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2020-2021物理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综合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1.两个质量相同的钩码,下端固定有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在拉力作用下两钩码分别同时从同一位置开始沿竖直向上方向运动,纸带上留下的点迹如图(a)所示,它们的s—t

图像如图(b)所示.则

A.甲的拉力大

B.甲的机械能小

C.乙的动能小

D.无法判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

A.在图a中的甲、乙两图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各点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由此确定钩码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所受的力一定是平衡力,此时的钩码只受两个力的作用:弹簧秤竖直向上的拉力和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相等,即甲、乙的拉力都等于各自钩码的重力,由于钩码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A不符合题意;

BCD.两个钩码的质量相同,由题意知,两个钩码上升的高度相同,由图(b)知,甲、乙上

升相同的高度,甲所用时间小于乙所用时间,根据v=s

t

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所

以,甲的动能大于乙的动能,甲的势能等于乙的势能,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甲的机械能大于乙的机械能.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

..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

【分析】

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绳对木块的拉力作用在木块上,木块对绳的拉力作用在绳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详解】

AB.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压力一定,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摩擦力大小不变,故AB错误;

C.木块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若随小车一起做加速运动,当小车受到阻力而停下时,木块由于惯性将向右倾倒C.小车启动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若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相对小车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木块将不受摩擦力,小车也不受木块的摩擦力,因此小车受重力、地面的支持力,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木块的压力共五个力作用,故A错误;

B.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下部由于受摩擦速度减小,而木块的上部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木块向右倾倒,故B正确;

C.小车启动时,木块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因此木块相对小车有向左的运动或向左的运动趋势,木块将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故C错误;

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分别作用在小车和木块上,属于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B。

4.一个文具袋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文具袋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大小不相等,不符合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文具袋受到的重力和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均作用在文具袋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桌子对文具袋的支持力和文具袋对桌子的压力是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的两个力,不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5.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正在向右运动,物体速度逐渐变大,分析物体受到的力有()

A.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

B.重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C.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向右的摩擦力

D.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对传送带的压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物体就会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D.中对传送带的压力是物体施加的力,不是物体受到的力,故BD不合题意。

C.物体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且两个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向右做加速运动,所以受到传送带对它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符合题意;

6.如图l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从t =0开始,小兵每隔2s 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 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

B .8~l0s 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

C .t =l0s 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

D .若16s 时撤去F ,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图丙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及图2,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

【详解】

由图3知,12到18s 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知,此时f =F =4N 。

A .由图2知,0~4s 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 =2N ,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 ,故A 错误;

B .由图3知,8~10s 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4N ,故B 错误;

C .由图3知,从10到12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 10m 5m/s 2s

s v t === 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运动,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大于10s 时的速度,故C 正确;

D .若16s 时撤去F ,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7.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是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而不是摩擦力;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可以改变木块速度的大小,所以其运动状态可以被摩擦力改变;木块最后停止是由于摩擦力与弹力相等。

故选B。

8.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 和B的示数分别为()

A.5N,0N B.0N,5N C.5N,5N D.5N,1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为物重G=5N,所以A弹簧测力计受到向右5N的拉力,静止,向左受的拉力也是5N,示数也为5N. 同理,B测力计两端受的力都是5N,示数也为5N.

故选C.

9.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

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

F G G

=+

甲乙

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

F G

=

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所示,A、B两同学用甲、乙两种方式推墙。甲中A向前推B、B向前推墙;乙中A、B同时向前推墙。每人用力的大小都为F,方向水平向右。已知地面粗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B.乙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2F

C.甲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D.乙方式中两位同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都为2F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甲方式中,先对A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B对A的向左的弹力和地面对A的向右的静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对A的向左的弹力大小是F;再对B同学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受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A对B向右的弹力是F,B对墙壁的弹力是F,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是F,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 向左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两力是一对平衡力,地面对B不再有摩擦力,所以,A对B向右的弹力和墙壁对B向左的弹力大小均为F,则甲方式中墙受到的力为F,B同学

不受摩擦力,A、C错误;

BD.乙方式中,AB两同学均受水平向左墙壁的弹力和地面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两同学的摩擦力都为F,此时墙受到的推力为2F,B正确、D错误。

故选B。

11.如图所示,骑车出行,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

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

【详解】

A.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

B.人和车受到的重力和路面受到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

错误;

C.根据二力平衡同体、等大、反向、共线知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路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产生的,路面受到的压力是自行车对地面产生的而不是人对地面产生的,所以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 错误。

故选C。

12.如图所示,是南开中学教师运动会的“同心鼓”项目,这个项目要求老师们同时用力拉着鼓四周的绳子,通过有节奏的收、放绳子使鼓起伏,让球在鼓面上跳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平衡力

C.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受到惯性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因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不为零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球在上升过程中所受合力不为零,合力方向竖直向下,A正确;

B.球上升到最高点,此时速度为零,受重力的作用,不是平衡力,B错误;

C.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不能说球受到惯性,球与鼓面撞击后向上运动,是因为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上运动,C错误;

D.鼓悬空保持静止时,这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多个不同方向的拉力,合力为零,D错误。

13.如图甲所示装置,其中心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一开始小球和装置一起沿某一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乙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A.西南B.东南C.东北D.西北

【答案】A

【解析】

【详解】

假设装置是向西南方向运动的,某时刻装置突然停止,小球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西南方向运动,这与图乙的运动相符合,所以该装置向西南方向运动符合题意,故选A。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

C.推讲台推不动时,是因为推力小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

D.人走路时,受到地面对人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人匀速竖直向上爬杆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和杆对这人向上的摩擦力,这两个力是大小相等的,重力不变,则摩擦力也不变,A错误;

B.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是有利的,有这个摩擦力,皮带才能传动,B正确;

C.推讲台推不动时,这时讲台处于静止状态,受平衡力的作用,推力等于地面作用在讲台上的摩擦力,C错误;

D.人走路时,人的鞋底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则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错误。

15.如图所示,小红站在商场匀速向上运动的自动扶梯上,她受到的力有()

A.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小红匀速向上运动,受力平衡,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假设在斜向上的方向受到摩擦力作用,那么受力不平衡,不会匀速运动;同理,假设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或者水平向左的摩擦力,都不会匀速运动,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小红受到的力只有重力和支持力。

故选D。

16.如图所示,重力分别为G甲和G乙的甲乙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G甲与N1是一对平衡力

B.G乙与N2大小相等

C.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N3大小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物体受到重力G甲和它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甲和乙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该选项错误;

B.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等于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和,即

N2=G甲+G乙

故该选项错误;

C.乙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N2,水平桌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为N3,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乙和水平桌面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该选项正确;

D.N3与N2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即

N3=N2=G甲+G乙

甲物体对乙物体的压力为N1等于甲的重力即N1=G甲,故N3大小不等于N1与N2大小之和,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17.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受到重力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G和支持力F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不下滑,说明摩擦力f的大小大于重力G的大小

C.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斜面受到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垂直于斜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力G和支持力F大小不相等,方向不相反,而且不共线,不满足二力平衡的条件,故A错误;

BC.物体在3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0,所以支持力F和静摩擦力f的合力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所以摩擦力f小于重力G的大小,支持力F与摩擦力f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B错误,C正确;

D.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错误。故选C。

18.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桌面受到水杯的压力,压力是弹力

B.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水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C.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与水杯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所以水杯对桌面的压力属于弹力,故A、C正确,都不符合题意;B.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D.水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水杯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如图所示,物体G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去拉物体。第一次F1=10N,物体未被拉动;第二次F2=15N,物体恰好能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三次

F3=20N,物体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B.第二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

C.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向左

D.第三次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掌握产生摩擦力的条件:要产生摩擦力,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物体如果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不论速度大还是小,摩擦力和拉力都是二力平衡,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只是增大拉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变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了,但摩擦力的大小还是不变的。同一直线上的两个

力,如果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如果二力大小相等,合力大小就为零。

【详解】

A.当F1=10N时,物体未被拉动,在水平方向由二力平衡知拉力等于摩檫力即

f=F=10N

故A错误;

B.用大小为15N的力水平向左拉物体,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发生了相对运动,此时属于滑动摩檫力,故

f=F=15N

故B正确;

C.摩檫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物块相对与地面是向左运动的,所以地面对物块的摩檫力方向向右,故C错误;

D.当拉力是20N,因为影响滑动摩檫力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当把拉力F增大为20N时,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仍为15N,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根据物体的状态可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20.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也施加力的作用,选项A说法错误;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选项B说法错误;

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选项C说法错误;

D.守门员使球停下来的过程中,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故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选项D 说法正确。

故选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