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目录

第一章建筑学 (2)

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工程 (15)

第三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25)

第四章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5)

第五章城市经济学 (40)

第六章城市地理学 (46)

第七章城市社会学 (51)

第八章城市生态与环境 (55)

第一篇建筑学

1.1 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1.1.1 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

1.1.2了解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

一、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知识

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⑴木构架体系: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

大木作:梁、檩、枋、椽、柱等;

小木作:门、窗、隔扇、屏风及其他。

北宋李诫《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了建筑的模数制(宋“材”,清“斗口”)和构件的定型化。

斗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栱、斜的昂组成。

斗栱的作用:承重、装饰、等级象征、建筑模数。

⑵“间”与“步”为单位

“间”,“开间”,总和“通面阔”。十一开间,西安唐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遗址,北京清故宫太和殿。

“步”,总和“通进深”。清各步相等,宋有相等,递增或递减及不规划排列的。

⑶建筑物等级

建筑物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

①屋顶:庑殿、歇山、攒尖(前三项可重檐)、悬山、硬山。

②开间:11、9、7、5、3间。

③色彩:黄、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民用黑、灰、白)

⑷院落式布局

⑸山水式园林

2、中国古建筑常识

⑴宫殿

朝代特点、典型实例

商河南偃师二里头

周三朝五门

汉东西堂制

隋唐三朝五门,(外中内)

宋御街千步廊制度,工字形殿

元工字形殿;琉璃;金红色;帷幕

明北京故宫——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

⑵坛庙

坛庙: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庙,还有其他一些祭祀建筑。

坛:祭祀天、地、日、月、桑、农等自然物的建筑;

庙:祭祀帝王祖先的建筑;

天坛:建于明初,有二重垣,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外垣西侧为神乐署、牺牲所;垣内有三组建筑为斋宫、祭坛、祈年殿。

孔庙:曲阜孔庙,主殿大成殿,重檐歇山九间殿,黄琉璃瓦,同保和殿规制。

晋祠:位于山西太原,宋代建筑代表,属于园林式祠庙。副阶周匝、重檐九脊殿、金柱、减柱、彻上明造,体现宋醇和秀丽风格。 ⑶陵墓

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汉以前木,汉以后砖石)。

秦、汉、唐、北宋的帝后陵有明显轴线;唐、北宋轴线上享殿、门阙、神道、石象生;明陵,公共神道、牌坊、碑亭、方城明楼、宝顶。 ⑷宗教建筑

佛教建筑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建筑三大类。

汉传佛教建筑由塔、殿、廊院组成。布局演变以塔为主、到前塔后殿、再到塔殿并列、塔另设别院或山门前,最后变成塔可有可无。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时有很大发展,建造了云冈、龙门、天龙山、敦煌四大石窟。 道教建筑遵循宫殿、坛庙体制,即以殿堂、楼阁为主,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代表建筑:元中期山西永济县永乐宫。

伊期兰教约唐代自西亚传入我国。清真寺必须朝向圣地麦加,设邦克楼和浴室,结构用砖石拱券或穹隆。代表建筑:元重建的福建泉州清净寺,明初西安华觉巷清真寺。

寺庙宫观:

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

塔的类型:楼阁式、密檐式、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 ⑸园林

园林分类:①按照园林基址选址和开发方式不同,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②按照隶属关系分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生成期:汉以前为帝王皇族苑囿为主体的思想。 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奠定了山水园的基础。 全盛期:隋唐。唐代风景园林全面发展。

唐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最大木结构建筑,唐雄健有力,平整开朗的代表作。金厢斗底槽、明栿、草栿。

辽 天津蓟县独乐寺

山门,单檐四阿顶(庑殿),分心槽;观音阁,九脊殿,屋架为明栿、草栿。辽雄健有力风格的代表作,我国最古老楼阁。

山西芮城永乐宫(原址永济县)

三清殿比例和谐,稳重清秀,是元代建筑的精品。

楼阁式

印度塔和中国传统楼阁建筑结合,首见东汉,南北朝时成为主流,宋以前为木构,宋以后砖木混合结构

辽应县佛宫寺木塔

密檐式 底层较高,上施密檐5-15层,砖石建造,

不可上人,砖石建造,辽金是其盛期 北魏登封嵩岳寺塔

喇嘛塔

藏传佛教塔

妙应寺白塔

金刚宝座塔 高台上建造的塔

北京正觉寺金刚宝座塔

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两宋时造园风气遍及地方城市,影响广泛;明清时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均达盛期。

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发展表现为四个方面:理景的普及化、园林的功能生活化、造园要素密集化、造园手法精致化。

代表作品:皇家园林,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北京颐和园;私家园林,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拙政园。

⑹住宅

西南干阑式,内蒙、西北帐篷式,黄土高原窑洞。

庭院式:四合院、四水归堂、一颗印、土楼;

窑洞式:分布河南、山西、陕西等黄土层厚的地域,有靠山窑及平地窑;

毡包:分布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

碉房:藏族住房;

干阑:广西壮族麻栏、云南傣族竹楼。

(二)外国建筑史知识

1、古埃及

风格特点:石材创造出巨大体量,简洁几何体,纵深空间布局;雄伟、庄严、神秘、震撼人心。

2、外国古代建筑

古希腊石梁柱结构,三柱式:多立克、

爱奥尼克、科林斯,庄重、典雅、

性格、活力

雅典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

农、伊瑞克提翁神庙

古罗马天然混凝土,拱券(券柱式、叠

柱式、巨柱式、连续券、复合线

脚),五柱式(塔司干、混合柱

式)

神庙、凯旋门、纪功柱、剧场、斗

兽场、浴场、巴西利卡、居住建筑、

宫殿;城市广场;维特鲁威《建筑

十书》“坚固、适用、美观”

拜占庭穹顶、集中式(帆拱、鼓座、穹

顶相结合)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罗马风拉丁十字、钟楼、钟塔、采光塔比萨主教堂、德国乌尔姆斯主教堂、法国昂古莱姆主教堂

哥特式骨架券、飞扶壁、尖拱、尖券、

束柱、透视门、玫瑰窗

巴黎圣母院

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为中心

中期:罗马为中心

晚期:维晋寨为中心

梁柱与券柱

早期作品:佛罗伦萨主教堂大穹

顶、美狄奇-吕卡尔第、巴齐礼拜

中期作品:坦比哀多、圣彼得大教

堂、圣马可图书馆

晚期作品:维晋寨巴西利卡、帕拉

第奥母题、圆厅别墅、奥林匹克剧

古王国陵墓多层阶梯金字塔,萨卡拉昭塞尔金字塔;方锥形金字塔,吉萨三大金字塔;

中王国石窟陵墓祭祀厅成主体,加强内部空间,中轴线;新王国太阳神庙卡纳克——卢克索的阿蒙神宙;

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阿尔伯蒂《论建筑》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维尼奥拉《五种柱式规范》

巴洛克天主教意识,奢侈,新奇、形体

空间动态、富丽装饰、强烈色彩、

自由奔放

罗马耶稣会教堂、罗马圣卡罗教

堂、圣彼得大教堂广场

法国古典主义古典柱式、轴线对称,比例、主

从、突出中心、几何形体,三段

式、端庄、统一、稳定

卢浮宫东立面、凡尔赛宫

洛可可装饰风格,明艳色彩、纤巧装饰、

精致繁琐、细腻柔媚、不对称

巴黎苏俾士府邸客厅、南锡广场

群、协和广场

复古思潮法国巴黎万神庙(罗马复兴)德国柏林宫廷剧院(希腊复兴)美国国会大厦白宫(罗马复兴)英国国会大厦(哥特复兴)

巴黎歌剧院(折中主义)

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水晶宫(第一座现代主义建筑)3、新建筑运动

新建筑初期:

工艺美术拉斯金·莫里斯

手工艺自然材料的美

红屋

新艺术凡·德·费尔德

艺术风格问题,草木形状曲线,

铁艺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德国

魏玛艺术学校

维也纳分离派奥别列去、霍夫曼

直线、大片墙面、简单立方体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美国芝加哥学派詹尼、沙利文

金属框架、箱形基础、简洁、独

第一劳埃德大厦、芝加哥家庭保险

公司、瑞莱斯大厦

德意志制造联盟彼得·贝伦斯

建筑与工业结合、工业建筑

透平机车间

一战后新建筑流派:

风格派与构成派蒙德里安、里特维德

艺术就是基本形象的组合与构图

第三国际纪念碑(塔特林设计)

表现派艺术在于表现个人主观感受与体验爱因斯坦天文台(门德尔松设计)4、现代主义流派及代表大师

代表人物建筑主张共同特点:

①设计以功能为出发点;

②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性能;

③注重建筑的经济性;

④强调建筑形式与功能、材料结构、工艺的一致性,灵活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形式;

⑤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⑥反对表面的外加装饰。

格罗皮乌斯功能,灵活不规则构图,新材料新结构,

造价低

包豪斯校舍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工业化、功能第一、简

单几何体);

“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

萨伏伊别墅

马赛公寓(粗野主义)

朗香教堂(浪漫主义)

密斯玻璃与钢,少即是多,流动空间西格拉姆大厦巴塞罗那德国馆

赖特建筑与环境流水别墅

古根汉姆博物馆草原住宅

5、二战后建筑的主要思潮

“理性主义”充实与提高功能与技术

环境与生活需要

格罗皮乌斯

柯布西耶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

心楼

技术精美钢、玻璃方盒子密斯

小沙里宁

西格拉姆大厦

精野主义毛糙混凝土

沉重构件

柯布西耶

史密森夫妇

前川国男

马赛公寓

昌迪加尔行政中心

典雅主义传统美学法则运用在新材

料新结构

规整、端庄、典雅

约翰逊

斯东

雅马萨奇

谢尔屯艺术纪念馆

“高度技术”倾向新材料、化学制品、体量

轻、用量少、装配、拆缷、

改建、系数、参数、玻幕

皮阿诺

罗杰斯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

“人情化”“地方性”功能、心理感情阿尔瓦·阿尔托

珊纳特赛罗镇中心

主楼

“个性”与象征建筑形式变化多端(几何

构图、抽象、具体)

路易斯·康

小沙里宁

朗香教堂

TWA(美环球航空

公司)候机楼

悉尼歌剧院

后现代(PM)又称历史主义

地方传统、历史、建筑面

组合

文丘里

詹克斯

母亲之家

1.2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2.1熟悉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2.2熟悉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

1.2.3熟悉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二、建筑的功能组合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

1、公建的空间组织

①主要使用部分,如教室、实验室、办公室等;

②交通联系部分,如走廊、门厅、楼梯等;

③次要使用部分,如厕所、仓库、贮藏室等。

2、公建的交通组织

通道的宽度与长度取决于功能需要、防火要求、空间感受等。(单股550-600)

走道的宽度还与走廊两侧门窗位置、开启方向有关。

楼梯由梯段、平台、栏杆三部分组成。

坡道:便于车辆上下,或方便人流疏散快速、安全。一般8%-15%,常用10%-12%,残疾人坡道为12%。

电梯:当住宅建筑8层以上、公建24m以上时,电梯为主要交通工具;

每个服务区电梯≥2台,单侧排列电梯≤4台,双侧排列电梯≤8台。

自动扶梯:坡度一般为30%,单股人流宽810,每小时运送人数约5000-8000人。

3、公建的流线组织

人流疏散大体上可分为正常和紧急两种情况。

连续的:如医院、商店、旅馆等

正常情况集中的:如剧院、体育馆等

两者兼有:如教学楼、展览馆等

4、公建的群体组织

群体组合:分散式、中心式

5、公建防灾要求

防灾:地震、火、风、洪水、地质破坏五大灾种。

防灾原则:①建筑综合防灾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总方针,提高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综合防灾能力;

②防洪任务是,5%的重点城市达到200年一遇;非农人口150-50万的重要城市,防洪标准为200-100年一遇;非农人口50—20万的中等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下的,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③考虑台风和寒潮及雷暴大风作用,以50年为重现期的标准设防,对重要的生命线工程设施,设防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④建筑抗震设防以50年为基准期,做到多遇地震烈度下(超越概率为63%)不坏,保证正常使用;基本烈度下(超越概率为10%)可修,即有破坏但维修恢复后可正常使用;罕见烈度下(超越概率为2-3%)不倒,即有严重破坏但不倒塌,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防灾措施:①合理设防标准;

②采取相应对策,加强防灾质量控制,执行灾后鉴定、评估和恢复重建的技术措施;

③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加强震害预测研究;

④严格执行防火规范,注重防火安全设计;

⑤注重地下空间的防灾和规划设计;

⑥村镇建筑因地制宜、便于灾后自救和恢复重建;

⑦防灾动态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二)住宅建筑:

1、住宅建筑类型

住宅建筑分类:(按层数不同)低层住宅1-3层、多层住宅4-6层、中高层住宅7-9层、高层住宅10-30层。

(按平面类型划分):单元式、外廊式、内廊式、跃层式、点式。

设计要点:单栋住宅长度>160m时,应设4×4消防通道,>80m应在底层设人行通道。

高层住宅垂直交通:①垂直交通以电梯为主、楼梯为辅;

②楼梯应在电梯附近,单独作疏散用楼梯也可单独设在远离电梯的尽端;

③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是卧室。

长廊式高层住宅2部以上电梯

高层住宅消防疏散:防火云梯高度在30-50m之间

住宅保温最有效措施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朝向争取南向,充分利用东西向,尽可能避免北向;东西向住宅采用短内廊式,或设置小天井,加大建筑进深。

住宅隔热的朝向选择:南、南偏东、南偏西、东、北、尽量避免西

遮阳措施:①(按使用要求不同分类)水平式、垂直式、综合式、挡板式;

②(按材料构造不同分类)固定式、活动式、简易式。

2、住宅设计要点

窗台0.9m,栏杆1.05m(7层及以上1.1m,净距0.11m)

室内净高2.4m,局部>2.1m且面积≤1/3室内使用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卧室、起居室时,其1/2面积室内净高≥2.1m;

走廊公共通道宽≥1.2m;

楼梯净宽≥1.1(6层及以下,一边有栏杆时净宽≥1m),踏步0.26×0.175,扶手≥0.9m,水平段栏杆长方>0.5m时,扶手高度≥1.05m;

无障碍要求:

①7层及以上住宅进行无障碍设计部位: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公共走道、候梯厅、无障碍住房。

坡道高度与水平长度表

坡度1:12 1:8

最大高度(m) 0.75 0.30

水平长度(m) 9 2.4

②门净宽≥0.8m,推拉门、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应留≥0.4m的墙面宽度;

③7层及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2.0m;

④供轮椅通行的走道和通道宽度≥1.2m。

地下自行车库净高≥2.0m。

(三)工业建筑

总平面设计要点:①复杂流线;

②复杂环境影响;

③多尺度;

④多学科多工种配合。

功能单元:①生产单元;

②辅助生产单元:设备维修、工具制作、水处理、废料处理;

③仓储单元;

④动力单元:如锅炉房、变电间、煤气发生站、乙炔车间、空气压缩车间;

⑤管理单元;

⑥生活单元。

功能单元组织依据:①依据功能单元前后工艺流程要求;

②依据物料与人员流动特点;

③依据功能单元相连最小损耗原则;

④依据功能单元的环境要求。

总平面场地要求:①适应物料加工流程,运距短捷,尽量一线多用;

②与竖向设计、管线、绿化环境布置协调,符合技术标准;

③满足生产、安全、卫生、防火等特殊要求;

④主要货运路线、人流线路尽量避免交叉;

⑤尽量缩减道路敷设面积,节约投资与土地。

1.3建筑场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要求

1.3.1 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规划控制要点

1.3.2掌握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要点

三、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一)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分析方法

基本原则:①符合所在地域、城市、乡镇的总体规划;

②要节约用地;

③要有利于保护环境与景观。

场地地形一般≥0.3%。平坡(0.3-5%)场地较理解,缓坡(5-10%)要错落,中坡(10-25%)场地要台地,陡坡(25-100%)场地不宜建设。

城市各项建筑用地使用坡度

项目坡度项目坡度

工业0.5-2% 铁路站场0-0.25%

居住用地0.3-10% 机场用地0.5-1%

公建选址:①剧场:基地到少有一面临城市道路,临街长度≥1/6基地周长,前面应当有0.2m2/座的集散广场。

剧场临接道路宽度≥剧场安全出口宽度的总和。如800座以下,≥8m;800-1200座,≥12m;1200座以上,≥15m。

若剧场前面不能疏散总宽和足够的集散广场,应另辟疏散口,疏散小巷≥3.5m。

②百货商店:建筑应≥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2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基地内应设净宽≥4m的消防道路。

住宅选址:熟悉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概念;

(二)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

总平面对外交通与出入口设置:

①出口距道路交叉红线>80m;

②距次干道≥70m;

③出口距人行道、地铁出入口>30m;

④距公交站台>15m;

⑤距公园、学校、残疾人建筑>20m。

竖向设计:①自然地形坡度<3%,应选用平坡式,自然地形坡度>8%,采用台阶式;

②场地长度>500m时,虽然坡度<3%,也可采用台阶式;

③室内外高差:建筑有进车道时,室内外高差为0.15m;无进车道时,室内比室外高0.45~0.6m,允许在0.3~0.9m范围变动;

④建筑物与道路:建筑物无进车道时,地面排水坡度1%-3%之间,允许在0.5%-6%之间变动;建筑物设进车道时,坡度0.4%-3%,最大坡度8%。道路中心线标高比建筑室内地坪低0.25~0.3m以上,道路最小坡度0.3%。

场地排水:①明沟排水坡度为0.3%-0.5%,特殊困难地段可为0.1%。

②场地最小坡度为0.3%,最大坡度不大于8%。

1.4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

1.4.1 了解建筑结构的选型

1.4.2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与建筑物的组成构件

1.4.3 了解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要点

四、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

(一)建筑结构基本知识

1、砖混结构

纵向承重体系:荷载传递路线:板-梁-纵墙-基础-地基

①房间空间大,使用灵活;

②横墙间距长,纵墙受荷,纵墙上开门、开窗的大小和位置受到一定限制;

③楼盖材料用量多,墙体材料用量少。

常见于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工业厂房

横向承重体系:荷载传递路线:板-横墙-基础-地基

①纵墙上开门、开窗的限制较少;

②空间刚度大,整体性好;抗风、地震和不均匀沉降,比纵墙承重体系有利;

③楼盖简单,材料用量较少,墙体材料用料较多。

适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性建筑。

内框架承重体系:荷载传递路线

外纵墙-外纵墙基础

板-梁地基

柱-柱基础

①墙、柱承重,使用空间较大;

②空间刚度较差,沉降不易一致,结构容易不均匀变形;

③施工方法不同,给施工工序搭接带来一定麻烦。

多用于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厂房等建筑。

2、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由楼板、梁、柱、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

3、大跨度建筑

平面大跨度:单层刚架、拱式结构(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等建筑,跨度适宜40-60m)、简支梁结构、屋架(预应力混凝土屋架跨度达60m、钢屋架跨度达70m、使用量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屋架跨度为24-36m)

空间结构体系:网架、薄壳、折板、悬索。

4、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高度高、荷载大、技术要求高。

(二)建筑材料

石灰的应用:①配制石灰砂浆、石灰乳;

②配制石灰土、三合土;

③生产灰砂砖、炭化石灰板。

建筑石膏性质:①凝结硬化快;

②硬化后体积微膨胀;

③硬化后孔隙率大,因此强度较低,表观密度较小,导热性较低,吸声性较强,吸湿性较强;

④耐水性与抗冻性较差;

⑤硬化后尺寸稳定;

⑥硬化后抗火性好。

水泥性质指标: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

矿渣、火山灰质、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性质:

①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②环境温、湿度对水泥凝结硬影响较大,适用于蒸汽养护;

③水化热较低,放热速度慢;

④抗软水及硫酸盐侵蚀的能力较强;

⑤抗冻性、抗碳化性和耐磨性较差。

混凝土基本要求:强度、施工和易性、耐久性。

建筑砂浆:①抹面砂浆:底层黏结作用,砖墙用石灰砂浆,防水防潮用水泥砂浆,板条墙及顶棚用麻刀石灰砂浆,混凝土墙梁柱顶等用混合砂浆;中层找平,多用混合砂浆或石灰砂浆;面层装饰作用,多用细砂配制的混合砂浆、麻刀石灰砂浆或纸筋石灰砂浆。

②防水砂浆:适用不受振动和具有一定刚度的混凝土或砖石砌体工程。

③水玻璃装饰砂浆:装饰作用。

屋面材料:①黏土瓦;

②小青瓦;

③琉璃瓦:“二样”—“九样”(八种),常用“五样”“六样”“七样”;

④混凝土平瓦;

⑤石棉水泥瓦;

(三)建筑构造

防水构造:①地下室:采用材料防水(卷材、涂料、防水水泥砂浆)、混凝土自防水;

②屋顶:分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

保护层:3-6粗砂,上人屋顶铺30mm厚水泥板或大阶砖;

找平层:采用1:2-1:3水泥砂浆20mm厚,作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平整表面;

冷底子油涂刷:油毡防水层与水泥砂浆找平层的结合及黏结作用,称为“结合层”。

防潮构造:有油毡防潮层、防水砂浆防潮层、细石混凝土防潮层三种;

保温构造:①增加墙厚

②选择导热系数小材料作复合墙(保温材料放低温一侧),或在墙体中部设封闭的空气间层或有铝箔的空气间层。

隔热构造:①采用浅色光洁外饰面;

②采用遮阳-通风构造;

③合理利用封闭空气间层;

④绿化植被隔热。

变形缝构造:分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可做成平缝、错口缝、企口缝;

①沉降缝将建筑构件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断开;

②防震缝应将建筑墙体、楼地面、屋顶等构件全部断开,缝两侧均应墙体或柱。

(四)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①节地与室外环境;

②节能与能源利用;

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⑤室内环境质量;

⑥运营管理。

1.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

1.5.1 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

1.5.2 掌握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

五、建筑美学基本知识

色彩三原色:①色光三原色:红、绿、蓝(白光分解)

②色料三原色:青、品红、黄(有时红、蓝、黄)

色彩三要素:①色相:不同相貌

②明度:明暗程度

③彩度:纯净和鲜艳程度

影响色彩变化的因素: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空间色。

色彩在城市建筑中的作用:①物理功能;

②装饰作用;

③标识作用;

④情感作用;

⑤文化意义。

形式美法则:①对比与微差;

②比例与尺度;

③均衡与稳定;

④韵律与节奏;

⑤重复与再现;

⑥渗透与层次。

1.6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

1.6.1了解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

1.6.2熟悉我国建筑设计阶段

六、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

(一)设计前期与建筑策划

基本建设程序内容:①项目建议书;

②可行性研究报告;

③项目评估、决策;

④根据可研编制设计文件;

⑤初步设计后准备施工;

⑥组织施工,做好生产准备;

⑦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项目建议书内容:①项目的依据和缘由,背景材料、拟建地点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资料;

②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

③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可靠性及协作可靠性;

④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⑤设计、施工项目进程安排;

⑥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初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①总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②需求预测和建设规模;

③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情况;

④建设条件和场址方案;

⑤设计方案;

⑥环境保护;

⑦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

⑧实施进度建设;

⑨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⑩社会及经济效果分析。

项目评估报告内容:①审核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确定;

②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

③综合分析和判断工程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④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对项目做出取舍的决定性意见。

建筑策划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的估算:

①环境投资:国土使用费、市政配套费、动迁费、小环境配套项目补偿费;

②建筑投资费:实际建筑直接费、人工费、各种调增费、施工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劳保基金、贷款差价、税金、地方规定;

③设备投资:电梯、空调、强弱电、消防设备;

③设计费率:按行业收费,外资及中外合资要取较高收费率。

编制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的依据:①项目批准文件;

②城市规划;

③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④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深度要求;

铁路、交通、水利等专业建设工程,还应当以专业规划的要求为依据。

必须遵守的要求:①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

②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设计标准;

③符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

④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⑤设计内容完整,符合深度要求、图面清晰,保证设计质量

设计工作程序:①前期准备;

②方案;(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和控制概算)

③初步设计;(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和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

④施工图。(满足设备材料采购、非标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第二篇城市交通

2.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2.1.1熟悉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

2.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要求

2.1.3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

2.1.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要求

一、道路规划设计

(一)道路规划设计

1、基本内容

道路规划设计包括:①路线设计;

②交叉口设计;

③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④路面设计;

⑤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其中选线、断面组合、交叉口选型是总规、详规重要内容。

2、净空与限界:

人和车辆在道路上通行占有的通行断面,称为净空。

为保证交通流畅,避免发生安全事故,要求街道和道路构筑物为行人和车辆的通行提供一定的限制性空间,称为限界。

净空加上安全距离构成限界。

行人:净高2.2,净宽0.75-1.0;

自行车:净高2.2,净宽1.0;

机动车:净高:小汽车1.6,公共汽车3.0,大货车(载货)4.0;

净宽:小汽车2.0,公共汽车2.6,大货车3.0;

道路桥:(高度限界)行人和自行车2.5,非机动车及雨天通行公汽 3.5,汽车4.5;

铁路桥:(高度限界)内燃机车5.5,电力机车6.55-7.5,高速列车7.25m,双层集装箱7.96

(宽度限界)4.88m

航道桥:桥下通航净空限界主要取决于航道等级。

航道等级及净空限界

航道等级一二三

通航船只吨位(t) 3000 2000 1000

净跨(m) 天然及渠化河流70 70 60 人工运河50 50 40 净高12.5 11 10

3、车辆视距与视距限界

(1)行车视距:机动车辆行驶时,为保证交通安全,驾驶人员必须保持的最短视线距离。

会车视距=2倍停车视距(视点高度1.2m)

(2)视距限界: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要求道路及道路两旁提供一定的视距空间以保证行车安全,称为视距限界。

纵车视距≈两车停车视距之和

(3)交叉口视距限界

视距三角形:两车停车视距和视线组成了交叉口视距空间和限界,又称为视距三角形,常作为交叉口红线位置的条件之一。

最靠右的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间的直行车道,组合成视距三角形。

(二)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1、机动车道设计

小汽车理论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800辆/h。

靠近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大,右侧同向车道通行能力依次折减,最右侧车道的通行能力最小。

折减系数:中间车道1;第二条车道0.8~0.89;第三条车道0.65~0.78;第四条车道0.5~0.65;

车道宽度:(主干路)大型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3.75,小型车道3.5;

(支路)车道最窄3.0m;

双车道7~8m,四车道14~15m;

两块(四块)板道路单向机动车车道数≥2条,两个方向机动车车道数4~6条;

行驶公交车辆的一块板次干路,其停靠站附近单向车行道的最小宽度应能停靠一辆公共汽车,同时通行一辆大型汽车,再考虑适当的自行车道宽度即可。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为缘石至缘石之间的距离,包括两侧路缘带宽度和中心线双黄线(或分隔带)宽度。

2、非机动车道

通常按自行车道进行设计,以其他非机动车进行校核。

1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1.5m,2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2.5m,3条自行车带的宽度为3.5m,依此类推。

非机动车道宽度要考虑最宽的车辆有超车的条件。

非机动车道宽度为5(或4.5),6(或5.5),7m(或6.5),如考虑将来改为行驶机动车辆,则以6~7m为妥。

3、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

(1)人行道宽度的确定

人行道的功能:①步行交通;

②布置绿化;

③布置道路附属设施(杆管线、邮筒、清洁箱、电话亭、交通标志等);

④拓宽车行道备用。

人行道宽度应满足:人流通畅、绿化种植、管线的敷设、与路幅其他部分宽度协调。

人行道宽度和最大通行能力表

所在地点宽度(m) 最大通行能力(人/h)

城市道路上0.75 1800

车站码头、人行天桥和地道0.90 1400

(2)道路绿化

道路绿化占道路总宽15%-30%

其中园林景观绿地率≥40%;

红线宽度>50m的道路绿地率≥30%;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25%;

红线宽度<40m的道路绿地率≥20%;

在宽度>40m滨河路或主干路上,有条件时可沿道路两侧或一侧布置林荫道。

行道树最小宽度 1.5m;道路分隔带兼公交站台或行人过路临时驻足时,一般4.5~6m。

(三)城市道路平面规划设计

1、道路平曲线

平曲线最小半径,主要取决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同时综合考虑机动车辆在曲线上行驶的稳定性、乘客的舒适程度、车辆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等各方面的因素。

通常采用抗侧滑公式(影响因素:车速、横向力系数、横坡),作为确定平曲线半径的依据。

2、曲线加宽与超高、加宽缓和段

道路平曲线半径≤250m,内侧加宽,外侧超高。

超高缓和段≥15~20m,加宽缓和段≥10m

(四)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设计

1、交叉口概述

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①无交通管制,适合于交通量很小的次要道路交叉口;

②渠化交通,即在道路上施画各种交通管理标线及设置交通岛,用以组织不同类型、不同方向车流分道行驶,互不干扰地通过交叉口。适用于交通量较小的次要交叉口、交通组织复杂异形交叉口、城市边缘区道路交叉口;

③交通指挥:信号灯或交通警察,常用于一般平面十字交叉口;

④立体交叉:适用于快速、有连续交通要求的大交通量交叉口。

交叉口设计基本内容:①选择交叉口形式,设计交叉口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尺寸;

②确定视距三角形和交叉口红线位置;

③合理组织交叉口交通管制,设置必要的交通设施,布置交通岛、人行横道;

④进行交叉口竖向设计,妥善布置排水设施。

平面交叉口类型:十字、X形、丁字形、Y形、多路、环形。

立体交叉类型:①分离式:道路相交而不互通,交通分离。常见于铁路与城市道路,快速路与地方性道路(次干路、支路、自行车专用路、步行路)的立交。

②互通式:可以实现相交道路上的交通在立交上互相转换。分为非定向立交和定向立交两类。

交叉口自行车组织:①设置右转专用车道;

②设置左转候车区;

③停车线提前法;

④两次绿灯法;

⑤设置自行车横道;

2、平面交叉口

交叉口转弯半径依据道路等级、性质由下表决定。

交叉口转弯半径

道路类型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单位出入口交叉口设计车速(km/h) 25~30 20~25 15~20 5~15 转角半径(m) 15~25 8~10 5~8 3~5 人行横道的宽度取决于单位时间内过路行人的数量及行人过路时信号灯放行的时间,最小宽度4m,通常4~10m。

机动车车道数≥6车道或人行横道>30m时,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1m)。

人行横道停止线在人行横道线外侧面1~2m处。

交叉口拓宽:高峰时一个信号周期进入交叉口左转车辆>3-4辆,应增辟左转专用车道;

进入交叉口右转车辆>4辆,应增设右转专用车道;

增设车道的宽度可缩窄0.25-0.5m。

进口道拓宽长度取决于,一个信号灯周期红灯和黄灯时间所停候的车辆数;

出口道拓宽长度取决于,右转车辆进入相交干线后,需要加速并入直行车道前所需的加速车道的长度而决定。

平面交叉口的改善:渠化、拓宽路口、组织环形交叉、立体交叉以外,

①错口交叉改善为十字交叉;

②斜角交叉改善为正交交叉;

③多路交叉改善为十字交叉;

④合并次要道路,再与主要道路相交。

3、环形交叉口

平面环形交叉口适用于:①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

②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

③畸形交叉口。

平面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不适用于快速路与主干路,也不适用于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叉口。

中心岛环道的设计车速是路段设计车速的50%;

环道的交织角越小越安全,一般在20-30O;

环道宽度一般18m,即相当于3条机动车道和1条非机动车道,再加上弯道加宽值;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行驶时分隔带宽度≥1m;

环道纵坡≤2%。

4、立体交叉设计

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①快速道路(速度≥80km/h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与其他道路相交;

②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流量超过6000辆当量小汽车(pcu)时;

③城市干路与铁路干线交叉;

④特殊要求交叉口与桥头;

⑤具有用地和高差条件。

互通式立交的间距:

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值

干路设计车速(km/h) 80 60 50 40

互通式立交最小净距值(m) 1000 900 800 700 一般有快速路网的城市,市内互通式立交中心间距≥主干路间距,约为1.0~1.5km,郊区可适当加大;

相交道路的上下位置:①等级高,速度快的道路宜布置在下面;等级低,速度慢的道路宜布置在上面;

②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按现状标高考虑;高架道路在上面,地面道路在下面。

车道布置:①机动车行驶车道双向≥4条;

②快速路上不得设置自行车道,一般道路上布置自行车道时,自行车道每侧6-8m;

③匝道机非混行时,单向7m,双向12-14m;机非分行时,机动车道单向7m,双向

10.5m,自行车道8m。

设计车速:①非定向匝道的设计车速取主线设计车速的50%-60%;

②定向匝道设计车速取主线设计车速的70%。

人行道:立体交叉设置的人行道每侧宽3~5m,地下人行过街通道4~6m,净高2.3-2.6m。

(五)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取决于道路的设计车速;平原城市的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宜在5%以下;非机动车道的最大纵坡,按自行车的行驶能力控制在2.5%以下。

最小纵坡取决于道路排水和地下管道的埋设要求,也与雨量大小、路面种类有关;一般控制在0.3%以上,纵坡<0.2%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解决排水问题。

竖曲线:①城市干道相邻坡段的坡度差<0.5%或外距<5cm时,可以不设竖曲线;

②一般希望平曲线与竖曲线分开设置,确需重合设置时,要求竖曲线在平曲线内设置,不应交叉;

③凸形竖曲线为平曲线半径10-20倍。

(六)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信号机、道路标志、道路交通标线等。

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控制:①交通信号灯法;

②多路停车法;

③二路停车法;

④让路标志法;

⑤不设管制。

不同交叉口交通控制类型

序号交叉口类型建议交通控制类型

1 主干路与主干路交通信号灯

2 主干路与次干路交通信号灯、多路停车或二路停车

3 主干路与支路二路停车

4 次干路与次干路交通信号灯、多路停车、二路停车或让路

5 次干路与支路二路停车或让路

6 支路与支路二路停车、让路或不设管制

智能交通系统由交通系统和智能系统两部分。

智能交通系统的特点:①智能化,包括信息系统、车辆系统(GPS)、道路系统(指停车自动收费、交通事故自动探测、智能停车的引导)、交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

②信息化

③整体化

2.2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2.2.1 了解停车场的分类及停车特点

2.2.2 熟悉路边停车带的规划设计要求

2.2.3 掌握停车场库的规划设计方法

二、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一)停车场分类及停车特点

停车设施设计原则:⑴按照城市规划确定的规模、用地、与城市道路连接方式等,以及停车设施的性质进行总体布置;

⑵停车设施出入口不得设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公交停靠站及桥隧引道处,一般宜设置在次干道上;如需在主干道设出入口时,应远离主干路交叉口并用专用通道与主干路相连;

⑶停车设施的交通流线组织应“单向右行”,避免车流相互交叉,并配备醒目指路标志;

⑷停车设施需考虑路面结构、绿化、照明、排水及必要附属设施的设计。

车辆停发方式:⑴前进停车、后退发车:停车迅速,发车费时,不易迅速疏散,常用于斜向停车和要求尽快停车就位的停车场;

⑵后退停车、前进发车:停车缓慢,发车迅速,是最常见的停车方式,占地面积较少,常用于垂直停车和要求尽快发车的停车场;

⑶前进停车、前进发车:停发均能方便迅速,但占地面积较大,常用于公共汽车和大型货车停车场。

车辆停放方式:⑴平行式,停车带和通道的宽度最小,车辆驶出方便迅速,适应同时停放不同车型的车辆,但单位面积最大;

⑵垂直式,通道较宽,单位长度内停放车辆最多,占用停车道宽度最大,但用地紧凑且进出方便;

⑶斜向式,停车道宽度随车长和停放角度有所不同,车辆出入方便,且出入时占用车行道宽度最小,有利于迅速停放及疏散。

(二)路边停车带规划设计要求

路边停车带是按规划在车行道旁沿路缘石边设置的供临时停车的公共停车设施。

车辆停放没有一定规律,多系短时停车,随到随开。(繁华路段计时收费)

①城市主干路旁不应设置;

②次干路旁设置时,应布置为港湾式,或设分隔带与车行道分离;

③支路旁设置时,宜布置为港湾式;

④城市繁华地区道路用地比较紧张,路边停车带供不应求,采用计时收费来加速周转。

停车面积规划指标按当量小汽车估算。

①露天停车场为25-30m2/停车位;

②路边停车带为16-20m2/停车位;

③室内停车库为30-35m2/停车位。

(三)停车库的规划设计

常用的坡道式停车库分为四种类型:

直坡道式停车库: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用地不经济,单位停车面积较多;

螺旋坡道式停车库:布局简单整齐,交通线路明确,上下行坡道干扰少,速度较快,但造价较高,用地比直行坡道节省,单位停车面积较多;

错层式(半坡道式)停车库:用地较节省,单位停车面积较少,交通线路对部分停车位的进出有干扰,建筑外立面呈错层形式;

斜楼板式停车库:用地最节省,单位停车面积最少;由于坡道和通道合一,交通线路较长,对停车位的进出普遍存在干扰,是常用的停车库类型,建筑外立面呈倾斜状。

(四)自行车停车设施

绿地规划知识点

绿地规划知识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第一章城市绿地功能1.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和范围面积及内容。2)根据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3)对总体规划中更换曾是园林绿地系统进行调整、充实、改造和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化用地的绿线 2.城市绿地系统组成:城区绿地系统、城郊绿地系统和市域绿地系统 3.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义: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景观、游憩、文化和防灾避险五大功能的活动。 4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公园游人容量:即公园的游览旺季游人高峰每小时的在园人数,这是公园的功能分区,设施数量内容和用地面积大小的依据。 2、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花圃、苗圃、草圃等圃地,是城市绿地生产基地。 3、永久性生产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规定为生产绿地的城市绿地。

4、基调树种:是指能充分表现植被特色、反映城市风格、作为城市景观的标志树种。多位乡土树种或经多代驯化以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能达到绿化设计要求的树种。 5、骨干树种:指具有优异的特点、在各类城市绿地种出现频率较高、使用数量大、有发展潜力的树种。 6、古树:指生长百年以上的老树。 7、名木:指具有社会影响、的树,树龄也往往超过百年。 8、绿化率:指的是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9、绿化覆盖率:是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占地面积的百分比。 10、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在市域绿地系统规划中,市域生态区划要根据市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划定4个生态功能区,分别为生态控制区、生态协调区、农业保护区、生态恢复区。 2.公园绿地为公众提供了游憩休闲的场所,公园绿地的规划原则均布性、丰富性、多样性、生态型、人文性。 3.市级综合公园面积一般在10hm2以上,区级综合公园面积可在10hm2以下,居民可进行半日以上的活动服务半径为2-3km,步行30-50min可达。 4.区级综合公园在城市各区分别设置1-2处,其服务半径,步行约15-25min可达,乘坐公共交通工具0020 可达。 5、生产绿地有经济功能、生产功能、社会功能三大功能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152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模拟152 一、单项选择题 1. ______既是城市经济区的核心,也是城市经济区形成的第一要素。 A.腹地 B.空间通道 C.中心城市 D.经济联系 答案:C [解答] 中心城市是指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商业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息等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城市。它们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般都有优越的交通地理位置。中心城市是城市经济区的核心,也是城市经济区形成的第一要素。 2. 城市环境的构成要素中,______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 A.城市自然环境 B.城市的经济环境 C.城市人工环境 D.城市的社会环境 答案:C [解答] 城市人工环境是实现城市各种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设施。没有城市人工环境,城市与其他人类聚居区域或聚居形式的差别将无法体现,城市本身的运行也将受到抑制;城市的社会环境体现了城市这一区别于乡村及其他聚居形式的人类聚居区域在满足人类在城市中各类活动方面所提供的条件;城市的经济环境是城市生产功能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城市景观环境(美学环境)则是城市形象、城市气质和韵味的外在表现和反映。

3. 生态系统对干扰具有抵抗和恢复的能力,甚至面临季节、年际或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动态,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这体现生态系统______的特征。 A.是复杂、有序的级秩系统 B.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 C.深受环境的影响 D.具有明确功能和功益服务性能 答案:B [解答] 生态系统具有自维持、自调控功能的特征: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其环境条件是经过长期进化适应,逐渐建立相互协调的关系。生态系统对干扰具有抵抗和恢复的能力,甚至面临季节、年际或长期的气候变化的动态,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定。 4.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中,______亚系统是主导。 A.经济生态 B.社会生态 C.环境生态 D.自然生态 答案:B [解答] 一般城市生态系统分为社会、经济、自然三个一级子系统(亚系统)。自然生态亚系统是基础,经济生态亚系统是命脉,社会生态亚系统是主导。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导致了城市复合体的矛盾运动。 5. 社会生态亚系统的特征是______ A.物资从分散向集中的高密度运转,能量从低质向高质的高强度聚集 B.高密度的人口和高强度的生活消费 C.生物与环境的共存,城市活动的支持、容纳、缓冲及净化 D.信息从低序向高序的连续积累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汇集

考研知识点汇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共计99座.后来又增补了2座城市,它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北京2.承德3.大同4.南京5.泉州6.景德镇7.曲阜8.洛阳 9.开封10.苏州11.扬州12.杭州13.绍兴14.江陵15.长沙16.广州 17.桂林18.成都19.遵义20.昆明21.大理22.拉萨23.西安24.延安 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1.天津2.保定3.平遥4.呼和浩特5.沈阳6.上海7.镇江8.常熟 9.徐州10.淮安11.宁波12.歙县13.寿县14.亳州15.福州16.漳州 17.南昌18.济南19.安阳20.南阳21.商丘22.武汉23.襄樊24.潮州 25.重庆26.阆中27.宜宾28.自贡29.镇远30.丽江31.日喀则32.韩城 33.榆林34.武威35.张掖36.敦煌37.银川38.喀什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2.邯郸3.新绛4.代县5.祁县6.哈尔滨7.吉林8.集安 9.衢州10.临海11.长汀12.赣州13.青岛14.聊城15.邹城16.淄博 17.郑州18.浚县19.随州20.钟祥21.岳阳22.肇庆23.佛山24.梅州 25.雷州26.柳州27.琼山28.乐山29.都江堰30.泸州31.建水32.巍山 33.江孜34.咸阳35.汉中36.天水37.同仁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2001年8月10日) 1.凤凰 (国务院2001年12月17日) 2. 山海关 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交通通讯理论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经济全球化理论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 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 出了——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 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代表作——昌迪加尔) 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线性城市就是 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 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 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提出了大城市 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7.盖达斯的学说。盖达斯于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他把对城市 的研究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盖达斯的名言“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上,但在含以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规划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本书的要点如作者在前言说的:“严格地按历史顺序描述自产业革命直到今天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他认为,规划的具体涵义是指:“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它的主要技术成果是书面文件,适当地附有统计预测、数学描述、定量评价以及说明规划方案各部分关系的图解。”(P3),但是规划既然作为一项普遍活动,为什么作者没有阐述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结果呢?也没有体现出政治分配的意愿呢?而仅仅从技术层面来定义“规划”。我觉得,规划也是利益分配的过程。 在随后,作者说明了规划的困难:“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

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其次,更困难的是拟订和权衡各项任务。”(P11)。 在第二章,作者关注的是“现代工业主义对城市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空前影响”(P17)。从煤的采集、运输、运用、作用来说明:使接近煤的城市或在通航河道上,或者由于在铁路通行成了铁路枢纽的城市成为新的工业中心。从而引起城市布局的变化和大发展,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煤———工业城市——人口密集——供水等公共设施供应不上——公共卫生恶劣(人住在工厂地下室或仓库)——霍乱——通过贸易而带来的巨大流动,使流行病传播快——相关机构的建立进行治理(1848年英国成立中央卫生部)——呼唤城市规划成为必需——19世纪70年代后市政府采取按一定规章建设新住宅的做法。“依法建设的住宅(by-law housing)”.(既无室内厕所也无室内浴室P25)。因此,工业化早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住宅而言的,以达到改善公共卫生的效果。当然还有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有轨马车和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通勤火车P28),人口的增长和城区面积的不扩展也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高密度,而工人在城市上班,下班回家到郊区,城市和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复习参考资料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一篇建筑学 一、熟悉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与交通联系P3-4 ◆空间组成包括:主要使用部分(教室、实验室)、交通联系部分(走廊、门厅)、次要使用部 分(厕所、仓库)三类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枢纽交通三种空间形式。 ◆水平交通:简单交通、主要交通兼顾他项功能、综合功能的廊道。 ◆垂直交通: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 *楼梯梯段连续踏步数不多于18级、不少于3级; *坡道一般8%—15%,常用10%—12%,残疾人使用的坡道为12%; *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同样重要,宜靠近布置,以利协调使用; *以电梯为主要交通的建筑物或建筑物内,电梯不少于2台; *电梯应位于核心位置,不宜在转角处紧邻布置,单侧排列不超过4台,双侧不超过8台; *自动扶梯一般为30度。 ◆人流组织分为平面和立体,人流疏散分为紧急和正常。 ◆室内空间组织:走道式、单元式、穿套式、大空间穿插与分割等组织形式。 ◆室外空间组合:建筑(群)及其附属建筑、室外场地、道路、广场、绿化、小品、道路入口 等 2、公共建筑的群体组合P11-12 ◆要点:A总体联系方便紧凑合理;B室外空间组合完整统一;C室外空间效果丰富多样。…… ◆空间组合类型:分散式布局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 3、住宅建筑的类型及设计P14、16、17、18、19 ◆层数类型:低层(1—3)、多层(4—6)、中高层(7—9)、高层(10—30层) 区位类型:炎热地区、严寒地区和坡地住宅 性质类型:单一和底层公建式住宅。 构造类型:一般式和工业化住宅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梯间式、外廊式、内廊式、集中式(点式) ◆工业化住宅的模数构件法:单元、套型、基本间、部件定型法。 4、工业建筑P20 ◆总平面设计特点(与他类建筑比较): A简单流线与复杂流线的差别; B简单环境影响与复杂环境影响的差别; C单一尺度与多尺度的差别; D多学科与多工种的密切配合。 ◆工业建筑分为生产、辅助生产、仓贮、动力、管理、生活单元。 ◆功能单元的组织形式:区带式、台阶区带式、成片式。 二、熟悉建筑场地条件分析及设计要求 1、气象条件P23 、24 ◆风象以风向、风速及污染系数三个参数来表示。 ◆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风吹的速度。风玫瑰图包含风向频率玫瑰图和平均风速玫瑰图。

最新城市原理复习笔记

城市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0个知识点 1、城市形成和发展根本动因: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 2、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6个理论 1)区域理论: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发展是不均衡的。1950年佩鲁提出增长极核理论:城市通过极化效应、扩散效应的发展,是区域经济趋于均衡,然后进入下一轮极化、扩散的发展阶段。2)经济学理论:城市产业分基础产业(城市发展的关键)、服务业产业。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依赖、互相竞争是人类社区空间关系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4)交通通讯理论:1962年梅耶《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 5)经济全球化理论 6)城市进化理论:绝对集中(城市不断增长)、相当集中(城市人口增长仍然高于郊区)、相当分散(郊区增长超过城市)、绝对分散(城市人口下降郊区人口上升)。 3、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公共领域:主导、为非公共领域的开发提供可能性、约束性。物质环境优化表现为可达性、外部效应。 4、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60岁以上占10%或65岁以上占7%)、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5、城市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英:费希尔、克拉克三部类:第一、二、三产业 2)美:贝尔三个历史时期: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6、城市化含义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7、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前期主要表现为工业化的进程,要求并促进人口向城镇积聚。城市化后期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所直接带来的生产集约化、生活集约化、管理科学化和文教科技的进步等。 8、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美英格尔斯:现代化社会的指标都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的。9、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1)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发展必然要开发和利用周围地区的各类资源,因而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前景密切相关,互为牵制。中心城市的发展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相互影响,应重视区域规划。城市与经济区域的联系-物流、资金流、人流、信息流-分析一个城市的对外主要经济联系方向。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区域分析:发展战略(优劣条件、职能、地位、作用)规模(人口、用地)的区域论证 10、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镇体系的概念与特征在一个国家或相当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特征:群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6个。(动开关整群层) 2)城乡整体发展动力:农村向城镇的向心集聚,城镇向周围地区的离心辐射手段:规划、引导和调控城镇体系目的: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效益的统一。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共9个知识点 1、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规划理念的演变城市历史约5000年,中国最早的城市距今约3500年。规划思想最早形成:周代规划思想多元化:东周儒家-礼制-皇权至上-《周礼.考工记》-统治中国长达3000年-规矩管子、老子-自然观-自然至上-因天材,就地利-变通 2)唐长安城:中轴对称、东西两市、规整的方格路网、东南西三面各有三处城门、居住分布采用坊里制,设置坊墙,坊门朝开夕闭。元大都: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明清北京城:北部收缩 2.5km、南部扩展0.5km。突出8km中轴线。在城外设置天、地、日、月四坛。皇城南形成商肆。 3)明南京城依山傍水,布局灵活,自然观理念占主导的典型城市格局。 2、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奴隶制社会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经历奴隶制民主政体,形成城邦国家-民主、平等的城邦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3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4章

知识点一:燃气种类 第四章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第一节城市燃气种类及燃气系统 燃气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生物气四大类。一般在城市系统中,采用前三种类型燃气,生物气适宜在村镇等居民点选择。 知识点二:城市燃气系统 城市燃气系统包括气源、输配系统、用户系统。 天然气供气系统通过长输管线将天然气输送至天然气门站,通过调压系统,进 入城市输配系统。 人工煤气厂一般离城市较近,大部分直接进入城市输配系统。 液化天然气均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至小区气化站,直接减压输送至用户 管道系统。液化石油气也采用瓶装送至用户。 部分城市采用由多种气源通过混气站混合后送入城市输配 系统。第二节城市燃气工程规划的主要任 务和主要内容 知识点一:主要任务 结合城市和区域燃气资源状况,选择城市燃气气源,合理确定规划各个时期的 气化率、管道普及率及各种燃气的用量,进行城市燃气气源规划;确定各种供气 设施的规模、容量;选择并确定城市燃气管网系统;科学布置气源厂、气化站等 产、供气设施和输配气管道;制定燃气管道的保护措施。 知识点二:主要内容 1.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1)现状城市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 2)选择城市气源种类,确定气源结构和供气规模; 3)确定城市气化率,预测城市燃气负荷; 4)确定气源厂、储配站、调压站等主要工程设施的规模、数量、用地及位置; 5)确定输配系统的供气方式、管线压力级制、调峰方式; 6)布局输气干管和城市输配系统; 7)确定区域调压站、储配站的规模、用地及位置; 8)提出近期燃气设施建设项目安排。

2.城市详细规划阶段 1)现状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上一层次规划要求及外围供气设施;2)计算燃气用量; 3)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燃气设施; 4)规划布局燃气输配设施,确定其位置、容量和用地; 5)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 6)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例题】下面四项内容中,不属于城市燃气工程系统详细规划内容的是( )。 A 现状城市燃气系统和用气情况分析 B 计算燃气用量 C 规划布局燃气输配管网 D 计算燃气管网管径 【答案】A 【解析】A 属于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第三节燃气工程 规划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第一篇建筑学 考点1: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木构架体系(承重、非承重;大木作、小木作)木构架体系包括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梁、檩、枋、椽、柱等大木作,以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用的非承重部分,即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等小木作。 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叫面阔;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清代称为“步”,各步距离的总和或侧面各开间宽度的总和称为“通进深”。 【例题】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建筑专有名词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0年-木构架体系】 a.“小木作”是指门、窗、隔扇等非结构部 b.“通进深”是指侧面建筑各开间宽度的总和 c.“面阔”是指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 d.“步”是指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 答案:d 考点2:几类典型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以下六大类型: ?宫殿建筑 ?坛庙建筑 ?陵墓建筑 ?宗教建筑 ?传统住宅 ?传统园林 (1)宫殿建筑: 目前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了解周、汉、隋唐、宋元各时期宫殿 (2)坛庙建筑 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祭祀自然神;第二类是祭祀祖先;第三类是祭祀先贤的柌庙。(3)陵墓建筑: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埋葬规制和陵园布局的先例。 了解秦始皇陵、唐乾陵、明十三陵等建筑。 (4)宗教建筑: 佛寺划分为以佛塔为主和以佛殿为主的两大类型。这类寺院以一座高大居中的佛塔为主体,其周围环绕放行广廷和回廊门殿。 (5)传统住宅建筑:主要类型有:庭院式、窑洞式、毡包、碉房、干阑等。 (6)传统园林: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 【例题】关于我国坛庙建筑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祭祀天、地、日、月等自然物的建筑称为“坛” b.祭祀帝王等祖先的建筑称为庙 c.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形制相同 d.曲阜孔庙的大成殿与故宫的保和殿形制相同 答案:c。形制、规模级别、功能特点均不同 考点3: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1)奴隶制社会建筑 1)古埃及建筑:石头是埃及主要建筑材料,金字塔的艺术构思反映着古埃及的自然和社会特色。 2)古典建筑:希腊盛期的建筑和罗马共和盛期、罗马帝国盛期的建筑称为古典建筑。 (2)中世纪建筑 熟悉拜占廷建筑和罗马风、哥特建筑的特点。(3)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广义地把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称为文艺复兴,了解这三类建筑特点。 (4)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响 (5)新建筑运动初期的特点 (6)一战后、二战后分别有哪些新建筑流派(7)现代主义四位大师理论及作品: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大师为代表的现代主义。 (8)后现代主义 反对现代主义的机器美学,肯定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例题1】关于西方古代建筑材料与技术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2012年】 a.古希腊庙宇除屋架外,全部用石材建造b.古罗马建筑材料中出现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 c.古希腊创造了券柱式结构 d.古罗马发展了叠柱式结构 答案:c。罗马券柱式 【例题2】下列关于十九至二十世纪西方新建筑运动初期代表人物建筑主张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拉斯金:热衷于手工艺效果 b.贝伦斯:提倡运用多种材料 c.路斯: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 d.沙利文:强调艺术形式在设计中占主要地位答案:d,沙利文“形式追从功能” 考点4: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交通联系 1、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公共建筑的空间由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或称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三类空间组合

最新整理城乡规划师《规划实务》知识点整理:城乡规划区

城乡规划师《规划实务》知识点整理:城乡规划区一、考试形式: 此部分考试形式通常为指出某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 问题或指出问题的同时要求说明理由并提出修改意见。 由于考试时间和试卷题目篇幅所限,此部分考试一般为中、小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评析。从以前的实体来看,题目中城市一般有铁路、河流、机场、高速公路等要素要素。 二、主要知识点: 注意城乡规划区、风玫瑰图、编制单位和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河流、图例及比例等图面中的要素。这些要素都是试题中明显的考点,在审题的过程中,就要重视这些要素。 (1)规划区的范围:城乡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因此与城市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水源地、文化遗产、风景名胜区和交通、电力、邮电、市政公用等设施的都应纳入到城乡规划区的范围。城乡规划区的划定还要兼顾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对周边山体、水系、人文景观等要素应予控制性保护。如果题目中有规划区

的描述和图例,就要看规划区划的合理不合理?是不是过小?有些该控制的用地没有包含在规划区范围内?开 发区和新区应在建设用地范围内。 (2)风玫瑰图:依据风玫瑰图判别易燃易爆仓库及有气体污染的工业企业在城市中的位置是否合适,这些有污染的企业不能布置在城市的上风向。同时,路网走向和机场跑道方向也与风玫瑰图有关,道路走向不能与冬季盛行风向平行,但与夏季主导风向平行,机场跑道走向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 (3)编制单位和承担编制任务的规划设计单位: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非县政府所在地的镇总体规划由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甲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承担各种城乡规划编制任务;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承担20万人口以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丙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可承担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4)河流:题目中一般都有河流,在审题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对城市发展用地而言,注意是否需要跨越门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第2章

第二章城市排水工程 规划第一节城市排水系 统 城市排水的对象是雨水和污水。对雨水和污水采用不同的排放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两大类。 知识点一:合流制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统一由一套管道排放的 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1.直排式合流制 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 特点:工程投资较少,对城市水环境造成污染,一般在城市建设初期采用。 2.截流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沿排放口附近新建一条污水管渠,将污水截留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雨水通过附属的溢流井仍排入原来的水体。 特点:在无雨天可以将全部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输送到下游排放,大大减轻城市水环境压力,且工程量相对较小。当降雨量和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截流 能力,多余部分的混合污水将从溢流井排入水体,仍然对城市水环境有影响。 知识点二:分流制排水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雨水和污水单独收集、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根据雨水系统的完整程度,分流制排水系统又分为完全分流制和不完全分流制。

1.完全分流制 雨水和比较清洁的工业废水由雨水管渠收集,就近排放;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或下游排放。 特点:污水不能不加处理就近分散排放,对保护城市水环境比较有利,但排水管渠工程量大于截流式合流制,一般在城市水环境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采用。 2.不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统,是指只有完整的污水设施而没有完整的雨水设施的排水系统。采用不完全分流制有三种情况:一是早期的城市建设;二是降水量很小的城市;三是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城市。 【例题】污水和雨水一样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就近分散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 )。 A.直排式合流制 B.截流式合流制 C.完全分流制 D.不完全分流制 【答案】 A第二节城市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了解)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真题解析

2011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真题解析 一、单选 1、在城乡规划体系中,下列哪项防灾规划应当进行灾害风险评估() A.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B. 城市分区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C. 城市详细规划中的防灾规划 D. 城市防灾专项规划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城市防灾专项规划内容一般都比总体规划中的防灾专业规划丰富,规划深度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还可能达到详细规划的深度。例如,在城市防洪、抗震防灾、消防等专项规划中,通常都要进行灾害风险分析评估;要考虑防灾专业队伍建设和必要的器材装备配置。 2、下列关于城镇化率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城镇常住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B. 城镇流动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C. 城镇户籍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百分比 D. 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 D 试题解析:城镇化率(城镇化水平)通常用市人口和镇驻地聚集区人口占全部人口(人口数据均用常住人口而非户籍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用于反映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 3、在进行城市道路桥洞设计时,桥下通行公共汽车的高度限界为() A. 2.5米 B. 3.0米 C. 3.5米 D. 4.0米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道路桥洞通行限界:行人和自行车高度限界为2.5m,考虑其他非机动车通行及在非机动车桥洞内雨天通行公共汽车,其高度界限为3.Sm。 4、下列预测方法,不适用于城镇化水平预测的是() A. 综合增长率法 B. 联合国法 C. 潜力模型法 D. 时间趋势外推法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城镇化水平预测的主要方法有:综合增长法、时间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联合国法等。 5、下列关于建筑中交通空间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A. 交通空间不能兼有其他功能 B. 走道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的开启方向无关 C. 走道宽度与走道两侧门窗位置有关 D. 走道宽度与建筑的耐火等级无关 参考答案: C 试题解析:水平交通空间即指联系同一标高上的各部分的交通空间,有些还附带等候、休息、观赏等功能要求;公共建筑的通道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功能需要、防火规定及空间感

城乡规划实务-城市规划方案的评析知识点

城市规划方案的评析 这部份应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分析和综合评价;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 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分析和综合评折。 (1)要认真学习了解城市规划方案分析和综合评析的主要原则、方法步骤、基本内容、深度以及质量、水平。根据国务院96年18号文件中关于"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资源是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贯砌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始终"的精神,在评析规划时。还应认真的把握这一原则。 (2)要熟悉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的要点。评析要点共8条。 (3)要掌握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的评析要点、前 者评析要点共12条,后者评析要点共6条。 (4)在应试时具体评休规划图应掌握的几点。 1)首先应分析用地规划图纸所表达的内容是否全面。规划图上有没有风玫瑰、 图例、比例尺。城镇体系规划是否在规划图上将各等级城镇、主要基础设施、 重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等内容表示出来。 总体规划是否将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等用地表示出来。控制性详规是否将规划兹图内的道路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线、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的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间距、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与控制点座标、标高等表示出来。修建性详规是否将各类建筑(包括建筑层数)、交通、绿地、公共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表示出来。 2)按照各规划阶段的要求,对其规划功能布局结构分析是否科学合理。 3)分析规划是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如绿地率指标是否 合理(按国家规定,新区建设绿地率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应不低于25%)。 4)各规划用地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特别是用地布局是否贯彻了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要掌握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及其规划人均建设用地分级指标;要掌握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化用地等四大类主要用地占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比例(%)及其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m2/人)。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1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错题集: 项目建议书中的环境保护说法不正确的是: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加以说明;项目建成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而不是国家的)。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包括:(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市场预测和确定的依据;(3)技术工艺、主要设备、建设标准;(4)资源、原材料、燃料供应、动力、运输、供水、通讯等协作配合条件;(5)建设地点、厂区布置方案、占地面积;(6)项目设计方案,协作配套工程;(7)环保、防震等要求;(8)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9)建设工期和实施进度;(10)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11)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编制设计文件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规范和程序及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设计的文件,是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一般按两阶段进行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复杂的项目按三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小型建设项目和技术简单的项目可在简化初步设计后即进行施工图设计;对大型开发区、联合企业或特大型项目,可在初步设计前做规划设计。设计工作程序包括:编制各阶段设计文件、配合施工和参加验收、工程总结。 初步设计有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材料表和工程概算。设计任务书是项目确定建设方案的决策性文件,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一般包括:⑴建设目的和依据、设计指导思想;⑵建设项目功能要求;⑶确定建设规模,产品大纲、工艺原则、服务设施大纲;⑷资源材料、动力、运输、水文、地质等配合条件;⑸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三废治理的要求;⑹建设地点、占用土地面积、场区布置原则、范围;⑺防空、防震要求;⑻设计及建设工期要求;⑼投资控制额;⑽劳动定员控制数;⑾图纸及文件要求。 内框架承重体系的特点。其特点包括: (1)墙和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由于取消了承重内墙由柱代替,在使用上可以有较大的空间,而不增加梁的跨度。 (2)在受力性能上有以下缺点:由于横墙较少,房屋的空间刚度较差;由于柱基础和墙基础的形式不一,沉降量不易一致,以及钢筋混凝土柱和砖墙的压缩性不同,结构容易产生不均匀变形,使构件中产生较大的内应力。 (3)由于柱和墙的材料不同,施工方法不同,给施工工序的搭接带来一些麻烦内框架承重体系多用于教学楼、旅馆、商店、多层工业厂房等建筑。 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网架、薄壳、折板、悬索等结构形式。其中薄壳常用于屋盖结构,特别适用于较大跨度建筑物。平面结构体系中的屋架是较大跨度建筑的屋盖中常用的结构形式。 晋祠圣母殿为减柱构造的实例,两晋、南北朝佛教建筑常为“前殿后塔”结构。 炎热地区遮阳隔热的方式。 遮阳:按照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分为水平式遮阳、垂直式遮阳、综合式遮阳、挡板式遮阳。 按照材料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固定式遮阳、活动式遮阳、简易式遮阳。 隔热:通常可分别采用减少东西向墙体、通过采用具有较好隔热性能的建筑材料和隔热构造提高墙体和屋顶的隔热性能、利用绿化隔热降温等措施。 卢浮宫东廊——古典主义;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是典雅主义的代表作,由斯东设计,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悬索结构。 建筑场地地形条件主要有:(1)布局。(2)竖向。(3)小气候。(4)坡度。 从设计上解决建筑保温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加大建筑的进深,缩短外墙长度,尽量减少每户所占的外墙面。建筑空间的秩序、材料与肌理、光影与色彩影响着空间的效果。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功能分析与组织的核心问题是建筑的空间组合、功能分区及人流集散。 多层住宅设计基本特点有: (1)从平面组合来说,多层住宅必须借助于公共楼梯(规范规定住宅6层以下不设电梯)以解决垂直交通,有时还需设置公共走廊解决水平交通。 (2)与低层住宅和高层住宅相比,多层住宅比低层住宅节省用地,造价比高层住宅低,适合于目前一般的生活水平。 (3)多层住宅不及低层住宅与室外联系方便,虽不需高层住宅所必须的电梯,上面几层的垂直交通仍会使住户感到不便。因此,从高标准的要求来看,四层以下的住宅可不设电梯,四层以上的多层住宅也应该设置电梯。 由于空间与空间的连续性或周围边界不完全闭合,建筑空间经常表现为复杂、通透,尤其是一些较开敞的不规则空间,其渗透和流动更为突出。 临街坡地住宅的建筑处理常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掉层、吊脚、天桥、凸出楼梯间、连廊、室外梯道等。 玻璃钢和钢纤维混凝土属于纤维增强型材料。 拱是一种较早为人类开发的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与桥梁工程中。拱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它的主要内力是轴向压力。这种结构应特别注意拱脚基础的处理。拱特别适用于体育馆、展览馆、散装仓库等建筑。 网架结构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各杆件间互相起着支撑作用,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空间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 场地内供电、电信与有线电视广播的设施条件须了解电源位置、接线距离、可供电量、电压以及线路敷设方式。空间结构体系包含网架、薄壳、折板、悬索等结构形式。材料在承受外力作用的过程中,必然产生变形,如撤除外力的作用后,若材料几何形状恢复原状,则材料的这种性能称为弹性。材料受力时,在无明显变形的情况下突然破坏,这种现象称为脆性破坏。具有这种破坏特性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如玻璃、陶瓷等。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中各建筑构件组成原理和方案的学科。各个相关建筑构件之间相互连接方式和方法也属于建筑构造研究的内容。它是一门综合型技术知识,它涉及建筑功能、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等许多方面问题。中心商务高度指: CBHI=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公共建筑群体组合类型可分为两种形式:分散布局的群体组合和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中心式布局的群体组合把某些性质上比较接近的公共建筑集中在一起,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或中心,如居住区中心的公共建筑、商业服务中心、体育中心、展览中心、市政中心等。薄壳结构的曲面形式:(1)旋转曲面。由一平面曲线作母

城市设计笔记-整理

城市设计概论讲义 第一章基本概念 1.1“城市设计”的多种理解 1.1.1注重三维空间的城市设计 1.1.2作为艺术处理的城市设计 1.1.3针对公共领域的城市设计 1.1.4强调功能组织的城市设计 1.1.5关注环境与行为互动的城市设计 1.1.6强调过程的城市设计 巴奈特:“一个良好的城市设计绝非是设计者笔下浪漫花哨的图表和模型,而是一连串都市行政的过程,城市型体必须通过这个连续决策的过程来塑造。因此城市设计是一种公众政策的连续决策过程,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1.1.7广义综合的城市设计 1.1.8我国学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 郭恩章金广君“现代城市设计是以提高环境质量为目标的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手段,政策性较强,其重要组成部分往往表现为公共性的行政管理过程,如制定公共政策,进行建设管理等”。 1.2城市设计学科定位 城市规划中的形体环境规划结合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市政工程学的相关知识。 1.3 城市设计的目的 1.3.1改善公共环境质量 1.3.2为市场经济服务 1.4 城市设计的特征 空间向度 时间向度 多学科 多主顾 指导性 人与环境 参考书目: 凯文·林奇(美)《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 E.N.培根(美)《城市设计》黄富厢译 F.吉伯德(英)《市镇设计》程里尧译 徐思淑等《城市设计导论》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国外现代城市设计精选》 王建国《城市设计》

第二章城市设计简史 一步城市建设史,也可以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写,即写成了一部城市设计史。——吴良镛 1.西方城市设计简史 1.1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1.1.1城市文化特征 ——城邦、公民与民主精神 ——人本主义与纯粹理性精神 ——开放、学习、交流、思考 ——广场、圣地、公共建筑 1.1.2雅典卫城 古希腊人建筑群建设的杰作: 1)与城市生活相结合 2)与地形和自然景观相结合 3)与城市整体景观相结合 4)力求体现人的尺度 5)利用城市和建筑体现大自然美 1.1.3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希波丹姆 苏格拉底:城邦和城市生活自然发展; 柏拉图:《理想国》“社会几何学”; 城市中心是卫城,并在周围建立一圈城墙,城市其他部分从这个中心呈辐射状分布,并进一步细分为若干地块并相互取平,占地好的面积稍小一些,占地次的面积稍大一些。全城共含5040个地块,居民5040个(主要指武士阶层的成员),城市中心的庙宇应摆放在广场四周,整个城市应当建立在城邦圆周中心的高地上,以利防守和清洁,城市中心还布置体育场、剧场和讲习地。 亚里士多德:城市的规模和范围应加以限制,城市居民自由而有节制的享受生活; 希波丹姆:“城市规划之父”,遵循古希腊哲理,追求几何与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城市分为三个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米利都城是体现其规划思想的代表。几何形,网格式街道系统,形式规整,布局密切结合地形,重视实用和因地制宜。 1.2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1.2.1 城市空间特征 城市设计精神: ——源自希腊时期希波丹姆的城市设计原则 ——拿来主义,适合表现帝国沉着、威严和权利的皆为可用 ——直接实用为目的,并非单纯追求审美 整体壮观的空间秩序: ——改造古希腊自由、不规则、有些凌乱的广场空间 ——塑造整齐、典雅、规模巨大的开敞空间 ——善于运用轴线和透视手法 以建筑体量凝聚城市空间: ——不强调和突出个体建筑的形象,使建筑实体从属于广场空间,相邻建筑之间的协调 ——体型庞大的纪念碑式建筑物紧密布局,依靠体量的惯性联系,起到对广场的控制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