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共10套)

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共10套)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解析(共10套) 目次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乙(Ⅰ)卷 (2)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甲(Ⅱ)卷 (14)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丙(Ⅲ)卷 (23)

2016年高考北京卷 (33)

2016年高考天津卷 (41)

2016年高考浙江卷 (51)

2016年高考四川卷 (57)

2016年高考江苏卷 (64)

2016年高考海南卷 (92)

2016年高考上海卷 (97)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乙(Ⅰ)卷

(安徽、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西、广东、福建)

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答案】B

【解析】核糖体无膜结构,溶酶体具有单层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组成酵母菌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B项正确;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无线粒体,C项错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所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会有ATP生成,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答案】C

【解析】题干中有“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说明该离子的跨膜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根据主动运输的特点判断,A,B两项错误。CO中毒会导致血液运O2的能力下降,致使体内缺氧,有氧呼吸速率下降,供能减少,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所以C正确。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变性活性下降或失活,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或停止,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答案】C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

控制相同且适宜,而缓冲液能够起到维持反应液的pH恒定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恒定的条件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

解相关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答案】B

【解析】在线粒体的内膜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ATP,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是通过扩散作用进行移动的,不消耗ATP,B项错误;突触后模上受体蛋白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

后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涉及到相关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因此消耗ATP,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答案】B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前者具有全球性、可以被生物群落循环反复利用,后者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二者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A项正确,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是提高并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应该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 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答案】D

【解析】题干中已说明是单基因遗传病,若为常染色头隐性遗传病,则在男女中发病率相等,切等于该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A、B两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平方,C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由于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 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

【答案】(1)γ (2) α

(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记。

【解析】(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ATP水解时,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断裂,产生ADP和Pi,释放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据此并结合题意可知: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γ位上。

(2)d A—Pα~Pβ~Pγ(d表示脱氧)脱去Pβ和Pγ这两个磷酸基团后,余下的结构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因此,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 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

(3)每个噬菌体只含有1个DNA分子。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A 进入到大肠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大肠杆菌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

的指导下,利用大肠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已知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32P进行标记,该噬菌体所感染的大肠杆菌细胞中不含有32P。综上所述并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可知: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记,即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

考点:本题考查ATP或dATP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0. (8分)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

_______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

______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

【答案】(1)光照强度(2)CO2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解析】依据题图,光照强度低于a时,两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都随光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限制因素是光站强度。

在b光站强度下,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站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影响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站强度,而是CO2浓度。所以,要想提高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CO2浓度。

(3)依题意可知:导致曲线图中甲、乙两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的原因是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即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后,发生了植株形态结构的变异,如叶面积,光合色素含量等;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所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其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据此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非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

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1. (9分)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病患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通过产生抗体起作用,在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主要通过接触靶细胞诱导靶细胞凋亡起作用。依据题意:“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病毒甲感染动物乙后,动物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下降,整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致病。

(2接种的甲疫苗可作为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进而大量分泌抗体,从而引起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共同点有: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在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调节、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2.(12分)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

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

(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

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1)不能

(2)实验1:

杂交组合:♀黄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

杂交组合:♀灰体×♂灰体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解析】(1)同学甲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子代雌性中,灰体:黄体=1:1,在子代雄性中,灰体:黄体=1:1,即该性状分离比在雌雄个体中相同,所以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以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证明该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的位置,而且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其实验思路是:先把乙同学的结论作为假设,然后去进行演绎推理。伴X遗传,黄体为隐性,灰体为显性,若分别用H、h表示该对等位基因。则甲同学实验用的亲本果蝇的基因型应当为:X H X h与X h Y,其子代的基因型应当是:♀灰体X H X h、♀黄体X h X h、♂灰体X H Y、♂黄体X h Y。

任务是证明此结论,先假设,在演绎。如果结论正确,上述的对亲本子代的推理也应是正确的,那么,

方案一:♀黄体X h X h×♂灰体X H Y,其子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方案二:♀灰体X H X h×♂灰体X H Y,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选做题

39.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不正确

【解析】(1)依据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蛋白胨。因为该实验是―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使用的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凝固剂,据此推知: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琼脂。

(2)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所以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臵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臵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以收集教室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微生物。

(3)设臵的空白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用来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若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说明在培养基的配制、灭菌过程或培养过程等出现了污染现象。此培养基的结果应当舍弃,不应当作为实验结果的计算依据。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40. 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 r或Tet 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 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 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I酶切后,与用BamH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答

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

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

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是_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

【答案】(1)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

点(答出两点即可)

(2)二者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或答含有重组质粒)二者都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四环素

(3)受体细胞

【解析】(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等。

(2)依题意可知,目的基因插入后,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r)失活,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 r)仍能行使正常功能。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因二者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所以是不能区分的;含有质粒载体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胞,因二者都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因此也是不能区分的。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因目的基因插入后,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r)失活,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含有质粒载体的则能正常生长。

(3)噬菌体是专性在细菌细胞中寄生的细菌病毒。在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 进入到细菌细胞中,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在噬菌体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同样也来自于其宿主(受体)细胞,即大肠杆菌。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全国课标乙(Ⅰ)卷理综生物试题文本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学方面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最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婚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

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γ表示ATP或dATP (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 分子上,则带有外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填―α‖、―β‖或―γ‖)位上。(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

30.(8分)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

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

31.(9分)

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

_________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

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2.(12分)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 ♀黄体:♂灰体: ♂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

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二)选做题

39.【生物——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青、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成分X通常是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0.【生物——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分子插入到Ampr或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 I酶切后,与用BamH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并且__和__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

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____的固体培养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

附解析:

1.选B,核糖体无膜,酵母菌细胞核中有DNA,也有RNA。蓝藻无线

粒体,叶绿体中可以合成ATP

2.选C,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也有ATP 水解酶活性。其参与的物

质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一般是逆浓度梯度运输,一氧化碳中毒会影响呼

吸作用,从而影响其运输功能,蛋白质变性剂会影响其结构,也会影响其

运输功能。

3.选C,测定酶活性,一般先加缓冲剂,再加入底物与酶,不能先加入

底物与酶。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计算其反应速率,推测其活性。

4.选B,神经细胞ATP 的产生能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神经递质的在

突触间隙中是弥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后膜上的蛋白质的合成也需要消耗

能量,兴奋后静息电位的恢复主要为K+外流,不消耗能量,但离子泵也在

起作用,消耗ATP。

5.选B,生态学原理中能量不能反复利用。

6.选D,单基因遗传病的常染色体隐性发病率是隐性基因频率的平方,

伴X 隐性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29.(1)γ (2)α (3)DNA 半保留复制,带标记的子代噬菌体DNA

有 2 个,总有n 个

30.(1)光照强度(2)CO2浓度(3)外部环境条件影响植物光合能

力等功能,但遗传物质不变

31.(1)因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B 淋巴细胞破裂,特异性免疫能力

下降

(2)抗原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与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结合清除病毒甲

(3)运输大分子物质耗能

32.(1)不能若灰为隐性,黄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雌与黄

雄杂交为aa×Aa,

结果也会出现灰雌:黄雌:灰雄:黄雄=1:1:1:1

(2)第一种杂交组合:

子代中的灰雌与灰雄杂交,结果子代雌性全为灰,雄性中灰:黄=1:1,支持乙结论

第二种杂交组合:

子代中灰雄与黄雌杂交,结果子代中雌性全为灰,雄性全为黄,支持乙结论

39.(1)牛肉膏与蛋白胨琼脂(2)编号,在不同的高度分别放置等量

的培养基,敞开口同样的时间,盖上盖(3)灭菌不彻底不正确

40.(1)有限制酶识别位点能自我复制带标记基因等(2)都不能存

活含质粒载体含有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都能存活四环素(3)宿

主细胞

2016年高考全国课标甲(Ⅱ)卷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西藏、青海、云南、贵州)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

第Ⅰ卷(共3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答案】B

【解析】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保持了在亲子细胞中的几乎完全一致,保证了和遗传特性的稳定性,对个体发育中生物性状的遗传有非常重要的贡献。A项正确;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已经分化的专能干细胞,胚胎时期的全能干细胞是未分化的干细胞,B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不同的细胞中转录翻译出不同的蛋白质,从而使细胞出现形态和功能上的持久性差异,细胞走向专门化,C项正确;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操作,可以将离体的植物细胞培养成新的完整植株,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具体考察必修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相关知识:细胞分裂与遗传的关系;生物体内细胞分化相关知识;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

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

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答案】C

【解析】在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该物质时,细胞中的DNA不能解旋,而细胞复制过程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使DNA双链解开双螺旋才能复制(P54),A正确;RNA转录过程中,首先解开DNA双螺旋,然后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而加入该物质后,DNA双链不能解可双螺旋(P62-P63),B正确;在细胞分裂的中期,由于没有DNA复制和转录过程,故不受DNA是否能解旋影响,所以该物质不能起

作用(必修一P113),C错误;癌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无限增殖,使用该物质后,由

于DNA不能解旋,所以细胞分裂间期DNA不能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增殖过程(P125)。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信息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具体考察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DNA的复制》和第四章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相关知识,DNA复制、转录过程需要DNA进行解旋;考察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和必修一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相关知识,细胞分裂中期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D

【解析】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增加,人体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增加等。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P28、P32),A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由于缺乏来源而下降(P25),B项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必修二P62 转录及P68中心法则),C项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且当胰岛素增加时,将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增加(P26),故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具体考察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相关内容,生物体所处环境会影响相关器官对激素的分泌过程;垂体分泌激素及作用;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的关系。

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答案】C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不溶于水但能够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可以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在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P97),A项正确;镁属于细胞中的无机盐,以离子状态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再参与叶绿素的合成(P35),故B项正确;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可见光不包括红外光和紫外光(P99),故C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所以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因没有光照而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使类胡萝卜素的颜色显现出来,因而叶片呈黄色(P105 实验提示拓展),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绿色叶片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素元素组成、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及色素合成条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具体考察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及色素的吸收光谱。

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C

【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综上所述,A、B、D 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 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可知,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为伴性遗传,G、g这对等位基因不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选项判断,只能位于X染色体上;由―子一代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推知存在基因型为X g X g雌性个体,则基因g 纯合时不致死,可有基因型为X g Y的果蝇。“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的意思实际上是某种基因纯合时是致死的,而又存在基因型为X g X g 雌性个体,只能是GG纯合致死。这足以选4D了。

“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其双亲的基因型应分别为X G X g和X g Y,子一代本应有X G X g、X g X g、X g Y、X G Y四种基因型,但X G Y因无g基因而致死,故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

由于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则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基因在性染色体上;而由于子代中雌性果蝇有两种表现型,即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则说明隐性基因g不能是纯合致死基因,故选4D。

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10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 组(40℃)和C组(6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0分)

(1)B (2)加快

(3)不变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底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 A 高效性、专一性

【解析】(1)曲线图显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40℃时产物浓度增加最快,说明酶的活性最高,而B组控制的温度是40℃。

(2)A组控制的温度是20℃。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因酶的活性增强,则A组酶催化反应速度会加快。

(3)对比分析图示中的3条曲线可推知,在时间t2时,C组的酶在60℃条件下已经失活,所以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t3时,C组产物的总量不变。

(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考点:本题考查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

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

“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

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

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

【答案】(9分)

(1)C 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

【解析】

(1)分析图示过程可知:乙酰胆碱用图中字母A-C表示,则A-C到达突触间隙后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相结合,再经过D酶作用水解为A和C两部分,而C部分再经过突触前膜回到突触小体内,重新得以利用。故能循环的物质是C;生物体内神经递质种类较多,主要由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如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等)、一氧化氮等(P19右下侧相关信息)。

(2)神经递质是由突触小泡运输到达突触前膜,通过膜融合过程以胞吐作用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即突触间隙中(P19图2-4)。

(3)由于图示D酶(胆碱酯酶)失活,不能水解作用后的乙酰胆碱A-C ,从而使乙

酰胆碱A-C一直在突触间隙中起作用,而题干中信息明确乙酰胆碱A-C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故可以使突触后神经元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即持续性兴奋。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1.(8分)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

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答案】(8分)(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不可靠的

(2)黄色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解析】(1)依题意并结合表中信息可知:距日光灯的距离表示光照的强弱。2号试管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3~7号试管内的水草在有光的条件下,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的综合反映;1号试管为对照组,其中的NaHCO3可维持CO2浓度的相对稳定,2~7号试管为实验组。综上所述,若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

(2)2号试管因遮光,其内的水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CO2,但能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所以试管内CO2浓度最高,X代表的颜色应为黄色。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与对照组1号试管的相同,均为浅绿色,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32.(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1)有毛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解析】(1)由实验一: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皮毛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由实验三:白肉A与黄肉C杂交,子一代均为黄肉,据此可判断黄肉为显性性状;双亲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均为纯合的;在此基础上,依据“实验一中的白肉A与黄肉B杂交,子一代黄肉与白肉的比例为1∶1”可判断黄肉B为杂合体。

(2)由实验1:有毛A与无毛B杂交,子一代均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性状,

且有毛黄肉A中有毛性状为显性纯合DD,而通过(1)判断白肉为隐性,故有毛黄

肉A的基因型为DDff,又由于实验一子代中黄肉:白肉=1∶1,即Ff×ff=1∶1,

故亲代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在实验3中,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C的子

代中均为有毛黄肉,单独考虑黄肉与白肉性状可知,亲代黄肉C为纯合显性即FF。故亲代黄肉C的基因型为ddFF。

(3)无毛黄肉B的基因型为ddFf,其自交后代为ddFF、2ddFf、ddff,,故子代性

状比例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

(4)实验3中有毛白肉A(DDff)×无毛黄肉C(ddFF)后代为DdFf,其自交,下一代符合两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独考虑果皮性状,下一代中有毛∶无毛=3∶1.单独考虑果肉性状,下一代中黄肉∶白肉=3∶1,故下一代中: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必修二P10)

(5)实验2中,亲代无毛黄肉B(ddFf)×无毛黄肉C(ddFF)的子代中,仅仅

Ff×FF一对基因有所变化,后代为FF、Ff,故实验2中子代基因型为ddFF、ddFf。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选考题。2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选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