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宣汉是森林资源大县,林业用地面积3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是全省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重点县和第二轮现代林业重点县。2016年,全县林业总产值突破36.005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2145元,林业产业为扩大农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脱贫攻坚奔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基地培育初显规模。

全县整合林业、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建设等项目资金支持发展现代林业产业基地49.8万亩,发展林下种植9.76万亩,林下养殖达到90万头(只、箱)。贫困村林业产业基地达20.7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4.7万亩,林下养殖达到53万头(只、箱)。四川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在全县24个乡镇84个村236个社4869户采取“公司提供种苗和技术,农民出土地和劳务,产品保护价回收”的订单农业模式,发展丹参、益母草、玄参等草本药材种植1.1万亩,年产值达3252万元,户均可增收4000元;百里峡中药材有限公司带动龙泉乡罗盘村种植木香15000亩,年产量2000余吨,总产值达1400万元,该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有32户,收入达2万元以上的有44户,全村34户建档贫困户已有28户脱贫,剩余6户也即将步入脱贫行列,木香已成为该村名副其实的“绿

色银行”。宣汉县皱皮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龙泉乡大坪村种植中药材木瓜4000亩,年产鲜木瓜400余吨,木瓜干片70余吨,产值200万元,纯收入150万元。

(二)产业链条得以延伸。

坚持产业富民,做大做强扶贫产业,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干、农村合作组织为枝、贫困农户为叶的"产业树"扶贫模式。截止2016年底,全县已经注册涉林专业合作社62个、家庭农场5个、林业产业化企业15个,并培育了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个,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带动了3945户建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100元以上。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林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推进了家庭、集体、合作经营的共同发展,同时带动了巨额的社会资本融入了现代林业发展,激活了林业发展的各项要素。四川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琦云药业有限公司、四川汉宫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汉县润洋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宣汉北山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百里峡中药材有限公司、宣汉县民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宣汉县圣水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宣汉县皱皮种植专业合作社、宣汉县瓦子山中药材种子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县构建起了"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四川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已获“四川省第三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该公司中药材加工项目已完成选址、立项等前期工作;琦云药业有限公司谢生坝加工厂房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农森中药材有限公司、宣汉县润洋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宣汉北山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百里峡中药材有限公

司、宣汉县瓦子山中药材种子专业合作社等5家企业建成了烘干、切片等初加工设备。

(三)科技支撑取得实效。

一是先后在柳池乡金竹村、厂溪镇井沟村、观山乡修缮村、大成千岭村等贫困村开展核桃、中药材、油用牡丹种植技术培训25场次,培训林业基层技术人员和林农3000余人次;二是积极开展林业科普宣传行动,参加了达州市政协在我县普光镇主办的科普宣传活动,编印林业科普实用技术小册子和科普宣传材料,向林农免费赠送,发放实用技术资料1.5万份;三是大力推进林业科技进村入户行动,林业科技人员先后深入凉风乡徐坪村、龙泉乡罗盘村、三墩乡大窝村、柒碑乡杉木村、五宝乡鹞子村、下八乡古寨、田湾、米岩村蹲点进行林业科技服务,指导林农进行对经济林进行树体管理、病虫害防治,促进产业增效,林农增收;四是在三墩、漆树、五宝等乡镇建成宣汉桤木良种栽植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500亩,在老君乡双坪村建成“达林-34”良种油茶栽培示范基地1500亩,起到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发展的积极效应。

(四)品牌效应得以突显。

四川龙森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成功注册“农森”商标,该公司三墩土家族乡大窝村、梨树村中药材中药材基地成功创建“省级中药材森林食品基地”和“林下种植类省级林下经济中药材示范基地”;宣汉县润洋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注册“甜竹园”商

标;宣汉百里峡中药材有限公司“木香种植连作法”已获国家专利批号,并正在注册“峰丛罗盘”商标。

(四)新兴业态得以发展

观音山景区、峨城竹海景区和五马归槽景区联合已成功创建了宣汉国家森林公园,并先后建立了洋烈水乡、百里峡AAAA 旅游景区、观音山和峨城山AA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全县森林旅游基本构架,带动发展农家乐、林家乐150余家。

二、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扶持机制建设滞后,扶持政策不多。

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林业产业的投入,这些投入对引导全县林业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发展的客观需要看,由于中央和省级财政政策更多的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林产加工和林产品品牌打造的扶持政策不多,县财政林业专项资金扶持长久机制还没有建成,林业产业发展缺乏稳定的扶持资金来源。全县林产加工业及休闲林业等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水平不高;林产资源精深加工及市场拓展环节薄弱,产品开发创新能力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低,以及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如我县上规模的中药材产业,其加工是采取原始晒干或地炕烘干方式,导致中药材产量和质量较低,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制约了群众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林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落后,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这些方面都直接影响到了林业产业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潜力和作用的充分发挥。鉴于我县中药材和核桃产业发展

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希望县级财政从支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中加大对发展林业产业的投入。

(二)林业科技人员紧缺和老化,已严重影响了林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

目前,林业系统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紧缺和现有人员老化的现象十分突出,很难科学指导林农进行林产业的开发利用,林产业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科研、推广培训工作开展困难,服务支撑功能不足,产业指导深度不够,致使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发展受到瓶颈制约,希望县上能引进一批林业专业技术人才。

三、宣汉林业产业转型发展努力方向

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发展现代林业产业,通过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扩大林业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林业产业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林业产业作为林业“民生工程”来抓,努力提高林业对全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一)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林业产业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继续实施产业提速增效计划,通过内扶外引,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支持企业、专合社、家庭林场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扶持企业、专合社、家庭林场引进先进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延伸产业链条;鼓励企业、专合社、家庭林场采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申报

国家地理标志、有机林产品认证、绿色林产品认证、森林食品基地认定,树立宣汉林产品牌;引导企业、专合社、家庭林场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示范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林场,助推企业、专合社、家庭林场提档省级。

(二)注重优质高效产业基地建设,实现林业产业基地从低产低效型向高效丰产型转变。

以林业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林业产业基地示范区。首先抓好林业资源的优质合理开发,合理的组织好林业生产要素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夯实产业基地,调整优化林业种植、培植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后劲,建成了优质高效的速生丰产林基地、经济林基地、竹林培育基地和花卉苗木基地为主的森林资源产业化体系;继续坚持发展林下经济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紧密结合,进一步探索“林药”、“林粮”、“林果”、“林畜”、“林禽”、“林菜”、“林旅”七大模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实现林农增收致富。

(三)发展林业多元化经济,实现林业产业经济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围绕发展现代林业,推进林业综合经济发展,不断拓展林业产业空间。“跳出林业发展林业”,将林业发展与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与动植物养殖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深度挖掘森林、湿地、苗木花卉和珍稀野生动植物等景观资源潜力,以宣汉国家森林公园、洋烈水乡、珍稀植物崖柏、村镇绿化为载体,着力打造崖柏、森林、湿地和乡村等四

大旅游品牌,开展赏花、观叶、看鸟、寻蝶、采果、垂钓、品茶、漂流、避暑、科考等十大绿色生态项目,培育森林人家,发展森林康养产业。

(四)加强指导和服务,实现林农经营思想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业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发展前景,如何指导获得林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林农发展林业经济,解决林农经营思想落后问题是摆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林改后林业发展遇到的新机遇,我县认真落实党和国家富民、惠民政策,结合林业重点工程,落实林业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基地、大户生产经营发展。以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为契机,建立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机制,通过林权抵押、小额林农贴息贷款、信用贷款等多种形式,实现林业有型资产的转化,丰富林农发展资本,改变过去林业建设由政府单一投资的局面。

森林防火调研报告

森林防火调研报告 桃源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县之一,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县整个林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是林业局党委的重要职责。 近几年来局党委把森林防火工作放到了重要位置,确立了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重于救,宣传到位,分级管理,职责明确的森林防火指导思想,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县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林区内可燃物增厚,林区群众的生产性用火增多,以及近几年宗教、迷信用火的增加等因素,我县的森林防火形势仍然相当严俊,应该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和林业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以确保我县生态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我县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火警几十起,损失森林面积100公顷左右,烧毁林木1000余立方米,幼树近万株。 使全县林农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桃源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从全县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看,有几点值得我们深思:一是从森林火灾引起直接原因看,具有人为性。 全县所发生的森林火灾都是因为人们的不当用火行为造成的;二是从森林火灾发生时期看,具有季节性。 全县森林火灾发生主要集中在春节、清明两节上,我县在春节、清明两节发生的森林火灾占全年森林火灾的50%以上;三是从森林火

灾发生的天气气候看,具有干旱多发性。 在森林防火期内,天干少雨天气是森林火灾的多发期,一般在连续干旱20天以上,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四是从森林火灾发生的地域看,具有集中性。 全县森林火灾是南路少,北路多;西路少,中路多;林区少,丘陵多。 特别是桃源的三大重镇(漳江镇、漆河镇、陬市镇)森林火灾发生的数量最多,面积最大,损失也最大。 根据我县当前森林防火的实际情况,要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避免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火灾,降低森林火灾的损失,我认为要加强以下四个力度:一、加强各级政府的责任力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森林防火工作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制定好本辖区内森林防火工作的规划、加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明确森林防火工作职责、搞好森林防火工作责任考核、抓好森林火灾的扑救,等等。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象重视防洪抢险一样重视森林防火工作,要象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森林防火工作,要象追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一样追究森林火灾的行政长官的责任。 要建立全县森林防火工作问责制,在全县各级政府中真正形成一种不抓森林防火工作不行,不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更不行的共识。

林业局关于林业产业统计调研报告

林业局关于林业产业统计调研报告 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反映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情况,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对林产业发展的指导、促进作用,按照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业产业统计调研工作的通知》(云林计财〔2010〕46号)文件要求,我局对以来的林业产业统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林业产业建设及发展情况 (一)林业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渐趋合理。至全县完成林业总产值分别为1.45、2.96、2.59、3.07亿元,结构比分别为99:0:1,47:0:53,63:10:27,52:16:32。总体来看,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产业结构变化较大。但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今后林业发展应当在抓实一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其产业比重。 (二)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龙头带动力逐渐增强。多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建设,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要求,积极建设100万亩生态公益林、100万亩速生商品林、30万亩优质核桃、30万亩油茶、1000万株绿化苗木“五大基地”,着力打造木本油料、木材加工、生态旅游、苗木花卉“四大产业”。至累计造林58万亩,全县建成公益林95.4万亩,商品林基地146.5万亩,商品林中:用材林面积114.8万亩。经济林10.5万亩,薪炭林面积20.8万亩,竹林面积0.4亩。 同时,通过龙头带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快速,形成了以华海木业为龙头的加工业基本形成(仅华海木业年销售收入就达5000余万元),以双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海晏科技园为代表的绿化苗木培育业逐步壮大,经营面积3375亩,年产绿化苗木和生产性苗木2500余万株。以为例,全县木材加工及人造板产业企业总数37个,从业人数6240人,总资产8230万元,年实现总产值7809.9万元,年销售收入7385.2万元;特色经济林产业企业总数2个,从业人数216人,总资产170万元,培育核桃2万亩;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企业总数8个,从业人数137人,总资产460万元,总产值560万元,销售收入485万元。以菌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主开发的森林生

调研报告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af7811954.html,)/公文写作/调研报告 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既是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盐城顺应经济发展形势、重构经济发展格局、奋力进位争先的必然途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我展观为指导,坚持快增快转相结合,通过抓项目推进、抓新特产业、抓招商引资、抓三服务、抓千百十工程等一系列举措,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工业经济总体呈现运行平稳、增长较快、转型提速、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一、我市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 1、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20**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7.3%;开票销售2771亿元,增长8.9%。增加值、开票销售两项指标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增幅排名为近十年新高。工业投资在登上千亿台阶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237.4亿

元,同比增长20.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4%,居全省第一。20**年,工业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八成,工业提供的税收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过六成,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在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2、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引领拉动作用明显。 全市重点培育的30户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773.21亿元,占全市的27.9%,同比增长9.53%,较定报企业面上高出4.93个百分点,增长面为66.67%,高出全市面上25.27个百分点。其中,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全年共生产汽车48.86万台,销售48.06万台,实现开票销售458.48亿元,同比增长9.87%,高出全市面上1个百分点;响水德龙镍业20**年新增开票销售21.26亿元,占全县新增开票销售的51.7%;大丰博汇集团和北大荒油脂两家企业新 增开票销售15.2亿元,占该市增量的30%以上。 3、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引领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列苏北第一。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6个,省著名商标151个,省名牌产品130个。东方一号创意产业园被省认定为苏北唯一一家工业设计示范园,中恒宠物被认定为省工业设计中心。25户企业获批20**年度首批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列全省第一。

探索花卉产业发展新模式的调研报告

以创新之举拓产业之路 积极探索花卉产业发展新模式前期,XXXX市作为全省花卉产业发展示范点,力促花卉产业发展发做法在山东省林业产业工作现场会上受到省林业局、各地市林业局领导的高度评价。透过省林业现场会,看到的是XXXX花卉产业创新思路、科学谋划、扎实推进的做法。近年来,我市通过基地、市场、花博会“三驾马车”的带动和拉动作用,精心打造XXXX花卉产业品牌,逐渐形成了生产、科研、销售、流通和服务等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目前全市花卉产业已经向现代花卉业发展阶段跨进,花卉产业发展趋向专业化、区域化,生产设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场分工日趋明确,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 一、全市目前花卉产业概况 一是花卉种植规模不断增加,效益越来越好。从1996年开始,以申办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为标志,XXXX市花卉产业发展进入现代化发展阶段。花卉种植面积、销售网络进一步扩大,品种结构日趋合理,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设施设备有了较大提升,初步形成了生产、科研、销售、流通、服务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和花肥、花架、花盆、种子、基质等产业链条。1997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规划了占地60平方公里的东方花都生态城和占地5000

亩的花卉高科技博览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知名花卉企业入园经营,已有23家知名企业落户花卉高科技博览园,新建高档智能温室35万平方米。到2010年10月,全市花卉面积达到11.8万亩,产值32亿,交易额达到56亿元,花卉生产专业村达到163个。 二是花卉产业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全。我市高度重视花卉产业科技提升工作,近几年,面向全国招聘了一批花卉及相关专业较高层次人才,不断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成立了山东省仙客来研究所、蟹爪莲研究所、绿圣兰花研究所、良田花卉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建起了国内首家省级花卉高科技博览园,积极开展新品种的组培及快速繁育,提升了XXXX花卉的科技含量。2010年,我市又成立了全国首家花卉创业者科技联盟,筹建花卉研究所,这些有效的措施都会积极地推动XXXX花卉产业进一步上档升级。到2010年10月,全市花卉主要品种有桂花、杜鹃、仙客来、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红掌、菊花等3000多个,其中,草花产量全国第一,杜鹃产量全国第二,蝴蝶兰产销量占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二,大花蕙兰、凤梨、红掌等花卉品种的产销量也位居国内前列。 三是市场管理逐年规范,辐射能力越来越强。随着花卉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的辐射能力也逐年增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花卉市场建设与管理,加大了对占地20万平

谈如何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调研报告

谈如何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的调研报告 调研背景: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在调节大气环境、降低环境污染以及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价值,首先,需要强化对森林防灭火、火灾预防的意识,加强森林防火意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如何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是每位林业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是为给社会、给人们提供一个好的安全的生态环境,保障森林资源能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的资源源源不断。如果森林一旦受到了火灾或者是其他的破坏,其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要加强对森林的管理,促使林业资源用之不竭,其中重点需要加强森林的防灭火工作。本文主要分析森林防灭火工作现状问题,火灾预防方面着手,简单的分析一些森林火灾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森林的综合管理能力。 现状问题分析: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化,灾害天气频繁,森林火灾加剧。美国、欧洲、俄罗斯、澳大利亚、蒙古、南非、印度尼西亚、巴西等是森林火灾重灾区。森林大火发生次数增加多,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我国森林资源受极端天气增多、林可燃物增加和上坟、烧荒等因素影响,森林火情等级居高不下,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产生了巨大生态危机,森林

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从主观上究其根源,是森林防灭火的长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还是薄弱,保守的防扑火模式还没有有效突破,麻痹大意的思想结症还没有根本解决。 存在主要问题: 一、群众森林防灭火意识不强 在偏远农村,由于林业的经济效益还未充分体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未被群众充分认识,森林防灭火宣传力度不深入,宣传氛围不浓厚,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未能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群众森林防灭火认同感不强。 二、可燃物增多 随着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木材需求的扩增,砍伐周期缩短,干枝枯叶堆积如山,由于农户疏于管理,林地易燃植被增多,加之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能源从山林植被索取明显减少,增加了森林火险隐患。 三、用火管理难度大 近几年,发生的森林火灾人为火占比例相当大。森林火灾的主要成因是农民烧农作物秸秆及杂草、上坟烧纸、学生及弱智人员玩火等人为野外用火。农村普遍生活燃料已用电和沼气代替了农作物秸秆和柴草,焚烧农田杂物和野外生产用火已成为部分农民的农事习惯。单纯地从森林防灭火需要的角度禁止,部分农民不是很支持;祭祀活动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十分浓厚的民俗传统,每年因此引发的森林火灾较多,一刀切的禁止在实践中是难以实现的;学生及弱智人员玩火也

有关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有关推进林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建设××××,大力发展林业是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世界级城市目标,把××作为××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而提出的明确要求。为此自02年起,我县大力推进林业建设,02-06年我县共造林18万亩,其中公益林11万亩,经济林7万亩,全县林地面积近36万亩,森林覆盖率预计为17%。在经历了林业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后,从07年起,全市林业建设从“重建向重管”方向转变,不再进行大面积租地造林,因此我县林业建设将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如何解决当前林业建设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找准林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将生态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林业建设的困难和问题 1、林业资金短缺 02-06年,我县公益林建设面积在11万亩左右,需建设资金约 8.4亿元,土地流转及养护费约0.3亿元(不包括社会化造林),目前市到位资金约4.7亿元,缺额约4亿元。再加上03-05年我县经济林建设面积近7万亩,超计划3万多亩,缺额资金约0.3亿元。其他如森林测报、防火等经费还远远达不到要求。由于林业资金短缺数额巨大,给我县林业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一是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苗商资金现象严重。二是土地流转费不能及时发放,农民反映强烈。特别是一些

社会化造林企业,运作困难,由其承担的土地流转费不能支付,社会稳定难以保证。三是养护、森防及防火经费得不到保证,缺少必需的植保机械、防火设备、农药等,森林病虫害、火警隐患多,影响林地正常生长。 2、宏观政策制约 这几年实施××建设,大力推进林业发展,使我县林业资源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曾吸引了岛外很多企业来崇投资。很多投资者是冲着当初市有关林业开发政策(如以房养林、以林养林、以项目养林等)和××林业规划目标来投资造林的。目前国家对土地实行严格保护政策,在林地内开发房产基本无望; 07年起不再进行大规模造林,使原本以林养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内搞的休闲旅游项目,不能满足旅游者吃、住、娱乐的需求,对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难以维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导性和连续性,目前许多投资者投资无回报,难以继续经营,均有退出的想法。 3、间挖苗木无出路 我县三岛总体规划已批准实施,规划中林业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按我县17%的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规划目标。但目前按照市林业发展思路,××将不再进行大规模生态林建设,使已建生态林面临着严峻的间挖压力,今后如何解决间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学利用间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态林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最新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养牛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发展现状 (一)产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紧紧充分利用饲草种植面积广、特别是旱作农业缓解饲草压力地有利条件,把养牛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广科学喂养技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共发展养殖示范户900户,养牛5头以上地30户,占养牛总户数地3%;存栏2500头。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 (二)龙头企业取得一定发展。长期以来,全乡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前桃村回乡创业能人靳浩林紧紧抓住全县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地历史机遇,在县、乡政府地大力支持和业务部门地帮助指导下,公司于2008年4月成立,2009年4月投产运营,总投资100万元,占地面积11亩,总体建成饲养存栏肉牛100头,年育肥出栏肉牛300头地肉牛养殖基地。现已建成暖棚式牛舍5栋850平方米,青贮窖1个960立方米,饲料专用棚1座140平方米,现存栏肉牛120头,采取调供优良基础母牛与育肥出栏相结合地方式,已出售肉牛470头,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 (三)小区养殖模式取得突破。养殖小区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地主要载体和必然趋势。2009年建成车李村养殖小区1座,计划2011年建成杨岔村养殖小区。养殖小区地建成,既有效解决了人畜混居、卫生条件差、畜舍面积小地问题,又有利于饲养户互相借鉴饲养方式、方便防疫灭病、利于进入市场,对全乡肉牛产业发展模式起到典型引路地作用。 (四)肉牛品种不断优化。先后引进优良基础母牛300 多头,加强了基础母牛群建设,目前优良基础母牛存栏占肉牛存栏地26%。建成了黄牛冻配改良点1个,引进南德温、西门达尔、皮尔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细管冻精,开展了肉牛冻配改良,肉牛良种化程度达到45%,品种结构明显改善。

广州市海珠区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专题调研报告

广州市海珠区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专题调研报告海珠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 ,2014年12月, 专业批发市场是我区重要的商品交易平台和流通渠道~在我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区传统专业批发市场的功能与地位逐步下降~一些专业批发市场已不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自身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瓶颈和隐忧。如果不能有效地推进市场转型升级~将影响我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近期~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人大代表进行专题调研~对如何推进我区专业批发市场转型升级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形成调研报告。 一、海珠区专业批发市场基本情况 ,一,总体概况 全区专业批发市场共121个,不包括肉菜市场、农贸市场,~总占地面积为167.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99.3万平方米。其中布匹类市场50个~二手车市场10个~农副产品市场6个~日用品和百货类市场45个~综合类市场10个~2012年交易额亿元以上13 个~2012年专业市场交易额超过 540 亿元。目前形成了以广州大道南二手车交易、南洲路粮油食品批发、新港西路中大纺织商圈三大专业批发市场集聚区。按照市场影响力分类~ —1— 其中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市场76个、华南地区影响力的市场22个、广州地区影响力的市场23个。 ,二,发展现状 1.重点市场区域分布较为集中~具有交通优势。从先天条件上看~海珠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市场基本分布在广州大道南和新港西路沿线及辐射地区~包括瑞

康路、南洲路、东晓南路、新滘路等地区~如中大纺织商圈、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瑞宝粮油批发市场等~地理位臵优越。如广州大道南北接天河越秀~南通番禺并延伸至珠三角~连接南环高速、华南快速干线等快速路段~形成较为完善的快速通行交通运输路网~为市场的发展提供便利。 2.市场具有行业影响力和辐射力~体现积累实力。从发展实力上看~经过多年的积累~区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市场不乏其数。如中大纺织商圈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布匹和辅料交易集散地~其辅料交易占全球交易份额第一~针织面料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品种最齐全。瑞宝粮油批发市场、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新华南鞋业百货广场不但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有的国外客商也经常到此选购洽谈~而且年成交额占到相当比例~其中瑞宝粮油批发市场供应的粮油占广州市年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年销售额大约三分之一出口到国外~还是国家—2— 商务部的商品信息采集点。 3.现代化商贸模式初步发展~展现市场转型新动向。从发展动向上看~近年部分专业批发市场已由传统的“三现市场”,现场、现金、现货,交易逐步向现代展贸、电子商务和创意设计等高端领域发展~广州国际轻纺城、长江,中国,轻纺城等可为代表。中大布市电子信息网、全球纺织商城网、布衣港等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先后上线运行~使线上交易模式得以发展。南天,国际,酒店用品批发市场则准备在国外设立展示本市场内经营商品的实体展示店~实现展贸与电子商务平台的有机结合。珠江国际纺织城、广州联合交易园更是大力吸引国内外的设计企业、设计师和设计院校进驻~推进文化产业氛围的形成。 4.供大于求现象已有呈现~市场后继力问题值得关注。从市场发展后继能力上看~近几年随着新开办市场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受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冲击~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大多数新开办的市场出现了招

2019年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林业局林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省***林业管理局**林业局**林场始建于20**年,多年来以森工生产为主营产业,20**年全面禁伐,主要工作以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和公益林工程建设为主。全场现有职工总数643人;其中:在职职工367人,离退休职工276人。管理人员91人,生产职工276人,富余职工115人,下岗职工20人。全场下辖育苗工段一个,卫生所一个,学校一所,基层护林点6个。机械设备主要有:庆铃小汽车1台,专用于护林防火的南京依维柯车1台,对讲机10对,中转台1处。 **林场现有固定资产现值791.1万元,林区公路61.59公里,通讯线路57.1公里,房屋总面积6902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4359平方米。1999至20**年,天保工程总投入3195.75万元,其中20**年度总投入547.36万元,林业重点工程投入167.36万元,20**年职工工资总额106.8万元,亏损总额72.23万元。 二、自然地理状况 **林业局**林场位于**省**县**乡境内,***中上游支流**河的**河流域,包括***沟和**沟两大沟系,地理坐标在东经***°28′40″~***°42′00″,北纬**°12′10″~**°27′40″之间。东接**县,南靠**县,西邻**林场,北以**河为界,总面积31466.7公顷。 该场地处岷山山脉东麓高山峡谷区,属中山深切割地貌类型。境内群峰叠嶂,地势险峻,南高北低,易见断崖石壁和裸露石山。海拔1650米至4152米,相对高差在1000~2500米之间。

本区受蒙古高压气团和海洋副高气流的往返运动,大部分高海拔林区呈现春季干燥多风、夏季凉爽潮润、秋季潮湿多雨、冬季寒冷多雪的温带高寒,旱季显著湿润区气候。年均气温13.0°C-4.3°C ;年均降水量435.8-951.0毫米,多集中在7-9月份;年均蒸发量1972.5-918.8毫米,空气相对温度在59%-82%之间;全年无霜期245-96.7天左右,年均日照时数1766.3-1398.4小时,日照率40%-32%。境内土壤受太阳辐射和其它自然条件的影响,呈现较明显的水平和垂直分布,阳坡多为山地栗钙土,阴坡从上到下依次有山地草甸草原土,山地棕色森林土(局部出现暗棕壤)、山地褐色森林土。厚度多为15-30至60厘米,常见裸露岩石。林地土壤湿润,有机质含量较高,团粒结构良好,有较强的保水性能,腐殖质较厚。 **林场具有地形高差悬殊,气温变幅较大,经营活动时间长的特点,植被复杂,森林类型多样,主要有寒温性暗针叶林、红桦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落叶阔叶林等。主要树种有松科的岷江冷杉、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柏科的甘川圆柏;桦木科的红桦、白桦;杨柳科的山杨等。灌木主要有杜鹃花科的笑靥杜鹃、千里香杜鹃;禾本科的箭竹;蔷薇科的小叶蔷薇;黄蔷薇、钝叶栒子;榛科的虎榛;忍冬科的甘肃忍冬等。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该场经营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迅速增加,根据资料记载和调查走访,野生动物有高山裸岩动物群、森林动物群,草原动物群等种群。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约有26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牛科的羚牛、猫科的雪豹。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犬科的豺,熊

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林业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须的基础性资源,处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地位,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作用。林业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是促进林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推进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林业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林业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为此,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建设生态家园,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历史使命。 为认真掌握我县当前林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为下一步全县掀起新一轮以林业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山区综合开发提供决策参考,结合林业部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县林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局班子领导、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林业局学习实践活动专题调研组,确定调研专题、精心谋划调研提纲,于4月20日至24日,分别深入三个国有林场、部分乡镇和挂钩联系村就我县林业产业发展进行专题调研。 一、我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二、我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普遍造成对林业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不准确,要么简单地把林业建设等同于木材生产,要么片面地强调林业的生态属性,忽视了林业的经济

功能,影响和阻碍了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林业生产力的充分发挥,致使我县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问题十分突出,规模小效益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在: 产值规模小:我县林地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0%以上,全县xx年林业总产值为2.1亿元,亩均林地产值仅为60元,按法定统计口径计算,林业总产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9.77%,所占比例与林地面积在国土面积中的比重不相称,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率低下,亩均产值仅为农业产业的5%左右。 支柱产业单一:我县虽然确定杨梅、核桃、竹子等作为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还未形成有效规模,结构还显单一,产业效益作用不明显,尚不能成为支撑林业科学发展的支柱产业。经济林果结构不合理,首先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林果中以核桃、杨梅、柑桔等大路品种较多,错季果品、时令果品等面积和产量相对较小。第二,品质结构不合理。在果品生产上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低档果品多,高档精品果品少;一般大路品种多,名特新优品种少;季节性果品多,适宜加工、耐贮藏果品少。 产业化程度低:全县无林业龙头企业,现有林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经营粗放,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能力弱。我县目前三个国有林场经营困难,林场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仍然是采伐和出售原木,属资源消耗型企业,抵御市场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都十分弱小,生产经营仅能够维持目前的温饱水平。缺少生产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 产业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南靠祁连山与青海毗邻,北依巴丹吉林沙漠和XX区毗邻。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130万人,耕地380万亩,园地41万亩,林地560万亩,草地3034万亩。滋润张掖的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干流全长928公里,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公里。地处黑河中游的XX市集中了全流域95 %的耕地、91 %的人口,黑河水造就了金张掖的辉煌。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71.55亿元,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XX市沙漠化土地面积1082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7.2%,其中流动沙丘222万亩,半固定沙丘202万亩,固定沙丘71万亩,戈壁503 万亩,风蚀残丘53万亩,潜在沙丘31万亩。XX市60个乡镇中有43个乡镇、50多万农民分布在沙漠沿线。土地沙漠化、沙尘暴、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对农牧业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很大。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XX市上下按照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以构建生态经济大市为统领,把防沙治沙与发展沙产业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统筹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相生相伴的耦合体系,南保青龙涵水源,中护湿地建绿洲,北锁黄龙固风沙,大力发展沙产业,沙产业开发成果丰硕。 一、成果及特点

(一)坚持规划先行,稳步发展沙产业。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沙产业理论,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XX市沙产业开发总体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并把发展沙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80年代以来,市上领导先后带领市、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分赴内蒙、宁夏和武威等周边地区,学习借鉴沙产业开发的先进经验,广开视野,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努力,目前已形成了XX区石岗墩、民乐六坝、山丹清泉和东乐、临泽新华和板桥、高台骆驼城、肃南许三湾为代表的14个沙产业开发典型。昔日寸草不生的茫茫戈壁XX区石岗墩滩,目前有年金龙、甘霖、飞龙等10多家企业进行开发建设,形成了集高效节水示范、生态防护林建设、优质牧草种植、苗木繁育、综合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经济开发区;XX县骆驼城是新开发的移民乡,过去这里大部分是沙漠戈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进行了移民和农业综合开发,全部村民都是从本县外乡和外地迁移而来,1984年建乡,全乡农户来自5省8区26县市,辖13个村80个合作社3561户,12432人,可用耕地面积5.8万亩。2011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778.6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345元。特色产业有玉米制种、油料、苹果、葡萄、梨、加工番茄、辣椒干以及孜然、柴胡、黄芪、甘草等中药材;地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肃XX县明花乡许三湾,上世纪80年代末打出了第一口深水井后,肃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明花区许三湾荒漠治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90年正式列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开发。20多年来,来自肃XX县南部干旱山区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如何立足比较优势、破解突出矛盾,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自治区加快“五个基地”建设贡献力量,既是海勃湾区面临的重大课题,又是当前的中心工作。 科学把握并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基础等比较优势,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 海勃湾区得天独厚的资源区位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基础优势、多年积淀的微观经济主体优势,都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依托。 1.“组合式”资源区位优势突出。自治区整体资源优势明显,但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资源情况单一,无法形成组合优势。而海勃湾区及周边不但有煤、石灰石、铁、硅等30多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且黄河流经全境、海勃湾水利枢纽即将建成蓄水,水力资源极为丰富;110、109国道、京藏高速和包兰铁路穿城而过,航班直通北京、上海、西安等枢纽城市,实现全市“一刻钟”城际快线、周边“一小时”城市圈,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式辐射型“区域交通中心”。使得海勃湾区成为自治区为数不多的资源区位“均衡配置”地区之一。

2.产业经济基础优势不断增强。近年来,海勃湾区在推进经济转型中,一方面,坚持延伸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初步构建了煤—焦(电)—化工(钢铁、建材)循环精深加工的传统产业发展格局。全区已形成2850万吨洗煤、630万吨焦炭、100万吨钢铁、460万吨水泥、520万重量箱浮法镀膜玻璃产能和15.6亿标方焦炉煤气处理能力,现代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积极承接和培育新兴产业。成功引进以陕汽新能源车辆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带动近20个上下游配套项目建设,现代装备制造业已经起步。管材、线缆及高档涂料等非资源项目也逐步建成投产。另一方面,进一步繁荣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引进了沃尔玛、红星美凯龙等一批大型项目,规划建设了6个专业性物流园项目;金融机构发展到63家,金融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海勃湾区第三产业占到全区经济总量的38%,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分别达到54.2%、8 3.1%。 3.微观经济主体优势更具活力。海勃湾区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完成较早,极大地促进了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非公经济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在吸纳就业及税收的贡献率方面均达到85%以上,民间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一批经营管理能力较强的本土企业家、管理人才和熟练的产业工人队伍得以培养,成为深入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

林业调研报告

林业发展调研报告 刘富勇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如何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就成为我们林业工作者首要面临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林业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林业项目,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新内涵 1、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林业工作。近年来,我县林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林业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林业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生态建设与森林经营等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山林纠纷调处和林

区维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林业工作要有更高、更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新实践。 2、现代林业发展要为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保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涉及到以林业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发展战略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林业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林业工作,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必须坚持从林业实际出发,把生态效益放在林业工作的第一位,建立体现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效机制,推进林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林业发展中的问题不容忽视 经过全县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当前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整体水平较低。目前,我县林业生产依旧延续着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科技贡献率低,林分质量较差;局部地方森林资源逐年减少,雪域上移,雨量减少。同时我县生态建设也面临着林地流失,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问题。 2、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虽然森

白山市林业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表格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表格说明 1、涉林企业有关情况统计表主要反映第二产业及部分第三产业情况;林业种植养殖业情况统计表主要反映第一产业情况。 2、涉林企业主要有三种:一是工厂设在当地,以主营产品目录中的内容为销售产品的生产企业;二是依托林地资源从事经营活动的企业;三是各级林业部门、森工企业控股的企业。(商品流通领域企业暂不统计) 3、林区矿产企业暂不纳入涉林企业范畴。为了掌握具体情况,这次统计涵盖了林区矿产企业,但其产值暂不计入林业产值。 4、林业种植养殖业情况统计表以乡(镇、街道)、林场为单位,以所管辖的林地(包括集体林)为统计区域,填报总数。 5、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企业,基地当年销售量视为当年产量,产品当年销售收入不填。 6、同一属地的地方林业与森工企业统计范围划分原则:涉林企业中,森工企业独资或控股的企业由森工企业统计,其他由地方林业统计。 种植养殖户情况,执行两个原则:一是以林地为区分原

则,在谁的林地上进行的经营活动,由谁统计;二是以人为区分原则,森工企业职工的经营活动,由森工企业统计,地方林农的经营活动,由地方林业统计。这两个原则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7、县(市、区)级林业产业部门专人负责把各乡(镇、街道)、林场数据录入林业产业管理系统,系统自动形成汇总数据,然后再上报。 8、统计截止时间:12月31日;数据上报时限:12月25日17时前。 二、主营产品说明 1、锯材:是指以原木为原料,利用锯木机械将原木纵向锯成具有一定断面尺寸的木材加工产品。(各种板、方按锯材统计) 2、木片:俗称削片,主要用于造纸、人造板生产等。 3、建筑模板属于胶合板范畴。 4、纤维板:中、高密度板。 5、单板:木材加工后的产品,主要用于胶合板、装修材料等。 6、指接材:也叫集成材。 7、抛光材纳入二次加工材其他板材项。 8、实木复合地板:用多层实木单板或拼板,经涂胶、热压等工艺而成的地板。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xx)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全县核桃产业现状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

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 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 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 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xx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 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xx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 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 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 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xx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 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xx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以下是产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欢迎阅读。 我市机械制造、印刷装订、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四大传统产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步发展而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曾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科学发展的新阶段,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看,从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看,我市四大传统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如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我市科学协调发展,是推进繁荣幸福新**建设的重要课题。为此,市政协组织精干力量深入基层,采取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形式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具体调研与建议如下: 一、传统产业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 据统计,截止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传统产业1153家,占全市企业总数的%;安置就业人员59736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纳税32098万元,占当年全市税收的%。分析“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我市1153家传统产业中,规模以上企业(年产值XX万元以上)仅为47家,占总数的%。这表明传统产业中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较大规模企业少,应适时转型升级。二是

纳税贡献不够大。XX—XX年我市传统产业纳税分别为27454万元、26344万元、28948万元、30968万元、32098万元,分别占当年全部税收的%、%、%、%、%。总体看“十一五”期间传统产业纳税贡献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占当年全部税收比例呈逐年递减之势。与高新技术产业相比较而言,以XX年为例,XX年118家高新技术产业纳税52769万元,而1153家传统产业纳税额仅为32098万元,仅占传统产业个数10%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创造了传统产业倍的税收,这表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三是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我市四大传统产业遍布城乡,截止XX年底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近60000人,为新时期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四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景可期。我市四大传统产业均属民营性质中小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但是正所谓“船小好调头”,中小企业应对个性化、多样化、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反应能力比较强。加之,四大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市场,相对成熟的经营模式,有了比较坚实的发展基础,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根本条件。 通过全面分析传统产业发展现状,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科技投入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我市绝大多数传统产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原始资金不充裕,在市场行情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 报告

林业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一、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成效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林业发展最快最好的三十年,全县上下以工程和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高举生态与产业两面大旗,以林业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以发展保护为中心,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以加强林业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全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辉煌成绩。三十年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由78年的176.1万亩上升到现在的262万亩,净增85.9万亩;有林地面积由78年的88.3万亩上升到现在的178.4万亩,净增90.1万亩;活立木蓄积由78年的97.38万立方米上升到现在的418.8万立方米,净增321.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78年的25%上升到现在的49.6%,净增23.7个百分点;林业系统建筑总面积由78年1037平方米上升到现在104229平方米,净增10.3万平方米;国家对林业的投入由78年的不足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1个亿;全县林果收入由78年的万元增加到现在的近6个亿。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全县林业实现了四大转变,即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由纯发展型向发展与保护并重型转变;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由林业部门单打独斗向全社会齐抓共管转变。一个山清水秀、民富林强的新屈乡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工程建设成果丰硕。近二十年,全县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护林、德援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生态环境保护、退耕还林、天然

林保护、库区湿地等一批重点工程,各项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防护林从89年开始启动,十年完成重点人工造林30.9万亩,封山育林3.65万亩,低效林改造15.1万亩,幼林抚育5.3万亩;德援项目从95年开始启动,六年完成人工造林13.94万亩,封山育林9.71万亩,灌草种植0.2万亩;世行贷款造林由95年开始启动,三年完成人工造林1.58万亩,封山育林1.41万亩;退耕还林从开始启动,截止全县共完成坡耕地造林22.3万亩,荒山造林12.7万亩;天保工程从开始启动,截止当前,全县落实森林管护面积181万亩,完成公益林人工造林4.17万亩,封山育林17.9万亩,飞播补植管理5万亩,安置森工企业富余人员333人。德援项目从建设初期到终期评估验收,一直被誉为全省的样板。退耕还林工程从开始连续三年被授予全省退耕还林先进单位,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 (二)三防工作全面加强。一是森林防火工作得到加强。县乡两级防火机构进一步健全,防火设施进一步完善,防火措施进一步扎实,火警次数由70年代的每年20余起下降到现在的不足10起,实现连续31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二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得到加强。经过加强检疫与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由78年的30%上升到现在的85%以上,林木种苗及种子花卉检疫率由60%上升到95%以上,组建了市第一个县级森林病虫害检疫检验室和林业生物标本室;三是限额采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天保工程启动后,全县取消了商品材采伐计划,调减了农民自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