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建-建筑实务建筑构造要求(二)

二建-建筑实务建筑构造要求(二)

二建-建筑实务建筑构造要求(二)

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建筑抗震构造要求

【补充知识】常见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

剪力墙体系

最适合住宅,不宜建造大空间房屋。 适用于 15层以下的建筑。 适合小开间的住宅和旅馆,不适合大空间公共建筑。 适用于 10-20层的建筑。

框架-剪力墙体系

①混合结构体系 构造柱施工顺序:绑钢筋→墙体砌筑→浇筑混凝土 ②框架结构体系

③剪力墙体系

④框架-剪力墙结构

第1页/共3页

二级注册建筑师 场地设计构造详图 配套讲义

第二章建筑构造 第一节墙体 一、墙体的分类 墙体的分类大体有从墙体位置上、从材料上、从受力特点上几种分法。 (一)墙体按所在位置分类 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另外,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 (二)墙体按材料分类 (1)砖墙。用作墙体的砖有秸土多孔砖、黏土实心砖、灰砂砖、焦渣砖等。 (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材料,具有密度小、可切割、隔声、保温性能好等特点。这种材料多用于非承重的隔墙及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3)石材墙。石材是一种天然材料,主要用于山区和产石地区。 (4)板材墙。板材以钢筋混凝土板材、加气混凝土板材为主。 (5)承重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墙,采用C20混凝土制作,用于6层及以下的住宅。 (三)墙体按受力特点分类 (1)承重墙。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由于承重墙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分为承重内墙和承重外墙。 (2)自承重墙。只承受墙体自身重量而不承受屋顶,楼板等竖向荷载,并把自重传给墙下基础。 (3)围护墙。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它起着防风、雪、雨的侵袭,并起着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 (4)隔墙。它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把自重传给楼板层,隔墙应满足自重轻、隔声、防火等要求。 (四)墙体按构造做法分类 (1)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普通砖墙、实心砌块墙、多孔砖、实心黏土砖、石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和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分层复合、黏土砖与焦渣分层复合等)砌筑的不留空隙的墙体。 (2)空体墙。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 (3)复合墙。这种墙体多用于居住建筑,也可用于托儿所、幼儿园、医疗等小型公共建筑。这种墙体的主体结构为数土砖或钢筋混凝土,其内侧或外侧复合轻质保温板材,常用的材料有充气石膏板、水泥聚苯板黏土珍珠岩、纸面石膏聚苯复合板,纸面石膏岩棉复合板、纸面石膏玻璃复合板、无纸石膏聚苯复合板、纸

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册(李必瑜编)考试复习资料(全)

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册考试复习资料(全) 简答题复习 1.试以平瓦屋面和油毡防水平屋面来说明屋面防水设计中“导”与“堵”的辨证关系?答:导——按屋面防水材料的不同要求,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使得降于屋面的雨水,因势利导地排离屋面,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堵——利用屋面材料在上下左右的互相搭接,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水覆盖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瓦屋面——瓦的互相搭接体现了“堵”的概念,但瓦的尺寸较小,因此瓦屋面主要使用于坡屋顶,利用其较大的排水坡度迅速“导”出雨水,即以“导”为主,以“堵”为辅。 油毡屋面——油毡大面积的覆盖来达到“堵”的要求,但为了雨水的迅速排除,还是需要一定的排水坡度,即采用了以“堵”为主,以“导”为辅的处理方式。 2. 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 答: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联合基础、桩基础。 单独基础:适用于多层框架结构或厂房排架柱下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多层混合结构的墙下,低层或小型建筑常用砖、混凝土等刚性条形基础。如上部为钢筋混凝土墙,或地基较差、荷载较大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联合基础:柱下条形基础用于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或排架结构,荷载较大或荷载分布不均匀,地基承载力偏低时;片筏基础常用于地基软弱的多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建筑,以及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不均匀或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箱形基础用于上部建筑物荷载大、对地基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高层建筑、重型建筑以及软弱土地基上多层建筑时。桩基础:当浅层地基土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宜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桩基础形式。 3.简述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位置。 作用:从竖向加强楼层间墙体的连接,与圈梁一起构成空间骨架,从而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的抗变形能力。设置位置:构造柱一般设在外墙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及较长的墙体中。 4.建筑中交通联系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包括哪些空间? 答:交通联系部分解决房间与房间之间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联系、建筑物室内与室外的联系。交通联系部分包括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坡道),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5.通风降温屋面的降温原理的什么?有哪两种做法? 答:降温原理:在屋顶设置通风的空气间层,利用空气的流动带走热量。 两种做法:1)通风层设在结构层上面,即在屋面上作架空通风隔热屋;2)通风层设在结构层下面,作成顶棚通风层。 6. 在设计踏步宽度时,当楼梯间深度受到限制,致使踏面宽不足,该如何处理? 答:为保证踏面有足够尺寸而又不增加总进深,可以采用挑踏口或将踢面向外倾斜的办法,

建筑构造下册练习

建筑构造(下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高度超过(B)m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办公楼、科研楼、挡案楼等属一类高层。 A.24 B.50 C.100 D.80 2.铝板幕墙常用的铝板种类有:(b)。 A.单层铝板和复合铝板 B.蜂窝铝板、单层铝板和铝塑复合板 C.纯铝板和铝合金板 D.光面铝板和毛面铝板 3.有关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的要求下面哪条表述是错误的?( d )。 A.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前室或阳台、凹廊等。 B.楼梯间的前室应设防、排烟设施。 C.通往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设乙级防火门。 D.前室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4.5m2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 m2。 4.天然石材安装采用拴挂法安装时,下面哪条表述是不正确的?(c)。 A.在墙柱表面拴挂钢筋网 B.把背面打好孔眼的板材用双股16号铜丝拴结在钢筋网上。 C.在板材与墙体的夹缝内分层灌注水泥砂浆,每次灌浆高度不宜超过150-200mm ,且不得大于板高的1/2。 D.最后将表面挤出的水泥浆擦净,并用与石材同颜色的水泥浆勾缝。5.悬索结构的形式有(c)。 A.单层单曲面,双层单曲面B.双层单曲面,双曲面轮辐式, C. 单层单曲面双层单曲面,双曲面轮辐式,双曲面鞍形 D. 双层单曲面,双曲面轮辐式,双曲面鞍形 6.在高层建筑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 B.板内需要敷设管线时,板厚不宜小于100mm C.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10mm D. 转换层楼板不宜小于180mm 7.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跨度已可达(a)以上 A.6m B.7m C. 8m D.9m 8.以下关于桁架说法正确的是( b) A.桁架的杆件与杆件之间是刚接 B.桁架的杆件内力为轴向力 C.桁架是一种空间结构体系 D.桁架一般为钢结构 9.以下关于网架结构的优点,错误的是( a) A.网架结构虽是平面结构,但整体性强、稳定性好 B.杆件主要承受轴向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 C.结构高度小,能有效利用空间 D.形式多样,可创造丰富的建筑形式 10.下列哪项措施不能阻止天窗产生冷凝水( c) A.选择中空玻璃 B.加暖水管 C.设置排水槽 D.送热风 11.平板网架的屋面排水坡度一般为( b) A.1%~2% B.2%~5% C.5%~7% D.7%~10% 12.以下哪种不是拱的结构形式( b) A.无铰拱 B.单铰拱 C.两铰拱 D. 三铰拱 13.一般民用建筑的装修费用约占土建造价的(D) A.10%-20% B.30%-40% C.50%-60% D.20%-30% A.筒壳 B.圆顶壳 C.折线壳 D.双曲扁壳 14.通常,拱屋顶的矢高为拱跨的(B)

(完整word版)建筑构造下知识点总结_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四版《建筑构造》下册_重庆大学_刘建荣_翁季主编

第一章高层建筑构造 一、高层建筑概况 (一)P6 1.1.2高层建筑的分类 1.高层建筑按照层数高度分类 (1)联合国的高层建筑高度分类: ①9~16层最高50m ②17~25层最高75m ③26~40层最高100m ④40层以上即超高层建筑 (2)我国对高层建筑的规定: ①10层及以上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 24m(消防车可到达)的公共建筑为高层建筑。 ②对于民用建筑:10层及以上或超过28m ③不论民用过公共:超过100m时即为超高层 建筑 ④建筑高度:室外地面到檐口或屋面面层高 度,屋顶水箱、电梯机房、楼梯出口小间不计入建筑高度。 2.按功能要求分类 (1)办公楼 (2)住宅 (3)旅馆 (4)商住楼 (5)综合楼 (6)科研楼 (7)档案楼 (8)电力调度楼 3.按体形分类 (1)板式 (2)塔式 4.按防火要求 (1)一类:19层及以上住宅 (2)二类:10~18层住宅 二、高层建筑结构与造型 (一)按材料划分 1.砌体结构 2.钢筋混凝土结构 3.钢结构 4.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二)结构体系 1.结构受力特征 2.结构体系分类 (1)纯框架体系 (2)纯剪力墙体系 (3)筒体体系 (4)体系组合 ①框支剪力墙:上部剪力墙,下部框架;适 用于高层旅馆、综合楼、商场。 ②框架剪力墙:框架体系基础上曾设纵横剪 力墙;适用于宾馆 ③框架筒体体系:内筒外框架;办公楼大厦; 广东国际大厦主楼 ④筒中筒:两个及以上筒体内外嵌套; ⑤束筒:两个及以上框筒并列;希尔斯大厦三、高层建筑楼盖构造 (一)P22 1.3.1高层建筑楼盖结构形式 1.肋梁楼盖结构: (1)由主次梁、楼板组成,楼板可单向也可双向板,通长现浇。 (2)普通混凝土密肋楼盖跨度<9m,预应力<12m 2.无梁楼盖结构 (1)有柱帽跨度不宜>9m,无柱帽跨度不宜>7 3.叠合板楼盖结构 4.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 (二)压型钢板组合楼盖 1.根据受力特点,压型钢板-现浇混凝土组合楼盖有 (1)压型钢板起受拉钢筋作用,与混凝土组合一起共同工作组合板; (2)压型钢板仅作为现浇混凝土时用的永久性模版的非组合楼板; 2.压型钢板组合楼板连接构造 (1)依靠压型钢板的纵向波槽 (2)压型钢板上压痕 (3)焊接的横向钢筋 (4)在任何情况下,均应设置端部锚固件 3.跨度可达6m,具广泛适应性,总厚度不应小于90mm,混凝土面层不应小于50mm 四、高层建筑设备层 (一)设备层布置考虑方面 1.合理利用建筑空间:在地下室或顶层 2.满足设备布置要求:最下,最上,中间层适合放置什么 3.与结构布置相结合:置于结构转换层、加强层等特殊楼层 4.与避难层相结合: (二)中间设备层特点: 1.地板结构承载能力比标准层大 2.施工时预留孔洞,考虑防水防震 3.防火要求上,设备竖井应处理层间分隔 4.标准层中插入设备层会增加施工难度 五、高层建筑外墙构造 (一)高层建筑外墙特点: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的20~30%,花费占总造价的30~35%, (二)高层建筑外墙类型: 1.填充墙 2.幕墙:以板材形式悬挂于主体结构上的外墙。(三)P28 1.5.3 玻璃幕墙

建筑构造下册复习题

建筑构造下册复习题

————————————————————————————————作者:————————————————————————————————日期:

建筑构造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在明框幕墙的玻璃安装示意图中, A 为 密封衬垫层 ,B为 定位垫块 ,C 为 空腔 ,D为 密封层 。(P32) 2、如图2所示,在隐框幕墙的玻璃板块示意图中,A 为 铝合金附 框 ,B 为 硅酮结构胶 ,C为 玻 璃 ,D 为 双面胶条(定位) 。(P 34) 3、居住建筑中,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不应小于 4. 5m^2 ,与防烟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 6m^2 。公共建筑中,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不应 小于 6m^2 ,与防烟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 应小于 10m^2 。(P 50) 4、弹性木地面在构造上分为 衬垫式 或 弓式 两种。(P 81) 5、常用的薄壳结构形式有 筒壳 、 圆顶壳 、 双曲扁壳 、 鞍形壳四种。(P124) 6、网格结构按其外形分为 平板网格结构 和 曲面网格结构 两类,前者简称 网架 ,后者简称 网壳 。(P116) 二、选择题: (一)高层部分 1、下列不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的是:(P7) A、医院 B 、建筑高度40m 的办公楼 C 、省级邮政楼、防灾指挥中心 D 、19层及以上的普通住宅 2、关于纯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9) A 、该体系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大,又称为柔性结构 B 、框架梁跨度在4~9m 之间 C、主要用于10-12层左右的商场、办公楼 图2 图1

D、框架只承担重力荷载,不承担水平荷载 3、关于纯剪力墙的结构布置,下列论述错误的是:(P10) A、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 B、剪力墙上的洞口宜上下对齐 C、在地震区,剪力墙宜沿双向布置 D、纵横向布置剪力墙的结构整体刚度均匀 4、关于筒体结构的布置,以下论述错误的是:(P11-12) A、可采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多种平面形式 B、对框筒的柱距有限制 C、对矩形框筒的长、短边长度比例没有限制 D、在筒中筒结构中,内筒的长与宽都不应小于外筒的1/3 5、关于框架—剪力墙体系的论述,正确的是:(P14) A、剪力墙的数量越多越好 B、剪力墙应沿建筑主轴方向布置 C、每个方向剪力墙的布置应尽量集中 D、竖向荷载由框架柱承担 6、关于构件式玻璃幕墙的立面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34) A、竖梃与横档应该分别与柱子和楼板错开布置 B、竖梃间距一般不宜超过1.5m C、横档间距一般不宜超过3m D、玻璃幕墙的风荷载,一般只应考虑正风力计算 7、关于玻璃幕墙的细部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35-36) A、玻璃幕墙与各层楼板和隔墙间的缝隙不应填堵以加强室内通风B、内衬墙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不具有防火作用 C、明框幕墙可在横档上方附设排水槽以排除冷凝水 D、隐框幕墙的热工性能优于明框幕墙 8、关于消防电梯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53) A、消防电梯常用中速电梯 B、消防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思维导图(一)

第一篇 建筑防火案例分析 一、建筑分类 1、厂房和仓库的分类 厂房火灾危险性确定 生产的火灾 危险性类别 使用或产生下列物质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甲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乙 1.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爆炸下限不小于10%的气体 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 5.助燃气体 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不小于 60℃的液体雾滴 丙 1.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2.可燃固体 丁 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 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枓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厂房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 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仓库火灾危险性确定(同厂房)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2、民用建筑分类 建筑高度的计算 建筑屋面为坡屋面时,建筑高度应为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檐口与屋脊的平均高度。

重庆大学建筑构造(下)(第四版)期末试题(有详细答案A)

重庆大学试题单 A 2003-2004年第一学期 课程:建筑构造(二)专业:班级:姓名;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 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 于(C)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A、15 B、20 C、35 D、50 2 . 在不同基体材料相接处表面抹灰时应先铺钉金属网,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A) A、100 B、150 C、250 D、300 9 3.当设计条件相同时,下列吊顶中,哪一种的耐火极限最 高?A.厚1.5cm的板条抹灰 B.钢丝网抹灰(1:4水泥石棉浆,厚 2cm)C.各厚0.8cm的双层石膏板 D.1cm厚的石棉板 答案:(D) 4.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A、15 B、20 C、35 D、50 答案:C 5内墙面抹灰每遍适宜厚度的表达,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涂抹水泥砂浆每遍适宜厚度为5~7mm B.涂抹水泥混合砂浆每遍适宜厚度为7~9mm C.纸筋石灰面层赶平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4mm D.石膏灰面层赶平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2mm 答案:C 6下列关于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 B、石膏板板材的固定有螺钉固定、胶粘固定、插结固定三种 C、轻钢龙骨常用分主、次龙骨的双层构造,但轻型吊顶时可省略主龙骨用吊筋直接吊挂次龙骨及面层的单层构造方式 D、纸面石膏板厚度有面石膏板厚度有9mm 和 12mm两种,9mm主要用于墙面,12mm主要用于吊顶。 答案:D 7顶棚抹灰最大允许平均总厚度的表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现浇混凝土顶棚15mm B.预制混凝土板顶棚18mm C.金属网抹灰顶棚20mm D.板条抹灰顶棚22mm 答案:D 8.涂料工程基层的含水率要求,哪一条是不恰当的( ) A.混凝土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B.抹灰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C.乳液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2% D.木料制品含水率不得大于12% 答案:C

一级建造师水利实务考点思维导图

一级建造师水利实务考点思维导图 章节归类考点归类 2016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2015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2014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2013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2012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2011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2010年:考点、题号、章节、内 容、页码 勘测、设计1F411010水利水电工 程勘测 1F411020水利 水电工程设计 2015.一.1;1F411022水利水电工程 等级划分及工程特征水位;水利水 电工程等别划分;P17 2015. 五.4;1F411026水利水电工程建筑 材料的应用;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指 标;P38 2014.三.2;1F411025水工建筑物主 要设计方法;安全系数法;P26-27 2014.三.4;1F411013工程地质与水 文地质条件及分析; 土质基坑工程 地质问题分析;P15 施工导流1F412010施工导流与 截流 1F412020围堰及 基坑排水 2015.一.3;1F412023基坑排水技 术;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P58 2014.三.1;1F412012施工导流;施 工导流方式;P49 2014. 三.3;1F412023;排水设备的选 择;P59 地基、灌浆1F413010地基基础的 要求及地基 1F413020 灌浆与防渗墙施工 2010.二.2.3;1F413021灌浆施工要 求;按灌浆目的分; P61 土石方1F414000土石方工程 土石坝1F415010土石坝施工 技术 1F415020混凝土 面板堆石规施工技术 2015.三.1;1F415021面板堆石坝坝 体材料分区;堆石坝坝体分 区;P89-90 2015.三.4;1F415023面 板的施工;面板养护;P93 2015. 五.1;1F415015 土石坝的施工质量 控制;反滤层施工质量检查;P88 2015.五.3;1F415011土石料场;料 场的规划;P82-83 2013.三.1;1F415015土石坝的施工 质量控制;料场的质量检查和控 制;P88 2013.三.3;1F415022堆石体 填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压实检 查;P91 2012.一.2;1F415013土石坝填筑的 施工碾压实验;压实参数的确 定;P85 2012.一.3;1F415014土石 坝填筑的施工方法;接头处理 ;P87 2011.三.1;1F415021面板堆石坝坝 体材料分区;堆石坝坝体分区;P89 2011.三.2;1F415021面板堆石坝坝 体材料分区;石料硬度和韧性以及 数量是否满足要求;P89 2011. 三.3.5;1F415023面板的施工方法; 混凝土面板的施工;P92 2010.五.3;1F415015土石坝的施工 质量控制;坝面的质量检查和控 制;P88 混凝土坝1F415000土石坝工程 2013.一.3;1F416033大体积混凝土 温控措施;减少混凝土的发热 量;P110 堤防与疏浚1F417010堤防工程施 工技术 1F417020疏浚 工程施工技术 2014.五.3;1F417011堤身填筑的施 工方法;堤基清理的要求;P114- 115 2013.三.2;1F417011堤身填筑的施 工方法;堤身填筑; P114-116 水闸、泵站1F418010水闸施工技 术 1F418020泵站与水 电站的布置及机组 2015.一.2;1F418011水闸的分类及 姐成;常用水闸的分类,节制 闸;P121 2013.五.2;1F418012水闸主体结构 的施工方法;止水缝部位的混凝土 浇筑;P126 2012.五.2;1F418021泵站;泵站工 程组成;P131 2012. 五.3.4;1F420083水利水电工程施 工质量评定的要求;施工质量评定 2010.三.2;1F418012水闸主体结构 的施工方法;基坑降水;P123-124

建筑构造下册复习题

建筑构造下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在明框幕墙的玻璃安装示意图中,A为,B为,C为,D为。(P32) 2、如图2所示,在隐框幕墙的玻璃板块示意图中,A为,B为,C为,D为。(P34) 3、居住建筑中,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不应小于,与防烟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公共建筑中,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不应小于,与防烟电梯合用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P50) 4、弹性木地面在构造上分为或两种。(P81) 5、常用的薄壳结构形式有、、、四种。(P124) 6、网格结构按其外形分为和两类,前者简称,后者简称。(P116) 二、选择题: (一)高层部分1、下列不属于一类高层建筑的是: (P7) A、医院 B、建筑高度40m的办公楼 C、省级邮政楼、防灾指挥中心 D、19层及以上的普通住宅 2、关于纯框架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9) A、该体系侧向刚度小、水平位移大,又称为柔性结构 B、框架梁跨度在4~9m之间 C、主要用于10-12层左右的商场、办公楼 D、框架只承担重力荷载,不承担水平荷载 3、关于纯剪力墙的结构布置,下列论述错误的是:(P10) A、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图2 图1 B、剪力墙上的洞口宜上下对齐 C、在地震区,剪力墙宜沿双向布置 D、纵横向布置剪力墙的结构整体刚度均匀 4、关于筒体结构的布置,以下论述错误的是:(P11-12) A、可采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等多种平面形式 B、对框筒的柱距有限制 C、对矩形框筒的长、短边长度比例没有限制 D、在筒中筒结构中,内筒的长与宽都不应小于外筒的1/3 5、关于框架—剪力墙体系的论述,正确的是:(P14) A、剪力墙的数量越多越好 B、剪力墙应沿建筑主轴方向布置 C、每个方向剪力墙的布置应尽量集中 D、竖向荷载由框架柱承担 6、关于构件式玻璃幕墙的立面划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34) A、竖梃与横档应该分别与柱子和楼板错开布置 B、竖梃间距一般不宜超过1.5m C、横档间距一般不宜超过3m D、玻璃幕墙的风荷载,一般只应考虑正风力计算 7、关于玻璃幕墙的细部构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35-36) A、玻璃幕墙与各层楼板和隔墙间的缝隙不应填堵以加强室内通风 B、内衬墙的作用主要是改善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不具有防火作用 C、明框幕墙可在横档上方附设排水槽以排除冷凝水 D、隐框幕墙的热工性能优于明框幕墙 8、关于消防电梯的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53) A、消防电梯常用中速电梯 B、消防前室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C、消防电梯不能与防烟楼梯合用前室 D、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 (二)装修部分 1、关于硬木地面表述错误的是:(P76-79) A、实铺木地面可用于建筑物底层 B、条形硬木地面应顺房间采光方向铺设 C、双层木地面中,面板与毛板的铺设方向应相互错开45°或90° D、强化木地板直接铺贴在楼地面上 2、关于活动地面表述错误的是:(P81) A、广泛运用于要求防尘、防火、防静电的房间 B、安装、调试、清理、维修简便 C、其下不可敷设管线 D、可随意开启、迁移 3、吊点距离为900~1200mm的上人吊顶一般选用:(P89) A、38系列轻钢龙骨 B、50系列轻钢龙骨 C、60系列轻钢龙骨 D、10号镀锌钢丝(三)大跨度部分 1、以下关于刚架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P113)

建筑构造与详图 2019.5.07

《建筑构造与详图》(作图题)考试大纲 总体要求:应试者应正确理解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建筑技术,常用节点构造及其涉及的相关专业理论与技术知识,建筑安全防护设施等。并具有绘图表达能力。 2.1建筑构造: 2.1.1熟悉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房屋构造。掌握建筑重点部位的节点内容、构造措施及用料做法;掌握常用建筑构配件详图构造;了解与相关专业的配合条件,并能正确绘图表达。 2.2综合作图: 2.2.1熟悉低、多层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中有关结构、设备、电气等专业的系统与设施的基本知识,掌握其与建筑布局的综合关系并能正确绘图表达。 2.3安全设施: 2.3.1掌握建筑法规中一般建筑的安全防护规定及其针对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特殊防护要求。掌握一般建筑防火构造措施。并能正确绘图表达。

备考资料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4.1.2 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基地内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0m2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基地内建筑面积大于3000m2且只有一条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7m,若有两条以上基地道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时,基地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4m。 4.1.5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条文说明:70m距离的起量点是采用交叉口道路红线的交点而不是交叉口道路平曲线(拐弯)半径的切点,这是因为已定的平曲线半径本身就常常不符合标准。70m距离是由下列因素确定的:道路拐弯半径占18~21m;交叉口人行横道宽占4~10m;人行横道边离停车线宽约2m;停车、候驶的车辆(或车队)的长度;交叉口设城市公共汽车站规定的距离(一般离交叉口红线交点不小于50m)。综合以上各因素,基地道路的出人口位置离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距离不小于70m是合理的。当然上述情况是指交叉口前车行道上行方向一侧。在车行道下行方向的一侧则无停车、候驶的要求,但仍需受其他各因素的制约。距离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原规定偏小,参照有关城市的规定适当加大了距离。

建筑构造填空题

1、从构造的角度出发,各种建筑材料间的连接应该遵循如下基本原则受力合理、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具有施工的可能性、美观适用。 2、砖按照生产制作工艺也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两种,其中非烧结砖由于吸湿性较差,不适用在墙体防潮层以下的部分。砖墙的砌筑原则是横平竖直、错缝搭接、避免通缝、砂浆饱满。 3、砖混建筑的承重墙下一般采用条形基础,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箱形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的最小埋深为500mm。 4、建筑的门按其开启方式,通常分为平开门、推拉门、卷帘门、折叠门、旋转门等;窗按其开启方式通常分为平开窗、推拉窗、悬窗、立转窗、固定窗等。 5、对便于残疾人通过的坡道的坡度标准为不大于1:12,每段坡道的最大高度为750mm,最大坡段水平长度为9000mm,室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000mm,室外坡道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500mm。 6、针对造成建筑物变形的不同原因,建筑的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7、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2级,其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8、基础的构造方式有三大类型,柱下一般采用独立基础,承重墙下一般采用条形基础,高层建筑一般采用箱形基础。一般情况下,基础的最小埋深为500mm。 9、级配为1:1:6的混合砂浆中,三种主要成分水泥:石灰膏:黄砂=1:1:6。 10、砖墙门窗过梁有三种形式,按适应跨度由小至大排列为砖砌平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 11、为提高楼板的隔声性能,可采用铺设弹性面层材料、设置隔声吊顶和浮筑楼板等三种方式。 12、一般情况下,设置吊顶的目的是为了:装饰和美化室空间、满足照明方面的要求和满足室声学的要求。 13、一个梯段的踏步数一般在3到18级之间。对于2.4m开间的楼梯间,楼梯平台深度不得小于1.2m。 14、平屋顶的坡度不超过1:10,当屋面设保温层时宜采用建筑找坡,当采用刚性防水构造时宜采用结构找坡。

重庆大学建筑构造(下)(第四版)期末试题(有详细答案)

重庆大学建筑构造(下)(第四版)期末试题(有详 细答案) 班级: 姓名;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抹灰层的总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 C )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A、15 B、20 C、35 D、502、在不同基体材料相接处表面抹灰时应先铺钉金属网,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A ) A、100 B、150 C、250 D、300 93、当设计条件相同时,下列吊顶中,哪一种的耐火极限最高? A、厚 1、5cm的板条抹灰

B、钢丝网抹灰(1:4水泥石棉浆,厚2cm) C、各厚0、8cm的双层石膏板 D、1cm厚的石棉板答案:(D)5内墙面抹灰每遍适宜厚度的表达,哪一条是错误的( ) A、涂抹水泥砂浆每遍适宜厚度为5~7mm B、涂抹水泥混合砂浆每遍适宜厚度为7~9mm C、纸筋石灰面层赶平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4mm D、石膏灰面层赶平压实后的厚度不得大于2mm答案:C6下列关于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 B、石膏板板材的固定有螺钉固定、胶粘固定、插结固定三种 C、轻钢龙骨常用分主、次龙骨的双层构造,但轻型吊顶时可省略主龙骨用吊筋直接吊挂次龙骨及面层的单层构造方式 D、纸面石膏板厚度有面石膏板厚度有9mm和12mm两种,9mm主要用于墙面,12mm主要用于吊顶。答案:D7顶棚抹灰最大允许平均总厚度的表述,哪一条是错误的( ) A、现浇混凝土顶棚15mm B、预制混凝土板顶棚18mm C、金属网抹灰顶棚20mm

二级建筑师建筑构造与详图(作图)辅导

第一节建筑剖面与建筑构造 一、建筑剖面 剖面注意点 (1)外墙基础的埋深应在冰冻线以下基础放脚≥600,剖面没有特殊说明,别忘了画基础。 (2)地下室防水、防潮及防潮层做法。砌体外墙室内外高差之间别忘画防潮层。 (3)剖到阳台别忘了画室内外高差,一些可见线不要漏画(如踢脚线、吊顶线等)。 (4)剖到地面、楼面、屋面时,每层材料至少画一道线,注做法时要注全。 (5)坡屋面的坡度要注对,别忘画天沟、屋顶天窗及梁、防水材料卷边。注意表示屋顶排水方式。 (6)可见的楼梯步数要对,首层楼梯别忘了画基础。 (7)注意题目的平、立面关系和剖线位置。 二、建筑构造 建筑构造的设计能力是靠平日实践经验的积累,包括的范围较广,很难通过有限的篇幅给予概括和总结。以往的一级注册考试中往往有一道专考建筑构造的考题,如画木门窗节点,画各部位沉降缝,画轻钢龙骨吊顶节点构造等等。需要提醒的一点是:在考试中遇到自己不太熟悉的构造大样,不要轻易放弃一道题,能画多少画多少。有一位应试者碰到变形缝大样题,感觉没把握,只知道上边盖一个“V”形的镀锌铁皮,缝内塞沥青麻丝,就画上了一部分,这样也能得一点分,不要轻易放弃得分机会。 第二节建筑技术设计(作图)中的结构选型与布置 一、建筑技术设计中要注意的结构原则 (一)在建筑技术设计作图中,要根据建筑平面布置及房屋层数和高度,选用合理的结构体系,如: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这些结构体系的适用范围见本章附录及第二分册《建筑结构》中的相关内容。 (二)根据平面尺寸及使用要求,合理布置承重墙体及柱子,以及楼盖结构的梁板。 (三)当建筑物较长时,应根据结构有关伸缩缝间距的规定,确定伸缩缝的位置及缝宽。 (四)当建筑物内层数或高度相差较大时,宜按结构规范的有关规定,在层数或高度变化处设置沉降缝。

建筑构造(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高层建筑构造 1.按高层建筑的高度分四类:①9~16层(50m)②17~25层(75m)③26~40层(100m) ④40层以上(超高) 2.建筑高度: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或屋面面层的高度,屋顶上的水箱间、电梯机房、排烟机房和楼梯出口小间等不计入建筑高度。 3.高层建筑分类: 一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①医院、②高级旅馆、③建筑高度>50或每层S>1000的商业楼、综合楼等、④建筑高度>50或每层S>1500的商住楼⑤省级电视楼邮政楼、重要办公室等⑥建筑高度>50的教学楼和普通旅馆、办公楼等 二类:居住建筑:10~18的普通住宅 公共建筑:与一类相反的。 4.高层建筑结构体系:①纯框架体系:整个结构的纵向和横向全部由框架单一构件组成的体系②纯剪力墙体系:指体系中竖向承重结构全部由一系列横向和纵向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所组成,属刚性结构体系。③筒体体系:由框架或剪力墙合成竖向井筒,并以各层楼板将井筒四壁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空间构架。其构成的内部空间较大,建筑平面布局灵活。筒体可分为实腹式和空腹式。④体系组合:框支剪力墙体系、框架—剪力墙体系、框架—筒体体系、筒中筒体系、束筒体系。 框架—筒体体系:由筒体和框架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筒体具有很大的抗推刚度和承载力,承担绝大部分的水平荷载;而框架主要承担重力荷载。根据筒体的数量和位置可分为:核心筒—框架体系、多筒—框系。 5.高层建筑常用楼盖结构形式:肋梁楼盖结构、无梁楼盖结构、叠合板楼盖结构、压型钢板组合楼盖结构。 肋梁楼盖:当肋距在0.9~1.5m并采用现浇时,就成为密肋楼盖,普通混凝土密肋楼盖跨度不大于9m,预应力混凝土不大于12m 无梁楼盖:普通混凝土无梁楼盖有柱帽时跨度不大于9m,无柱帽不大于7m,预应力混凝土不大于12m。 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80mm。 6.压型钢板组合的跨度已可达6m以上,其总厚度不小于90mm。 7.设备层:指高层建筑的某一楼层,其有效面积全部或大部分用来作为空调、给排水、电气、电梯机房等设备的布置。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将产生振动、发热量大的重型设备(如制冷机、水泵、蓄水池),放在建筑最下部,即地下室;将竖向负荷分区用的设备(中间水箱、水泵、空调器、热交换器)放在中间层;将利用重力差的设备,或体积大、散热量大、需要对外换气的设备(如屋顶水箱、冷却塔、锅炉、送风机)放在建筑最上层。 高层建筑结构布置中的结构转换层、加强层等特殊楼层,往往用来布置设备层。 避难层间距不超过15层。每10~20(通常为15)设一层中间设备层。 8.高层建筑外墙多采用轻质薄壁和高档饰面材料。多采取标准化、定型化、预制装配等构造方式。 9.高层建筑外墙类型:①填充墙、②幕墙:幕墙不承重,但要承受风荷载,并通过连接将自重和风荷载传到主体结构。幕墙装饰效果好,安装速度快,施工质量也容易得到保证,是外墙轻型化、装配化的理想型式。分为轻质幕墙(玻璃幕墙、金属板材幕墙、纤维水泥板幕墙、复合板材幕墙)和重质幕墙(钢筋混凝土外墙挂板)。

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构造详图配套讲义

二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构造详图配套讲义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二章建筑构造 第一节墙体 一、墙体的分类 墙体的分类大体有从墙体位置上、从材料上、从受力特点上几种分法。 (一)墙体按所在位置分类 墙体按所处位置可以分为外墙和内墙。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故又称为外围护墙。内墙位于房屋内部,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的作用。墙体按布置方向又可以分为纵墙和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外横墙俗称山墙。另外,根据墙体与门窗的位置关系,平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间墙,立面上窗洞口之间的墙体可以称为窗下墙。 (二)墙体按材料分类 (1)砖墙。用作墙体的砖有秸土多孔砖、黏土实心砖、灰砂砖、焦渣砖等。 (2)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材料,具有密度小、可切割、隔声、保温性能好等特点。这种材料多用于非承重的隔墙及框架结构的填充墙。 (3)石材墙。石材是一种天然材料,主要用于山区和产石地区。 (4)板材墙。板材以钢筋混凝土板材、加气混凝土板材为主。 (5)承重混凝土空心小砌块墙,采用C20混凝土制作,用于6层及以下的住宅。 (三)墙体按受力特点分类 (1)承重墙。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由于承重墙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分为承重内墙和承重外墙。 (2)自承重墙。只承受墙体自身重量而不承受屋顶,楼板等竖向荷载,并把自重传给墙下基础。 (3)围护墙。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墙体,它起着防风、雪、雨的侵袭,并起着保温、隔热、隔声、防水等作用。 (4)隔墙。它起着分隔空间的作用,把自重传给楼板层,隔墙应满足自重轻、隔声、防火等要求。 (四)墙体按构造做法分类 (1)实体墙。由单一材料组成,如普通砖墙、实心砌块墙、多孔砖、实心黏土砖、石块、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和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与加气混凝土分层复合、黏土砖与焦渣分层复合等)砌筑的不留空隙的墙体。 (2)空体墙。空体墙也是由单一材料组成,可由单一材料砌成内部空腔。 (3)复合墙。这种墙体多用于居住建筑,也可用于托儿所、幼儿园、医疗等小型公共建筑。这种墙体的主体结构为数土砖或钢筋混凝土,其内侧或外侧复合轻质保温板材,常用的材料有充气石膏板、水泥聚苯板

2020年一级建造师【机电】思维导图

2020 年一级建造师 机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思维导图

1H410000 机电程技术黑色金属材 料的类型及 应用低合金结构钢 铸钢及铸铁 特殊性能低合金高强度钢钢材的类型及应用 常用金属材料钢材的类有色金属的类型 及应用 重金属铜、锌、镍 轻金属铝、镁、钛 型及应用 常用金属复合材料的类型及应用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分类及用途 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的特点及用途 水泥 保温棉 硅酸盐材料 的类型及应 用 砌筑材料 陶瓷 特种新型的无机 非金属材料 热塑性塑料 塑料 热固性塑料 高分子材料的类型及应用橡胶纤维 常用非金属料 的类型及应用1H411010机电 工程常用材料 涂料 胶粘剂 酚醛复合板材 非金属 板材的 应用 聚氨酯复合板材 玻璃纤维复合板材 无机玻瑞钢板材 硬聚氯乙烯板材 非金属材料应用 无机非金属管材 非金属 管材的 应用 ABS工程塑料管 有机及复合管材聚丙烯管(PP管) 硬聚氯乙烯管(PVC-U管) 铝塑复合管(PAP管) 电线的类型及应用 电缆的类型及应用 绝缘漆 常用电气材料 的类型及应用绝缘胶 气体介质绝缘材料空、氮、二、六硫 绝缘材料的类型及应用 液体绝缘材料 云母制品 层压制品 工

往复式活塞泵、柱塞泵、隔膜泵 容积式 按工作原理和结构 形式分类回转式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 叶轮式离心泵、轴流泵、混流泵、旋涡泵 泵的分类和性能 性能参数 按气体在旋 转叶轮内部 流动方向分 类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 风机的分类和性能 性能参数 通用设备的 分类和性能容积式往复式、回转式 按压缩气体方式分类 动力式轴流式、离心式、混流式 压缩机的分类和性能 性能参数 有挠性牵引件的输送设备 输送设备的分类和性能螺旋输送机 无挠性牵引件的输送设备滚柱输送机 气力输送机 火力发电设备 1H411020机电工程常用工程设备 核能发电设备 电力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风力发电设备 光伏发电设备 专用设备的 分类和性能静置设备 石油化工设备的分类和性能 动力设备 冶炼设备的分类和性能冶炼设备、建材设备、矿业设备 分类 性能 电气设备的 分类和性能 变压器 性能 分类 电器及成套装置 高压电器性能

《建筑构造》课程实用标准

《建筑构造》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建筑构造学分:3 课程代码:F030100075 学时:48 先修课程:《建筑制图》、《建筑材料》、《建筑力学》等 后续课程:《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建筑设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编制人: 审核人:制订时间:2010年 1月11 日 二、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1)专业能力:能够查阅有关建筑规范、建筑图集等资料;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能进行现场构造施工指导,建筑构造处理;能够理解设计理念,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2)社会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严格的纪律观念;具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意识、环保节能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把质量关;树立与其他人员配合工作的团队意识,具有协作精神。 (3)方法能力:具备独立学习、尝试建筑构造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2、知识目标: 了解民用与工业建筑的构造组成、理论和方法;掌握一般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做法;理解民用建筑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1、课程内容设计(一般指一级项目编号及名称、内容)

注:课程进行中教师根据学校附近施工工地的联系情况安排1、2次工地认识实习。

(四)第一次课设计梗概 拟用设问法展开绪论的内容,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本课程的关注,问题的设置如下: 1、什么是建筑?——建筑的范围和分类; 2、你对你家的住宅满意吗?——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3、试评价城建学院校园建筑。——建筑的构成要素; 4、建筑由哪些部件构成?——建筑的构造组成; 5、你家的房子能用多少年?——建筑的等级(从一条新闻谈起)。 用第一堂课提问,并发动学生自由讨论,适当地加以引导;在第二堂课进行归纳。 同时在第一堂课说明本门课程的考核模式。 四、教学组织形式 在课程教学的每个单元,教师首先简单地介绍该项目的基本知识,然后直接给出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再以与任务相关的知识为核心,较全面地讲述专业内容。学生完成任务60%在课外,40%在课堂,课堂完成任务时教师起辅导作用。这样的课堂组织改变了教师一言堂讲到底的传统做法,强调了教、学、做一体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从单一的传授者改变为传授、辅导加伙伴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的局面,学生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提升了教学效果。 五、课程考核方式和考核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