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生五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4份。 试卷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使用(2份) 2.第二单元使用(2份) 3.第三单元使用(2份) 4.第四单元使用(2份) 5.第五单元使用(2份) 6.第六单元使用(1份) 7.期中检测卷(2份) 8.期末检测卷(2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A) 一、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50×0.04= 80×0.3= 1.1×9= 二、填空题。 1.13.65乘()是1365;6.8除以()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中有()位小数,5.2×4.76的积中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0.13×0.28=() 13×2.8=()0.013×28=() 0.13×2.8=() 1.3×0.028=() 三、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0.03与0.04的积是0.12。()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3.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63)=4.8×37+4.8×63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五、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 6.3 2.3×010.58×5.5 5.5×2 0.23×10.230.23×1.1 2.3×0.11

2020-2021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北京市通州区第三中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末第一次模拟试卷(附答 案) 一、选择题 1.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区别是() A. 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出数据的变化情况。 B. 单式折线统计图比较简单,复式折线统计图不容易看懂。 C. 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2.把17克糖倒入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A. B. C. 3.把下面的几个图形沿虚线折叠,有()个图形能折叠成正方体。 A. 1 B. 2 C. 3 D. 4 4.一个长方体高不变,长与宽的和也不变。如果长与宽的差越小,这个长方体的体积()。 A. 越小 B. 越大 C. 不变 D. 有可能变小,也有可能变大5.从10:00到12:00,时针旋转了()°,从1:30到1:50,分针旋转了()°。 A. 60,60 B. 60,90 C. 60,120 6.绕点O顺时针旋转()度后,又回到原来位置。 A. 270 B. 180 C. 360 7.在50以内(包括50)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有()个。 A. 4 B. 5 C. 6 D. 7 8.13的倍数是( )。 A. 质数 B. 合数 C. 奇数 D. 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9.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个几何体一共用了()个小正方体。 A. 3 B. 4 C. 5 D. 6

10.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 A. B. C. D. 11.下面哪一道算式的结果最接近。() A. + B. + C. 1- D. - 12.下面算式的结果不是的是()。 A. + B. 2- C. 1- 13.下列分数,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4.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________变化的情况。15.如图中,将正方形按规律分割成五块,并标注了序号. 问:哪几块的和等于?________(填序号) 16.时针从2时到6时,按________方向旋转了________°. 17.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积是9平方厘米,把它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________平方厘米。 18.写出下面各数的因数。 6的因数有________。 30的因数有________。 19.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搭这样的立体图形,最少需要________个正方体,最多可摆________个正方体。

北京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北京版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用心思考,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共10题;共20分) 1. (3分)找一找,找出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 ________ 2. (2分)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棱长是________厘米。 3. (2分) (2018五上·颍上期中) 根据7×9=63,所以63是7和9的________,7和9是63的________. 4. (2分)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5. (2分)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两位数是________。 6. (2分)有大、中、小三个正方体的水池,它们的棱长分别是6米,3米,2米.把两堆碎石分别沉没在中、小水池里,两个水池的水面分别升高了6厘米和4厘米.如果将这两堆碎石都沉没在大水池的水里,大水池的水面升高了________厘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7. (2分) 2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20),奇数有________个,偶数有________个,质数有________个。 8. (2分)一个数既是9的倍数,又是54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________。 9. (2分)最小的质数是________,最小的合数是________,最小的奇数是________,最小的偶数是________,________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0. (1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 a的3倍加b的和,列式是________;当a=4,b=6时,式子的值是________. 二、火眼金睛,我来判.(共5分) (共5题;共5分) () 11. (1分) (2019四下·东莞期中) 在观察物体时,从前面观察与左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有可能是一样的。 12. (1分) (2019五下·黔东南期末)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3. (1分)(2014·天河) 如果b是自然数,那么2b一定是偶数. 14. (1分)58÷3=19.……1,被除数和除数都乘10,余数不变。() 15. (1分)判断对错. 棱长是6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相等. 三、仔细推敲,我来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16. (2分) (2019四下·兴仁月考) 下面的几何体从侧面看,图形是的有() A . (1)(2)(4) B . (2)(3)(4) C . (1)(3)(4) 17. (2分) (2019五上·嘉陵期中) 计算小数除法时,如果商要保留两位小数,商应除到小数部分的() A . 十分位 B . 百分位 C . 千分位 18. (2分) (2019五下·白云期末) 下面各说法正确的是()。

2020年北京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2020年北京市小学五年级数学上期中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 1.a是不等于0的正数,下面算式中()的得数最大。 A. a ÷0.5 B. a÷2 C. a×0.5 2.2.76÷0.23的商的最高位() A. 个位 B. 十位 C. 百位 3.每个空瓶子可以装2. 5千克的色拉油,王老师要把25.5千克的色拉油装在这样的瓶子里,至少需要()个这样的瓶子。 A. 10 B. 11 C. 12 4.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比1小的数,商大于被除数。() A. 正确 B. 错误 5.点A的位置在(2,7),点B的位置在(2,1),点C的位置在(6,1),那么三角形ABC是一个()三角形。 A. 锐角 B. 直角 C. 钝角 6.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如下:A(2,6),B(5,2),C(2,2),则三角形ABC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无法判断 7.下图为小芳家客厅的影视墙上贴的墙砖,中间的一块墙砖用数对表示是()。 A. (3,4) B. (2,5) C. (4,3) 8.王彬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表示。 A. (4 ,2) B. (4 ,4) C. (2 ,4) 9.计算(8.9+8.9+8.9+8.9)×2.5时,()最简便。 A. (4×8.9)×2.5 B. (8.9×2.5)×4 C. 8.9×(4×2.5) 10.6.7×(100+1)=6.7×100+6.7运用了()。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11.因为0.16×0.32=0.0512,所以5.12=0.16×()。 A. 32 B. 3.2 C. 320 D. 0.32 12.在下列算式中,结果与5.6×4的积不同的是()。 A. 5.6+5.6+5.6+5.6 B. 5.6×1+5.6×4 C. 5×4+0.6×4 二、填空题 13.在一个除法算式里,如果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被除数不变,那么商________.14.在横线上填上“>”“<”或“=”。

北京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组织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等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得含义;指导学生探究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得计算方法,探究长方体、正方体提及得计算公式;掌握有关长方体、正方体得表面积、体积与容积得计算方法;掌握体积、容积得计量单位,会进行体积或容积单位间得换算。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比较复杂得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得特点与作用。 使学生了解整除、因数与倍数得含义,知道整除与除尽得联系与区别;掌握2、5、3得倍数得特征,能正确、迅速得判断一个数就是不就是2、5、3得倍数;认识奇数与偶数。 2、使学生掌握质数、合数、治印数与分解质因数得概念,能正确地把较小得合数分解质因数。使学生理解互质得意义,会判断两个数就是不就是互质;掌握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求两、三个数得最小公倍数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分数得意义及分子、分母得含义,掌握分数与除法得关系,会比较分数得大小,人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理解与掌握分数得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与通分。在理解分数与小数关系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与小数得互化。 5、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得计算方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得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得计算分数加减法,会口算简单得分数加减法并会用运算定律、性质进行分数加减法得简便运算。 过程方法目标: 1、联系学生得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或操作学具,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 2、指导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统计过程,掌握比较复杂得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得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得结果做出判断与预测。 3、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激发学生得兴趣与求知欲,让学生经历探究知识得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4、通过学生主动地观察、操作、推理与交流,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得能力。【该文件来源[一起学习网] 、17xxw、】 5、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主动探索分数加减法得算理与算法得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得计算能力,发展数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与应用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得空间观念, 增强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得眼光观察周围事物得兴趣与意识,体会数学得应用价值。 2、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验算得学习习惯与认真负责得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解决日常 生产、生活中得问题得作用。 3、组织学生参与收集、整理与描述数据得数学活动过程,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得能力,进一步认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得地位与作用,增强统计意识。 4、通过“因数与倍数”得教学,使学生知道事物就是互相依存得,受到“对立统一”观点 得启蒙教育。 5、结合计算与解题,进一步培养学生仔细计算、认真检查得学习习惯。通过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得教学,初步树立矛盾转化得思想。 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得特征,建立体积(容积)概念,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得形成。 2、求两个数得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册小学数学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

1.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填空题。 (1)正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面积都( )。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把两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2.在下面的8个面中找出6个面,使它们能围成 右面的长方体。这6个面的编号分别是。 3. 用一根48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框架的棱长应该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1. (1)6 正方相等(2)72 (3)16 2. ①④⑤⑥⑦⑧ 3. 48÷12=4(厘米) 1.2 练习一 1.填空题。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2)长方体有12条棱,每相对的( )条棱算作1组,12条棱可以分成( )组。 (3)长方体的长是1.5分米,宽是1.2分米,高是1分米,它的棱长总和是( )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80厘米,其中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高是( )厘米。 (5)一个棱长是6米的正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 )米,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判断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 (2)一个长方体(不包括正方体)除了相对的面相等,也可能有两个相邻的面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高是7厘米,把它切成一个尽可能大的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8厘米。 ( ) 3.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形状不是长方体的是( )。 A.火柴盒 B.红砖 C.茶杯 D.木箱

(完整版)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数学复习提纲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概念】 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正方体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正方体可以说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一个长方体最多有6个面是长方形,最少有4个面是长方形,最多有2个面是正方形。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都相等,有12条棱,每条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L=(a+b+h)×4 长=棱长总和÷4-宽-高a=L÷4-b-h 宽=棱长总和÷4-长-高b=L÷4-a-h 高=棱长总和÷4-长-宽h=L÷4-a-b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L=a×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 a=L÷12

6、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和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 +ah +bh ) 无底(或无盖)长方体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2 S=2(ab +ah +bh )-ab S=2(ah +bh )+ab 无底又无盖长方体表面积=(长×高+宽×高)×2 S=2(ah +bh )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a ×a ×6 7、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可以写成cm3,dm3 ,m3。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长=体积÷宽÷高 a=V ÷b ÷h 宽=体积÷长÷高 b=V ÷a ÷h 高=体积÷长÷宽 h= V ÷a ÷b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 ×a ×a 8、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常用的容积单位有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 和ml 。 1升=1立方分米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9、a 3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 相乘,(即a x a x a ) 【体积单位换算】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低级单位 高级单位 体积单位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进率 ÷进率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北京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加法与乘法的关系揭示小数,观察小数乘法的算式,通过交流比较得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利用知识的迁移解决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较熟练的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难点: 实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完成计算,再将积转化为小数。 教学过程: 一、知识准备: 2×10= 70×100= 0.5×100= 0.01×1000= 20×10= 7× 100= 5×100= 0.001×1000= 观察算式 1、选择一组说一说表示什么? 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十倍,积也跟着扩大十倍。反之一个因数缩小十倍,积也跟着缩小十倍。) 3、仿照上面的例子你能说几个有这种规律的算式吗? 二、新授: (一)、情境导入,出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方法。 1、出示图片: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学生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教师适时点拨由整数乘法引入小数乘法(买三听橘汁用多少元钱?) 2、学生试着提出问题。 6个水杯多少元? 5千克苹果多少元? 3、列式展示。 第一种加法计算:2.8+2.8+2.8+2.8+2.8+2.8 第二种乘法计算:2.8×6 为什么可以用这个乘法算式计算?(因为6个2.8连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等) 说一说:4.5 ×5各表示什么?给同桌出一个算式说一说。 4、探讨计算方法。 想一想:2.8×6=?是怎样计算的? 生汇报1:将2.8扩大十倍转化成28。即28×6=168,2.8扩大十倍积也扩大了十倍,所以28×6=168,2.8×6=16.8

生汇报2:从数的组成及乘法意义去考虑 5、动手列竖式: 2 . 8 扩大十倍 2 8 × 6 × 6 1 6. 8 缩小十倍 1 6 8 看着算式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把小数扩大倍数变成整数计算,再把积缩小相同的倍数。 6、用你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 4.5×5 = 4.5×0.5 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7、总结方法 三、练习; 2、根据28×21=588,说出下面各题的积。 2.8×21= 0.28×21= 280×21= 0.028×21= 2800×21= 28×210= 3、先说说下面各题的积有几位小数,在计算。 0.82 × 64= 7.8 × 36= 1.28 × 15= 四、作业:6页4题自选5道 五、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安排内容较多,对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了解少,忽视了学生年龄的特点,导致练习量较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上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懂得要把积化成最简小数,提高计算速度,加强笔算训练,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积的小数末尾的0要划掉,把小数化简。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说说小数乘法的意义。

【新版】北京市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上、下册)

最新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上、下册)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应用题精选 一.行程问题: 1.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3.小方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60米,要14分钟,如果她每分钟多走10米,需要多少分钟? 4.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35千米,一架飞机飞行的速度是汽车的28倍还少60千米,这架飞机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某工地需水泥240吨,用5辆汽车来运,每辆汽车每次运3吨,需运多少次才能运 完? 6.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多少小时可以到达乙地? 7.甲乙两地相距5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8千米,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每小时行32千米.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 米? 8.一段公路原计划20天修完.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45米,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每天修路多少米? 9.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10.石家庄到承德的公路长是546千米.红红一家从石家庄开车到承德游览避暑山庄,如果平均每小时行驶78千米,上午8时出发,那么几时可以到达 二、面积问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都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多少? 2. 一个长方形长是1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多2厘米求这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3.一个正方形边长9厘米把它分成四个相等大小的小正方形请问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一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拼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5.一个正方形纸条周长是64厘米把这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求这两个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三、综合问题: 1、商店运来梨子650千克,运来的苹果是梨子的2倍。这两种水果共运来多少千克?(画图表示出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某校办工厂去年原计划平均每月生产文具盒3190个,实际生产11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计划任务。实际比原计划平均每月多生产多少个文具盒? 3、某食堂买来一批米,吃去158千克,剩下的比吃去的4倍少32千克,食堂买来多少千克米? 4、火车从甲城到乙城,现已行了200千米,是剩下路程的4倍。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5、甲港到乙港的航程有210千米,一艘轮船运货从甲港到乙港,用了6小时,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7千米,返回时用了几小时?

北京版五年级数学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10.5立方米=()升1250毫升=()升 3、填上合适的单位 教室的面积约54()电冰箱的容积约是200() 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3()保温瓶的容量约是2() 4、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其中,标有1号的面 与()号面相对,标有5号的面与()号面相对。 5、一个长方体长12分米,宽10分米,高8分米,这个长方体6个面中最大的面的面积是(),最小的面的面积是() 6、一个长方体长是6厘米,宽和高都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7、右图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从前面 看到的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一长方体水池占地12m2,池深1.5m,池内最多能容水()升。 9、把100升的水倒入一个从里面测量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容器里,水深是() 10、1立方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个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把这些长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共长()分米。 11、用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形状的框架,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2、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容器,蓄水的水面低于上口2分米,水的容量是()升。 13、从一个正方体木块上截下三个小正方体(如图),留在 原来大正方体上的截面积是6平方厘米,截下部分的 体积是()立方厘米。 14、在一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涂上红色,再把它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1个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有()个,2个面涂红色的小正方体有()个,3个面涂红色小正方体有()个,还剩下()个没有涂上色的小正方体。 二、选择 1、下面三个图形,不是正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是() A、B、C、

北京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 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注意点 1)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 6)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1、整除: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自然数,并且没有余数。 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包括自然数。 2、因数、倍数:大数能被小数整除时,大数是小数的倍数,小数是大数的因数。 例: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1)数a能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成对地按顺序找。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依次乘以自然数。 (4)2、3、5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3)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4)能同时被2、3、5整除(也就是2、3、5的倍数)的最大的两位数是90,最小的三位数是120。 同时满足2、3、5的倍数,实际是求2×3×5=30的倍数。 5)如果一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那它的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3、完全数:除了它本身以外所有的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的数叫做完全数。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手册 学校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小数乘法 一、小数乘整数 1.积的变化规律: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它们的积也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几)。 (2)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 几 ,它们的积不变。 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把小数化简。 二、小数乘小数 1.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 (2)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3)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就在积的前面用0补位。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可以把0去掉。 2.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一个因数大于 ......1,..积大于另一个因 ....... 重点提示: 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 .............. 意义相同 ....,.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要点提示: 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 定要先点积中的小数点 ........,.再去掉小数部 ...... 分末尾的 ....0.。. 知识巧记: 小数乘法并不难, 关键点好小数点; 因数小数位数和, 等同积中小数位; 积中位数如不够, 用0补足再点点; 如果因数不为0, 一个因数大于1, 另一个因数小于积; 一个因数小于1,

北京市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A卷

北京市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共10题;共22.5分) 1. (1.5分)长x米的木料要锯成4段相同长度的小段,每段________米。 2. (3分) 12和15的最大的公因数是________;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3. (3分)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 (3分)(2016·同心模拟)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________;一个合数至少有________个约数. 5. (3分) 2、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6. (3分)一个数既是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 7. (1.5分) (2019五下·江城期末) 在,,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_,最小的数是________. 8. (1.5分) (2020三上·龙华期末)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cm,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cm,它的周长是________cm,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_cm。

9. (1.5分) (2019三上·瓯海期末) 图中空白部分是涂色部分的________倍;若再涂________格,那么空白部分是涂色部分的2倍。 10. (1.5分)比较下面数的大小. 0.125________0.21 13.09________13.1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5分) (共5题;共5分) 11. (1分)判断对错.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 12. (1分)判断对错 4里面有16个 13. (1分)任何数都没有最大的倍数。 14. (1分)计算小数除法时,要把被除数和除数都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15. (1分) (2019五下·赤水期末) 一个数加上2,减去3,乘以4,除以5,等于24,那么这个数是31。() 三、选择题。(每空1分,共5分) (共5题;共5分) 16. (1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空白部分面积的() A . 一半 B . 相等 C . 2倍 D . 无法比较 17. (1分)能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是() A . 1.2×9.1+1.2×0.9 B . 25×(1.1×4) C . 65×0.125×0.8 18. (1分)在+++这个算式中,用加法()比较简便。 A . 交换律 B . 结合律 C . 交换律和结合律.

北京市西城区小学五年级数学精选常考300判断题汇总

一、判断题 1.在、0.67、66.7%中最大的数是66.7%。 (___) 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____) 3.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和高也一定相等。(_____) 4.6个1分米就是6个0.1米,是0.6米.(_____)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正方形。(______) 6.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并且一定能重合。(______) 7.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体积就扩大到原来的9倍。(_________) 8.如果a是自然数,那么(a+2)是偶数._____. 9.1千克的和3千克的

不相等。(_______)10.小龙吃了一块月饼的。 (_______) 11.平行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________) 12.一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是3.54,这个三位小数是3.545。(____)

13.把1块大饼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饼的. (_____) 14.□、○、☆都是轴对称图形。(_____) 15.a是非零自然数,则a÷比 a×小一些。(_______)

16.2.7和2.70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相同。(_________) 17.一个棱长6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和表面积相等。(______) 18.“一节课的时间是小时”,是把一节课的 时间看作单位“1”。(_______) 19.几个分数通分后,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____) 20.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_______) 21.甲数比乙数多,乙数就比甲数少

。(____) 22.真分数都小于1,假分数都不小于1。(____) 23.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____) 24.如果(2,3)表示第二列第三人,则(3,3)表示第三列第三人。(_____)25.两端在圆上的线段,直径最长。(_____) 26.每个轴对称图形至少有一条对称轴。(_____) 27.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的倍数小. (_______) 28.a÷b=c(其中a、b、c都不为零),当a>c时,b一定大于1。(_________)29.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8个。(____________) 30.将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标上1~6六个数字,正方体掷出后,向上一面出现质数和合数的可能性一样大。(____) 31.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平行四边形。(_____) 32.在同一平面上的A、B两点,A在(7,4)的位置上,B在(7,9)的位置上,两点在同一列上。(_____) 33.4÷8=0.5,所以0.5是4的因数。(____) 34.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____) 35.表面积相等的正方体,体积也一定相等。(_______)

最新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全册

北京课改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 1.每袋糖重 5 2 千克,4袋糖重多少千克? 求4袋糖共重多少千克,就是把4袋糖的质量合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列式为 )( )(+)( )(+)( )(+)( )(,这个算式的加数都是) ( ) (。 根据乘法的意义,也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 52×4或4×5 2 52+52+52+52 =52222+++ =542? =5 8 (千克)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95+95+95+95+95=)()(×( ) 72+72+72+72=) ( ) (×( ) 43+43+43=)( )(×( ) 94+94+94+94+94+94=) ( ) (×( ) (2)计算下面各题。 32×4= 114×5= 83×7= 9 2 ×7= (3)1千克草莓5元,买21千克草莓应付多少元?买5 2 千克呢?

2.口算下面各组题,你发现了什么? (1)20÷5= 48÷8= 36÷4= 20×51= 48×81= 36×4 1= 我发现: (2)把2 1 个大饼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 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为:21÷3,把2 1 个大饼平均分成3份,就是把1张大饼平 均分成2×3=6份,每份是61,所以2 1÷3=321?=61 。 根据分数乘法的知识解答:把21个大饼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 2 1 的31是多少,即21÷3=21×31=61。 ①口算 6553?= 7632?= 4194?= 85112?= 32136?= ②把下列除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 2 ÷4= 114÷5= 83÷7= 92 ÷7= ③计算下面各题。 134÷2= 14 3 ÷9= 52 ÷6= 11 7÷3= ④把2升消毒液倒入可装5 2 升消毒液的瓶子中,至少需要几个瓶子? ⑤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用了7个黄气球,占气球总数的7 1 ,一共用了多少 个气球?

2018年北京市考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对号入座。(同学们,认真思考,细心填写,这些知识都学过。每空1分,共20 分) 1、在比10小的数里,(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2、最大的三位偶数与最小的质数的和是( )。 3、一个正方体的底面周长是2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是( )米,两段绳子是全长的( )。 5、三个质数的积是30,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6、2里面有( )个91,有( )个12 1 。 7、有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a,与它相邻的两个偶数分别是( )和( )。 8、在85、0.87、89 和0.875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9、一块砖宽是12厘米,长是宽的2倍,厚是宽的一半,这块砖的体积是( )。 10、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 )。 11、0.36里面有( )个1001,化成分数是( ),再添上( )个100 1 就 是最小的质数。 12、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的小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最小是( )平方厘米。 二、严谨辨析。(对的打“ ”,错的打“ ”)(10分) 1、两个合数的和一定还是合数。……………………………………( )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3、最简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必须都是质数。…………………………( ) 4、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 5、计算全班学生期末数学平均分选择众数比较合适。……………( ) 三、择优录取。(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两个奇数的乘积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偶数 D 、奇数 2、把一棱长4厘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 )个。 A、8 B、32 C、64 3、甲、乙两根绳子同样长,如果剪去甲绳的 52,从乙绳中剪去5 2 米,两根绳子剩下长度相比较,( )。 A、甲绳长 B、乙绳长 C、无法确定 4、有5瓶口香糖,其中一瓶数量不够,至少称( )次才能找出这瓶口香糖。 A、1 B、2 C、3 5、从20名女同学中挑选6名身高相近的同学跳舞,应该用( )方法比较合适。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四、计算题。(相信自己,聪明的你一定成功!共30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1)103+107= (2)65-61= (3)1+101= (4)1-101=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1)41+2.25-0.25+7.75 (2)3÷27+9 7+91 (3) 138+178+135+17 9 (4) 1.25×3.2×0.25 3、求未知数χ。(6分) (1)4χ-0.2=6 (2)χ+( 13 + 3 4 )= 2 4、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6分) (1)1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多少? 学校_———————— 班级—————— 姓名——————

北京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含答案)

一、填空。(20分) 1、75分=( )小时 3千米40米=( )千米 2、7 52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在1、2、9、15、17这五个数中,( )是质数, ( )是合数。 4、1451 里有( )个14 1 16个51是( ) 5、=5 4( )÷( )=( )=() ()60 24= 6、 87、15 4 1、32171、4237这几个分数,( )能化成有限小数, ( )可以化假分数。 7、一个班有50人,其中被评为“三好生”的有14人,“三好生”占全班学生人数 的 ()() 。 8、把7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2段是7米的 ()() 。 9、一个正方体棱长4分米,分成2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 )平方 分米,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10、一个长方体长10厘米,宽8分米,高4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分 米。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

2、一个分数和分子和分母都加上4,分数大小不变。 ( ) 3、 48 12 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 ) 4、9是27和54的最大公因数。 ( )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4分) 1、下列各数能分解质因数的是( ) A 、152 B 、23 C 、111 D 、97 2、下列各式属于整除的是( ) A 、0.08÷0.04 B 、57÷19 C 、2.4÷8 D 、16÷3 3、一个长方体长6厘米,宽4厘米,高5厘米,将它截成2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 积可以增加( )平方厘米。 A 、24 B 、30 C 、20 D 、48 4、分数单位是 15 1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A 、15 B 、14 C 、13 D 、8 四、计算。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8分) 4.3-1.6= 0.74+5 2 2 15 12-= =-4 312 =+7435 0.375+=851 =--3 11751315 =-++3 1 5.05.031 2、求未知数x 。(9分)

2020-2021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中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0-2021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中学小学五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附 答案) 一、选择题 1.用两个长为5cm,宽为4cm,高为3cm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大长方体,应把()的两个面拼在一起。 A. 5×4 B. 4×3 C. 5×3 2.下面图形中不能折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3.下面图形()沿虚线不能折成正方体. A. B. C. 4.如果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则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倍。 A. 6 B. 9 C. 27 5.在四位数21□0的方框甲填入一个数字,使它能同时被2、3、5整除,最多有()种填法。 A. 2 B. 3 C. 4 6.3的倍数中最小的三位数是()。 A. 101 B. 102 C. 103 7.100以内的最大质数是( )。 A. 99 B. 97 C. 91 8.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摆成这样的几何体至少需要小正方体() A. 5个 B. 6个 C. 7个 D. 8个9.一个由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分别是 ,这是由()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模型. A. 3 B. 6 C. 9 10.下面的模型都是用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从不同角度观察这些模型,分别看到的是几号图形?

(1)从前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A. B. C. (2)从左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A. B. C. (3)从上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A. B.

C. 11.用5个小立方块摆成的立体图形如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12.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24的因数,这样的数有()个。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 1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表面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体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倍。 14.0.5m3=________dm3 3000cm3=________dm3 750dm3=________L 1.05L=____________mL 15.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2m3,高是8dm,底面积是________m2。 16.请你有序写出36的因数:________。其中36的质因数:________。 17.从0、4、5、7这四个数字中任意抽出3个数字,按要求组成2个不同的三位数。 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________。 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 既是2、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 18.操作题 上面的图形中,从正面看到的有________,从正面看到的有________,从侧面看到的有________ 19.下面这些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