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加快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围绕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多支柱的新兴产业体系这一目标,紧紧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开放合作、集聚发展,推动关键环节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促进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广东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集聚区,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领域

立足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按照“重点跨越、引领示范”的发展思路,在大力发展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战略性产业的同时,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能交通装备、高端制造材料六大领域发展壮大。

(一)新一代信息网络。把握第五代移动通讯(5G)、下一代互联网(IPv6)发展契机,大力推动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和支持

—47 —

IPv6规范的芯片、终端、系统设备和软件等关键产品研制和产业化,积极培育相关信息内容服务业,突破以光通信为重点的下一代宽带网络核心技术。支持新一代无线基站建设,为启动5G商用提供支撑。围绕智能终端、汽车电子、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重点领域应用,加强高性能通用及专业芯片研发设计,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基于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型信息传输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型通信增值服务。努力突破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挖掘清洗、访问应用控制等关键技术,建立大数据可视化平台,支持大数据相关软硬件产品发展。加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分布式系统软件等基础软件以及自然语音处理、信息安全、机器翻译等应用软件。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向各行业融合渗透,积极培育基于网络化、智慧化的经济新模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二)新型显示。适应消费类电子产品不断升级需求,加快推动量子点、柔性显示、超高清显示、印刷显示、激光显示、3D 显示等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开发低温多晶硅、氧化物背板工艺大规模生产技术,提高8.5代以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面板(TFT-LCD)和 4.5代以上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生产水平,加快10.5代以上TFT-LCD面板和6.5代以上AMOLED面板技术研发和生产。发展配套有机发光材料、靶材、偏光片、驱动芯片、光刻设备与检测设备等材料和器件。进一步推广大功率LED,积极拓展车载、医用、工控、穿戴、拼—48 —

接、透明、镜面等七大显示产业新市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三)智能制造。坚持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方向,加快发展智能机器人,重点提高精密减速器、伺服及执行机构、控制器、关节等功能部件研发设计能力和制造水平,大力发展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推进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智能决策控制等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积极推动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重点发展高精密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和智能成套生产线,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一体化增值服务,提升重大成套装备集成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大力发展智能部件,重点发展微机电系统(MEMS)、高性能光纤、视觉等高端新型传感器,开发射频识别(RFID)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系统,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打造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四)生物医药。把握精准医学模式发展趋势,大力发展高通量测序、基因编辑、基因合成、细胞治疗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创新蛋白药物和抗体药物,加快推进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大力发展治疗性疫苗、重组疫苗等新型疫苗,加大海洋创新药物研发力度。加快组织器官修复、替代材料、植(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创新和产业化。积极发展干细胞技术,加速再生医学、仿生医学和组织工程技术发展。针对重大传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产前筛查等检测需求,加速发展体外诊断仪器、设备、试剂等新产品,

—49 —

推动高特异性分子诊断、生物芯片等新技术发展。建设广东省结核病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建立结核病生物样本资源库及生物信息大数据库。大力发展光子、质子、重离子治疗技术和产品,以及高端医学诊疗设备、高通量测序仪等医学设备。鼓励发展基因检测、基因数据解读、液体活检、中药检测等专业化第三方服务,大力发展精准医疗和个性化治疗等新模式。(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参加)

(五)智能交通装备。按照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鼓励发展特种用途电动汽车、短途纯电动汽车,全面提升电动汽车整车品质与性能;大力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着力解决电池功率特性、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等问题,鼓励研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新体系动力电池。加速智能网联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创新,重点推进智能车载信息终端、人机交互系统、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重点开展轨道交通装备牵引系统、列车控制系统、高性能转向架等零部件和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轨道交通车辆。加快发展通用航空装备,适时布局发展通用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及系统等,推进直升机、水上飞机、公务机、无人机系列化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六)高端制造材料。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发展高性能—50 —

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永磁、高效发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可降解和可循环利用的节能环保材料,以及动力电池材料、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新型能源材料等,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努力进入全球高端制造业供应体系。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趋势,积极发展石墨烯、金属及高分子增材制造材料、智能仿生材料、超材料、新型低温超导材料等前沿战略材料。(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三、主要措施

(一)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重点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调整优化原有重大科技专项,实施计算机与通信集成芯片、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和器件、无人智能技术、人工智能、精准医学与干细胞等10个新的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源,夯实产业创新发展技术支撑。围绕六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应用研发重大专项,重点推进核心技术的后续研发和转化应用。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建设一批新兴产业创新联盟,拓展提升产学研联盟的合作范围和合作层次,吸引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来粤进行成果产业化。(省科技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知识产权局等参加)

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重点领域,探索企业主导、院

—51 —

校协作、多元投资、成果分享的新模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增强新兴产业集成创新、协同创新能力。到2020年,组建一批省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建设若干家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或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强国家和省级重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组织形式、研发模式和管理方式。支持年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十三五”期间,全省新组建40家省工程实验室、200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300家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争取国家在广东新建20家左右国家级创新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科技厅、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参加)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培育后备库和数据库,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奖补政策,对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未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六大重点领域的企业,省市财政给予补助。探索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认定和扶持制度,推动将认定范围扩展到信息服务、精准医疗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着力提升六大重点领域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实施新兴产业创新企业百强工程,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培育形成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骨干企业。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攻关。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健全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形成一批富有活力、专精特新的中小微创新型企业。(省科技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52 —

息化委牵头)

完善新兴产业标准和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支持企业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促进技术创新、标准研制与产业化协调发展。引进国际标准认证体系,推动技术服务机构与境外相关机构开展标准和检测互认。到2020年,广东标准话语权明显增强,创建2-3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认证认可国际化水平明显提升,与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认的实验室达1000家以上。建设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全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转化运营机制。加快构建新兴产业专利池,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省质监局、省知识产权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商务厅等参加)

推进新兴产业军民深度融合。争创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创新示范基地,建立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中心。加强卫星和地面站网、运输类飞机、船舶车辆、信息安全等重点的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打造一批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专、精特色的民参军企业,在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和新能源、军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和空间信息技术、无人智能装备等领域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构建军民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推动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实施新兴产业国际合作计划,支持

—53 —

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开展参股并购、联合研发、专利交叉许可等方面的国际合作。鼓励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在粤设立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创新资源和技术,加快在我省转移转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在人员出入境、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扶持。加快推进中德、中以、中古、中乌等重大国际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创新中心。支持我省新兴产业企业建设全球营销网络,重点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带动新兴产业优势产品输出。(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按职责分工牵头)(二)加快示范应用推广。

5G商用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围绕建设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开展5G网络商用示范,初步构建“万物互联”的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物联网网络及接入设备、芯片、智能终端等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重点发展嵌入式芯片、射频识别、传感器和网络设备等物联网设备制造业,并积极推进物联网在工业控制、环境保护、智能家居、商贸服务、现代物流、农业及食品安全、医疗卫生、医养结合、居家护理等方面应用,推动智慧医院、互联网+医疗、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促成更加广泛、更深层次融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环境保护厅、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卫生计生委、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参加)

4K电视应用推广工程。加快开发4K电视、超高清机顶盒、编解码器等相关产品。支持电视节目源制播单位提高4K超高清电—54 —

视制播技术支撑能力,加强4K节目内容创作生产,建立广东省4K超高清节目内容资源库,降低4K电视套餐资费。创新4K超高清节目销售和运营模式,推进电视+在线教育、医疗保健、新型电商等业务开展,丰富4K网络应用,率先建成以4K超高清应用为标志的新数字家庭示范区。加快推进100M光纤普及和广电网络互联互通“一张网”,全面提升网络传输能力。(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等参加)

智能工厂示范工程。结合各地产业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选择条件成熟、需求迫切的行业和领域,集中资源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和应用,推广工业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和生产制造执行系统、管理系统等智能制造平台,推动生产设备互联、设备与产品互联,打造数字化车间。加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在先进制造业中的推广应用,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建设工业公共云服务平台,培育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转型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打造试点示范项目,分行业、分阶段、分区域进行推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基因检测和细胞治疗应用示范工程。加快建设国家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鼓励开展鼓励产前产后母婴诊治、肿瘤防治与用药指导、遗传病慢性病传染病防治等服务,协同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及试剂的产业化应用。建设个体化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应用示范中心、区域性细胞制备中心,引导医疗机构与研发机构及相关企业合作,建设集细胞治疗新技术新工艺开发、

—55 —

细胞治疗产品生产、细胞库构建等转化应用衔接平台于一体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开发与制备平台,推进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应用推广。(省发展改革委、省卫生计生委牵头,省科技厅等参加)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工程。依托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在广州、深圳等地交通场景多样、相对独立的区域,支持建设1-2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加快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及路测设备、通信设备等配置,建成智能路网,实现试验区域范围5G网络全覆盖。以开展基于特定区域特定道路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测试为突破点,积极拓展测试范围,丰富测试环境,建成区域性、相对独立、功能齐全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公共服务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等参加)

(三)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实施重大项目引领工程。在六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采用产业基金入股、贷款贴息支持、担保风险补偿、示范应用推广等多种方式,引导支持新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智能交通装备、高端制造材料等领域超过38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2万亿元产值规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参加)打造新兴产业供应链生态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制订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发展路线图,建立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数据库。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依—56 —

托现有优势资源和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突破产业链缺失环节。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骨干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关键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开展新产品开发和核心技术攻关。支持产业联盟发行集合债券。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省相关贴息政策给予同等支持。到2020年,六大重点领域产业链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初步形成一批“共享、共创、共赢”的产业生态圈。(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牵头)

建设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采用省市政府共建、PPP等方式支持基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为基地建设制定系统性融资规划,合理提高综合授信额度。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计划,支持高新区创新“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引导各园区结合现有发展基础和功能定位,围绕六大重点领域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快建设形成一批专业化分工的新兴产业集群,推动高新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到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规模的60%以上,省级高新区占比达50%以上。(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参加)健全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依托各类创新载体,加快推进实施省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行动计划和新兴产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推进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一批创新创业要素集聚、服务专业、布局优化的创业创新平台。加快推进企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测认证以及生产性服务等机构的社会化、

—57 —

市场化、专业化改革,为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开放、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撑。到2020年,全省建成3家国家级和30家省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15家国家级和110家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超过8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一批具有市场活力的创新创业支撑平台。(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省质监局按职责分工分别牵头)(四)加大引导支持力度。

推行普惠性的财政支持政策。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制定发布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参考模板。发挥现有企业研发后补助政策的引导作用,对属于六大重点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其上一年研发投入为基数,按照10%的比例给予财政后补助支持。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做好政策宣传辅导,依托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库,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落实台帐,确保企业足额享受优惠。(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等参加)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2018-2020年,省财政综合运用奖励、贴息、补助、股权投资等方式,重点支持六大重点领域相关的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示范应用工程、产业化项目建设等。省财政已设立的用于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以不低于50%的比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六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58 —

(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实施“非禁即入”的准入政策,鼓励各类资本平等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的监管方式。推动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政策,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买制度。大力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示范应用政策,建立健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国内首创(或可实现国际同类产品进口替代)的重大技术装备,按首次采购额20%的比例对装备购置应用方给予补贴;符合条件投保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的装备研制生产单位,按照3%的实际投保费率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事后奖补。(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财政厅牵头,广东保监局等参加)

加大产融合作支持力度。省财政出资的各类创新创业投资基金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完善运作机制,重点投向种子期和初创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利用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用于优化债务结构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兼并重组、购买知识产权等。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常态化推介机制,每年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0项以上。支持商业银行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非抵押类创新模式贷款,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发展知识产权保险。(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59 —

省金融办、省银监局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等参加)

强化人才支撑。实施“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扬帆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六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重点在科研、创业等方面引进和培养一批创新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靶向”弥补产业人才短板。大力开展政产学研用联合培养人才试点,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二级学院,并在办学审批和运营上给予支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应划拨专项用地用于建设人才周转公寓,并在土地出让配建面积中安排建设一定比例的人才房,通过“购租并举”的方式,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住房需求。进一步完善在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出入境、医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服务,为高端人才在粤安心创新创业提供可靠保障。(省委组织部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参加)

强化新兴产业用地和用海保障。各地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应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用地需求。对于纳入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项目,符合相关规划并满足集约用地、用海要求的,由省统筹解决其用地用海指标。对属于我省优先发展产业且满足集约用地要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类项目,允许各地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60 —

低标准的70%确定土地出让底价。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单位申请使用划拨土地的,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省国土资源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等参加)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拟定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案,协调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省各项重点工作牵头单位2017年8月底前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报省发展改革委备案。各地市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针对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制订鼓励政策,加快出台土地、税收、配套等优惠措施,增强对相关企业、人才的吸引力,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参加)

(二)完善统计监测体系。加快建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析监测制度,并纳入全省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按季度发布。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态。(省统计局、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等参加)

(三)加强督促检查。省发展改革委每年组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和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各部门、各地区工作落实情况,适时上报省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61 —

附件:任务分工表—62 —

任务分工表

序号重点工作牵头部门完成时限

1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应用研发重大专项,建设一

批新兴产业创新联盟。

省科技厅持续推进

2 组建一批省级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和省级制造业

创新中心,建设若干个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或

制造业创新中心。

省发展改革委、省

经济和信息化委

2020年

3 新组建40家省工程实验室、200家省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和300家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创新

平台,争取国家在广东新建20家左右国家级创

新平台。

省发展改革委、省

科技厅、省经济和

信息化委

2020年

4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将高新技术企

业认定范围扩展到信息服务、精准医疗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领域,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奖补政

策。

省科技厅2020年

5 实施新兴产业创新企业百强工程。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6 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省科技厅持续推进

7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创

建2-3个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省质监局2020年

8 建设中国(广东)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全国知识

产权交易中心。

省知识产权局2020年

9 争创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创新示范

基地,建设广东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

用推广中心,打造一批军民融合示范基地。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2020年

10 实施新兴产业国际合作计划。省商务厅持续推进

11 鼓励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在粤设立研发机构,支

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建设海外研发机构。

省科技厅持续推进

12 加快建设一批国际联合创新中心。省科技厅持续推进

13 支持我省新兴产业企业建设全球营销网络。省商务厅持续推进

14 实施5G商用与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持续推进

15 实施4K电视网络应用推广工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持续推进

—63 —

16 实施智能工厂示范工程。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持续推进

17 实施基因检测和细胞治疗应用示范工程。省发展改革委、省

卫生计生委

持续推进

18 实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工程。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19 实施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20 制订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产业链发展

路线图,建立重点产业链骨干企业数据库。

省发展改革委、省

经济和信息化委

持续推进

21 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22 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金融服务。省金融办、省发展

改革委

持续推进

23 支持相关产业联盟发行集合债券。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24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25 鼓励金融机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制定

系统性融资规划。

省金融办、省发展

改革委

持续推进

26 实施高新区创新发展能力提升计划,支持高新区

创新“一区多园”发展模式。

省科技厅持续推进

27 加快推进实施省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行动计

划和新兴产业孵化器倍增计划,推进建设小微企

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省发展改革委、省

科技厅

持续推进

28 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

制度,落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

实行重点领域企业研发经费后补助政策。

省科技厅、省财政

持续推进

29 省财政已设立的用于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各类财

政专项资金,以不低于50%的比例支持战略性

新兴产业发展。

省财政厅持续推进

30 实施“非禁即入”的准入政策。省编办2017年

31 推动落实国家关于加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采购政策,试行创新产品与服务远期约定政府购

买制度。

省财政厅2017年

32 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示范应用政策。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持续推进

33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行专项债券。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64 —

34 支持商业银行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非

抵押类创新模式贷款,支持保险机构探索开展知

识产权保险。

省知识产权局、省

金融办

持续推进

35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常态化推介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省

金融办

持续推进

36 重大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六大重点领域海外创

新科研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

省委组织部持续推进

37 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举办二级学院,并在办

学审批和运营上给予支持。

省教育厅2018年

38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科研机构设立博

士后科研工作站、科研流动站和创新实践基地。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

障厅、省科技厅

持续推进

39 通过“购租并举”的方式,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高

端人才的住房需求。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

2017年

40 进一步完善在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的出

入境、医疗、配偶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服务。

省公安厅、省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厅、

省教育厅

持续推进

41 对于纳入省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项目,

符合相关规划并满足集约用地、用海要求的,由

省统筹解决其用地用海指标。

省国土资源厅、省

海洋与渔业厅

持续推进

42 建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省发展改革委2017年

43 建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析监测制度省统计局2017年

44 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通报制度省发展改革委2017年

45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每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情况进行总结评估。

省发展改革委持续推进

—65 —

七大新兴产业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昨日,上证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业内人士,对各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节能环保 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事实上,近期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上证报记者获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据环保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左右,预测到"十二五"末期,环保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推出的财政扶持力度,无疑会拉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投资规模有望翻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从节能领域引入到环保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海通证券本月的一份策略报告认为,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仅就环保产业废气领域而言,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其中除尘需求300亿、烟气脱硫需求1000亿、火电厂脱硝市场需求在1000亿。 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 信息技术 宽带建设是重中之重相关实施方案或9月出炉 昨日出炉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描绘的蓝图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

国家发改委新版《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

国家发改委新版《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当今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两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征求修订意见的公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5大领域8个产业,进一步细化到40个重点方向下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主要涉及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 其中,数字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产业及相关服务业详细说明如下: 8数字创意产业 8.1数字文化创意

8.1.1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领域先进装备,包括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和增强现实眼镜等。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和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制播装备等。数据手套、游戏控制器等动作感知、追踪定位和人机交互装置。 数字化艺术展演展陈技术装备、文物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装备、智慧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转化保护展陈装备、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数字化装备等。移动电子书、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终端。 8.1.2数字文化创意软件 数字内容加工处理软件,虚拟现实处理软件,动漫游戏制作引擎软件和开发系统,家庭娱乐产品软件,其他体现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文艺创作、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软件。 8.1.3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 主要包括依托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数字化音乐、动漫、影视、游戏、演出、艺术品、电子出版物、广告和移动多媒体等的设计开发制作。

2020年(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明确国家将加强政策支持 2011-03-1701:44:50来源:上海证券报(上海)跟贴44条手机见股票 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分为16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按照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和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于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壹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壹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于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即将来临。自《规划》发布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总体发展特征 第一,产业增速全面回升。2017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55.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3,相较去年同期的低谷均大幅回升,企业景气高涨(见图1)。从细分领域看,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均实现了全面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见图2、图3)。 图1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

图2 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产业) 图3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 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新药上市。自《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一批落实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创新产品加快上市。上半年,国内注册申报1类新药221个,共涉及80个品种,是2016年同期(37个)的2倍。二是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效率提升。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主流组件功率每年可提高20W甚至30W,远高于原来每年提高5W的水平,电池效率每年可达到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远高于计划实施前每年提高0.2-0.3个百分点的水平。7月份下发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股票分别有哪些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股票分别有哪些?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10-5-12 23:45 2010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七大新兴产业也就是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具备能够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有三个: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 1、新能源,以绿色和低碳技术为标志。主要是指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等。 2、节能环保,通过关键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3、电动汽车,主要是指以新能源带动的发动机运行新型汽车产业。 4、新医药,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突破应用面广、需求量大的基本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目前主要是在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再生医学的发展。 5、新材料,主要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6、生物育种,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改善产品质量,实现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猪、牛、羊等主要牲畜的优良品种的显著改良。 7、信息产业,以后的发展方向是物联网与互联网的结合,就是传感网在基础设施和服务领域的广泛应用。 提问者:mutton22 - 二级 最佳答案 政策推动五大新概念抢占先机2010年03月20日09:25 来源:证券日报 相关标签:金发科技600636 600143 烟台万华600309 导读: 第1页:新能源:新兴产业主攻方向"三驾马车"整装待发 第2页:新能源产业强势股之一 第3页:新材料:新兴产业基石六大条件铺就成功路 第4页:新材料产业强势股之一 第5页:新材料产业强势股之二 第6页:新材料产业强势股之三 第7页:节能环保业:调结构加速行业迅猛发展 第8页:生物技术行业:前沿科技的全新投资机会 第9页:生物技术行业明星股之一 第10页:生物技术行业明星股之二 第11页:生物技术行业明星股之三 第12页:三网融合:持续投资主题38只个股受益 第13页:三网融合强势股之一 第14页:三网融合强势股之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是三块,第一个是讲三大支柱,第二是讲“四新”的思路,第三个讲五大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 首先第一个是行业趋势加国家战略,加企业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企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实际上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下一些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调研。对国内几个城市的企业的隐形冠军进行了调研,发现了这些企业保持非常良好的势头,整个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这些企业每年都保持20%到30%的增长。 经过分析,主要就得益于这三个叠加。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抓住了行业趋势;第二个就是抓住了国家战略;第三个就是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那么什么是隐形冠军呢?实际上最早的是德国的西蒙教授提出来,他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企业,行业排名是国内甚至国际的前三名,而且专注于某一个行业。但是不为大家所知,它的利润率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是保持高速增长。全球27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里面,德国有将近一半,德国占了将近一半,实际上对德国整个经济的竞争力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它在人均出口和人均专利方面,是处于世界第一位的水平。实际上我们根据这样的一个思路,得出这样的三大支柱。 (一)行业趋势 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企业、这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个是国外的需求,第二个是国内的需求和升级。 过去改革开放之初的,更多的是衣食住行,刚开始衣食住行属于一些服装企业、纺织企业,它们得到快速发展。然后随着升级以后,家电企业,包括随后的住房,随后的汽车行业,都比较快速增长。包括现在我们讲的文化、娱乐、休闲,这样的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包括一些信息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一块。 第二块,中国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国外的需求,因为国外对我们这些产品的大量的进口需求,带动了沿海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大幅的增长。所以就如雷军所讲,“猪站在风口上边也会飞起来”。这就是讲抓住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包括到2012年以后,工业速度第一次慢于GDP增长速度,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因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达到了饱和以后,更需要一些精神服务方面的需求。这是大的趋势。 (二)国家战略 第二个就是国家战略。我们调研这几个城市的隐形冠军以后,发现这些企业从事的行业,比如涉及到汽车、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以及质量检测的科技服务业,都是国家过去大力支持的。比如说加入WTO至今,国家提出来轿车正式进入家庭,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轨道交通的各项战略,比如说国家2006年科技创新大会,包括这几年对科技创新的大量投入等等。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得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个领域很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说南京有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我们国家的整车方面水平还跟国外的一些新兴汽车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里面,我们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在风力发电的有些零部件方面,还有轨道交通,南京一家企业做轨道交通门的,号称是“轨道交通第一门”。实际就得益于当时个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战略,包括武汉有一家企业做新材料,做什么呢?做焊接材料,大桥、船舶上面做焊接材料,它的材料占到全球市场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销售收入不高,一个亿,但是利润非常高。包括天津的一家检疫检测的机构,质量检测,它是依托于航天的一些基础。包括天津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由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以国发〔2010〕32号文下发公布,内容共分八方面,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用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产能部分 煤化工: 国内:在2015年9月10日举办的2015国际煤化工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了煤化工行业盲目投资热下潜在的过剩风险。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有53个,产能合计约3300万吨;煤制油项目7个,产能合计约139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19个,产能合计约47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18个,产能合计约740亿立方米。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将消耗煤炭约4.29亿吨,煤制烯烃产量将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及?十三五?展望》指出,?十三五?期间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行业仍将面临中高速增长常态化、能源需求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煤炭开发和利用环境制约增强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标准煤需求量达到45亿-48亿吨。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持续放缓,将维持3.5亿-4.5亿吨的煤炭转化规模。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新型煤化工领域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项目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合理安排煤化工产量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前提下,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未来5年中国煤化工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煤化工投资项目将逐步运作。预计到2020年,煤制油和煤制气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28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也将达到4100万吨。 内蒙古: ?经过‘十一五’及‘十二五’ 期间一大批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可以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现代煤化工示

2010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七部委年终传强音新兴产业绽放2010 2009年12月30日07:22:01 来源:新华网综合 税务总局:税收政策支持 国资委:国有资本投入 银证保:金融创新、信贷扶持 工信部:重点培育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岁末年终,七部委相继召开的年终工作会议纷纷传出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强音。对投资者而言,七部委的强力支持,新兴产业必将成为2010年的投资主题。 记者昨日了解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税收工作会议上,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肖捷表示,明年将实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 今年9月份,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对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产业进行广泛的讨论,最终形成“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后,温家宝总理在多个场合表示,要支持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 肖捷称,在今年结构性减税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明年仍将继续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在税收支持具体产业发展方面,肖捷说,明年要实施好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促进中小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等税收政策,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并继续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除了税收支持之外,新兴战略性产业明年还将获得国有资本青睐,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国有资本将在明年布局新兴战略性产业。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14日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指出,明年,国资委将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引导国有资本向高技术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加大投入。 在本月22日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中,银、证、保提出,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金融创新产品,优化信贷管理制度并加大扶持力度。 工信部把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明年的培育重点。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会议上表示,初步考虑把信息网络、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作为培育重点,并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等。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兴战略性产业将会是明年A股市场的一大热点。(记者张牡霞)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 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独家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报告称,目前相关部委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明确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之一,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报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集中出台,将推动我国及早迈进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已经开始编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一个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报告建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应重点扶持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大力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对研发投入采取强有力的鼓励政策,可考虑将行业和地方部门原用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多数改为奖励研发投入。 A股市场26日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强势反弹走势,以生物育种、乙醇汽油、建筑节能、垃圾发电等概念板块为代表的“新兴势力”领涨。 分析人士表示,上周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的消息使得市场对相关上市公司持续关注。短期看,在大盘筑底回升的背景下,新兴能源相关行业个股有望保持活跃。不过,政策更多是立足于中长期,因此投资者不应对相关板块个股的阶段表现过于乐观。 炒“新”热情高涨 此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主要针对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对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做出明确部署。在此背景下,二级市场上相关个股持续走强。 26日,生物育种、乙醇汽油、建筑节能和垃圾发电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了3.01%、2.62%、2.18%、2.14%。就最近10个交易日的表现看,氢能指数、垃圾发电指数、新材料指数、清洁煤发电指数和新能源概念指数分别上涨了10.34%、8.99%、8.25%、8.04%、8.07%,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分别只有3.93%和6.34%。 着眼于中长期 市场人士指出,单从行情进程看,短期积累了较大涨幅的一些个股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而且部分新兴概念板块估值过高或将抑制其二级市场的上升空间。 目前,生物育种、智能电网、太阳能发电、核能核电、清洁煤发电板块成分股的市盈率(TTM,整体法并剔除负值)分别高达54.56倍、48.50倍、36.85倍、29.58倍、23.21倍,均显着高于市场整体不到19倍的平均水平。

“十二五”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受益领域

“十二五”规划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受益领域 1、信息技术5个细分领域受益 会议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分别为:完善产业体系,确保骨干产业稳定增长,着重增强计算机产业竞争力,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推进视听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以应用带发展,大力推动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着重在通信设备、信息服务和信息技术应用等领域培育新的增长点。 3G领域中有上海普天、广电信息、华胜天成、振华科技、烽火通信、航天通信、三维通信、中天科技、联创光电、中兴通讯、中创信测、长园集团、武汉凡谷、浪潮软件、上海贝岭、亿阳信通、新大陆、长江通信、光迅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物联网领域中有大华股份、远望谷、赛为智能、金证股份、合众思壮、歌尔声学、太工天成、四维图新、北斗星通、上海贝岭、厦门信达、大立科技、东信和平等公司。 3D领域中有得润电子、利达光电、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宁波GQY、出版传媒、华谊兄弟、海信电器、四川长虹、TCL集团等公司。 三网融合领域中有粤传媒、永鼎股份、拓维信息、中天科技、北纬通信、电广传媒、天威视讯、华闻传媒、出版传媒、博瑞传播、同方股份、二六三等公司。 移动支付领域中有长电科技、大唐电信、浙大网新、南天信息、新大陆、生意宝、恒宝股份、康强电子、证通电子、卫士通、焦点科技、国民技术、乐视网等公司。 2、新能源6个细分领域受益 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司长江冰在能源局上半年能源经济形势发布会上透露,媒体广为报道的新能源规划最终定名为“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现在已经比较完善和成熟。目前,正在按照有关程序准备上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期内累计将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 据了解,“新兴能源产业规划”明确部署了2011年至2020年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的具体实施路径、发展规模以及重大政策举措。 业内人士称,高达5万亿的巨额投资将大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核能、风能、光伏、洁净煤、智能电网、车用新能源等核心产业将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各个领域一批上市公司将从中成长起来或者获得巨大收益。 锂电领域的公司有成飞集成、湘潭电化、江特电机、盐湖集团、德赛电池、万向钱潮、亿纬锂能、金瑞科技、西藏矿业、华芳纺织、中国宝安、佛山照明、佛塑股份、凯恩股份、中信国安、江苏国泰、杉杉股份、路翔股份等公司。 风力发电领域中有青松建化、金风科技、九鼎新材、湘电股份、科学城、新赛股份、ST 能山、海得控制、深圳能源、粤电力A等公司。 核能核电领域中有沃尔核材、华东数控、兰太实业、奥特迅、中核科技、江苏神通、自仪股份、方大炭素、上风高科、闽东电力、皖能电力、海陆重工、科新机电、大西洋等公司。 光伏太阳能领域中有钱江生化、鄂尔多斯、新华光、乐山电力、航天机电、中环股份、七星电子、安泰科技、金晶科技、天威保变、精功科技、大港股份、孚日股份、三安光电、江苏阳光、乾照光电、拓日新能等公司。氢能领域中有厦门钨业、金瑞科技、同济科技、科力远、中炬高新、江苏索普、南都电源等公司。乙醇汽油领域中有华资实业、海南椰岛、荣华实业、万向德农、ST甘化、丰原生化等公司。

国发〔〕号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地决定国 发〔2018〕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地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地重大战略.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地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地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抓住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地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地必然选择.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面临改善民生地艰巨任务和资源环境地巨大压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地经济增长点,创造更多地就业岗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地物质文化需求,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二)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重大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辐射带动力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推动传统产业升级、高起点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地根本要求.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安培供稿)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专家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或将迎来又一政策利好,政府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綦成元表示,加快《规划》的实施,不仅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大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与拓展市场应用等创新发展重大行动计划、主要政策措施。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

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_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代写论文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及时确定未来的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替代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 但是,由于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发展的周期、路径等尚有模糊的认识,我国在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出台产业政策等方面,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欧阳峣、生延超(2010)[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导致我国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分不清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混为一谈,多数的地方选择新兴产业不注意各经济区域的空间特性、经济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所处工业化阶段等因素,以国务院或全国的标准选择新兴产业,结果选择是全能产业,造成全国产业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十三五”长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兴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 未来几年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出版日期】 2016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12800元电子版:12500元纸介+电子:12800元 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由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一、技术创新集成化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 三、能用发展绿色化 四、资源利用循环化 第二章“十二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环境类政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

7大战略新兴产业及细分领域整理

9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锁定了7大战略新兴产业。其中: 1、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保障的产业;(建筑节能领域、污水处理领域、节能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绿色节能照明领域、垃圾发电领域5大类) 2、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则包括我国高速铁路等技术; 3、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和生物农业等;(生物医药和生物育种2大类) 4、新材料产业,包括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的应用;(建材、化工新材料、水泥制造、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磁性材料、半导体材料等7大类) 5、新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4大类) 6、新能源产业,是指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的发现和应用;(锂电领域、风力发电领域、核能核电领域、光伏太阳能领域、氢能领域、乙醇汽油领域6类) 7、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则主要指互联网、云计算为技术基础的一些新兴平台等。(3G领域、物联网领域、3D领域、三网融合领域、移动支付领域5大类) 在圈定七大产业的同时,会议还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并强调将加大对新兴产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不过尚未提出政府投资的具体规模,但明确提出将建立“稳定投入增长机制”。 财政支持主要在加大政府投资和税收政策两方面体现。一是通过

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二是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融资支持主要通过四个渠道,分别为鼓励银行加大信贷支持;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9月10日消息,据报道,国务院日前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决定》提出,现阶段,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将被重点培育,加快推进。对七大产业将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此次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节能环保产业列入重点培育对象。该产业主要分为六大类,包括半导体照明以及节能电力电子设备、低碳减排类公司(CDM)、电厂脱硫、节能建材行业、污水处理及固体垃圾处理。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

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

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围绕“十四五”和 203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系统分析了国际环境、发展趋势、国内产业现状、发展经验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未来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及重点方向,并从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和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创新基础、加快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大开放融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 4 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兴产业 ; 特征定位 ; 发展方向 ; 十四五 ; 2035 一、前言 2010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经过十年发展,新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越发明显,已经成为构建我国现代产业体系的新支柱。 为推动新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18 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咨询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为指引,研判国际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梳理各个重点领域的系统性技术、产业瓶颈突破技术、跨领域技术,凝练“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开展面向 2035 年的新兴产业技术预见及产业体系前瞻研究。项目注重强化顶层设计、组织协调及方法创新,按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 6 个专题组,以及政策组、综合组的组织结构开展深化研究,提出了“十四五”及中长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思路、重点方向及对策建议。 本文作为“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研究(2035)”项目成果的学术性展示,分析产业发展趋势、现状及存在问题,提炼产业发展特征及定位,提出“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就产业重点领域的“十四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考试答案

考试标题《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 思考》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 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倒计时47:27 您的得分:93.33!恭喜,您通过了《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正确 错误 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 正确 错误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邓小平同志定下的方针() 正确 错误 4. 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的融合和突破催生了新兴产业() 正确 错误 5.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 正确 错误 6. 我国的工业化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正确 错误 7. 绿色能源革命是中国率先提出的() 正确 错误

8. 生物技术将引发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正确 错误 9. 转基因技术由于未知危险要全面停止在农产品上的使用() 正确 错误 10.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已经成功首飞()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在16—17世纪,()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 A. 荷兰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2. "连接美国:国家宽带计划"目标是至少()亿美国家庭将拥有可承受的100Mbps实际下载速度以及50Mbps实际上传速度 A. 0.5 B. 0.75 C. 1 D. 1.5 3. 20世纪60年代,()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汽车、造船、数控机床、化纤、钢铁等产业,完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 A. 日本 B. 韩国 C. 台湾地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