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关于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关于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关于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关于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更加重视素质教育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并且以多元化、开放性的视角来定位我们的课程观,这不仅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知识全球化、视角多元化的世纪浪潮,还体现了我们与时俱进的教育目的观。

标签:综合课程;层次结构;教育目的观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即将接受教育的人培育成可以满足社会要求的人的总目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按照社会的经济、文化、科学、生产的发展要求和学习者的生理和心理不断发展的情况而确立的。教育目的从侧面反映出社会需要怎样的学习型人才,同时社会的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源头和终点。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培养目标

教育中的培养目标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方式。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在广义中的另一种说法,而狭义的培养目标就是专门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制定的不同的教学质量框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目标和教育目的就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具体性,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而制定的,内容必须满足各类院校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某一学科在某一学习时间内需要满足的教学要求,或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策略方法。课程目标同样也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的角度来对课程目标进行解释就是确定社会与教育的关系,这里包括很多的内容。从狭义的角度来对课程目标进行解释就是要将教育与学生的关系确定下来,这里主要指的就是教育中的目标。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含义就是指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发展的方向和想要达到的预期成果,是指在教学全过程中的起点和终点,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和培养目的相关。教学目标与后两者之间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三、综合课程的教育目的观

在整体的教育课程形式中,综合课程是相对独立的,综合课程不同于传统的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一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教育是上层建筑 20世纪50年代初,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发表,引起苏联教育界对教育本质属性的讨论。《苏维埃教育学》杂志编辑部在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抽的讨论总结中提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观点,因而我国教育本质同的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上层建筑说的论点有: ①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 ②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③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④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2.教育是生产力 其论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用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特点的。 其亚种有: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 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4.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力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同也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教育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它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5.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我的教育观

我的教育观---用爱撒播希望 时常听别人说“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能做什么?”就有人回答“去当老师吧!”说这句话的人一看就是一个外行人。作为内行人,我们都知道现在的老师们都多才多艺都饱读诗书。首先老师需要学科专业知识;其次就是教育类的文化知识;第三种就是教学法。拥有这些是不是就能教好学生呢,我觉得不一定。我认为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耐心。爱是不可缺少的,老师如何爱学生呢?老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一种尊重,一视同仁地把这些爱献给学生。 我在高中的时候,班主任时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对此我就特别感动,老师喜欢我,我也喜欢老师,那我学习就特别有劲儿,最后考试取得了很大进步,我和班主任都很开心。然而不止班主任关心我,其他老师也关爱我们。化学老师也很关心我的学习,我的化学不好,老师课余时间就让我到办公室给我解惑,慢慢地我对化学就有了兴趣,成绩也有所提高。所以我相信老师的爱是伟大的,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能给学生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当我们的成绩有所提高的时候,自我的成就感就得到很大提升,就会更加地努力取得更大的进步。我的老师们怎样教育我,也同样影响着我,让我知道如何去对待他人,如何去教育我的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并非教书,而是教育学生。”老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也在教育我们如何为人。老师如何爱我们,我们也会向老师学习如何爱他人,这就是所谓的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用自己生命的质量,让教师这两个字有不一

样的分量,用自己的光亮,让教师这两个字有灿烂的光华。 马斯洛认为,人有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初中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渴望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避免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同样我们老师也是如此,当一名人民教师就是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同;得到认同后,就有加倍的信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半句寒”,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当心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相信在温情教育到来的春天,我们的学生会学着为平凡感动,我们的校园会绽放出美丽的笑靥。

王道俊《教育学》 课后习题(教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4章教育目的 1.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实际,谈谈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现实意义。 答:关于人的发展问题,马克思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做出了全面的科学的解释,并创立了科学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这一学说是他全部理论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实践的历史,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人不断走向解放的历史。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宽了道路。 (2)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4)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必须和谐统一。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在继承和发展历史上有关理论基础上的新的探索和科学概括,是人们制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今天,为人们确立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并向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目标过渡,这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2.“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对于人的培养与成长有何重大意义? 答: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争论最多、影响最大、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究

竟是应注重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还是应注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由此,构成了教育目的选择上的两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对于人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这种思潮的兴起和盛行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发展资本主义,不仅要在经济上反对沉重赋税,在政治上反对封建特权;同时,在教育上也要反对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思想禁锢,反对封建专制强加于人的教育要求,提出要让人的个性得到解放,要尊重人的需求、人的价值,教育要从人的自身需要出发,这些方面都有其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2)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今天应该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并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3)两者之争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如果只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的发展,而一味贬低和反对社会的需要和发展,那是片面的、极其错误的;如果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完全抹杀了教育在发展和完善个人上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正确的、必须避免的片面的思维方式。教育既要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认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方面。

我的课程观

我的课程观及教学主张 经开区韩庄小学路秀荣 各位领导,大家好: 本次汇报总体上分为五个部分:一、什么是课程;二、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要适应新课程;三、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四、要学会赞美,给学生一些自信;五、力求以情感人,“唤”起兴趣。下面我将就我的课程观及教学主张,跟领导做如下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课程 对于课程我的理解是,课程就是学生要成长为一个能融入社会、建设社会、伴随社会发展的人在现阶段的“需要”。我们的课程应是教师用来进行文化再生产的载体,传播文化的载体,课程的目的应是一切为了学生。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共同的认识:课程应由三部分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开设的课程,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学生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而需要学习的内容,因此,国家课程必须开足开齐开好,这样学生才能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是为了促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可以从三方面理解:一是服务于地方,二是立足于地方,三是归属于地方。上好地方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学校或周边课程资源密切结合学校办学思想而开

发多样性、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们从学生乐于接受的多样的形式入手,这学期我校根据教师资源,开设不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校本课程有:手工橡皮泥制作,国画,舞蹈,乒乓球,合唱,啦啦操等。 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课程的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今天的课程,已经不再是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是学生在学校的全部生活,是学科、学习、社会的有机整合。对于课程,我认为应提倡两个“凡是”,凡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都是课程,凡是有学习发生的地方的都是课堂。 二、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要适应新课程 随着课程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该发生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关注教育发展的人,都会切身体会到,新课程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首先就来自于教育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应由教学课堂的组织管理者变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者。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新课程就是要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要充分的相信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精神。以前,我们的教师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记不住,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剥夺了学生动脑,创造的能力。老师在讲台讲的是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基于此,课堂上,要减少教师讲和学生被动听的时间,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互动的时间。课堂不是老师的舞台,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地方。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要藏身于幕后,把讲台和黑板留给学生作为讨论沟通的舞台和解题过程的记录板,为学生

三观教育演讲稿范文

三观教育演讲稿范文 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当今国民的重要任务,那么对于三观教育有什么好的演讲稿吗?下面是为你的几篇三观教育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为期两天的“三观”理论学习使我对“正确的政绩观、科学的人才观、正确的群众观”有了很深的感触,总的收获和体会有这几个方面: 在新时期、新阶段,要树立“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思想,符合“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要求。 (一)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宗旨意识进一步增强。 广大党员干部按照xx同志“ __”的重要思想要求,努力实践“ __”,把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体现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上,落实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 (二)促进事业心、责任感的增强,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

开展“三观” __活动的时间正是我镇工作最紧张、最繁忙的阶段,同时也是最易淡化学习的关键阶段。一年一度的行业管理办法、制度、措施的出台本身就与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利益、干部的得失息息相关,在措施、办法出台前,尽量通过民主讨论后形成,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用人、用权、办事上的不正之风。通过学习,让大家受到一次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政绩观、发展观的深刻教育,领导干部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党员领导干部的世界观得到进一步的升华,领导廉政当表率、廉洁自律意识进一步的增强。 (三)促进理论学习自觉性的增强,主观世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通过“三观” __活动大家都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和发展观。从党员领导干部撰写的心得体会文章中不难看出,大家一致认为县委组织的“三观” __活动非常有必要,意义重大,在心得体会文章中均能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阐述了各自对此次教育活动的感触和体会,均表示应象党员干部的先进典型刘银昌、谭文敬、周国知、焦柱昌等为榜样,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努力重塑公仆形象,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二二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结合自己学习情况和自身工作实际,浅谈我对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因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学生教师的尊敬、对学习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为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立先进的教育观念,这比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更新和经验的总结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将立德树人的中心思想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 二、学生观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育人意识。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里的“传道”本质上就是培养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这样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实际上,不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育工作者本身,都应该放下功利心,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技巧;更重要的还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世;让每个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懂得为他人着想,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孝敬父母,回报社会。我认为:成才比成绩重要,而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其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平等观 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平等、民主,就没有现代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有时他们会跪在地上,由此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某一领域比别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领域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学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今天新课标理念的基本要求。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教学模式 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 3.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4.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5. 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6. 塔巴的归纳教学模式 7.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8. 布鲁纳等人的探索发现式教学模式 9.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10. 约翰逊兄弟的合作教学模式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概念 国内的教学模式(1)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做的简要表述。从大到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教育模式:宏观模式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构建的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战略模式;中观模式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特点构建的办学模式;微观模式是教师根据某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的教学模式。 国内的教学模式(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该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指导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②主题:是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主导着教学模式的形成。③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使得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外还有几个隐含的因素:④目标: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使主题具体化,也是主题或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⑤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⑥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⑦评价: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其主题、目标、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教学模式的大致分类 1. 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2. 个性教学模式 3. 合作教学模式 4. 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是运用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呈现、传递、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几种教学模式 1. WebQuest(基于资源的研究学习模式) 2. MiniQuest 3. “情境(问题)探究”模式 4.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5. 抛锚式教学模式 6. 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W ebQuest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1.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 2. 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教学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组成: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

我的教育感悟

我的教育感悟 1、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老师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老师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2、每一位为人师者,放弃了一个学生,可能会减少你的工作压力,可能会提高你的教育质量,可能会给你赢得荣誉,但你放弃的却是一个孩子的美好前程,放弃的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留给自己的也将是一个永远的遗憾!!不论现在或是将来,我们都有为人父母的一天,如果换做你的孩子由于某些原因受到他(她)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或是被老师放弃了,你又做何感想呢??? 3、宽容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气度。我们常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怀。可我们有时候,又为什么容不下一小点沙粒和微尘!一个人的胸襟能容多少物,每个人的表现是不同的。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学养+见识+气质+品质=容量。宽容,能使人与人的关系如沐春风、如饮甘露;狭隘足以让人的心灵流血、两败俱伤。心不容物会失去英才,海纳百川沃野娇秀,大肚能容天高地阔。 4、对大多数老师来说,工作就是这样琐屑而平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既不会有可歌可泣的闪光事迹,也不会有悲壮辉煌的精彩瞬间。师德,就融入在平平淡淡的工作中,体现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中。平平淡淡才是真,点点滴滴皆育人。“学无常师,惟德所在”,师德不就平淡如水吗? 如果有人想诠释师德的内涵,我会说:师德如水,而真水无香。 5、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而言,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丰富精彩的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也许终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像山间的小溪,以乐观的心态一路欢歌,奔向海洋;当如馨香的百合,轻展带雨的花瓣儿,聚合摇曳的身影;当如灿烂的星辰,甘于在静寂里守望天空。只有这样,他才会在付出青春韶华,付出苦汗心血的同时,收获桃李芬芳,实现人生自我。

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稿

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稿 核心价值观教育演讲稿 我们的信念 大家好,我是来自江口县人民检察院的***,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的信念》。 今天,我鼓起勇气,并且充满了高昂的激情和渴望站在这个舞台。虽然我是检察岗位上平凡的一员,但我身后有一支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履行着法律监督职能重任的团队,一支对人民群众满腔热忱的团队,一支作风扎实,业务精湛,恪尽职守的团队。 在我耳旁不时响起:“我宣誓,我坚决恪守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官职业道德,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实和法律,忠于人民检察事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的铮铮誓言。这就是一名检察官的价值观与信念。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重温检察职业道德的誓词时,您心中是否也和我一样热血沸腾,感慨万千。 记得第一次进入人民检察院时,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国徽,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它

们告诉我,我将从事一份神圣的职业;如果说这还是很浅显的感受的话,那么让我懂得了更多的是……,后来我接触的检察工作和我身边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检察事业忘我工作的同事们。从反贪、反渎干警日夜奔波在取证的第一线;从公诉干警脚踏实地、常年如一日的审查堆积如山的案卷,在法庭上用唇枪舌战有力的指控犯罪分子的罪行;从侦监干警们为了不使一个犯罪嫌疑人受到错误地逮捕而不放过任何一个作案细节;从控申干警对上访人的细心疏导、耐心释法说理;从民行科干警积极发挥检察监督职能作用、认真办理一起又一起的民事行政抗诉案件等等等等。他们这样为检察事业含辛茹苦的耕耘,无一不以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形象,彰显检察人员忠于检察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的检察情怀和信念。 身边,有着这样一位同志,他是一名基层检察战线上的普通检察官,以满腔热忱书写着对检察事业的无限执着;他身患绝症却默默地在岗位上坚守,一步一个脚印诠释着人民检察官廉洁自律、锐意进取、敬业奉献的公仆形象;他用忠诚和坚守谱写了一曲平凡却伟大的生命之歌!他就是江口县人民检察院***同志。他说“生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生活的意志。病魔是弹簧,你弱它就强。我用正常的工作来忘

我的教育观

“我与课改共成长”征文 我的教育观 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在长治师范读书的学生,还记的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听到最多的字眼儿就是“减负”。2001年我被安排到一所农村小学实习了一个学期,2002年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直到2004年参加潞城市的公招考试,很荣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然后分配到潞城市店上联校赤头小学,一晃已经六年了。 从2001实习年到现在正好十年,我有幸见证了基础教育课改十年来的风起云涌,见证了十年来的辉煌成就。从教学生涯开始的第一天起,像婴儿刚刚诞生的那一刻,就烙上了课改的印记。与其说在谈课改不如说是在讲述自己的生活,我们这些思维独立,个性十足的八0后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承担着为人民服务的重任,在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发挥着巨大作用。课改的新理念像丝丝春雨浸润着我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的教育思想也在不知不觉发生着变化。做为教师,自己的变化当然也会传递给学生,实行在细微的教学环节中,伴随着课改的十年,我也从一个毛头小伙,跨入而立之年。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不断学习课改的新理念,大胆尝试创新,并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浮华的表面逐步走向它的精神实质。现在通过一些对自己心灵有所触动的案例,结合个人所处的教育环境,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以及亲身经历和感受,来谈谈我的教育观。既是对课改十年的感恩,也记录一个年青教师的成长历程。

1、让课堂不再狭小,走向大自然,走向广阔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课改的新理念倡导“时时是教育之时,处处是教育之地”,教育早已不在拘泥于课堂的方寸之地,要走向广阔的生活。 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万物潜滋暗长,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孩子们最能敏锐地感受到春天的变化。每到春天都会领着学生去村外的田野去玩,今年春天,我特地让学生带上彩笔、美术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孩子们欢歌笑语,阳光明媚、春风拂面,每到一处就让学生停下来,欣赏周围的景色,把所看到的画下来,太家都玩得很累,但很高兴。回到学校,趁着休息的时间,让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创作感受:有的同学画了连绵不断的大山、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的小路、树林中隐约可见的庙、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有的学生画了近处的玉米杆、远处潞宝集团高大的烟囱,有的同学画了刚出芽的小草、村子里错落有致的房子……有的学生说第一次看到家乡如此的美,村子里的变化很大,都住上了新房子;有的学生说在田野里心情很舒畅,外面的空气比教室新鲜;还有的同学说以后当了老板要回来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这次春游,既让学生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又是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同时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 还记得今年早春的几场大雾吧!上课时候突然想起了本册书中有个单元让学生写天气,今天正好是雾天,与其让学生坐在教室想破脑袋,为什么不带他们去亲身体验一下呢?于是我便和孩子们来到郊外,田野的雾更大了。我先让同学在附近的小路走走,边走边观察自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应该是踏踏实实做事,是对生命的涵养。教育不是挖掘分数的机器,不是升学的工具,不是谋取职位的阶梯,而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 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应该给学生幸福的人生,生活的质量和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坚持对下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负责的原则,对学生负责就是最好的对上级负责。这个观点提出后,引起很多人不理解。可我们就是这样定位的。所以我们从校长到老师都应该想大事,做小事。想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我们的课堂,只盯着自己一所学校,应该胸怀天下,把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样我们再做起事来才不至于坠入教育应试或者是功利主义的泥潭。 现在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回归的问题。教育要回归于生活,回归于农业,回归于儿童,回归于游戏。教育回归于生活:这一个观点是陶行知先生的。当前的教育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应该回归,要回到教育的本源。 教育回归于农业:每一个学生就像一粒种子,他可能是一棵大树的种子,也可能是一个玉米的种子,或许是一个小麦的种子,学校能给这个生命的只有温度、湿度、养分……要按学生的发展需要去引导、积淀,循序渐进地涵养,然后根据他所处的环境、经历,不断提高自己的追求,慢慢的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自己的

精彩。我们不追求每个学生都成才,但我们希望每个学生都幸福。教育回归于儿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整个课程的设计都力争做到体现这一理念。教育回归于游戏:我们设计了栏目教学,使原来沉闷的课堂活跃了,孩子们非常喜欢。 经典点评:当前,由于缺少对“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给学生什么?”的追问,导致很多人对教育改革感到非常迷惘,只能跟着上级的指挥棒转,没有了方向感。只有站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对教育的终极价值进行哲学思考,才能破解当前的理论困境。现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势不可挡,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是教育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只有胸怀这样的历史担当,把教育与民族命运联系起来,带着这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才会有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读懂了“四个回归”,我们对学生种种表现也就能够“接纳”了。

“我的师德观”讨论发言稿通过这段时间的

“我的师德观”讨论发言稿 通过这段时间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讨论和思考,我觉得自己的师德意识增强了,结合所学,以及自己身处的工作岗位来谈谈我的感受和体会。 师德,就是教师职业道德,是干这一行必须要要达到的行业要求,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重任,面临的是未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应该相对较高,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能够坚守师德底线,用爱心和责任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我们还停留在以前对教师的要求上,就会跟不上形势,就会被淘汰。 习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好教师的四有标准就是一把尺子,好教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好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好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和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以前,我认为教小学生只要具有中等师范毕业的水平就可以了,就足以胜任这份工作,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改革发展进步,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即便是大学毕业来教小学生,还是得不停的学习,还记得在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上课就是一枝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就可以了,现在上课用电脑,用数字资源包,里面包含动画音视频素材,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节省了时间,现代教育理念时时更新,要学的还很多,觉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下大力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高也是师德修养的一部分,其次是要学法,知法、懂法,特别是要学习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熟知教育类的法律法规,不能做一个法律的文盲,时时处处用法律的准绳来要求和衡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一两年,每学期坚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和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觉得自己知法,守法的意识和水平提高了,教育类法律法规的全面系统的学习,对自己来说是警醒,是教育,是保护,更是师德水平的提升。 再次,我觉得还是要学习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学习已经发生过的违反师德案例,时时关注网络媒体报道的有悖师德的典型材料,以他们为反面教材,从中汲取教训,用以警醒自己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向我们本校,本县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习,向他们学习精湛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风采,以他们为学习借

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三 一、判断题 1.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 )P5 (× 2.诊断性评价可以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日常观察记录分析等非正式渠道进行。 (√) P249 3.在处理教育活动时,教育法规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P244 4.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成熟状况,不能走在发展的前面。 )P120 (× 5.清政府于1905年设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P9 6.存在主义认为,教育要维护个人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强调个人对自己的选择 负责。 (√)P72 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P111 (× 8.在一个不存在公共法律和道德的社会里,人的个性很难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P81 9.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P24 10.国家通过教科书的编写和发行来影响教育的发展,这主要体现了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 用。 ) (× 1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P76 (× 12.传统的学科课程是―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P131 13.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 (√) 14.德育内容规定了应该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 (√)P199 15.在教学中,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积累直接经验。 )P174 (× 16.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名词使用的。 (√) 1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教育。 )P2 (× 1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3 19.布鲁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P117 (× 20.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是人格平等和共同探究的交往。 (√)P173 21.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P41 22.诊断性评价主要是针对那些在学习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或障碍的学生进行的,正常 的学生不需要诊断性评价。 )P249 (× 23. 《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P27 24.绝对评价也就是目标参照评价。 (√)P250 25.国家课程的开发采用―实践—评估—开发‖这种自下而上的―问题解决‖模式。 )P161 (× 26.德育过程不同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P205 27.中国的私学发展始于战国时期。 )P3 (× 28.能否培养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能否为未来社会培养未知的新人,这 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P81 29.所谓教材的心理化是指将教材上包含的逻辑经验还原为儿童的心理经验。 (√)P138 30.课程的逻辑组织与课程的心理组织做到合而为一是完全不可能的。 )P150 (× 31.研究性课程在内容方面最大的特点是其开放性与不确定性。 (√)P165 32. 《学记》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P27 (× 33.综合课程的组织方式基本上属于课程的横向组织。 (√)P149 34.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P49 35.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P51-52 (×

论教育的本质

论教育的本质 课程与教学论王碧梅S100030356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研究教育的本质,首先要确定本质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中外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都对教育的本质做过表述。尽管他们各自的表述反映着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要求,但都集中在一个基本点上,那就是把教育看成是培养人的活动,看作是感化、引导启发人的活动,看作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在知识、品格等方面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本质是对现象而言的,本质所回答的问题,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属性,是一事物内部所含着的特殊的矛盾。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那么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一个什么问题?它的含义是什么?说到底,教育的本质所要回答的就是“教育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本质是事物的规定性,教育的本质也就是教育的规定性。人们对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教育观,并从总体上决定着他对教育的外延、内涵与教育的现象和本质问题的认识,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问题。一个人的教育观无疑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是支配人的教育行为的直接因素。 在过去的17年中(1978-1994),教育的本质研究颇受关注,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相继产生,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理论的繁荣,使沉闷多年的教育理论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最初是1951年期大林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间题》一文发后在苏联开展的。争论的焦点是教育的待点是什么、属于什么范围。争论的最后发表一篇总结,“总结”批判了认为教育同生产力直接联系的观点,认为教育应属上层建筑。由此,教育上是层建筑的观点,便在我国教育理论界流行起来。我国开展对教育本质的争论,是在1978年粉碎“四人帮”以后。1978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由开封师院、华中师院、武汉师院、湖南师院和甘肃师大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教材初稿讨论会上,提出了如何认识教育本质问题。于光远在1978年第3 期《学术研究》发表《重视培养人才活动》一文,对教育属于上层建筑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由此,在我国围绕教育本质的争论拉开了序幕。 教育本质问题争论中的主要观点 (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之说” 80年代初期,争论主要是围绕着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或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等问题展开的。“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主要围绕下面四个问题展开:(1)教育是否是社会意识形态?(2)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直接的吗?(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4)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持“上层建筑说”的认为,一定社会的教育,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过来为政治和经济服务。教育就其主要方面来看,都由政治和经济决定,又积极地为政治和经济服务,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一个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该事物的性质,所以教育是上层建筑。早在1930年,杨贤江在其《新教育大纲》一书中认为,教育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教育是社会上层建

最新我的教育观即兴演讲稿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我的教育观即兴演讲稿,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我的教育观即兴演讲稿 我的教育观即兴演讲稿我的教育观即兴演讲稿1 今天我们的教育在很多情况下,价值是扭曲的,这使得教育有很多不人性化的地方,没有体现以人为本。实行了高考报名社会化以后,我想可能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使得学校的办学行为更加规范。学校的压力减轻以后,他们就应该开齐、开足各种课程。比如说,体育课、艺术类等,学校加课和补课的热情也会由此降低,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课程的总量,使学生有充足睡眠和体育活动的时间,周六周日补课的情况也可能会得到逐步缓解。这时,我们就应该从学校设置课程的多样性上评价学校,考虑是不是可以适应学生发展。为学生提供逐步丰富的课程,而不仅仅是把课和内容紧紧限于升学考试所规定的那几个学科。 第二,由于这种做法会使学校的压力减轻,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助于缓解生源大战的激烈程度。比如说,我们多年来谈的奥数热的问题,我想会逐步得到缓解。

第三,缓解教师的压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去年,我们听到有几起师生之间发生冲突,以至于学生杀老师的事件,我想说,从目前我们从媒体上得到的对情节的描述上看,我个人认为,或多或少有教师教育行为不当在先。为什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失去了对学生的宽容、耐心呢?我想跟老师、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分数压力、考试上的压力有很大的关系。 我想,学校的压力缓解、教师的压力缓解以后,会有助于使我们过分紧张的师生关系也得到缓解。教师和学生就能够以一种更加正常的方式来相处。我在自己的博客上也说过,教育的艺术说到底是师生相处的艺术。教育的过程是师生共处的一段生命历程。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谈不上教育,如果师生关系被污染和恶化了,那么我们教育很可能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 另外,这还有助于推进我们的一些教育方面的其他改革,比如说课程方面的改革。究竟能不能缓解学生的压力和负担,在这点上,我认为是很有可能的。我们的老师到外地的学校去听课,发现有一些课纯粹就是一种低层次的重复式训练,比如说上课对答案,或者一遍遍讲考试技巧,一遍遍讲同样的题目。我觉得,严格地说这些不是教育。如果教师的压力缓解了以后,那么教师就会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去钻研教育的艺术,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这就有可能使学生在同样长的时间里,把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我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 作为一名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已有十年之久,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学生一同成长!我从以下几点谈谈我的教育观,我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传承与成长的必经之路,教育是育人之本。而作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引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相应的专业道德,实现言传身教。因此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首先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对教学科目和科学热爱,把这种对学习的执着和探索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愿意接收教育,热爱学习,行为举止以师为范。 学生观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宽容的心,要关心和爱护学生,严慈相济,诲人不倦,真心关爱学生,对学生要有要求,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得歧视,虐待和伤害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要明白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平等、民主,就没有现代教育。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导师,还应该是他们生活中的益友,是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育的角度是水平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在国外的课堂上,教师为了使自己的视角能和学生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直接面对面地和学生交流,有时他们会跪在地上,由此

也可以看到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和学生其实是先知和后知的关系,或者说是在某一领域比别人先知而已。孔子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科技日益发达、信息手段不断进步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在很多领域也许我们真的还没有学生知道的多。因此互相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也是今天新课标理念的基本要求。 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发展与人格的完善。既要小心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应在有效的沟通中,使自己成为学生可信赖的朋友和伙伴。这样,才会有师生交往的愉快、健康,才会有师生的共同进步和教育所本应拥有的那份快乐。 作为一名教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一个班级就像一棵大树,每一片叶子都需要阳光雨露,更重要的是,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学生的差异状况是客观存在的,从学生个人身上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个性特长。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要把差异简单地认为是学习成绩的好坏,要有“绿叶红花皆春色”的育人思想。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在孩子的个性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才能最大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推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中国对于教育的本质抓得非常清楚。什么叫「教」?中国东汉许慎编了一本书叫《说文解字》,把每个字的义理开显得非常精辟,而且都是一句话就开通,所以我常常看古书都会打从心里佩服圣贤人。「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是要以身作则。「育」是「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我常常说,以前的读书人是志在圣贤,现在的人读书志在赚钱。圣贤跟赚钱差很多,赚钱是都为了自私自利,所以这样育出来的孩子没有办法成为一个善人,这样育出来的方向是偏颇、是错误的。当方向不正确的时候,应该赶快迷途知返,要拉回来,所以这个拉回来的动作是刻不容缓。 而中国的教育政策绵延了几千年从来没有改过,甚至于连元朝、清朝入主中国的时候都没有改。为什么元朝、清朝都已经入主中国,也没有改中国的教育政策?因为他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深远影响,所以他们不动,知道好。我们看一下清朝盛世的时候,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最喜欢中国文化的皇帝,所以他们是深入研究中国圣贤教诲,知道这样的教育政策能够让家庭和乐、社会安定昌盛,所以他们才没改。 结果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拚命改,而且说实在的,改的人知不知道他要改到哪里去?可能又有新的理论又出来了,他又拿来参考一下,而这些理论都源自于西方思想,西方思想观念已经主导了这个世界一、两百年的时间。我们不是不愿意让人家站在前面让他们引导,我们是要冷静下来,到底引导到哪一个路上去了?诸位朋友,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整个社会跟世界状况,是不是就是这一条路?确确实实是。我们来看一下,现在的孩子很会竞争,竞争之下的心量特别狭窄,人的心量一狭窄,日子就会很痛苦,每天都是患得患失。竞争到最后,对人就有攻击性,就变成战争。 所以我们每天打开新闻,必然有战争的报导。假如战争真正能解决事情,那我们也可以接受,问题是战争有没有解决问题?甚至于把问题更加严重。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美国所带动的战争,有没有好结果?没有好结果。美国曾经管过的战事,没有一件是好的收场。当然我们对美国人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像中国这样的老祖宗,没有几千年圣贤的传承,甚至于因为没有学过《弟子规》。《弟子规》当中有一句话,他听懂了,学会了,他就不会用战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哪一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你用权势、武力去压迫别人,人家的心怎么样?「不然」,绝对一有机会马上就起来报复你。「理服人」,你用真正做人的道理去对待他,去替他设想,去关怀他,他就能够打从心里佩服你,进而与你和睦相处。你看这么样重要的一句话,就在我们中国圣贤教育里面第一本童蒙的书里面就教到了。所以美国现在带动了很多的战事,全世界也都卷入了战争的阴影之下。而美国这样的表现对他的下一代是什么影响?好还是不好?不好的影响。所以刚刚说的「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上面的假如施的是好的,他会学好的;上面教的是坏的,他学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