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10644767.html,

门德尔松:浪漫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作者:程鹿峰

来源:《世界文化》2009年第11期

200年前,德国汉堡的一位犹太银行家门德尔松一巴尔托第家生下了第二个孩子,这孩子就

是未来的伟大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门德尔松·菲尔克斯。这孩子童年时就以出色的钢琴演艺而赢得当时“最优秀的钢琴手”的美名,9岁时就成了小有名气的钢琴家,11岁时就以作曲家的身份崭露头角。此后28年的音乐生涯,使这位英年早逝(仅38岁)的音乐家就跻身于德国音乐史上经典作曲家行列。

门德尔松的成长有赖于他童年时良好的教育和优越的家庭环境。他4岁时就随母亲学钢琴,9岁时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合唱指挥家策尔特(1758—1832)学习作曲。早在1811年,门德尔松举家迁居柏林,当时最负盛名的学者,如著名博物学家,地理学家、俄国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亚历山大·洪堡、古曲哲学大师黑格尔、浪漫主义作家、作曲家、画家欧内斯特·霍夫曼,还有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奠基人、《自由射手》作者韦伯经常是门德尔松家的座上客。这些科学艺术界的精英对少年门德尔松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门德尔松的创作道路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门德尔松12岁时在老师弟尔特的引荐下结识了已年逾古稀的德国大文豪歌德,这对少年门德尔松的成长起了更为重大的影响。在这些客观因素加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熏陶下,门德尔松

很早就对人类思想的伟大成就以及艺术中的古曲主义传统备加景仰。古曲主义作曲大师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都是门德尔松崇拜的典范。另一方面,门德尔松天生聪颖敏感,因而对德国浪漫主义的表现形式不可能无动于衷,浪漫主义中抒情的心绪、对大自然诗情画意的感受以

及民间作品中充满神奇幻想的人物都使门德尔松为之倾心。因此他最优秀的作品都散发着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又保持着明显的古典主义传统形式。此外,这些优秀作品又与民间的世俗体裁,特别是歌曲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受到当代人的喜爱与欢迎。门德尔松的作品中还反映了他游历欧

洲各国所了解到的各民族文化的成就,这不仅使其作品广受欧洲其他国家民众的欢迎,而且促使门德尔松大力进行音乐启蒙活动,因为他认为发展先进的德国音乐文化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

命。在这方面门德尔松做了一件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情:他于1829年在柏林指挥了他敬爱的古典主义音乐大师巴赫的名曲《马太受难曲》,从而使这部作品于1729年首演后沉寂了100年得以重新活跃于世界各国舞台,成为世界乐坛的瑰宝。巴赫的其他作品也从此广为流传,长盛不衰(巴赫在世时默默无闻的原因据说是他生性刻板、固执、不善与人相处,生前很少巡回演出,从不出国演奏。而且他的作品都是在他死后才发表)。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门德尔松积极开展他的音乐活动,除本国的城市外,英、意、法等国都是他巡回演出的地点,从而使这些国家观众都知道德国有一位优秀的指挥家、钢琴家和管风琴

家。另一个收获是他著名的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芬格尔山洞》以及钢琴曲《春之歌》都是门德尔松旅行国外所获灵感的结果。

门德尔松音乐生涯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他在1836年起担任著名的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指挥,长达10年之久。在他的指挥下,先后演奏了他自己的交响序曲《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