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 大学生就业

社会学 大学生就业

社会学 大学生就业
社会学 大学生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摘 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综合现有各方观点, 从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社会学 思考

高校大规模扩招从1999 年开始, 已连续进行了6 年, 扩招使更多的学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 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内需, 使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走向大众化, 但高校扩招给社会, 包括高校自身, 造成的影响备受世人的关注。其中, 大学生就业率每况愈下, 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一) 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

我国处于“社会解组”或“社会转型”过程中, 就大学生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希望与困难同在。苗芊萍、王汉林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结构缺陷。

1、产业结构。传统产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减少,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些专业面窄、基础理论研究类的毕业生就业则显得不景气。产业结构调整时期的“裁员”造成大量的企业富余人员流入社会, 加大了大学生就业难度。我国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雷同, 对人才的需求没有特色, 没有层次性, 毕业生的就业面窄。第

2、地区结构。我国的地区结构极为不平衡, 表现为东南部发展快, 西北部发展慢, 所以人才流动呈现“孔雀东南飞”的格局。第

3、人口结构。从就业主体而言, 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结构是高新技术人才少, 创新人才少, 创业人才少。社会需求质效型人才,非质效型人才就业难。第

4、教育结构。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 教育的方式较为落后, 教学的条件设备较差, 教材老化, 培养模式陈旧。第五、组织结构。传统组织是垂直的、计划性的, 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 改革将隐性失业显性化。现代社会组织结构则尚不完善, 社会化的人才中介组织、规范化的人才就业市场等十分匮乏。

(二) 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的作用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 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在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流动中有重要作用, 但在究竟通过何种关系网络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 大学毕业生要更重视培养和利用亲属和朋友之外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职业搜寻。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 社会关系网络可以弥补劳动力信息不对称的不足; 通过相识(弱关系) 得到

信息的人往往流动到一个地位较高、收入较丰的职位, 而通过亲属和朋友(强关系) 得到信息的人向上流动的机会则大大减少了。格氏将这一现象解释为“弱关系的强度”, 提出了著名的“弱关系假设”。林南扩展和修正了弱关系假设, 提出了社会资源理论。该理论的出发点是, 在一个分

层体系中, 相同阶层的人们在权力、财富、声望等资源方面相似性高,他们之间往往是强关系; 而不同阶层的人们的资源相似性低, 他们之间往往是弱关系。当人们追求工具性目标时, 弱关系就为阶层地位低的人提供了连接高地位人的通道, 从而获得社会资源。另一种观点认为, 职业流动者的社会网络主要是由亲属和朋友两类强关系构成, 社会网络发挥作用的形式以提供人情为主, 以传递信息为辅, 大学生职业搜寻要重视强关系网络。边燕杰的调查指出, 社会网络在再分配经济中的作用不是传播和收集职业信息, 而是待分配的择业者通过人际关系, 得到工作分配主管部门和分配决策人的照顾。换言之, 社会网络不再是信息桥, 而是人情网。人情关系的强弱与获得照顾正相关,信息的获得只是人情关系的副产品。

(三) 社会人格的缺陷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外部的社会因素外, 还有大学生自身人格缺陷的问题。就业者应具有职业人格和社会人格, 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不仅要关注职业人格, 还要注重建立健全个体的社会人格, 这样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才能摆脱“就业难”的困境。从大学生人格的角度看, 目前大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中主要存在的是人格问题: (1) 外倾性不够, 缺乏人际沟通和社会信息的收集能力; (2) 责任感严重缺乏, 想的只是待遇和条件;(3) 宜人性不够, 与新的组织内的人员几乎没有联系; (4) 情绪控制不良, 爱发低级牢骚; (5) 开放性不够, 不愿意也不善于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

(四)社会意识的影响

社会意识对大学生就业也有较大影响。第一、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 。第二、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第三、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第四、毕业生缺乏创业观。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五)职业社会化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困境问题,除了从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观念角度加以探讨以外,还要从大学生职业社会化方面找原因。首先,缺乏大学生职业社会化的目标,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很少受到人们关注。其次,大学生职业社会化过程中的执行者方面存在着偏差,亟待做出相应调整,包括父母的偏差、学校的偏差和大众媒体的偏差。

参考文献:

[1]黄天责.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技术研究.2004(3).

[2]边燕杰, 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2).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在这种教育渐趋普遍化的社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俨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国家政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国家政策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转变成大众化教育。这样一来这个教育政策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就业压力。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已经不仅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关系到千万个人和家庭的民生问题。 1.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大学毕业生中流传着“毕业即失业”这一略带调侃的流行语,但无疑从一定程度上说出了当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的稳定,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无论是毕业生和高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在迫切关注这一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毕业生人数增加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日益增加。现今大学生的数量又创历史新高,人力资源市场供远远大于求,这也就直接造成了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从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就逐年增加。而据教育部最新统计的数据,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95万,而预计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1]。 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大 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在这里不仅仅是指人数和职位数量上的矛盾即人数远少于

岗位数量,在这里更多的是指结构性失调。比如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工作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员,这形成了一个比较滑稽的现象:毕业生没有工作,而用人单位的许多岗位空缺。 个人以及社会观念问题 很多大学生有着眼高手低的心态,对于一些工资比较低或者工作比较辛苦的岗位都不愿意从事。但是我国由于当前的经济市场的影响,高薪岗位人数需求较少,大学生与研究生和博士生竞争相对又处于劣势,如此一来本科生能获得高薪职位的人数少之又少。除此之外,社会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用人单位开始对求职人员在文凭学历上有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单位在招聘时只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这就造成了大学生为取得获得更高学历而放弃找工作选择继续深造,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就是这一有力验证。但是若考试失利之后,毕业生又必须面临就业问题,这时就失去了许多好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公司对于工作经验也有要求时,只有文凭没有工作经历的大学生无疑又成了“孤儿”。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由于工作相对稳定而被称为“铁饭碗”,因此一直是毕业生希望的出路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投身于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当中,但是因为公务员的考试和考研一样竞争非常激烈,如果考试没有通过选拔,毕业生同样会失去许多就业的好机会。 2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分析 从2000年以来,我国对待大学生就业问题主要采取的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校企联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此外,政府非常重视对于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鼓励。前总理温家宝指出当前政府要把大学生就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在2009年全国“两会”中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了“两

2020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2020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虽然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问题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这个问题成为需要中央领导重点解决的问题。的确,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经是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毕业生就业的形势更加 ___。为了更好的帮助我校学生解决以后的就业问题,现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调研思路:参考已有的“大学生就业情况调研”,我们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院应届毕业生进行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见第2、19、14、25题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见第5题 3>与是否专业对口,见第7题 4>地域意愿,见第10、11题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见第16、17、20题

2、毕业生对就业信息的获取(包括获取方式和程度两方面),见第8、9题 3、毕业生对就业以及外部环境的认知,见第3、6题 4、应届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见第4、15题 5、应届生的反思、经验(含要求学校校,见第21、22题;要求自己,见第23、24、2 6、12、13题) 通过对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问题的调查,我们希望分析出我院毕业生对就业的选择、认知的程度以及作为院方应当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帮助毕业生应对就业问题。 调查分析: 1、毕业生设定的目标或愿景 1>对未来的设计或愿景:毕业生未来选择的大体方向是考研、就业两个,共占72%,其中选择就业的占51%。特别注意到有9%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11%的同学选择。对于选择考研的理由,多数人是因为研究生毕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学术深造。择业观念方面,

82%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择业、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选择考研。25题中,15%的同学坚决不接受最差的机会。 2>就业前的准备情况:有13%的同学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其余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甚至没有考虑过。 3>与是否专业对口方面:逾八成的同学以找到工作为第一目标,对于专业对口性不很关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余依次为东部沿海、生源地,有11%的同学没有固定意向。对于地域的选择,同学们的首选标准是工作待遇和发展机会要大。 5>对用人单位的意愿: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是同学们的首选,其他选择比较平均,没有人选择自主创业。对于首份工资75%同学选择1500--3000,没有人选择800--1000。 2、信息获取方面:就信息获取的程度,对于我校就业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5%,不关心的占5%;就信息获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选择并且方式很多样,其中通过学校就业网站和网上信息获取信息的人最多,各占17%,其它方式如辅导员老师通知、、学校就业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形势偏紧和就业层面下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发展、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高度重视,尤其是高校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与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引言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关系着大学生本人的成长成才与发展、家庭的稳定幸福、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近年来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陡增,人才市场中竞争力度越来越大。2013年我国经济形势不乐观,2013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然而,这个数字在不断刷新,20l4年的毕业生人数729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数量非常大。据权威机构数据统计显示,美、英等国大学生就业也不乐观,青年人就业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因此高校教师和学生一定要对就业形势、环境,要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走向市场化,为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奠定良好基础。但随着高校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就业大环境中,机遇与挑战都有。 (一)从统计方面看,社会人才供给总量与社会需求总量差距较大,

未能落实就业的大学生总人数持续增多,就业压力巨大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2000万,但是“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300万,每年将会有300万多余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估计我国未来几年内在人才需求总量上将出现供大于求、人员过剩的现象。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的大环境联系密切,大学生就业也呈现出数量不匹配的特点。10年来,因为高校扩招力度加大,大学生数量增加走高,加上毕业时间、就业程序的同步造成了“一致”效应。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稳中有所下降,随毕业生数量增加而有所下降。如2010年到20l5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由630万增加到了729万,6年里,毕业生数量增加幅度很快。 (二)从地域视角看,随着国家促进就业优惠政策的大量出台,二线、三线城市人才吸引能力将逐步增强 近几年,由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始面临土地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城市的公共服务发展水平与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精英移民在一线城市的增加速度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如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价上涨等造成一线城市生活成本加大。与此同时,由于政府相关政策的宏观调控,大量“西部开发、中部掘起’’等政策出台,促进了一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经济规模、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二、三线城市就业机会增多,对人才的吸引力将显着增强。 (三)从就业产业结构视角看,三大产业的就业空间各有优势,战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1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1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 二、201X年与201X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XX年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X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08 09年的就业率对比分析: 201X年就业蓝皮书指出,201X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1X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XX年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1X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XX年届半年后就业

率211院校为93%、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其中,201X届大学毕业生约三分之一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X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1X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达到约434万人。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的失业大学毕业生中,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无工作无学业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 、201X届毕业生就业地点分析: 201X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 、 201X届毕业生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就业率最高和最差的专业分析: 201X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X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X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及大学生本身都是其中的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增加对当前就业形式的了解,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培养自身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并以低姿态进入就业市场。 随着全国各地高校连年不断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现如今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虽然政府也在不断扩大社会市场的就业面,为大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机会,然而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人群,这些机会只能说是九牛一毛。在这种形势下,大学毕业生要与形形色色的就业人群进行激烈的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谈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归根结底,大学生的就业与当今社会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说到这里,就谈谈我对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的结果,这里分为三个方面: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待就业人数增长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增速很快。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2009年毕业生611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675万创历史新高。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尤其是这几年来,人们普遍感到找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了,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 (二)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 随着我国沿海及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这些发达城市与发展相对缓慢的一

些中小城市及乡镇的差距逐渐拉大,高薪高待遇的工作吸引着大学毕业生流向经济发达城市寻求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趋势,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毕业生的期望值过高 由于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因此他们对于就业方面的期望值也很高。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理想的工作薪资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理想条件的工作,没有关注其他本应适合自己的工,从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总是期望找到一份轻松且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比如一些比较辛苦、伤身伤神的工作)又想获得丰厚的薪资,在此过程中却忽略了对自身能力和水平的合理评估。部分学生对对自己的求职过程和结果抱有想当然的想法,认定了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的工作且未曾考虑到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对自身的评价过高,但理想状态毕竟和社会现实相去甚远,正是由于这种对自身能力不合理的评估,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也与一些好机会擦肩而过。 (二)高校扩招的原因 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知识型人才,同时也为毕业生就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待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远远超过了社会市场的需求,“供过于求”的现状使得原本的“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其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我国的教育体制还不够健全,我国高校培养

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doc

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 篇一: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总结报告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要求进一步扩大。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了新的形势。随着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打破“由国家包分配工作”的观念和机制,正在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因而大学生求职之路不轻松。为了在今后的就业竞争中取得领先,大学生必须早做准备。现今,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我们组织了这次实践调查,以便为广大同学在求职时提供更好的参考意见。 目录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1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一)……………………………………………… 4 社会实践调查日志(二)………………………………………………6 社会实践

调查日志(三) (7) 社会实践调查总结............................................................9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24) 社会实践方案拟定书 调研背景: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XX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毕业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44.6%,XX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XX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但市场需求没有明显的增加,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大。从XX年起,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极大影响。据统计,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了61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XX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从数字看来,就业问题已经引起毕业生重视,但一半左右的毕业生希望在校期间就能找到工作,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上的理想化、浮躁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已很不容乐观,就业压力仍然很大。 1、调研题目: 关于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的调查 2、调研时间: XX年5月9日至XX年5月16日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xx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 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部门统计,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xx 年增加85万,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破纪录的611万,预计今后三年内高校毕业生人数还将以每年50万的数量递增,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和社会上庞大的失业人

群,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不景气,据xx年2月16日新华网报道,仅广东就有7万家出口导向型企业倒闭,很多企业招聘岗位锐减,甚至开始裁员减压,给处于寒潮中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针对严峻的现状,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了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府文件。6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重要措施进一步加强大学生 就业;各高等院校更是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宣传指导,力促学生就业。但是,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负责人普遍反映,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09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据了解,往年10月,各大企业都早早地启动了校园招聘计划,各大高校内也因此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09届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在启动期便寒意阵阵。在走访调查中,校方人员介绍,xx年10-12月的校园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许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户和积极分子不见了身影,甚至有企 业宣布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据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统计,截至xx年底,来校招聘的单位约有200家,需求人数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单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数超过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

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方向调研报告 为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于2009年4月5月组织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在潭高校,与就业指导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大学毕业生就当前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方向开展座谈、交流,并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有关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调查中,向应届毕业生发放了无记名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6份。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1、企业进校招聘明显萎缩,签约率大幅下降。 4、就业呈现性别差异。 除了专业差异,高校就业市场还呈现了明显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调查问卷显示,男生的正式签约率为1 5、专科、高职层次毕业生就业情况明显好于本科生。 据教育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到95.77%,从2005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到95%以上。今年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但就目前调查的情况看,我们发现专科、高职层次的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要明显好于本科毕业

生,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的整体就业率高出湘潭大学、湖南工程学院近20个百分点。 专科、高职毕业生在对薪酬的心理预期和职业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要低,而且很多专科、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本来就定位在实用型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很多院校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使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建设厅的下属院校,其建筑类专业的学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设系统相关单位实现就业;湘潭教育学院对全日制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与广东、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为毕业生多方提供带薪顶岗实习与就业平台。 6、定位城市,不愿去西部、下基层。 虽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多大学生转变了观点,不再一窝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东南飞的景象也一去不复返,但是相当大比例的毕业生仍不愿去西部省份,不愿下基层工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2%的学生在求职时优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尽管有95.6%的毕业生表示赞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政府新近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计划,但是只有35.3%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寻求个人发展,有45.6%的学生认为这会限制个人未来的发展,而且有35.3%的学生对相关措施的配套优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学08年还有5名通过了村官考试的毕业生出于种种顾虑放弃了当村官的机会。 7、考研、考公热持续升温。 8、就业难引发了明显的社会问题。

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全国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范文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已大学毕业但至今未就业。当我们不断在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拿出科学的解决办法,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全球进入了新一轮的经济困难期,首当其冲的就是各国的企业。而企业受难的同时无疑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压力。金秋十月,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手提公文包,形色忡忡,步履焦急,他们就是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一个老话题了,年年提,政府、社会、学校年年在努力,而大学生则年年撞的头破血流。今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不少企业进行了大面积的裁员,大多数企业则选择大幅度缩减招聘人数,这对大学生就业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虽说是所谓金秋的季节,

远在太平洋另一岸接踵而至的消息带来的却更多的是冬天的寒意。如此危机四伏的经济环境下,不少公司都或多或少的面临着各种困难,国内外诸多公司收缩开支,压低成本,而在这当中,人力成本便成为了一个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于是乎,如今的大学生找工作也似乎变的比往年更难。 一.经济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 20Xx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近期,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 20xx年《经济蓝皮书》指出:预计到20xx年底,将有100万名大学生不能就业,20xx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20xx年沪上高校毕业生比今年增加9000人,突破15万人大关,又遇到全球金融危机,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综上我们分析得出大学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两点 1.缺乏胜任力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

2019最新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最新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华南师范大学17个院系,包括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在校的本科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实际547份,回收率为94、3%。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主观题三种方式来回答问题。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旨在对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为高校就业指导和人才培养提供资料与对策研究依据。 调查结果呈现出几个问题: 一、多数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 (1)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继续深造”,它们分别为41、76%、28、57%、27、84%。调查显示,在面得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 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27、84%,有过四分之一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

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优越的职业需要优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学生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等因素。这一现象值得认真分析研究,其利与弊何在?其利在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忧虑的是它反映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欠缺,社会压力的承受力不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了回避的方式,职业期望趋于“非风险化”。这种现象还可以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评价中看出,见图1所示。22、92%的同学对就业前景持有“不容乐观”的评价,这里除了客观实在的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因素问题。由此可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心理辅导工作是必要的。 (2)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4%。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职业价值:结合专业特色,务实肯干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选择就业岗位上,更多的是趋向于“学校或科研机构”、“行政机关或事业单位”(调查结果见图3)。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本次实践项目旨在聚焦大学生自主就业这一新兴热门话题,当今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而作为一名大二学生,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调查实践,结合实地调查,深入搜集资料、采访各地学生、调查问卷发放汇总,详细的了解在校大学生自主就业情况,同时,对于自己的学识内涵和以后的就业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考虑。 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通过搜索资料、访问周围大学生、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和最终形成报告这一系列的过程,来完成本次实践。 1.搜索资料。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主要通过实地观察,与同学交流,上网浏览信息等方式,初步了解了学生对于选择就业的看法和态度,对目前大学生就业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2.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访问调查对象。根据初期得到的资料,通过整合,针对不同的两类调查对象,编写了一份调查问卷。一是针对普通在校学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大范围的掌握全部学生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态度和了解程度,以方便之后的分析总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广泛性。二是针对已毕业大学生的深入调查,主要旨在了解这些在面临生存压力学生的创业诉求、规划及成果,通过实地的走访,面对面的交流,真实的采集了调查数据。两类人群均具有很高的研究分析价值,是本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3.结合问卷、采访记录和调查数据分析,形成实践总结。通过四天的调查访问,结合相关数据,经过理论提炼、撰写实践论文、总结实践成果,最终形成了本次的实践总结。 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已大学毕业但至今未就业。当我们不断在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时候,他们在想什么?他们的家庭是什么感受?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提纲

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提纲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调查员:刘真学号:2010050201 班级:10电子商务一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迅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不断调整,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不断变化。在新形势下,了解、分析大学生的最新择业心态,进而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参考策略,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也因此成为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 一、本次调查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调查,根据本次问卷结果分析,作出如下 结论: 1对就业前景抱有乐观的心态的占66.7%,说明我国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高校的学生就业带来推动的作用,工作仍然不好找;但仍有16.7%的人数对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或不清楚的态度,认为在金融的冲击下很难能找到工作。 2.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 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优先考虑的前三项是“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 后就业”、“其他”,它们分别为50%、33.3%、16.7%。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 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可以看出:先就业后择 业其利在于使学生们能先了解社会,增加工作经验,缓冲就业压力,从而寻求 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能促进人才素质的提高,改善我国人才结构,增强我 国高级人才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就业取向: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 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发达城市占多数。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经济发达地区与国际接轨更便捷,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再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工作的稳定”“薪酬”的需要都密切相关。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也为学生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作出了有力的保证,故此,这是吸引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4.择业因素:专业对口为主,薪酬高低为辅 在择业方面,有33.3%的人选择了与自己的专业接近的职业,认为专业接近能更好地、更快地熟练工作,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也有66.7%的人认为与专业不对口也没有关系,造成这原因的可能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其心态存在不积极的因素,可能等工作稳定下来在作安排吧。另外,有66.7%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大企业里工作,希望自己能在里面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在薪酬方面,,有66.7%的人的工资的要求也不高,月薪都是限定在1500-2000之间,再有,2000以上的占33.3%。并且大部分人职业稳定的都愿意从底层做起,从低做起的占83.3%,发挥自己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爬起来,也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坚强不挠的、迎难而上的就业精神。

中国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八大走向

中国大学生就业趋势的八大走向 ◎政府从就业市场的主导位置上逐步后撤,社会及学校积极参与,毕业生成就业最终的主体。 就业是谁的事情?是政府的,还是学校和个人的。现在实际的情形是政府、学校和个人都特别着急。可以说,就业这事是方方面面十分关注的事情,所以,年年的招聘会一场比一场隆重,大家像赶集一般,不过,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就业会成为个人的事情,政府和学校参与的力度会有减弱的趋势。 从国外的情况看,学校是一个提高素质和知识的地方,能不能找到工作可能更多的是学生私人的事情。 ◎现行偏重于“成品包装”的就业指导模式将为“产品设计”式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提升就业力的新模式所代替,大学生将更加关注个人发展的持久性,而非把重点放在可就业性上。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呈现出一个捞进篮子都是菜的局面。大多数学校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绝大多数的学生把眼光放在形象工程上,而不是素质工程上,着眼于当下的就业,而不是持久的事业与生活。 普遍流行于大学校园的形象工程包括:注重个人形象,讲究穿着得体,甚至不惜重金美容和整容。在寄送和递送简历时,大贴美女照、帅哥照。临时抱佛脚式地学几招制简历的技巧、面试技巧和沟通技巧。 中国人民大学唐钧的研究表明,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做出规划的大学生只占37.7%,还有60%以上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没有做出规划。 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学生看到了现行就业指导的盲目性和机会主义色彩,可以想见的是,就业指导将会从成品包装转而向产品设计和强调个人发展的目标转向,就业指导工作将走出以包装为重心的时代而进入一个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的时代。 ◎就业力培训将会从学校独自承担过渡到由到由学校、社会共同完成,职前教育和生涯管理培训将掀热潮。就业力及人生规划到目前为止,还处在一个启蒙的阶段。在一个需要终生寻求就业的时代,个体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对人生的主动设计和主动管理来保证自己生活的高品质。 返回顶端 在这样一场启蒙运动中,各高校的教育改革将会如火如荼地展开,大量的职业设计及能力提升的课程和培训将进入到大学的课堂。 实际上,在国外许多小学的课程和游戏中,也会有意无意地把未来的生涯资讯和职场情况传达给学生,如美国的小学游戏就会有投资的模拟活动。 不过,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职业及生涯状况,仅靠接受一次或几次培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随着行业、社会及职场特点的变化,重新学习和重新培训的任务十分严重。 在国外,几乎没有大学生不去接受心理的或者是就业、职场的专业辅导,接受这样的指导,会让自己的人生规划变得更加合理、科学和可更具操作性,更符合社会的趋势与潮流,从而保证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社会需求不会发生错位。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2013年5月~6月 调查地点:江苏师范大学 调研者: --班

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职业价值观的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 准确把握大学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了解影响其选择的各种因素 二、调查对象:江苏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三、调查内容: 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态度,观点,想法,期望。。。 四、调查方式: 1、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总结 2、资料调查——上网或看书收集相关资料作为参考鉴 五、调查时间: 2013年5月~6月 六、调查地点:江苏师范大学 七、调研者: 调查者基本情况:一、年级结构:大四 二、性别比例:男生60%,女生40% 三、专业结构:文史类65%,理工科类35% 对于本次实践的总结如下: 本次总共调查了50位同学,其中面对面调查10名,其中有效调查8名,问卷调查40名,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0份。总共有效调查48人。这48人中准备考研的16人,准备找工作就业的26人,而还有6人准备做其它事情。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一大学毕业后去向

首先,选择就业还是找工作。选择就业的同学虽然知道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但是他们大多数因为自己对于考研没有信心,而对于自己的专业还是比较看好。而选择考研的同学,大多数是因为感觉就业压力太大,本科毕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或者认为自己专业的就业前景不好,想转到其他专业。这些同学大多数都是想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和以后的岗位层次,而想立志于科学研究的人是很少的。考研的16人中,不存在男女区别的问题,男生有7人考研,女生有9人,从此也可以看出,就业与考研的压力对于男女生是同样重的。在找工作的同学中,仅有6人已经找到工作,只占一小部分。 二、就业形势 每位同学都认清了当今就业以及以读研之后再就业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因此认为自己还是欠缺一些竞争力,这些包括沟通能力、面试技巧、运用计算机、外语的能力以及工作经验等,这些都是招聘的企业很看重的。此外,虽然工作不好找,哪怕读研之后也是,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对自己的未来很乐观,大家都认为只要自己奋斗就会有好的收获,将来也一定会得到满意的工作,实现自己的报复。对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态度时,绝大多数的人认为通过努力应该可以找到工作,而认为胸有成竹,少部分人认为现在就业困难很大,对就业形势很是担忧。 三、择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方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方向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方向调查报告 xx年代新好青年,独生子女第一代……现在的大学生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11月20日后,各招生单位将会蜂拥进入各高校抢人才。那么究竟大学生们最喜欢去什么企业?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是什么?他们怎么找工作? 最近,由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大学就业》杂志所做的一份《首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就对此给出了答案。 一、大学生最希望从事什么职业? 不同单位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别,而同一个单位内部职位也是千差万别的。就像计划经济时代工厂里“坐办公室”与“进车间”一样,这中间不仅有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的差别,同时还有工作地位的差别。这次调查的职业问卷栏中专业技术(26%)、管理(24%)和策划(19%)等位于前列,而这三种职业也是目前社会上比较吃香、发展前景较好的,现在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更加趋于实际,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理想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职业价值观方面大学生对社会的趋同。其结果必然造成学生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与毕业生本身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前三位之下顺延为销售人员8%、行政人员8%、公关人员7%、财务人员4%和其他4%。二、大学生选择职业的标准是什么? 高校学生职业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据1995年浙江大学学生就业价值调查和1996年《北京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收入高是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第一因素。而对这次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因素为发展前景(19%),其次为施展才干(18%)、薪酬福利(16%)。虽然收入(薪酬福利)依然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主要因素,但已退居第三位。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对学生来说,就业的心态理性化,心理上比较稳定;对用人单位来说,则个人事业发展前景上更多,变提供高薪福利为提供人才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从而迎合毕业生在事业成功和实现个人价值上的追求。 除前三位外,工作环境占13%、经济效益占11%、所在城市占9%、专业对口占4%、出国机会占4%、解决户口占4%、知名度占2%。 三、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 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传统的三强依然没有改变,只是上海已取代北京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32.37%的大学生将它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广州、大连等城市也是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就业城市。在吸引人才方面,上海凭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和人才政策的调整走在了其他城市的前面。 地位排行为:上海32.25%、北京27.56%、深圳12.56%、广州6.85%、大连5.01%、西安1%、重庆0.94%、武汉0.52%以及其他城市共占13.79%。 四、大学生想挣多少钱? 大学生对职业的报酬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工资待遇。在调查数据中大学生对工资待遇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工资底线从300元到4000元以上不等。如果我们考虑一些专业、学历的差异以及地区间的差异,依然可以认为,文科不及理工科,本科生不及研究生,发达地区、大城市的学生工资要求远远高于其他城市和西部地区学生的要求。那一世范文网 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们对薪水的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元。19.59%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元,认为-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0.94%;另外,希望自己的月薪在3000元到4000元的占17.22%,希望在每月4000元以上高收入的人数和1000-1500元其中认为每月能挣4000元以上的与希望值在1000-1500 元的大学生数量相当,各约占15%。只有9.4%

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工作想法

大学生就业情况及工作想法 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时都面临就业和择业的问题。暂不说你所学的专业和你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是否对口?或者说在你将来人生中你可能从事多种工作涉及多种行业,而其中必定有最适合你发挥才能的工作或岗位,或者你从事时间最长的工作或岗位。一个大学生在毕业走出学校走入社会时,首先就会遇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你的工作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二是社会对你的接纳程度。而工作不仅仅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测验自己的能力与自己存在价值的体现。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后都会有关于工作的诸多感慨。 我有一个学会计的姐姐,去年刚毕业去了一家制药厂工作。和她出去玩的时候经常听她说一些关于她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让我感触颇深。我知道了毕业工作不仅仅是离开学校到工作岗位到点上班,下班。到期拿工资逛街等。她有着对自己工作的期望,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在工作期间有所提高。对社会生活有着诸多的不顺,但还是认认真真的工作,踏踏实实的从生活中学习,好让自己更适应社会生活。由此,我想是不是所有毕业生都会有些自己关于工作的想法呢,所以对大学生就业及对其工作的想法我做了一下采访: 同学一:杨晓慧 学校:吉首大学专业:旅游管理方向毕业时间:2010年6月 访问记录: 问:在毕业之前,你有过别的例如考研的想法吗? 答:有过,但是年龄问题,被迫选择就业。 问:那你都给哪些单位投过简历? 答:各种旅行社,相关的旅游网站如:新浪的旅游频道,还有各种学校,因为我在大学期间考取了教师资格证书。 问:就业和你的方向一致吗? 答:不一致,但是实习期间还是有尝试在相关旅游机构实习,同时发现就业地点等和自己实际不符,所以有了别的计划。 问:那你对自己毕业之后的新的计划有哪些? 答:我是女生,家里还有要上大学的弟弟妹妹,所以我打算留在出生地,考取当地的公务员或其他事业单位和学校老师。 问:最后结果如何? 答:我通过考试考取了我们浑源县农村信用社的收银员的职位,这是一个事业单位,职位稳定,薪水和福利都很适合刚刚毕业的我,虽然专业不对口,但是自己的能力也是可以胜任,通过实习期,我可以正式上岗,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可以很快脱颖而出。 同学二:魏同学毕业院校: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土木工程 毕业时间:2010.7.7 现工作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采访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