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南昌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西省南昌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南昌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I卷阅读题

甲必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一3题。

近年来伴随着不少国家的宽带化战略的实施、云计算服务的起步、物联网应用的铺开和移动互

联网的崛起,数据量与时俱增,数据处理能力也发展迅速,数据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其资源属性越加明晰,显示出开发的价值。同时,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要求快速的反应和精细的管理,急需借助对数据的分析来科学决策,催生了对大数据开发的需求,大数据被称为将引发生活、工作和思维变革的一次革命。

大数据是相对于一般数据而言的,目前对大数据尚缺权威的严格定义,但较普遍的解释是指

“难以用常规的软件工具在容许的时间内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规模大是大数据的标志之一,但大数据之所以难处理不仅在于规模大,更大的挑战是其随时间的变化快和类型的多样性,根据可否用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视图来表示而区分为结构型和非结构型数据,照片和视频等就是典型的非结构数据。随时间和类型的变化增加了大数据的复杂性但也同时丰富了大敷据的内涵。通常用4V( Volume、Velocity、Variety、Value)来反映大数据的特征,即量大、增长快、多样性和高价值。从这一点来看,对大数据仅仅冠以“大”这一形容词是不全面的,只不过在大数据的4V中,规模相对于变化和类型这两个特征容易定量,而且即便是单一类型的数据集(例如文本文件),只要有足够的规模也能称得上大数据。数据的规模越大,通常对数据挖掘所得到的事物演变规律越可信,数据分析的结果也越有代表性,因此对大数据这一词汇突出其规模大这一特征也是可理解的。

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方法,伴随大数据产生数据密集型科学,有人将它称为是继

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和计算科学之后的第四种科学研究模式,这一研究模式的特点表象为不在意数据的杂乱,但强调数据的量;不要求数据精准,但看重其代表性;不刻意追求因果关系,但重视规律总结。这一模式不仅用于科学研究,更多的会用到各行各业,成为从复杂现象中透视本质的有用工具。有人担心从大数据中发现事物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做法强调了有章可循,可能会妨碍创新。

事实上检验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还是管理创新,不是看是否使用新的模式或颠覆性技术,而是看应用领域酌开拓和

市场上的引领,成功的重要因素正是符合客观规律。苹果公司的iPhone用触摸屏代替键盘并开发了AppStore应用商店,完善了移动互联网的产业链,开创了移动智能终端时代,方便了用户的使用,顺应并引导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是大数据思维与创新文化结合的范例。

大数据还是一个新学科,大数据技术是指设计用于高速收集、发现和分析从多种类型的大规模数据中提取经济价值的新一代技术和体系,涉及数据存储、合并压缩、清洗过滤、格式转换、统计分析、知识发现、可视呈现、关联规则、分类聚类、序列路径和决策支持等技术。大数据将带动起大数据产业和市场,包括服务器、存储器、联网设备、软件与服务。总之,大数据服务业属性大于制造业,对其他产业的影响大于对直接产业的影响,社会效益大于直接经济效益。大数据影响之大和受到广泛重视也正是因其溢出效应明显。

(作者:邬贺铨。摘自《科学与社会》2014年第1期有改动)

1.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数据是伴随着各种现代信息量剧增、各行业信息化程度提升、各类信息资源属性日益明晰+

而开发的。 B.大数据是指难以用日常的软件工具在许可的时间内对有关内容进行集合的各类数据。

C.大教据不仅仅在于数字“大”,而且还有增长变化快、品种类型多、价值高昂等特征。

D.大数据分析结果所具有的代表性,取决于对数据挖掘所得到事物演变规律的可信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数据的类型有多样性,能用表格或关系数据库的表和视图来表示的为结构性数据,否则为

非结构性数据。

B.大数据可以催生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模式——数据密集型科学,这种模式应用广泛,并能从事

物复杂的现象中透视其本质,因此说大数据也是一种方法。

C.从大数据中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的做法,不仅不会影响创新,而且有利于开拓和

引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和市场。

D.大数据作为一门新学科,其技术涉及领域众多,带动的产业市场广泛,其服务业的属性、影响’和效益明显超出预期的社会效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大数据运用的一项是

A.某市市民上街反对“PX化工项目”上马,就在市民集会前—周,有关该项目的百度搜索关注度剧增。

B.某数讯公司掌握了2万部电影、6万名艺人、4000位导演的数据资料,并能对微博关注影视娱

乐的1.2亿人进行偏好分析。

C.某学校对全校4000名学生的个人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结合平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进行当而

谈话或家访,并及时更新有关资料。

D.某商业机构基于每月几千万的网络购物数据,结合网络产品的大众评分,开发搜索引擎“南方神”,供在线购物者浏览,在线购物人数增加一成多。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黄裳,字文叔,隆庆府普成人。少颖异,能属文。登乾道五年进士第,调巴州通江尉。益务进

学,文词迥出流辈,人见之日:“非复前日文叔矣。”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则取民。裳赋《汉中行》,讽总领李蘩,蘩为罢籴,民便之。改兴元府录事参军。以四川制置使留正荐,召对,论蜀兵民大计。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时光宗登极,裳进对,谓:“中兴规模与守成不同,出攻入守,当据利便之势,不可不定行都。富国强兵,当求功利之实,不可不课吏治。捍内御外,当有缓急之备,不可不立重镇。”其论行都,以为就便利之势,莫若建康。

其论吏治,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计资考以久其任。其论重镇,谓自吴至蜀,绵亘万里,日汉中,日襄阳,日江陵,日鄂渚,日京口,当为五镇,以将相大臣守之,五镇强则国体重矣。除太学博士,进秘书郎。裳久侍嘉王邸,每岁诞节,则陈诗以寓讽。初尝制潭天仪、舆地图,侑以诗章,欲王现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其后又以王所讲三经为诗三章以进。王喜,为置酒,手书其诗以赐之。王尝侍宴宫中,从容为光宗诵《酒诰》,日:“此黄翊善所教也。”光宗诏劳裳,裳日:“臣不及朱熹,熹学问四十年,若召置府寮,宜有裨益。”光宗嘉纳。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裳为人简易端纯,每讲读,随事纳忠,上援古义,下揆人情,气平而辞切,事该而理尽。笃于孝友,与人言倾尽底蕴。耻一书不读,一物不知。推贤乐善,出乎天性。嘉定中,谥忠文。子瑾,大宗正丞兼刑部郎官。孙子敏,刑部郎官。

(节选自《宋史·黄裳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益务进学务:致力于。 B.谓立品式以课其功课:表彰。

C.光宗诏劳裳劳:慰劳。 D.下揆人

情揆:揣测。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B.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C.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D.迁国子博士/以母丧去/宰相进拟他官/上问裳安在/赐钱七十万/除丧/复召。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裳爱读书,以不读书感到可耻,他写的文章高出同辈入一筹,受到当时人的夸赞。 B.黄裳体恤百姓,他作<汉中行》,希望李蘩罢除“和籴”之法,让老百姓得到便利。

C.黄裳关心国家安危,他写了—封奏疏给皇帝,进言富国强兵的方法,设立重镇建立行都的意义等。

D.黄裳善于讽谏,他曾制作浑天仪、舆地图来劝喻嘉王,后又写诗进献嘉王,嘉王非常高兴。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欲王现象则知进学,如天运之不息,披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并域而未归。

(2)裳每劝讲,必援古证今,即事明理,凡可以开导王心者,无不言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吴文英

剪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①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⑦。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注:①红情、绿意:剪彩为红花绿叶,即春幡,可以戴在头上。花信: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②幽素:幽情素心。 8.“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分析其在全词中的作用。(5分)

9.全词从哪三个方面反衬了诗人的孤寂愁苦之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

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2)杜牧《阿房宫赋》中“'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

的气势,给人以雄伟壮观的印象。

(3)柳宗元在《小石潭记》里写潭中的鱼,先是鱼儿一动不动,接着“”写鱼儿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似与游者相乐”。

乙选考题

请从三囚大题中选—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八千岁

汪曾祺

①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他如果不是一年到头穿了那样一身衣裳,

也许大家就不会叫他八千岁了。总是一身老蓝布,年复一年。有些地方已经洗得露了白色,打了许多补丁。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

②八千岁开米店。店堂里一块竖匾:“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僧道无缘~概

不做保”。和尚来化缘,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叫花子知道不管怎样软磨硬泡,也不能从八千岁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也就都“别处发财”。

③宋侉子是个世家子弟,吃喝嫖赌,无所不为,特别爱养骡马。没几年就把祖产挥霍去一半,干

脆做起了骡马生意。他相骡马有一绝,一次只买几匹,但要是好的,很大的价钱买来,又以很大的价钱卖出。那一年,他

带回两匹大黑骡子,来看的人不断,一问价钱,就不禁吐了舌头。八千岁带着儿子到宋家看了看,心里打了一阵算盘。他知道宋侉子的脾气,一口价,当时就取了八百大洋,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达件事哄动全城。一连几个月,八千岁买骡子的壮举,成了大家茶余酒后的话题。

④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

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他不看戏,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稻仓里有许多麻雀,宋侉子有时拿扫帚拦空一扑,能扑下十几只,说这是下酒的好东西。八千岁可不吃这种东西,有什么吃头!

⑤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

⑥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却入了青帮,从此就无所不

至。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

⑦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

换。他不是上过一年美专么?他有一匹鸟骓马,请宋侉子来给他看看,嘱咐宋侉子把自己的踢雪鸟骓也带来。千不该万不该,宋侉子不该褒贬了八舅太爷的马。八舅大爷问:“你那匹是多少钱买

的?”宋侉子知道反正这匹马保不住了,就顺水推舟,很慷慨地说:“旅长喜欢,留着骑吧!”——“那,我给你画一张画吧!”

⑧宋侉子拿了这张画,到八千岁米店里坐下,说不出话来。八千岁劝他:“算了,看开一点。”宋侉子只好苦笑。

⑨没想到,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

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

⑩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

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

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肯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

(l)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丁西林在北大担任物理系主任期间,广纳人才、整订术语,树立起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风,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图书馆,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B.上海物理研究所创办时步履维艰,十年后就已经初具规模,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与丁西林艰苦奋斗,锐意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C.丁西林的戏剧创作从一开始就达到了高水准,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成熟,是因为丁西林自幼

喜爱文艺,求学期间积淀了丰厚的文学底蕴。

D.丁西林的戏剧在题材上并无特色,而是以一种轻松、幽默、含蓄的风格显出个性,善于用夸张丰富剧情,使情节波澜起伏,妙趣横生,让观众欣赏后发出会心的微笑。

E.无论是从事物理学研究工作还是在建国后从事文化交流工作,丁西林都没有放弃对戏剧创作

与发展的探索,剧作广受欢迎,意义深远。 (2)请结合材料简述丁西林“凤毛麟角一般的可贵”表现在哪些方面o(6分)

(3)文中说,丁西林“用这套思维去观察、思考、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然也具有一种别样的色彩”。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丁西林的剧作有哪些“别样的色彩”。(6分)

(4)丁西林的“不器”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并据此分剐谈谈你获得的启示o(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行进在幽深的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颤心惊。

B.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有人还希望过古代隐士那挥洒自如的生活,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C.作者是否想过,读者看到这文章里俯拾皆是的错别字会是什么感受?

D.一个人单打独斗难成事,你要知道团结才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正所谓“三人成虎”嘛1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大范围、高力度的审计整改,向那些潜在的违规者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并对他们起到震慑作

用:不仅任何违规行为要被发现,而且也要被切切实实地进行整改。

B.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将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编织更加结实细密的社会保

障网,让全省城乡各类困难户总数在原有基础上减少一倍。

C.“江西风景独好旅游推介会”彻底抛弃传统推介手段,采用视频短片、民俗表演等相结合的综合表现形式,让观众们身临其境领略江西旅游魅力的美好体验。

D.职工公积金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低收入人群更希望看到的公积金政策变化是增加贷款额

度,降低使用公积金贷款的难度。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这既避免了海洋开

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①而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还可以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

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

②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往是有

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

③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

最佳方案。

④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

⑤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

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

⑥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A.①③②⑤⑥④

B.②⑤①③④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④⑥①③②⑤

16.下面是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孩子上网相关行为的情况调查表,请结合具体项目和数据完成后面

的问题。(5分)

(1)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家长对于子女上网的内心矛盾在于:。

(2)请综合学生、家长和学枝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每一角度不超过12个字)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语或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维生素过去叫做“维他命”,①,维生素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已

知的已有20余种,包括维生素A、B、C、D、K等。每个人需要的维生素量很小,②人体一

旦缺乏了维生素,不仅生长发育要受到影响,③。例如缺乏维生素B,就会患脚气病、神经

炎、糙皮病等。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头攒动的旅游景区,乘坐观光缆车上山下山的游客络绎不绝。缆车给游人们带来了便

利,也引发了大家的感慨和议论。

有人说:“缆车真好,一路轻松游览,居高临下,极目楚天。”

也有人说:“坐缆车是轻松,可一路摇摇晃晃,让人提心吊胆,哪有心情赏景呀!”

还有游客说:“这缆车太快了,还没看清美景,就匆匆过去了。”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B(“大数据是对有关内容进行集合的数据”错,原文是说“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

2.D(“从而受到广泛重视,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应”错,原文是“大数据影响之大和受到广泛重视也正是因其溢出效应明显”)

3.C(根据文意,C项所指数据不符合大数据的特征。)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小题每小题3分)

4.B(课:考核)

5.D

6.C(黄裳非上奏疏,而是进谒并答对。)

7.(10分)(1)想使嘉王看了天象就知道要使学业有进步,就像天地运行一样不停止,打开地图就能想到祖宗的疆土有一半被异族攻占,至今还没有收复。(得分点:“进学”“不息”“披图”各1分,语意2分)

(2)黄裳每次讲学,必定援引古代事例论证今天的事情,面对眼前事物说明道理,凡是可以用来启发劝导嘉王之心的,他没有不说的。(得分点:“援”、“即”、“开导”各1分,语意2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 (5分)夕阳不肯轻易落山(1分),东风又带来了春的讯息(1分)。切合“除夜立春”的题意(1分),表达除旧迎新之意(1分)。抒发了作者对即将逝去的一年的恋恋不舍,和对新年到来的感慨。(1分)

9.(6分)(1)初春之美景,东风应期而来。

(2)他人之欢乐,剪裁花叶,热闹守夜。

(3)昔日之温馨,伊人擘柑。(每点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6分)(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每空1分,每错、漏、添一字,该空不得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1) (5分)答D给3分,答C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B项原因表述不完整;A项“以八千岁与宋侉子的友谊为主线”与原文不符;E项“盗亦有道”“讲究江湖道义”的解释不合原文,实际上更凸显此人的无耻霸道)(2)(6分)①精明节俭,生意上精打细算,生活要求低;(2分)②冷漠吝啬,不为别人作保,不肯接济他人;(2分)③保守刻板,迷恋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一尘不变。(2分)(3)(6分)①结构上,将作品中的人物、情节串联起来,推动情节发展,使前后情节连贯可信;(2分)②艺术手法上,起到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宋侉子的豪放通达,更凸显八千岁的吝啬刻板;(2分)③主题表现上(或人物关系上),宋侉子与八千岁的信义之交,和宋侉子与八舅太爷的虚与委蛇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小说的主题。(2分)

(4)(8分)含义:体现了八千岁人生哲学的改变,对自己的吝啬、冷漠有了一定的反省。(2分,意思对即可)

艺术效果:①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2分)②人物情感表现上,表现了八千岁对八舅太爷这类不义之徒的强烈愤慨,情感不再麻木;(2分)③思想内容上,以八千岁的性格转变映衬时代变迁的讯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2分,意思对即可)四、实用类阅读(25分)

12. (1) (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C项说法不完整,只是一方面的原因;A项“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一个图书馆”是在上海物理研究所时的事迹;D项“题材上并无特色”语过绝对,“善于用夸张丰富剧情”与原文不符)

(2)(6分)①从人物身份上看,丁西林是物理学家,从事戏剧创作是业余身份;(2分)②从作品上看,艺术上成熟,与流行的社会“问题剧”不同,风格轻松、幽默、含蓄;(2分)③从后世影响上看,他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喜剧作家之一,执著于独幕剧创作的艺术实验,在中国话剧史上意义独特。(2分)

(3)(6分)①从平常小事中发现与挖掘喜剧因子,刻画深入细致;(2分)②通过破坏生活中正常的承接与因果,产生独特的喜剧效果;(2分)③对人物态度有着科学客观冷静的处世态度,悲悯大于愤激,具有独特的幽默品格。(2分)

(4)(8分)①事迹:丁西林一生在科学研究、文学创作、文化交流等多个领域有所建树;

启示:应使自己的潜在才能、个性获得全面发展和实现。

②事迹:丁西林不仅关注自然,还关注生活、人生,善于将不同学科融会贯通;

启示:人生关注的对象不局限自己的专业,关心人类一般事务。

③事迹:丁西林的戏剧融入了科学训练培养的思维,创作风格独特;

启示:将科学的理性思维或人文的感性思维向不同领域运用,开拓创新。

④事迹:丁西林常年的科学研究形成客观理性的处世态度,故而剧作品格不俗,引人深思,让人会心一笑。

启示:用科学的客观理性和人文的良知热忱关照人生世态,才能获得更丰富的人生感受。(每点2分,其中概括材料1分,启示1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3分)C(C项,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形容地上的某一些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也说“俯拾即是”。此处使用正确。A项,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此处使用错误。B项,挥洒自如,比喻写文章、绘画运笔不受拘束。此处使用错误。D项,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此处使用错误。)14.(3分)D(A项,语序不当,“任何违规行为”应放在“不仅”前面。B项,不合逻辑,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减少一半(或二分之一,或百分之五十)”。C项,成分残缺,应在“观众们”后面加“获得”。)

15.(3分)C(结合画线前一句,合理安排“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三者的顺序。)

16.(5分)(1)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2分)

(2)学生: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学校:加强管理,严格规定;家长:积极引导,平等交流。(言之成理即可)(3分)17. (6分)①顾名思义②但它对人体却发挥着重要作用③甚至有时还会引起一些疾病(每句2分)

六、写作(60分)

18.略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口角(jué)匹(pǐ)配当(dāng)机立断 B.勉强(qiǎng)联袂(mèi)垂涎(yán)三尺 C.龟(jūn)裂给(gěi)予否(pǐ)极泰来 D.抨(pēng)击赝(yàn)品揠(yǎn)苗助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塑象赡养噤若寒蝉徇情枉法 B.暴戾幅射煞费苦心前倨后恭 C.校勘陷阱黯然消魂棉里藏针 D.魁梧缥缈天花乱坠瑕不掩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冰心老人一生都在用爱心关爱众生,以一贯的从容和,燃烧自己,烛照世间的人。 ②这种难度极高的动作,受过专门训练,一般的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③对古人写文章,我还是出了一点道理:古代散文家的文章中都有节奏,有韵律。 A.幽雅除了琢磨B.优雅除非琢磨 C.幽雅除非捉摸D.优雅除了捉摸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条路原先设计路宽50米,最后专家们还是从长计议 ....,决定改为60米。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 C.他这个人平时看上去和和气气、嘻嘻哈哈的,但只要有损害他人的利益,哪怕是一 点点,他也会老羞成怒 ....。 D.他已经逃到美国,你叫我们在国内找,这和海底捞月 ....有什么两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银行对申请贷款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B.这两起走私案件,不仅数额巨大,而且长期作案,竟一直没有被发现。

2019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9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书院的精神 中国传统书院的根本精神,就是教之以为人之道,为学之方,这是教育的根本理念和宗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教育。《礼记·学记》中明确指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教之以为人之道和为学之方。 中国传统教育是将知识和德行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近年来,教育界提倡与世界接轨,实际上就开启了一个误区:在西方的教育传统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般是分头进行的,学校是知识教育的场所,教堂是道德教育的场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集于一身的,书院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理念。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中,德育教育又是放在第一位的,为人之道是传统书院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即使是知识传授,也不是灌输书本、章句的知识,而是教会人们发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这就是为学之方。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明确规定了教育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八岁到十五岁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这个阶段的教育注重的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十五岁以后大学阶段的教育,“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注重道德修养、尊师重道,这都是围绕着为人之道展开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 朱熹还提出了六条读书方法,这六条实际上也是书院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为学之方,从学习到实践的过程朱熹都提到了。 首先,中国古代书院的理念和宗旨是围绕怎样做人、成为怎样的人来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一个真正的人。我们经常会强调职业道德教育,但一个人连做人的道德都没学会,怎么可能会遵守职业道德呢?如果他能够遵守做人的基本道德,他也会遵守职业道德,二者之间是本末的关系。“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之道是根本,只有抓住“本”,“末”才能产生,用王弼的话讲就是“举本统末”,“举本”才能“统末”。 其次,书院也继承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个方面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不管你的资质、身份如何,都是“有教无类”;另一方面,又要根据不同的资质进行不同的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 再次,书院教育理念中根本的一点就是启发式教育。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式教育的关键,然后才有“引而不发,跃如也”。因此,学子一定要自觉主动地提出学习要求,老师才能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传统的书院教育都是自觉自愿的,古代常见学子背着粮食跑到深山老林来求学,主动性很强,做老师的就爱收这样的学生,对这样的学生才能进行启发式的教学。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学生才可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此外,书院坚持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自学为主,相互切磋,教学相长,自由讲学。这是书院非常好的传统。书院的精神是:注重学术研究,深化学理探讨。 最后,书院还有一个传统,就是密切的师生关系,师生如父子,书院如家庭,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们过去也常讲君父、臣子,父母官、子民,这都是通过父子关系构建一种亲情,然后达到融洽的关系。是的,中国古代确实是家国同构,古人常把国天下变成家天下,然后把家天下推扩到国天下。近百年来,我们批判宗法血缘制度的核心也是直指家国同构,不能否认家国同构确实有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也还有其他的维度,把地方官称作“父母官”,把官员、百姓的关系纳入“父母、子女关系”中,就绝对的不好吗?父母对子女永远是无私奉献、不计回报的。有这一层关系,恐怕比雇佣关系要好很多。所以,我们看任何问题都不能简单化。当今教育非常需要师生如父子,

2020届江西省高考全真模拟语文试卷(加精)

江西省高三全真模拟 语文试卷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绘画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北宋以后,除了民间画家、宫廷画家等创作群体外,还出现了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参与创作的现象。他们以自身文化人的气质,崇尚和追求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作品中所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在绘画创作中,他们以诗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创作了很多为后人惯称的“文人画”。 诗人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就是中国文人画家基于中国传统画论中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所言的“迁想妙得”,及后来唐代画家张璪所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论,将表现的对象在心中“迁想”成诗的艺术形象的思维过程。中国文人画家的这种诗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学养背景下成就的结果。诗人和音乐家一样,在感情世界里是最敏感的人群,他们所创作的文人画相较西方画家以科学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现的科学的艺术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质,也更显得纯洁与透明。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具体创作中,以顾恺之提出的“传神”的艺术理念为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为最终目的。如宋代画家梁楷所画的《布袋和尚图》和《泼墨仙人图》,以两种粗细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诙谐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国文人画家又以诗人的拟人化手段将表现的对象人格化。如明代画家徐渭在《墨葡萄图》中所表现的“笔底明珠无卖处,闲抛闲掷野藤中。” 基于大文化学养背景的文人画家创作的文人画,在具体的画面处理中,比单纯追求形象与色彩变化的西方绘画艺术显得更有广度和深度。他们不仅追求表现对象的“实”处,还以太极中“阴阳”的理念追求其相对“虚”的空间;进而提出了“计白当黑”的画论,将表现的形象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审美空间,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鱼鸭图卷》、齐白石的《雏鸡》等作品。 中国的文人画家以大文化学养背景铸就了“心旷神怡、超然物外”的冲淡平和的心态,所以在作品中容易叙述心灵的情怀。如宋代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表现的“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画家吴镇的《渔父图卷》表现的“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超然境界。 中国的文人画家在诗、文、书法等各方面的学养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诣。中国文人画,那种集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文人画不但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绘画中的综合体现,而且是世界绘画史皇冠上的明珠。这些传世优秀的文人画作品,足以与晋唐的书法及唐诗宋词,共同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块。 (摘编自了庐《文人画是用诗人的思考方式去绘画,源于“迁想妙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维作品中蕴含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是北宋以后参与绘画创作的诗人、士大夫等各类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中国的文人画家以诗人的思考方式,通过把表现对象提升到诗的艺术境界所创作的很多作品被后人惯称为“文人画”。

(完整)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2020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①建设智慧社会是我国在新时代把握信息化带来的重大机遇、以信息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的战略部署。智慧社会作为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等各种智慧系统 的总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②回顾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三条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的主线。 数字化奠定基础,实现数据资源的获取和积累;网络化构造平台,促进数据资源的流通 和汇聚;智能化展现能力,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呈现信息应用的类人智能,帮助人 类更好地认知复杂事物和解决问题。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信息化新阶段,即以数据的深 度挖掘和融合应用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化阶段,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呈现融合发展新 态势。信息化新阶段已经开启的一个重要表征,就是信息技术开始从助力经济发展的辅 助工具向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转变,进而催生一种新的经济范式——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以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构和智能化升级为前提,其重要表现 形式就是社会活动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环境中的高度智能化,从而形成智慧社会。 ③我国前期的信息化建设在各个领域积累了大量数据。当前,新的数据更是呈现指数增长 态势。然而,要实现从数据大国向数据强国转变,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数字化转型对 高质量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资源的迫切需求,数据的“盘活”和“赋能’’是我们面临的两大难题。所 谓“盘活”,关键是要解决数据开放、流通、共享的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有不同系统、不同领域的数据实现大范围的流通与融合,才能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分析,从而赋予人类观察事物的全方位视角。而“赋能”则是要形成高效分析应用数据的能力。一方面,要重 视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发展数据融合分析的算法和工具,帮助人们分析数据、萃取 价值。另一方面,要重视人们数据思维和技能的养成。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每个人都应形成 基于数据建立概念、解决问题、作出决策的思维方式,并且掌握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分析结果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④社会公共基础设施是为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和服务系统,既包 括公共建筑、交通运输、能源供给等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 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人、机、物三元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网络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同时传统的物理空间基础设施也需要完成深度信息化。万物数字化、万物互联 和“软件定义”将成为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种感知设备、智能装置要嵌入到

2020年4月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保密★启用前 2020年4月山东济南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应该把焦点放在人类会话的形式上。我形象地使用“会话”这个词,并不仅仅指语言,同时也指一切使某个文化中的人民得以交流信息的技巧和技术。在这样的意义上,整个文化就是一次会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以不同象征方式展开的多次会话的组合。信息内容在缺乏媒介的世界里是不能存在的。我并不是说,火灾战争这些从来没有在这个世界的任何地方发生过,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用来宣传它们的技术,人们就无法了解,无法将这一切纳入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些信息就不能作为文化的内容而存在。马歇尔·麦克卢汉有一句著名的警句“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最有效的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用于会话的工具。语言无愧为一种原始而不可或缺的媒介,它使我们成为人,保持人的特点,事实上还定义了人的含义。但这并不是说,除了语言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媒介,人们还能够同样方便地以另一种方式讲述同样的事情。虽然文化多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摘编自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材料二: 最深的恐惧是对未知的恐惧,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这一全然陌生的敌人,阅读新闻,成为一个公民在如此灾难面前,保持知情、消解恐慌、积极防护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这场灾难影响多维复杂,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在撬动事实时,媒体选择让谁发声,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RUC新闻坊对2286篇相关报道做了全面的观察、分析,有以下发现: 一、疫情前期媒体发声受限,导致预警滞后。学界普遍认为,健康传播的透明公开能帮助公众正确认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C.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引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

人教版2020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三第二学期三模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14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第Ⅰ卷共4页,12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A、B、C、D)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第I卷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是烟是雾,我们(辨识/辨别)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坐.高山,上上下下,裹 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 ..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流出/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 (撒/抛)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我们绕过虎山, 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 ...咤.,,。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透 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 ..的景色。 我们沿着西溪,翻山越岭,穿过果香扑鼻的苹果园,在黑龙潭附近待了老半天。山势和 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合谐 ..。 1. 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绮丽(qǐ) 坐 B. 嶙嶙(lín)合谐 C. 喑恶叱咤(chà) 渡 D. 崔嵬(wéi) 瑰奇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辨识流出抛 B. 辨别跃出抛 C. 辨识跃出撒 D. 辨别流出撒 3. 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似有千军万马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2020年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教是指通过诗教化民众的方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使得诗歌在中国古代不仅仅是个人表情达意的方式,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与政治、伦理、风俗、文化等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体现的正是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一些重要思想乃至制度理念被以诗歌的独特形式进行传布与渗透,用来规训人们的言行举止、引导社会文化的路向。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倡导以情感为核心的观念,有助于引导诗教施行过程中凸显诗歌的抒情性本质。不过,不宜忽略诗歌所应具有的智性、理趣和思辨等其他特质;而回归诗歌本体,或许一定程度上能去除传统诗教过分教化之弊,但并非要将诗歌拉回到“内部”,切断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故步自封”中慢慢失去活力、直至萎缩。 至于现代美育主张的“审美无功利”,要考虑到现代美育诞生的时代背景。当蔡元培提出“纯粹之美育”时,他期待的是以“无功利”之审美的“纯粹”性,消除当时“大多数之人皆汲汲于近功近利”的积患。同样,现代诗教也曾表达过强烈的“无功利”的诉求,不过一味追求诗歌“无功利”,会导致写作者狭隘地理解“诗性思维”的含义和价值,皮相地趋附海德格尔大力阐释的“诗意地栖居”,实际上,“诗性”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建立联系的方式;“诗意地栖居”并不表明某种独善其身、超然于尘世之外的态度,它体现的是美与善的协调。朱光潜说:“善与美……它们的必有条件同是和谐与秩序。从伦理观点看,美是一种善;从美感观点看,善也是一种美。”这正是看似“无功利”的审美的辩证属性。当然,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诗歌因能传布重要思想和制度理念,故其影响遍及社会各层面。 B.现代诗歌仅仅有百年历史,缺少古典诗歌那样的魅力,难以影响人们生活。 C.现代诗教应在诗歌与社会文化之间构建良性的互动关系,保持诗歌的活力。 D.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这与现代诗教的理念完全不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提出诗教这一概念及诗教的目的和功能,为整篇文章的论证奠定基础。

中职生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带答案

2018年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升学考试 语文模拟试卷(三)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仓廒.(áo)迤.(yǐ)逦通衢.(qú)胳膊.(bo) B.央浼.(měi)塑.(sù)造敕.(chì)造罥.(juàn)烟眉 C.陶冶.(yě)嗟.(jiē)怨糟.(zāo)蹋斛.(hú)树林 D.瑟瑟.(sè)黏.(nián)合执着.(zhuó)心弦.(xu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含蓄缱绻心无旁鹜流传于世 B.渎职愧杀戎马一生脍炙人口 C.弥补滑稽崇山峻岭富丽堂黄 D.架驭马厩碎琼乱玉两泪涟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与俄罗斯进行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实施“夸父计划”,我国太空探测计划正在迅速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 B.在“建绿色学校、求和谐发展”的活动中,我们提倡的是团队精神,依靠的是广大师 生的力量,一两个莘莘学子 ....又能做些什么呢? C.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 ....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D.目前社会关注的“延长法定退休年龄”与“晚退会不会抢年轻人饭碗”等话题。无论 在老年人中还是在年轻人中,都引起了轩然大波 ....。 4.依次填人下列括号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今天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画所()的奇迹是他的祖先做梦也想不到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多么好的艺术品,它的外形()奇特,它的动作又像天使。人是万物之(),自然界美的()。 A.创造美妙精华化身B.制造奇妙顶端代表 C.制造美妙顶端化身D.创造奇妙精华代表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三者来说,庭院专主静观;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 B.他们因为努力去使那些漫不经心,拖拖拉拉,被动偷懒,不知感恩的员工有一份工作

2020届 广东省广雅中学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

广东省广雅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

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圭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驽《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江西省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题-高考模拟

江西省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题-高考模拟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Ⅰ卷(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荫庇(pì)脑髓(suǐ)恸(tòng)哭熏陶渐(jiān)染B.弥笃dǚ潸(shān)然契(qì)据群雄角(jiǎo)逐c.慑(shè)服谄(xiàn)媚阜盛莞(wǎn)尔一笑D.羞赧(nǎn)拮jié据桎梏(gù)咬文嚼(jiáo)字2.下列词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陷井融洽莫明其妙盛气凌人B.自诩殒落旁证博引察言观色c.风采涣散饮鸠止渴咎由自取D.嬉笑弹劾怨天由人以逸代劳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棒喝(促人醒悟的警告)爱屋及乌(爱一个人连带爱他屋上乌鸦)不齿(不愿意提及)暴珍天物(残害灭绝天生的自然资源)B.齿冷(耻笑)鞭辟入里(言辞或的道理很深刻、透彻)赴敌(赶走敌人)别出心裁(另想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新主意)c.腹议(预先构思)汗颜(因羞愧而出汗)耿耿于怀(怀着心事,很不痛快)瓜田李下(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D.就范(听从支配和控制)绝倒(形容大笑,前仰后合)分庭抗

礼(分裂政权,对抗中央)黄花晚节(比喻人晚年能保持节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读书多年,与书相濡以沫,便觉得与书为友既是雅事,也是乐事。B.古往今来,一切有识之士有为之人,都能够把握自己,以不沉醉于金钱、美女为戒;而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的人,没有不玩物丧志的。c.真是无独有偶,你刚才谈的那个骗子行骗的手法,我在别在地方也碰到过。D.他很有才华,但恃才傲物,同事们都不喜欢他。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我把如此深厚的感情_在我的歌声里,希望引起听众的共鸣。②要认真清查国有企业现有的资产,防止有人借改革之机_国有资财。③为了使这个展览办得更加充实,博物馆领导派出多人到老区_革命文物。④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风景觉得更好。A.贯注侵吞搜集徜徉B.灌注鲸吞收集徘徊c.贯注鲸吞收集徘徊D.灌注侵吞搜集徜徉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因策划实施美国驻东非大使馆而被通缉的阿布纳斯近日在苏丹首都喀土穆落网,现被关押在当地一所监狱里。B.要提高现代文阅读题的准确率,考生平时应多读例文、精做习题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3题。 5月23日,当今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与计算机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 Go)的第一场比赛结束,“阿尔法狗”以四分之一子优势赢得首场胜利.除了围观和好奇,人类骨子里的不服输以及想要看看人工智能到底有多厉害的求胜欲促成了这一挑战。面对人类棋手注定完败于人工智能的结局,人类要做好的准备是全面迎接而非拒绝人工智能,努力去掌控而非臣服于人工智能。。 接纳人工智能是今天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人类演化的必然,更是人们生活的需求。其实,很多人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就是低端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应当看到的现实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具竞争性,未来谁在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中落后,谁就会被淘汰。 2016年3月15日,“阿尔法狗”最终以4比1战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两个月之后,美国白宫就推动成立了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分委会,由其主持和协调撰写了三个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报告:《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国家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战略计划》和《人工智能、自动化与经济报告》。欧盟、英国和日本等也相继发布了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的报告。显然,中国应当参与到这种战略布局当中,这种布局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需要,而且也是赢得未来的利器。 尽管美国对人工智能的布局着眼于产业自动化和提升经济,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早就向各行各业全面渗透,春江水暖的领域主要体现在医疗、制造业、交通、金融、生态环境监测、刑事司法调查等。人工智能并不是只会下棋,还会在不同的领域帮助人,甚至超过人。 然而,无论人工智能有多少个理由可能战胜人,它们首先是在人类为其布置和引导的范围内进行学习,并且它们始终无法获得人的理性分析能力、运用逻辑思考的能力,以及具有情感交流和互动的能力。缺少了这些方面的能力,所谓“人工智能战胜人”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此外,预见性或先见之明也是人类胜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人工智能的地方。凭借未雨绸缪的超前性,人工智能受控于人的装置早就在研发之中。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詹森·多夫曼研究团队已经研发了一个反馈系统,能够让人类操作者仅通过大脑信号就能实时纠正机器人的错误,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其实也是人工智能的内容和应用,即实现控制人工智能的智能。 另一方面,由人掌控人工智能也意味着必须以人类社会的法律与伦理来制约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是如此广泛和深远,不可避免地会触及人类社会各个方面的法律规范、制度和伦理。这意味着,如果不改进和创造新的法律和规范,就无法让人工智能融入人类生活和生产,从而无法让人工智能发挥应有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针对人工智能制定新的法律、形成新的伦理规范,以避免人工智能陷人类于危险境地。 例如,人工智能驾驶的汽车上路,必须改变1968年联合国制定的汽车控制者必须是人而非电脑的道路交通公约。为此,美国于2016年2月改变了这一法律,允许无人驾驶汽车上路。这也表明,此后一系列和各个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可能会改变现行的法律,或者需要制定新的法律。 与此相关的是,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人和机器、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的伦理时,如何规范人工智能也提上议事日程。尽管阿西莫夫在1941年就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后来发展为四定律,但对于今天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而言,这样的法则还是太简单。于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埃德蒙德·阿瓦达和索罕·迪索扎2016年共同创建了一家名为“道德机器”的网站,试图解决人工智能应用的某些伦理问题,体现为三种情况:一是车辆直行,导致4只狗1只猫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乘客死亡?二是汽车直行,导致3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5位遵守交规行人死亡?三是汽车直行,导致5位违章行人死亡,还是撞向右侧路障,导致4位乘客死亡?

江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

江西省2019届高三年级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笃.(dǔ)学兴.(xìnɡ)奋数.(shǔ)九寒天惶.(huánɡ)惶不可终日 B.船坞.(wù)洗涮.(shuàn)生杀予.(yǔ)夺解铃还须系.(jì)铃人 C.瓜蔓.(màn)僭.(jiàn)称俾.(bǐ)众周知偷鸡不成蚀.(shí)把米 D.丰稔.(rěn)积攒.(zǎn)敷.(fū)衍了事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坍塌瞋视绊脚石乐不可知 B.国粹阑珊结骨眼忧患备尝 C.祓除纨绔乐陶陶振聋发聩 D.博奕矛戟大杂烩悬梁刺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左右为难 ....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以公共决策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 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 ....,幻若梦境。 C.再完美的机制也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使要付出 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 ....。 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留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 ....,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表达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在俄罗斯“中国年”活动中,艺术家们围绕以增进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为 宗旨,以提升节目品位为中心,既注重节目的立意,也注重节目的艺术效果。 B.自2007年起,国家语委尝试定期公布新词语,这不仅具有社会学的意义, 而且片段有语言学的意义,它将为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留下许多珍贵的记录。 C.多达25厄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出现无法解释的持续性病症,虽然基 因检测和脑功能成像终将使我们对问题有所了解,但病因也许永远无法查明。 D.短期内,金融危机只对我国某些特定产业的负面影响比较明显,如金融行 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会遭受一定的冲击,进而影响大学生就业。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雨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东家说:“我家地里杏树上有一窝斑斑,(斑斑,方言,即斑鸠)你看那树上斑斑乱飞,怕是有孩子在摘杏儿呢。” D.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被许多学生写成“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 6.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斯梅拉达是以谋杀弗比斯的罪名被判处死刑的,可是弗比斯在接受治疗中从医院逃出来后,为了不使自己的丑行暴露,竟然不去指证真正的凶手,而任由爱斯梅拉达被送上绞架。(《巴黎圣母院》)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2020年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在他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

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 材料二: 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 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一般的小说在进行情节描绘的时候,存在一种天然的便利性,作者不用浪费笔墨在整个世界的构想上,细节的描绘和推陈出新就成了这些小说的长处。作家也不必为新的人际关系、社会行为、世界结构负责,只需直接去描绘既有世界下细微的情感波澜和社会反应即可。相比而言,每一部科幻小说都是在创造一个新世界,每个细节都牵涉新世界的结构,要为人物的行动设计好相应情境,因此他们必须不断插入结构因素的解释。作家一旦将笔墨只集中在这些大的框架上,作品整体的文风就不免显得疏阔。读者依据传统的阅读体验去衡量,往往就会觉得科幻小说过于粗陋,即便是《三体》,在人物设置和情感描写上也显得新异有余,细致不足。 从题材来说,科幻小说关注探索与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对细致的形式也产生排斥,从客观上导致了科幻小说文学性的欠缺。探索的乐趣在于惊奇,要达到惊奇,必须在情节设计上出乎意料。遥远星系、微观世界、新奇未来、不断穿越……在这些或恢宏或奇诡的题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