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阳江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阳江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阳江市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城镇化回顾与形势展望

(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阳江市按照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根据国家、省的有关政策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总的来说,城镇化发展整体态势良好,并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1、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

“十一五”期间,随着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推进,阳江市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至2010年,按城镇人口占市域常住人口比重计算,阳江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6.8%,城镇人口达到112万人,城镇化水平接近“十一五”规划目标50.0%,与“十五”期末的44.1%相比提高了2.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54个百分点,全市约有9.3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地区;阳江市中心城区(江城)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期末的35.3平方公里增加到42.2平方公里,年均增加1.38平方公里。

2、市域城镇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阳江市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提出市域将形成“一主、三副、八心、三轴、两群”的城镇空间结构。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稳步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阳江市中心城区(江城)为核心,阳春、阳东、阳西县(市)城区为副中心,中心镇与重点镇为县(市)域副中心的市域城镇体系格局,沿西部沿海高速、广湛高速和站港公路的三条城镇发展轴基本形成,以阳江中心城区(江城)为核心的南部城镇群和以阳春市区为中心的北部城镇群成为市域城镇发展的两大重点地区。

3、城镇在市域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中心镇对周边地区的带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十一五”期间,城镇经济比重在阳江市域范围内进一步增强,阳江中心城区(江城)和阳春、阳东、阳西县(市)城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各级中心城区和中心镇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心镇成为辐射周边城乡地区的增长极。2003-2009年,全市中心镇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从42.1平方公里扩大到60.3平方公里,提高了43%,中心镇镇区常住人口规模从20.1万人增长到38.5万人,提高了90%,中心镇的集聚能力不断提高,而且人口集聚速度超过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中心镇的用地集约性不断提高。随着城镇规模的逐步增加与功能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等各类生产要素向中心镇集聚。

4、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城镇面貌与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阳江市紧紧把握城镇化及中心镇建设等政策机遇,加大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初步解决了各级城镇普遍存在的交通、用水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陆续建成了一批能够体现城镇特色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城镇人居环境得到了稳步改善。“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8亿元,年均增长31.6%。阳茂高速、西部沿海高速建成通车,阳阳高速、阳江港深水码头、市区东风路改造工程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镇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实现硬底化,2010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60公里,其中一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5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91.6公里/百平方公里,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3.56平方米。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成效明显,2009

年全市形成污水处理能力10.5万吨/日,城镇[①]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6%,垃圾处理能力12.6万吨/日,城乡[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城镇供水覆盖率100%,燃气覆盖率91%;“十一五”前四年新增各类卫生事业机构23个,文化场馆6个,博物馆、纪念馆1个,2009年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0.42平方米,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0.045册,每千人医院床位数2.28个,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37平方米,其中阳江中心城区(江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42平方米,森林覆盖率54.5%。

5、“双转移”政策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初见成效

2008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粤发〔2008〕4号)的出台,标志着产业与劳动力“双转移”政策成为广东省“十一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截止2009年底,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67.7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3.5%,创造税收3.9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9.35%,吸纳本地就业人口约0.9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0.38%。作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产业转移工业园有力地促进了阳江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对推动市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阳江市经济发展出现波折,但2008、2009、2010年GDP增长速度仍达到11.5%、12.2%、16.8%的水平(阳江市2006、2007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3.8%、14.0%),明显高于全省同期10.1%、9.7%、12.2%的增长速度。同时,在“双转移”政策引导和推动下,阳江市城镇化步伐和商品房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投资增长和投资需求显著扩大,有效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52.0亿元,较2009年增长57.1%。

(二)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阳江市城镇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镇化整体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尽管“十一五”期间阳江市城镇化水平整体提高了2.9个百分点,但至2010年底,阳江市城镇化水平仅为46.8%,2010年阳江市人均GDP为26758元(约4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城镇化水平一般会超过50%。可见,阳江市城镇化水平已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同期全省和珠江三角洲地区66.2%和80.19%的城镇化水平,阳江市尚有较大差距。同时,“十一五”期间,阳江市城镇化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低约0.1个百分点。因此,“十二五”时期阳江市城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2、城镇化发展动力仍显不足,中心城区和小城镇的集聚辐射能力相对偏弱

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现代加工制造业的不足,使得产业体系建设和城镇发展缺乏必要的驱动力。城镇规模偏小,制约城镇专业化和综合化的发展。相关研究表明:城市规模一般应达到25万人以上,才能形成专业化分工的优势。一个城市只有人口规模达到40万,整个城市才能够维持零成本运转,城市只有达到40万人口以后,才能够衍生新的产业。目前阳江市中心城区(江城)人口规模也刚接近40万人,其他城镇都不足10万人。

同时,虽然中心城区及小城镇处于快速规模扩张阶段,但城镇公共配套(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却相对滞后,对本地农村人口进城的吸引有限。人口外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现象较为明显,2009年全市外出务工人口大约36万人。

3、城乡规划编制覆盖率低,规划管理相对较弱

城乡规划的“龙头”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乡规划覆盖区域主要为阳江市中心城区(江城)、县(市)城区和中心镇,一般镇、乡村地区的规划编制率偏低,尤其是城镇建设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明显不足,城乡规划管理缺乏必要的依据。阳江市12个省级中心镇,仅织篢、沙扒、平冈等中心镇开展或正在开展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市域村庄规划的覆盖率偏低,仅为7%。《阳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尚未通过审批而导致其法定效力缺失,部分县、镇总体规划因为没有及时编制修改而导致前瞻性和指导性不强。在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城乡规划的引导和协调作用有待提升。同时,由于编制进度安排、规划审批程序等客观因素,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衔接不足,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大量建设用地闲置并存,成为影响阳江市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瓶颈。

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不健全,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村镇地区,规划和建设资金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规划建设管理严重缺位,城乡建设秩序较为混乱。

4、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相对滞后

“十一五”期间,阳江市城镇建设的市场化步伐进展缓慢,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尚未完善,城镇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畅,目前还未形成以“政府引导、社会力量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各中心镇经济基础薄弱,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市政建设专项资金基本无力筹措。

在现行城乡管理与财政体制下,中小城镇与村庄地区的建设资金投入短缺,规划建设专项经费不足,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发展滞后。

5、土地利用较为粗放,城乡面貌与人居环境品质不高

2009年阳江城镇人均建设用地达136.5平方米,为全省平均水平(118平方米/人)的1.16倍。乡村人均建设用地228.3平方米,乡村居民点布局分散,且存在较多的“空心村”。城乡建设品位不高,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城镇私建宅地区建筑密度高、缺乏开敞空间、公共服务配套滞后、违章建筑、无序建设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城乡人居环境不佳,除市区之外的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明显不足。

6、城镇化政策保障尚不够完善,现有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十一五”期间,阳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阳办发[2010]1号)、《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意见》(阳府[2010]4号)等有关城镇化的政策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城镇化发展进程。但与此同时,由于诸多原因,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不到位,未能形成全社会支持城镇化发展的“合力”。在地方财政保障、城乡土地管理、城镇管理体制、劳动力转移与社会保障、失地农民安置等领域,存在明显的政策缺失或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省级中心镇的税收返还政策得不到保障,“十五”期间提出支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如中心镇管理体制改革也由于诸多原因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影响和制约了中心镇的快速成长。

(三)未来城镇化形势的展望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重心正逐步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总目标,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社会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阳江市在“十二五”期间,需紧紧把握当前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动态与总体趋势,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引导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1、机遇与优势

第一,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我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扩大内需和促进结构调整的新动力。从目前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延续恢复性增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型城镇化”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城镇化肩负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扩大内需和促进结构调整的新使命,成为“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核心战略。

第二,新型城镇化成为当前广东省推进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的关键领域。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广东省工业化外延式扩张的“溢出效应”已经达到临界点,外来劳动人口推动下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先行先试”,探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和模式。广东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的发展理念,并提出了建设文明宜居、又能承载五化(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理想城市的建设任务。作为吸纳外来人口规模最大的沿海地区,如果能有效推进人口的城镇化,化解城乡“二元”空间和改善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化质量,使得外来人口中的一部分可以在广东长久定居下来,也是对先发地区带动后发地区的重大贡献。因此,“十二五”时期,城镇化发展将直接面对“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这两个涉及城镇化质量的核心领域,城镇化发展将迎来了最佳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探索发展期。

第三,新型城镇化成为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镇集约型增长的重要“抓手”。随着广东省“双转移”政策的推进和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益凸显,粗放利用和生态环境所受到的威胁也逐渐加剧,经济发展的现实性和生态资源保护的迫切性要求我们积极探索新的城乡土地利用模式。考虑到城镇化与城镇土地利用紧密相关,如何促进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城镇空间优化布局和城乡建设用地紧凑利用,是“十二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未来城镇化发展需面对的重要内容。

第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发展现代制造业将成为阳江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在广东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振兴粤西的政策环境下,粤西地区的区域性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阳江处于珠江三角洲和粤西地区的结合部,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确定的环珠江三角洲重点发展地区之一,随着沿海高速铁路、江门至阳江城际轨道、揭茂高速、云阳高速等的规划建设,阳江将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将迎来产业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高潮。

第五,休闲消费时代的到来和高品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进一步提升阳江城镇化的特色。在广东沿海地区,阳江是为数不多的集滨海沙滩、溶洞峰林、瀑布温泉、湖光山色等优质旅游资源于一体的地区,随着珠三角地区向后工业化时代转型以及阳江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休闲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靠近珠三角的阳江市通过优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和旅游型小城镇,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拉动更多的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并通过更多旅游休闲设施的开发,提高居民的休闲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城镇化质量的提升。

2、困难与挑战

“十二五”期间,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阳江市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首先,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生产制造成本的提高,使得产业支撑能力和城镇发展动力受到挑战。美国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外部需求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阳江市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和相对依赖外向型经济拉动的发展模式可能导致产业支撑能力弱化和城镇发展动力不足。长期以来城镇化发展与内需增长脱节的现实,要求“十二五”期间迅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和收入结构,扩大城镇内需和提升城镇化发展动力。

其次,支撑城镇化发展的资源生态环境要求趋于严格,相对粗放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出台和“刚性”用地指标的执行,以往依赖城镇规模扩张和产业发展推动的城镇化模式受到挑战,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渐显现,经济发展的现实性和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新的土地利用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引导城镇逐步走向低碳发展与集约型增长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城乡地区差距不断拉大、中小城镇及村庄基础设施短缺、公共服务能力欠缺的现实要求城镇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缩小城乡差距。相对于市域中心城区和中心镇的快速发展,阳江市一般建制镇与村庄地区无论是就业岗位还是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都相当落后,资金、政策、技术人才等各类要素严重匮缺,巨大的城乡差异要求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要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收益的共享和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创新路径。

第四,建设文明宜居又能适应“五化”要求理想城市的任务艰巨。当前,广东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与历史变革期,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省内提出建设“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文化气息浓厚、生活方便舒适、交通便捷安全、景色优美怡人、公共服务健全”的理想城市。因此,阳江未来的城市建设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这要求阳江摈弃传统发展模式,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引导城市走文明、生态、高效、集约、公平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阳江市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镇化发展全局,以“建设幸福阳江”为总目标,贯彻广东省城镇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绿色、智慧、包容、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深化城乡建设体制改革,按照“规划科学化、建设最优化、机制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的要求,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通过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引导人口和生产要素集聚化、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集约化,优化提升中心城区的竞争能力和宜居环境,增强县(市)域中心城镇综合实力,加快培育中心镇,合理发展一批服务周边城乡地区的小城镇,以实现市域城镇体系的优化完善,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阳江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阳江建设“五地一城”(“双转移”示范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和宜居创业滨海新城)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进一步贯彻落实和深化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推进市域城镇化发展进程,实现城镇化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转变;逐步提高城镇户籍人口比重,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与消费增长的匹配程度;初步实现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目标,基本形成集约节约型的城镇土地利用模式;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覆盖范围、完善程度上均得到较大提高,形成城乡一体化、网络化的服务体系,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建成市域城乡居民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住房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就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起长效机制,城市生态空间进一步优化;城市综合实力得到显著增强。

2、分项目标

——城镇化水平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加快城镇化步伐,引导乡村人口向市区及中心城镇集聚,实现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到2015年,市域城镇人口达到140万人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5%左右,城镇人口年均增加约6万人。

——城镇空间格局优化目标:到2015年,市域城镇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逐步建立起与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的市域城镇体系,其中,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的城镇人口占全部城镇人口的比重达到70%以上。市域中心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开,功能显著增强,综合竞争与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显现,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70万人以上。通过推进城市重心南移和城南新区、高新区、海陵岛的建设,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将阳江打造成为“城市靠海、城中有海”的滨海新城。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目标: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充分利用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提高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水平,增强建设用地的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十二五”期间单位城乡建设用地的二、三产业产值年均提高10%以上,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10平方米/人,人均乡村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人。

——城镇住房保障完成目标:以“广覆盖、保供应、多受益”的原则,加快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15000套以上保障性住房;放宽廉租住房等住房保障申请条件,扩大住房保障受益范围;挖掘租赁房源供应量,提高已享受租房补贴资格家庭的租房率;增加公租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供应,使更多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廉租房房源供应做到“应保尽保”;经济适用房定向建设,落实规划安排,保证拆迁家庭安置用房全覆盖。

——城乡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供给目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到2015年,阳江市域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卫生、防灾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城镇人均道路面积不低于12平方米/人,进一步改善城镇饮用水源水质,城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综合环境卫生水平得到改善,10万人以上的城镇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提高废水集中处理水平,实现工业废水达标处理率大于95%;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市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加大对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投入,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充足,实现市域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其中,中心城区达到95%以上;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0.8平方米、每千人医院床位数达到3张、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40册。

——城乡生态空间保育目标:加快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到2015年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54.7%,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各县城、中心镇人均公园绿地8平方米以上);进一步优化城镇公园绿地布局,力争在城镇建成区形成数量充足、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丰富的城镇绿地系统,实现城镇建成区内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米范围内至少有一处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③]。

——城镇化制度保障目标:到2015年,城乡互动水平显著提高,城乡体制障碍基本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形成人居环境更加良好,“城乡互动、三次产业联动、市县镇齐动”的发展新格局。

(三)指标体系

表:阳江市“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指标体系

三、“十二五”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镇化发展总体目标,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阳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根据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的精神,

以建设“幸福阳江”为总体指导思想,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的集约有序发展、资源的集约利用、公共服务的社会共享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构建经济多元、集聚高效的城镇体系

根据《中共阳江市委阳江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阳江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阳江市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五地一城”(“双转移”示范基地、沿海临港工业基地、中国刀剪产业基地、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基地和宜居创业滨海新城)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城市。阳江市城镇化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产业和城镇协调发展,各城镇形成主导产业明确、分工合理、联系紧密、集约集聚的产业分工体系。

1、提升传统产业,构建新型工业化载体,夯实城镇化基础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传统产业的提升及新型工业化推动新型城镇化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产业兴市、经济带动原则,以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型工业化体系的构建,共同推动阳江新型城镇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打造中国五金刀剪产业基地、特殊钢铁产业基地、环保和节能型水泥生产基地;加快发展装备、重化等先进制造业,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照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海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核电、风电及太阳能光伏产业;优先发展以旅游度假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构建南部海陵岛旅游区、东部大东湖旅游区、西部月亮湾和大垌山旅游区、北部凌霄岩和鹅凰嶂旅游区等四大山、海、泉、湖特色旅游片区;优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珠三角及港澳地区“菜篮子”基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现代物流基地和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成环珠三角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

(2)打造以环海陵湾经济产业带为龙头的新型工业化载体

依托现有的省级产业转移园区、临港产业区、经济开发区,打造一批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成为推进阳江新型工业化的载体。以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建设为契机,加快交通条件改善,以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含广州(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江城银岭科技产业园为重点,打造环海陵湾经济产业带,成为广东省“双转移”战略的重大产业集聚区、粤西地区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环海陵湾经济产业带,建立全国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示范区。统筹海岸、海滩、海岛综合开发,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滨海能源、港口物流、滨海旅游和海洋渔业,培育海洋生物、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运输等产业,打造若干个产业集聚发展区、海洋特色开发区、卫星镇和一批较大规模涉海企业,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形成海湾蓝色经济产业带。

做好各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布局园区主导产业,每个园区突出发展1-2个主导产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本地的产业集群。集中政府可调控的生产要素,向工

业园区倾斜,加快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用好用活省竞争性扶持资金,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提升其对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的聚集能力。力争用三五年,使产业园区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3)依托县城、中心镇大力发展产业园区,促进园城互动和产业集聚化发展

加快促进产业布局的优化,产业园区尽量选址于对外交通条件便利、有城镇依托的地区,靠近现有的市区、县城和中心镇,促进产业和城镇的协调发展。依托县城优势,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区、阳东沿海经济开发区(含佛山禅城(阳东万象)产业转移工业园)、东莞长安(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为重点,积极承接珠三角及国内外转移产业,促进园城互动。建立中心镇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使中心镇产业园区成为农产品深加工和集贸基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打造市域“一主三副多中心镇”的城镇体系格局

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布局,以城镇为节点,以区域交通干道为轴线,按照“一主三副多中心镇”的城镇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以阳江市中心城区(江城区、阳东县城及周边的雅韶、红丰等一体化发展区)为主中心,海陵岛、阳春市区、阳西县城为副中心,各中心镇为骨架,各小城镇为依托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产业在不同类型城镇之间的合理集聚和分工。强化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和现代制造功能,强化县城、中心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加强小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和居住功能。

阳江中心城区要围绕加快融入珠三角和强化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以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建设与珠三角产业转移为契机,加快推进江城区与阳东县城的一体化发展,加快高端服务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建设城南中央商务区、城东行政居住与商贸物流区,以及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园、银岭科技产业园等城区外围地区,逐步发展成为面向珠三角的沿海型地区性中心城市、环珠三角地区重要的产业承接地和现代滨海旅游目的地,以轻工业为主导的滨江、滨海城市。

以与江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为目标,阳东县城要抓住珠三角产业转移和对外交通条件改善的契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提升五金刀剪、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发展成为与江城区功能互补的行政居住与商贸物流中心,助推阳江中心城区的发展壮大。

海陵岛要以“国际知名的旅游生态海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展示区”为目标定位,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严禁发展工业,稳步推进发展高端产业,以“南海Ⅰ号”建设为龙头,推动文化、体育、娱乐项目建设,建设一批星级酒店,树立“文化创意岛”形象,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海滨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创意岛”。

阳春市区要以“生态逸市”、“产业新市”和现代旅游优质城市为目标,以精密铸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现代制造业和家具、食品、纺织、五金等传统特色加工业为基础,以商贸物流、旅游服务为特色,逐步发展成为产业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和阳江市域北部的中心城市。

阳西县城要积极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传统产业和专业产业为依托,加快发展新型产业,逐步发展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以综合性加工业为主导的宜居宜业城市。

加快培育和壮大中心镇,依托广湛高速、云阳高速、325国道、阳阳铁路、三茂铁路等交通干线,加快平冈、合山、北惯、东平、春湾、合水、潭水、沙扒、儒洞等中心镇的发展,加大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投入,增强中心镇人口、资金、产业的吸纳集聚能力。各中心镇加快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特色产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成为统筹城乡的纽带、地方性的经济社会服务中心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副中心。

平冈镇要加快推进商务码头建设,促进商贸、旅游、运输业发展。依托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平冈产业新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农业、渔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达、商贸旅游繁荣的生态宜居型城镇。

合山镇要加大工业园区开发力度,加强招商引资,积极提升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抓好新城中心区和那龙河“一河两岸”开发项目,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商贸旅游业全面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阳东县的新城区。

北惯镇要加强北惯万象工业城(禅城产业转移园)、北惯新城区建设,积极提升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理顺与合山、那龙的产业分工与布局,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东平镇要抓好阳江(东平)核电站1-4号机组、华能风电东平风电场工程、东平浪能发电项目建设,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依托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加快渔业和旅游业发展,推动东平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开发东平珍珠湾等沙滩旅游资源,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阳东县东翼的中心城镇,阳江市的渔业强镇和旅游强镇。

春湾镇要加快对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位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走特色农业、绿色农业道路。积极开辟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成为轻工商贸发达、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宜居宜业的阳春北部副中心。

合水镇要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提升传统编织工艺产业、制酒业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蚕茧等特色农业,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提升中心镇集聚能力。

潭水镇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鱼苗、猪苗、潭水豆豉等特色农业,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成为商贸物流、特色农业发达的综合性职能城镇,阳春西南部副中心。

沙扒镇要积极推进渔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沙扒国家一级渔港,推进渔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依托海滨沙滩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渔业强镇、旅游强镇。

儒洞镇要以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农业大镇、农业强镇。

阳江在“十二五”期间还要加快引导和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建设体现漠阳文化特色的“名镇名村”。以弘扬漠阳文化为目标,推进名镇名村建设,到2012年,全市建成1-2个名镇、2-3个名村,到2015年,全市建成5个左右的“名镇”、10个以上的“名村”。“名镇”要尽可能注重突出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打造“一镇一品”,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型、旅游型、渔业型、生态型小城镇;加快小城镇布局调整,积极稳妥推进村镇合并,推动各建制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各镇要大力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产业,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业人才培训等,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集聚,加快推动城镇化步伐。

3、推动阳江“拥江靠海”发展,打造环海陵湾城镇密集区

以环海陵湾经济产业带为支撑,推动阳江“拥江靠海”发展,加快与阳东县城、周边城镇的一体化进程,构建环海陵湾城镇密集区。以中心城区为龙头,整合东城、那龙、合山、北惯、东平、平冈、溪头、闸坡、海陵、双捷、埠场等城镇,加强区域内交通、供水、燃气、供电、通信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阳江市半小时城市生活圈”,辐射和带动周边城镇,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4、推进阳江市区与东城、雅韶、红丰三镇一体同城化

将阳东县城、雅韶、红丰三镇列为市区的一体化发展区,推进阳江市区和阳东县城、雅韶、红丰三镇一体化发展,拉伸阳江城市空间框架,阳东县城、雅韶、红丰三镇逐步形成与阳江老城区功能互补的阳江行政、居住与商贸物流中心。

推动阳江市区与阳东县城、雅韶、红丰三镇在行政区划、财政体制、经济权限“三不变”的前提下,实行“七共”,即规划共绘、土地共控、设施共建、市政共管、民生共享、产业共升、环境共保。

建立市区与阳东的规划建设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东城、雅韶、红丰三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涉及三镇的“三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的编制、调整,土地供应,重大项目建设,须报市政府同意,组织实施要接受市有关部门的监督。

促进市区与三镇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市政管理、污水处理、商业网点布局、公交、供水等方面的一体化进程,由市直部门与阳东县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相关的一体化方案。

加快阳东县中心镇的规划建设,按照县城的标准进行基础设施、绿化建设,重点加快合山北惯组团城市建设及那龙组团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初步完成阳东城区跳跃发展基础。

5、依托产业区、旅游区发展新镇,促进产业与城镇协调发展

依托主要产业区,在交通条件优越、特色资源丰富的地区通过发展工业型、物流型、宜居型、旅游型、渔业型等不同类型的新镇,形成新型城镇化空间,重点促进与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客货站场交通便捷的特色城镇发展。依托阳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平冈产业新城;依托海陵岛旅游资源建设闸坡旅游城镇;依托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建设东平渔业镇和旅游强镇,打造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托阳西丰头港建设临港新区,依托滨海旅游资源建设沙扒风情小镇。

重点做好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园区功能分区,加快完善园区各项基础设施,加强园区的环保、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完善园区的服务配套功能。加强重点旅游区的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促进旅游区和城镇的互动发展。

(二)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安排城乡资源

按照区域城乡一体化和突出阳江特色的要求,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的全覆盖,建立分工明确、开放互通的综合性空间规划体系,打破部门条块分割和局限,统筹安排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的现代城乡形态。

1、逐步构建“三规合一”的综合性空间规划体系

加强规划衔接,逐步构建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规融合”的综合性空间规划体系,尽快在各自的规划编制体系、规划标准体系、规划法规体系等方面形成协调、对接机制。

城乡规划应当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近期建设重点项目方面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一致;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导向,引导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重点发展地区流动,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完善限制发展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构建区域协调、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的区域空间格局;依据“国土定量、规划定位”

的要求,加强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加强对耕地、林地、水面等生态用地的保护,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通过乡村建设用地的整合、荒地的开发、三旧改造等手段获取城镇建设空间。

促进城乡规划与各部门专项规划如旅游规划等的衔接,一方面城乡规划要充分吸纳有关专项规划的内容,并在空间上予以落实,提出有针对性的管制措施与政策建议。同时各有关部门在编制专项规划时,应当依据城乡规划确定的用地格局,安排专项设施用地,避免“规划打架”。

2、加强城镇、村镇体系规划的城乡统筹作用

城镇、村镇体系规划要重点明确各城镇、村庄的职能分工,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统筹安排。完善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重点推进阳江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市)城镇体系规划的完善工作,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争取尽快审批,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在发展定位、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要衔接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推进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将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明确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发展体系,为城镇总体规划、中心村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提供依据。

3、推进市区、县城、中心镇近期建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

市区、县城镇和中心镇在已完成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近期建设规划,5年时间完成近期建设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力争在2015年前实现近期建设用地范围内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出让、开发建设的依据。

4、推进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

在现有的中心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村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中心村体系,推进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编制。一般建制镇、中心村总体规划要进行村庄布局体系规划的研究,以指导下层次村庄规划的编制。2012年前完成全部建制镇总体规划,2015年前完成全部中心村(行政村)总体规划;到2012年完成全市30%以上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到2015年完成全市40%以上村庄规划编制。县(市、区)城乡规划部门认真制定编制计划,采取送技术下乡的方式,协助镇、村编制村庄规划。

5、将城市设计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加强城镇重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导控

为塑造优质的城镇环境和特色的城镇风貌,应当将城市设计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不同层次的法定规划中纳入城市设计,重点加强对城镇重要地段的设计导控,其中重要的导控指标应当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中,作为地块出让的设计条件。阳江中心城区要尽快启动城南新区城市新中心、漠阳江“一河两岸”等重

要地段的城市设计工作,开展景观风貌规划设计,大力推进城镇景观风貌建设,抓好城市雕塑小品等文化艺术设施的规划和实施,逐步实现城镇景观设计艺术化。

6、推进城乡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年度实施计划的编制,作为实施城乡规划的重要抓手。明确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与结构、建设项目空间布局、重点地区开发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等内容的年度安排,确保各地城乡建设的年度用地安排与土地利用计划相衔接,保证在城乡规划上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建设项目。加强与各部门年度建设计划的衔接,保障重大项目的空间落实,协调各项目之间的空间关系。

(三)提升城镇服务功能和环境品质,构建宜居城镇

1、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将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作为衡量城镇公共设施配套、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重要指标,充分考虑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按“常住人口”需求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1)做大做优中心城区,提升其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

以阳江市区与阳东县雅韶、红丰、东城三镇的一体化发展为动力,进一步实施“南进、西拓、东联、北优”战略,拉开中心城区空间框架。以“南进、西拓”为城市重点发展方向,逐步形成“一主三副四带组团式”的城市布局。整合江城区和阳东县城资源,采用集中组团式布局结构,形成旧城组团市级金融商贸综合服务中心区、城东组团行政居住与商贸物流区、城北组团体育文化旅游服务区、城南组团商住文化休闲旅游区、城市西南组团产业功能区等五大功能片区。以城南新区建设为重点,适时推进长洲岛副中心、岸东新城(金朗岛)、埠场等临江和临海地区发展,促进中心城区与高新区、产业转移园区和港口联动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促进中心城区与阳东县雅韶、红丰、东城三镇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重大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推动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提升,逐步置换工业用地,加快建设一批代表中心城区形象的标志性工程,完善公共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娱乐等设施。加快城区、城南新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形象和品位;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标志性文化活动中心、体育中心建设为龙头,以社区文化站、社区体育馆为支撑,形成多层级的公共文化体育活动空间;尽快解决新旧城区之间的交通对接问题,推进市区二环南路、富康路、高凉路等市政道路的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逐步发展公共交通,在城区各功能组团之间、新旧城区之间建立公交系统,出台交通政策适度限制摩托车和鼓励使用公共汽车;优化步行和自行车环境,城市道路逐步设置自行车专用车道和步行道;规划建设一批停车场,保证道路畅通;完善垃圾中转站、公厕、公园绿地等市政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

(2)壮大县城镇和中心镇的地方性服务职能

要充分发挥县城镇和中心镇服务于县域发展的职能,完善其公共服务配套,拓展其发展空间。阳春市区要按照“一江两岸、东进南拓”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依托三茂铁路、S113、S227等交通干线,形成新吉工业园组团、站港沿线物流组团、河东综合功能区组团、河西多功能综合组团、新城北部鱼王石新城组团等五大功能组团,打造阳江北部宜商宜居生态副中心城区。阳西县城要依托阳茂高速公路、325国道及港口,形成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组团、织篢服务中心组团及临港新区组团式空间布局,重点利用阳西深水良港区位优势和矿产资源优势,以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园为依托,引导各类生产要素向城区集聚,打造阳江西部宜居创业的滨海副中心城区。海陵岛副中心城区要依托闸坡镇,打造“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岛”的品牌,推进旅游开发和新城建设的互动,以旅游带来的客流促进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稳定的常住人口,推动旅游服务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共享,以常住人口的消费弥补旅游区的季节性缺陷。

加强公共服务资源向中心镇的集聚,将中心镇建设成为县(市)域公共服务副中心,形成辐射一定区域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中心,吸引人口向中心镇集聚。

县城镇、中心镇要按照《阳江市开展创建宜居村镇“八个一”活动方案》(阳府〔2010〕42号)的要求,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逐步完善城乡综合服务功能,构建城乡“二十分钟文体生活圈”。县城镇实施“十个一工程”,建设包括一条高标准的样板路、一条商业步行街、一个污水处理厂、一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埋场、一个生态公园、一所国家示范性的中学或职业中学或技工学校、一个图书馆或文化馆、一个体育场或体育馆、一个影剧院、一个标准化的医院。中心镇实施“十个一”工程,建设包括一条标准样板路、一条有特色的商业街、一个农贸市场、一个垃圾填埋场、市民广场或一个生态公园、一个简易生活污水处理站、一个规范化的幼儿园、一个标准化卫生院及社区卫生设施、一个文化中心。

(3)加强小城镇联系城乡的纽带功能

提升小城镇的服务功能,形成辐射周边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中心,重点发展农产品集贸市场、农业服务等职能。

按照《阳江市开展创建宜居村镇“八个一”活动方案》(阳府〔2010〕42号)的要求,一般镇实施“八个一工程”,建设包括一条样板路、一个无害化公厕、一个农贸市场、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或与其他镇联合建设垃圾填埋场)、一个简易生活污水处理站、一个符合规范化的小学校、一个卫生院或社区卫生设施、一个文化中心。

2、促进城镇土地的混合使用

适度加大城镇建设用地的功能混合利用。相关研究表明,较高密度的城镇开发、适度的功能混合、城镇外围大面积的绿色空间能够减少交通出行、节约建设用地、改善城镇生态环

境,有效较少碳排放。因此,在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预留城镇公共开敞空间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城镇土地的混合使用,适度提高开发密度,保留较高的绿色空间比例。

逐步推进旧城区的功能置换和环境优化,改造置换旧工厂、旧村庄,将置换出来的空间用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者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等,促进旧城区用地功能的混合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逐步改造成片私建房区,见缝插针配置小型公园绿地,大力推进屋顶绿化。城镇新区开发要结合自然地形和水系,以“城市综合体”的形式适度提高开发密度,形成居住、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综合发展的“城市综合体”,保留外围的自然开敞空间和水系。

3、建设“市域绿道”和“城镇绿道”,构建以绿道为纽带的城镇慢行系统

借鉴珠三角建设区域绿道网、阳春市建设东湖生态公园绿道等经验,以公园、社区绿地为基础,以水系、道路绿化带、慢行车道为纽带,大力推进“城镇绿道”建设,通过绿道将城镇与外围开敞空间联系起来。依托绿道建设城镇慢行系统,将居住区与城镇开敞空间联系起来。

推进城镇公园、社区绿地的均衡布局与建设,有条件的城镇新建区要实现居民出门500米之内有一个公园绿地活动空间,公园绿地500米半径覆盖的建成区比例达到100%。建设工程项目必须安排配套绿化用地,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不得低于30%,旧城改造区不低于25%。严格实现居住小区绿化及配套设施与建设工程项目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制度。加强城镇园林绿化小品的研究,强化公园和街头绿化园林艺术小品的配置,提升城镇绿化效果。城镇公园要逐步免费开放。重点推进阳江市区鸳鸯湖景区、植物园、东岳公园、“一江两岸”地区的整治,加快建成区内规划公园的建设,重点建设阳东县龙塘山公园、阳西县西湖公园、阳春市文塔公园、旗岭公园等大型标志性公园。

推进市域绿道网的规划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形成具有阳江特色的片区绿道网品牌,有机对接珠三角区域绿道网,串联起体现阳江特色生态和人文资源;沿绿道网发展一批农业观光体验型、生态旅游型村庄,吸引珠三角、阳江本地居民前来休闲,让广大群众了解绿道、支持绿道、参与绿道和享受绿道,在全社会营造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推进城镇中联系不同功能组团的带状绿色空间的建设,建设“城镇绿道”,充分利用水系建设滨水绿化带,完善道路两侧绿带建设,构建滨水、沿路的慢行交通系统,营造适宜步行和自行车的环境。以“城镇绿道”为纽带建设城镇慢行系统,至2015年至少建成30公里左右的绿道精品示范段。

4、构建与发展需求相配套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促进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按照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原则,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科学划定生态功能区,加强漠阳江、那龙河等生态敏感区保护,加强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工作。大力推进全市环境保护一体化,加强流域水污染和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提高环保准入门槛,

加强产业园区、中心镇、沿海镇和重点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严格实施跨县市河流断面水质控制办法,建立区域污染联合执法和预警应急联动机制,完善区域环境监控网络,全面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推动区域环境基础设施的联建共享。逐步打破地区、体制及行业的界限,从改善区域总体环境质量的角度出发,推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化,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投标、收购、兼并、重组等形式,对区域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跨地区、跨行业建设与经营;对相邻城镇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项目,建立使用费用协调制度,共建、共享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共建城镇自筹的,应给予一定年限的财政贴息补助。

实施“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积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列入城市(城镇)总体规划,进行城乡统筹布局。加快城镇生活、产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到2015年集中污水处理设施覆盖到所有县城和60%以上的中心镇。续建阳江市区城南、城北、高新区、银岭工业园等污水处理厂;扩建阳春市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阳西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阳东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新建海陵岛银滩片(白蒲)污水处理厂,阳东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以及东平、合山、沙扒、儒洞、合水、潭水等中心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厂,完善城镇污水管网工程配套设施。

按照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的原则,积极推广村保洁收集、镇运输中转、县处理处置的城乡垃圾处理模式,加快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设,到2015年全市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要达到80%以上。重点建设阳江奕垌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期、阳西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阳春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阳东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及推进阳江市新垃圾综合处理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并按照区域统筹,设施共享的原则,配套建设辐射周边镇、村的收运中转系统;各中心镇要积极创造条件,在2015年前上马建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各城镇要建设一批生活垃圾运输中转站、生活垃圾收集点,配备相应的人员及车辆;大力推进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设,新建住宅区必须配建垃圾收集设施。加快开展阳江市建筑垃圾消纳场规划、医疗废物处理场规划的编制工作。

5、推进城镇“标准化住宅小区”的建设,实施城镇安居工程

按照《中共阳江市委办公室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阳江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宜居社区考核指导指标及宜居环境范例奖申报和评审办法(试行)》的要求,在城市、城镇建设和完善一批“标准化住宅小区”,其建设标准为:市区和县城镇用地规模不小于2万平方米,中心镇不小于6000平方米,绿地率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0.5-2平方米。按照《阳江市商品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综合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推进宜居住宅小区建设。

以市区、县城镇为重点,实施城镇安居工程,“十二五”期间至少建设15000套保障性住房。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租赁住房制度,统筹实施城市规划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加快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土地储备制度,确保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的供给。通过新建、改建、

配建、收购、租赁等方式增加保障性住房房源,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将其列入“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并在城市、城镇总体规划中按照常住人口比例安排其用地。力争全市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能够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或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中低收入的“夹心阶层”(刚毕业的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工薪阶层等)能够享受公共租赁住房。各地可通过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渠道增加廉租房、公租房供应。

6、建设低碳城镇,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配合广东建设“国家低碳省试点”,推进低碳城镇建设,努力创建国家低碳经济试点城市。建设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至2015年新增10栋以上大型绿色建筑。大力推进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重点加强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工作,建立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开展以大型公共建筑为重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建筑节能设计,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耗材、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积极推广适用商品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逐步引进和发展节能环保型公交车和电动汽车,促进电动汽车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做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

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合理调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鼓励建设城镇再生水利用系统;鼓励民营企业进入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选和综合利用行业,从源头上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效益,促进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推进生化处理垃圾新技术的使用;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工业用水“零排放”技术开发应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2015年要达到75%;加强供水管网的改造和维护,科学开采地下水,严格节水管理,鼓励中水回用和再生水利用,普及先进的节水工艺、技术和器具。

7、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数字化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将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连接起来,有效整合人、商贸、运输、通信、给排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使城市以更智慧的方式运行。加快建设全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平台,建立高效协调便民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城市运转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至2013年底,中心城区(包括阳东县城)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行;至2015年底,阳春市区完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并投入运行。

(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宜居乡村

按照《中共阳江市委办公室阳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宜居城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逐步改变过去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不均的局面,建立起适应城镇化发展需求、城乡和区域统筹的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以中心村为依托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的城乡渗透,完善乡村的供水、燃气、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建设宜居乡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