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理论课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理论课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理论课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理论课

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理论课

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从数学谈起:记得当年大一入学,每周六课时高等数学,天天作业不断(那时是六日工作制)。颇有些同学惊呼走错了门:咱们这到底念的是什么系?不错,你没走错门,这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我国计算机科学系里的传统是培养做学术研究,尤其是理论研究的人(方向不见得有问题,但是做得不是那么尽如人意)。而计算机的理论研究,说到底了,如网络安全,图形图像学,视频音频处理,哪个方向都与数学有着很大的关系,虽然也许是正统数学家眼里非主流的数学。这里我还想阐明我的一个观点: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从实际生活当中抽象出来的理论,人们之所以要将实际抽象成理论,目的就在于想用抽象出来的理论去更好的指导实践,有些数学研究工作者喜欢用一些现存的理论知识去推导若干条推论,殊不知其一:问题考虑不全很可能是个错误的推论,其二:他的推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不能指导实践。严格的说,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政治课上学的理论联系实际一直是指导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航标(至少我认为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当本着这个方向)。

其实我们计算机系学数学光学高等数学是不够的(典型的工科院校一般都开的是高等数学),我们应该像数学系一样学一下数学分析(清华计算机系开的好像就是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这门科学,咱们学计算机的人对它有很复杂的感情。在于它是偏向

于证明型的数学课程,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分析能力极有帮助。我的软件工程学导师北工大数理学院的王仪华先生就曾经教导过我们,数学系的学生到软件企业中大多作软件设计与分析工作,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做程序员的居多,原因就在于数学系的学生分析推理能力,从所受训练的角度上要远远在我们之上。当年出现的怪现象是:计算机系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在全校数一数二(希望没有冒犯其它系的同学),教学课时数也仅次于数学系,但学完之后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难道都是学生不努力吗,我看未见得,方向错了也说不一定,其中原因何在,发人深思。

我个人的浅见是:计算机系的学生,对数学的要求固然跟数学系不同,跟物理类差别则更大。通常非数学专业的所谓“高等数学”,无非是把数学分析中较困难的理论部分删去,强调套用公式计算而已。而对计算机系来说,数学分析里用处最大的恰恰是被删去的理论部分。说得难听一点,对计算机系学生而言,追求算来算去的所谓“工程数学”已经彻底地走进了误区。记上一堆曲面积分的公式,难道就能算懂了数学?那倒不如现用现查,何必费事记呢?再不然直接用Mathematics或是Matalab好了。

我在系里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给学弟学妹们推荐参考书。中文的数学分析书,一般都认为以北大张筑生老师的“数学分析新讲”为最好。万一你的数学实在太好,那就去看菲赫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好了--但我认为没什么必要,毕竟你不想转到数学系去。吉米多维奇的“数学分析习题集”也基本上是计算型的东东。

书的名气很大,倒不见得适合我们,还是那句话,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建立,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我们求的是高效,计算这玩意还是留给计算机吧。不过现在多用的似乎是复旦大学的《数学分析》也是很好的教材。

中国的所谓高等代数,就等于线性代数加上一点多项式理论。我以为这有好的一面,因为可以让学生较早感觉到代数是一种结构,而非一堆矩阵翻来覆去。这里不得不提南京大学林成森,盛松柏两位老师编的“高等代数”,感觉相当舒服。此书相当全面地包含了关于多项式和线性代数的基本初等结果,同时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又比较深刻的内容,如Sturm序列,Shermon-Morrison 公式,广义逆矩阵等等。可以说,作为本科生如能吃透此书,就可以算高手。国内较好的高等代数教材还有清华计算机系用的那本,清华出版社出版,书店里多多,一看就知道。从抽象代数的观点来看,高等代数里的结果不过是代数系统性质的一些例子而已。莫宗坚先生的《代数学》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然而莫先生的书实在深得很,作为本科生恐怕难以接受,不妨等到自己以后成熟了一些再读。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

的,同时也缩小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很重要,可惜大多数院校讲授这门课都会少些东西。少了的东西现在看至少有随机过程。到毕业还没有听说过Markov过程,此乃计算机系学生的耻辱。没有随机过程,你怎么分析网络和分布式系统?怎么设计随机化算法和协议?据说清华计算机系开有“随机数学”,早就是必修课。另外,离散概率论对计算机系学生来说有特殊的重要性。而我们国家工程数学讲的都是连续概率。现在,美国已经有些学校开设了单纯的“离散概率论”课程,干脆把连续概率删去,把离散概率讲深些。我们不一定要这么做,但应该更加强调离散概率是没有疑问的。这个工作我看还是尽早的做为好。

计算方法学(有些学校也称为数学分析学)是最后一门由数理学院给我们开的课。一般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有限,以为没什么用。不就是照套公式嘛!其实,做图形图像可离不开它,密码学搞深了也离不开它。而且,在很多科学工程中的应用计算,都以数值的为主。这门课有两个极端的讲法:一个是古典的“数值分析”,完全讲数学原理和算法;另一个是现在日趋流行的“科学与工程计算”,干脆教学生用软件包编程。我个人认为,计算机系的学生一定要认识清楚我们计算机系的学生为什么要学这门课,我是很偏向于学好理论后用计算机实现的,最好使用C语言或C++编程实现。向这个方向努力的书籍还是挺多的,这里推荐大家高等教育出版社(CHEP)和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

联合出版的《计算方法(Computational Methods)》,华中理工大学数学系写的(现华中科技大学),这方面华科大做的工作在国内应算是比较多的,而个人认为以这本最好,至少程序设计方面涉及了:任意数学函数的求值,方程求根,线性方程组求解,插值方法,数值积分,场微分方程数值求解。李庆扬的那本则理论性过强,与实际应用结合得不太紧。

每个学校本系里都会开一门离散数学,涉及集合论,图论,和抽象代数,数理逻辑。不过,这么多内容挤在离散数学一门课里,是否时间太紧了点?另外,计算机系学生不懂组合和数论,也是巨大的缺陷。要做理论,不懂组合或者数论吃亏可就太大了。从理想的状态来看,最好分开六门课:集合,逻辑,图论,组合,代数,数论。这个当然不现实,因为没那么多课时。也许将来可以开三门课:集合与逻辑,图论与组合,代数与数论。(这方面我们学校已经着手开始做了)不管课怎么开,学生总一样要学。下面分别谈谈上面的三组内容。

古典集合论,北师大出过一本《基础集合论》不错。

数理逻辑,中科院软件所陆钟万教授的《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就不错。现在可以找到陆钟万教授的讲课录像,https://www.doczj.com/doc/af6301640.html,/html/Dir/2001/11/06/3391.htm 自己去看看吧。总的来说,学集合/逻辑起手不难,普通高中生都能看懂。但越往后越感觉深不可测。

学完以上各书之后,如果你还有精力兴趣进一步深究,那么

可以试一下GTM系列中的《Introduction to Axiomatic Set Theory》和《A Course of MathematicalLogic》。这两本都有世界图书出版社的引进版。你如果能搞定这两本,可以说在逻辑方面真正入了门,也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听我瞎侃了。

据说全中国最多只有三十个人懂图论。此言不虚。图论这东东,技巧性太强,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一个独特的方法,让人头痛。不过这也正是它魅力所在:只要你有创造性,它就能给你成就感。我的导师说,图论里面随便揪一块东西就可以写篇论文。大家可以体会里面内容之深广了吧!国内的图论书中,王树禾老师的“图论及其算法”非常成功。一方面,其内容在国内教材里算非常全面的。另一方面,其对算法的强调非常适合计算机系(本来就是科大计算机系教材)。有了这本书为主,再参考几本翻译的,如Bondy &Murty的《图论及其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翻译的《图论和电路网络》等等,就马马虎虎,对本科生足够了。再进一步,世界图书引进有GTM系列的"Modern Graph Theory"。此书确实经典!国内好象还有一家出版了个翻译版。不过,学到这个层次,还是读原版好。搞定这本书,也标志着图论入了门。

离散数学方面我们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有个世界级的专家,叫邵学才,复旦大学概率论毕业的,教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最后转向离散数学,出版著作无数,论文集新加坡有一本,堪称经典,大家想学离散数学的真谛不妨找来看看。这老师的课我专门去听过,极为经典。不过你要从他的不经意的话

中去挖掘精髓。在同他的交谈当中我又深刻地发现一个问题,虽说邵先生写书无数,但依他自己的说法每本都差不多,我实在觉得诧异,他说主要是有大纲的限制,不便多写。这就难怪了,很少听说国外写书还要依据个什么大纲(就算有,内容也宽泛的多),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不是看谁的都一样了。外版的书好就好在这里,最新的科技成果里面都有论述,别的先不说,至少是“紧跟时代的理论知识”。

组合感觉没有太适合的国产书。还是读Graham和Knuth等人合著的经典“具体数学”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有翻译版。抽象代数,国内经典为莫宗坚先生的“代数学”。此书是北大数学系教材,深得好评。然而对本科生来说,此书未免太深。可以先学习一些其它的教材,然后再回头来看“代数学”。国际上的经典可就多了,GTM系列里就有一大堆。推荐一本谈不上经典,但却最简单的,最容易学的:https://www.doczj.com/doc/af6301640.html,/~ec/book/ 这本“Introduction toLinear and Abstract Algebra"非常通俗易懂,而且把抽象代数和线性代数结合起来,对初学者来说非常理想,我校比较牛的同学都有收藏。

数论方面,国内有经典而且以困难著称的”初等数论“(潘氏兄弟著,北大版)。再追溯一点,还有更加经典(可以算世界级)并且更加困难的”数论导引“(华罗庚先生的名著,科学版,九章书店重印,繁体的看起来可能比较困难)。把基础的几章搞定一个大概,

对本科生来讲足够了。但这只是初等数论。本科毕业后要学计算数论,你必须看英文的书,如Bach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ic Number Theory"。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根本,在于算法。现在很多系里给本科生开设算法设计与分析,确实非常正确。环顾西方世界,大约没有一个三流以上计算机系不把算法作为必修的。算法教材目前公认以Corman等著的"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为最优。对入门而言,这一本已经足够,不需要再参考其它书。

再说说形式语言与自动机。我看过北邮的教材,应该说写的还清楚。但是,有一点要强调: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的作用主要在作为计算模型,而不是用来做编译。事实上,编译前端已经是死领域,没有任何open problems,北科大的班晓娟博士也曾经说过,编译的技术已相当成熟。如果为了这个,我们完全没必要去学形式语言--用用yacc什么的就完了。北邮的那本在国内还算比较好,但是在深度上,在跟可计算性的联系上都有较大的局限,现代感也不足。所以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去读英文书,不过国内似乎没引进这方面的教材。可以去互动出版网上看一看。入门以后,把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中定义的模型,和数理逻辑中用递归函数定义的模型比较一番,可以说非常有趣。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宫室之美,百官之富”!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关系有点奇怪。二三十年以前,计算机科学基本上还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现在,计算机科学拥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众多的研究人员,在很多方面反过来推动数学发

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孩子长得比妈妈还高了。但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身上始终流着母亲的血液。这血液是the mathematical underpinning of computerscience(计算机科学的数学基础),也就是理论计算机科学。原来在东方大学城图书馆中曾经看过一本七十年代的译本(书皮都没了,可我就爱关注这种书),大概就叫《计算机数学》。那本书若是放在当时来讲决是一本好书,但现在看来,涵盖的范围还算广,深度则差了许多,不过推荐大一的学生倒可以看一看,至少可以使你的计算数学入入门。

最常和理论计算机科学放在一起的一个词是什么?答:离散数学。这两者的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它们在不少场合下成为同义词。(这一点在前面的那本书中也有体现)传统上,数学是以分析为中心的。数学系的同学要学习三四个学期的数学分析,然后是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数等等。实变和泛函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数学的入门。在物理,化学,工程上应用的,也以分析为主。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出现,一些以前不太受到重视的数学分支突然重要起来。人们发现,这些分支处理的数学对象与传统的分析有明显的区别:分析研究的问题解决方案是连续的,因而微分,积分成为基本的运算;而这些分支研究的对象是离散的,因而很少有机会进行此类的计算。人们从而称这些分支为“离散数学”。“离散数学”的名字越来越响亮,最后导致以分析为中心的传统数学

分支被相对称为“连续数学”。

离散数学经过几十年发展,基本上稳定下来。一般认为,离散数学包含以下学科:1) 集合论,数理逻辑与元数学。这是整个数学的基础,也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2) 图论,算法图论;组合数学,组合算法。计算机科学,尤其是理论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是算法,而大量的算法建立在图和组合的基础上。3) 抽象代数。代数是无所不在的,本来在数学中就非常重要。在计算机科学中,人们惊讶地发现代数竟然有如此之多的应用。

但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仅仅就是在数学的上面加上“离散”的帽子这么简单吗?一直到大约十几年前,终于有一位大师告诉我们:不是。D.E.Knuth(他有多伟大,我想不用我废话了)在Stanford 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Concrete Mathematics。Concrete这个词在这里有两层含义:首先:对abstract而言。Knuth认为,传统数学研究的对象过于抽象,导致对具体的问题关心不够。他抱怨说,在研究中他需要的数学往往并不存在,所以他只能自己去创造一些数学。为了直接面向应用的需要,他要提倡“具体”的数学。在这里我做一点简单的解释。例如在集合论中,数学家关心的都是最根本的问题--公理系统的各种性质之类。而一些具体集合的性质,各种常见集合,关系,映射都是什么样的,数学家觉得并不重要。然而,在计算机科学中应用的,恰恰就是这些具体的东西。Knuth能够首先看到这一点,不愧为当世计算机第一人。其次,Concrete是Continuous(连续)加上discrete(离散)。不管

连续数学还是离散数学,都是有用的数学!

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计算机科学研究的范畴

前面主要是从数学角度来看的。从计算机角度来看,理论计算机科学目前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可计算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复杂性分析,密码学与信息安全,分布式计算理论,并行计算理论,网络理论,生物信息计算,计算几何学,程序语言理论等等。这些领域互相交叉,而且新的课题在不断提出,所以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想搞搞这方面的工作,推荐看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一系列书籍,至少代表了我国的权威。下面随便举一些例子。由于应用需求的推动,密码学现在成为研究的热点。密码学建立在数论(尤其是计算数论),代数,信息论,概率论和随机过程的基础上,有时也用到图论和组合学等。很多人以为密码学就是加密解密,而加密就是用一个函数把数据打乱。这样的理解太浅显了。

现代密码学至少包含以下层次的内容:第一,密码学的基础。例如,分解一个大数真的很困难吗?能否有一般的工具证明协议正确?第二,密码学的基本课题。例如,比以前更好的单向函数,签名协议等。第三,密码学的高级问题。例如,零知识证明的长度,秘密分享的方法。第四,密码学的新应用。例如,数字现金,叛徒追踪等。

在分布式系统中,也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例如,进程之间的同步,互斥协议。一个经典的结果是:在通信信道不可靠时,没有确定型算法能实现进程间协同。所以,改进TCP三次握手

几乎没有意义。例如时序问题。常用的一种序是因果序,但因果序直到不久前才有一个理论上的结果....例如,死锁没有实用的方法能完美地对付。例如,......操作系统研究过就自己去举吧!

如果计算机只有理论,那么它不过是数学的一个分支,而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事实上,在理论之外,计算机科学还有更广阔的天空。

我一直认为,4年根本不够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因为面太宽了......

这方面我想先说说我们系在各校普遍开设的《计算机基础》。在高等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高教司明文规定的各专业必修课程要求。主要内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学会简单的使用操作系统,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功能和初步的网络应用功能。但是在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此门课程的目标决不能与此一致。在计算机系课程中目标应是:让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清晰的把握计算机学科研究的方向,发展的前沿即每一个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搞清各学科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应用领域。使学生在学科学习初期就对整个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做到在今后的学习中清楚要学什么,怎么学。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的位置应当放在第二位或更靠后,因为这一点对于本系的学生应当有这个摸索能力。这一点很重要。推荐给大家一本书: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计算机文化》(New Perspective of ComputerScience),看了这本书我才深刻的体会

到自己还是个计算机科学初学者,才比较透彻的了解了什么是计算机科学。另外在厦门大学赵致琢老师的著作《计算科学导论》当中的很多经典理论都是在同类书籍中很难找到的。看看他也许你才会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计算机科学叫计算科学更为准确。这本书在世界上也可成为精品级的著作。

一个一流计算机系的优秀学生决不该仅仅是一个编程高手,但他一定首先是一个编程高手。我上大学的时候,第一门专业课是C语言程序设计,念计算机的人从某种角度讲相当一部分人是靠写程序吃饭的。在我们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计算机系里一直有这样的争论(时至今日CSDN上也有),关于第一程序设计语言该用哪一种。我个人认为,用哪种语言属于末节,关键在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当年老师对我们说,打好基础后学一门新语言只要一个星期。现在我觉得根本不用一个星期,前提是先把基础打好。不要再犹豫了,学了再说,等你抉择好了,别人已经会了几门语言了。

汇编语言和微机原理是两门特烦人的课。你的数学/理论基础再好,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这两门课之间的次序也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无论你先学哪门,都会牵扯另一门课里的东西。所以,只能静下来慢慢琢磨。这就是典型的工程课,不需要太多的聪明和顿悟,却需要水滴石穿的渐悟。有关这两门课的书,计算机书店里不难找到。弄几本最新的,对照着看吧。组成原理推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清华大学王爱英教授写的。汇编语言大家拿

8086/8088入个门,之后一定要学80x86汇编语言。实用价值大,不落后,结构又好,写写高效病毒,高级语言里嵌一点汇编,进行底层开发,总也离不开他,推荐清华大学沈美明的《IBM—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有些人说不想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也不想制造计算机,所以诸如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之类的课觉得没必要学,这样合理吗?显然不合理,这些东西迟早得掌握,肯定得接触,而且,这是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的少有的几项优势。做项目的时候,了解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不可能说,仅仅为了技术而技术,只懂技术的人最多做一个编码工人,而永远不可能全面地了解整个系统的设计,而编码工人是越老越不值钱。关于组成原理还有个讲授的问题,在我学这门课程时老师讲授时把CPU工作原理誉微程序设计这一块略掉了,理由是我们国家搞CPU技术不如别的国家,搞了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出了个龙芯比Intel的还差个十万八千里,所以建议我们不要学了。我看这在各校也未见得不是个问题吧!若真是如他所说,那中国的计算机科学哪个方向都可以停了,软硬件,应用,有几项搞得过美国,搞不过别人就不搞了,那我们坐在这里干什么?教学的观念需要转变的。

模拟电路这东东,如今不仅计算机系学生搞不定,电子系学生也多半害怕。如果你真想软硬件通吃,那么建议你先看看邱关源的“电路原理”,也许此后再看模拟电路底气会足些。教材:康华光的“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还是不错的(我校电

子系在用)。有兴趣也可以参考童诗白的书。

数字电路比模拟电路要好懂得多。推荐大家看一看我们北工大刘英娴教授写的《数字逻辑》业绩人士都说这本书很有参考价值(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原因很明了,实用价值高,能听听她讲授的课程更是有一种“享受科学”的感觉。清华大学阎石的书也算一本好教材,遗憾的一点是集成电路讲少了些。真有兴趣,看一看大规模数字系统设计吧(北航那本用的还比较多)。

计算机系统结构该怎么教,国际上还在争论。国内能找到的较好教材为Stallings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esigning for Performance"(清华影印本)。国际上最流行的则是“Computer architecture: aquantitative approach", byPatterson & Hennessy。

操作系统可以随便选用《操作系统的内核设计与实现》和《现代操作系统》两书之一。这两部都可以算经典,唯一缺点就是理论上不够严格。不过这领域属于HardcoreSystem,所以在理论上马虎一点也情有可原。想看理论方面的就推荐清华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吧,高教司司长张尧学写的,我们教材用的是那本。另外推荐一本《Windows操作系统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这本书是我国操作系统专家在微软零距离考察半年,写作历时一年多写成的,教操作系统的专家除了清华大学的张尧学(现高教司司长)几乎所有人都参加了。Bill Gates亲自写序。里面不但结合windows2000,xp详述操作系统的内核,而且后面讲了一些

windows编程基础,有外版书的味道,而且上面一些内容可以说在国内外只有那本书才有对windows内核细致入微的介绍。

如果先把形式语言学好了,则编译原理中的前端我看只要学四个算法:最容易实现的递归下降;最好的自顶向下算法LL(k);最好的自底向上算法LR(k);LR(1)的简化SLR(也许还有另一简化LALR)。后端完全属于工程性质,自然又是another story。

推荐教材:Kenneth C.Louden写的“Compil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Practice”即是《编译原理及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的译本)。

学数据库要提醒大家的是,会用VFP,VB, Power builder不等于懂数据库。(这世界上自以为懂数据库的人太多了!)数据库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数据库实现则是典型的工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数据库是最典型的一门计算机课程——理工结合,互相渗透。另外推荐大家学完软件工程学后再翻过来看看数据库技术,又会是一番新感觉。推荐教材:Abraham Silberschatz等著的"Database System Concepts".作为知识的完整性,还推荐大家看一看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数据仓库》译本。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教材还是来自Tanenbaum的《Computer Networks》(清华大学有译本)。还有就是推荐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教程》(人民邮电出版社)问题讲得比较清楚,参考文献也比较权威。不过,网络也属于Hardcore System,所以光看书是不够的。建议多读RFC,https://www.doczj.com/doc/af6301640.html,/rfc.htm 里可以按

编号下载RFC文档。从IP的读起。等到能掌握10种左右常用协议,就没有几个人敢小看你了。再做的工作我看放在网络设计上就比较好了。

数据结构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学完数据结构你会对你的编程思想进行一番革命性的洗礼,会对如何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算法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于算法的建立我想大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当遇到一个算法问题时,首先要知道自己以前有没有处理过这种问题.如果见过,那么你一般会顺利地做出来;如果没见过,那么考虑以下问题:1. 问题是否是建立在某种已知的熟悉的数据结构(例如,二叉树)上?如果不是,则要自己设计数据结构。2. 问题所要求编写的算法属于以下哪种类型?(建立数据结构,修改数据结构,遍历,查找,排序...)。3. 分析问题所要求编写的算法的数学性质.是否具备递归特征?(对于递归程序设计,只要设计出合理的参数表以及递归结束的条件,则基本上大功告成.)。4. 继续分析问题的数学本质.根据你以前的编程经验,设想一种可能是可行的解决办法,并证明这种解决办法的正确性.如果题目对算法有时空方面的要求,证明你的设想满足其要求.一般的,时间效率和空间效率难以兼得.有时必须通过建立辅助存储的方法来节省时间。

5.通过一段时间的分析,你对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路.或者说,你已经可以用自然语言把你的算法简单描述出来.继续验证其正确性,努力发现其中的错误并找出解决办法.在必要的时候(发现了无法解决的矛盾),推翻自己的思路,从头开始构

思。6.确认你的思路可行以后,开始编写程序.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尽可能把各种问题考虑得详细,周密.程序应该具有良好的结构,并且在关键的地方配有注释。7.举一个例子,然后在纸上用笔执行你的程序,进一步验证其正确性.当遇到与你的设想不符的情况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编程方面的问题还是算法思想本身有问题。8.如果程序通过了上述正确性验证,那么在将其进一步优化或简化。9.撰写思路分析,注释。

对于具体的算法思路,只能靠你自己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加以获得,没有什么特定的规律(否则程序员全部可以下岗了,用机器自动生成代码就可以了).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是说当一条路走不通时,不要钻牛角尖,要敢于推翻自己的想法.我也只不过是初学者,说出上面的一些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关于人工智能,我觉得的也是非常值得大家仔细研究的,虽然不能算是刚刚兴起的学科了,但是绝对是非常有发展前途的一门学科。我国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北京科技大学涂序彦教授(这老先生是我的导师李小坚博士的导师)对人工智能这样定义:人工智能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与自然的智能的技术科学。在美国人工智能官方教育网站上对人工智能作了如下定义: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 AI for short, is a combination of computer science, physiology, and philosophy. AI is a broad topic,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fields, from machine vision to expert systems. The element that the fields of AI have in common is

the creation of machines that can "think".

这门学科研究的问题大概说有:(1)符号主义:符号计算与程序设计基础,知识表达方法:知识与思维,产生式规则,语意网络,一阶谓词逻辑问题求解方法:搜索策略,启发式搜寻,搜寻算法,问题规约方法,谓词演算:归结原理,归结过程专家系统:建立专家系统的方法及工具。(2)联接主义(神经网络学派):1988年美国权威机构指出:数据库,网络发展呈直线上升,神经网络可能是解决人工智能的唯一途径。

我想对于人工智能的学习,大家一定不要像学数学似的及一些现成的结论,要学会分析问题,最好能利用程序设计实现,这里推荐给大家ACM最佳博士论文奖获得者涂晓媛博士的著作《人工鱼-计算机动画的人工生命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搞人工生命的同学不会不知道国际知名的涂氏父女吧。关于人工智能的书当然首选《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Nils J.Nilsson.鼻祖嘛!

关于网络安全我也想在这里说两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成了当即社会各个工作领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要有网络存在,网络安全问题就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学习网络安全不是简简单单的收集一些黑客工具黑一黑别人的网站,而是要学习他的数学原理,实现原理,搞清底层工作机制,这样才能解决大部分的现有问题和新出现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题目及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编程导论》课程设计参考设计题目 1、学生信息管理 (1)问题描述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电话,E-mail等。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查询、排序功能——算法 1、按学号查询 2、按姓名查询 ●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 (2)功能要求 ●界面简单明了; ●有一定的容错能力,比如输入的成绩不在0~100之间,就提示不合法,要求重新 输入; ●最好用链表的方式实现。 (3)算法分析 首先,一个学生包括这么多的属性,应该考虑定义一个结构,其次,我们应该考虑数据的存储形式:是定义一个数组来存储,还是定义一个链表呢?在这里假如我们以数组的方式来存储,当然可以,但是我们知道,假如我们定义一个数组的话,我们首先必须知道学生人数大概是多少,以便我们确定数组的大小,但是题目中没有给出,而且题目要求中有大量的删除、插入操作,所以用链表的方式比较方便。 对于菜单的实现,其实也比较简单,首先我们用printf语句把程序的功能列出来,然后等待用户输入而执行不同的函数,执行完了一个功能后又回到菜单。文件的读写操作大家参照书中的有关文件的章节。 2、学生综合测评系统 每个学生的信息为: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单科成绩、考试平均成绩、考试名次、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综合测评总分、综合测评名次。考试平均成绩、同学互评分、品德成绩、任课教师评分分别占综合测评总分的60%,10%,10%,20%。 A、学生信息处理 (1) 输入学生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按学号以小到大的顺序存入文件中。 提示:学生信息可先输入到数组中,排序后可写到文件中。 (2) 插入(修改)同学信息: 提示:先输入将插入的同学信息,然后再打开源文件并建立新文件,把源文件和输入的信息合并到新文件中(保持按学号有序)若存在该同学则将新记录内容替换源内容, (3) 删除同学信息: 提示:输入将删除同学号,读出该同学信息,要求对此进行确认,以决定是否删除将删

自然拼读法教案设计

自然拼读法 第一节: 1)先来认识26个字母在单词中所代表的发音 A a [ ? ] B b /b/ C c/k/ D d/d/ E e/e/ F f /f/ G g /g/ H h/h/ I I /?/ J j /d?/ K k/k/ L l / ? / M m/m/ N n/n/ O o /??/ P p/p/ Q q qu/kw/ R r/r/ S s /s/ T t /t/ U u [?] V v/v/ W w /w/ X x /ks/ Y y / j / Z z/z/ 2)认识5个元音字母与21个辅音字母。 五个元音字母(a, e, i, o, u), 每个发两种音:长音(其 字母音)和短音,y不在单词开头时,一般被看做元音 Aa : /e?/ [?] Ee : [ i:] [ e ] Ii : /a ?/ [ ?] Oo :/??/ [ ?] Uu : /ju:/ [?] Yy :/ j / /a?/ [ ?] 字母发音——字母组合发音—单词发音层层递进,简单易学 第二节: 短元音 a e i o u 的发音规律 ※如果一个英语单词或音节里只有一个元音, 且元音不在 末尾,这个元音一般发短音. 1)短元音:a [?] bag cat mat map apple bat hat fan hand happy 2)短元音:e [e] egg well red pen net hen bed

bell best 3)短元音:i [ ?] lick six bib pig pin kiss ink hill 4)短元音:o [ ?] pot ox top dog fox box lost top 5)短元音:u [?] sun cup bus nut gun uncle under ※y在末尾 (作为元音处理): 1) 单音节词, 没有其他元音,y发[ai] y /a?/ : my, why, fly spy sky shy cry my dry 2) 多音节词, y发 y [ ? ] puppy dirty rainy sunny happy baby ey [ ?] monkey turkey donkey key hockey money ※如果一个单词或音节里只有一个元音,而且元音在末尾,这个元音一般发长音(其字母音)如: me, she, hi, go, baby, we he go 第三节: 一个单词或音节里有两个元音时,一般来说,前边一个元音发长音(其字母音),后边一个元音不发音. 长元音1:Magic E (神奇的E) a-e ,e-e,i-e, o-e,u-e

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同学们,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这个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 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后来又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 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 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or们自以为得意的程 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以 很容易地做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但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 做出来的大型系统。今天我想专门谈一谈计算机科学,并将重点放 在计算理论上。 1)计算机语言 (2)计算机模型与软件开发方法 在各种实际应用系统的开发中,有一个重要的方向值得注意,即实时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图形学技术等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新方向,即计算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 计算机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 正如上面所论述的,计算机系的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你学习的目的应该是:将抽象的理论再应用于实践, 不但要掌握题目的解题方法,更要掌握解题思想,对于定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应用,而是掌握证明过程即掌握定理的由来,训练自己 的推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达到了学习这门科学的目的,同时也缩小 了我们与数学系的同学之间思维上的差距。 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范文二:大学计算机科学导论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一门科学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些同学们,原先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喜欢把这个系分为计算机软件理论、计算 机系统、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后来又合到一起,变成了现在的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我一直认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门专业,在本科阶 段是不可能切分成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因为计算机科学需 要相当多的实践,而实践需要技术;每一个人(包括非计算机专业), 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技术都很容易(包括原先Major们自以为得意的程 序设计),但计算机专业的优势是:我们掌握许多其他专业并不"深究"的东西,例如,算法,体系结构,等等。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可以 很容易地做一个芯片,写一段程序,但他们做不出计算机专业能够 做出来的大型系统。今天我想专门谈一谈计算机科学,并将重点放 在计算理论上。 1)计算机语言 随着20世纪40年代第一台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的研制成功,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计算机的发展步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然而,在最初的应用中,人们普遍感到使用机器指令编制程序不仅 效率低下,而且十分别扭,也不利于交流和软件维护,复杂程序查 找错误尤其困难,因此,软件开发急需一种高级的类似于自然语言 那样的程序设计语言。1952年,第一个程序设计语言ShortCode出现。两年后,Fortran问世。作为一种面向科学计算的高级程序设 计语言,Fortran的最大功绩在于牢固地树立了高级语言的地位, 并使之成为世界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Algol60的诞生是计算机语 言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的标志。该语言的文本中提出了一整套的新 概念,如变量的类型说明和作用域规则、过程的递归性及参数传递 机制等。而且,它是第一个用严格的语法规则——巴科斯范式(BNF) 定义语言文法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与发展在产生了一 批成功的高级语言之后,其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受到程序设计思想、 方法和技术的影响,也开始受到程序理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 许多方面特别是实用化方面的影响。在“软件危机”的争论日渐平 息的同时,一些设计准则开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在后续出现的 各种高级语言中得到体现。例如,用于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PASCAL语言,适合于军队各方面应用的大型通用程序设计语言ADA,

计算机专业导论在线慕课课程试题与答案

1计算之树中,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是怎样概括的?________。 A.程序执行环境—由CPU-内存环境,到CPU-存储体系环境,到多CPU-多存储器环境,再到云计算虚拟计算环境 B.网络运行环境---由个人计算机、到局域网广域网、再到Internet C.元器件---由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上述全不对 正确答案:A 2计算之树中,网络化思维是怎样概括的________。 A.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B.机器网络、信息网络和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化社会 C.机器网络、信息网络和物联网 D.局域网络、互联网络和数据网络 正确答案: B 3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_____。 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B.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 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 D.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正确答案:B 4如何学习计算思维?_____。 A.为思维而学习知识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 B.不断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思维转换为能力 C.先从贯通知识的角度学习思维,再学习更为细节性的知识,即用思维引导知识的学习

D.以上所有 正确答案:D

5自动计算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_______。 A.数据的表示,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 B.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与自动存储 C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自动存储和计算规则的自动执行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6计算机器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_______。 A.能够辅助人进行计算,能够执行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 B.能够执行特定的计算规则,例如能够执行差分计算规则等 C.能够执行一般的任意复杂的计算规则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7摩尔定律是指_______。 A.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年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B.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两年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C.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18个月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D.芯片集成晶体管的能力每6个月增长一倍,其计算能力也增长一倍 正确答案:C 8计算之树概括了计算学科的经典思维,它从几个维度来概括的?________。 A.三个维度:计算技术、计算系统与问题求解 B.四个维度:计算技术的奠基性思维、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社会/自然与计算的融合思维、交替促进与共同进化的问题求解思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时间:3月15日星期四上午第一节 班级:11学前1班 地点:机房2 主讲教师:赵浩然 教学课题: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筛选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数据的筛选方法(自动筛选及高级筛选),并能应用于 实际工作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对数据进行筛选 教学难点:如何用高级筛选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筛选 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任务驱动法 实验及教具:实例、多媒体 教学课时:第一学时 教学过程: 一、分组,测试FTP,下载上课材料(5分钟) 复习:完成总分和平均分计算,为新课准备数据。 (各小组长检查本组成员完成情况) 二、引入新课:(利用学生上学期学习成绩表) 如何在大量的数据中查找符合我们条件的记录呢?(展示课题“数据筛选”)(一)自动筛选 1、教师演示(5分钟):请找出成绩表中的语文成绩大于85分或不大于70

分的同学。 操作步骤: 第一、单击数据区域任何一个单元格 第二、单击“数据”菜单“筛选”命令的“自动筛选”项,数据表的每个字段名旁边出现下拉按钮“▼”,单击“语文”字段的下拉按钮“▼”,在出现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在对话框中选择“大于”,输入“85”;选择单选按钮“或”,在第二个条件框输入“小于等于”,输入“70”,单击“确定”。很明显筛选后的结果远少于原先的记录。 2、学生操作,完成第一、二个任务,教师检查完成情况,进行点评。(10分钟) 任务一:请在成绩表中的查找出自己的成绩。 任务二:请找出成绩表中的计算机成绩大于70分且小于85分的同学。 (请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如何利用自定义自动筛选方式进行筛选数据,小组协作完成。) (二)高级筛选 设问:当查找的条件比较多时,该用什么样的查找方式比较方便呢?(高级筛选) 1、教师演示:(6分钟) 请找出符合三好生条件的同学:各科成绩都及格,平均分在75分以上,语数英单科成绩在70分以上,操作等级为优,德育积分在90分以上。并在A50为左上角单元区域。 操作步骤: 第一、创造条件区域,在数据表后插入三个空行。所有的条件必须在其相应的字段列来输入。同时,条件值必须在同一行(如图-1所示的C48:S49区域

计算机专业导论论文

计算机专业导论 学生学院____计算机学院_______ 专业班级____ _____ 学号____ 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 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11月30日

专业导论(论文) 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专业都与计算机息息相关。所以计算机的发明无疑是20世纪最卓越的成就之一。时至今日,计算计的广泛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 我对计算机及计算机学科体系的理解 实际上,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储存的系统。计算机科学是对计算机进行学术研究的传统称谓。主要研究计算技术和执行特定任务的高效算法。该门学科为我们解决确定一个问题在计算机领域内是否可解,如可解其效率如何,以及如何作成更加高效率的程序。时至今日,在计算机科学内已经衍生了许多分支,每一个分支都针对不同类别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计算机工程学是电子工程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计算机软硬件和二者间的彼此联系。 软件工程学着重于研究开发高质量软件系统的方法学和实践方式,并试图压缩并预测开发成本及开发周期。 信息系统,在一个广泛的有组织环境(商业为主)中的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是由电子的、磁性的、机械的器件组成的物理实体,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等5个基本组成部分。软件则是程序和有关文档的总称,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三类。 硬件系统的五个部分中控制器是指挥计算机的各个部件按照指令的功能要求协调工作的部件,是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控制器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内存程序控制方式,即在使用计算机时,必须预先编写(或由编译程序自动生成)由计算机指令组成的的程序并存入内存储器,由控制器依次读取并执行}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时序控制电路以及微操作控制电路等组成。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三大类。由于软件的内容非常多,在此只作简单的说明。系统软件是为了对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和方便用户的各种通用软件,一般由计算机生产商提供。常用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翻译系统和实用程序(如驱动程序、连接程序、诊断程序等)。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系统,常用的应用软件有字处理软件、表处理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软件、实时控制与处理软件以及其它应用于国名经济各行的应用程序。工具软件主要包括下载、文件传输协议(FTP)、图像、浏览、截图压缩、防病毒等常用软件。

计算机专业导论 报告

计算机导论课程学习报告 1.课程概述与人才需求分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现如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问世毫无疑问地改变和发展了人们生活,推动了现代文明的进步。目前各国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方面逐渐加大了投资力度,计算机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众多的大学学科中选择了计算机专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与深入研究的,那么在本文笔者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谈谈自己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认识。 首先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起源开始说起。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无数次的突破:它最初的设计是单纯的来提高处理速度的高速计算器,到目前可以帮助人类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智能机器,许多人继续研究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使人们可以轻松享受由计算机带来的便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解计算机科学来源于对数理逻辑、计算模型、算法理论和自动计算机器的研究。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包含各种与计算和信息处理相关主题的系统学科,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等。 下面对计算机专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就业现状做简要概述。 第一,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首先,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 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第二,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加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达到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 第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余地增加,导致对毕业生的要求将越来越高。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致使毕业生的需求显得相对过剩。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有充分的选择余地,致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因此,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日显突出和必要。 2. 学科方向--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6 年,包括百度和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在AI 上的花费在200 亿至300 亿美元之间,其中90%用于研发和部署,10%用于AI 收购。

计算机导论试题及答案(总)

计算机导论》试卷1 注意事项:1)本试卷适用于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分×70 =70分) 1、目前,计算机系统中处理的信息是。 A)数字信号 B)模拟信号 C)无线电信号 D)声音信号 2、在下列叙述中,最能准确地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 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 B)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 C)计算机是一种能处理信息的机器 D)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 3、与二进制数(1100001)2等价的八进制、十进制数分别为。 A)(157)8 (97)10 B)(141)8 (85)10 C)(141)8 (97)10 D)(131)8 (98)10 4、关于随机存储器RAM,不具备的特点是。 A)RAM中的信息可读可写 B)RAM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RAM中的信息不能长期保存 D)RAM用来存放计算机本身的监控程序 5、ASCII码值由小到大的一般顺序是。 A)特殊符号、控制符、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B)控制符、特殊符号、数字、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C)大写字母、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 D)数字、特殊符号、控制符、小写字母、大写字母 6、扩展名为COM类文件为。 A)命令解释文件 B)C语言源程序文件 C)目标代码文件 D)系统配置文件 7、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CAD B)CAM C)CAE D)CAT 8、编译型高级语言源程序可以。 A)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B)经汇编后执行 C)边解释边执行 D)经编译、连接后执行 9、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应包括。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计算机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导论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入门性导引类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教学的二个基本的目标和任务是认知与导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科学的认识论和科学的方法论统领整个课程的教学,采取高级科普的深度定位和通俗流畅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整个学科的概貌,对学生进行整个学科正确的认知与导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专业认识基础,同时,给学生的学习留下大量的疑问和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伏笔”,真正使导论课程的教学起到初步认知与正确导学的作用,能够引导和帮助学生按照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开展学习,顺利完成学业。 本课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组成、工作原理、数制和编码、运算基础、逻辑代数与逻辑电路等)、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整机结构、系统结构等)、计算机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等)、计算机系统的应用(网络、数据库、图像处理、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等)以及操作系统Windows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指南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与应用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信息专业各专业理论课程做好铺垫;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实验学习将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术,提高感性认识,为今后在各自的专业中对计算机的使用打下厚实的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一)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 1.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了解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 2.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 4.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掌握基本进制转换、数字编码转化计算 5.掌握简单算术、逻辑运算 6.了解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掌握简单逻辑运算和逻辑电路知识(二)计算机硬件系统 1.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理解CPU、存储系统(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 理; 2.了解指令、指令系统、程序的概念;了解指令的格式;理解指令的执行过程; 3.了解计算机性能指标 4.了解并行处理、CISC/RISC (三).计算机软件系统 1.掌握软件概念、软件分类 2.了解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基本概念,了解软件生命周期及模型3.了解操作系统发展、分类、组成、功能 4.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分类、掌握一些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

自然拼读法完整教案经典版

Phonics Rhyming Dictionary 祝锦辉编写

1.读一读,你会念这些字母吗? 2.看动画,想一想这些字母都发什么音? 找出动画片中与汉语拼音不同的发音:

Aa /?/ -ab/?b/ d-ab→dab g-ab→gab -at/?t/ b-at→bat m-at→mat -ad/?d/ h-ad→had s-ad→sad -ag/?g/ l-ag→lag n-ag→nag -am/?m/ d-am→dam r-am→ram -an/?n/ b-an→ban m-an→man -ap/?p/ n-ap→nap t-ap→tap -ax/?ks/ f-ax→fax w-ax→wax Ee /e/ -ed /ed/f-ed→fed w-ed→wed -et /et/g-et→get w-et→wet -eg /eg/b-eg→beg p-eg→peg -es(ess) /es/m-ess→mess l-ess→less -en /en/d-en→den m-en→men

Ii /i/ -ib /ib/b-ib→bib f-ib→fib -ip /ip/d-ip→dip s-ip→sip -id /id/b-id→bid d-id→did -it /it/b-it→bit h-it→hit -ig /ig/d-ig→dig b-ig→big -ix /iks/m-ix→mix s-ix→sim -is /is/h-iss→hiss k-iss→kiss -in /in/ p-in→pin b-in→bin -im /im/d-im→dim h-im→him -iz /iz/ f-izz→fizz Oo /?/ -ob /?b/ m-ob→mob j-ob→job -op /?p/ h-op→hop p-op→pop -od /?d/ r-od→rod s-od→sod -ot /?t/ c-ot→cot l-ot→lot -og /?g/ l-og→log h-og→hog -ox /?kx/ f-ox→fox b-ox→box -om /?m/ T-om→Tom m-om→mom -on /?n/ D-on→Don R-on→Ron

公开课《管理计算机资源》教学设计

公开课《管理计算机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使用“我的电脑”查看计算机资源 .掌握作用“我的电脑”管理计算机资源 2.能力目标: 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对计算机的神密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⑵.培养学生形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4.德育目标:利用计算机能够管理软、硬件资源的功能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文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及良好的信息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管理文件与文件夹等计算机资源 难点: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新建文件夹等操作 教学媒体: 1. 硬件 多媒体网络教室

2. 软件 WindowsXP系统软件,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软件 3. 在线资源 学生们感兴趣的文章、图片、影像以及音乐文件 学生分析: 现在初中学生大多都在小学里已经初步接触过计算机了,已经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作适当的提高。课前我作了充分的准备,在因特网上寻找并下载了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文章、图片、影像以及音乐文件并放在特定文件夹中,以供即时使用。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每一个小任务,都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特点来安排。对于新知识和一些有相对难度的内容,通过自己演示给学生看或给出相关操作步骤的提示,让学生自己来完成。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有趣味的任务时会很专心,乐此不疲。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初中部分第二章第四节的重要内容,更与后面章节内容联系密切,是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知识,学好本节知识就能为学习后面章节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㈠..导入

计算机专业导论读书报告

读书报告 引言在来大学前,我一直很疑惑,我既不想成为一名数学家,又不想从事于数学有关的科学研究,那在大学中学习那么多的数学知识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惑,我来到了广工大,在柏老师的专业导论课上我找到了答案。了解到了,原来信息与计算科学是在数学和电子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础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技术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的,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基础理论,应用方法和开发技能的初步训练;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和程序分析能力;能解决工程,经济管理中的一般数学模型和计算机应用等实际问题。其实,很感谢专业导论课的开设的,因为这门课除了让我深入了解自己专业的有关知识,让我能对自己未来的四年学习做出一定的规划外,让我明白到学习一种东西,不应仅是学习它的内容,而是应该深入探索它的思想,总结出学习它的科学思想方法,深入了解它的外延与内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

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专业方向及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 其培养要求是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和/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

计算机类专业导论 课程报告 - 正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类专业导论》课程报告 1学科方向认识 1.1我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个学科方向,我是有比较大的兴趣的,所以在老师教授的导论课上我听得格外仔细,在课后又在互联网上了解了一下相关知识。而我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第一大印象是:这需要特别多的专业基础知识。当然,因为自己也只是相当于刚刚对计算机大类有了解,应该说我的认识犹如在计算机大海中只摸清了表面一层,凡是计算机类上面的方向都应该不是能轻松学好的,所以哈工大开设的这三大计算机方向,无一不是需要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 下面进入正题,通过网络认识,我了解到自上世纪90年代,万维网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兴起,使“计算”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对于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急剧增长。这使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发生较大变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内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计算理论、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而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及其应用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教育内容得以强化。 在我眼中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而我们的目标就是能成为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我们通过对核心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如学习高等数学、C语言、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应用开发技术、C程序设计、Internet、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网络协议分析等课程,为更为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科学打下了基础。如果说理论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那么实践课程就是要求我们将这种基础能力锻炼为实际操作能力。而这种实践能力无论是对于以后继续学习,还是今后而临的就业问题,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计算机作为当今社会重要的工具已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其功能仍需要不断升级改造以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时刻关注和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城的新知识。 在今年的10月19号,我有幸能上一节张晓东老师的对云计算方面知识的讲座,他提到当今信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就是该领域的新知识。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 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这项技术,因为他的基础设备是千万台电脑,就像一个计算机云朵一样,每个部分既相互合作又相互支持,于是有了这么一个饶有趣味的名称。我想当今我对这些技术的认识还不够,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来使自己在这一领域成为人才。 1.2 我看网络空间安全 - 1 -

自然拼读教案(终极)

第一课英文26个字母的正确发音一、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发音(含音标)

第二课元音、辅音与音节 一、元音字母与元音 1. 元音字母Aa、Ee、I i、Oo、Uu 元音字母,也称母音字母,是指语言里起着发声作用的字母。 2. 什么是元音? 元音(元音音素),又叫母音,是在发音过程中由气流通过口腔而不受阻碍发出的音。例如,[ei]、[i:]、[ai]、[?u]、[ɑ:]、[e]等。 二、辅音字母与辅音 1. 辅音字母 辅音字母是一个和元音字母相对的概念。所有非元音字母都是辅音字母,如,Bb、Cc、 Dd、Ff、Gg、Hh、Jj、Kk、Ll、Mm、Nn、Pp、Qq、Rr、Ss、Tt、Vv、Ww、Xx、Yy、Zz 2. 什么是辅音(子音)? 与元音相对,辅音是指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又叫子音。 比如[b]、[k]、[f]、[g]、[h]、[?]、[l]、[m]、[n]、[p]、[kw]、[r]、[s]、[t]、[v]、[w]、[j]、[z] 三、音节 1. 什么是音节? 音节是听觉能感受到的最自然的语音单位。英语中一个元音可构成一个音节,比如I[ai](我);一个元音和一个或几个辅音结合也可以构成一个音节,如hi[hai],you[ju:]。 再比如,ipad[ai,p?d]是两个音节,empty ['empti]也是两个音节,condition [k?n,di??n]是三个音节。 一般来说,辅音音素不响亮,不能构成音节。

【想一想】下面的单词里有几个音节? may [mei]、light [lait]、use[ju:z]、farmer[ 'fɑ:m? ]、funny['f?ni]、museum [mju:'zi?m]、conditioner[k?n,di??n?]、exercise ['eks?saiz]、lamb[l?m] 2. 音节的分类 首先,音节按结构可以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开音节是以元音字母结束的 音节。开音节可分为绝对开音节和相对开音节。 (1) 绝对开音节:以发音的元音字母结束的音节。例如hi, yo-yo (2) 相对开音节:结尾元音字母+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构成的音节,如take。注:开音节里,元音字母一般发本身的读音。例如go[g?u],she[?i:],hi[hai]。闭音节:结尾是除了r以外的辅音字母构成的音节,如:dog。 注:在闭音节中,元音字母不发“字母”本身的音。 【想一想】下面的单词哪个是开音节,哪个是闭音节? go、meet、he、her、luck、birthday、rice、milk、date、make、stove、theme、police、station、air、think、snake、smoke、muse、dear 其次,音节按读音轻重可以分为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也 称次音节。 重读音节,是指在双音节或多音节词中,发音特别响亮的音节。用重音符 号“'”标在相应的位置上,其他音节为非重读音节,也可称为次音节,如 begin[bi’gin],重读音节是be gin[bi’gin] 另外,单音节单词都认为是重读音节,但不标重音符号。 【想一想】 听单词,请先写出单词有几个音节,然后划出重读音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专业导论报告 刚入大学,很多人肯定都有着既激动又迷茫的矛盾心理。激动,是因为他们通过自己的寒窗苦读12年,终于考入了大学,或许这个大学并不是他们理想中的大学,然而大学依然对他们充满着吸引力。进入大学,意味着你可以汲取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意味着你的人生又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迷茫,是因为很多人虽然进入了大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学习的这些只是可以用来干什么,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大学的学习毕竟是为了将来走出大学能够更好地就业,很多大学生都并不知道自己学的专业将来走出去可以从事什么工作。因此,学校才给刚入大学的新生开设了这样一门专业导论课。 很多大学生都对专业课不重视,甚至对它不屑一顾,认为这门课学与不学,听与不听都没什么关系,因此无故逃课,课上睡觉,讲话,做其他事情等违规行为数见不鲜。其实不然,专业导论课可以说是大学最重要的一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学习的这个专业在大学里要学习哪些专业,我们学的究竟是什么,将来走出大学我们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和未来的就业前景。 之所以开设这门课,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指明方向,让我们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以及对于以后分具体方向也有一定的把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这些,但他们还是不愿去听,,只是懵懵懂懂地去学,老师讲什么,自己就学什么,对于自己的未来完全没有规划,结果学完大学四年都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自己改从事什么工作,那时的他们将感到更加迷茫,所以说认真学习这门课是非常有必要的。 说实话,当初选择计算机这个专业,纯粹只是出于对计算机有点兴趣,然而并不知道这个专业究竟要学些什么,更不知道以后还会分具体方向,不知道将来走出大学后自己能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通过学习这门课,我对这些大概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于计算机专业这个大类,包含了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等具体方向,这些方向都相互关联,却又不尽相同。目前的社会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已经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已离不开计算机了,各单位关于这方面的用人需求量还是挺大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建设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更是少不了从事计算机方面方面的人员的参与。因此,到时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只要认真地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并且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将来走入社会必能谋得一席之地。 当初看到老师给我的一组数据,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心里难免有点失望,然而,想想老师后来说的话也确实很有道理,现代社会是一个告诉发展的社会,万物都在不断更新,时刻在变,并且计算机行业发展最为迅猛,等到我们学完大学四年之后就业形势必定还是会很乐观的。都说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就业率低,其实并不是企业或单位不需要人,而是他们也需要人,只是他们很难找到符合他们标准的人,现在中国的大学生大多在进入大学之后就成天只顾着玩,或是忙其他的事,完全荒废了学业,学完大学四年,什么也没学到,走出大学出去谋职时,自然达不到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所以说,只要在大学期间认真的学好自己的专业课,将来走出大学才能更好地谋职。 根据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再就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好的太好,坏的太坏。但是,在整个就业的过程中,更多的毕业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 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计算机专业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第三版).doc

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汇编 第一章一、简答题 1、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2、解释冯·诺依曼所提出的\存储程序\概念。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度高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 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 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建立完善的信息基础设施2·采用现金的信息技术3·建立广泛的信息产业4·拥有高素质的信息人才5·构建良好的信息环境 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 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 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 第二章一简答题 1 什么是数制?采用位权表示法的数制具有哪3个特点?按进位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特点:(1)数字的总个数等于基数。(2)最大的数字比基数小1 (3)每个数都要乘以基数的幂次,该幂次由每个数字所在的为止决定。 2 二进制的加法和乘法的运算规则是什么? (1)加法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10 (2)乘法运算法则0*0=0 0*1=0 1*0=0 1*1=1 3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证书的规则是什么? (1)十进制整数转换为非十进制整数除基取余,先余为低,后余为高。(2)乘基取整,先整为高,后整为低。 4 将下列的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6,12,286,1024,0.25,7.125,2.62 5 答:(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