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故事
朱熹的故事

步步香

相传,理学宗师朱熹为避“伪学”之祸,路过山下村。那日骄阳当空,盛暑难当,朱熹也走得口干舌燥,双脚发软,瞥 -见路口开一爿茶馆,忙走进茶馆坐在板凳上,呼哧呼哧直喘气。这茶馆旁边一棵大榕树,枝干苍虬,绿叶如盖,清风飒然,令人神清气爽,是纳凉的好地方。朱熹口啜香茗,开襟纳凉,浑身舒坦,连日的困顿疲劳消除了大半。茶馆主人是个年近半百的妇女,膝下仅有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是她在下山路上生的,取名“下山”。这下山自幼好学,终日手不释卷,朱熹是一个大儒,自然喜爱读书郎。他沉吟一会,从身上摸出一枚通宝,笑着吩咐道:“替我办九种下酒菜来。”女主人接铜钱在手,心里象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办嘛,得罪了客官,办吧,区区一枚铜钱如何端出九碗菜?怔怔地愣在那里,脚象生了根似的提不起来。下山见母亲受窘,抓起铜钱说:“娘,我有办法!”。下山如飞般出了茶馆,不一会儿,只见他提着一把韭菜喜眉笑眼地站在朱熹面前。朱熹见状,忙把下山搂在怀里,抖动着花白胡须,高兴地流出泪水。原来韭菜的“韭”与“九”同音,朱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验证下山的才学,不料聪慧的下山即刻猜中了哑谜,怎不使朱熹兴奋激动呢! 朱熹在茶馆住了一夜,第二天带走了下山,悉心教授,下山也不负师教,高中进士,官拜两浙提点刑狱。下山官高爵显,举家北迁临安,他为感激朱熹提携教诲之恩,在茶馆原地修起一座“朱子祠”,奉供朱熹牌位,春秋两季,乡人顶礼膜拜,遗迹至今尚存。传说朱熹在山下住过的茶馆,蚊虫绝踪,是下山母子用艾草燃熏的结果。艾草被朱熹步履踏过,乡民称为“步步香”。

七里村

敖江流经小沧,有一个村庄名呼“七里村”。相传七里村的得名与朱熹有着不解之缘。南宋光宗年间,朱熹的理学被朝廷宣布为“伪学”。为防不测,朱熹

隐姓埋名,僻居于小沧附近的七里村,埋关著书立说。朱熹钦慕屈原忠君爱国心诚,感到年代相隔太久远人们可能对(楚辞)疏淡。他低吟着<涉江)中的尾句:“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鸟飞以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朱熹呵开冻笔叹曰:“世人皆谓狐狸性狡诈而多疑,唯屈公能力排众议,谓狐至死不忘其本,狐若有灵,当引屈公为千古知音也。”于是写道:“首丘,谓以首枕丘而死,不忘其所自生也。《礼》曰:大鸟兽表其群匹。越月喻时,则必反巡,过其故乡。又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古人有言:狐死,正首丘,仁也。”刚写完,忽觉全身暖融融的,如沐春日,如披重裘,朱熹欣喜异常,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这才发现脚后跟有毛茸茸的东西,举灯一照,原来桌下偎伏着一只狐狸。此后,每当更深夜静,小狐便偎在桌下为他暖脚,朱熹浑身舒畅,文思泉涌,三十月时间书稿积案盈箱,八卷《楚辞集注》完稿了。不觉冬尽春来,满眼春光明媚。一日夜,忽闻嘤嘤啜泣之声,小狐拜立脚下道,“从此与先生永诀矣厂朱熹愕然问故,答曰:“旧巢为强獾所占,明日举家迁移矣”。朱熹泪流满面,提笔草就一篇《凄狸赋》,读来声泪俱出,后就灯下焚之。次日,朱熹凄凄惶惶地离开了七里村,那“凄狸”与”七里”谐音,因朱熹在该村注过经,与狐结缘,于是“七里”便成为此村的名称了。

贵安村

敖江上流潘渡乡贵安村素以温泉出名,传说这贵安村的得名与朱熹有关。那时,理学大师朱熹以道德文章名震朝野,引起*相韩佗胄忌妒,诬朱熹理学为“伪学”。昏庸的光宗皇帝听信韩佗胄的谗言,下旨罢削朱熹官职。韩佗胄怕朱熹东山再起,派兵捉拿朱熹,要斩草除根。幸得门生报风,朱熹连夜出逃了。一天,朱熹从北岭高一脚低一脚地到潘渡贵安村,韩佗胄亲兵紧迫而至,贵安村民早闻朱熹贤名,把他扶进祠堂里藏起来。古时潘溪中盛产鳜鱼,唐朝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咏道:“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鳜鱼身价倍增,成为达官贵人席上佳肴。说也奇怪,官兵刚到村口,那溪里鳜鱼喋喋鼓浪而至,一群群,一堆堆,纷纷跃出水面,官兵见状大喜,顿时忘记捉拿“钦犯”,争着到溪

边抓鳜鱼,官兵饱餐一顿后日已西斜,只好赶天黑之前上路回三山城去了。朱熹安然脱险,是夜月上东山,光华如练,村中诸老在潘溪畔置酒为朱熹压惊,宾主觥筹交错,欣赏着江月交辉在美景。朱熹感激父老盛情款待,愈发狂饮不已,喝得酩酊大醉,加上连日劳累,躺在沙滩上呼呼酣睡。这可把诸老急坏了,春寒抖峭,夜风习习,朱老夫子要是冻出病来怎么办?朱熹一夜酣睡,日上三竿才徐徐睁眼,可精神瞿烁,身骨硬朗,似乎比往日年轻了十岁,诸老一颗悬着的心才落了地。朱老夫子为何不怕寒冷呢?村民发现朱熹躺过的地方冒出了清泉,晶莹清澈、热气蒸腾,这就是远近闻名的贵安温泉。据说鳜鱼因保护朱熹,朱熹又贵为一代理学宗师。“鳜”与“贵”谐音。于是潘溪旁这座不知名的村落也取名为“贵安”村了。

观纪录片《朱熹》有感

观纪录片《朱熹》有感 从读小学开始,就陆续学习了朱熹的一些诗文、名言等,知道他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是中国杰出的儒学大师,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但从未深刻地去探寻朱熹为什么会被称为是“是中国杰出的儒学大师,是宋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观看了《朱熹》的纪录片让我对朱熹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他产生了更多的敬意! 孔子、孟子之后,儒学大师层出不穷,但康熙帝独选了南宋的朱熹进入大成殿,使朱熹升入了最高的殿堂。我不禁好奇他们之间有着这么多年的历史鸿沟,是如何形成关联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这句诗时,作为理科生的我只感叹:原来南朝有这么多寺庙!却不知这后面有一段关于儒教与佛教的历史。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填补了儒学不关注的一些问题,比如人你死后的问题,而佛教允诺人来生,能减轻人民的痛苦感,为当时处于长期战乱的人民有着吸引力。而儒学比较晦涩难懂,一般人民根本看不懂,渐渐地,到了朱熹生活的时代,佛教已经极为兴盛。 佛教的快速发展,儒学被逐渐地边缘化,而佛教是四大皆空的,没办法解决人民该怎样去建设社会,怎样过现实生活的这类问题,使得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模糊混乱了,人民不知道用怎样的伦理道德观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朱熹在他的为官之途中深有感触,为此,朱熹提出了太极论、理气论、人性论、修养论等,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完善了儒家的学说,使从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渐边缘化的“孔孟之道”恢复了正统地位。朱熹倡导的理论覆盖了佛教中对于人生的一些想法,使人民可以到儒学中追求自己精神上的需求,让人民有了生活的目标。 历史的长河总是曲曲折折地往前走,不论后世的人们怎么评价过去,已经奠定的事实,终究还是没有办法改变。在这漫长的5000年文明当中,也曾出现过一些极为辉煌的成就,遗憾的是有些终究被历史埋没,有些一直流传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应有的光芒。 2020.4.23 ZLY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400字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400字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400字一: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

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少年。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400字二:诚实做人,认真做事是我们家的家风。它的道理很简单,但要坚持做下去却不容易。 听爸爸说,我的爷爷是生产队有名的“管家”,他做生产队的保管员十几年从没出过差错。当时生产队每年上缴的公粮就有十几万斤,结算回大量的钱物,此外生产队里的三四个仓库里也堆满了粮食和油料。那时食物非常短缺,但爷爷却从没往家带过一粒粮食。一次年终算账,差了3角钱,爷爷硬是把账目重算了一天,终于把它找了出来。 爸爸也是一个诚实的人。一天早上,我和他一起去一个早点摊吃早点,一共花了7元5角,爸爸给了老板10元钱,那个老板却找了3元钱。爸爸说:“多找了5角。”老板说:“没事,经常来嘛!”但是爸爸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做人做事一定不能贪图小便宜,于是掏出了5角钱给了老板。 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诚实认真地做事,才会值得被人尊重。我一定会坚持的做下去,保持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关于朱熹的名人故事 朱熹的简介: 朱熹(1130—1202)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 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19 岁进士及第,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他 为政期间,申明敕令,惩治奸吏,清正有为,但多次遭到排挤,仕途 坎坷,很不顺利。朱熹不但是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还是教育 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人尊称其为朱子,赞他是孔孟以来 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大师。 在理学发展,朱熹是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的 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 或称“道”、“太极”。“理”先于万物,并决定万物的存有,它是 超越天地万物,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客观自然的存有,无情意,无 造作。在理与气、理与物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理气统一,他认为理通 过气产生了万事万物,是万物的根据和本质。 朱熹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任泉州同安县主簿, 知南康军、提举浙东茶盐公事、知漳州、知潭州、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等职。平生不喜为官,“仕于外者仅九考(共九年),立于朝者四十日” (《宋元学案·元晦学案》上),一生主要的时间(约四十年)在在福建 讲学。晚年卷入当时朝廷的政治斗争,被夺职罢祠,其学被定为“伪学”,其人也被定为“伪学首魁”,直到去世之时“罪名”尚未解除。但朱熹死后不久,“党禁”解弛,朱熹的地位开始日渐上升,最终成 为配享孔庙的“孔门十哲”之一,而其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 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 不但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元播海外,如李朝时 期的朝鲜、德川时代的日本,“朱子学”在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 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讲课稿

精品文档 宁可事事宽待人,不可一时恕待己 ——我的家风家训小故事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家训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来到人世间,都是一张白纸,要涂成什么样的图案和色彩,就要看父母是否能把自己家族中流传下来的家风传递给了孩子。虽然现在已为人父,但是小时候父亲对我的教诲仍然时常在脑海出现。记忆中的父母和朋友、邻居们的关系总是特别好,从来没有见过他们跟别人生过气、红过脸。印象很深的事情莫过于有一次我的母亲出门买菜,没多久邻居家的阿姨急急忙忙的来到我们家,说我母亲被自行车撞了,当我和父亲跑过去的时候,已经发现母亲捂着小腿坐在路边,鲜血已经染红了小腿。旁边是一个满头大汗不知所措的小伙子在一边不停得道歉。看着小伙子慌张的样子,母亲对父亲说,我没事儿不要跟人家生气,送我去卫生所包扎下就行了。随后,我们去了卫生所,所幸母亲的腿只是刮伤,经过医生处理之后并没有什么大碍。一路跟过来的小伙子,还是一再表示歉意,说要进行赔偿。父亲委婉的拒绝了,还让小伙子不要太在意。后来,我问父亲为什么不让他赔钱,父亲对我说,首先人家不是故意,再就是他不是也陪咱们一起去医院了吗,孩子你记住,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都要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当时的我似懂非懂,但是父亲的话却在我心里扎下了根。 后来,我也成了家有了孩子,我时常教育我的儿子,要“宁可事事宽待人,不可一时恕待己”,所以对儿子我从来都是做严父,学习必须力争上游,生活必须自理,家里的物品摆放都要求井井有条,遇到困难自己要想尽办法解决,决不能退缩,更让我高兴的是,现在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已经有模有样了。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家文化”,只有认真谱写并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家文化”,才能正确引导子女成为一个对社会负有责任感的人。父母的教育会逐渐的形成家风来影响到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积极、良好、严谨的家风,对伴随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品文档

关于朱熹的哲理故事

关于朱熹的哲理故事 导语: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如人,人如诗。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关于朱熹的哲理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新儒学”,甚至许多人还将朱熹的思想奉为正统。 这样一个成就极高,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故事不少。普通老百姓们并没有正经的读过书,所以并不知道朱熹的思想学说,他们对于朱熹这个人的认识,全都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了解的。 《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朱熹幼时聪慧,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因为他又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经常会问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他的父亲自朱熹明事理开始,就对朱熹进行严格的教导,对于朱熹的教育十分的看重。朱熹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朱熹的父亲指着天说:“这就是天。”朱熹立马反问: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天上有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朱熹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也经常在地上用手指比划。有一次他就直接问自己的父亲,“地又是什么?”问天问地,追问到底,但是“天地”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所以他的父亲经常被朱熹问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朱熹到同安县赴任的时候,路过夹漈草堂,于是下马前去拜访郑樵。郑樵有礼的将朱熹迎了进门,然后断出一碟姜和一碟盐招待。朱熹的书童见了当时就不高兴了,但主人说话他就没有插嘴。 朱熹将自己前阵子写好的手稿拿出来,递给郑樵,并请求郑樵给予指正。郑樵恭敬的接过手稿,将其放在桌上,然后点燃了一支香。香烟袅袅,屋内顿时一阵芬芳。 恰巧这个时候,窗外吹进来一阵风,将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页页的翻了篇。郑樵这个时候却像是春风醉人一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将手稿还给了朱熹。郑樵与朱熹彻夜交谈,一共谈了三天三夜,朱熹收获良多。临走之前,为了表示感谢,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赠给了郑樵。 朱熹和书童出了门,书童就不满的对朱熹说:“那老头子看上去也不是什么贤人呢,对待相公也颇无礼了些。不说拿出好酒好菜,但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的故事-郎晓旭

我说我们的家风家训的故事 家风、家训、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家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也就是家风。体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家风也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又称为门风,家风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一个统一的道德标准。所以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可以帮助在家庭中的成员更好地学习一些人生的道理和做人的道理! “治家严,家乃和,居家怒,乡木和。”正如王豫所说,家风家训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成长,总会伴随着好家风和坏家风,我们家的家风真可是一分为二,一个严厉,一个柔和,对我来说有两种教育方法,到底如何呢,还是我给你讲述一下吧。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最基本的,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善孝为先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从小爸爸妈妈就教

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我回来了”。听到说话声,我从房间走出来,凝望着刚下班的妈妈。她拖着疲惫的身子,有气无力地坐在沙发上,我赶紧拿上拖鞋,走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换下鞋子,让脚舒服点吧。”妈妈抬头微笑着说:“聪聪长大了,懂事了。”我又帮妈妈捶捶背说:“我都是跟你学的,每次奶奶到我们家,你都会这样做的。有时候为父母递上一杯热茶,为劳累的父母倒上一盆洗脚水。往往一件小事就会让家充满温馨。“百善孝为先”行孝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义务责任。孝敬父母这不仅是我家的家规,也是我们一生的责任。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的意思。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做事,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这句名言经常被妈妈当口头禅。每次写完

古代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古代发明创造的小故事 导读:古代发明创造的小故事【1】:鲁班创造发明的故事 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他一家世世代代都是手工工匠。鲁班本人则是一个手艺高强的工艺巧匠,杰出的创造发明家。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和传说很多。至今,在民间还广泛地流传着他发明创造的故事。 今天,木工师傅们用的手工工具,如锯、钻、刨子、铲子、曲尺。划线用的墨斗,据传说都是鲁班发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发明,都是鲁班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出来的。 就拿锯的发明来说吧。有一次,国王命令鲁班在十五天内伐出三百根梁柱,用来修一座大宫殿。于是,鲁班带着徒弟们上山了。他们起早贪黑,挥起斧头,一连砍了十天,一个个累得精疲力尽,结果只砍了一百来棵大树。 这时,砖瓦石料都已备齐,国王选定动工的黄道吉日也快到期了。如果动工时木料准备不齐,是要处死刑的。怎么办呢?晚上,鲁班躺在床上翻来复去地睡不着。他爬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山上走去。抬头望望,启明星向他眨着眼睛,天快亮了。 突然,鲁班觉得手被什么东西划了一下,抬手一看,长满老茧的手划出一道口子,渗出了血珠。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原来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了一片草叶,发现草叶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

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个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有利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象丝茅草叶和蝗虫板开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出了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不是纯了,就是断了。 这时,鲁班想起了铁。他跑下山去,请铁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带锯齿的铁条,用它去拉树,真是快极了! 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只用了十三天,就伐了三百根梁柱。 鲁班是个木匠,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他的技术很高,特别善于用斧头,能几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样子。"班门弄斧"这句话,就是说谁要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由此可见,鲁班用斧之纯熟。 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鲁班却办不到,特别是碰到木纹粗和疤节多的木料时,就更难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头,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是好多了,可还是不理想。 于是,鲁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头,上面盖了块铁片,只让斧头露出一条窄刃。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推了十几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子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

家规小故事:家风家规故事

家规小故事:家风家规故事 家风家规故事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5000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的印在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同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无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家风家规是一个家庭的文化传承,也是对后辈人的一种鼓励和鞭策,好的家风家规,是经历了很多事情形成的,是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每个家风家规都有很多刻苦铭心的事情记录,他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 我家有个木质小方桌,四四方方,端庄大气,看上去很有时代感,记得小时候我经常在这个小方桌上吃饭、写作业、玩游戏,可以说这个小方桌记录了我们一家人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考试完数学,家长在辅导我修改述学试卷的时候,很认真的对我说,“你是个小马虎,很多错的题目,不是你不会做,而是不认真审题写错的,分数不应该这么低”,听过后,我还很生气,不服劲,认为自己考的分数还不错,于是给妈妈说我们班的某某某比我还低!家长听了,马上就说别忘了我们的家规“谦为贵、信为本”,做任何事情要谦虚,不懂就要问,绝对不能骄傲自满,同时要讲诚信,有信心,脚踏实地,勇攀高峰。听了家长的话,自己内心一阵,低下了头认真反思,“谦为

贵,信为本”,本以为六个简简单单的字,却有这么深奥的内涵,家规的力量原来这么给力,当你骄傲的时候他会提醒你,当你迷茫的时候他会鼓励你。从小到大我经历了很多事,但是始终没有忘记这六个字。这件事情虽然已将过去很久,但是当时的情景还是历历在目,家规就是告诫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要走正道,汇聚正能量,不断前行,不断进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现在已经成为父亲的我,更为深刻的感受到家风家规的重要意义,有责任和义务把这六字家风家规继承和传承下去,让下一代知道家庭的历史、国家的历史,做一个有目标、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一是让孩子多看书,快速的掌握知识和了解历史,增强对国家发展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让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多到党的革命圣地、博物馆参观,了解中国的历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三是以身作则,将“谦为贵、信为本”以实际行动让孩子去用心感受到六个字的内涵。四是加强引导,孩子在成长中要加强引导教育,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家规家训的形成是伴随着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经历的很多事情不断演变而形成的。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事情,这些事情看似虽小,但是随着不断的经历和总结,家规家训逐步形成。而且内容精辟,深入人心,不断流传,铸就一个人的成就、一个

关于朱熹的小故事

关于朱熹的小故事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 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下面是 整理的关于朱熹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朱熹教弟子格物致知 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 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 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 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 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到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近前 一看,原来是一个中年妇女没有车票,硬要上车。 “格物”、“致知”是中国文化典籍《礼记.大学》里提到的八目中的前两个。正所谓“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后代对此四字的内涵多有解释,但最细致深入的 当属朱熹在与弟子论学所阐述的。 朱熹是南宋时期承上启下的一位集大成的学者。他在宋高宗绍兴十 八年中进士,之后有意模仿孔子,边做官边教授门弟子。宋孝宗即位后,

很想有一番作为。为改变半壁江山、积贫积弱的局面,他平反了岳飞的 冤狱,追封岳飞为王,并下诏广开言路,要天下的读书人直言不讳,指 出朝政弊端,规划恢复中原的大业。朱熹因此上书,坚决主张抗金建国。并认为要完成光复大业,必须请皇帝先完成自己的修养。 针对此事,朱熹的弟子有些疑惑,便开始请教道:“先生在上书中 所说皇帝的修养,有什么特点?” 朱熹道:“皇帝的修养当然不同于一般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你 们也应该做到,就是要先做格物致知的功夫。从宇宙之大到昆虫之微, 都要清楚地看到大义的存在,才能够面对这个世界,来规划自己的事业。” 弟子说:“格物致知,不就是二程先生和龟山先生传下来的道理吗?可是格物是什么,致知是什么,两者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我都不清 楚。” 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从小就喜爱菊花。唐代风俗,在重阳节这天,亲友相约登高,饮酒赏菊。黄巢的爷爷因为自家满园菊花盛开,便在园 中摆下家宴,邀子侄们一起来赏菊。酒过三巡,老爷爷一时兴起,提议 以菊花为题,大伙儿联句赋诗。谁知轮到他联句时,竟一时想不出佳句来。坐在爷爷身旁的黄巢等得不耐烦了,就抢先脱口吟道:“堪与百花 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 朱熹道:“大程明道先生(程颢)说‘格’就是到;‘致’就是得。 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先用心思到具体的物,然后才能得到知识学问。因 此格物在先,致知在后。但若是探究大道并把它落实到物上,那就更可

家风家训小故事百善孝为先

踏实做事、诚信待人 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它对孩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就是在传统、朴实的家风熏陶下长大的…… 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这是父母对我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在我的成长的记忆中,父母一辈子没和人发生过争执,他们一直把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看得很重。我的母亲是一位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的农民。在村里,她是出了名的老实人,哺育子女,她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赡养老人,虽然奶奶看不起她,但让奶奶颐养天年的还是她;出工干活,她从不挑三拣四,她认为啥活都要有人干,做好就行;她很乐于助人,有好东西除了留一部分给我和哥哥,大部分都会分给邻里乡亲——我们家现在是老年活动室。在我眼里,父亲是全能的,所有的农活都会做,农闲之际他会外出打工赚钱,在70年代较贫困时期父亲的勤奋保障了我们一家老小基本的生活。在父母亲的影响下,我们的耳濡目染使我们及下代孩子们都传承着父辈的优良传统——做事踏实、与人友善、家庭和睦。 百善孝为先——这是我在生活中的亲身体验。在父母的年代,兄弟姐妹多、人际关系复杂、私欲都较重。作为老二的母亲,没有学习的机会,带大8个弟妹、做繁重的劳力是她青春的全部,一身嫁衣

是她全部的家当,也是遭奶奶一辈子白眼的理由,但母亲用她善良、有爱心的处事作风,不计前嫌的做好女儿、儿媳的赡养义务。有好吃的,首先想到老人、平时一有空就会去陪伴,90多岁的外公外婆由8个子女轮流照看,但70岁的母亲还是每天都会骑车去看一下,她说:人老了,看一次少一次,而且他们喜欢我,看见我就很开心,一天不去就会站在路口等待……奶奶一辈子没看好母亲,但一直侍奉左右的却是母亲(因为父亲是最小的,又和父母同住)母亲用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奶奶的无理,95岁的奶奶临终时终于对她翘起了大拇指。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侍奉公婆、赡养父母贵在平时用心。因此,我们现在跟公婆同住,享受天伦之乐;对一个人在家的母亲,我经常打电话问候,每星期看望一下,逢年过节,会买份礼物和家常菜,和爱人、孩子一起,为母亲做饭,静心听听她的故事和唠叨,给她洗洗衣服、晒晒被子;儿子每周会给老人打电话问候、老公会给点钱让妈妈、婆婆零用,我们的一点点孝心都会激发老人无限的满足感,跟人炫耀儿女对自己的好。看到老人开开心心的生活着,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家风格言:百善孝为先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古代礼仪故事(精选10个)

古代礼仪故事 古代礼仪故事(一): 孔融让梨 孔融,鲁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十分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就应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忙、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古代礼仪故事(二): 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之后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古代礼仪故事(三): 古代简短礼貌礼仪故事:张良拜师 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向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那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样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但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样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 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先是《太公兵法》!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

小学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

家风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今天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希望大家喜欢,欢迎阅读参考。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一】那一次,我真的错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从古至今,有很多关于传统美德的故事,我也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虽然我不知道我们家的家风家训是什么,但是,爸爸妈妈一直都要求我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的孩子。 记得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同学上课的时候玩尺子,被老师没收了。下课后老师忘记把尺子带去办公室了。我很喜欢这把尺子,趁大家没留意偷偷地把它带回家藏了起来。但是这把尺子还是在妈妈给我整理东西时发现了,妈妈问我尺子是从哪来的,我紧张极了,忙撒谎骗她说是同学借我的。纸是包不住火的,经过妈妈反复的询问,最终我还是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妈妈非常生气,严厉地批评了我,从来没有打过我的爸爸为此还打了我,看到爸妈这么生气我知道这次是我错了。之后妈妈还跟我说了许多关于偷东西和骗人的故事。第二天早上,妈妈陪我一起去学校把尺子还给了老师,并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得到了老师的原谅。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我要以它为我的家风家训,去做一个正直、值得别人尊敬的人。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二】家风如雨孩子是苗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同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的家风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提起家风家训,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妈妈的话。妈妈最爱对我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天早晨,正当我迷迷糊糊地起床,慢吞吞地走进卫生间,突然听见“胡敏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把你的被子叠一叠。”我骤然间从梦中醒来,急急忙忙刷牙,连忙跑到房间,把被子叠好。又有一次,正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时,妈妈忽然站在我面前,说“胡敏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把你的房间整理好。”我连忙丢下遥控器,跑到房间一看,“哇,好乱呀!”我赶紧把自己的猪窝整理得整整齐齐的。 提起家风家训,我还会想起爸爸说的话。爸爸教育我 “待人一定要有礼貌。”每次,爸爸、妈妈带我上街时,只要遇到熟悉的人,爸爸都会对我说“宝贝,快叫人。”久而久之,我就自觉形成了见人就叫的好习惯。每当这时,我都会听到他们满脸笑容地夸我说“你家女儿真有礼貌!”“你家女儿真懂事!”一旁的我,心里真是比吃了蜜还要甜。 是啊,家风如雨,而我就是雨中的小苗苗。我在雨露的滋润、阳光的照耀下,一天天茁壮成长!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三】“抠”也好

名人故事:朱熹节俭待客

名人故事:朱熹节俭待客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下面有应届毕业生小编整理的名人故事:朱熹节俭待客,欢迎阅读! 韩世忠是武将,朱熹是文人,这一文一武有三大共同点:第一,都是南宋名人;第二,都爱喝酒;第三,喝酒的时候都不大吃菜。 韩世忠喝酒就是喝酒,不想让下酒菜把酒的味道“破坏”掉。朱熹倒不认为菜味会破坏酒味,他只是过于节俭,能不点菜就不点菜,这样可以省钱。 朱熹跟辛弃疾是好朋友。宋光宗绍熙三年,辛弃疾去福建做官,顺道去看望朱熹。两人见面,朱熹提议喝两杯,辛弃疾欣然答应。酒端上来了,却没有菜,辛弃疾说:“干喝没意思。”朱熹想了想,让仆人用盐水煮了一碟子黄豆,喝一杯酒,吃一粒黄豆,如果你喝一杯吃两粒,他的脸色就会沉下来……

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朋友呢?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他是为了教育辛弃疾。辛弃疾豪奢之名播于天下,花钱如流水,娶了好多小老婆,影响很不好。朱熹请客如此简单,应该是给辛弃疾做示范:“瞧见没?以后应该像我这样艰苦朴素,千万别再铺张浪费了!” 第二种可能:朱熹过日子就是这样节俭,节俭到了小气的地 步。 1 当年朱熹在武夷山讲学,伙食就非常简单:“待学子惟脱粟饭,至茄熟,则用姜醢浸三四枚共食。”(《四朝闻见录》卷1)平常让学生吃小米饭,没有菜,等茄子熟了,用姜末和米醋拌茄子吃。朱熹的伙食也跟学生一样,并不开小灶。 男人对自己狠一点是对的,饮食上俭省一些也是对的,但是最好只对自己俭省,千万别对旁人俭省,否则很容易得罪人。 有例为证。说是一个叫胡纮的人去拜访朱熹,在朱熹那儿就着茄子吃了顿小米,吃得满肚子气,对朱熹的学生说:“此非人情,只鸡、

我说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家长篇

我说我的家风家训 安丘市兴华学校六年级二班 栾云磊妈妈马杰 我说我的家风家训故事 安丘市兴华学校六年级二班 栾云磊妈妈马杰 古往今来在一个家庭之中,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谁是父母。对孩子影响最长久的是什么是家风。一个国家,对子民影响最根本的是什么是国风。 很多孩子大概都会问: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准则,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规定,无论是不是白纸黑字,家族成员都在自觉遵守、传承和发展。 在我们家族中也形成了一种家风。简单来说就是诚实,子孝。 记得我的孩子小时候,我管她比较严,不会轻易给孩子买零食吃,她有时候馋了,就问我才会给买。我没有同意,也可能是孩子也好久没吃了馋了,年龄太小经不住诱惑,看到我放在茶几上的钱包,她竟然偷偷拿走了几元钱去买零食。那时我还并不知晓,孩子放学时回到家,支支吾吾的对我说:“妈妈,我对你说一件事你,你不要生气行,行不行?”我疑惑的看着她,问道:“什么事?”“我,我偷偷拿了你几,几元钱,妈妈你,你,你别生气。”可能是我对她太严格了,她已经被吓到泣不成声了。我弯下腰摸了摸她的头发,微笑着说:“聪聪,你还记得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吗?做人要诚实,凡事要实事求是。只要你做了,不管对还是错,都要勇于担当勇于承认,错了没关系,只要你认真地对待,及时改正错误,那就是一个好孩子!你有承认错误的勇气,妈妈是不会生气的,你想吃零食,妈妈改天再给你买,不过你以后一定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知道吗?”“嗯,妈妈,我保证以后肯定不会犯这种错误了!”“好,我相信聪聪,快去写作业吧。”看着她破涕而笑,我真为欣慰她能勇敢的承认自己的错误。果然,她也并没有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百善孝为先,弟子规中有一篇“劝孝文”当中说的,说“我能孝,自无逆子。子能孝,自无逆孙,绳绳克继,叶叶永昌,善孰大焉,利孰厚焉”。我自己能够孝顺父母,我就不会有那种大逆不道的儿女,而我有的都是孝顺的儿女,为什么因为我修了这个好因就会得到好果,这个道理很简单。做父母的要给儿女做一个好的榜样,能够真心的孝敬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做给儿

朱熹的名人故事

朱熹的名人故事 朱熹有“朱子”一称,为孔庙十二哲者之一,也是唯一一位不是孔子的亲传弟子而配享孔庙之人。朱熹在儒家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他将北宋开始出现的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并且进行了新的阐释,形成了新的哲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朱熹这个人的名声都十分响亮,后世许多人将朱熹的新思想称为“新儒学”,甚至许多人还将朱熹的思想奉为正统。 这样一个成就极高,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民间传说中留下的故事不少。普通老百姓们并没有正经的读过书,所以并不知道朱熹的思想学说,他们对于朱熹这个人的认识,全都是从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中了解的。 《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问曰:‘天上何物’?”朱熹幼时聪慧,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因为他又有很强的求知欲,所以经常会问出一些难以回答的问题。 他的父亲自朱熹明事理开始,就对朱熹进行严格的教导,对于朱熹的教育十分的看重。朱熹有问题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询问自己的父亲。有一次,朱熹的父亲指着天说:“这就是天。”朱熹立马反问:“天上有什么东西?” 除此之外,朱熹在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也经常在地上用手指比划。有一次他就直接问自己的父亲,“地又是什么?”问天

问地,追问到底,但是“天地”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所以他的父亲经常被朱熹问住,不知该如何回答。 四岁时,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问:“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说:“附于天?”朱熹又追问道:“天何所附?”一席话问的朱松惊讶不已。 朱熹到同安县赴任的时候,路过夹漈草堂,于是下马前去拜访郑樵。郑樵有礼的将朱熹迎了进门,然后断出一碟姜和一碟盐招待。朱熹的书童见了当时就不高兴了,但主人说话他就没有插嘴。 朱熹将自己前阵子写好的手稿拿出来,递给郑樵,并请求郑樵给予指正。郑樵恭敬的接过手稿,将其放在桌上,然后点燃了一支香。香烟袅袅,屋内顿时一阵芬芳。 恰巧这个时候,窗外吹进来一阵风,将桌上的手稿吹的一页页的翻了篇。郑樵这个时候却像是春风醉人一样,站在原地动也不动。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将手稿还给了朱熹。郑樵与朱熹彻夜交谈,一共谈了三天三夜,朱熹收获良多。临走之前,为了表示感谢,专门写了一副对联“云礽会梧竹,山斗盛文章”,赠给了郑樵。 朱熹和书童出了门,书童就不满的对朱熹说:“那老头子看上去也不是什么贤人呢,对待相公也颇无礼了些。不说拿出好酒好菜,但也不能只拿一碟姜和一碟盐对付呀!” 朱熹笑着说:“盐从海来,姜长于山中,有山有海,是尽了大礼了!” 书童又接着说:“可是相公这么郑重的请求他,他却连手稿都不

我的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

我的好家风好家训小故事 我出生在教师世家,从祖父吕瑞往下排,老少四代有十人当过教师。爷爷在庄河“昌隆义”大户人家教私塾,家训自然离不开“四书五经”。爷爷过世太早,伯父和父亲继承了儒家思想,在教学之余,便用孔子和《论语》的思想来教育儿女子孙。孔子宗尚仁、义、礼、知、信和温、良、恭、俭、让,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有封建糟粕,应当批判剔除;但他在做人,为学,从政等方面的论说,精华的格言、警句,仍不乏有益于社会的内涵。我的兄弟姐妹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童年时,因为家贫,常穿带补丁的衣裳上学,冬天还要穿“乌拉”鞋(猪皮缝的,里边楦草的鞋子)。在同学中间显得格外寒碜。回家就哭着、闹着向妈妈要好衣服、好鞋子穿。父亲就把我拉过来说:“孔夫子讲,读书人追求的是做人的道理,总是认为破衣糙食是可耻的事儿,不足以和他谈论大道理”(论语《里仁》第四:“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又讲孔子学生颜回苦学的故事来教育我:颜回居在贫民窟中,用竹筒盛饭,用瓢饮水(没有水碗),别人不堪其忧,颜回却不改其乐。(《雍也》第六:“贤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来想想,是这么个理儿,穿小“乌拉”上学也不以为耻,就发愤读书,在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我14岁那年,哥哥参加人民解放军,爹爹行医,家里地没人种,我只好辍学在家种地,铲地、扶犁都会。闲暇时,总爱和农家小朋友下“五福棋”玩,爹爹看我学业荒疏,又引孔子的话“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子罕》第九)来开导我,爹爹说:“做人要向圣人学,你种地是暂时的,你要立志学习,不能再贪玩了。听村上人说军属可以享受代耕,那时你就可以上学了,不能再贪玩。咱家有的是书,你要抓住古人诗文、数学两门,不懂就问我。《礼记》上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读书人的愿望,你应该怀抱这样的理想。”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爹爹年青时,曾做教师,是一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先生,口碑极佳。日本鬼子侵占东三省,爹爹反对教日语而弃教学中医,但他对子女的教育依然是那样认真仔细,不厌其烦。爹爹时常叫几个孩子和他一起干农活,一般是拔草间菜。这时他的兴致,就出小账让我们算。什么“鸡兔同笼”,“蜗牛上树”、“行程问题”等等。他对家庭教学喜形于色,不是等你去问他,总是带启发式先来问你。譬如“树高一丈,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问几天可以上到树顶?”这自然是小儿科,但需脑筋急转弯。妹妹抢着答:“九天。”爹爹说:“你的脑筋还没转过弯来,最后一天,蜗牛已经上到树顶了,上了三尺等于一天,你让它退回二尺干什么?所以多算了一天。又让我列个公式,我想:蜗牛日上三尺夜退二尺,等于一天只上一尺;最后上三尺,等于一天。我列出公式:10-3+1=8,爹爹会心地笑了。爹爹这种“诲人不倦”地教学方式,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点点滴滴,潜易默化影响了我,我后来在庄河高中教书,我对学生的辅导也能见缝插针,诲人不倦。记得1977年恢复高考前夕,几年前的(庄河)高中毕业生,一帮一帮地,前来找我辅导语文,白天上课,晚上专场给他们补课,批改作文。有一天,我患病实在不能起身,就躺在土炕上为全宝武(当年考在“东财大”)辅导古文,全宝武半蹲半跪在地上记着笔记,倾心谛听,36年过去了,那场面依然历历在目。我是从来不收辅导费的。 “劝君莫打枝头鸟” 14岁以前,我也淘气,夏天里,好到粳池坝边摸青蛙,有一次,用柳条串了十几只青蛙拿到爹爹面前显摆,自以为摸给鸭子吃,爹爹会表扬我,谁知,却遭到爹爹的严厉斥责:“你臭美呀,是不是?把你也串起来,好不好?”稍顷,父亲消了消气说:“青

家风家训小故事

家风家训故事 好家规创造好家风,好家训创造好家庭。每个家,都有家风家规,它可以让一个家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我们家的家规体现在孝顺上。爸爸妈妈经常说:“百善孝为先。”孝顺长辈,孝敬老人,就是每一件事都让老人称心如意。老人说话,我们小孩子一定要听,老人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吃饭时,长辈没有动筷子,我们晚辈绝对不可以先吃,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到齐了,才可以吃。长辈生病了,我们小孩也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照顾老人,虽然你们可能听上去像一些死板而又老土的规定,但是只要你养成了这些好习惯,你就会发现,其实它们一点也不死板,反而觉得这是必须的。 我们的家训体现在诚信上。诚信,也是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中的一个词,奶奶因为诚信,在她们的广场舞队里,大家对她的印象都特别好。爷爷因为诚信,在他的工作单位上,交到了许多的好同事。爸爸因为诚信,在工作中,与他们公司合作的人日渐增多。妈妈因为诚信,在家里有急事的时候,她的同事和领导也都会帮它干活。现在,这个品质传到了我的身上,所以在学校里,我找同学们借书,约定好了什么时候还,一定按时归还,绝不失约,在日常生活中,我跟朋友们一起玩,和家人约好了几点回家,也绝不会误点。在我看来,诚信是从每一件小事中看出来的,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

这些家风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希望我家的家训,家规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朝一日,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虽然这个愿望不太大,但它也是我们一家八口人共同的愿望。 周思齐

礼仪经典小故事

礼仪经典小故事 社会一直以来都在提倡讲文明,懂礼貌,然而,如今依然存在着许许多多不文明的人与现象,而这些终将影响社会的发展。 即便如此,从古至今也存在一些非常注重文明的人,那么我们就一起阅读ta们的故事,并且以此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一、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着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二、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三、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