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020年高考物理押题卷

最新2020年高考物理押题卷

最新2020年高考物理押题卷
最新2020年高考物理押题卷

高考物理押题卷

本试卷共 11 页,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C .分子间的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减小而增大

D .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 18g/mol 和水密度为 1g/cm3 可估算出 1mol 水分子的个数

2. 负压病房是收治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疾病病人所用的医疗设施,可以大大减少医务人员

被感染的机会,病房中气压小于外界环境的大气压。若负压病房的温度和外界温度相同,负压病房内气体和外界环境中气体都可以看成理想气体,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负压病房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于外界环境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

B. 负压病房内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小于外界环境中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

C. 负压病房内单位体积气体分子的个数小于外界环境中单位体积气体分子的个数

D. 相同面积负压病房内壁受到的气体压力等于外壁受到的气体压力

3. 太阳能源于其内部的聚变反应,太阳质量也随之不断减少。设每次聚变反应可看作 4 个

氢核结合成 1 个氦核,太阳每秒钟辐射的能量约为 4.0×1026

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聚变反应在常温下也容易发生 B .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约 4.4×109

kg C .该聚变的核反应方程是4H 11

H 24

e+2e ?10

D.目前核电站采用的核燃料主要是氢核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光导纤维束传送图像信息,这其中应用到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B. 通过两支夹紧的笔杆间缝隙看发白光的灯丝能观察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偏振现象

C .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谱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5.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长为,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当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的运动情况是

A.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

B.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

C.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下

D.运动到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上

6.木箱内的地板上放置一个的物体,钢绳吊着木箱静止在某一高度处。从计时时刻开始钢绳拉着木箱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至第末钢绳突然断裂,此后木箱先向上做与减速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开始竖直下落末落至地面。木箱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地板始终保持水平,重力加速度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 2 秒末物体的重力增大到

B.第 4 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

C.第 4 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

D.第6 秒末物体对木箱地板的压力为 0

7.如图 9 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一侧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中电阻变化时变压器输入电压不会有大的波动。R0 为定值电阻,R 为滑动变阻器,A1 和 A2 为理想电流表,V1 和 V2 为理想电压表。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向a 端移动,则

A.A1 示数不变B.A2 示数变小

C.V1 示数变大D.V2 示数变小

8.2019 年 1 月 3 日 10 时 26 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

着陆,标志着我国探月航天工程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图示为“嫦娥四号”

到达月球背面的巡视器。已知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约为 4:1,其表

面重力加速度之比约为 6:1.则地球和月球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最接

近实际的是()

A. 地球的密度与月球的密度比为 3:2

B. 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比为 64:1

C.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与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比为 8:1

D. 苹果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与它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为 60:1

9.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由向

缓慢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B.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

C. 的电功率增大

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10.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炮弹的实际飞行轨迹不是抛物线,而是“弹道曲线”,如图中实线

所示。图中虚线为不考虑空气阻力情况下炮弹的理想运动轨迹,为弹道曲线

上的五点,其中点为发射点,点为落地点,点为轨迹的最高点,为运动过程中经过

的距地面高度相等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到达点时,炮弹的速度为零

B.到达点时,炮弹的加速度为零

C.炮弹经过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点时的速度

D.炮弹由点运动到点的时间大于由点运动到点的时间

11.如图所示,在跳板跳水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跳过程可简化为:运动员走上跳板,将跳板

从水平位置B 压到最低点C,跳板又将运动员向上弹起,直到运动到最高点A,然后运动员

完成规定动作落入水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下压跳板运动至最低点C 时,其所受外力的合力为 0

A

B.运动员从B 到C 过程中,动能一直在减小

B

C.运动员从B 到C 过程中,跳板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增加C

D.在从C 到A 的过程中,运动员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12.2018 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 5000 米接力赛,中国队夺得银牌。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13.如图所示为电子束焊接机,图中带箭头的虚线代表电场线,B、C 是电场中两点。K 为阴极,

A 为阳极,两极之间的距离为d,在两极之间加上高压U,有一电子在K 极由静止被加速。

不考虑电子重力,元电荷为e,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U

A.A、K 之间的电场强度均为

d

B.B 点电势大于C 点电势

C.B 点电场强度大于C 点电场强度

D.电子由K 到A 的电势能减少了eU

14.我们通常用阴极射线管来研究磁场、电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如图所示为阴极射线管的

示意图。玻璃管已抽成真空,当左右两个电极连接到高压电源时,阴极会发射电子,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下,由阴极沿x轴方向飞向阳极,电子掠射过荧光屏,屏上亮线显示出电子束的径迹。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向z轴正方向偏转,在下列措施中可采用的是 A.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z 轴正方向

B.加一电场,电场方向沿y 轴负方向

C.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z 轴正方向

D.加一磁场,磁场方向沿y 轴负方向

15.在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实验中,用灵敏电流计和线圈组成闭合回路,通过“ 插入”

和“拔出”磁铁,使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相关信息,就可以分析得出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下图为某同学的部分实验记录,在图 1 中,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 2 所示实验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应该向左偏转

B.在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电流计指针应该向左偏转

C.这组实验可以说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线圈的绕向有关

D.这组实验可以说明,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磁铁的磁场方向有关

16.如图所示,双量程电压表由表头 G 和两个电阻串联而成。已知该表头的内阻 Rg=500Ω,

满偏电流I g 1m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头G 的满偏电压为 500 V

B.使用a、b 两个端点时,其量程比使用a、c 两个端点时大

C.使用a、b 两个端点时,若量程为 0 ~10V,则R1 为9.5kΩ

D.使用a、c 两个端点时,若量程为 0 ~100V,则(R1+ R2)为95kΩ

二、 实验题(本部分共 2 小题,共 18 分。) 15.(8 分)

某同学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1) 该同学使用多用电表测量某电阻时,选择开关和指针位置如图 1 所示,若他的操

作是正确的,则该电阻的测量值为 。 (2) 该同学继续用相同挡位测量另一电阻,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减小测量误

差,他再次进行测量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

步骤并按操作顺序排列)。

A. 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

B. 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位置

C. 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位置

D. 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3) 该同学注意到多用电表电阻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而

直流电流、电压的刻度线是均匀的。他在课本上查阅

到多用电表欧姆表的电路示意图,如图 2 所示。请根据欧姆表的电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阻的刻 度线不均匀的原因。

R 图 2

E r

R g R 1

16.(10 分)

用图1 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

(1)研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的主要

实验步骤如下:

砂桶

a.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0。

b.安装好实验器材,调整木板倾角平衡

摩擦力和其他阻力。小车纸带

图 1

打点计时器

垫块

c.在小桶内装砂,用细绳悬挂小桶并绕过滑轮系在小车上,调整细绳方向与木板平

行。

d.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断开电源,取下纸

带并在纸带上标上编号。

e.保持砂和桶的总质量不变,多次在小车上加放砝码以改变小车的总质量m,并

做好记录,重复步骤d。

f.求出每条纸带对应的加速度并填入表中;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图,

以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综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它阻力,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后面不能拖纸带

B.系在小车的细绳上不能悬挂小桶

C.打点计时器必须接通电源

②图2 所示为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T=0.10s,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 m/s2。(结果保留2 位有效数字)

A B C D E

5.10

11.30

18.60

27.00

单位:cm

图 2

③若实验中砂和桶的总质量为m',则从理论分析可得砂和桶的总重力m'g 与细绳

对小车的拉力F 的大小关系为m'g _____ F(选填“略大于”、“等于”或“略小于”)。

小车

垫块

砂桶 ②

某同学在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时改进了实验方案,他用无线力传感器来测量小车受到的拉力。如图 3 所示,他将无线力传感器和小车固定在一起,将系着砂桶的细绳系在传感器的挂钩上,调整细绳方向与木板平行。 请判断在改进后的实验中以下 步骤是否还有必要(选填“有必要” 或“没必要”)。

传感器 纸带

打点计时器

步骤

是否有必要

调整木板倾角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控制砂和桶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车内砝 码的总质量

1 2 A

B

H

D

E

R 三、 计算题(本部分共 4 个题,共 40 分。)

17. (9 分)如图所示,是游乐场翻滚过山车示意图,斜面轨道 AC 、弯曲、水平轨道 CDE

和半径 R=7.5m 的竖直圆形轨道平滑连接。质量 m=100kg 的小车,从距水平面 H=20m 高处的A 点静止释放,通过最低点 C 后沿圆形轨道运动一周后进入弯曲、水平轨道 CDE 。重力加速度 g=10m/s 2

,不计摩擦力和阻力。求:

C (1) 若小车从 A 点静止释放到达圆形轨道最低点 C 时的速度大小; (2) 小车在圆形轨道最高点 B 时轨道对小车的作用力;

(3) 为使小车通过圆形轨道的 B 点,相对于 C 点的水平面小车下落高度的范围。

18. (9 分)如图所示,质量 m =2.0×10-4

kg 、电荷量 q =1.0×10-6

C 的带正电微粒静止在空

间范围足够大的电场强度为 E 的匀强电场中。取 g=10m/s 2

(1) 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E 1 的大小和方向;

(2) 在 t =0 时刻,匀强电场强度大小突然变为 E =4.0×103

N/C ,且方向不变。求在

t =0.20s 时间内电场力做的功;

(3) 在 t =0.20s 时刻突然撤掉电场,求带电微粒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

图 1

图 3 19.(10 分)能量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界中一条普遍规律。请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机械运动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

如图 1 所示,一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倾角为 θ,长度为 L 。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由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求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并说明能量转化情况。

(2)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

如图 2 所示,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两根光滑平行金属轨道 MN 、PQ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相距为 L ,电阻不计,中间连接阻值为 R 的电阻。电阻为 r 的金属导体棒 ab 垂直于 MN 、PQ 放在轨道上,且与轨道接触良好,以速度 v 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探究此过程中,在时间?t 内重力做的功与感应电流的电功之间的关系,并说明能量转化情况。

R

P

M

a

b

Q N

图 2

(3) 机械能与内能转化和守恒。

理想气体的分子可视为质点,分子间除相互碰撞外,无相互作用力。如图 3 所示,正方体容器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每个气体分子的质量为 m ,已知该理想气体分子

平均动能与温度的关系为 E k = 3

2

kT (k 为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如果该正方体容器以水平速度 u 匀速运

动,某时刻突然停下来。求该容器中气体温度的变化量 ΔT 。(容器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

S

P

E

20.(12 分)如图 1 所示,有一个连接在电路中的平行板电容器,平行板间为真空,其电容为 C ,两极板之间的距离为 d ,极板的面积为 s ,电源的电动势为 E , 静电力常量为 k ,忽略边缘效应。

(1) 开关S 闭合,电路达到稳定, 求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的电荷量。 (2) 保持开关 S 闭合, 将一块表面形状以及大小和平行

板电容器极板完全相同、厚度略小于 d (可近似为 d )的绝缘电介质板插入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如图 2 所示。已知: 插入电介质后的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 C ' = εr C ,式中 εr 为大 于 1 的常数。求电介质板插入平行板电容器的过程中,通过开关 S 的电量。并说明该电流的方向。

(3) 电路在情境(1)的状态下,断开开关 S ,保持电容器

的电荷量不变。有一块厚度为 d /2 的导体板,其表面形状大小和该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完全相同。在外力 F 的作用下,该导体板能够沿着下极板的内侧缓慢地进入到如图 3 所示的位置。不计摩擦阻力。

a . 求两极板间 P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E 1;

图 3b .

在电场中,将单位体积内所蕴藏的电场能量叫做能量

密度,用 w e 表示。已知 w e =

E

2

8πk

,式中 E 场为电场强度。求该导体板进入电场的全过程中,

外力 F 所做的功 W F 。

1、只要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一切都会变得得心应手。20.6.286.28.202022:0022:00:44六月-2022:00

2、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定功。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22:006.28.202022:006.28.202022:0022:00:446.28.202022:006.28.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6.28.20206.28.202022:0022:0022:00:4422:00:44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星期日, 六月 28, 2020六月 20星期日, 六月 28, 20206/28/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10时0分10时0分28-六月-206.28.2020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20.6.2820.6.2820.6.28。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22:0022:00:446.28.2020星期日, 六月 28, 2020 亲爱的用户: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1、最困难的事就是认识自己。20.6.286.28.202022:0022:00:44六月-2022:00

2、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3、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22:006.28.202022:006.28.202022:0022:00:446.28.202022:006.28.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6.28.20206.28.202022:0022:0022:00:4422:00:44

5、三军可夺帅也。星期日, 六月 28, 2020六月 20星期日, 六月 28, 20206/28/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10时0分10时0分28-六月-206.28.2020

7、人生就是学校。20.6.2820.6.2820.6.28。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六月二十八日

8、你让爱生命吗,那么不要浪费时间。22:0022:00:446.28.2020星期日, 六月 28, 2020

亲爱的用户:

烟雨江南,画屏如展。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2.2020年高考物理冲刺押题卷(解析版)

猜题卷(二) 2020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牛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实际上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 D.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使用的三个公式,都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的 【解答】解:A、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k,这个关系式是开普勒第三定律,是通过研究行星的运动数据推理出的,不能在实验室中得到证明,故A错误; B、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是向心力公式,实际上是牛 顿第二定律,是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验证的,故B正确; C、在探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规律时,我们引用了公式,这个关系式不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 义式,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定义式为v=,故C错误; D、通过ABC的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B。 2.有些元素的原子核有可能从很靠近它的核外电子中“俘获”一个电子形成一个新原子(例如从离原子核最近的K层电子中俘获电子,叫“K俘获”),发生这一过程后,新原子核() A.带负电 B.是原来原子的同位素 C.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质子

D.比原来的原子核多一个中子 【解答】解:A、原子核带正电,故A错误; BCD、原子核俘获一个电子后,一个质子变成中子,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多一个, 新原子核的质子数发生变化,新原子与原来的原子不是同位素,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光滑轻绳,其左端固定于O点,右端跨过位于O′点的固定光滑轴悬挂一质量为m A的物体A.OO′段水平,长度为L,绳上套一可沿绳滑动的轻环。现在轻环上悬挂一质量为m B的钩码,平衡后,物体A上升L.则() A.m A:m B=:3 B.m A:m B=:1 C.m A:m B=:1 D.m A:m B=:2 【解答】解:重新平衡后,绳子形状如下图: 由几何关系知: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为30°,则环两边绳子的夹角为60°, 则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m A gcosθ=m B g 解得m A:m B==:3,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如图,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3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的圆弧,与ab 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他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2013年全国高考试卷-理综

2013年理科综合新课标卷1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29(11分) 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C”、“N”或“O”)。 (3)实验第11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 和。 30(10分)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葡萄糖

2015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理科综合能力侧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硝酸 C.醋 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 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 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3 Fe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 中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 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 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 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1 4 0.1molgL MgSO溶液滴入 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 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 Mg(OH)2的小

2014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新课标1卷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高考理综(物理)全国新课标1卷及答案、解析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的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 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B. 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C. 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 察电流的变化。 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15题.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 B. 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 B.安培力的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 C.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 16.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 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A. 2 B. C. 1 D. 17.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 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 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18. 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 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2020年江苏省高考物理押题卷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本试卷共 10 页,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 一、 选择题(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 C .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D .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2. 如图所示,导热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可自由移动的活塞把气体封闭在气缸中, 气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 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保持气缸内 气体温度不变,则对于封闭气体 A. 外界对气体做功 B.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个数不变 3. 卢瑟福指导他的助手进行的 α 散射实验所 用仪器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放射源发射的 α 粒子打在金箔上,通过显微镜观察散射的 α 粒子。 实验发现,绝大多数 α 粒子穿过金箔后, 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少数 α 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的角度甚至大于90°。于是,卢瑟福大胆猜想 放射源 金箔 荧光屏 α 粒子 图 2 显微镜 A. 原子核内存在中子 B .原子核内存在质子 C .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D .原子内部有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的核 4.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很多场所都利用红外线测温仪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红外线 测温仪利用 A .红外线是可见光的特点 B .红外线的穿透本领比 X 射线强的特点 C .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的特点 D . 被红外线照射的某些物体可以发出荧光的特点

2013年全国2卷高考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综物理部分 (全国2-甲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像是 15.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F2>0).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C.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16.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 )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是导线框的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t图像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17.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

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 B. C. D. 18.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 B. C. D.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 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或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 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0.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 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 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 21.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 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 A.路面外侧高内侧低 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 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高度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 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变小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8分)某同学利用下述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一轻质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小球接触而不固连: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恰好在桌面边缘,如图(a)所示。向左推小球,使弹黄压缩一段距离后由静止释放:小球离开桌面后落到水平地面。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可认为,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Ep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Ek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得E k,至少需要测量下列物理量中的(填正确答案标号)。 A.小球的质量m B.小球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s

全国新课标I卷2015年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详解版

2015年新课标I高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A.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少,角速度减少 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少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 分析:通过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知轨道半径的公式,结合该公式即可得知进入到较弱磁 场区域后时,半径的变化情况;再利用线速度与角速度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即可得知进入弱 磁场区域后角速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解: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足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等于洛伦兹力,由牛顿第二定 律有: qvB= 得:R= 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B减小,所以R增大. 线速度、角速度的关系为:v=ωR 线速度v不变,半径R增大,所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该题要明确洛伦兹力始终不做功,洛伦兹力只是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还 要熟练的掌握半径公式R=和周期公式等. 2.(6分)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 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 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 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

2014年高考全国卷1理综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 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高考全国卷物理试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物理试题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学科&网 14.如图,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得的动能一定 A .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 .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C .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 .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5.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 ,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 .10 N B .102 N C .103 N D .104 N 16.2018年2月,我国500 m 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发现毫秒脉冲星“J0318+0253”,其自转周期T =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11226.6710 N m /kg -??。以周期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 .93510kg /m ? B .123510kg /m ? C .153510kg /m ? D .183510kg /m ? 17.用波长为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 J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J·s ,真空中的光速为? m·s -1,能使锌产生光电效应的单色光的最低频率约为 A .1?1014 Hz B .8?1014 Hz C .2?1015 Hz D .8?1015 Hz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长导轨,导轨间存在依次相邻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区域宽 度均为l ,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交替向上向下。一边长为32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导轨上向左匀速运动,线框中感应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的正确图线可能是 19.甲、乙两汽车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其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已知两 车在t 2时刻并排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车在t 1时刻也并排行驶 B .t 1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 .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20.如图,纸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长直绝缘导线L 1、L 2,L 1中的电流方向向左,L 2中的电流方向向上;L 1的正上方有a 、b 两点,它们 相对于L 2对称。整个系统处于匀强外磁场中,外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已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 大小分别为 013B 和012 B ,方向也垂直于纸面向外。则 A .流经L 1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 B B .流经L 1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 B C .流经L 2的电流在b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12 B D .流经L 2的电流在a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712B

2013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1及答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38页)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38页)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6页,第二卷7至18页。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一种tRNA 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 DNA 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 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 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 线粒体中的DNA 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 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不同 B. 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 分子数目相同 C. 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 分子数目相同 D. 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 分子数目不同 3. 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 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 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 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 后的情况 甲 乙 丙 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从图甲可以看出,HIV 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 从图乙可以看出,HIV 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 从图丙可以推测,HIV 可能对实验药物a 敏感 D. 从图丁可以看出,HIV 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 某农场面积为2140hm ,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 A. 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 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2100/hm 只 C. 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 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6. 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 ) A. 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 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 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 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201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答案--物理部分

2015年理综 全国卷1 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l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l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15.如图,直线a 、b 和c 、d 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 、N 、P 、Q 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M ?、N ?、P ?、Q ?。一电子由M 点分别运动到N 点和P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 .直线a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Q ? B .直线c 位于某一等势面内,M ?>N ? C .若电子由M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正功 D .若电子由P 点运动到Q 点,电场力做负功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l ,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 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 端的电压为U ,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 。则 A .U=66V ,k=19 B .U=22V ,k=19 C .U=66V ,k=13 D .U=22V ,k=13 17.如图,一半径为R 、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 水平。一质量为m 的质点自P 点上方高度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 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 mg ,g 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 表示质点从P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A .W =12 mgR ,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 点 B .W >12 mgR ,质点不能到达Q 点 C .W =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D .W<12 mgR ,质点到达Q 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 18.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 1 和L 2,中间球网高度为h 。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 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 h 。不计 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υ在某范围内,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υ的最大 取值范围是 D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1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40页)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40页) 绝密★启用前 201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新课标卷1)理 科综合能力测试 使用地区: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西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第Ⅰ卷(选择题 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 A. 2O 的产生停止 B. 2CO 的固定加快 C. ATP/ADP 比值下降 D.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 +、K +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 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 A. 2Ⅰ和4Ⅰ必须是纯合子 B. 1Ⅱ、1Ⅲ和4Ⅲ必须是纯合子 C. 2Ⅱ、3Ⅱ、2Ⅲ和3Ⅲ必须是杂合子 D. 4Ⅱ、5Ⅱ、1Ⅳ和2Ⅳ必须是杂合子 6. 某种植物病毒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 病毒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C. 水稻和病毒V 是互利共生关系 7.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 ) A. 戊烷 B. 戊醇 C. 戊烯 D. 乙酸乙酯 9. 已知分解1 mol 22H O 放出热量98 kJ 。在含少量I 的溶液中,22H O 分解的机理为 222I O H O I H O --??→++ 慢 2222IO O O O I H H --??++→+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在 --------------------此 -------------------- 卷--------------------上 -------------------- 答-------------------- 题--------------------无 -------------------- 效----------------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黄金押题第三卷-2019年高考物理黄金押题(原卷版)

2019黄金押题三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第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题~第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分析甲图中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乙图表明:只要有光射到金属板上,就一定有光电子射出 C.丙图表示的是磁场对α、β和γ射线的作用情况,其中①是β射线,②是γ射线 D.丁图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是人工无法控制的核反应 15.在光滑水平地面放置着足够长的质量为M的木板,其上放置着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物块(电荷量保持不变),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且M>m,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某时刻开始它们以大小相等的速度相向运动,如图所示.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反映它们以后运动的是() 16.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周期T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象,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A.4π2b Ga B.4π2a Gb C.Ga 4π2b D.Gb 4π2a 17.如图是一种名为“牙签弩”的玩具弓弩,现竖直向上发射木质牙签,O 点为皮筋自然长度位置,A 为发射的起点位置.若不计一切阻力,则() A .A 到O 的过程中,牙签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B .A 到O 的过程中,牙签的机械能守恒 C .在上升过程中,弓和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牙签的动能 D .根据牙签向上飞行的高度可测算出牙签被射出时的速度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连接着在水平面内的长直平行金属导轨,导轨之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杆MN 垂直放置在导轨上,且接触良好.移动变压器副线圈上的滑动触头可改变副线圈匝数,副线圈上接有一只理想电压表,滑动变阻器R 的总阻值大于定值电阻R 0的阻值,线圈L 的直流电阻、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都忽略不计.现在让金属杆以速度v =v 0sin 2πT t 的规律在导轨上左右来回运动,两灯A 、B 都发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增大T ,则灯A 变暗、灯 B 变亮 B .当时间t =T 时,两灯都亮着,电压表的示数为零 C .只将变阻器R 的滑片下滑时,通过副线圈的电流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只增大v 0,两灯都变亮,杆MN 来回运动的最大距离变小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全国二卷)

201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分)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从某时刻开始,物块受到一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假设物块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以a 表示物块的加速度大小,F表示水平拉力的大小。能正确描述F与a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A.B. C.D. 2.(6分)如图,在固定斜面上的一物块受到一外力F的作用,F平行于斜面向上。若要物块在斜面上保持静止,F的取值应有一定范围,已知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F1和F2.由此可求出()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倾角 C.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D.物块对斜面的正压力 3.(6分)如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 在导线框右侧有一宽度为d(d>L)的条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导线框的一边平行,磁场方向竖直向下。导线框以某一初速度向右运动。t=0时导线框的右边恰与磁场的左边界重合,随后导线框进入并通过磁场区域。下列v ﹣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上述过程的是()

A.B.C.D. 4.(6分)空间有一圆柱形匀强磁场区域,该区域的横截面的半径为R,磁场方向垂直横截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率v0沿横截面的某直径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离入射方向60°.不计重力,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A.B.C.D. 5.(6分)如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三个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边长为l的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b带正电,电荷量均为q,c带负电。整个系统置于方向水平的匀强电场中。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若三个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为() A.B.C.D. 6.(6分)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解释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7.(6分)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

(完整word)(完整word版)2015年高考理综试题(全国1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 理科综合试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NA和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 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 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 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的增加 D.输入的N 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5.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PrP sc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阮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阮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 c转变为PrP s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A.氨水B.硝酸C.醋D.卤水 8.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 离子数为2N 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 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 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 Fe3+ B. 将铜粉加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 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熔化后的液态铝滴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2014年高考物理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标卷II )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t 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 1v v + 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 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答案】A 15.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不 计空气阻力,该物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A . 6π B .4π C .3 π D .125π 【答案】 B 16.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 1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 , 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 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2v ,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1F W 、2F W 分别表示拉力F 1、F 2所做的功,1f W 、2f W 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则 A .214F F W W >,212f f W W > B .214F F W W >,122f f W W = C .214F F W W <,122f f W W = D .214F F W W <,212f f W W < 【答案】C 17.如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 的小环(可 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 A.Mg -5Mg B .Mg +mg C .Mg +5mg D .Mg +10mg 【答案】 C 18.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 0;在赤道的大小 为g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 ;引力常量为G 。地球的密度为 A . o o g g g GT -23π B .g g g GT o o -23π C. 2 3GT π D .g g GT o 23π 【答案】 B 19.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 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 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 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答案】AD 20.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 中运动的轨迹。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 B.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 C.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 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 【答案】AC v v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