,经过八个月的持续康复,最终取得明显改善的效果。本个案可为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提供参考,同时也为未来伴有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技术发展带来启示。 关键词:智力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语言训练言语矫治 智力障碍定义: 智力障碍又称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脑受到器质性的损害或是由于脑发育不完全从而造成认识活动的持续障碍以及整个心理活动的障碍。由于遗传变异、感染、中毒、头部受伤、颅脑畸形或内分泌异常等有害因素造成胎儿或婴幼儿的大脑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不完全,使智力活动的发育停留在某个比较低的阶段中,称为智力迟滞。 语言发育迟缓定义: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智力低下、听力障碍、构音器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语言环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其主要

表现为:1.过了说话的年龄仍不会说话 2、说话晚或很晚 3.开始说话后,比别的正常孩子发展慢或出现停滞 4.虽然会说话,语言技能较低 5.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应用均低于同龄儿童 6.只会用单词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 7.交流技能低 8、回答问题反应差 9.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 言语治疗定义: 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 原指一套为矫正发声和构音缺陷而设计的与行为有关的技术和方法,如矫正口吃。现在也指用于失语症的康复和处理发育性言语障碍的技术和方法。言语治疗是由言语治疗专业人员对各类言语障碍者进行治疗或矫治的一门专业学科。其内容包括对各种言语障碍进行评定、诊断、治疗和研究,对象是存在各类言语障碍的成人和儿童。言语障碍包括失语症、构音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发声障碍和口吃等。直接从事言语治疗工作的人称为言语治疗师或语言治疗师。 本文拟通过对一名特殊学校的伴有语言发育迟缓问题的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康复个案研究,探寻可供参考的语言训练方法。 1、研究对象和康复模式 1.1研究对象 阳阳(化名),男,2002年11月出生,9周岁,医学诊断评估结果为中度智力障碍,且伴语言发育迟缓问题。其父母均为工人,文化程度为高中,内向,不苟言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家中还有一个健康的妹妹,现已上幼儿园。入学前其父母对阳阳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母亲甚至有一段时间不敢出来见街坊四邻,及其自卑。有了小喆妹妹后,阳阳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得到改善。但由于阳阳

听障儿童康复的原则

听障儿童康复的原则 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坚持医教结合,综合干预;坚持医教结合,综合干预;坚持促进听障儿童全面发展;坚持发挥家长的主导作用。 无论是临床或基础研究,还是长期的康复实践普遍证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对 确保听障儿童康复效果至关重要。早期干预能够帮助听障儿童按照正常发展模式学习言语、语言,同时也可以为听障儿童的情感、认知等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健听儿童在出生前就已具备听觉能力和听觉经验,因此,听障儿童只有在出生后尽早接受干预,尽早接受听觉刺激,才能避免言语、语言等能力发展滞后。 听障儿童康复涉及听力补偿(重建)、听觉言语训练、言语矫治、语言教育、学前教育等诸多方面,必须坚持医教结合,综合干预。由听力师、听觉言语康复教师、言语病理师、学前教师等组成跨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协调实施。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康复的依据。听障儿童康复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听、说障碍本身,还在于承载障碍的主体处在幼稚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听障儿童首先是儿童,听障儿童的发展自然要受到儿童一般发展规律的制约。开展听障儿童康复不能违背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追求速效、片面、表象的康复效果,应把听、说能力发展放在儿童发展的整体视野中考虑。 康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残疾人平等、全面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克服功能障碍,也需要消除物理及社会环境的障碍,更需要残疾人素质全面提高。同样,听障儿童要与健听儿童一样平等接受教育,全面参与社会生活除了要有良好的听、说能力,还必须有健康的身心以及全面的知识、能力。只有全面发展,具备全面参与和竞争的能力,听障儿童才能最终实现康复的目标。

家长是孩子的首个教师和终身教师。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家长与孩子有先天的血缘和情感联系,家庭教育有强烈的感染性、渗透性,家庭环境、家长 的交流方式对听障儿童的言语、语言发展有重要影响。哈特(Hart)和瑞丝利(Risley)研究认为,家长的说话方式和言语丰富程度决定了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通过调查,他们发现在专业人员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小时能对孩子讲2100个词(英语),在工人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小时对孩子讲1200个词,而在需社会福利救济的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小时只对孩子讲600个词。在经济社会条件较差的家庭中,家长不仅话语量少,而且话语质量不高,谈话中较少修饰和提问,经常忽视孩子的交流愿望。 综合以上听障儿童康复的基本原则,我们可以看到,听障儿童康复是一项强调抓“早”的抢 救性工程,是一项强调多学科、多技术综合应用的系统工程。听障儿童首先是儿童,具备一般儿童的身心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殊需求。开展听障儿童康复必须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康复观指导下,坚持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综合运用各种干预手段,整合促进听障儿童的听、说能力发展和全面素质提高。

听障儿童策划方案

听障儿童策划方案 篇一:关爱聋哑儿童__策划 关爱聋哑儿童活动方案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或者呱呱坠地时便无法感受父母喜悦的呼唤;他们或者因为家境贫寒用药不慎,小小年纪便无法感受音乐的美妙;他们或者因为一出事故而失去听觉,他们被称为聋哑儿童。一直以来本着“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宗旨、以饱满的热情服务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语言文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这次慰问活动,旨在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聋哑儿童的行列中来,让点滴关爱汇成江海,让无私奉献令爱蔓延。 一、活动目的: 1、让学校同学了解当今社会里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关爱的儿童,塑造浓厚的校园爱心氛围,激发学校师生的爱心。 2、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

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给予的温暖的关爱。给聋哑儿童带来快乐,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让社会中更多的人关注弱势群体,唤起人间真情。使志愿者充分了解社会,端正态度。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奉献自已的爱心。 4、此次活动,既能让广大聋哑儿童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所给予他们的温暖与关爱;同时,也能号召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并关注这一幼小的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与爱。 二、主办单位:语言文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 三、活动主题:走进无声世界,关爱听障儿童 四、活动时间:2013年11月30日8:00-10:00 五、活动地点:聋哑儿童康复中心 六、活动方案: 1、前期准备:

(1)与聋哑儿童康复中心取得联系,与其商谈活动事宜,定下具体活动时间内容。 (2)召开内部会议,介绍此次活动的各项内容及其相关事情,进行任务分工,使各成员明确自己的相关工作。 (3)活动前展出海报和横幅,让更多同学加入此次活动中来。 2、活动流程: (1)7:30准时在同大广场集合,清点人数,发放小红帽。 (2)7:50集体出发,到达目的地后,有次序地进入,跟随接待人员,参观教室和宿舍。 (3)将志愿者分成若干个小组,与孩子们一起做互动小游戏;给孩子们表演节目,如:手语表演《感恩的心》、cosplay动漫人物show等;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4)活动结束后与他们合影留恋,然后集体返校。 七、注意事项:

听障儿童融合教育问题思考

听障儿童融合教育问题思考 在省第二师范八天的听障教育理论的学习,让我学习和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听障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听障儿童的融合教育。 如今,听障儿童融合教育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从国际上看,很多国家都已经在开展听障融合教育,在我们国内目前也只是一个起步阶段,所以说,特殊教育的春天已经来临这个说法是没有错。了解到相关知识后,对于听障融合教育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听障融合教育下,学习能力差距的问题 我们所说的听障融合教育就是把听障生和健听生放在同一个环境里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让听障生与正常的学生一起参加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听障生和健听生潜在的能力,互补学习。那么,由于听障生的听力损失,造成了他们在智力和社会沟通能力上差于健听学生,在学习上肯定存在差异,听障生的学业如何跟上?会不会影响到全班的学习进度?还安全问题。这些也是实际问题,我觉得是不是应该从教学策略、班级管理和自身的专业技能上能得到一定解决。 二、开展听障融合教育如何协调家长和社会关系 听障的融合教育,肯定要涉及到听障生家庭和健听生家庭,由于目前听障融合教育还处于刚起步阶段,在设备配套和师资力量上还存在很大的缺口,难免会造成家长的不信任和反对,社会上多少也会对听障融合教育产生怀疑。遇到诸如类似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的去解

决?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我想一个是时间问题,另一个就是资源配套和师资力量的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沉淀,这些问题慢慢地应该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听障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趋势,学习好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为将来的融合教育做好准备。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法 1、感知能力训练(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范围)要求:借着感觉能力,了解事物的外形,分辨声音和颜色,然后作出反应,并能将对外界的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便更能适应环境。 2、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训练大运动(如俯卧、抬头、竖颈、翻身、仰卧、爬行、独坐、独站、行走、跑步、跳跃等)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感官与机能配合,动作协调,适当地控制运作的力度和速度,操纵物件和运用工具。精细运动(如大把抓、手指捏、穿珠、写字等)训练,是康复训练中必要的训练领域。要求:能逐渐做到依据视觉指示作精细而准确的动作。精细技巧训练时必须由大到小,由易到难,逐步加深。 3、语言与交往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会用目视、点头、摇头、微笑、动作等表示理解他人的说话,并能用别人能理解的声音、单词、句子、问题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4、认知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利用视和听认识外界事物,懂得生活常识、自然常识等,并作出正确反应(语言或动作均可)。 5、生活自理能力训练(主要包括穿衣、进食、个人清洁、入厕等自理能力),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发育水平选择时机,训练越及时,效果越明显。要求:能逐渐做到会运用基本的生活自理技巧和步骤,照料个人每天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并能配合环境,运用已有的自理常识,应付生活上的需要。 6、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要求:能逐渐做到与别人友善合作,建立和维系良好的关系,掌握一般社会认可的行为,以便适应社会。 7、通过游戏进行训练和学习。"游戏"是儿童学习的媒介,它能增进儿童身体的发育;增加受教育的机会;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协助儿童的心理发展和社会化发展

听障儿童教育

听力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 第一章 绪论 听觉的重要性 人类接收外界信息的方式主要是依靠听、看、触摸和嗅等实现的。其中听和看是最主要的方式。 先天的听力是至关重要的,在出生前,我们虽然看不见却能听见,即使是在深度昏迷中,人们常常能听见周围发生的事情。听觉又会影响语言的习得, 内容提要: 听力障碍的概念 听力障碍的发生率 听力障碍的分类 听力障碍的原因与诊断 听力障碍儿童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听力障碍的概述 一、听力障碍的概念 特殊教育词典( 1996 ) :听力障碍又称聋、重听、听觉障碍、听力残疾等,是指“因听分析器病 变或损伤,导致听力减退或丧失的状态。 “残疾”一般是医学或生理学上的名词, “障碍”是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名词。但二者在我国 现阶段都被当做同义词来使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希望大家都使用“听力障碍”这一术语。二、听力障碍的出现率 儿童期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所有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 0.1%-0.3% ,其中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约占 0.1% 。但在经过重症监护病房抢救的新生儿中, 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 2%-4% 。 听力残疾发生率的确定,涉及到标准、检查技术和仪器设备等问题,同时也与社会、经济、文化、社会福利有关。由于调查的方法、对象、年龄、地区的不同,其结果不完全一致。世界卫生组织: 1985 年全世界有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残疾者 1180 万,到 2000 年时达到

万, 且不包括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残疾者。 美国言语语言听力协会( 2001 )报告:每 1000 人中有 95 人有慢性听力损失,美国大概有 2000 万人在听觉交流的加工和接受上存在困难。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2006 )报告: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 8296 万人,听力残疾有 2004 万人,占 24.16% 。男童发生率高于女童,农村发生率高于城市的发生率。 三、听力障碍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和不同的标准,听力障碍有不同的分类 (一) 听力损失程度:聋和重听 表 1-1 各种听力残疾的标准 先天性耳聋和后天性耳聋 学语前耳聋和学语后耳聋( 4 岁) 四、听力障碍的原因和诊断 (一)听力障碍发生的原因 先天原因:指在出生前造成儿童听力障碍的原因 ( 1 )遗传因素:大概有一半以上的传导性耳聋是由基因导致的。染色体隐性遗传占80% (特殊 教育导论: P306 ) 。如果家族中有聋人,那么其子女为聋人的概率要高。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答案

“特殊需要学生的融合教育”网络培训测试题(一)淮安市楚州中学金国春解答总论01.《特殊需要学生》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学生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残疾会引发学习信息传递的特殊需要选项2: 残疾会引发学习目标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3: 残疾会引发学习方式调整的特殊需要选项4: 残疾不引发学习环境调整的特殊需要 2、题型:单选题分值:10下列个体差异不会引发特殊教育需要的选项是(4)选项1: 眼睛失明选项2: 听力失聪选项3: 智力低下选项4: 长相漂亮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发展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1)选项1: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典型的发展选项2: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正常的发展选 项3: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非常态的发展选项4: 特殊需要学生发展是一种最典型的发展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学生的特殊需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选项1: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选项2: 特殊需要是指对特殊教育条件支持的需要选项3: 特殊需要是指学生有特殊的愿望和理想选项4: 特殊需要是因学生个体差异引发的特殊教育需要 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代偿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双手丧失,可以用嘴含笔写字选项2: 盲人可以“以耳代目” 选项3: 聋人可以看话明意选项4: 智力低下可通过学习来提高智力 6、题型:单选题分值:10特殊需要学生鉴定流程正确的一项是(1)选项1: 筛查干预诊断选项2: 干预筛查诊断选项3: 筛查诊断干预选项4: 诊断筛查干预 7、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需要学生分类正确表述的一项是(4)选项1: 多动症学生不属于特殊需要学生选项2: 天才学生属于因文化背景差异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选项3: 因语言差异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属于狭义的分类选项4: 中国把残疾的类型分为七类 8、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分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选项1: 中国残疾分类的类别为比美国多选项2: 美国残疾分类为类为7种选项3: 我国台湾的残疾分类比美国少选项4: 智力残疾是精神残疾的一种 9、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对学生发展影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残疾会影响学生许多领域的发展选项2: 视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定向运动选项3: 听力残疾会影响学生的言语发展选项4: 智力残疾不影响学生的生活自理 10、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残疾学生鉴定原则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公正性选项2: 科学性选项3: 全面性选项4: 灵活性总论02.《融合教育》测试1、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安置形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只适合安置在特殊教育学校选项2: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特殊班选项3: 只适合安置在普通学校普通班选项4: 包括以上三种形式2、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选项1: 特殊教育特殊在其安置形式上是隔离的选项2: 特殊教育特殊在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学校选项3: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不同的个体差异选项4: 特殊教育特殊在学生有特殊的教育需要 3、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进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1)选项1: 正常化——回归主流(一体化)——全纳选项2: 回归主流——正常化(一体化)——全纳选项3: 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正常化选项4: 正常化——全纳——回归主流(一体化) 4、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专业合作支持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4)选项1: 需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合作选项2: 需要相关医学专业人员的合作选项3: 需要家长的协助与合作选项4: 需要包括以上各方面人士的合作支持5、题型:单选题分值:10关于随班就读教育的主要任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听障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操作规范 第一章咨询工作规范 第一条康复机构应设立专人负责咨询及入园安置、离园等工作。 第二条工作人员对咨询内容应及时记录并归档。 第三条对有问题暂未解答或处理的记录表应做出标记或单独放置,到能够解答时,及时回馈。 第四条咨询方式可根据机构情况采用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或到园咨询。 咨询登记表(样)

第二章入园流程 第一条问询 与孩子见面,初步观察并向家长了解孩子情况。 第二条评估 由评估人员进行儿童社会生活能力评估、听觉能力评估、语言能力评估及学习能力评估。(3岁以上采用希内学习能力评估,3岁以下采用格雷费斯儿童精神发育检查)。由于多数未接受康复训练的聋儿,在语言等各方面的能力上尚未开发,可能对学习能力评估成绩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对于聋儿的智力情况应谨慎得出结论。 第三条安置 在以上评估的基础上决定该儿童是否适宜进入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不适宜者(如发现严重脑瘫、智障、自闭症者)可建议到当地相应专业机构训练治疗或给予家庭康复指导。 第四条体检 通过评估者,需到当地区级以上公立医院进行入园体检(机构可指定附近合格医院)。凭体检证明方可入园。入园时,家长应将孩子的“计划免疫卡”交给机构保健医,以确保孩子不遗漏各项免疫要求。 亲子班家长因要入园与孩子共同训练,所以也需进行肝功、胸透等基本项目体检,凭体检合格证明入园。 第五条建档 1、入园安置人员应将入园儿童的以上各项评估结果、听力图及登记表复印三份:一份留 档;一份交班级教师;一份交该儿童的个别化训练负责教师。 2、填写入园儿童综合情况登记表 儿童综合情况登记表(样) 儿童基本情况:Array档案号: 门诊病历号(如康复机构自设有门诊部):______ ______ 填表时间(年\月\日):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民族__ __ 出生日期(年\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住宅电话: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 _ 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