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2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

(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四、教师小结

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说1克和1千克到底有多重?

五、作业布置

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6——7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

2、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3、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

教具准备:体秤、生活实物

教学构想: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与学的过程:

一、导课复习

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我们的体重呢?

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

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

(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

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

二、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P8—10 部分内容

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

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

1)小兰体重32()

2)一个鸡蛋重50()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

3) 2瓶矿泉水重约()

4) 7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

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1元,每人限买1千克”——同位合作解答(2)问,集体交流

4、自主练习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

三、拓展延伸

四、作业布置

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

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构想: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的学习。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重,从而认识吨。

教与学的过程:

一、沟通旧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条鲸鱼体重约34()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教学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 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 3吨=()千克 5000千克=()吨

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四、巩固与反思.

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5千克=()克

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五、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完整版)三年级克、千克、吨的认识练习题

三年级上学期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填一填 1、吨用符号()表示,千克用符号()表示,克用符号()表示。 2、2000g =()kg 5000kg =()t ()千克=8吨 3t=()kg ()克=8千克 6000克=()千克6500千克 =()吨()千克 6米 = ()分米 45毫米 = ()厘米()毫米 3千米 =()米 3吨 = ()千克 7000米 = ()千米 120分 =()时 5000千克+3000千克 = ()吨 二、判断 1、一根火腿肠的质量为100千克。() 2、一颗大白菜重4克。()

3、爸爸的体重是175cm。() 4、一瓶果汁重500.千克。() 5、举重冠军能举起250千克的杠铃。()6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kg。() 7、1kg铁和1000g棉花一样重。() 8、小兰体重30g。() 4、一头成年蓝鲸重30kg。()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350克白糖和260克红糖,买的白糖比红糖多多少克? 2、一台笔记本电脑重2500克,4台笔记本电脑共重多少千克? 3、一瓶饮料连瓶重1千克,瓶重100克,请问饮料有多重? 4、用载重量是3吨的汽车将6100千克的沙子运走,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5、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上,装有8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6、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3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四、算一算。

136kg+128kg=()kg 86吨-80吨=()吨40g+160g=()g 6kg-4000g=()kg 400吨+100吨=()吨5kg+15kg=()kg 1600kg-1吨=()kg 2吨+300kg=()kg 三年级上学期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填一填 ①一支牙膏长15()②一个苹果重120()③一张床长2 () ④火车每小时行180()⑤一块橡皮重 5 ()⑥一袋面粉重25() ⑦买2()苹果需要6元钱;买1()煤需要620元 ⑧火车每小时行150();南京长江大桥长约7 ( ) ⑨一枚硬币厚约1();一枝铅笔约重10() ⑩你平时上课用的课桌长为1(),宽为60(),高为7 ()。 1、常见的计量物体轻重的单位有() 2、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1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本单元教育目标是: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感知1千克和1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2.知道用秤称量物体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培养估计的意识。 3.在测量、比较物品质量的过程中进行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对身边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有趣的比较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课教学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用秤称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

克. 3在测量和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以克为单位的电子秤一台, 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一台,西瓜一个(整千克的),苹果一个,盐两袋,西红柿每组1千克,糖每组1千克,硬币1个.课前调查表 一、认识千克和克 (一)生活了解 1、你调查了哪些物品的质量?(指名回答) 2、老师也调查了一些。(展示) 3、指导:我们调查的克和千克都是质量单位。国际上用g来表示克,用kg来表示千克。 (二)认识秤 1、说一说:拿出西瓜和梨?谁轻谁重?(学生根据生活经验) 2、到底有多重,生活中人们用什么来称它们的质量?你们在哪见过什么样的秤。(指名回答) 3、认识各种秤(课件展示) (二)称西瓜和苹果

新青岛版二下数学: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6—78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新授: 出示问题:1克有多重? 1、你知道1克有多重吗?联系你平时见过的东西,估计一下。(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多重是1克。 (估计:一片口香糖大约是1克;一粒花生米大约1克;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 3、用天平演示操作,认识1克。 (出示小博士的话: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 (扩展学生思维,联系生活实际。) 4、拿出自己准备的较轻的物品,自己掂一掂,估计一下它有多重,同位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最后,再称一称,验证一下。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教案

二年级数学《克与千克》教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85-88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的活动中,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发展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数学。 教具准备:各种秤、各种实物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初步感知: 同学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质量是用克和千克作单位的,谁愿意把你收集的信息和大家说一说。 二、充分感受、自主探究: 感知1克的重量 (1)看来同学们对克与千克了解得可真不少,那么下面你们来猜一猜你们桌面上的哪个物体大约是1克呢?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大约就是1克呢? 对了,我们可以来称一称。 (2)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 (出示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 师:你在哪见过这些秤? 师:同学们都没见过天平,下面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下天平。(介绍天平的组成、用法) 指名拿1克的物体来天平上称一称(师边帮助边讲解称的方法)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枚2分硬币,把它拿在手中掂一掂,说说感觉怎么样?(很轻)称比较轻的物体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克”作单位。 (3)操作实践:小组合作拿出5枚2分硬币,轮流用手掂一掂体会重量。 (4)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大约重1克? (5)拿一袋盐和一袋薯片,用眼睛看,哪个重一些?不许用秤称,用手来掂一掂感觉一下你判断的正确吗? 感知1千克的重量 (1)同学们,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用克来表示吗?对了,还有千克,下面请小组内用手来掂一掂,快速地找出桌面上重1千克的物体。 那么重1千克的物体还用天平来称合适吗? (2)认识盘秤、弹簧秤:当指针指向1时,表示1千克,指向2时表示几千克呢?看一看,想一想最多能称几千克的物品?指针指向小1,应是多少呢?小5呢?1千克后的小5呢?(Kg表示什么?g表示什么?) (3)用准备好的秤,小组来秤一秤1千克盐后汇报,任意称你身边的物体。指名再来秤1千克的水果,装在塑料袋里掂一掂,再数一数有多少个? (4)下面每个人都一手拿盐,一手拿2分的硬币,掂一掂感觉有什么不同?把你的感受告诉小组同学。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个国际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了称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小明却遇到了一道难题,你们愿意用你学的知识帮帮他吗?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克与千克教案

教案内容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谈话,了解起点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这些物品有多重?分别用什么做单位呢?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两个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揭示课题。 二、实践体验,建立观念 (一)感知1克的质量 1、猜一猜 通过一袋牛奶糖18克,内装6颗,得知1颗奶糖是3克。每位学生拿出1颗掂一掂,感受3克牛奶糖有多重。在另一只手上放一枚2分硬币,与一颗牛奶糖的轻重比较,猜一猜这枚2分硬币可能有几克。(师:是不是一克呢?用秤来称验证) 认识各种秤,指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秤。 2、称一称。 (1)简单介绍电子秤,并引导克用字母g表示。 (2)用电子秤称一枚2分硬币,得知电子秤屏幕上显示还是“0”设疑激发学生思考,能用什么方法得到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称两枚硬币,称出“2克”由此得出2分硬币重1克。 3、掂一掂 闭眼感受一枚2分硬币(1克)的轻重,交流感受。 4、找一找 把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找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学生在物品盘中找一找并汇报。(如:一个钮扣、6个黄豆、2个花生米、两个回形针等)让学生介绍找到1克物品的方法,老师适时进行小结。为什么1克的黄豆个数多?而1克的花生米个数少呢?

5、小结 (二)感知比1克重的物品质量 1、盘子里除了有1克的物品,还有哪些物品呢?让学生估三种物品的质量,根据自己估计的质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进行排列,再用电子秤分别称,验证估的结果,若有误修正排列情况,直到正确。(一个果冻、一个面包、一包茶叶) 2、掂一掂 从三种物品中,找到最重的物品(100克)组内轮流掂一掂,感受100克有多重。 (三)发现1千克和1000克的关系 1、算一算 一个物品100克。再逐个递增,计算出10个100克的总质量是1000克。(一起数到1000克) 2、称一称 指名学生拎一拎,再放在台秤上称,问:怎么台秤上显示的是数字“1”呢?启发学生发现台秤上的1指的是1千克。(简单介绍台秤)顺势介绍千克可用字母kg表示。 3、设疑激思 同样的10个物品数出来是1000克,而放在台秤上显示的是1千克,想一想:1千克和1000克有什么关系?它们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 4、读一读 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关系。 (四)感知1千克物品的质量 1、小组活动 找大约1千克的物品:把找到的物品放到台秤上称;再轮流拎一拎感受1千克有多重。 2、代表汇报 介绍并展示本组找到的1千克物品是什么,说说自己拎1千克的感受。(例:2袋盐、5个苹果、一袋洗衣粉、一桶面条等) 3、拓展思维 1千克面条和装1千克的食品相比,哪个重些? 通过议一议,称一称得出结论:它们质量一样。由此说明:比较物体的轻重时,不能

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千克和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二(下)年级将“克”和“千克”两个内容集中学习。这部分内容主要学习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是后面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但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观察得到,因此,使学生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既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掂一掂、称一称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课时安排 认识千克:::::::::::::::::1课时 认识克::::::::::::::::::1课时 练习五::::::::::::::::::1课时 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教学准备: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2.6.1 克和千克认识 课型新授使用人 主备人修改人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P85-P87例题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实际质量;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换算; 3.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重点、难点: 1.建立克和千克质量观念。 2.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准备: 秤、2分硬币、盐、两个曲别针、两个胶囊、两袋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吧?如果老师和明明(本班比较弱小同学)玩跷跷板,会怎样呢?为什么? 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体是有轻、有重。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轻,哪些物体重?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认识计量工具“秤”。 (1)我们身边物品都有质量。要准确地知道物体质量该怎么办? 生1: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净含量。 生2: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 (2)生活中有哪些秤呢?把你认识秤介绍给大家。(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各种秤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在不同方面用途?) 师出示挂图:台秤、电子秤、杆秤、盘秤、弹簧秤、健康秤 2.认识常用计量单位“千克”、“克”。 (1)测量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称物体质量要用到质量单位。你们知道有哪些质量单位吗?(生答)

(2)国际上通用质量单位是“千克”和“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认识。(对于学生提到“斤”、“两”,告诉学生是我们生活中人们习惯说法。) 3.认识克。 (1)掂一掂 刚才我们认识了天平和盘称等计量物品质量仪器,那你们想不想知道桌上带来物品有多重呢?(想) 师:同学们看!桌子上一枚2分硬币大约是1克,请你们小组中每个同学轮流用手掂一掂一枚2分硬币,感受一克到底有多重。 师:感觉怎么样?(很轻) 师边说边板书:克用g表示。 (2)说一说 师:桌子上哪些物品你认为大约有一克?用手掂一掂,告诉大家。(两个曲别针、两个胶囊。) 小结:这些比较轻物品,同学们都使用克做单位。 (3)找一找 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质量大约是1克?(自由发言) 5.认识千克 (1)现在你从桌上找一找比一克重是什么物品?用手掂一掂。(一本书、一袋盐……) ①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一袋盐有多重?(500克)感觉怎么样?(有些重) ②请同学们用手掂一掂两袋盐有多重?(1000克)感觉怎么样?(很重) 师边说边板书: 1000克。 ③你们拿桌子上一大袋子盐用手掂一掂有多重?(1kg). 师小结:同学们非常聪明。称较轻物品,可以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物品,要用千克做单位,千克用kg表示。(师边说板书:千克——㎏) (2)掂一掂: 同学们刚才掂盐一袋是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请大家用一只手掂两小袋盐,另一只手掂一大袋盐。感受一下克与千克有什么关系呢?(一样重)。多少克是1千克呢? 生:1千克=1000克(生答师板书)。让学生大声读一遍。 (3)找一找: 师:1千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1公斤,也就是2斤。那么在你周围还能找到哪些物品质量大约也是1千克?(学生思考后自由回答) (4)拎一拎 请同学们想办法任意称出几千克重物品,然后用手拎一拎。(可能会把几个小组盐都收集起来拎一拎、也可能把书包称一称再拎一拎……) (5)说一说 请同学们以克和千克为单位说一说生活中熟悉物品质量。(学生回答) 6.学生分组称物品。 我们桌子上有这么多物品,想不想知道有多重?首先看这个盘秤怎么用?物品放在正中间,1千克物品放上去,指针指向1,指针不到1,就说不到1千克;指针超过1,就说1千克多一些。 (1)小组合作来称一下桌子上你们带来物品。 现在听一下合作要求: ①先估一估你要称物品有多重,记录下来。 ②另一个同学用秤称一称看估计得准不准,实际到底有多重?记录下来。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

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案:克和千克的认识课本P85~86页,及第88~89页的第3~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2、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天平和台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感受1克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建立1克和1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3、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出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时间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时间生活中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2、出示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并说明使用方法。 (3、)将一个2分皮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盘内,让学生观察。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2分皮重多少克?板书:克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设计

2016年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 设计 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 ——克、千克、吨的认识 单元备课部分 ■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较少,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克和千克,教材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实际操作活动进行感知,尤其重视对学生估计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并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体验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因此,教学中也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加强了学科间的联系,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呈现最小的蜂鸟,最小的狗,袋鼠,蓝鲸……将学生带进了神奇的动物世界,在了

解动物质量的过程中,把数学与生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开阔了学生视野。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认识克和千克、认识吨、综合与实践小调查。 ■ 教学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1千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秤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克、千克、吨。 2、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起质量的观念。 ■ 教学建议 、质量观念的形成必须依靠丰富的感性经验做支持,为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吨”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

《克和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克和千克》克的认识教案 克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初步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 天平(自制天平)、两个苹果、一个梨(两个苹果一样重,梨比苹果重些()一个2分币、一些黄豆、15个图钉(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苹果,一个梨和一个2分币( 教学过程 1(新课 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梨(或播放视频:谁重谁轻: 下载),掂一掂(再提问:“哪个重一些,”(学生意见不一() 教师:究竟哪个重些,哪个轻些,光靠手掂很难说准确,老师为你们请来了一 位“裁判”来帮忙(出示天平),这位公平的裁判就叫做“天平”( (出示天平图或播放视频:天平的结构: 下载)边指点边讲解:天平像一位“机器人”,它长着一对长长的手臂,两只大手托着两只盘子,可以上下摆动,头上长着一根指针(当两边盘子里物品一样重时,指针指向中间的刻度线;如果左边物品的重量比右边重,指针就向左偏;如果右边物品的重量比较重,指针就向右偏( 教师演示(或播放视频:天平的使用: 下载):先拿出两个苹果,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个盘里,让学生观察天平指针的情况,并指出:当指针在标尺中间时,天平两端平衡,表示两个苹果重量相等( 教师指出:天平还可以用来称东西的重量(拿出一个2分币,提问: “这个2分币有多重,”说明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的大小一般用克做单位( 板书:克(

“1克有多重,” 向学生介绍1克的砝码(并说明用天平称东西重量时需要用砝码(一般左边盘内放置所称的东西,右边盘内放置砝码( 教师将一个2分币放在左边盘内,1克砝码放在右边盘内,让学生观察天平上指针的情况(或播放视频:称硬币: 下载)(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指出,指针指在标尺中间,天平平衡,表示这个2分币与1克砝码同样重( “那么这个2分币重多少克,” 让学生拿出自己的2分币,用手掂一掂( “现在我们来称出1克黄豆(” 教师从天平左边的盘子里取出2分币放入黄豆,直至天平上的指针指在标尺的中间,天平平衡( 提问:“这些黄豆重多少,” 请一位学生来数一数1克黄豆有多少粒( 接着把1克黄豆让学生分组顺次传递,用手掂一掂( 教师拿出15个图钉:“这里有15个图钉,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有多重(” 教师在天平左边的盘子里放入图钉,在右边的盘子里放砝码,从1克、2克、5克放到10克,使天平平衡( “15个图钉有多重,” 接着把10克图钉让学生分组顺次传递,用手掂一掂( 教师按照称图钉的方法,称1支粉笔、1本数学教科书、1瓶墨水、1把小刀,也可称其他物品如乒乓球、铅笔等(有些物品称完之后,仍让学生掂一掂,如数学教科书(

公开课教案《千克和克的认识》

公开课教案 千克和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P85-87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情分析: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概念。但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让她们在认识一些不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①在具体的生活生活环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 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②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③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克和千克 师:拿出你的数学书像老师这样放在手里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 师:请同学们再把文具盒放在手里掂掂感觉一下。 生:好像比书重一些。 师:请同学们一手拿书,一手拿文具拿,再仔细感觉一下,有什么发现? 师:在生活中,人或物品都有的轻一些,有的重一些,表示物品有多重,要用到质量单位,关于质量单位大家已经知道或了解哪些?

生1:表示物体的质量是多少,用斤做单位,一袋面粉50斤。 生2:还可以用克作单位,一袋方便面100克。 生3:还可以用千克作单位,我的体重30千克。 生4:还可以用公斤做单位,1公斤就是2斤…… 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说明大家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用公斤,斤、两做质量单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质量单位,为了方便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国际上就统一规定用克和千克作为通用的质量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一、探究感悟,教学克与千克 1、认识克 师:1克有多重?请大家拿出准备的1角硬币看一看,放在手里掂一掂,一板这样的硬币重约1克。 师: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1克?(一个乒乓球,一个扭扣……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举了那么多的例子。对于这些较轻的物品我我一般用克做单位,现在请同学们走进超市看看(课件出示)方便面100克,脆饼56克,火腿肠30克,牛奶200克,牙膏90克…… 师:有的商品注着净重300g,谁知道是表示什么意思?净重是包装盒里物品的质量)g表示“克”的意思。 师:说得真好!现有请同学们把你准备的物品拿出来,看看它标注的质量是多少克,并用手掂一掂,感受一下多重。 2、认识千克 1千克多重?让我们来体验一下(老师把准备好的每袋500克的盐分发给4个小组,先观察一袋盐的质量,再把两袋盐放在一只手上掂一掂,感觉一下,这两袋盐加在一起就是1千克,1千克=500克+500克=1000克,1斤=500克那1千克=?斤。 师:有同学提到1公斤=2斤,2斤又正好是1千克,那你能推导出1公斤的东西大约是多少吗?(1个鸡蛋50克,20个鸡蛋1千克,

数学教案-千克和克的认识

数学教案-千克和克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

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2)称一称。 说话: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说话: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断出它们的重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一开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掌握基本知识。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公开课用)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西宁市五四小学薛刚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 p85-86 练习十八1、2、3题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有重的客观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对于“克和千克”已经有所了解,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感觉,动手操作让学生逐步感知克和千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通过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质量单位的观念,让学生认识到质量单位与实际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在生活情境中探究 师:(出示主题图)前几天,这几位小朋友陪家长去超市买了一些物品,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6个苹果重1千克;一盒饼干重110克;一桶豆油重5千克;师:老师还调查收集了一些同样的数据: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的体重是31千克。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PPT出示)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 生2: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表示物品有多重时,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表示物体质量轻重的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感受1克有多重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我们发的小正方体,用手掂一掂,感觉一下。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生:很轻,非常轻,几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克有多种?”“1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 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 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1克、1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 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构想: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2——3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 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 2)1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 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探究新知

二年级数学下克和千克的认识(教案)

8 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指导】 本单元内容可分三层进行教学。 第一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感受物品有轻重之分,知道物品有多重要用秤去称,从商品的包装标示可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要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第二层: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教学时可多为学生提供几种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尽量让每位学生都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为了和国际接轨,向学生介绍千克可以用“kg”表示,克可以用“g”来表示,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约是1克、1千克的物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 第三层:为学生提供称量的机会,介绍一些常用的秤,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一些常见秤的数值,巩固实际测量经验及质量观念。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从生活中来,在操作中巩固,在实际应用中掌握。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 1.克和千克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知识结构】

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 【教学内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材第101~103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 3.在建立质量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重点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架天平、一个鸡蛋、一个苹果、几粒黄豆 学生:四人小组一袋食物(10克胡椒粉、100克方便面、50克薯条) 四人小组一个信封(一粒黄豆、1枚1角硬币、1颗牛肉糖、1个果冻)每人一枚2分的硬币和质量为1千克的实物 【情景导入】 介绍工具,引入课题 先让体重、身高有明显差距的两名同学在黑板前站一站。 师:看着他俩你们想说什么? 生:(小明比小刚高。)(小明比小刚重。) 师:小明比小刚高多少呢? 生:20厘米、15厘米、22厘米…… 师:有什么办法知道谁估计得最准呢? 生:用尺子量。(请学生来量,并出示结果为15厘米) 师:是呀,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高多少,我们可以用工具——尺子去量,要用到长度单位厘米,那要知道小明比小刚重多少,该怎么办?要用到什么单位呢? 生:用秤来称,要用到重量单位。

《克和千克的认识解决问题》教案

第2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教材第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逐渐养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形成主动研究数学问题、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2.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练习过程,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及运用知识的技巧。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重量(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并能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重点难点】 1.熟练掌握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2.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 【情景导入】 1.谈话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应用到数学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数学练习课,重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揭示课题。 【新课讲授】 1.知识回顾。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哪些方面的知识。 生1:我认识了克和千克。 生2:我认识了秤。 生3:我会用秤称物品的轻重。 生4:我知道1千克=1000克。 师: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质量约重1克。 生1:一枚2分的硬币重约1克。

生2:一枚图钉重约1克。 生3:一个乒乓球重约1克。 生4:2枚曲别针重约1克。 …… 师:生活中的哪些物品的质量重约1千克呢? 生1:一袋白糖重约1千克。 生2:一条鱼重约1千克。 生3:4袋牛奶重约1千克。 生4:2瓶矿泉水重约1千克。 …… 师:通过上面的知识回顾,说明大家对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得很好。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强化练习。 (1)填一填。 6千克=()克 4000克=()千克 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填写答案,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生1: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我是这样想的,因为1千克=1000克,6千克就等于6个1000克,就是6000克;4000克里有4个1000克,所以是4千克。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千克和克的进率是1000,所以由“千克”转化成“克”,在数字后面添3个0并以“克”作单位;由克转化成“千克”,把数字末尾的三个0去掉,并以“千克”作单位。所以6千克=6000克,4000克=4千克。 师:真聪明!这两种方法都很好。 (2)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克、千克、吨 的认识 克、千克、吨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克和千克复习课》教案

第三课时克和千克复习课 一、复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及第107页12题。 本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质量单位,为了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教材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的必要性。结合主题图,学生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在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直观感受后,认识称物品的测量工具,并继续借助天平使学生对1克、1千克形成直观感受。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通过估量解决问题,深化本单元知识的学习。练习用不同形式的题目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有趣的呈现。本单元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理解和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不仅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巩固,更是对后续学习的铺垫,对解决问题能力,尤其是估测能力的提升。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交流单元知识整理,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一个较深的了解,体会质量单位的作用。 2.通过举例、判断、交流,进一步巩固质量单位的表象,利用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3.四人小组交流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并用电子称称量物体的质量进行验证。 4.综合运用质量单位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估测能力。 三、复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解决问题。 难点:质量单位正确表象的建立。 五、复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复习任务: 1.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结束了,你都学会了什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维导图、表格等)把这个单元所学进行整理,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个单元你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最困惑的是什么? (3)你会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吗? 2.举例说明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第八单元。(板书课题:克和千克的整理和复习)2.交流梳理结果 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交流课前预习任务一,交流并完善自己的整理,然后推选一位同学的作品进行展示。 展示小组作品,交流预习任务一的三个问题。 汇总: (1)两个质量单位:克和千克:1克→1枚2分硬币的重量,1千克→两袋500克盐的重量。1千克=1000克 (2)解决问题:想:1克、1千克大约有几个常见的物体重 估:通过掂量物体进行质量的估计 选:选择合适的单位 师:在这个单元中,记住1克、1千克的重量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解决问题。比比看,谁记得最准 3.及时检测 (1)请举例说明1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一些。 (2)抢答:质量大约是1克的物品有哪些? (3)举例说明1千克的重量,同桌互相判断谁的更准确。 (4)抢答:质量大约是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 (5)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7粒黄豆大约重1(),1包餐巾纸重5(),1瓶洗衣液重5(),1箱苹果重20() (6)你能估计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质量?寻找身边最感兴趣的三个物品,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