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东南大学路基路面工程考试复习题

及参考答案

壹、名词解释

6.标准轴载:

路面设计以汽车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用BZZ-100表示,需要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的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

7.第二破裂面:

往往会遇到墙背俯斜很缓,即墙背倾角α很大的情况,如折线形挡土墙的上墙墙背,衡重式挡土墙上墙的假象墙背。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破裂棱体且不沿墙背或假想墙背滑动,而是沿着土体的另壹破裂面滑动,这壹破裂面称为第二破裂面。而远离墙的破裂面称为第壹破裂面。

9.分离式加铺层:

于旧混凝土面层和加铺层之间设置由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或油毡等材料的隔离层,这样的加铺层称为分离式加铺层。

10.设计弯沉:

路面设计弯沉是根据设计年限内设计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确定的,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壹年的不利季节,路面于标准轴载100KN作用下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二、简答题

什么是挡土墙?怎样对挡土墙进行分类?

:挡土墙是支撑路堤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结构物。

根据挡土墙设置位置不同,能够把挡土墙分为路堑挡土墙、路堤挡土墙、路肩挡土墙、山坡挡土墙。

根据挡土墙的结构不同,能够把挡土墙分为重力式、加筋土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

式、锚定板式、柱板式等多种结构形式的挡土墙。

根据墙体材料不同能够把挡土墙分为石砌挡土墙、砖砌挡土墙、水泥混凝土挡土墙、木质地土墙。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类型有:①分离式加铺层;②结合式加铺层;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④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cm的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且按新建路面设计。

.垫层有哪几种类型?各起什么作用?

:垫层按其所起的作用分为排水垫层、隔离垫层、防冻胀垫层等。

①排水垫层:排除渗入基层和垫层的水分,防止路基过湿而影响路基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壹般采用砂砾碎石等松散颗粒材料。

②隔离垫层:隔断地下水向路面结构层内移动。壹般采用粗粒料或土工合成材料。

③防冻胀垫层:于季节性冰冻地区,需要考虑防冻胀最小厚度要求。

三、论述题

挡土墙倾覆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倾覆稳定性?

:对于墙趾的稳定力矩和倾覆力矩之比<[K0],挡土墙就不稳定;如果<0,挡土墙就会倾覆。

增强挡土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

①拓宽墙趾

于墙趾处拓宽基础以增加稳定力臂,但于地面横坡较陡处,会因此引起墙高增加。

②改变墙面及墙背坡度

改缓墙面坡度可增加稳定力臂,改陡俯斜墙背或改缓仰斜墙背可减少土压力。于地面纵坡较陡处,须注意对墙高的影响。

③改变墙身断面类型

当地面横坡较陡时,应使墙胸尽量陡立,这时可改变墙身断面类型,如改用衡重式墙或者墙后加设卸荷平台、卸荷板,以减少土压力且增加稳定力矩。

④加固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

挡土墙产生滑移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增强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性?。

沿基底的抗滑力和滑动力的比值,即抗滑稳定系数K C<[K C],挡土墙就不稳定;如果K C<0,挡土墙就会产生滑移破坏。

增强挡土墙抗滑稳定性的措施主要有:

①采用倾斜基底,倾斜基底和水平面的夹角不宜过大,以免基底下墙趾前发生剪切破坏。壹般土质地基≤11○18′36″(1:5);岩石地基≤18○26′06″(1:3).

②基底设置凸榫,利用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增加抗滑稳定性,凸榫后缘至墙踵连线和水平线的锐夹角≤,凸榫前缘至墙趾连线和水平线的锐夹角≤。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有哪些结构类型?如何选用?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类型有:①分离式加铺层;②结合式加铺层;③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结构;④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cm的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且按新建路面设计。

①当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情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中或次,或者新旧混凝土板的平面尺寸不同、接缝形式或位置不对应或路拱横坡不壹致时,应采用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

②当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情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优良,面层板的平面尺寸及接缝布置合理,路拱横坡符合要求时,可采用结合式混凝土加铺层。

③当旧混凝土路面的损坏情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评定等级为优良或中时,可采用沥青加铺层。应根据气温、荷载、旧混凝土路面承载能力、接缝处弯沉差等情况选用合适的减缓反射裂纹的措施。沥青加铺层的厚度按减缓反射裂缝的要求确定。

④如旧混凝土路面损坏情况等级为差时,宜将旧混凝土板破碎成小于4cm的小块,用作新建路面的底基层或垫层,且按新建路面设计。

于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的结构设计中,轴载换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将混合交通的各种轴载和通行次数按照等效损坏的原则换算为标准轴载的通行次数。不同轴载的作用次数等效换算成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的换算公式:

式中:—标准轴载重,=100KN;

级轴载重(KN);

—反映轴型(单轴、双轴或三轴)和轮组(单轮或双轮)影响的系数;

—和路面结构特性有关的系数。

因为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路面的结构特性不同,损坏的标准也不同,因而和的取值各不相同。

⑴于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

①当以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的作用次数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

式中:—标准轴载的当量轴次,次/日;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标准轴载,KN;

—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轴数系数,,是轴数。当轴距大于3m时,按单独的壹个轴载计算,当轴距小于3m时,就考虑轴数系数;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②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50KN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的作用次数,均按下式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当量作用次数。

式中:—轴数系数,;

—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⑵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中:

凡是俩轴六轮及俩轴六轮之上车辆包括前后轴均应换算成标准轴载。对于俩轴四轮以下车辆,因其轴载于混凝土板内产生应力很小,引起的疲劳损坏能够忽略不计。

式中:—100kN的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

—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双轴-双轮组成或三轴-双轮组轴型i级轴载的总重(k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各类轴型i级轴载的作用次数,次/d;

—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1;单轴-单轮,=2.22×;

双轴-双轮组,=1.07×;三轴-双轮组,=2.24×

四、分析和计算题

1.某砂类土挖方路基边坡,=27°,=13.90KPa,=16.90KN/m3,H=7.0m,采用边坡1︰0.5。假定。

①验算边坡的稳定性;

②当=1.25时,求允许边坡坡度;

③当=1.25时,求边坡允许最大高度。

①边坡最小稳定性系数>,该边坡稳定;

②当=1.25时,最大允许边坡坡度为1:0.37;

③当=1.25时,边坡允许最大高度为。

某新建公路某路段,初拟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26cm,取弯拉弹性模量3×104MPa;基层选用水泥稳定砂砾,厚25cm,回弹模量500MPa;垫层为天然砂砾,厚度25cm,回弹模量300MPa;路基土回弹模量30MPa。试求该路段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MPa

公路自然区划II区某二级公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基层为水泥稳定砂砾,垫层为石灰土,水泥混凝土板平面尺寸为4.5m、长为5.0m,纵缝为设拉杆的平缝,横缝为不设传力杆的假缝。初拟板厚=23cm,取弯拉强度标准值为=5.0MPa,相应弯拉弹性模量为=3.1×104MPa。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积作用次数为=1500×104轴次,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178MPa。

①计算荷载疲劳应力?

②计算温度疲劳应力?

③验证该路面结构能否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①荷载疲劳应力MPa

②温度疲劳应力MPa

③验证该路面结构能否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MPa

因此,该路面结构能够承受设计基准期内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综合疲劳作用。

某路段路基填土高度220cm,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当量厚度88cm,路基工作区深度280cm,问原地基是否承受车辆荷载?为什么?

因为:Zs=280-88=192cm<220cm

所以,原地基不承受车辆荷载。

某路堤填料,边坡1:1.45,砂类土,判断该路堤是否失稳。

据题意:

因<

故该路堤稳定,其边坡不会滑动。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

壹、填空

1.路基的常见病害有路基的沉陷、_____、路基沿山坡滑动和_____。

2.路基除了要求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外,应具有足够的强度、_____和_______。

3.公路是壹种线型工程构造物。它主要承受_____的重复作用和经受_____的长期作用。' 6.路基的沉陷有俩种情况即:_____、_____。

9.土的回弹模量仅反映了土基于弹性变形阶段内于_____荷载作用下,抵抗_____变形的能力。10.我国长期以来路基土分类的依据是颗粒组成,同时考虑_____,_____俩项指标。11.于路基设计时,要求路基处于_____或_____状态。

12.水对粘性土的抗剪强度影响很大,当水分增加则抗剪强度_____因而其_____较差。13.挖方和填方均有困难的路段,可_____,使路肩边缘距边沟底面高度符合_____的要求

14.表征土基强度的主要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5.研究土基应力应变特性最常用的试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土基回弹模量的测定可用俩种承载板,其中压板下土基顶面的挠度为等值的是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1.双圆荷载图式

2.劲度模量

3.累计当量轴次

4.路基工作区

5.土基回弹模量

6.加州承载比CBR

7.疲劳破坏

8.滑坡

9.地基反应模量10.Miner定律

11.沉陷12.荷载当量高度

第四章路基边坡稳定设计

壹、填空

1.确定土质路堑边坡坡度时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

2.路基的强度指标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基本线形

3.路基边坡的坡度是边坡的高度H和边坡宽度B的比值,写成1:m,m值愈大则边坡愈_____,m值愈小,则边坡愈_____。

4._____法壹般用于岩石或碎(砾)石土类路堑边坡设计,而壹般土质路堑边坡的设计是先用_____进行验算,再以前者进行校核。'

5.于进行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时,_____、_____和容重是必不可少的土质参数。

6.验算路基边坡稳定性时,于壹般情况下,可只考虑破裂面通过_____的稳定性,路基下为软弱土层时,仍应考虑破裂面通过_____的可能性。

7.通过试验测定路基边坡稳定性验算所需参数时,路堤地段采取_____的数据;路堑地段应取______的数据。

8.于路基稳定性设计中,考虑汽车荷载作用的方法是:_____,计算公式为:_____。

9.用条分法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时,除假定土是均质和各向同性外,仍假定_____及_____,且

且不考虑滑动体内应力分布。

10.对于用粘性土填筑的路堤,若其边坡为均质、_____,且滑动面通过_____,可按表解法验算边坡稳定性,以减少计算工作量。

11.陡坡路堤下滑的原因除地面横坡较陡或基底土层软弱外,主要是由于_____和_____的不利影响。

12.路基边坡稳定性力学分析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俩大类,前者适用于______________土,后者适用于______________﹍土。

13.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俩大类

14.确定土质路堑边坡坡度时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因素。

15.影响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地震和其它振动荷载。

16.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大多采用近似方法,且假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俩大类。

18.常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依据滑动面形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陡坡路堤产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以库仑理论为基础计算粘性土主动土压力的近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土质路堤边坡主要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

二、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法

2.圆弧法

3.浸水路堤

4.陡坡路堤

5.力学法(数解)

6.力学法(表解)

7.圆心辅助线8.当量土柱高加州9.承载比(CBR)10.临界荷位

第六章挡土墙设计

壹、填空

1.常见的石砌挡土墙壹般由墙身、基础及_____、___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2.根据重力式挡土墙墙背倾角的正负,可划分为_____式、_____式及垂直式挡土墙。

3.石质地基上的挡土墙的基础设置应满足_____和_____的要求。

4.常见的重力式挡土墙的基础形式有扩大基础及_____和_____等三种。

5.沉降缝通常设于_____和_____等位置。

6.沉降缝伸缩缝是为了防止_____和_____而设置的。

7.挡土墙和路堤衔接应做成_____形式,和路堑衔接应做_____处理。

8.挡土墙的受土压力状态可分为主动、_____及_____三种。

9.用库伦理论求粘性土的土压力时,不仅考虑_____、摩擦力、反力,仍应考虑_____影响。10.挡土墙基底合力偏心距e壹般不宜过大,通常土质基底e≤_____,紧密岩石基底e≤_____。

11.加筋挡土墙是由面板、_____及连结件和_____组成。

12.加筋挡土墙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靠_____和_____之间的摩擦作用来抵抗土压力的。

13.路基施工前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包括组织准备,_____和____三个方面。

14.重力式挡土墙壹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

15.重力式挡土墙壹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16.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17.按结构类型,挡土墙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挡土墙按设置的位置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类

型。

19.路基挡土墙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

20.锚定式挡土墙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俩种。

21.薄壁式挡土墙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俩种型式。

22.作用于挡土墙上的力系,按力的作用性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23.折线形挡土墙下墙土压力计算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提高重力式挡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提高重力式挡墙抗倾覆稳定性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挡土墙设计分__________﹑__________俩种状态,按___________方法进行设计

24.轻型挡土墙常用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5.重力式挡土墙壹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组成。

26.挡土墙排水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名词解释

1.挡土墙

2.俯(仰)斜式挡土墙

3.锚定式挡土墙

4.加筋挡土墙

5.衡重式挡土墙

6.第二破裂面

7.抗滑稳定性8.抗倾覆稳定性挡土墙9.主动土压力10.被动土压力

第十四章沥青路面设计

壹、填空

1.于《柔规》中规定,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且以_____表示。

2.于《柔规》中采用_____作为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控制指标,所以轴次换算的等效原则是以_____为准。

3.路表容许弯沉值是柔性路面设计的_____指标,而_____是验算指标。

4.于车辆垂直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产生的总变形包括_____以及_____。

5.路面弹性模量是表示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又称为_____模量,它表征路面材料的_____能力。

6.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以_____模量表示,它表征了土基或路面材料

_____能力。

7.由于路面的垂直变形实际上是由路面各结构层(包括土基)_____的总结果故它也就综合地反映了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

8.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整体性的基层材料于行车荷载的多次重复作用下,由于疲劳现象而使其_____强度降低,从而于板底出现拉伸裂缝,故对高等级公路必须验算其_____强度。

9.柔性路面结构设计包括_____设计和_____设计。

10.通常应选用____的结合料和强度高的材料作为面层材料,且面层类型选择时,要考虑当地的_____特征。

11.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且不单纯是壹个厚度问题,也不是路面各结构层次的简单_____问题,而是路面各结构层次的_____是否合理的问题。

12.防治路面翻浆要贯彻_____的原则,最基本措施是防止或减少土基水分的——

13.柔性路面设计是以_____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设计控制指标。表征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是_____。

14.路面结构层的整体强度,以_____作用下轮隙中心处的_____表示。

15.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确定Zo的方法主要有_____和_____。

16.目前,我国测定柔性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17.整层材料测定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18.柔性路面设计年限内最基本的任务是:通过设计工作,防止路面结构_____,由于_____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而出现各种损坏。

19.为了调查_____情况,应测定原有路面下_____深度内路基分层含水量。

20.原有路面结构调查中,壹般应每隔____挖壹试坑,查明原有路面的_____、各结构层厚度及材料组成等。

21.若原有路面面层为_____结构层,且厚度_____,或气温等于20℃±20℃时,所测得的弯沉值进行修正,其它情况下测得的弯沉值均应进行温度修正。

22.对原有路面路况的调查的时间壹般应安排于改建工程_____的_____进行。

23.我国现行规范对原有路面补强时各路段的计算弯沉值的计算公式是。

24.原有路面设计要得到正确的结果,正确地确定原有路面的_____和_____是非常重要的。

25.沥青路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大部分。

26.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路面整体刚度设计指标,高速、壹级和二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仍须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层底拉应力验算,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仍须进行沥青混合料面层______________﹍验算。

27.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_为设计指标。

28.沥青路面设计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控制指标计算厚度。

二、名词解释

1.路面容许弯沉值

2.设计弯沉值

3.标准轴载

4.沉陷

5.车辙

6.疲劳开裂

7.推移

8.低温开裂

三、选择

1.柔性路面设计中,车道累计当量轴次N。是指()。

A.单车道双向交通量B.设计年限内双车道双向累计当量轴次;

C。设计年限内壹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D.设计年限内总交通累计当量轴次。2.柔性路面静载作用下路面变形和荷载呈直线关系的是指()。

A.塑性阶段B.弹性阶段C.弹塑性阶段D.破坏阶段

3.柔性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壹般应使结构层自上而下()。

A.强度减小,厚度减薄B.强度减小,厚度增大

C.强度增大,厚度减薄D.强度增大,厚度增厚

4.目前于柔性路面设计中,是以()来表征土基的强度。

A.抗剪强度B.抗压强度C.垂直强度D.回弹模量

5.现行的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设计指标是()。

A.弯沉指标,抗弯拉指标B.弯沉指标,抗剪指标,平整度指标

C.弯沉指标,抗弯拉指标,沥青路面抗滑指标D.弯沉指标,弯拉应力,抗剪指标6.柔性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目弹模量壹般应自上而下()

A.递增B.递减C.相同D.任意分布

7.柔性路面设计计算中只考虑车辆荷载的()。

A.垂直静压力B.水平力、垂直静压力

C.静压力、震动力D.冲击力和垂直静压力*'

8.我国目前柔性路面设计是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体系作为设计理论。A.板体B.弹性层状C.CBRD.弹性地基板

9.土基回弹模量壹般是采用直径为()的刚性承载板,逐渐加卸荷载法测定。

A.18cmB.28cmC.24cmD,14cm

10.多层路面结构是指()的结构。

11.俩层及俩层之上B.三层及三层之上C.四层及四层之上D.四层之上

12.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和实测弯沉值之间存于壹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和()无关。

A.轴载大小B.轮迹当量圆直径C.土基回弹模量D.抗弯拉结构强度系数K。

13.原有路面补强设计以()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A.路表计算弯沉值B.路表实测弯沉值C.回弹模量D.路表容许弯沉值

14.旧路补强设计中的计算弯沉值L0是指()。

A.实测弯沉的平均值B.原路面设计的容许弯沉值C.以实测弯沉为基础确定的壹个衡量原有路面于不利季节的整体强度D.由实测弯沉和容许弯沉综合确定的设计参数,且大于容许弯沉

15.旧路补强的补强层厚计算,课件所给的三参数公式是()。

A.理论公式,可直接适用于俩层或单层的补强设计B.理论公式,可直接适用于任意多层的补强设计;C.经验公式,可直接适用于单层或双层的补强设计D.经验公式,可直接适用于任意多层的补强设计

16.设某段原有沥青路面测定的弯沉值LTC=3.35mm,温度修正系数为0.95,则相应标准温度下的弯沉值应是()。

A.3.05mmB.3.18mmC.3.25mmD.3.15mm

17.测定原有路面弯沉值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和土质不同等因素进行分段,壹般()。A.测段长度应不小于1000m,每测段的测点不少于10个

B.测段长度应不小于500m,每测段测点不少于10个

C.测段长度应不小于1000m,每测段测点不少于20个

D.测段长度应不小于500m,每测段测点不少于20个

18.沥青路面的设计指标是()。

A、容许弯沉值

B、竣工验收弯沉值

C、设计弯沉值

D、回弹模量

第十六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壹、填空

2.动荷系数是指_____和_____对路面疲劳损坏影响的比值。

3.混凝土路面设计强度是以混凝土的_____强度为标准,其龄期壹般为_____天。

4.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基础强度参数以其基层顶面的_____模量乘以壹个模量增长系数,得到基层顶面的_____模量。

5.为保证胀缝的传荷能力,应于胀缝中部设置_____杆,这种杆通常选用_____钢筋。6.刚性路面交通量分类主要依据是使用初期的_____轴载日作用次数划分的,对重型交通量道路,其设计年限为_____年。

7.刚性路面于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_____,混凝土板的破坏,主要是_____引起的。8.拉杆通常设于壹缝,为了使车辆荷载应力有利传递,防止错台,通常于_____缝中设置传力杆。

9.刚性路面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时,壹般以设置_____缝为宜,这种缝主要防止混凝土板由于_____应力而引起的裂缝。

10.刚性路面纵、横缝之间以相互_____为宜,当壹次摊铺宽度大于4.5m时,增设纵向_____缝。

1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行规范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荷载应力计算。

12.水泥混凝土路面承受的交通,按_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为四个等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接缝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缝按位置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按功能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_为控制指标。

14.刚性路面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水泥混凝土路面横缝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向缩缝壹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

三、选择

1.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为标准轴载。

A.BZZ-100或BZZ-60B.后轴重100kN的轴载

C.黄河JN-150或解放CA-10BD.8000磅

2.我国水泥混凝土板下基础的强度参数,选用()为指标。

A.反力模量KB.回弹模量月C.计算回弹模量D.基层材料弹性模量

3.我国现行水泥路面设计规范规定,产生最大综合疲劳损坏的临界荷位为板的()。A.纵缝边缘中部B.横缝边缘中部C.板块中部;D.任意位置

4.水泥混凝土路面现行设计规范采用()理论。

A.弹性层状体系B.极限荷载C.经验法D.弹性地基板

5.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出现横向位移的有效措施是()。

A.设置传力杆B.设置拉杆C.设置角隅钢筋D.增强板下基础强度

6.传力杆应选用()钢筋。

A.螺纹B.人字C.圆钢筋D.A、B、C中任壹种

7.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构造壹般有()。

A.半缝带拉杆型B.假缝、假缝加传力杆型

C.企口缝、企口缝加传力杆型D.假缝、假缝加拉杆型

8.钢筋混凝土板内配筋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板块开裂B.减薄混凝土板厚度

C.增加板的抗弯强度D.控制裂缝张开量及延长

9.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计算是以计算荷载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板于使用年限内的()的-5%和+3%范围为控制。

A.抗折强度B.抗折疲劳强度C.折压强度

D.抗弯拉强度E.荷载疲劳应力和温度应力之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